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光眼鏡質量檢測_第1頁
單光眼鏡質量檢測_第2頁
單光眼鏡質量檢測_第3頁
單光眼鏡質量檢測_第4頁
單光眼鏡質量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配裝眼鏡放置于焦度計鏡片支架眼鏡固定(6)右手轉動基準板手柄,讓基準板緩緩靠住待檢測的眼鏡。(7)檢驗人員左手同時扶住眼鏡,使眼鏡保持水平狀態(tài)。2.操作步驟(1)右手轉動基準板手柄,移動基準板,基準板推動眼鏡作前后方向移動,基準板移動過程保持勻速。(2)左手推動眼鏡水平方向小心移動。(3)將右眼鏡片的光學中心移到與電腦焦度計分劃板的十字線重合,按下記憶按鈕,鎖住顯示屏顯示的數(shù)字,即為該右眼鏡片的頂焦度值。(4)用打點器在右眼鏡片的光學中心打點,如圖1-1-14所示。(5)把配裝眼鏡移到左眼鏡片,進行同樣的操作。打印鏡片光學中心3.注意事項(1)測量配裝眼鏡的頂焦度時,為防止左右鏡片混淆,堅持先右后左的原則,即先測量右眼鏡片的頂焦度,然后測左眼鏡片的頂焦度。(2)鏡片移動過程要保持勻速。(3)在配裝眼鏡的整個檢測過程中,眼鏡上的兩鏡圈一定要始終緊靠在電腦焦度計上的基準板上,并前后、左右移動眼鏡,當眼鏡的兩鏡圈有一邊偏離基準板,可導致所測得的軸位數(shù)據(jù)產生誤差。4.單光眼鏡頂焦度測量結果分析(1)單光眼鏡鏡片頂焦度偏差的計算將頂焦度測量值減去驗光處方中的頂焦度值,其差值即為頂焦度實際偏差。(2)單光眼鏡頂焦度偏差結果分析對照國家標準GB10810.1-2005《眼鏡鏡片第1部分:單光和多焦點鏡片》5.1.2.1中表1鏡片頂焦度允差的規(guī)定:當實際偏差小于或等于鏡片頂焦度允差,則此項指標質量合格,若實際偏差大于標準中的允差時,則此項指標質量不合格。例1:配鏡處方R:0.00DS,L:0.00DS,PD64mm,現(xiàn)對加工好的眼鏡進行鏡片頂焦度測量,測量結果如下,R:-0.21DS/-0.08DC×180,L:-0.16DS/-0.05DC×180,試問該副配裝眼鏡鏡片頂焦度是否合格?例2:配鏡處方R:-11.00DS,L:-13.00DS,PD64mm,現(xiàn)對加工好的眼鏡進行鏡片頂焦度測量,測量結果如下,R:-10.84DS/-0.07DC×180,L:-12.710DS/-0.09DC×180,試問該副眼鏡鏡片頂焦度是否合格?例3:配鏡處方R:-12.00DS/-1.00DC×180,L:-12.00DS/-0.75DC×180,PD64mm,現(xiàn)對加工好的眼鏡進行鏡片頂焦度測量,測量結果如下,R:-11.84DS/-0.86DC×180,L:-11.760DS/-0.68DC×180,試問該副眼鏡鏡片頂焦度是否合格?(二)單光眼鏡光學中心水平距離測量1.測量儀器和工具電腦焦度計、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標記筆。2.操作步驟(1)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電腦焦度計,分別確定配裝眼鏡右、左鏡片的光學中心,用打點器在右、左鏡片的的光學中心處打點并標記。(2)依據(jù)基準線法或方框法,確定右、左鏡圈幾何中心。(3)經(jīng)右、左兩鏡片光學中心做平行于鏡圈幾何中心連線的平行線。(4)用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測量兩鏡片光學中心水平方向的距離,即為光學中心水平距離。3.單光眼鏡光學中心水平偏差測量結果分析(1)計算光學中心水平偏差根據(jù)光學中心水平偏差的定義,假設配鏡處方中瞳距值為PD,則:光學中心水平偏差=光學中心水平距離-瞳距=OD-PD(2)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按GB13511.1-2011《配裝眼鏡》國家標準查表可得出。例4:配鏡處方為R:-5.00DS,L:-3.50DS,PD63mm,現(xiàn)測得配裝眼鏡光學中心水平距離OD為68mm,試問該配裝眼鏡光學中心水平偏差是否合格?(三)單光眼鏡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測量1.測量儀器和工具電腦焦度計、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標記筆。2.