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生物復習難題速遞之動物的分類(2025年4月)
選擇題(共17小題)
1.(2025?市北區(qū)一模)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觀是重要的生命觀念之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肺由大量肺泡構成,可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積
B.鯽魚的身體有胸鰭和腹鰭各一對,可感知水流和測定方位
C.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能加速血液流動
D.綠色開花植物的花柄連接形成花的各部分,有利于植物的傳粉
2.(2025?嶗山區(qū)一模)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結構特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鯽魚的呼吸器官是鰥,適于水中生活
B.蛔蟲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達,適于寄生生活
C.家鴿的骨骼輕、直腸短,適于飛行生活
D.蛇的體表覆蓋鱗片,適于陸地生活
3.(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如圖為兩種動物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推測甲、乙兩種動物分別可能
C.蟾蛛、比目魚D.蛇、狗
4.(2025?陽江一模)河源恐龍博物館收藏恐龍蛋化石超過2萬枚,居全球之首。河源還同時發(fā)現(xiàn)了恐龍
的骨骼與腳印化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恐龍是脊椎動物中的爬行動物
B.恐龍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jù)
D.越古老的地層中生物結構越復雜
5.(2025?陽江一模)在廣東省博物館有一只用“廣寧玉”雕成的白切雞(如圖),廣東人認為“無雞不成
宴”,而白切雞則是代表名菜。從分類學角度看,雞屬于()
A.兩棲類B.爬行類C.鳥類D.哺乳類
6.(2025?黑龍江一模)十二生肖,又叫屬相,它屬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動物為載體,將天干地
支與動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紀年體系。下列四種動物中,體溫不恒定的是()
A.牛B.虎C.蛇D.雞
7.(2025?南寧一模)2024年,科學家在長江北段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昆蟲一一蘇軾無爪蜉(如圖),它的幼蟲有
三對足,成蟲有翅膀但身體柔軟。蘇軾無爪蜉對水質敏感,可作為“水質指示生物”。下列關于蘇軾無
爪蜉敘述正確的是()
蘇軾無爪蜉幼蟲蘇軟無爪蜉成蟲
A.體內具有脊柱
B.身體分節(jié)附肢不分節(jié)
C.幼蟲與成蟲的生活習性完全相同
D.可用于監(jiān)測長江水質
8.(2024秋?渾源縣期末)立春角蟾和招龍棱蜥分別是我國科學家于2024年發(fā)現(xiàn)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新
物種,二者共有的特征是()
立春角蠟招龍棱蜥
A.都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B.生殖和發(fā)育都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C.體溫都是恒定的
D.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9.(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生物小組同學利用蚯蚓處理果皮、菜葉等廚余垃圾自制“蚯蚓垃圾處理箱”(如
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冬天應放置在室內較溫暖的地方
B.透氣孔利于蚯蚓的呼吸
C.蚯蚓主要以廚余垃圾中的無機物為食
D.蚯蚓扮演了分解者的角色
10.(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興趣小組同學利用蚯蚓進行觀察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應在潮濕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采集蚯蚓
B.蚯蚓的身體分節(jié)屬節(jié)肢動物
C.觸摸蚯蚓有刮手感,可能是蚯蚓的剛毛引起
D.觀察過程中要保持蚯蚓體表濕潤
11.(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下列有關“四大家魚”混合養(yǎng)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大家魚為海洋魚類
B.四大家魚是指青魚、草魚、鯉魚、鰻魚
C.四種魚生活習性相同,棲息在同一水層中
D.混合養(yǎng)殖可充分利用空間和天然餌料
12.(2025?湛江一模)實踐課上,同學們創(chuàng)作了動物剪紙作品。根據(jù)體內是否有脊柱判斷,下列剪紙動物
不同于其他三種的是()
13.(2025?高密市一模)“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蹶魚肥?!毕铝嘘P于白鷺適于飛行、蹶魚適于游泳的
結構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白鷺身體呈流線型,大部分骨輕、薄
B.白鷺氣囊可以擴大氣體交換的面積
C.蹶魚身體呈梭形,身體兩側有側線
D.鰥魚用鰥呼吸,魚口和鰥蓋交替張合
14.(2025?凌河區(qū)校級模擬)成語“鶴蚌相爭”中鶴蚌兩種動物,體內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分別是
()
A.肺和氣囊、蛆B.肺和氣囊、肺
C.肺、鰥D.肺、氣管
15.(2025?播州區(qū)二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發(fā)射成功,搭載的迷你生態(tài)柜中有金魚藻和斑馬
魚。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迷你生態(tài)柜需要長時間提供人工照明
B.金魚藻具有花和果實,可被認為是被子植物
C.斑馬魚與鱷魚、章魚屬于同一類群
D.金魚藻為斑馬魚提供氧氣,斑馬魚為金魚藻提供二氧化碳
16.(2025?晉江市一模)下列動物與其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A.章魚一一有脊椎骨B.蝗蟲一一有外骨骼
C.蜥蜴一一體溫恒定D.朱鶻一一胎生哺乳
17.(2025?槐蔭區(qū)一模)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蘊含著不少生物學知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落日林池見蝌蚪,必知清夜有鳴蛙”,青蛙的幼體蝌蚪用蛆呼吸
B.“神龜雖壽,猶有競時”,龜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
C.“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喜鵲有肺和氣囊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D.“江上往來人,但愛妒魚美”,妒魚有鰭適于游泳
