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范文_第1頁
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范文_第2頁
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范文_第3頁
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范文_第4頁
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20-2023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模板

2020中學語文教學實錄最新模板

在課堂上或許上課是非常無聊的,但也離不開老師在課堂上的帶動氣氛教學。以下是整理的中學語文教學實錄,希望可以提供給廣大的教師進行參考和借鑒。

中學語文教學實錄一

第一課時:教師講述有關(guān)戲曲的知識,《天下第一樓》內(nèi)容概括。學生閱讀課文,梳理課文,概括劇本的主要情節(jié)。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品味人物語言,把握人物形象;品讀舞臺說明,體會文中作用;理解人物命運,思考劇本主旨。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屏顯:請用一句話概括《天下第一樓》的故事情節(jié)。

師:劇作家何冀平本著介紹中國美食烤鴨的最初想法創(chuàng)作《天下第一樓》,她進入全聚德烤鴨店,隨著對這些被稱為“五子行”的人深入了解,她越來越被他們“滿肚子不為人知的學問”所折服,把創(chuàng)作意圖定為既要展示中國的美食文化,更要為五子行的人立傳。上節(jié)課介紹了《天下第一樓》整個劇本的內(nèi)容,請用一句話概括其故事情節(jié)。

生:福聚德烤鴨店危在旦夕,在盧孟實的帶領(lǐng)下走向昌盛。

師:內(nèi)容概括完整嗎?

生:再由昌盛逐步走向衰落的過程。

師:二個同學的內(nèi)容合起來,用一句話進行概括,誰來?

生:烤鴨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勢如累卵到東山再起、名噪京城而又盛極而衰的曲折發(fā)展過程。

二、明確主要人物

屏顯:諸多人物中,核心人物是誰?

師:我們課文來自劇本第三幕的節(jié)選,主要情節(jié)已把握,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物,他們是什么身份?

生:王子西福聚德二掌柜,羅大頭福聚德烤鴨師

生:常貴福聚德堂頭,負責迎送客人等

生:唐茂昌、唐茂盛,老掌柜的大小兒子

生:福順、成順福聚德學徒,克五某王爺后代,食客。

生:盧孟實,福聚德的掌柜;玉雛兒,盧孟實的相好。

生:修鼎新,福聚德的“瞭高兒”兼賬房

師:瞭高兒是做什么工作的?

生:負責迎送客人和讓座兒打招呼。

師:在這些人物當中,你認為誰最重要?

生:羅大頭最重要,羅大頭是烤鴨師傅,烤鴨技術(shù)好,福聚德烤鴨店能經(jīng)營下去,全靠羅大頭的烤桿。

生:我認為盧孟實最重要,在福聚德入不敷出,瀕臨破產(chǎn)之際,盧孟實來接管,由于盧孟實善于經(jīng)營,福聚德才有現(xiàn)在的昌盛,如果沒有盧孟實,福聚德也許早關(guān)張了。

師:沒有盧孟實,就沒有福聚德的現(xiàn)在??山栌梦闹行薅π聦θ宋镪P(guān)系和命運的一番描述:“掌柜的也是個掌勺的,你我就是他的‘佐料’,你是咸的,我是苦的,羅大頭是辣的,常貴是酸的。福聚德是他的炒勺,我看他到底能做出個什么菜來┅┅”盧孟實是福聚德的核心、靈魂,福聚德是盧孟實施展才華抱負的舞臺。

三、分析盧孟實人物形象

屏顯:戲戲劇人物鑒賞方法

①探究舞臺說明

②把握戲劇沖突

③揣摩人物語言師:盧孟實能成為福聚德這舞臺上的主角,他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物?我們一起來分析盧孟實的人物形象。

師:戲劇人物分析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①探究舞臺說明2把握戲劇沖突3揣摩人物語言。同學們在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文字來分析盧孟實這個人物。

生:文章開頭處的舞臺說明介紹福聚德裝飾的富麗堂皇,開張時的紅火的場景可看出福聚德生意興隆,從側(cè)面可表現(xiàn)出盧孟實經(jīng)營得好,能力強。

師:文中如何表現(xiàn)開張時的紅火?