操作步驟(1)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電腦焦度計,分別確定配裝眼鏡右、左眼鏡片的光學中心,用打點器在右、左眼鏡片的的光學中心處打點并標記。(2)用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測量出右、左眼鏡片光學中心至鏡框鼻梁中心處的水平距離ROD、LOD。3.計算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假設配鏡處方中瞳距值為PD,右眼、左眼單側瞳距分別為RPD、LPD則:右眼鏡片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ROD-RPD左眼鏡片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LOD-LPD4.單光眼鏡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測量結果分析(1)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查表1-1-3定配眼鏡的兩鏡片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偏差可得出。(2)GB13511.1-2011中5.6.2規(guī)定: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均不應大于表1-1-3定配眼鏡的兩鏡片光學中心水平偏差規(guī)定的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的二分之一。例6:配鏡處方為R:-5.00DS,L:-3.50DS,PD63mm,現(xiàn)檢測配裝眼鏡光學中心水平距離OD為68mm,右鏡片光學中心至鏡框鼻梁中心處的水平距離為33mm,左鏡片光學中心至鏡框鼻梁中心處的水平距離為35mm,試問該配裝眼鏡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是否合格?(四)單光眼鏡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測量1.測量儀器和工具電腦焦度計、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標記筆。2.操作步驟(1)按方框法或基準線法先標出鏡圈的幾何中心。(2)用經(jīng)檢驗合格的全自動電腦焦度計,分別確定配裝眼鏡右、左鏡片的光學中心,用打點器在右、左鏡片的的光學中心處打點并標記。(3)用瞳距尺或游標卡尺測量出右、左鏡片光學中心至右、左鏡圈幾何中心的垂直距離,3.計算光學中心垂直互差光學中心垂直互差=左片光學中心高度-右片光學中心高度。4.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測量結果分析表1-1-4定配眼鏡的光學中心垂直互差規(guī)定了配裝眼鏡光學中心垂直互差的允許范圍。例7:配鏡處方為R:-3.50DS,L:-2.75DS,現(xiàn)測得配裝眼鏡右眼鏡片光學中心高度為1.5mm,左眼鏡片光學中心高度為2.5mm,試問該配裝眼鏡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是否合格?(五)單光眼鏡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測量1.測量儀器和工具電腦焦度計。2.測量用全自動電腦焦度計分別測量配裝眼鏡右眼鏡片、左眼鏡片柱鏡軸位方向并記錄。3.計算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柱鏡軸位方向的實際測量值-配鏡處方中的柱鏡軸位方向值4.測量結果分析例8:配鏡處方R:-3.50DS/-0.75DC×90及L:-6.00DS/-1.00DC×90,PD63mm,現(xiàn)對加工好的眼鏡進行柱鏡軸位方向測量,測量結果為R:-3.43DS/-0.82DC×94,L:-5.91DS/-0.89DC×87,試問該副眼鏡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是否合格?(六)定配眼鏡處方棱鏡度偏差測量1.測量儀器和工具電腦焦度計、瞳距尺或游標卡尺、記號筆。2.測量過程按照國家標準GB13511.1-2011《配裝眼鏡》國家標準中6.5規(guī)定:分別標記左、右鏡片處方規(guī)定的測量點,并在左、右鏡片規(guī)定點上測量水平和垂直的棱鏡度數(shù)值。