解答題(共3小題)
18.(2025?泉港區(qū)一模)今年二月份,為期三年多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向社會發(fā)布了最終
成果。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新物種(如武夷林蛙、中華粘獵蜻)和珍稀物種(如黃腹角雉)。某同學利
用以下檢索表對部分生物進行分類,請分析并填空:
檢索表
1.無脊柱
1.有脊柱
2.卵生
3.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鰥呼吸
4.成體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E)
4.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F武夷林蛙)
3.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
5.爬行,無羽毛............................(G)
5.飛翔,有羽毛-……—-……-.............(H黃腹角雉)
2.胎生
(1)劃線部分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內涵中的多樣性。
(2)檢索表中,武夷林蛙和黃腹角雉所屬的F、H類群分別為和o
(3)中華粘獵蜻的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若蟲、成蟲,其發(fā)育類型屬于發(fā)育。
(4)武夷山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為野生動植物生存、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武夷山
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19.(2025?陽江一模)2024年7月16日,《自然》雜志報道科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椎
動物一一斑點鈍口嫄(Ambystomamaculatum),其胚胎細胞中存在的藻類可直接在細胞內進行光合作用,
這種藻類共生體經(jīng)常在線粒體周邊被發(fā)現(xiàn)。請回答:
(1)斑點鈍口嫄的學名為Ambystomamaculatum,這是按照瑞典植物學家提出的雙名法命
名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類似藻類與斑點鈍口嫄這種共生關系的生物,請你列舉一
例:o
(2)斑點鈍口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屬于脊椎動物,在發(fā)育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
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
(3)藻類被發(fā)現(xiàn)常聚集在周邊,這便于藻類利用斑點鈍口螺胚胎細胞作用產
生的來進行光合作用;而藻類合成的有機物和釋放的可以直接供給線粒體利
用。
(4)某興趣小組依據(jù)該報道,想探究光對斑點鈍口嫄胚胎發(fā)育的影響,一組胚胎進行遮光處理,另一
組胚胎給予光照,其他發(fā)育條件都相同。請你推測遮光組胚胎的發(fā)育速度會比光照組(填“快”
或"慢”),理由是o
20.(2025春?沐陽縣期中)杜鵑是保護區(qū)內常見的鳥類之一,圖1是杜鵑的外形圖,圖2是鳥的骨骼結構
示意簡圖。
(1)觀察圖1可知,杜鵑與飛行相適應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特點有:身體呈型,可以減少飛行
時的阻力;前肢變成,使杜鵑能振翅高飛或平穩(wěn)滑翔。
(2)觀察圖2可知,鳥的胸骨很薄,有些長骨,可減輕體重;胸骨兩側附有發(fā)達
的,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3)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比較完善,心臟有腔,心跳快,血液運輸氧的能力強,利于飛行。
2025年中考生物復習難題速遞之動物的分類(2025年4月)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7小題)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ABADCCDDCBD
題號121314151617
答案DBCCBC
一.選擇題(共17小題)
1.(2025?市北區(qū)一模)生物學的結構與功能觀是重要的生命觀念之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肺由大量肺泡構成,可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積
B.鯽魚的身體有胸鰭和腹鰭各一對,可感知水流和測定方位
C.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能加速血液流動
D.綠色開花植物的花柄連接形成花的各部分,有利于植物的傳粉
【考點】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花的結構;心臟的位置、結構和功能;肺的結構
和功能.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的分類.
【答案】A
【分析】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
生理特征或行為,可從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解:A.呼吸系統(tǒng)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肺由許多肺泡構成,肺泡數(shù)目多,增大了肺進行氣
體交換的面積,氣體交換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
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A正確。
B.鯽魚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是鯽魚的一種感覺器官,能夠測定方位,感知水流和水溫;胸鰭和
腹鰭可保持魚體平衡,B錯誤。
C.心臟內的瓣膜:房室瓣是位于同側心房和心室之間的瓣膜,只能向心室開;動脈瓣是位于心室與動
脈之間的瓣膜,只能向動脈開。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證血液只能朝一個方向流動(心
房一心室一動脈),不能加速血液流動,C錯誤。
D.花柄的主要功能是支撐花,而不是直接參與傳粉。傳粉主要依賴于花的其他結構,如花藥、柱頭等,
D錯誤。
故選:Ao
【點評】掌握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2.(2025?嶗山區(qū)一模)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結構特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鯽魚的呼吸器官是鰥,適于水中生活
B.蛔蟲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達,適于寄生生活
C.家鴿的骨骼輕、直腸短,適于飛行生活
D.蛇的體表覆蓋鱗片,適于陸地生活
【考點】線蟲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鳥類的
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的分類.
