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一》教案_第1頁
《語文園地一》教案_第2頁
《語文園地一》教案_第3頁
《語文園地一》教案_第4頁
《語文園地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園地一》教案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同學們,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書,如果我們經(jīng)常走進它、仔細觀察它,一定會有收獲。那么,我們?nèi)ヒ巴庥^察大自然,你會準備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2.觀察情境圖,學生交流。(課件:圖片)3.出示詞語,小老師領讀。(課件:帶拼音的詞語)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進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思考去野外需要帶什么用具,利用文中的情境圖,圖文結合,從而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情境。二、讀一讀,認一認。1.指名認讀詞語,正音。(1)正音:“登”是后鼻音,“針”是前鼻音。(2)開火車認讀。2.去掉拼音,同桌認讀。3.老師拿詞語卡片開火車認讀。4.分男女生比賽讀、齊讀。5.仔細觀察上面兩行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課件物品圖片)提示:上面一行是去野外觀察大自然需要的服裝;下面一行是去野外觀察大自然需要的工具。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形式的認讀,最后找規(guī)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樣反復多遍認讀詞語,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才會扎實。三、交流識記生字,拓展識記。1.你是用怎樣的辦法識記這些生字的?(課件出示多元識字)提示:形聲字識記:帽、褲、帳、篷、指加一加:帳、圖編兒歌識記:圖(窗戶里的冬天)利用偏旁來識字:針、褲、指2.拓展識記“壺”“套”。(課件)(1)壺:有蓋子的器皿。組詞:茶壺、酒壺、油壺。(2)套:原意是套馬索。3.同桌再讀詞語,自由交流。同桌互相交流:如:為什么要戴手套?為什么要帶帳篷?四、創(chuàng)設情境,積累語言。1.同學們,如果周末我們?nèi)嘁黄鹑デ镉?,你會準備哪些物品?為什么?(課件)如果我去秋游,我要帶上____________,還要帶上___________,還要帶上__________。2.寒假,小雪準備和家人一起去爬山,應該帶些什么?為什么?3.小結:同學們,你們真能干,學會了旅行前自己整理行李,但去不同的地方要帶的東西不一樣,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出行安全。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說說去秋游準備帶什么,詞不離句,句不離詞。既達到鞏固認讀詞語的目的,又實現(xiàn)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五、復習回顧,梳理動詞。1.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么》《植物媽媽有辦法》,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中的幾個句子。(課件:課文例句)(1)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2)小水滴變成雨落下來,變成冰雹打下來,變成小雪花飄下來。(3)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2.指名讀讀句子。3.將加點的字詞變?yōu)榧t色。(課件)4.仔細觀察加點的字詞,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動詞)設計意圖:從已學的課文出發(f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主發(fā)現(xiàn),引出本單元的知識要點——表示動作的詞。六、比一比,演一演。迎上去穿衣裳甩甩頭追上去披紅袍搖搖頭1.引導學生讀一讀,體會每組加點字詞的不同意思。教師相機提示:這些加點的字詞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2.指名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教師提醒注意加點的詞語。3.同桌互相演一演、猜一猜。4.齊讀這些詞語,進一步體會這些動作。5.送動詞寶寶回家。(課件出示句子練習用適當?shù)膭釉~填空)(1)學生自由讀一讀,選一選,填一填。(2)指名交流。6.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1)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四人小組說一說、演一演。(2)點學生上臺演一演。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區(qū)分動詞,再結合具體的語境選一選、讀一讀、演一演,層層遞進,幫助學生正確運用詞語。七、結合實際,了解句式。1.同學們和動詞寶寶做朋友,還有幾個句子也要和大家交朋友。(課件)我的脾氣可怪了,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卻很暴躁。(1)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我”的脾氣怪在哪里?提示:用“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寫出了“我”脾氣的“暴躁”和“溫和”。(2)指名讀,齊讀。(3)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說一句話。(課件出示生活情境圖片)(4)指名2~3人說句子,同桌互相練說。2.練習用“在……在……在……在……”說一句話。(1)讀句子:水做了哪些事?(課件)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提示:“在”的后面可接表示地點的詞,說明誰在哪兒干什么。指名讀,齊讀。你能照樣子用“在……在……在……在……”說說你每天做的事嗎?引導學生說句子。(課件出示日常生活情境圖片)(4)四人小組交流說句子。(5)指名交流反饋。