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_第1頁
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_第2頁
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_第3頁
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PAGEPAGE4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專題九:生物實驗第二講:必修二、三實驗【復習目標】:9.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a 10.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b 11.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b C12.模擬尿糖的檢測 √a 13.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 √c14.調查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保護建議或行動計劃 √b驗十二: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例1】(2013江蘇卷,9)一個班級分組進行減數分裂實驗,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確的是A.換用高倍鏡時,從側面觀察,防止物鏡與裝片碰擦B.因觀察材料較少,性母細胞較小,顯微鏡視野應適當調亮C.為觀察染色體不同層面的精細結構,用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D.一個視野中,用10×物鏡看到8個細胞,用40×物鏡則可看到32個細胞實驗十三: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方法步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調查工作。其程序是:組織問題調查小組→確定課題→分頭調查研究→撰寫調查報告→匯報交流調查結果(如右流程圖)注意事項:1.調查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等2.為保證調查的群體足夠大,小組調查的數據,應在班級和年級中進行匯總判斷:調查人類遺傳病發(fā)病率應該在患者家系中調查()【例2】(2010廣州綜合,11)某學校的研究性學習小組以“研究XX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課題進行調查研究,最好選擇調查何種遺傳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A.白化病;在周圍熟悉的4~10個家系中調查

B.紅綠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調查

C.苯丙酮尿癥;在學校內隨機抽樣調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實驗十四: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判斷與思考:1.在施用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時,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答:溫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條件相同、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個枝條)、用浸泡法時,最好是在遮蔭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2、在本實驗中,生長素類似物的功能是促進扦插枝條生根,與其促進生長的功能是一回事。()3、在本實驗中,若在適宜濃度范圍內不能生出不定根,請分析可能的原因?【例3】(2012·天津卷)4,下列實驗操作難以達到預期結果的是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占技術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應NaOH進入瓊脂快的速率。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1頁。C.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培養(yǎng)起內共三次取樣測定密度,即可準確繪制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1頁。D.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實驗十五: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考點提示:1、需防培養(yǎng)液帶上雜菌與酵母菌形成競爭關系,抑制酵母菌培養(yǎng)。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時,應將試管振蕩幾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勻分布,提高計數的代表性和準確性。2、本探究需要設置對照嗎?如果需要,請討論說明怎樣設計;如不需要,請說明理由?!纠?】(2013福建卷,4)下列為減少實驗誤差而采取的措施,錯誤的是選項實驗內容減少實驗誤差采取的措施A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進行計數多次計數取平均值B探索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預實驗確定濃度范圍C調查人群中紅綠色盲發(fā)生率調查足夠大的群體,隨機取樣并統(tǒng)計D比較有絲分裂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觀察多個裝片、多個視野的細胞并統(tǒng)計實驗十六: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考點提示:進行這類調查常采用取樣器取樣法,而不適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理由是:大多數土壤動物身體微小,活動范圍小,標記個體難與無標記個體充分混勻。[許多土壤動物(如蜘蛛、鼠婦、蜈蚣、馬陸、蚯蚓,以及多種多樣的昆蟲)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適于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此類研究時,常用取樣器取樣進行采集、調查的方法。]【例5】下圖裝置可用于采集()A.田鼠B.藻類C.土壤小動物D.土壤微生物實驗十七:設計并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例6】小軍為探究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設計制作了一個生態(tài)瓶,見下圖。下列做法中,可能會降低該生態(tài)瓶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是()A.用蒸餾水代替池塘水B.給予一定的光照C添加一些分解者D.通入一定量的空氣【反饋練習】1、欲觀察減數分裂過程,可選用的材料是()A.馬蛔蟲受精卵B.成熟花粉粒C.小鼠睪丸D.