【答案】B
【分析】不同類群的動物的結構與其生活相適應的特點,如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鳥類生活在空
中,前肢變成翼,有發(fā)達的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等。
【解答】解:A.魚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體表有鱗片覆蓋,用鰥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
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用游泳。鯽魚屬于魚類,它生活在水中,用鰻呼吸,用鰭游泳,A正確。
B.蛔蟲的身體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質層,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蝕,對自身有保護作用,消化器官很簡單,
生殖器官發(fā)達,B錯誤。
C.家鴿的骨骼輕、直腸短,有利于飛行時減輕重量,適于飛行生活,C正確。
D.蛇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環(huán)境生活,
D正確。
故選:Bo
【點評】掌握各類生物特征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3.(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如圖為兩種動物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曲線圖,推測甲、乙兩種動物分別可能
是()
C.蟾蛛、比目魚D.蛇、狗
【考點】變溫動物和恒溫動物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A
【分析】圖中甲動物的體溫不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恒溫動物;乙動物的體溫隨著環(huán)境溫
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
【解答】解:A、蝙蝠屬于哺乳動物,體溫恒定,屬于恒溫動物;青蛙屬于兩棲動物,體溫不恒定,屬
于變溫動物,A符合題意。
B、家兔是哺乳動物,雞屬于鳥類,二者的體溫不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都屬于恒溫動物,B
不符合題意。
C、蟾蛛是兩棲動物,比目魚屬于魚類,二者的體溫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C
不符合題意。
D、蛇是爬行動物,體溫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狗是哺乳動物,體溫不隨著環(huán)
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恒溫動物,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熟記變溫動物和恒溫動物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4.(2025?陽江一模)河源恐龍博物館收藏恐龍蛋化石超過2萬枚,居全球之首。河源還同時發(fā)現(xiàn)了恐龍
的骨骼與腳印化石。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恐龍是脊椎動物中的爬行動物
B.恐龍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jù)
D.越古老的地層中生物結構越復雜
【考點】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化石;生物進化的歷程.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D
【分析】(1)化石在地層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人們研究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xiàn)
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系。也就是說,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
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
高等。
(2)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解答】解:AB.根據(jù)體內有無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铸報w表有鱗片,
卵生,屬于爬行動物,身體內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因此恐龍屬于脊椎動物,故AB正確。
C.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茄芯?/p>
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故C正確。
D.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證據(jù),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按照一定順序出現(xiàn)的事實證明
了生物進化的趨勢。
5.(2025?陽江一模)在廣東省博物館有一只用“廣寧玉”雕成的白切雞(如圖),廣東人認為“無雞不成
宴”,而白切雞則是代表名菜。從分類學角度看,雞屬于()
A.兩棲類B.爬行類C.鳥類D.哺乳類
【考點】對動物進行分類;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C
【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tài)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
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
【解答】解:A.兩棲類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A不符合題意。
B.爬行類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體內受精,B不符合題意。
C.鳥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故雞屬于鳥類,
C符合題意。
D.哺乳動物體表被毛,牙齒分為門齒、臼齒、犬齒,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掌握兩棲類、爬行動物、鳥類、哺乳類的特征是解答的關鍵。
6.(2025?黑龍江一模)十二生肖,又叫屬相,它屬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動物為載體,將天干地
支與動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紀年體系。下列四種動物中,體溫不恒定的是()
A.牛B.虎C.蛇D.雞
【考點】變溫動物和恒溫動物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C
【分析】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體溫不因外界環(huán)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
持相對穩(wěn)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在動物界中只有鳥類和哺乳類為恒溫動物,體溫恒定減少了動物對
環(huán)境的依賴性,增強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殖,比變
溫動物更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解答】解:牛、虎屬于哺乳動物,雞屬于鳥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都是恒溫動物,體溫恒定,不隨著溫