3.測量結果處理如果左、右鏡片的基底取向相同方向,其測量值應相減;如果左、右鏡片的基底取向方向相反,其測量值應相加。4.注意事項左右兩鏡片頂焦度有差異時,按鏡片頂焦度絕對值大的一側進行考核。5.測量結果分析從理論到實踐配鏡處方如下:外觀頂焦度檢驗光學中心水平距離檢驗2.相關項目檢驗鏡架外觀質量依據(jù)標準GB13511.1-2011中5.4規(guī)定:鏡架使用的材料、外觀質量應滿足GB/T14214中規(guī)定的要求。GB/T14214-2003中5.1規(guī)定:生產商不應選用由于鏡架與皮膚的接觸而對大多數(shù)正常使用者產生不良刺激反應的材料制作鏡架。GB/T14214-2003中5.4規(guī)定:在不借助于放大鏡或其他類似裝置的條件下目測檢查鏡架的外觀,其表面應光滑、色澤均勻、沒有Φ≥0.5mm的麻點、顆粒和明顯擦傷。鏡片材料和表面質量GB13511.1-2011中5.2規(guī)定:鏡片的頂焦度、厚度、色澤、表面質量應滿足GB10810.1-2005中規(guī)定的要求。GB10810.1-2005中5.1.6規(guī)定:在以基準點為中心,直徑為30mm的區(qū)域內,及對于子鏡片尺寸小于30mm的全部子鏡片區(qū)域內,鏡片的表面或內部都不應出現(xiàn)可能有害視光的各類疵病。若子鏡片的直徑大于30mm,鑒別區(qū)域仍為以近用基準點為中心,直徑為30mm的區(qū)域。在此鑒別區(qū)域之外,可允許孤立、微小的內在或表面缺陷。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可見光透射比(%)依據(jù)標準GB13511.1-2011中5.3規(guī)定:配裝眼鏡的光透射性能應滿足GB10810.3中規(guī)定的要求。分類可見光譜區(qū)紫外光譜區(qū)τv(380~780)nmτSUVA(315~380)nmτSUVB(280~315)nmUV-1>80%≤1%≤1%UV-21%<τSUVA≤10%UV-310%<τSUVA≤30%注1:裝成老視鏡或近用鏡只需滿足可見光譜區(qū)的透射比要求即可。注2:裝成鏡左片和右片的光透射比相對偏差不應超過15%。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鏡片頂焦度偏差(D)GB13511.1-2011中5.2規(guī)定:鏡片的頂焦度、厚度、色澤、表面質量應滿足GB10810.1-2005中規(guī)定的要求。GB10810.1-2005中5.1.2.1規(guī)定:鏡片頂焦度偏差應符合表1-1-2規(guī)定。球面、非球面及散光鏡片的頂焦度,均應滿足每子午面頂焦度允差A和柱鏡頂焦度允差B。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備注:GB13511.1-2011中5.6.9規(guī)定:老視成鏡兩鏡片頂焦度互差應不大于0.12D。表1-1-2鏡片頂焦度允差頂焦度絕對值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頂焦度值(D)每主子午面頂焦度允差A(D)柱鏡頂焦度允差B(D)≥0.00和≤0.75>0.75和≤4.00>4.00和≤6.00>6.00≥0.00和≤3.00

±0.12±0.09±0.12

±0.18

±0.25>3.00和≤6.00

±0.12>6.00和≤9.00±0.18>9.00和≤12.00±0.18±0.25>12.00和≤20.00±0.25±0.18±0.25>20.00±0.37±0.25±0.37±0.37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備注:GB13511.1-2011中5.6.6規(guī)定,老視成鏡需標明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為±2.0mm。光學中心水平偏差(mm)GB13511.1-2011中5.6.1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兩鏡片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偏差應符合表1-1-3的規(guī)定。