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1課諫逐客書與妻書》2024年同步練習(xí)卷一、選擇題1.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臣聞吏議逐客逐客:驅(qū)逐在秦做官任事的非秦國籍人。 B.惠王用張儀之計張儀之計:指張儀為秦制定的連橫之計。 C.遂散六國之從六國之從:即六國服從秦國的政策。 D.昔繆公求士繆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2.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舉地千里舉:攻克 B.王者不卻眾庶卻:拒絕 C.汝可以模擬得之模擬:想象 D.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思念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且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為念 B.汝可以模擬得之 C.汝不必以無侶悲 D.以今日事勢觀之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遂散六國之從 B.河海不擇細流 C.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D.汝幸而偶我5.下列各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林覺民對妻子的眷戀的一組是()①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②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③望今后有遠行,必以告妾,妾愿隨君行④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⑤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⑥故惟日日呼酒買醉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6.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諫逐客書》作者在第一段列舉四位明君、諸多賢士為秦國做出巨大貢獻來說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賢人揚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強了說服力。 B.《諫逐客書》中李斯對秦王辭退一切賓客、把兵器和糧食給予寇盜,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進入秦國、最終與諸侯國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C.《與妻書》是林覺民寫給妻子的絕筆信,表現(xiàn)出了為革命事業(yè)不惜犧牲的高尚情操和對妻子的殷殷深情。文章敘議抒情結(jié)合,感情真摯,說理深刻。 D.《與妻書》中林覺民直指社會慘狀及根源,立志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同時也深愛妻子及家人,為給家人帶來種種磨難而深感內(nèi)疚,革命大義與脈脈人情融為一體,感人至深。7.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抑汝能之乎抑:還是 B.即此愛汝一念念:念頭,想法 C.使之肖我肖:相像,類似 D.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8.下列各句中與“必以告妾”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項是()A.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 B.不可數(shù)計 C.君與俱來 D.誰得而族滅也9.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卿卿”一詞,是舊時夫?qū)ζ薜膼鄯Q。 B.“望日”即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C.“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中“辛未”屬天干地支紀(jì)年。 D.“意洞”是林覺民的字,古人一誕生就起名和字?!白帧蓖恰懊钡慕忉尯脱a充,和“名”一表一里,所以又叫“表字”。10.下列“以”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A.且以汝之有身也 B.今逐客以資敵國 C.民以殷盛 D.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當(dāng)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 C.汝可以模擬得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12.下列句子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A.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 B.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C.吾與并肩攜手 D.鐘情如我輩者二、填空題13.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1)使之肖我(2)相和(3)一慟(4)稱心(5)能彀(6)不能禁14.請給下面加點字注音。(1)眷屬(2)稱心快意(3)幾家能彀(4)婉解(5)必不能禁(6)雙棲(7)抑汝能之乎(8)使之肖我三、文言文閱讀15.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嗚快耳者;《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dāng)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李斯《諫逐客書》(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①必固其根本根本:事物的本質(zhì)②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當(dāng):做上③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致:獲致,得到④而陛下說之說:說說⑤而駿良駛騠不實外廄實:使……充滿⑥西蜀丹青不為采為:“被”⑦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就:成就⑧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是:判斷動詞,是A.