度的變化而變化;蛇屬于爬行動物,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是變溫動物。故C符合題意,ABD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熟記各類動物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7.(2025?南寧一模)2024年,科學家在長江北段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昆蟲一一蘇軾無爪蜉(如圖),它的幼蟲有
三對足,成蟲有翅膀但身體柔軟。蘇軾無爪蜉對水質敏感,可作為“水質指示生物”。下列關于蘇軾無
爪蜉敘述正確的是()
蘇軾無爪蜉幼蟲蘇軾無爪蜉成蟲
A.體內具有脊柱
B.身體分節(jié)附肢不分節(jié)
C.幼蟲與成蟲的生活習性完全相同
D.可用于監(jiān)測長江水質
【考點】昆蟲綱的主要特征;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區(qū)別;
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專題】結構示意圖;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D
【分析】(1)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有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的特
征都屬于昆蟲。
(2)節(jié)肢動物的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jié)。
(3)昆蟲的生殖發(fā)育有完全變態(tài)和不完全變態(tài)兩種方式:發(fā)育過程經(jīng)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
蟲和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差別不明顯,這種發(fā)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經(jīng)過卵、幼蟲、
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其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解答】解:ABC、蘇軾無爪蜉屬于昆蟲。昆蟲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而節(jié)肢動物體內是沒有脊柱,身體和
附肢都分節(jié)。從題干的描述可知,蘇軾無爪蜉有三對足,而成蟲有翅膀。幼蟲和成蟲在形態(tài)上存在明顯
差異,這通常意味著它們的生活習性也會有所不同。ABC不正確。
D、題目明確指出,蘇軾無爪蜉對水質敏感,可作為“水質指示生物”。這意味著這種昆蟲的生活狀況
可以反映水質的好壞。如果水質發(fā)生變化,這種昆蟲的數(shù)量、分布或行為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為科學
家提供關于水質變化的線索,D正確。
故選:D。
【點評】掌握昆蟲綱的主要特征、昆蟲的生殖發(fā)育過程、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的區(qū)別是解題的關鍵。
8.(2024秋?渾源縣期末)立春角蟾和招龍棱蜥分別是我國科學家于2024年發(fā)現(xiàn)的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新
物種,二者共有的特征是()
立春角蠟招龍棱蜥
A.都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B.生殖和發(fā)育都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C.體溫都是恒定的
D.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考點】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D
【分析】(1)爬行類體表覆蓋著角質的細鱗或甲,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
用肺呼吸。因此爬行類的生殖發(fā)育完全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2)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鰻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
用皮膚輔助呼吸。
(3)立春角蟾屬于兩棲動物,招龍棱蜥屬于爬行動物。
【解答】解:A.立春角蟾通常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招龍棱蜥用肺呼吸,A錯誤。
B.立春角蟾的生殖和發(fā)育依賴水,而招龍棱蜥則擺脫了對水的依賴,B錯誤。
C.立春角蟾和招龍棱蜥都是變溫動物,體溫不恒定,C錯誤。
D.立春角蟾和招龍棱蜥通常都是卵生,因此這一特征是二者共有的,D正確。
故選:Do
【點評】熟記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9.(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生物小組同學利用蚯蚓處理果皮、菜葉等廚余垃圾自制“蚯蚓垃圾處理箱”(如
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卜層
3?4cm厚)一
果皮菜葉層
透氣孔——
A.冬天應放置在室內較溫暖的地方
B.透氣孔利于蚯蚓的呼吸
C.蚯蚓主要以廚余垃圾中的無機物為食
D.蚯蚓扮演了分解者的角色
【考點】蚯蚓的特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專題】結構示意圖;歸納推理;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專題.
【答案】C
【分析】蚯蚓的特征
(1)生活習性: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機物
為食。夜間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葉,屬于分解者。
(2)外部形態(tài):蚯蚓的身體呈圓柱形,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因此,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
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靠近前端有一個較大且滑的體節(jié)稱為環(huán)帶.用手觸摸蚯蚓的體壁,體表有
黏液,腹部有剛毛,與運動有關。
(3)運動:蚯蚓的體壁有較發(fā)達的肌肉,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完成。
【解答】解:A.冬天應將蚯蚓堆肥箱放置在溫暖的地方,以確保蚯蚓的生存溫度適宜,A正確。
B.透氣孔可以使空氣流通,利于蚯蚓的呼吸,B正確。
C.蚯蚓主要以廚余垃圾中的有機物為食,通過分解這些物質來獲取養(yǎng)分,C錯誤。
D.蚯蚓在分解有機垃圾的過程中充當分解者的角色,幫助將復雜的有機物質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D正
確。
故選:C=
【點評】掌握蚯蚓的食性、生活習性及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角色,尤其在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的貢獻是解決
本題的關鍵。
10.(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興趣小組同學利用蚯蚓進行觀察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應在潮濕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采集蚯蚓
B.蚯蚓的身體分節(jié)屬節(jié)肢動物
C.觸摸蚯蚓有刮手感,可能是蚯蚓的剛毛引起
D.觀察過程中要保持蚯蚓體表濕潤
【考點】蚯蚓的特征.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B
【分析】蚯蚓的特征
(1)生活習性: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機物
為食。夜間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葉。
(2)外部形態(tài):蚯蚓的身體呈圓柱形,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因此,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
