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分類基礎
《植物與植物生理》第三單元微課件1學習目標了解植物分類的方法、分類單位及命名法則;掌握物種學名和植物種的概念;了解植物檢索表的編制和學會使用。主要內(nèi)容植物分類的方法植物分類的單位植物的命名植物檢索表的編制及使用重點和難點重點分類單位、種的概念、雙名法;難點種的概念、雙名法一、植物分類的方法人為分類法和自然分類法人為分類法:按照自己的方便和意圖,選擇一個或少數(shù)性狀(形態(tài)、習性、用途)作為分類的依據(jù),而不考慮植物間的親緣關系和演化關系。這樣建立起來的分類系統(tǒng)叫人為的分類系統(tǒng)。代表:《本草綱目》;林奈的植物分類系統(tǒng)明朝李時珍(1518~1593)《本草綱目》共收集植物藥達1195種,分為草、木、谷、果、菜5部,每部又分若干類,共分60類。瑞典分類學家林奈(1707~1778)根據(jù)有花植物雄蕊的有無、數(shù)目及著生情況,將植物分為24個綱。自然分類法:又稱系統(tǒng)發(fā)育分類,根據(jù)植物間在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生理上的相似程度,判斷其親緣關系,作為分類的標準。這樣建立的分類系統(tǒng)叫做自然分類系統(tǒng),是從19世紀后末期開始的,力求客觀地反映植物界的親緣關系和演化發(fā)展。代表:德國植物學家A.EnglerandK.Prantal,1897年的《自然植物科志》(恩格勒分類系統(tǒng));英國植物學家J.Hutchinson在1926年和1934年的《有花植物科志》(哈欽松分類系統(tǒng))……
。二、植物分類的單位(一)植物分類的基本階層界、門、綱、目、科、屬、種
界Kindom
門Phylum
綱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族Tribe
屬Geneus
組Section
系Series
種Species
變種Variety(var.)
變型Form(f.)實際上,目前國際上承認的分類等級有12個,即:對于分類群太大的,為了方便,人們往往還在每一等級下增設亞等級,這樣一來分類階元便可增加一倍,即24個。科是最重要的植物分類單位,學習分類時,對所見植物,至少應將其鑒定到科。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在各單位中,種是客觀實在的,它是物種存在的基本形式和進化的基本單元。某些變異較大的種,可再分到變種、變型等更小的分類單位。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綱)Monocotyledoneae(Liliopsida)亞綱百合亞綱Liliidae
目百合目Liliales
科百合科Liliaceae
屬百合屬Lilium
種野百合(Liliumbrownii)
變種百合(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例:百合(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二)種的概念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按照現(xiàn)代生物學的觀點,下述的種概念是多數(shù)植物學家認同的:種(物種)是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的生物類群;同種植物的個體,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有極近似的形態(tài)特征,個體間能進行自然交配并產(chǎn)生正常發(fā)育的后代;不同種的個體雜交,一般不能產(chǎn)生正常能育的后代,存在生殖隔離;種是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產(chǎn)物。(三)種下分類單位
種雖為基本單位,但如果在種內(nèi)的某些群體及個體之間,又有差異時,可視差異的大小,再劃分為亞種、變種及變型等。亞種(Subspecies,ssp.)
是同種內(nèi)在地理分布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布區(qū),在形態(tài)上又有一定區(qū)別的類群。它們大多數(shù)是地理亞種,即“地理宗”。在種子植物分類中,亞種這個單位用得更少。變種(Varietas,var.)這個等級用得非常普遍,但意義很模糊?,F(xiàn)時它主要是指種內(nèi)形態(tài)上不同和占有有限分布面積的地方宗(Localrace)。與規(guī)模較大的地區(qū)性亞種相比,則變種的規(guī)模較小、地方性更強。變種可以是地理的、生態(tài)的、細胞的或者三方面的組合。同一亞種內(nèi)可以包含若干變種。如銳齒槲櫟QuercusalienaBlumevar.acuteserrata是槲櫟的變種,華重樓ParispolyphyllaSm.var.chinensis是重樓的變種。變型(Forma,f.)