①⑥B.③⑤C.②④D.⑦⑧(2)下列詞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求木之長者制諸侯之術(shù)也B.而況于明哲乎?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C.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今取人則不然D.所以飾后宮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永保無疆之休永遠保持沒有止境的休戰(zhàn)B.情不勝其欲性情不能控制欲望C.秦不生一焉秦國一個都不出產(chǎn)D.適觀而已矣適于觀聽罷了(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魏征認為人君只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就一定能治理好國家。B.李斯委婉地詢問秦王為何喜好非秦所產(chǎn)的各類寶物,以引出下文。C.李斯此段寫法鋪張,氣勢縱橫,歷來被認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D.兩個文段都運用大量理論論據(jù),極力勸諫人君接受自己的建議。(5)將下面語句譯為現(xiàn)代漢語。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②非秦者去,為客者逐。(6)兩段文字運用的證論方法多有相同,任選一例簡要說明。1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諫逐客書(節(jié)選)(秦)李斯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fēng)易俗,國以富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昭王得范雎,逐華陽,強公室,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zé)o四方,四時充美,鬼神降福,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不可得也。李斯論(節(jié)選)(清)姚鼐蘇子瞻謂李斯以荀卿之學(xué)亂天下,是不然。秦之亂天下之法,無待于李斯,斯亦未嘗以其學(xué)事秦。當(dāng)秦之中葉,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明法令。因秦國地形便利,用其法,一用商鞅成法而已。雖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為之而不厭。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嚴(yán)法久矣,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張吾之寵,是以盡舍其師荀卿之學(xué),而為商鞅之學(xué),而一切取自恣肆以為治。斯非行其學(xué)也,趨時而已。君子之仕也,進不隱賢;小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顰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知其不義而勸為之者,謂天下將諒我之無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謂當(dāng)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雖明知世之將亂,而終不以易目前之富貴,貽天下之亂。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誅惡人,亦有時而信也邪!吾謂人臣善探其君之隱,一以委曲變化從世好者,其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來不豹、公孫支于晉到來B.兵強則士勇士兵C.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張吾之寵投合D.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表被動(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斯亦伐根以求木茂B.而愿忠者眾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C.秦之亂天下之法杳不知其所之也D.斯非行其學(xué)也吾其還也(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小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顰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B.小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顰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C.小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顰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D.小人之仕也/無論所學(xué)識非也/即有學(xué)識甚當(dāng)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顰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導(dǎo)譽于朝庭之上/(4)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諫逐客書》勸諫秦王撤銷逐客令,站位高遠,勸諫角度巧妙,理足辭雄,情詞懇切B.《李斯論》落筆先明確提出自己的論點,先破后立,進而剖析“趨時”者的心態(tài)及對國家安全的巨大危害,氣勢雄厚而議論警策。C.