生:使用了很多擬聲詞,“砧板剁得當當響”“啪啪啪地敲著炒勺”“算盤撥拉得噼啪響”“呼呼躥火苗子”。各種聲音響起,很熱鬧。

師:盧孟實在福聚德面臨困境時臨危受命,3年建起了高樓,8年后福聚德生意興隆,名噪京師,這都得力于盧孟實擅長經(jīng)營。

板書:開張喜氣洋洋能力強。

生:還有盧孟實出場時的那段舞臺說明,“人到中年,衣著華貴,面容豐滿,一臉威嚴”這是外貌描寫,“盧孟實向店里掃了一眼,坐在當年老掌柜的那把太師椅上”這動作描寫,都可看出盧孟實舉止利落,很有威嚴。

師:盧孟實的威嚴還可體現(xiàn)在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上。

生:盧孟實一出場,“所有人立即回到自已的位置上,垂手而立”,可看出店里人員對盧孟實又怕又尊敬,有威信。

師:你能否說說“垂手而立”是一種怎樣的站立姿勢?

生:兩手垂在兩邊,很恭敬地站立著。

生:還有“盧孟實把手一伸,小伙計馬上把一個藍花白地的細瓷小碗送到他手上”,從“馬上”這詞也可看出盧孟實有威嚴。

師:從盧孟實的出場,可讀到他的舉止利落威信高。

板書:出場舉止利落威信高。

生:當羅大頭說出盧孟實的爸爸怎樣死的,盧孟實神態(tài)變化描寫也是舞臺說明,從這可看出盧孟實很痛苦。

師:能否結(jié)合具體的詞句說說嗎?

生:“臉色由青變得煞白”可看出盧孟實很痛苦,因為羅大頭揭露了他心里的瘡疤,繼而“高聲笑了起來”我覺得這是一種苦笑。

師:文中是怎么樣描寫這種笑的?

生:那笑聲凄慘中帶著一股昂揚,聽了使人發(fā)抖。

師:如何理解“凄慘中帶著一股昂揚”?

生:為自己出身低微感到辛酸,但不甘于這種命運安排,他要通過個人奮斗來改變?nèi)松?/p>

師:說得非常好!盧孟實雖然為自己的卑微出身而難過,但他身上有一股昂揚向上的斗志。

板書:笑聲出身低微斗志揚

師:以上都是從舞臺說明中讀到的盧孟實其人,

板書:舞臺說明

還可從哪個方面著手分析盧孟實這個人物?

生:從盧孟實與克五的矛盾沖突中可分析。

師:愿聞其詳

中學語文教學實錄二

學習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運用咬文嚼字和展開想象的方法,揣摩理解詩句含義。

3.感受戰(zhàn)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標1、標2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詩題

1.說起戰(zhàn)爭,你會想到什么?生1到生3。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跟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詩。

2.齊讀課題。你從標題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抓重點、用自己的話說說)

過渡:十五歲的小小年紀就隨著軍隊出征,后來又有怎樣的故事?一起來走進課文。

二、明詩意

1.師:請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能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就更好了。

2.師:誰愿意來讀一讀。抽生讀。學生互評。

3.男女生合作讀一讀,女生讀前半句,男生讀后半句。我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同學字音沒有讀準。

出示PPT我們一起把詩句中的生字讀一讀。

4.結(jié)合解釋,自己說說各詩句的意思。指名用自己的話講解。

5.(回顧板書)這是一首敘事詩,剛才那位同學也談到了他的意思。其實,它向我們傳遞了五個一。一個征戰(zhàn)多年回家的老翁、歸家途中的一次談話、回家看到的景象、做出飯菜無人品嘗,出門遠望流下了眼淚。(補充板書:一翁、一言、一景、一行、一淚),

三、入詩境

1.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老翁,了解他的故事。

(一)一翁——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師:古詩語言簡練,一個詞語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含義。

1.這兩句中的哪些字詞觸動了你,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生1、生2

(你了解了字詞的意思。)(透過這些詞語,我們還可以品味主人公的情感)

我們把這種抓關(guān)鍵詞理解詩句的方法稱為:咬文嚼字。板書:咬文嚼字

2.“征”是什么意思?透過這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生2、生3。(想象時你抓住了細節(jié),更生動了)(你把我們帶到了主人公身邊)

這首詩歌寫于1900年前,通過你們的描述,我們得以穿越時空,老師也明白了:要想讀懂古詩,就要展開想象。板書:展開想象。

3.在大家的描述中,老師也仿佛看到了……

A:三十歲的他,本有著溫柔的妻子和淘氣的孩子,如今卻傷痕累累地躺在帳篷外,鮮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思念著家鄉(xiāng)的他,能回去嗎?十五從軍征,三十……。

B:又過了三十年,六十歲的他頭發(fā)花白,背也駝了,他多想回家呀,但,他能回去嗎?(不能):十五從軍征,六十……。

C:又過了二十年,他已經(jīng)八十歲了,你看,他,步履蹣跚,拄著拐杖,實在不能再征戰(zhàn)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六十五年的征戰(zhàn)中,唯一不變的是老兵對家的思念。(板書:盼歸家)

(二)自主學習、交流匯報

1.(PPT出示)小組長帶領(lǐng)大家,選擇你們印象比較深的1-2個部分,運用咬文嚼字和展開想象的辦法,自主合作學習。

中學語文教學實錄三

師:同學好,今天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大家預(yù)習了吧,看了幾遍?