表1-1-3定配眼鏡的兩鏡片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偏差頂焦度絕對值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頂焦度值(D)0.00~0.500.75~1.001.25~2.002.25~4.00≥4.25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0.67△±6.0mm±4.0mm±3.0mm±2.0mm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mm)GB13511.1-2011中5.6.2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水平光學中心與眼瞳的單側偏差均不應大于表1-1-3中光學中心水平距離允差的二分之一。GB13511.1-2011中5.6.7規(guī)定:老視成鏡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允差為±1.0mm。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光學中心垂直互差(mm)GB13511.1-2011中5.6.3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應符合表1-1-4的規(guī)定。GB13511.1-2011中5.6.8規(guī)定:老視成鏡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應符合表1-1-4的規(guī)定。表1-1-4定配眼鏡的光學中心垂直互差頂焦度絕對值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頂焦度值(D)0.25~0.500.75~1.001.25~2.50>2.50光學中心垂直允差(mm)≤0.50△≤3.0≤2.0≤1.0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柱鏡軸位方向偏差GB13511.1-2011中5.6.4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應符合表1-1-5的規(guī)定。表1-1-5定配眼鏡的柱鏡軸位方向偏差柱鏡頂焦度(D)0.25~≤0.50>0.50~≤0.75>0.75~≤1.50>1.50~≤2.50>2.50軸位允差(o)±9±6±4±3±2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處方棱鏡度偏差GB13511.1-2011中5.6.5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處方棱鏡度偏差應符合表1-1-6的規(guī)定。表1-1-6定配眼鏡的處方棱鏡度偏差棱鏡度(△)水平棱鏡允差(△)垂直棱鏡允差(△)≥0.00~≤2.00對于頂焦度≥0.00~≤3.25D:0.67△對于頂焦度>3.25D:偏心2.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對于頂焦度≥0.00~≤5.00D:0.50△對于頂焦度>5.00D:偏心1.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2.00~≤10.00對于頂焦度≥0.00~≤3.25D:1.00△對于頂焦度>3.25D:0.33△+偏心2.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對于頂焦度≥0.00~≤5.00D:0.75△對于頂焦度>5.00D:0.25△+偏心1.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10.00對于頂焦度≥0.00~≤3.25D:1.25△對于頂焦度>3.25D:0.58△+偏心2.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對于頂焦度≥0.00~≤5.00D:1.00△對于頂焦度>5.00D:0.50△+偏心1.00mm所產生的棱鏡效應例如:鏡片的棱鏡度為3.00△,頂焦度為4.00D,其水平棱鏡允差為0.33△+(4.00D×0.2cm)=1.13△。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鏡片基準點的最小厚度(mm)QB/T2506-2017中5.1.3規(guī)定:光學樹脂鏡片的基準點厚度不應小于1.0mm。裝配質量GB13511.1-2011中5.8規(guī)定:定配眼鏡的裝配質量應符合表1-1-7的規(guī)定。