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匯編:聲的利用_第1頁
2017-2021年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匯編:聲的利用_第2頁
2017-2021年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匯編:聲的利用_第3頁
2017-2021年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匯編:聲的利用_第4頁
2017-2021年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匯編:聲的利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17-2021北京重點區(qū)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聲的利用一、單選題1.(2019·北京東城·八年級期末)一艘科考船行駛在某海域,并對該海域的海底形狀利用聲吶系統(tǒng)進行了測繪。方法是:在經(jīng)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A、、、、五個位置時,向海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根據(jù)時間,求出海底與海平面的距離,就可以繪出海底的大致形狀,該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狀如圖中的()A. B. C. D.2.(2019·北京海淀·八年級期末)關于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音色不同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音調就越高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yōu)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D.聲音只能傳遞信息,不能傳遞能量3.(2018·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科學家曾用“引力波探測器”探測到13億年前兩個黑洞合并時產(chǎn)生的引力波,它的頻率大約是100Hz.人的聽覺范圍一般在20~20000Hz.關于這個引力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它屬于次聲波B.頻率太低,人耳聽不到它C.它屬于超聲波D.在1s內,振動約100次4.(2020·北京朝陽·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 B.倒車雷達C.醫(yī)生給病人做B超 D.超聲波清洗眼睛5.(2018·北京朝陽·八年級期末)圖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A. B.C. D.二、多選題6.(2020·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下表中列出了人和一些動物的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根據(jù)表中的信息判斷,可以發(fā)出或聽到次聲波的動物有人狗海豚大象發(fā)聲頻率/Hz85~1100452~18007000~12000014~24聽覺頻率/Hz20~2000015~50000150~1500001~20000A.人 B.狗 C.海豚 D.大象7.(2019·北京朝陽·八年級期末)在下列事例中,利用聲可以傳遞能量的是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片C.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D.通過聲學儀器接收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三、填空題8.(2017·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把點燃的蠟燭放在音箱前,當音箱播放樂曲時,燭焰伴著音箱所發(fā)聲音有節(jié)奏地來回擺動.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四、簡答題9.(2021·北京朝陽·八年級期末)請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超聲波測距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我們通常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還會用到其他一些技術來測量距離,如超聲波測距等。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超聲波的指向性強,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經(jīng)常用于距離的測量、汽車倒車防撞、智能機器人等領域。超聲測距原理如圖所示。發(fā)射器向某一方向發(fā)射超聲波,在發(fā)射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傳到障礙物會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計時。根據(jù)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儀器自動計算出發(fā)射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度。如果障礙物是運動的物體,超聲波測量儀還可以測出物體移動的速度。(1)由于超聲波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使其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經(jīng)常用于距離的測量,汽車倒車防撞,智能機器人等領域。(2)上述材料主要闡述了___________。A.超聲波的產(chǎn)生

B.超聲波具有能量

C.超聲波能傳遞信息(3)若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為0.4s;則發(fā)射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約為___________m。(4)超聲波被廣泛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除文中提到的實例外,請你再列舉一個具體實例___________。五、綜合題10.(2021·北京海淀·八年級期末)閱讀《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回答問題。從傳聲筒到移動通信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電話,你知道科學家們發(fā)明它是受什么啟發(fā)嗎?是傳聲筒。讓我們去參觀中國科技館二層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主題展B廳——聲音之韻展,觀察、研究一下傳聲筒,直觀地去體驗傳聲筒傳遞聲音的過程吧。裝置簡介:兩個非常粗的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在空中盤成螺旋狀,布置在展區(qū)的兩個不同位置,相距大約十幾米長,如圖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狀的管路之一。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分別為聽筒管路和話筒管路,兩個傳輸聲音的金屬管端口分別是聽筒和話筒,如圖2所示。就像人打電話一樣,用話筒說話,用聽筒聽聲音,如圖3所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chǎn)生。在振動介質(空氣、液體或固體)中某一質點在平衡位置附近來回發(fā)生振動,并帶動周圍的質點也發(fā)生振動,逐漸向各方向擴展,這就是聲波。聲波前進的過程是相鄰空氣粒子之間的接力賽,它們把波動形式向前傳遞,它們自己仍舊在原地振蕩,也就是說空氣粒子并不跟著聲波前進!如圖4所示,連續(xù)振動的音叉,使周圍的空氣分子形成疏密相間的連續(xù)波形。聲波是一種振動的機械波,它的基本參數(shù)是頻率f、波長λ和波速v。通過示波器可觀測到可視化波形如圖5所示。頻率是聲源(或某一質點)1秒內來回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為赫茲Hz),而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經(jīng)過的時間為一個周期T,其單位為秒。顯然,f=。頻率與人耳主觀感覺聲音的音調有關。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振幅與聲音的強度有關。波長是聲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是波形圖中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這三者的關系是v=λf。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范圍在20~20000Hz,稱為音頻波。在這個頻率范圍以外的振動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與聲波相似,但對人類不引起聲音感覺。聲速亦稱音速,是聲波通過介質傳播的速度,它和介質的性質與狀態(tài)(如溫度)等因素有關。當溫度為22℃時,空氣中聲速為334.8m/s,水中聲速為1440m/s,鋼鐵中聲速為5000m/s?,F(xiàn)實世界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波,但因為聲波的能量隨擴展的距離逐漸消耗,最后聲音消失,一旦聲源遠離接受者就無法準確獲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xiàn)要歸功于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shù)焦腆w上,通過電脈沖于導電金屬上傳遞。隨著現(xiàn)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聲音信號的傳遞借助電磁波傳送。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不但傳播速度快,而且頻率范圍廣,但它在水中會被吸收而急劇衰減。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機這種移動通信工具,它兼具發(fā)射和接收兩種功能,在同步地球衛(wèi)星的協(xié)助下能使通信范圍幾乎覆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和你學過的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傳聲筒”的展示項目,形象地向觀眾展示了: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fā)聲,管路中的__________振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shù)穆曇?,兩人可進行對話。(2)以下的應用或工具利用“傳聲筒”原理的是()A.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B.水杯琴C.天壇回音壁D.超聲波醫(yī)學檢查(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聲音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C.聲波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潛入水中的潛艇通信使用電磁波(4)一列聲波從空氣中傳入水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頻率增大,波速變大B.頻率不變,波速變小C.頻率不變,波長變長D.波速變小,波長變長11.(2018·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多普勒效應1842年的一天,奧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學家正路過鐵路交叉處,恰逢一列火車從他身旁駛過,他發(fā)現(xiàn)火車從遠而近時鳴笛聲音調變尖。而火車從近而遠時鳴笛聲音調變低。他對這個物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就進行了研究。他發(fā)現(xiàn)當聲源與觀察者之間存在著相對運動時,觀察者聽到的聲音頻率就會不同于聲源發(fā)聲的頻率。當聲源向觀察者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聲波的波長減小,頻率變大,音調就變高;當聲源離觀察者遠去時,觀察者接收到的聲波的波長增大,頻率變小,音調就變低,后來人們把它稱為“多普勒效應”。聲波的多普勒效應可用于交通中的測速,交通警察向行進中的車輛發(fā)射頻率已知的超聲波,同時測量反射波的頻率,根據(jù)反射波頻率變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車輛的速度。多普勒效應也可以用于醫(yī)學的診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發(fā)射一系列的超聲波,經(jīng)人體血管內的血液反射,因為血液流動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儀器接收到的回聲的頻率就會有所不同,用不同顏色標識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象的優(yōu)點,又同時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根據(jù)上述內容回答:(1)交通中的測速儀和醫(yī)學中的彩超都是應用_________工作的。(2)若聲源不動,觀察者向聲源運動,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多普勒效應。(3)從聽到火車鳴笛的音調變高判斷,火車正在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觀察者。