生:3遍。

師:不錯。大家知道魯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好懂,但我們都很優(yōu)秀,而且對先生的作品風格已經(jīng)有一些了解;我想聽聽大家看了3遍后對課文有哪些了解,主題、結(jié)構(gòu)、表達等等都可以談。

生:這篇文章不同于我們以前讀到的魯迅先生的雜文,語言很尖銳;但本文言辭是比較優(yōu)美的,他表現(xiàn)出的是美好的記憶。

生:我從結(jié)構(gòu)上說吧;1、2兩段是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后面的3、4、5一直到夢醒了之后,都是在寫夢中的情景,最后一段又回到了現(xiàn)實。

生:現(xiàn)實和夢想形成了對比,有鮮明的反差,借此表現(xiàn)出自己的一定的看法。

師:好,現(xiàn)實和夢想形成對比。

板書:想象現(xiàn)實

生:我覺得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理想,因為第11段說,“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我要追回它”,表明他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生:我覺得魯迅做的夢都是在同一條河上,河倒影的天空和河邊的景物都是很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他想象中的美好的境界。

師:夢的具體內(nèi)容,接著來。

生:他的想象和現(xiàn)實做對比,突出現(xiàn)實很殘酷。

師:我原本以為這篇文章很難懂,但同學們剛才談到的主題、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等,已經(jīng)很不錯了。這篇文章選擇《野草》,《野草》在魯迅所有作品中又公認是最難懂的,我想大家肯定還有一些困惑;有些問題可能在剛才大家的分享中已經(jīng)解決了,也有些問題還沒有解決,下面我們同桌之間再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的我們再提出來。

(學生相互交流問題)

師:交流很熱烈,說明我們還是有不少問題,下面我們分享交流一下我們?nèi)匀粵]有解決的問題。

生:1925年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文章中“仿佛有誰擲一塊大石下河水中”,這塊大石頭指什么?

師:你關(guān)注到的1925年是文章的寫作背景。

生:好的故事的象征意義到底什么?

師: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請問有故事嗎?

生:沒有。

師:沒有故事,那它有什么內(nèi)涵?是吧。

生: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話,“凡是我所經(jīng)過的河都是如此”,都發(fā)出“發(fā)出水銀色焰”,但現(xiàn)實中天氣不都是晴朗的,這有什么寓意嗎?

師:事實上魯迅有沒有經(jīng)過這樣一個地方呢?這個大家可以看一下投影:

投影:

1913年6月24日,魯迅在長住北京后第一次返鄉(xiāng)省親,6月26日,他“同三弟至大路浙東旅館,偕伍仲文乘舟游蘭亭,又游禹陵。歸路經(jīng)東郭門登陸,步歸?!?《魯迅日記》)

師:這篇《好的故事》真的有寫作的現(xiàn)實背景。問題發(fā)現(xiàn)很細致,還有嗎?

生:第5段“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fù)近于原形?!保?段“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將退縮了?!彼笳髦F(xiàn)實生活中的怎樣的現(xiàn)象呢?

師:就是他夢到的東西的象征意義,對吧,和剛才那位同學講到的故事的象征意義差不多。

生:文章多次寫到《初學記》,《初學記》頻繁出現(xiàn)有什么意義嗎?

師: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問題,不妨先看一下投影:

投影:

《初學記》,徐堅等人受唐玄宗敕命所編的類書,三十卷,卷八之第十“江南道”收入“鏡水”,有如下記載:“《輿地志》:‘山陰南湖,素帶郊郭,白水翠巖,相互映發(fā),若鏡若圖。’故王逸少云:‘山陰路上行,如在鏡中游’?!?/p>

師:顯然,《初學記》與山陰道有聯(lián)系,看《初學記》想到了山陰道,想到了山陰道上的情景、人事。繼續(xù)。

生:為什么這一篇的故事“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jié)束”,他是主動看不見,還是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無法看見?

師:好,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宏觀的、核心的,有些是細致的;這些問題有些在我們等會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會解決,有些我們再讀一讀,就會有新的感悟;總括剛才這些問題,最核心的其實就是——(師生集體回答):夢到底是什么?文章所謂的故事其實就是夢,構(gòu)成這些夢的景物到底有什么象征意義?或者說這些意象有什么內(nèi)涵?