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靠近前端有一個較大且滑的體節(jié)稱為環(huán)帶。用手觸摸蚯蚓的體壁,體表有
黏液,腹部有剛毛,與運動有關。
(3)運動:蚯蚓的體壁有較發(fā)達的肌肉,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完成。
【解答】解:A、蚯蚓喜歡以土壤中的腐爛有機物為食,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因此采集蚯
蚓時,應該選擇的環(huán)境是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A正確。
B、蚯蚓的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B錯誤。
C、蚯蚓的腹面大多數(shù)體節(jié)中間有剛毛,剛毛有協(xié)助運動的作用,因此用手觸摸蚯蚓體節(jié)近腹面處時,
會有粗糙不平的感覺,這是因為摸到了蚯蚓體表的剛毛,C正確。
D、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應經(jīng)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
表保持濕潤,D正確。
故選:Bo
【點評】掌握蚯蚓的生活習性、運動、呼吸等特征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11.(2025春?銅山區(qū)期中)下列有關“四大家魚”混合養(yǎng)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大家魚為海洋魚類
B.四大家魚是指青魚、草魚、鯉魚、鰻魚
C.四種魚生活習性相同,棲息在同一水層中
D.混合養(yǎng)殖可充分利用空間和天然餌料
【考點】魚類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D
【分析】我國有優(yōu)良的淡水魚養(yǎng)殖品種,主要有鰻魚、鯉魚、草魚、青魚、鯽魚和鯉魚,其中鰻魚、鯉
魚、草魚和青魚通常稱為“四大家魚”。
【解答】解:AB、四大家魚指人工飼養(yǎng)的青魚、草魚、鯉魚、鰻魚,都屬于淡水魚類,AB錯誤。
CD、四大家魚中的雉魚又叫白鯉,在水域的上層活動,吃綠藻等浮游植物;端魚的頭部較大,俗稱“胖
頭魚”,又叫花鯉,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吃原生動物、水蚤等浮游動物;草魚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
以水草為食物;青魚棲息在水域的底層,吃螺蛔、蛻和蚌等軟體動物。這四種魚混合飼養(yǎng)可充分利用空
間,并且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增加魚的產量,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充分理解混合放養(yǎng)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
12.(2025?湛江一模)實踐課上,同學們創(chuàng)作了動物剪紙作品。根據(jù)體內是否有脊柱判斷,下列剪紙動物
不同于其他三種的是()
【考點】對動物進行分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區(qū)別.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D
【分析】根據(jù)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腔腸(刺胞))動物、扁形動物、
環(huán)節(jié)動物、節(jié)肢動物、線形(蟲)動物身體中無脊柱,是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
哺乳類等的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
【解答】解:小狗屬于哺乳動物,公雞屬于鳥類,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它們體內都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
柱;螃蟹屬于節(jié)肢動物,體內沒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掌握各類動物的特征是解答的關鍵。
13.(2025?高密市一模)“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蹶魚肥?!毕铝嘘P于白鷺適于飛行、蹶魚適于游泳的
結構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白鷺身體呈流線型,大部分骨輕、薄
B.白鷺氣囊可以擴大氣體交換的面積
C.IS魚身體呈梭形,身體兩側有側線
D.蹶魚用鰻呼吸,魚口和鰻蓋交替張合
【考點】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的分類.
【答案】B
【分析】魚類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體表常覆蓋鱗片;用鯉呼吸;靠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及鰭的協(xié)調作
用游泳。
鳥類的主要特征:體溫恒定;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解答】解:A、白鷺身體呈流線型,減小飛行中空氣的阻力;骨骼輕、薄,有的骨中空,可以減輕體
重,A正確。
B、氣囊有輔助呼吸的功能沒有氣體交換的功能,B錯誤。
C、蹶魚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小游泳時的阻力;身體兩側的側線能感知水流,測定方向,C正確。
D、蹶魚的呼吸器官是鯉,我們看到蹶魚的口和鯉蓋交替張合,那是蹶魚在呼吸,D正確。
故選:Bo
【點評】掌握鳥類和魚類的特征是解答的關鍵。
14.(2025?凌河區(qū)校級模擬)成語“醺蚌相爭”中鶴蚌兩種動物,體內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分別是
()
A.肺和氣囊、鰥B.肺和氣囊、肺
C.肺、鯉D.肺、氣管
【考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類比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C
【分析】(1)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柔軟,體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2)鳥類的主要特征:有喙無齒,身體被覆羽毛,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腔,用肺呼吸,
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
【解答】解:鶴屬于鳥類,鳥類的體內有許多氣囊,這些氣囊與肺相通,在飛行過程中吸氣時,空氣進
入肺進行氣體交換,同時一部分空氣進入氣囊暫時儲存,呼氣時,氣囊中的氣體又進入肺,在肺內進行
氣體交換,是雙重呼吸方式,因此鶴體內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肺;而河蚌屬于軟體動物,生活在水
里,用蛆呼吸,軟體動物的呼吸器官都是鯉??梢奀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解題關鍵是掌握軟體動物和鳥類的主要特征。
15.(2025?播州區(qū)二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發(fā)射成功,搭載的迷你生態(tài)柜中有金魚藻和斑馬
魚。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迷你生態(tài)柜需要長時間提供人工照明
B.金魚藻具有花和果實,可被認為是被子植物
C.斑馬魚與鱷魚、章魚屬于同一類群
D.金魚藻為斑馬魚提供氧氣,斑馬魚為金魚藻提供二氧化碳
【考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魚類的主要特征;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呼吸作用與
光合作用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歸納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專題;生物的分類.