《諫逐客書》中體現(xiàn)的廣納人才、任人唯賢的政治主張,《李斯論》中對“小人之仕”的深刻剖析,對阿附邀寵的政壇風(fēng)氣的鞭撻D.李斯雖有杰出的政治、文學(xué)才華,卻缺少高尚的品格。他為個人富貴而“趨時”“邀寵”,不惜放棄原則,其政治功績、文學(xué)成就全被抹除,令人嘆息。(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②吾謂人臣善探其君之隱,一以委曲變化從世好者,其為人尤可畏哉!17.閱讀《諫逐客書》第2段,完成問題。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彈箏搏髀,而歌呼鳴鳴快耳者;《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dāng)前,不問可否,不論曲直,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1)在《諫逐客書》的首段,李斯通過回顧秦國歷史直接申明“逐客,竊以為過”的觀點,這是否偏離了他的寫作目的,這樣寫好嗎?請引用文中句子具體說明。(2)奏疏是古代“以下勸上”的實用文體,為了實現(xiàn)上奏勸諫的目的,勸諫者往往需要講究說理的藝術(shù)。請結(jié)合下表,并分析其目的。論證方法例子目的舉例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對比論證四、語言表達1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現(xiàn)代人指望能夠通過理性對話去解決分歧,并且發(fā)展了對話理論。按照想象,①,對話的本質(zhì)是以討價還價代替真刀真槍的較量。在理論上說,假如②,那么即使不能解決世界和平的問題,至少也能夠為地區(qū)性的“永久和平”作出貢獻。不過,語言博弈代替行為博弈的有效性一直都只是一個良好愿望。事實表明,③,對話只能解決一些無足輕重的分歧。五、語言文字應(yīng)用1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據(jù)我想來,一位作家的才華是一回事,他的作品的文學(xué)價值也許是另一回事。好比一個人天生一副能成為歌唱家的好嗓子,①。有才華的作家,你只要讓他寫五千字以上,②,哪怕他一遍遍告誡自己千萬別流露才華。但我們看出他的才華的同時,③。20.《與妻書》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從中不難感受到林覺民對妻子的深情。我國古典詩詞中亦不乏表現(xiàn)對妻子深愛之情的,詩人通常使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來表現(xiàn)情感,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作者與妻子伉儷情深,雖生死殊途而舊情難忘。積思成夢,這是虛寫。而實則是寫夢醒后的悲傷。這樣虛實結(jié)合,寫出了詩人對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人們在分析作品中虛和實的關(guān)系時常說:“虛由實生、實仗虛行,以實為本、以虛為用。”從所學(xué)古典詩詞中再舉一個運用虛實結(jié)合手法的例子,要求引文正確,并有適當(dāng)?shù)姆治觯?00字以內(nèi)。21.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盎鶎有」佟保绕涫谴甯刹?,直接面對著廣大群眾和農(nóng)民,一旦貪腐,這些“小蠅、螻蟻”的危害不亞于,這些貪腐的小官或身居關(guān)鍵崗位,以權(quán)謀私,“靠山吃山”;或盯著補貼款項,少則幾千萬、幾百萬,直接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盯住“微權(quán)力”、遏制“小官貪腐”,刻不容緩、勢在必行。自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以來,各級紀(jì)檢監(jiān)察機關(guān)積極探索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監(jiān)督模式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解答】A.正確。B.正確。C.“遂散六國之從”中的“六國之從”,指六國聯(lián)合對抗秦國”。D.正確。故選:C。2.【解答】A.正確。B.正確。C.正確。D.念:同“廿”。譯文: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故選:D。3.【解答】例句與C.“以”都是連詞。A.介詞,譯為“把……作為”。B.介詞,憑。D.介詞,拿。故選:C。4.【解答】A.“從”同“縱”;B.“擇”同“釋”;C.“念”同“廿”;D.無通假字。故選:D。5.【解答】③表現(xiàn)妻子對林覺民的眷戀。④是林覺民告訴妻子欲參加愛國起義的事。排除這三項即可。故選:C。6.【解答】B.“把兵器和糧食給予寇盜”理解有誤,原文是比喻的形式。故選:B。7.【解答】A.正確。B.正確。C.正確。D.錯誤,禁:經(jīng)受。故選:D。8.【解答】例句省略句,“以”后省介詞賓語“之”;A.省略句。句子翻譯為:自從我把頭發(fā)給捆扎起來到明亮寬敞的屋子里讀書;B.省略句。句子翻譯為:不可以用數(shù)字來計算;C.省略句,“與”后省介詞賓語“之”;D.省略句。句子翻譯為:誰能夠滅(他們的)族呢?故選:C。9.【解答】A.正確。B.正確。C.正確。D.古人一誕生就起名。故選:D。10.【解答】例句:介詞,用。A.介詞;B.連詞,來;C.介詞;D.介詞,用。故選:D。11.【解答】A.以及,古義:并且推廣到。B.福利,古今意義相同、幸?;蛐疫\的狀況。C.模擬,古義:想象;今義:模仿。D.所以,古義:原因;今義:表結(jié)果的連詞。故選:B。12.【解答】A.介賓短語后置句,句意:你在哭不成聲以后體察我的苦衷。B.主謂倒裝句,譯文:幾家能夠稱心如意。C.省略句,句意:我和你肩并肩手拉手。D.定語后置句,譯文:像我們這樣感情濃摯的人。故選:C。二、填空題13.【解答】答案:(1)xiào(2)hè(3)tòng(4)chèn(5)gòu(6)jīn14.【解答】答案:(1)juàn(2)chèn(3)gòu(4)wǎn(5)jīn(6)qī(7)yì(8)xiào三、文言文閱讀15.【解答】(1)①中“根本”,指樹根;②“當(dāng)”;譯文:國君處于皇帝的重要位置,通“悅”、喜愛;⑥中“為”;譯文: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為彩飾、靠,這里是取用的意思,而取用鄭。⑧中“是”;譯文:這樣做就說明,只在珠玉聲色方面。故選:B。(2)A.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的。B.連詞,何況/連詞。C.連詞,那么/連詞,卻。