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YY/T 0638-2008 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 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 校準品和控制物質中酶催化濃度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是一項專門針對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領域內,用于生物樣品中特定物質測量時校準品及控制物質酶催化濃度賦值過程中的計量學溯源性的標準。該標準旨在通過規(guī)定一系列要求來確保這些校準品與控制物質在酶活性測定中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根據(jù)標準內容,它首先明確了適用范圍,即適用于所有需要進行酶催化濃度賦值的體外診斷用校準品和控制物質。接著對術語進行了定義,包括但不限于“酶催化濃度”、“計量學溯源性”等關鍵概念,為后續(xù)理解和應用提供基礎。
對于如何實現(xiàn)酶催化濃度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標準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和技術要求。這包括但不限于:選擇合適的標準物質作為參考;采用經(jīng)過驗證的方法進行測量;保證實驗室間結果的一致性;以及定期參與能力驗證計劃等措施。此外,還強調了數(shù)據(jù)處理的重要性,如不確定度評估、統(tǒng)計分析方法的選擇等。
為了進一步保障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標準還特別指出應建立并維護一套完整的文檔記錄系統(tǒng),涵蓋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產品放行整個過程中所有相關的信息。同時,也鼓勵生產企業(y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項目,以便及時了解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并將其應用于自身產品的改進之中。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08-04-25 頒布
- 2009-06-01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11.100
犆30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yī)藥行業(yè)標準
犢犢/犜0638—2008/犐犛犗18153:2003
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
校準品和控制物質中酶催化濃度賦值的
計量學溯源性
犐狀狏犻狋狉狅犱犻犪犵狀狅狊狋犻犮犿犲犱犻犮犪犾犱犲狏犻犮犲狊—犕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狅犳狇狌犪狀狋犻狋犻犲狊犻狀
犫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狊犪犿狆犾犲狊—犕犲狋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狋狉犪犮犲犪犫犻犾犻狋狔狅犳犪狊狊犻犵狀犲犱狏犪犾狌犲狊犳狅狉
犮犪狋犪犾狔狋犻犮犮狅狀犮犲狀狋狉犪狋犻狅狀狅犳犲狀狕狔犿犲狊犻狀犮犪犾犻犫狉犪狋狅狉狊犪狀犱犮狅狀狋狉狅犾
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ISO18153:2003,IDT)
20080425發(fā)布20090601實施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書
犢犢/犜0638—2008/犐犛犗18153:2003
前言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8153:2003《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校準品和控制物質
中酶催化濃度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
為便于使用,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用小數(shù)點“.”代替作為小數(shù)點的逗號“,”;
———刪除國際標準的前言。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醫(y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tǒng)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36)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醫(y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tǒng)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36)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醫(yī)療器械檢驗所、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胡冬梅、馮仁豐、黃柏興、張新梅、王瑞霞、賀學英。
Ⅰ
書
犢犢/犜0638—2008/犐犛犗18153:2003
引言
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指令98/79/EC要求,校準品與控制物質的賦值,需通過可獲得的較高等級的參
考測量物質和參考測量程序保證其計量學溯源性。按照這一概念,關于“溯源性”的標準GB/T21415
對測量程序和校準物質的溯源等級進行了具體描述。該標準中的總則同樣適用于催化活性的量。宜盡
可能在計量上可溯源至SI單位,即校準等級中的最高級。
本標準對酶催化活性濃度(以下稱為“催化濃度”)測量中校準品和測量程序的等級進行了描述。酶
學測量中,一貫導出SI單位定義為“摩爾每秒立方米[mol/(s·m3)]”,國際計量大會將其命名為“凱塔
爾每立方米(katal/m3)”,是溯源等級的最高級,然后是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其他較低級測量程序、校準
品以及控制物質宜盡可能溯源至該程序。
測量血液或其他生物體液中酶的催化濃度有助于疾病的診斷。酶學分析原理為測量底物轉化的催
化速率,具有速度快、檢測限低、分析特異性高和成本低等優(yōu)點。只有在同一條件下測量得到的催化濃
度值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對一個酶被測量進行說明時,不應僅有量的類型(例如催化濃度)、酶和系統(tǒng)