葉芽2、在下列實驗中,試管內容物變成藍色的是()試管號試管內容物條件檢測12mL漿糊十2mL純唾液37℃3滴碘液22mL漿糊十2mL清水37℃3滴碘液32mL漿糊十2mL稀釋10倍唾液37℃3滴碘液42mL漿糊十2mL純唾液95℃3滴碘液52mL漿糊十2mL純唾液+2滴濃HCl37℃3滴碘液A.1、2、3B.2、3、4C.3、4、5D.2、4、5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2頁。3、一同學在“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的實驗中,根據觀察畫了甲、乙、丙三個細胞分裂圖如下:甲、乙、丙分別處于()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2頁。A.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B.有絲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絲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D.有絲分裂后期、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4、雙子葉植物大麻(2n=20)為雌雄異株,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若將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將幼苗用低溫(4℃A.18+XYB.18+XXC.18+XX或18+XYD.18+XX或18+YY5、某研究學習小組在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以“研究XX病的遺傳方式”為子課題,下列調查的遺傳病與選擇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白化病,在學校內隨機抽樣調查B.紅綠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調查C.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在市中心隨機抽樣調查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在患者家系中調查6、在密閉的魚缸中,有水草、魚、田螺等,若除去其中的魚,缸內最先發(fā)生的是()A.二氧化碳增多B.光合作用加強C.田螺死去D.氧氣增加7、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制作生態(tài)缸的過程和步驟:①往生態(tài)缸中注入水。②將收集或購買的動物放在生態(tài)缸中,其中有魚、小烏龜。③加上缸蓋,放置在陽光充足的窗臺。④每一個星期觀察一次生態(tài)缸內的生物種類與數量變化,并進行記錄。以上步驟中需改進的地方有()A.2處B.3處C.4處D.5處8、動物A和B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現將它們置于某一相對獨立的環(huán)境并通過實驗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如圖表示A、B在120d(d表示天)內的種群變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A作為被捕食者,營養(yǎng)級較低,所含總能量多且個體一般較小,故總個體數較多B.B的突然增加,A會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減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會減少C.物種B在第117d時比在第90d時能量傳遞效率高D.在實驗條件下兩者分別在116d和120d后死亡,這種情況在自然條件下也是如此9、某人做酶的專一性實驗時,用了放置很久的蔗糖,結果,此對照試管加入斐林試劑后,出現了磚紅色沉淀,分析原因正確()A.斐林試劑失效B.蔗糖是還原性糖C.蔗糖被淀粉酶分解成可溶性還原性糖D.蔗糖放久了,被微生物分解成還原性糖10、在煮過和沒煮過的土豆片上分別滴幾滴過氧化氫。在土豆片X上出現泡沫,在土豆片Y上沒有泡沫,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解釋: A.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只影響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單糖B.土豆片X是煮過的,因為在沒煮過的土豆片中的酶能使過氧化氫起作用C.土豆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植物中含酶,促使過氧化氫的分解,但酶會在高溫中失效D.土豆片X是沒煮過的,因為過氧化氫分解土豆片中的酶11、下表的資料顯示4組馬鈴薯條分別浸入A—D四種不同溶液lh后的質量轉變百分率,根據表中資料可知溶液濃度最高的是質量轉變的百分率+8%-8%-2%0%溶液ABCD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3頁。12、在一個玻璃容器內,裝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營養(yǎng)液,接種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小球藻的個體數量,繪制成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4圖中能正確表示一段時間內小球藻種群數量增長率隨時間變化趨勢的曲線是()生物二輪復習教學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3頁。ABCD13、請根據要求完成下列選擇填空:①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②檢測還原糖③檢測脂肪④檢測蛋白質⑤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⑥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⑦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⑧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⑩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模擬尿糖的檢測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1)在實驗過程中要使用顯微鏡的有:(2)在實驗過程中始終保持細胞活性的有:(3)在實驗過程中需使用染色劑的有:(4)在實驗過程中需加熱的有:(5)在實驗過程中須設置對照實驗的有:7.(2014福建理綜,27,12分)為研究汽車尾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對人成熟T淋巴細胞的影響,用含不同濃度顆粒物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T淋巴細胞,48h后檢測Na+-K+-ATP酶活性及細胞活力。實驗結果如下:組別顆粒物濃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pro-1細胞活力(相對值)A035.81B5030.60.98C10020.50.87D20012.40.48SDH是有氧呼吸的關鍵酶。細胞活力通過測定各組細胞SDH總活性來表示,用于反映顆粒物對細胞的毒性,SDH總活性由該組細胞數及每個細胞SDH酶活性共同決定。(1)根據表中相關信息將下面柱狀圖補充完整。(2)細胞培養(yǎng)時,需使用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請用方框在下面血細胞計數室圖中標出計數區(qū)域。(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