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表1-1-7裝配質量項目要求兩鏡片材料的色澤應基本一致金屬框架眼鏡鎖接管的間隙≤0.5mm鏡片與鏡架的幾何形狀應基本相似且左右對齊,裝配后無明顯隙縫整形要求左、右兩鏡面應保持相對平整、托葉應對稱外觀應無崩邊、鉗痕、鍍(涂)層剝落及明顯擦痕、零件缺損等疵病二、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標志GB13511.1-2011中7.1對標志進行了如下相關規(guī)定:a)應標明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廠址;產品所執(zhí)行的標準及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出廠日期或生產批號;b)定配眼鏡應標明頂焦度值、軸位、瞳距等處方參數(shù);c)老視成鏡每副應標明型號、頂焦度、光學中心水平距離等;d)需要讓消費者事先知曉的其他說明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內容。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GB10810.1-2005中7.1對標志進行了如下相關規(guī)定:鏡片的包裝上或附帶文件中,應該加以說明的鏡片特性,至少應標明下列參數(shù):頂焦度值(D)、鏡片標稱尺寸(mm)、設計基準點位置(如無標明,則視該點位于鏡片的幾何中心)、色澤(若非無色)、鍍層的種類、材料的貿易名或折射率、生產商或供片商的名稱;若對配戴位置已作校正,標明光學中心和棱鏡度的校正值。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GB10810.1-2005中7.2對標志進行了如下相關規(guī)定,有要求時應可獲得以下數(shù)據(jù):a)中心或邊緣厚度(mm);b)基彎(D);c)光學特性(包括阿貝數(shù),光譜透過性能);d)減薄棱鏡。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QB/T2506-2017中8.1對標志進行了如下相關規(guī)定,鏡片的包裝上或附帶文件中至少應標明:a)產品名稱、商標;b)制造商名稱和地址;c)執(zhí)行標準號;d)頂焦度(D或m-1);e)鏡片尺寸(mm);f)基準點厚度(mm);單光眼鏡檢測標準及要素能力目標1.會進行單光眼鏡的鏡片頂焦度偏差、光學中心水平偏差、光學中心垂直互差、柱鏡軸位方向偏差、處方棱鏡度偏差等五項光學參數(shù)檢驗的操作。2.會對單光眼鏡的光學參數(shù)檢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能做出檢驗結果的判定。3.會對單光眼鏡鏡架外觀質量、鏡片材料和表面質量、裝配質量等進行檢驗,并能做出檢驗結果的判定。4.會對單光眼鏡鏡片基準點最小厚度、標志進行檢驗,并能做出檢驗結果的判定。任務一單光眼鏡檢測素質目標1.正確使用各種眼鏡檢測儀器、設備、量具,嚴格按照工作程序,進行規(guī)范操作,養(yǎng)成安全操作、文明生產、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2.結合工作任務,注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3.具有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4.形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操守,愛崗敬業(yè),具備工作崗位所需的各項素質。任務一單光眼鏡檢測任務描述顧客任某:女,43歲,公務員,配鏡處方為R:-5.25DS/-1.25DC×175,L:-4.00DS/-0.75DC×180,PD=62mm,選擇一副52□18-135的金屬全框眼鏡架和一副折射率為1.597的非球面加硬多層膜防輻射樹脂鏡片。眼鏡配裝后,作為眼鏡質量檢測人員,應如何開展并完成此項工作?