【答案】C
【分析】(1)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
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3)金魚藻屬于被子植物,斑馬魚屬于魚類,鱷魚屬于爬行動物、章魚屬于軟體動物。
【解答】解:A.金魚藻屬于藻類,其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迷你生態(tài)柜需要長時間提供人工照明,
A正確。
B.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金魚藻具有花和果實,故金魚藻是被子植物,B正確。
C.斑馬魚屬于魚類、鱷魚屬于爬行動物、章魚屬于軟體動物,故為不同類群,C錯誤。
D.金魚藻通過光合作用,為斑馬魚提供氧氣,而斑馬魚可通過呼吸作用,為金魚藻提供二氧化碳,D
正確。
故選:Co
【點評】解題關鍵是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魚類、爬行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相關知識。
16.(2025?晉江市一模)下列動物與其特征對應正確的是()
A.章魚一一有脊椎骨B.蝗蟲一一有外骨骼
C.蜥蜴一一體溫恒定D.朱鶻一一胎生哺乳
【考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爬行動物的
主要特征;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變溫動物和恒溫動物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專題】課本知識同類信息;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B
【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tài)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
活習性和地理分布情況等。
【解答】解:A、章魚屬于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具有外套膜,沒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
物,錯誤。
B、蝗蟲身體分部,體外有骨骼,屬于節(jié)肢動物,正確;
C、蜥蜴是爬行動物,體溫不恒定,屬于變溫動物。錯誤。
D、朱鶻屬于鳥類,卵生,錯誤。
故選:B=
【點評】掌握各種動物的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17.(2025?槐蔭區(qū)一模)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蘊含著不少生物學知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落日林池見蝌蚪,必知清夜有鳴蛙”,青蛙的幼體蝌蚪用鯉呼吸
B.“神龜雖壽,猶有競時”,龜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
C.“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喜鵲有肺和氣囊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D.”江上往來人,但愛妒魚美”,妒魚有鰭適于游泳
【考點】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兩棲
動物的主要特征;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的分類.
【答案】C
【分析】(1)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鰻呼吸;成體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
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2)爬行動物皮膚干燥厚實,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
殼。
(3)鳥類有氣囊,與肺相通,鳥類的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氣囊本身并沒有氣體交換的作用,氣囊的
功能是貯存空氣。
(4)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一般覆蓋鱗片,用鯉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作
用游泳。
【解答】解:A、青蛙的幼體是蝌蚪,幼體生活在水中,用蛆呼吸,A正確。
B、龜屬于爬行動物,體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能適應陸地環(huán)境,B正確。
C、喜鵲屬于鳥類,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但是氣囊不能進行氣體交換,C錯誤。
D、妒魚生活在水中,用鰭游泳,D正確。
故選:Co
【點評】解題關鍵掌握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題(共3小題)
18.(2025?泉港區(qū)一模)今年二月份,為期三年多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向社會發(fā)布了最終
成果。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新物種(如武夷林蛙、中華粘獵蜻)和珍稀物種(如黃腹角雉)。某同學利
用以下檢索表對部分生物進行分類,請分析并填空:
檢索表
1.無脊柱
1.有脊柱
2.卵生
3.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鰥呼吸
4.成體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E)
4.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F武夷林蛙)
3.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
5.爬行,無羽毛--............................(G)
5.飛翔,有羽毛---------……-...........-(H黃腹角雉)
2.胎生
(1)劃線部分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內涵中的物種(或生物種類)多樣性。
(2)檢索表中,武夷林蛙和黃腹角雉所屬的F、H類群分別為兩棲動物和鳥類o
(3)中華粘獵蜻的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若蟲、成蟲,其發(fā)育類型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4)武夷山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為野生動植物生存、棲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武夷山
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o
【考點】對動物進行分類;生物的多樣性的內涵和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過
程.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歸納推理;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專題;生物的分類.
【答案】(1)物種(或生物種類)
(2)兩棲動物;鳥類
(3)不完全變態(tài)
(4)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分析】(1)生物多樣性內涵: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指生物
種類的豐富程度。
(2)動物分類:依據(jù)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分類。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鰻呼
吸,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鳥類有羽毛,卵生,能飛翔。
(3)昆蟲發(fā)育類型: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jīng)過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經(jīng)過受精卵、
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4)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解答】解:(1)結合分析可知,題目中提到發(fā)現(xiàn)了大量新物種和珍稀物種,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
位,所以劃線部分體現(xiàn)的是生物多樣性內涵中的物種多樣性(或生物種類多樣性)。
(2)武夷林蛙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鰻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符合兩棲動物的特征,所
以F類群為兩棲動物;黃腹角雉有羽毛,卵生且能飛翔,屬于鳥類,所以H類群為鳥類。
(3)中華粘獵蜻的發(fā)育經(jīng)歷了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沒有蛹期,這種發(fā)育類型屬于不完全變
態(tài)發(fā)育。
(4)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了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即保護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所以保護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故答案為:
(1)物種(或生物種類)
(2)兩棲動物;鳥類
(3)不完全變態(tài)
(4)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點評】本題通過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的成果和檢索表,綜合考查了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動物的分類、昆蟲的發(fā)育類型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等多個知識點。在解答過程中,需要準確
識別和理解題目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19.(2025?陽江一模)2024年7月16日,《自然》雜志報道科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椎
動物-斑點鈍□嫄(Ambystomamaculatum),其胚胎細胞中存在的藻類可直接在細胞內進行光合作用,
這種藻類共生體經(jīng)常在線粒體周邊被發(fā)現(xiàn)。請回答:
(1)斑點鈍口螺的學名為Ambystomamaculatum,這是按照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提出的雙名法命
名的。自然界中有許多類似藻類與斑點鈍口嫄這種共生關系的生物,請你列舉一例:根瘤菌和豆科植
物、地衣(藻類和真菌)=
(2)斑點鈍口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在發(fā)育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
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o
(3)藻類被發(fā)現(xiàn)常聚集在線粒體周邊,這便于藻類利用斑點鈍口嫄胚胎細胞呼吸作用產
生的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而藻類合成的有機物和釋放的氧氣可以直接供給線粒體利
用。
(4)某興趣小組依據(jù)該報道,想探究光對斑點鈍口嫄胚胎發(fā)育的影響,一組胚胎進行遮光處理,另一
組胚胎給予光照,其他發(fā)育條件都相同。請你推測遮光組胚胎的發(fā)育速度會比光照組慢(填“快”
或“慢”),理由是遮光會使斑點鈍口嫄胚胎內的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有機物合成減少,最終導
致鈍口螺胚胎的發(fā)育減慢。
【考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區(qū)別;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光合作用的概念、過程和實質;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專題;生物的分類.