的名稱,而且還需包括特定的測量程序,特別是測量反應中的指示成分。在校準等級的頂點,測量程序
宜是國際公認的,例如“肌酸激酶(CK)的IFCC參考測量程序,以NADH轉化速率測量CK”。
因此,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是被測量的定義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須嚴格遵循所有細節(jié),例如,包括如下
內容:
———底物的種類(由酶的特異性決定,可以不同)及其濃度;
———激活劑及其濃度;
———催化反應的方向;
———指示成分;
———緩沖系統(tǒng)及其pH;
———溫度;
———預溫時間;
———反應啟動物質;
———延遲時間;
———反應時間。
酶的被測量的定義以及由此引起的測量結果對程序的依賴,這一缺陷眾所周知:在室間質量評價
(EQA)以及方法可轉移性評估中會出現(xiàn)問題;存在生物參考區(qū)間的多樣性,由此可引起酶結果臨床誤
用的風險。常規(guī)酶測量的標準化對檢驗醫(yī)學非常重要,可通過消除現(xiàn)有生物參考區(qū)間的差異,改善臨床
應用和結果的可比性。
可以考慮兩種方法:
a)常規(guī)只應用每個酶的推薦或標準化測量程序;
b)使用經(jīng)選定參考測量程序賦值的可互換的酶校準物質,對一個或多個常規(guī)測量程序進行
校準。
方法(a)“推薦程序”已被持續(xù)追求了20多年。在提高酶測量質量水平和可比性以及勸阻使用分析
上不滿意的程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然而,推薦程序方法進行標準化的途徑已經(jīng)達到了極限。其
不足之處在于:在眾多推薦程序選擇時缺乏一致意見,在常規(guī)使用時對推薦程序有意或無意改動,推薦
程序對分析和技術上的進步缺乏響應,推薦程序對自動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合。常規(guī)酶測量程序的
改變,不管是否為推薦程序,一定會改變生物參考值,臨床醫(yī)生必然不易接受。
Ⅱ
犢犢/犜0638—2008/犐犛犗18153:2003
改進酶測量設計和分析性能,將會、也必會永無止境。然而,這一過程應遵循科學進步的發(fā)展與普
及規(guī)律。進一步嘗試發(fā)展和鼓勵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化程序,既不實際也不符合需要。
與之對應,方法(b)“參考測量程序和校準物質”未得到足夠重視。提出的異議包括:
1.缺乏具有合適基質的穩(wěn)定酶參考物質作為校準品。
2.候選酶校準品與人體樣品中的分析物酶存在差異,包括同工酶的差異。
3.酶校準品和含有分析物酶的患者樣品,在校準(參考)程序和被校準(常規(guī))程序之間缺乏穩(wěn)定的
程序間比值(即缺乏互換性)。
由這些問題,對建議進行校準的較高等級的酶參考物質和測量程序二者,提出了系列要求。校準品
宜穩(wěn)定、內含的分析物酶在其基質中的催化特性應和常規(guī)樣品中分析物酶的催化特性接近;測量程序自
身對于目標酶的催化活性,應具有相同的特異性。
這樣,對于每個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酶,可通過選擇一種參考測量程序及鑒定一系列相關程序實現(xiàn)
常規(guī)酶測量結果的可比性。該系列的任一程序所得結果都可以在計量學上溯源至選定的參考測量
程序。
Ⅲ
犢犢/犜0638—2008/犐犛犗18153:2003
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
校準品和控制物質中酶催化濃度賦值的
計量學溯源性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確保酶催化濃度校準品和控制物質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的方法。這些校準品和控制
物質預期用于建立或驗證酶催化濃度測量的正確度,由制造商提供,作為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的一部分或
與其組合使用。
本標準不適用于:
a)對參考測量程序設計或選擇的要求;
b)酶質量或酶免疫反應性涉及的量;
c)無賦值、僅用于評價測量程序精密度,即重復性或重現(xiàn)性的控制物質(精密度控制物質);
d)預期用于室內質量控制的控制物質,此類物質具有建議的可接受結果值區(qū)間,此區(qū)間由不同
實驗室針對某一規(guī)定測量程序協(xié)議制定,其限值不具計量學溯源性;
e)常規(guī)結果向產品校準品的計量學溯源性,及其與醫(yī)學判斷限的關系;
f)與名義和順序標度相關的特性。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
有的修改單或修訂版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包括修改單)。
GB/T21415—2008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樣品中量的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北京大學有機化學課件23
- C語言程序設計 課件 任務 9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之信息持久化
- 河北省灤南縣2026屆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水稻病蟲害防治與農藥使用安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討論
- 新解讀《GB-T 39166-2020電阻點焊、凸焊及縫焊接頭的機械剝離試驗方法》
- 新解讀《GB-T 38659.1-2020電磁兼容 風險評估 第1部分:電子電氣設備》
- C語言程序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任務3
- 臨沂大成羅莊鐵路地塊整體定位及發(fā)展戰(zhàn)略
- 婚姻家庭法(第四版)課件4.夫妻關系
- 聊城農商銀行考試題庫及答案
- 辦公樓建設工程設計方案
- 腸破裂修補術護理病例討論
- 原料藥中亞硝胺雜質的風險評估實操
- 2025年醫(yī)療器械管理人員考試試卷及答案
- 西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水洗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及范文
- 2025年廣東省康復產業(yè)藍皮書-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 2025至2030年中國中間相炭微球行業(yè)市場運行格局及產業(yè)需求研判報告
- 2025年陜西、山西、寧夏、青海高考化學真題+解析(參考版)
- 2025年溫州北站高鐵新城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職業(yè)教育學》課件-第七章 第四節(jié) 職業(yè)教育教學組織形式2014.12.1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