通常被視為群體內(nèi)偶爾發(fā)生的變異體,以單個或少量相互聯(lián)系的性狀相區(qū)別,如毛的有無、花的顏色等。變型在栽培植物之中最為普遍,如碧桃Prunuspersica(L.)Batschf.duplex為桃的一個變型,花重瓣;羽衣甘藍BrassicaoleraceaL.f.TricolorHort.為甘藍的一個變型,其葉不結(jié)球,常帶彩色,葉面皺縮,觀賞用。品種(Cultivar,CV.)
不是植物分類學的分類單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它是人類在生產(chǎn)實踐中,經(jīng)過選擇培育而成的、同時具有經(jīng)濟屬性和自然屬性的單位。一般說來多基于生物學特性和經(jīng)濟性狀的差異,如植株的高矮、花朵或果實的大小、色、香、味,成熟的遲早等。品種實際上是栽培植物的變種或變型。如水稻的南粳33、農(nóng)墾58;蘋果的青香蕉、國光;郁金香中的黑牡丹等。由于品種數(shù)目極大,如全世界不下10萬個小麥品種,為避免混亂在正式的植物分類場合,均不使用之。三.植物的命名法則俗名在科學命名方法產(chǎn)生以前,不同國家和人民常用各自不同的語言來給植物命名,這種名稱是人們初步識別植物的嘗試,叫做俗名。它通常有一定描寫性,通俗易懂,形象化,如“七葉一枝花”、“九頭獅子草”等。如果某種植物無相近種,這種俗名也相當確切。對于種類繁多的屬,一個俗名則包含了許多種,甚至屬。如松樹,可能指多種。俗名常由于方言不易交流而有較大局限性,甚至產(chǎn)生許多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混亂情況。中名各國的分類學者除了通用拉丁學名外,為了使用方便還常使用本國母語給各種植物以統(tǒng)一名稱。我國的植物分類學文獻要求采用統(tǒng)一的中文名稱,并盡可能避免重復混亂。學名用拉丁文以雙名命名法給植物的進行命名的方法。瑞典分類學家林奈(1707~1778)在1751年發(fā)表文章討論了命名問題,并在1753年的《植物種志》一書中采用了雙名法,很快得到國際植物分類學界的承認和使用,成為國際通用的具有法規(guī)性質(zhì)的準則。植物命名法雙名法—瑞典分類學家林奈(C.Linnaeus)創(chuàng)立每一種植物的種名,都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構(gòu)成,學名在印刷上用斜體字表示,以與其他語言的字母區(qū)別。第一個詞是屬名,相當于“姓”,詞性:名詞第二個詞是種加詞,相當于名,詞性:形容詞學名后面加上最早給這個植物命名的作者名的縮寫完整學名:屬名+種加詞+命名人名縮寫如銀杏:GinkgobilobaL.三名法:屬名+種加詞+亞種或變種加詞如中國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i雙名法的組成
屬名(NameofGenus)
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詞,若用其他文字或?qū)S忻~,也必須使其拉丁化,即將詞尾轉(zhuǎn)化成在拉丁文語法上的單數(shù)第一格(主格)。屬名詞尾是-a、-um或-us。單數(shù)第1格(主格),其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屬名可以用植物特征、古羅馬植物名、地名、人名來表示。例如Oryza(稻屬),是稻米的古希臘名;Ginkgo(銀杏屬)為銀杏的日本原名。種加詞(Specificepithet)
通常用拉丁文的形容詞,也可用同位名詞或名詞的第2格(所有格),形容詞作種加詞時,要求其性、數(shù)、格與屬名一致。如用2個或多個詞組成種加詞時,則必須連寫或用連字符號連接。種加詞其第1個字母一律小寫。種加詞也常用植物特征、地名、人名來表示,極為豐富,但不可與屬名重復。如銀杏GinkgobilobaL.中biloba為形容詞,二淺裂的意思(指葉片先端二淺裂),月季的學名RosachinesisJacq.中chinensis
表示中國。命名人(作者名)(Author‘sname)