任務一單光眼鏡檢測涉及眼鏡質量檢測現(xiàn)行的主要國家標準標準號標準名稱GB10810.1-2005眼鏡鏡片第1部分:單光和多焦點鏡片GB10810.3-2006眼鏡鏡片及相關眼鏡產品第3部分:透射比規(guī)范及測量方法GB10810.4-2012眼鏡鏡片第4部分:減反射膜規(guī)范及測量方法QB/T2506-2017光學樹脂鏡片GB13511.1-2011配裝眼鏡第1部分:單光和多焦點GB13511.2-2011配裝眼鏡第2部分:漸變焦GB/T14214-2003眼鏡架通用要求和試驗方法GB/T26397-2011眼科光學術語任務一單光眼鏡檢測法律法規(guī)相關內容,你了解多少?涉及眼鏡質量檢測的相應法律法規(guī)《定配眼鏡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實施規(guī)范》(CCGF208.1-2010)《兒童少年矯正眼鏡衛(wèi)生要求》(WS219-2015)任務一單光眼鏡檢測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1.折射率(1)定義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與不同波長的單色輻射波在媒質中的相速度之比,符號n(λ)。(2)備注注1:實際應用中,用空氣中的速度代替真空中的速度。注2:光學材料的折射率通常用氦黃線d(波長λd為587.56nm)的折射率nd或汞綠線e(波長λe為546.07nm)的折射率ne來表示。2.阿貝數(shù)(1)定義阿貝數(shù)又稱色散系數(shù),是表征光學材料色散現(xiàn)象的一種數(shù)學表達式,一般用符號νd、νe來表示。(2)說明一般而言:阿貝數(shù)越小,色散就越大,其成像的清晰度就越差。一般眼用光學鏡片材料的阿貝數(shù)在30至60之間。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3.幾何中心與鏡片毛坯或未割(磨)邊鏡片外形相切的矩形框的水平中心線和垂直中心線的交點。4.光學中心在實際應用中,鏡片前表面與光軸的交點。5.設計基準點由生產者在鏡片毛坯或已完成光學加工的鏡片前表面上所定的一個或數(shù)個點,所設計的各技術參數(shù)適用于這些點。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6.配戴視野角(1)定義在鉛垂面上,眼鏡鏡片前表面的方框法中心的法線與人眼在基本眼位時水平視線之間的夾角,如果鏡片底部朝面部方向傾斜,該角取正值。(2)配戴視野角示意圖備注1:配戴視野角;2:基本眼位的水平視線;3:眼鏡鏡片前表面的方框法中心的法線;B:方框法中心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7.中心厚度在鏡片光學中心或設計基準點測得的鏡片厚度。8.邊緣厚度沿近似平行于光軸測得的割邊或未割(磨)邊鏡片邊緣點處的厚度。注:帶有散光度、漸變焦、棱鏡度的鏡片通常有一個可變的邊緣厚度。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9.中心點在驗光處方無棱鏡度,或有減薄棱鏡,或棱鏡度被抵消后,所指中心點為光學中心、設計基準點或配適點,用符號CP表示。10.光學中心距離配裝眼鏡兩鏡片的光學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用符號OCD表示。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11.中心距離一副眼鏡的中心點之間所要求的水平距離,用符號CD表示。12.鏡眼距(頂距)沿著垂直于眼鏡架前框平面的視線測得的鏡片的后表面和角膜頂點之間的距離。13.瞳距兩眼平視正前方無窮遠處的目標時,兩瞳孔中心間的距離,通常用符號“PD”表示,其單位用毫米(mm)表示。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14.單側瞳距人眼在基本眼位時,瞳孔中心與鼻梁或眼鏡架中線的距離。15.單光鏡片設計為具有單一屈光(焦)度的鏡片。16.未割(磨)邊成品眼鏡鏡片兩表面已完成光學加工,但未割(磨)邊的鏡片。17.已割(磨)邊鏡片已切割成最終尺寸和形狀的成品鏡片。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18.安全倒角在鏡片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和邊緣之間,環(huán)繞已割(磨)邊鏡片外圍的小平面。19.焦度該術語通常涵蓋眼鏡片的球鏡度和柱鏡度。20.屈光(焦)度該術語一般指眼鏡鏡片的焦度(單位為m-1),有時也包括眼鏡鏡片的棱鏡度(單位為cm/m)。