師:文章寫夢的最核心的段落是哪幾段?

生:第5、6、7段。

師:好,大家齊讀這三個段落,再來思考這個問題。

生齊讀。

師:校正一個字的讀音:伽藍,讀qié

師:請大家用筆把這幾個段落中的景物圈一圈,想一想它們有什么內(nèi)涵?或者這些意象構(gòu)成的意境有什么內(nèi)涵?

師: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師:來,我們來交流一下,哪位同學先來?

生:兩岸的“烏桕、新禾、野花”,我覺得代表新的事物,“叢樹和枯樹”代表舊的事物,它們?nèi)诤显谝黄?,體現(xiàn)出一種新舊交替的現(xiàn)象,而“農(nóng)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有一種慵懶的田間生活的樣子,魯迅當時生活的社會不是這個樣子,這是一種新的生活,魯迅通過這個夢表現(xiàn)了他對這種新的生活的熱愛。

生:第七段里的“茅屋、狗、塔、村、云”與第5段相照應(yīng),同樣也是描寫了那種美好平靜的田園生活。

師:不錯。還有么?

生:第七段寫的“一丈紅”,他先把它比喻成“縷縷的胭脂水”,然后又把它比喻成“紅錦帶”,我覺得這里面有變化。

師:是有變化,你注意到了這里的顏色是紅色,而上一段沒有這樣單一的紅色。接著來。

生:第五自然段寫到了很多景物,我覺得這些景物有慢慢變得崇高的樣子;像雞和狗比較低俗,但是天、云、竹等給人潔凈高尚的感覺。

師:雞和狗談低俗不是很恰當,有生活氣息,鄉(xiāng)土氣息更好。

生:我發(fā)現(xiàn)他描寫的景物都不是通過真實的眼睛去看,而是河中的倒影。

師:很好,是倒影。

生:河水中的倒影是變化的,而不是生活中的一成不變,這樣描寫景物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

師:是的,文章有很多這樣的詞:碎散、凌亂等;這樣的畫面讓我們想到看到這些景物時實際是坐在——

生:船上。

師:對,課文后面有一句話:我不在小船里了。這樣結(jié)合課文的前后,可能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東西,很好,繼續(xù)。

生:第5自然段提到“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第7自然段提到“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這兩處他想講的都是一種融和,在現(xiàn)實中也許是一種文化的融和,可是后面又講“他們又將退縮了”可能這些融和是失敗的。

師:就是夢醒了。

師:剛才同學們談了很多自己的感受,但如果讓你明確的回答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夢,或者這些景物的內(nèi)涵到底是什么,有沒有回答出來?實際沒有回答出來。

師:但魯迅先生在文章反復(fù)強調(diào)這是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夢”,用文中的話講就是——

生:美麗,幽雅,有趣。

師板書:好的夢

師:但是我們還沒明白這個夢到底好在哪里?大家不要著急,我們先放一放。我們知道這個夢最終醒了,而我們課文4-8段寫的是夢的世界,而開頭和結(jié)尾是現(xiàn)實的實界,現(xiàn)實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生:昏沉的夜。

師板書:暗的夜

師:我們知道這個好的夢就是在這個昏沉的夜晚做的,那么這個昏沉的夜有什么特點?魯迅在這個夜里是怎樣的心情,或者說他寫這篇文章時內(nèi)心情感又是怎樣的?

師:大家找一找寫昏沉的夜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第1段和最后兩段。

師:沒錯,我們把第1段讀3遍,然后考慮這個昏沉的夜有什么特點?

(生讀課文)

師:請大家找出能體現(xiàn)昏沉的夜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然后交流一下。

生: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我覺得當時的現(xiàn)實是喧囂的、混亂的,而且缺乏正能量,阻礙了魯迅先生的理想的實現(xiàn)。

師:請用一個詞概括。

生:喧囂、混亂。

師:你關(guān)注到了“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這兩句話,很好,請注意后邊是冒號,冒號有什么作用?

生:解釋說明。

師:一般有兩種作用,用在前邊是提示下文,用在后邊是總結(jié)上文;也就是說最后一句“昏沉的夜”是對全段的總結(jié),所以這兩句話對發(fā)現(xiàn)夜的特點很有意義。

生:這是一個沉寂的昏暗的夜。

師板書:昏暗

(學生沉默)

師:請大家把第一段再讀一遍。

生:齊讀第一段。

師: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比如說在干嗎呢?

生:抽煙,說明他有點惆悵的感覺,抽煙是因為心中有愁緒。

師:他因為什么而惆悵呢?