參考答案1.D【詳解】聲音都在海水中傳播,所以速度相同,根據(jù)公式可知,當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越長,由題知,所以,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2.C【詳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響度不同,故A錯誤;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就越大,故B錯誤;C.用二胡演奏出的優(yōu)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C正確;D.聲音既能傳遞信息,又能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C。3.D【詳解】AC.低于20Hz的聲波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故AC錯誤;B.人耳的聽覺范圍一般在20-20000Hz.引力波的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人耳能夠聽到,故B錯誤;D.引力波的頻率大約是100Hz,是指在1s內振動約100次,在人類的聽覺范圍內,故D正確.4.D【分析】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是指告訴我們什么,也就是傳遞了信息,如教師講課,告訴我們知識;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是指可以改變什么,也就是傳遞了能量,如超聲波潔牙,使我們的牙齒上的牙垢去掉,使我們的牙齒更潔凈.【詳解】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倒車雷達、醫(yī)生給病人做B超都屬于聲音能傳遞信息;超聲波清洗眼睛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故選D.5.C【詳解】蝙蝠發(fā)現(xiàn)昆蟲,倒車雷達和檢查身體都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超聲波清洗機是利用的聲波傳遞能量.故選C.6.BD【詳解】次聲波的頻率低于20Hz,有表格可知,發(fā)聲頻率低于20Hz的只有大象,聽覺頻率低于20Hz的有狗和大象,故AC項不符合題意,BD項符合題意。7.BC【分析】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聲音也能夠傳遞能量.【詳解】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利用次聲波判斷地震方位和強度都屬于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片、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屬于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選BC.8.能量【詳解】燭焰在搖晃說明它獲得了能量,因為點燃的蠟燭放在正在發(fā)聲的音箱前,由于音箱的紙盆振動,帶動空氣振動,故發(fā)現(xiàn)燭焰隨著聲音來回擺動,表明了聲波能傳遞能量.9.

指向性強

C

68

用B超檢查身體【詳解】(1)[1]從材料中內容可知:由于超聲波具有指向性強的特點,使其在空氣中傳播的距離較遠,因而經(jīng)常用于距離的測量,汽車倒車防撞,智能機器人等領域。(2)[2]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上述材料主要闡述了利用超聲波來測量距離,即超聲波能傳遞信息,故選C。(3)[3]若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為0.4s;則發(fā)射點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約為(4)[4]超聲波被廣泛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除文中提到的實例外,還有用B超檢查身體、超聲波探測金屬內部裂紋等。10.

空氣

A

AD

C【詳解】(1)[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當一名觀眾在管路一側發(fā)聲,管路中的空氣振蕩,另一側的觀眾能夠聽到傳輸?shù)穆曇?,兩人可進行對話;(2)[2]A.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用的聽診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然后能聽到更清晰的聲音,這與“傳聲筒”原理是相同的,選項A符合題意;B.水杯琴表明液體振動可以發(fā)出聲音,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B項不合題意;C.天壇回音壁,是指回聲,利用了聲音的反射,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C項不合題意;D.超聲波醫(yī)學檢查,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與“傳聲筒”原理是不同的,D項不合題意;(3)[3]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說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A正確;B.從材料中可以看到,當溫度為22℃時,空氣中聲速為334.8m/s,水中聲速為1440m/s,鋼鐵中聲速為5000m/s,所以說聲音的傳播速度不一定是340m/s,B錯誤;C.聲波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但聲波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