是為該植物取學名的作者。但在一般非植物分類學專門著作或文章中,通??墒÷浴V参飳W名后面加上命名人的姓名,不但為了正確和完整的指示該種植物的名稱,而且為了便于今后考證。因此,該作者對他所命名的種名負有科學責任。命名人的姓名一般采用縮寫,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如L.(或Linn.)即為林奈(Linnaeus)的縮寫;Bunge縮寫為Bge.;Maximowicz縮寫為Maxim.;胡先骕(Hu-Hsen-hsu)用Hu;王文采(WangWen-tsai)用W.T.Wang。使用雙名法的優(yōu)點:首先,統(tǒng)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稱,即每一種動植物只有一個名稱。由于種的學名都是雙名,因而避免了重復和混亂,有利于國際交流。任何國家的學者,只要見到學名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他們所指的為何種植物;其次,雙名法提供了一個親緣關系的大概,在植物學名中包含有屬名,因此知道學名就容易查知該植物在分類系統(tǒng)中的位置。四、植物檢索表的編制與使用
概念:利用識別特征,以特定格式編制的,用以鑒定、識別和檢索植物分類群排列方式即為植物檢索表。植物檢索表的類型按分類階層:分為分門檢索表、分綱檢索表、分目檢索表、分科檢索表、分屬檢索表和分種檢索表,其中后三者最為常用。按編排方式:常用的為定距檢索表和二歧檢索表,植物分類常用前者。也可根據(jù)植物區(qū)域編制區(qū)域植物檢索表。植物檢索表編制規(guī)則確定所編檢索表的類別和類型。觀察、記錄所編植物分類群的識別特征,并列出各分類群相似特征和區(qū)別特征的比較表。所依據(jù)的識別特征應易于觀察,最好用肉眼可識別特征,起碼是放大鏡可識別特征(微小植物例外)。識別特征最好是相反特征(如單葉與復葉),或區(qū)別明顯特征(如羽狀復葉與三出復葉)。不能采用似是而非的區(qū)別特征(如毛較少與較多)。檢索表編制舉例生物分界檢索表(五界系統(tǒng))1.生物體為原核細胞或為單細胞
2.生物體為原核細胞………………1.原核生物界
2.生物體為真核的單細胞類型……2.原生生物界1.生物體為多細胞真核生物
3.無光合色素,營異養(yǎng)方式
4.生物體為絲狀體,具細胞壁,寄生或腐生,無運動能力…………3.真菌界
4.生物體形態(tài)多樣,不為絲狀體,無細胞壁,具運動能力…………4.動物界
3.具光合色素,營自養(yǎng)方式……………5.植物界菌類、藻類、地衣、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檢索表
1.無開花結(jié)果現(xiàn)象,不產(chǎn)生果實和種子,僅以孢子繁殖
2.具光合色素,營自養(yǎng)
3.雌性生殖器官為多細胞的頸卵器,合子發(fā)育為胚
4.孢子體發(fā)達,具真根和維管組織,獨立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考研政治沖刺題庫及答案
- 景區(qū)門票優(yōu)惠合同6篇
- 商務合同管理工具快速生成與審查合同文本
- 采購申請審批單物資名稱規(guī)格詳細說明
- 跨部門合作項目標準化流程模板
- 高級園長證考試題及答案
- 貴陽國企筆試試題及答案
- 生產(chǎn)安全與衛(wèi)生標準化文件庫
- 智能物流系統(tǒng)定制開發(fā)項目合同
- 金融行業(yè)考證題庫及答案
- 掩耳盜鈴兒童故事繪本PPT
- CIED植入圍手術期抗凝治療
- 《發(fā)現(xiàn)雕塑之美》第4課時《加法與減法的藝術》
- 澳門立法會間接選舉制度及其實踐
- 1-5年級英語單詞
- GA 1551.3-2019石油石化系統(tǒng)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3部分:成品油和天然氣銷售企業(yè)
- 2023年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中醫(yī)治療演示文稿
- 食品安全BRCGS包裝材料全球標準第六版管理手冊及程序文件
- 熱工保護聯(lián)鎖投退管理規(guī)定
- (中職)旅游概論第四章 旅游業(y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