D.“所以”都表示“用來……(的方法)”。故選:D。(3)A.“休”:美。譯文:永遠保持政權(quán)的和平美好。(4)A.說法過于絕對,原文“不念居安思危,德不處其厚,斯亦伐根以求木茂,不這么做就治理不好,需要居安思危,但不是說居安思危,就一定能將國家治理好。B.“委婉地詢問”說法不對,何也”是直接設(shè)問。D.“兩個文段都運用大量理論論據(jù)”說法錯誤。故選:C。(5)①“斯”,這;“以”,來;“塞”;“流長”。譯文: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②“非”,不是,離開,表表判斷,是,驅(qū)逐。譯文: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qū)逐。(6)這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忌谧鞔饡r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分析即可,再從反面論述不這樣做的危害,最后推演到秦王重色樂珠玉而輕人民、制諸侯之術(shù)也,正點到秦王要稱霸的雄心,使說理更透徹、樹木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說理、生動。同時,要“流長”就必須“浚其泉源”。在這個基礎(chǔ)上,戒奢以儉”比做“伐根”“塞源”,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第二段文字善用比喻。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態(tài)度為喻。如文中寫道:“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在任人方面也應(yīng)該棄退秦國那些平庸之輩。答案:(1)B。(2)D。(3)A。(4)C。(5)①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②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qū)逐。(6)①都運用了對比論證的,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剖析。第一段文字先從正面論述“固本浚源”;第二段文字用秦王重色樂珠玉而輕人民進行對比,即不能駕馭天下。②都運用了比喻論證,起到生動。第一段文字用要“木茂”就必須“固其根本”。第二段文字用秦王取物的態(tài)度為喻。參考譯文: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想要泉水流得遠;想要國家安定。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國君處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就要推崇皇權(quán)的高峻。如果不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中想著危難,行節(jié)儉,性情不能克服欲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陛下羅致昆山的美玉,和氏之璧,身上佩帶著太阿寶劍,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這些寶貴之物,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chǎn)的才許可采用,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象牙雕成的器物;鄭、衛(wèi)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北方的名驥良馬;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用以裝飾后宮、爽心快意、生產(chǎn)的然后才可用的話,耳上的玉墜,錦繡的裝飾;那些閑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那敲擊瓦器,烏烏呀呀地歌唱,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衛(wèi)桑間的歌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而取用鄭,不要秦箏而要《韶虞》?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管是非曲直,凡是客卿都要驅(qū)逐,陛下所看重的;而所輕視的。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16.【解答】(1)A.來:招致、公孫支。B.兵:兵器。C.正確。D.被:遭受,李斯就先遭受腰斬之刑。故選C。(2)A.介詞,來。B.均為連詞,但是。C.助詞,不譯/動詞,到。D.代詞,還是。故選B。(3)“學(xué)識”為一個詞,不可斷開?!靶惺裸V嚐o義”的主語是“君國”,排除D。譯文:小人做官,就算有學(xué)識十分得當(dāng),不合道義,卻在朝堂之上夸耀。(4)D.“政治功績,歷史既肯定李斯之功。評價歷史人物。(5)①資:幫助;益:增加,應(yīng)是“于諸侯樹怨”,減損本國民眾而增加敵國人口,在外則在諸侯中結(jié)怨。②探:探測;隱:心事。譯文:我認為那些善于探測君主的心事,他們的為人尤其可怕?。〈鸢福海?)C(2)B(3)B(4)D(5)①現(xiàn)在驅(qū)逐客卿以幫助敵國,減損本國民眾而增加敵國人口,在外則在諸侯中結(jié)怨。②我認為那些善于探測君主的心事,一味采取委曲順從變化的手段來適應(yīng)世俗喜好的臣子!參考譯文: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qū)逐客卿這件事。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還從晉國招來丕豹。這五位賢人,而秦穆公重用他們,于是稱霸西戎,移風(fēng)易俗,國家因此富強,諸侯親附歸服、魏國的軍隊,至今政治安定。秦惠王采納張儀的計策,西進兼并巴,北上收得上郡,席卷九夷各部、郢之地,割取肥田沃土,使他們朝西事奉秦國。昭王得到范雎,驅(qū)逐華陽君,堵塞了權(quán)貴壟斷政治的局面,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yè),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客卿哪有什么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泰山不拒絕泥土;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有志建立王業(yè)的人不嫌棄民眾。