【答案】(1)林奈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地衣(藻類和真菌)
(2)脊柱變態(tài)發(fā)育
(3)線粒體呼吸二氧化碳氧氣
(4)慢遮光會使斑點鈍口嫄胚胎內的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有機物合成減少,最終導致鈍□嫌
胚胎的發(fā)育減慢
【分析】(1)林奈提出的命名法稱雙名法,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由兩部分組成。
(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叫光
合作用。
(3)活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
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
【解答】(1)提出雙名法的科學家是林奈,按照雙名法,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即學名)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加詞,種加詞后面還應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時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大豆為根瘤菌提供生存的場所和有機物,根瘤菌固定的氮可以被大豆吸收,因此大豆與根瘤菌對彼此都
有利是共生關系。
(2)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斑點鈍□嫄是兩棲動物,屬于脊椎動物。在個體發(fā)育的過程,
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是兩棲動物等一類
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策略,使得它們能夠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生存和繁衍。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原料是
有機物和氧氣,產物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由題干可知,斑點鈍口嫄和其胚胎細胞中存在的藻類是共
生關系,這種藻類常聚集在鈍口螺胚胎細胞線粒體的周邊,利用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
用;而藻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和釋放的氧氣可以直接供給線粒體利用。
(4)在該探究實驗中,一組胚胎進行遮光處理,另一組胚胎給予光照,其他發(fā)育條件都相同。光是進
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遮光會使斑點鈍口螺胚胎內的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有機物合成減少,最終
導致鈍口嫄胚胎的發(fā)育減慢,因此推測遮光組胚胎的發(fā)育速度會比光照組慢。
故答案為:(1)林奈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地衣(藻類和真菌)
(2)脊柱變態(tài)發(fā)育
(3)線粒體呼吸二氧化碳氧氣
(4)慢遮光會使斑點鈍口螺胚胎內的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有機物合成減少,最終導致鈍□嫌
胚胎的發(fā)育減慢
【點評】結合生物學知識,特別是關于共生關系、脊椎動物的特征以及光合作用對生物發(fā)育的影響。
20.(2025春?沐陽縣期中)杜鵑是保護區(qū)內常見的鳥類之一,圖1是杜鵑的外形圖,圖2是鳥的骨骼結構
示意簡圖。
(1)觀察圖1可知,杜鵑與飛行相適應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特點有: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
時的阻力;前肢變成翼,使杜鵑能振翅高飛或平穩(wěn)滑翔。
(2)觀察圖2可知,鳥的胸骨很薄,有些長骨中空,可減輕體重;胸骨兩側附有發(fā)達的胸肌,
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3)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比較完善,心臟有四腔,心跳快,血液運輸氧的能力強,利于飛行。
圖1圖2
【考點】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
【專題】歸納推理;生物的分類.
【答案】(1)流線;翼。
(2)中空;胸肌。
(3)四。
【分析】(1)鳥類多數(shù)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前肢變成翼,有大型的正羽,
排成扇形,適于飛行;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等。
(2)圖示①表示前肢骨,②龍骨突。
【解答】解:(1)杜鵑與飛行相適應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特點有:①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小飛行時空氣阻力;
②前肢變成翼,使鳥能振翅高飛或平穩(wěn)滑翔。
(2)鳥的骨骼與飛行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骨骼輕、薄、堅固,有的骨內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減
輕體重;胸骨有高聳的②龍骨突,可附著發(fā)達的胸肌,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3)鳥類的心臟四腔,動脈血和靜脈血完全分開,血液輸送氧的能力強,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與飛行相適應的
特征。
故答案為:
(1)流線;翼。
(2)中空;胸肌。
(3)四。
【點評】解答此題要掌握鳥類的結構特征。
考點卡片
1.對動物進行分類
【知識點的認識】
動物的分類
1、動物分類的依據(jù):
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tài)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并結合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地
理分布情況等.
2、動物分類:
由此可見,馬與驢同科不同屬,共同特征多;馬與麻雀同門不同綱,共同特征少.
【命題的方向】
本考點考查了對動物分類的認識,需重點掌握知識,是考試的熱點.題型多樣,注意靈活解答.
例: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一次實地考察中,觀察到了下列幾種動物.有關這些動物的下列敘述中,錯誤的
是()
A.B的幼體既可用鯉呼吸又可用肺呼吸B.A與B、C、D、E的主要區(qū)別是身體背部沒有脊柱
C.D具有筑巢、孵卵、育雛等行為D.E與B、C的主要區(qū)別是體表被毛,體溫恒定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動物分類的知識,分析解答.