生:現(xiàn)實,已經(jīng)夢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使他惆悵。

師板書:惆悵

生:他還是有些心煩意亂的,煙草的煙霧在身邊,說明他的內(nèi)心是煩亂的;鞭爆的繁響在四近,說明周圍是嘈雜的。

師:好,聯(lián)系剛才那位同學的說法,喧囂是誰的?

生:外界的。

師:是的,我們還要注意這里的鞭爆,再結(jié)合文章

師板書:孤獨

師:何以見得他是孤獨的呢?

生:四周是喧囂的,他用煙霧把自己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

師:好,這里我補充一下文章的寫作時間,文末是二月二十四,其實是一月二十八,因為這篇文章首發(fā)于二月九號的《語絲》,而是一月二十八,這一天是正月初五,農(nóng)村習俗這一天在請財神,別人都熱熱鬧鬧的放爆竹,就是他是孤獨的、寂寞的、單調(diào)的、沉悶的、冷寂的、麻木的。

師板書:單調(diào)、沉悶、冷寂、麻木。

師:我們用這些詞來概括夜的特點和先生那時的情感,這是現(xiàn)實世界的;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說到,文章現(xiàn)實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么對照現(xiàn)實的夜的這些特點,我們再來看看想象的夢的世界,也許對夢中出現(xiàn)的這些景物的特點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注意把兩者對比著看。請大家再讀課文。

(生讀課文)

師:我們再來交流一下。

生:我覺得有些景物比較生動、自然、閑適的。

師:嗯,與剛才的沉寂、單調(diào)形成了對比。

師板書:生動

生:寫了現(xiàn)實中很多意象,所以它是豐富的。

師板書:豐富

生:美好的夢中有明媚的陽光,第7段中大量紅色的運用使整個色調(diào)是明媚的。

師:嗯,文章說河流“鑲著日光,發(fā)出水銀色焰”?,F(xiàn)在我們可以回答剛才那個同學提的問題:你覺得他所看到的河都是充滿陽光的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

生:是想象的。

師:對,是對照黑暗的現(xiàn)實想象出來的。

師板書:明亮

生:第5段有“搖動,擴大,互相融和”第7段中有“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這些意象相互聯(lián)系,是和諧的,而現(xiàn)實的暗夜是沉寂的。

師板書:和諧

生:第5段中寫到“諸影諸物,無不解散,而且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fù)近于原形?!?,這里是富有變化的,而現(xiàn)實世界是單調(diào)的。

師板書:變化

生:與冷寂對照,夢里的景物讓人感到溫暖,舒適愜意。

師板書:溫暖

生:他寫到的意象比較熱鬧,互相聯(lián)系,與現(xiàn)實的格格不入形成鮮明的對比。

師:嗯,我覺得“熱鬧”需要商榷,但至少不像夢里的那樣冷寂。

生:我認為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長見的,比較自然,有生活氣息,給人幸福安樂的感覺。

師板書:生活氣息

師:嗯,生活氣息,你知道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哪個地方嗎?

生:北京。

師:是的,但文章這個夢所描繪的地點在哪呢?

生:鄉(xiāng)村,江南的鄉(xiāng)村。

師:嗯,也就是的故鄉(xiāng)。

師:到此,我們通過對比就能比較明確的把握夢的內(nèi)涵,能夠基本弄清這個故事到底好在哪里。

師:魯迅先生曾經(jīng)和他的學生蕭軍說過這樣一句話:《野草》技術(shù)是不壞的,但心情有些頹唐。技術(shù)就是技巧,其實我們讀懂這篇文章的密碼就是這個技巧——對比。當然以上的解讀我們主要是從文本出發(fā)的。

師:剛才有同學問到,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到底是什么?我們看看投影。

師投影:

?1.《新生》流產(chǎn)1907

?2.《新青年》解體1922

?3.兄弟失和1923

?4.婚姻和愛情1925

(教師結(jié)合投影簡介背景)

師:結(jié)合背景,同學們應(yīng)該有了更深的感受;但這個夢最終醒了,夢想的境界消失了,又回到了黑暗的現(xiàn)實中來。我們能否這樣概況:《好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于黑暗中守望光明,結(jié)果卻依然黑暗。請大家仿照這個句子,再說幾句話。

生:于迷茫中尋求陽光,卻依然迷茫。

生:于冷寂中尋找溫暖,卻依然冷寂。

生:于沉悶中尋求生動,卻依然沉悶。

師:我們可以這樣概括,現(xiàn)實的世界是讓人絕望的,夢想的世界是充滿希望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仿寫:于絕望中呼喚希望,卻依然絕望。(師生一起)

師:魯迅先生曾說過: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我們通過這篇文章就能讀出他心靈的這樣一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