因此,百姓不論異國它邦,天地鬼神降賜福運、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拒絕賓客使之去事奉諸侯,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送糧食給盜賊”啊。物品中不出產(chǎn)在秦國;賢士中不出生于秦。如今驅(qū)逐賓客來資助敵國,內(nèi)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gòu)筑怨恨,是不可能的啊。蘇軾認為李斯用荀子的學(xué)說擾亂天下。秦擾亂天下的法度,李斯也不曾用荀子的學(xué)說侍奉秦國。在秦朝中期,得到商鞅而任用他,制定明確的法令,并且禁止他國的人來游歷以求仕進,采用他的治國方法,兼并諸侯。始皇的時候,雖然李斯協(xié)助他,更加釀成了秦朝的混亂,秦始皇本來就會自己去實行暴政且還不感到滿足?秦視刻薄寡恩為甘美,這之后世代便沿襲且認為是好的做法了,(認為)不這樣做(鼓吹實施暴動)就不足以投合殘暴放縱的君主而擴大自己獲得的恩寵,而實施了商鞅的學(xué)說、商、周三代先王的仁政,焚燒《詩》《書》。毀滅三代的仁政之治而崇尚督察之法來責(zé)罰眾人,只不過迎合形勢罷了,李斯的治國之法將不會效仿商鞅,也是為了迎合形勢罷了。君子做官;小人做官,就算有學(xué)識十分得當(dāng),不合道義,卻在朝堂之上夸耀。明知君主不合道義而依然勉勵君主去做,而不會怪罪自己,認為自己或許可以免于懲罰,但最終不因此改變眼前的富貴,招致天下的混亂,而將禍患留給后人。唉!秦朝還沒有滅亡,滅絕三族,也有一定的時候并且是很靈驗的啊!我認為那些善于探測君主的心事,他們的為人尤其可怕??!17.【解答】故答案為:(1)作者在第二段里筆峰一轉(zhuǎn),設(shè)下了許多比喻,就采取了多變的句式,寫了十四?!敖癖菹轮吕ド街瘛瓨潇`鼉之鼓……而陛下悅之?”在這一句中,極力鋪陳。接著用一個反問句“……何也。下一句是“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為采,然后連用六個主謂句進行鋪陳。用來說明秦王對不是秦國產(chǎn)的物品的喜愛。(2)論證方法例子目的舉例論證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昆山之玉,明月之珠,所乘之纖離之馬等作者一方面列舉客卿對于秦國的歷史功績,得出“使秦成帝業(yè)……皆以客之功,客何以負于秦哉”比喻論證用秦王取物的態(tài)度為喻,來說明秦王對取人應(yīng)該抱的態(tài)度。如文中寫到:“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這形象地說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而取用異國的賢能之德,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深”為喻來說明“王者不卻眾庶;用“藉寇兵而赍盜糧為喻來說明逐客是“資敵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類比論證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迎蹇叔于宋、公孫支于晉強調(diào)重用客卿之重要對比論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的結(jié)果則是反,“非秦者去;假設(shè)這些“色樂珠玉”“必出于秦而后可”是正;五帝三王“地?zé)o四方,秦王“棄黔首”;“士不產(chǎn)于秦,“今逐客以資敵國正是在這一正一反的鮮明對比中,“逐客為過”的論點得以反復(fù)論證、逐客不利于秦的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道理得到了透徹的說明,章法謹(jǐn)嚴(yán),理直氣壯四、語言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社工招聘面試真題及答案
- 編程電子畫板行業(yè)跨境出海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社區(qū)烘焙課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Unit4 Topic1 Section C 教學(xué)設(shè)計-仁愛科普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2025年氣候變化對全球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的影響
- 8.1國家好大家才會好說課稿(核心素養(yǎng)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同步高效備課說課稿+說課稿(統(tǒng)編版)
- 小學(xué)體育第一課課件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三章 函數(shù)的應(yīng)用 3.2.2 函數(shù)模型的應(yīng)用實例(Ⅱ)說課稿 新人教A版必修1
- 任務(wù)1 清洗運動鞋教學(xué)設(shè)計小學(xué)勞動四年級上冊湘教版《勞動實踐指導(dǎo)手冊》
- 沙灘游玩創(chuàng)意美術(shù)課件
- 機器設(shè)備招投標(biāo)管理辦法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培訓(xùn)考試題及答案
- 肺結(jié)核課件完整版本
- 高一語文必修上第三單元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寫 (學(xué)生版)
- 安全用藥相關(guān)管理制度
- 船員培訓(xùn)體系與技能提升研究-洞察闡釋
- 知名地產(chǎn)集團設(shè)計管理執(zhí)行手冊
- 高職高專學(xué)生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指導(dǎo)第8章大學(xué)生求職應(yīng)試技巧
- 短視頻時代的注意力碎片化-洞察及研究
- 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課內(nèi)文學(xué)文化常識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xué)課件 Unit 4第4課時(Section B 1a-2b)第4課時(Section B 1a-2b)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