提示:在說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完整的句子。3.拓展延伸,實踐運用。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兩個句式介紹自己的生活,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用這些句式說說自己的生活。設計意圖: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用兩個“有時候”和四個“在”說句子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朗讀示范、看圖片,結合生活實際,先試著說一說,再同桌練說、小組內(nèi)說、全班交流說,最后回家和父母一起說,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說,由課內(nèi)到課外,一步步突破難點。第二課時一、觀察差異,指導書寫。1.出示田字格中的四個生字:作、法、都、別。(課件)2.讀一讀。你們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都是什么結構?(左右結構)3.看一看。雖然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它們又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和“法”是左窄右寬,“都”和“別”是左寬右窄。4.議一議。這些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看提示:(1)注意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2)左右結構的字有的左窄右寬,如“作、法”;有的左寬右窄,如“都”和“別”。5.寫一寫。(1)先在課本上描紅,一邊寫一邊念筆畫名稱。(2)在田字格中寫,寫好之后對照比較,看看哪個筆畫沒有寫好,再練寫。6.教師巡視并作指導。提示學生注意坐姿端正,握筆姿勢正確。7.全班進行評比。8.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要想把字寫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還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和主筆的長短。設計意圖:規(guī)范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是否正確,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從細節(jié)之處明確要求,嚴格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二、日積月累,我愛閱讀。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1)學生齊讀題目。(2)教師朗讀《梅花》,學生仔細聽,并圈畫出三拼音節(jié)和平舌音的字。(課件出示古詩《梅花》)(3)學生自由練讀《梅花》,教師提示利用拼音自主識字。(4)小組交流自讀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2.反復誦讀,感受梅花的品格。(1)指名學生朗讀,提問:梅花在什么時候開放?結合詩句說說理由。指導理解:凌寒、遙知。(2)再讀古詩,圖文結合:你看到了怎樣的梅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3)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驗,教師相機介紹梅花的品格:不畏嚴寒,獨自開放。(4)識作者,知背景。(課件出示詩人簡介)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當宰相期間發(fā)動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這首詩就是他在新主張被推翻,辭官后所作的。他借梅花贊美那些堅強、品格高潔的人。(5)指導學生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6)小組內(nèi)練習背誦。設計意圖:日積月累是王安石寫的《梅花》,首先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讀準生字,再通過反復品讀,感悟梅花的品格,讀著讀著就能背誦這首詩了。三、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同學們,今天的“我愛閱讀”,來了兩個小伙伴,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讀《企鵝寄冰》。(課件:企鵝、獅子圖片)四、初讀故事,梳理信息。1.《企鵝寄冰》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呢?別急,我們先看看閱讀提示。(課件:閱讀提示)①借助拼音,自主朗讀《企鵝寄冰》,思考:誰給誰寄冰?結果怎樣?②這篇童話里,小朋友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2.學生自主閱讀,師巡視。3.分享交流,梳理信息。提示:住在非洲的獅子大王讓住在南極的企鵝給他寄冰,結果獅子大王收到的卻是一袋水。獅子大王把水又寄給了企鵝,企鵝收到的卻是一袋冰。五、合作學習,探尋真知。1.小組合作交流:這篇童話,你們覺得哪里最有意思?為什么?預設:企鵝給獅子寄了塊冰,結果卻變成了水;可當企鵝打開退回來的箱子時,卻發(fā)現(xiàn)還是冰。2.我也覺得這里很有意思,為什么會這樣?小組合作探究:企鵝明明寄的是冰,為什么獅子收到的卻是水?提示:南極很冷,非洲很熱。冰遇熱化成水,水遇冷又會變成冰。3.這個故事真有趣,居然藏著這些科學知識,我們一起讀一讀。(分組讀故事)4.梳理故事的內(nèi)容,感受科學童話的魅力。回憶一下,我們是怎么讀《企鵝寄冰》的呢?(課件)先找出童話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再找出童話里的科學知識。5.小結:這個科學童話故事真有趣,讓我們知道了水遇冷會變成冰,冰遇熱會化成水的科學道理。教學反思教學“識字加油站”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說說去秋游準備帶什么,讓學生在生活中有主動識字的意識,詞不離句,句不離詞。既達到鞏固認讀詞語的目的,又實現(xiàn)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目的。運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