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21.頂焦度以米為單位測得的鏡片近軸頂焦距的倒數(shù)。一個鏡片含有兩個頂焦度,通常把眼鏡片的后頂焦度定為眼鏡片的頂焦度。頂焦度的表示單位為m-1,單位名稱為屈光度,符號為D表示。22.后頂焦度(1)定義垂直于后表面測得的近軸后頂焦距的倒數(shù)(2)示意圖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23.棱鏡(基)底取向在棱鏡的主截面內,從棱鏡頂?shù)嚼忡R(基)底的連線方向。24.棱鏡差異一副眼鏡的左右兩片中心點測得的殘留棱鏡效應的代數(shù)差值。25.球鏡度是指球鏡片的后頂焦度,或是散光鏡片兩個主子午線中,所選用的基準主子午線的頂焦度,通常球鏡度用符號S表示。26.散光鏡片使近軸平行光束會聚于兩條相互分離、相互正交的焦線的鏡片,因此僅在兩個主子午面上取頂焦度。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27.主子午面散光鏡片中與兩條焦線平行且相互垂直的子午面之一。28.第一主子午面散光鏡片上對應于代數(shù)值低的頂焦度的主子午面。29.第二主子午面散光鏡片上對應于代數(shù)值高的頂焦度的主子午面。30.主焦度散光鏡片的兩個主子午面所對應的后頂焦度。31.散光度第二主子午面的頂焦度減去第一主子午面的頂焦度。32.柱鏡度柱鏡度的正負取決于所選的參考主子午面,其絕對值等于散光度,通常用符號C表示。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33.柱鏡軸位眼鏡片中所選參考主子午面的方向。34.光透射比鏡片或濾光片的透射光通量與入射光通量之比,符號τv。35.光學中心水平偏差光學中心水平距離的實測值與標準(如瞳距、光學中心距離)的差值。36.光學中心單側水平偏差光學中心單側水平距離與二分之一標稱值的差值。單光眼鏡檢測中涉及的術語和定義單元4眼鏡外觀質量檢測教學目標完成本單元的學習后,能夠了解并掌握鑒別配裝眼鏡的外觀質量和整形要求及檢查方法,掌握配裝眼鏡裝配質量要求和檢查方法,對框架眼鏡這一眼鏡的最終產品的質量要求有全面的認識,并能對其進行各項指標檢測的操作。達到“眼鏡驗光員”和“眼鏡定配工”國家職業(yè)工種標準中高級相應的知識與技能要求。知識要求1.掌握眼鏡裝配質量要求和檢查方法;2.掌握鏡片表面質量和內在疵病檢測方法;3.掌握鏡架外觀質量和裝配精度檢測方法;4.了解鏡片色澤、規(guī)格尺寸的檢測方法。能力要求1.能對鏡片表面質量和內在疵病進行正確檢測;2.能對鏡架外觀質量和裝配精度進行正確檢測;3.能對配裝眼鏡整形要求進行檢測;4.能用目測方法檢查色差。素質要求1.儀表端莊,著裝干凈整潔;2.操作儀器規(guī)范,愛護設備;3.工作認真負責,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4.眼鏡拿放姿勢、部位正確,盡量避免接觸光學中心區(qū),輕拿輕放;5.語言交流禮貌得體。裝配質量檢驗1.鏡片形狀(1)檢驗內容鏡片形狀是否與鏡圈幾何形狀基本一致且左右對稱。(2)檢驗方法可用鏡圈襯片比對進行檢查。如果目測感覺差距明顯,則用瞳距尺進行測量,再根據(jù)國標規(guī)定數(shù)值進行判定是否合格。2.鏡片松緊度(1)檢驗內容是否存在片小、片大或應力等問題。(2)檢驗方法檢查鏡片大小時,可用手轉動鏡片,感覺鏡片是否在鏡圈內松動,如果松動,即為片??;如果鏡片較大,在鏡圈中會鑲嵌過緊,從而造成應力過大。對于應力過大的眼鏡片,容易出現(xiàn)鏡片膨出鏡圈現(xiàn)象,也有可能會改變鏡片表面彎度。應力大小可用應力儀進行檢查。眼鏡裝配質量要求和檢查方法(1)鏡片割邊后,正屈光度鏡片邊緣厚度不小于1.2mm。鏡片割邊后的邊緣厚度用厚度卡尺測量。(2)鏡片嵌人鏡圈內的尖邊角為110°±10°,并須倒棱,表面無明顯砂輪痕跡,其表面粗糙度,等級Ry不大于40μm。邊緣倒角用角度尺測量,邊緣表面粗糙度可用表面粗糙度樣板比較。(3)配裝眼鏡鏡片與鏡圈的幾何形狀應基本一致且左右對稱,裝配后不松動,無明顯縫隙。雙光眼鏡兩子鏡片的幾何形狀應左右對稱,直徑互差不得大于0.5mm。鏡片與鏡圈的縫隙通過目視檢查,雙光眼鏡的子鏡片直徑在子鏡片投影的切平面上進行測量,使用帶有合適的標線尺或光學投影比較儀測量。(4)金屬架的鎖緊塊的間隙不大于0.5mm。用塞尺或游標卡尺測量。(5)配裝眼鏡的外觀應無崩邊,焦損、翻邊、扭曲、鉗痕、鍍層無脫落及明顯擦痕。目視檢查。(6)配裝眼鏡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