解答:A、B青蛙,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鯉呼吸,成體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陸地上,
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符合題意.
B、A是蚯蚓,體內無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而B青蛙、C蜥蜴、D家鴿、E家兔的體內都有脊柱,屬
于脊椎動物.不符合題意.
C、D家鴿屬于鳥類,鳥類的生殖過程一般有: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等這幾個階段,這
幾個過程家鴿都具備.不符合題意.
D、E家兔屬于哺乳動物,胎生哺乳,體表被毛,體溫恒定,體內有膈等.B是兩棲動物,C是爬行動物,
二者體外都無毛,體溫不恒定,卵生等.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靈活的對其進行分類.
【解題思路點拔】
關鍵是理解掌握動物分類依據(jù),能靈活地對動物進行分類.可以從動物的分類依據(jù)和特點方面來切入.
2.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知識點的認識】
1、軟體動物:它們身體柔軟,具外套膜,身體外面有貝殼.如烏賊、河蚌.
2、軟體動物對人類有益也有害.
其益處是:
(1)可供食用.多種軟體動物食用價值高,如蛆、蛭、牡蠣、雜色哈、鮑、貽貝、江跳、扇貝、烏賊、
章魚和柔魚等.其中烏賊是我國主要海產捕撈對象之一.
(2)可作魚和家禽餌料或飼料.
(3)蚌可用于人工珍珠的培育,鮑的貝殼中醫(yī)可入藥.
其害處是,有些軟體動物是寄生蟲的中間寄主.像淡水腹足類的椎實螺、釘螺、豆螺、扁卷螺、紋沼螺,
是人體、魚及禽、畜寄生蟲發(fā)育時期的中間寄主,能傳播寄生蟲病.
【命題的方向】
考查了對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題型為選擇、填空、解答形式,
會結合軟體動物圖出綜合性較強的題,注意靈活解答.
例:下列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A.B.D.
分析:軟體動物的身體柔軟,身體外面包著外套膜,一般具有貝殼,有的貝殼退化,身體不分節(jié),可區(qū)分
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狀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蝸牛的腹足,烏賊的腕足
等.據(jù)此解答.
解答:A、河蚌的身體柔軟,有貝殼,有腹足,屬于軟體動物,故符合題意.
B、鳥幾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變?yōu)槌?,大多?shù)能飛,是脊椎動物,故不符合題意.
C、蚯蚓身體細長,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真體腔,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故不符合題意.
D、家兔的生殖發(fā)育的突出特點是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只要熟練掌握了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見的軟體動物,即可解答本題.
【解題思路點拔】
熟記掌握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是解題關鍵.解答時可以從軟體動物的結構特點和與人類
關系方面來切入.熟記常見的幾種軟體動物.
3.蚯蚓的特征
【知識點的認識】
蚯蚓的特征
(1)生活習性: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機物為
食.夜間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葉.
(2)外部形態(tài):蚯蚓的身體呈圓柱形,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因此,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前
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靠近前端有一個較大且滑的體節(jié)稱為環(huán)帶.用手觸摸蚯蚓的體壁,體表有黏液,腹
部有剛毛,與運動有關.
(3)運動:蚯蚓的體壁有較發(fā)達的肌肉,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完成,其過程可概括為:
氧氣氧氣
外界空氣?士體表黏液土體壁內毛細血管
二氧化跋二氧化瓶
【命題的方向】
考查了對蚯蚓的特征的認識,基礎知識,是考查的重點,多以選擇、填空形式出題,常出有一定綜合性的
解答.
例:小雪同學在做完觀察蚯蚓的實驗后,忘記將一只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將它留在了干燥的環(huán)境中.不久
就發(fā)現(xiàn)蚯蚓死去了.造成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蚯蚓饑餓而死B.是地下穴居動物,怕光C.無法呼吸,窒息而死D.蚯蚓干渴而死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蚯蚓的特征,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用體壁進行呼吸.
解答: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它們依靠體壁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蚯蚓的體壁能夠分泌粘液,使體壁
始終保持濕潤,以保證正常的呼吸,同時減少與土壤的摩擦.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內,蚯蚓就會因
無法呼吸而死亡.
故選:C
點評:蚯蚓的特征是考查的重點,多以選擇題或是材料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精準扶貧成效評估報告:2025年農村教育發(fā)展研究
- 金融領域高級面試實戰(zhàn)題目與答案精 編
- 202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資格考核試題(附答案)
- 2025年環(huán)保產業(yè)環(huán)保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鏈升級報告
- 2025年死亡報告培訓試題及答案
- 衛(wèi)生面試題庫精 編:醫(yī)學崗位面試實戰(zhàn)指南
- 傳統(tǒng)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 傳祺新車型培訓課件
- 林州市聯(lián)考初一數(shù)學試卷
- 心力衰竭護理
- 種植牙和解協(xié)議書
- 《大腦中動脈解剖結構》課件
- z08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焦炭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規(guī)劃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舊房整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示范工地管理辦法
- 藥品不良反應的臨床應對措施考試試題及答案
- 鼻飼的注意事項及護理要點
- 高危妊娠5色分級管理
- 2024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課件
- 臨時場地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