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電大計算機網考題庫資料_第1頁
2023年12月電大計算機網考題庫資料_第2頁
2023年12月電大計算機網考題庫資料_第3頁
2023年12月電大計算機網考題庫資料_第4頁
2023年12月電大計算機網考題庫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格,設立單元格對齊方式為中部居中。③單擊“李甲”平均成績單元格,單擊“表格”→“公式”,在彈出的“公式”對話框的“公式”框中輸入AVERAGE(LEFT),保存兩位小數,單擊“擬定”按鈕。同樣方法輸入其別人的平均成績。④保存文獻。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9.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文中所有錯詞“款待”替換為“寬帶”。(2)將標題段文字設立為小三號、楷體_GB2312、紅色、加粗,并添加黃色陰影邊框(應用范圍為文字)。(3)將正文段落左右各縮進1厘米,首行縮進0.8厘米,行距為1.5倍行距。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全文,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替換”命令,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款待”,“替換為”框中輸入“寬帶”,單擊“所有替換”按鈕。②選定標題,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體”設立為小三號、楷體_GB2312、紅色、加粗。③單擊“格式”菜單中“邊框和底紋”,在對話框中添加黃色陰影邊框,設立應用范圍為文字。④選擇正文段落,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設立左右各縮進1厘米、首行縮進0.8厘米、行距為1.5倍行距。⑤保存文獻。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0.doc,完畢以下操作:(1)設立頁面紙張A4,左右頁邊距1.9厘米,上下頁邊距3厘米。(2)設立標題字體為黑體、小二號、藍色,帶單下劃線,標題居中。(3)在第一自然段第一行中間文字處插入任意一剪貼畫圖片,調整大小適宜,設立圍繞方式為四周型圍繞。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文獻”→“頁面設立”菜單命令,在“頁面設立”對話框“頁邊距和紙型”選項卡中分別設立左右頁邊距1.9厘米,上下頁邊界距3厘米和紙型為A4。②選定標題,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體設立為黑體、小二號、藍色、帶單下劃線,單擊“格式”工具欄中“居中”按鈕。③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剪貼畫”命令,打開“剪貼畫”任務窗格,選擇一幅剪貼畫插入第一自然段第一行中間,調整大小適宜。④雙擊插入的剪貼畫,打開“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選定“版式”選項卡,將圍繞方式設立為“四周型”,單擊“擬定”按鈕。⑤保存文獻。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2.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文檔所提供的5行文字轉換為一個5行5列的表格,設立單元格對齊方式為靠下居中。(2)將整個表格居中對齊。(3)在表格最后插入一行,合并該行中的單元格,在新行中輸入“午休”,并居中。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中所有文檔,單擊“表格”→“轉換”→“文字轉換為表格”,轉換為5行5列。選中表格,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快捷菜單中選擇“單元格對齊方式”為靠下居中。②選中表格,單擊“格式”工具欄中“居中”對齊按鈕。③選中最后一行,選擇“表格”→插入→“行(在下方)”菜單命令,選中新插入的行,選擇“表格”→“合并單元格”菜單命令,輸入“午休”并居中。④保存文獻。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3.doc,完畢以下操作:(1)使用“格式”工具欄將標題文字居中排列。(2)將正文第一行文字加波浪線,第二行文字加陰影邊框(應用范圍為文字),第三行文字加著重號。(3)在全文最后另起一段,插入一個4行5列的表格,列寬2厘米,行高0.65厘米。設立表格外邊框為紅色實線1.5磅,表格底紋為藍色。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標題,單擊“格式”工具欄中“居中”按鈕。②選中正文第一行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選擇下劃線為波浪線,單擊“擬定”按鈕。③選中正文第二行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邊框和底紋”命令,選擇線型,在“設立”欄中選擇“方框”按鈕,加陰影,應用范圍為文字,單擊“擬定”按鈕。④選中正文第三行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在“著重號”下拉框中選擇“著重號”,單擊“擬定”按鈕。⑤在全文最后另起一段,單擊工具欄中“插入表格”按鈕,選擇4行5列表格。選中表格,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表格屬性”命令,在表格屬性對話框中設立列寬2厘米,行高為0.65厘米。單擊“邊框和底紋”按鈕,設立表格外邊框為紅色實線1.5磅,表格底紋為藍色。⑥保存文獻。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5.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正文各段項目符號去掉。(2)各段落左右各縮進1厘米,首行縮進2個字符,行距為1.5倍行距。(3)在全文最后插入一個4行5列的表格,表格自動套用格式選用“簡明型1”。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所有文本,單擊工具欄中“項目符號”按鈕。②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設立各段落左右各縮進1厘米,首行縮進2個字符,行距為1.5倍行距。③在全文最后,單擊工具欄中“插入表格”按鈕,選擇4行5列表格。④選中表格,單擊“表格”→“表格自動套用格式”,在“表格自動套用格式”對話框中,選擇“簡明型1”,單擊“擬定”按鈕。⑤保存文獻。8、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文獻Word17.doc,完畢以下操作:(1)插入一個4行3列的表格,填入數據,如下圖所示。(2)將表格外框線改為1.5磅單實線。(3)表格中的文字改為黑體、五號、加粗。(4)表格中內容均水平居中。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工具欄中“插入表格”按鈕,選擇3行3列表格,輸入表格中內容,選中最上一行,選擇“表格”→“插入”→“行(在上方)”菜單命令,選中第一行,單擊“表格”→“合并單元格”,輸入行標題“成績單”。②選中表格,單擊鼠標右鍵,選擇“邊框和底紋”命令,將表格外框線改為1.5磅單實線。③選中表格,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快捷菜單中選擇單元格對齊方式為水平居中,在工具欄中設立字體為黑體、五號、加粗。④保存文獻。9、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8.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改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2)將除標題以外的所有正文加陰影邊框(應用范圍為段落)。(3)添加左對齊頁碼(格式為a,b,c…,位置頁腳),首頁顯示頁碼。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中標題,在“格式”工具欄中設立字體為黑體、三號、加粗、居中。②選擇標題以外的所有正文,單擊菜單“格式”→“邊框和底紋”命令,將所有正文加陰影邊框,應用范圍為段落。③單擊菜單“插入”→“頁碼”命令,在“頁碼”對話框中,選擇位置在頁腳、左側,單擊“格式”按鈕,頁碼格式設立為“a,b,c…,”,單擊“擬定”按鈕。④保存文獻。1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1.doc,完畢以下操作:(1)設立正文字體為黑體、小二號、藍色、帶單實線下劃線、傾斜。(2)在文檔末尾插入任意一幅剪貼畫,將圖片的版式設為“襯于文字下方”。(3)插入藝術字,輸入“文字解決”,并將此藝術字作為標題插入。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所有文本,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體設立為黑體、小二號、藍色、帶單實下劃線、傾斜。②在文檔末尾,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剪貼畫”命令,在打開的“剪貼畫”任務窗格中,選擇任意一幅剪貼畫插入,調整大小適宜。③雙擊插入的剪貼畫,打開“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選定“版式”選項卡,將圍繞方式設立為“襯于文字下方”,單擊“擬定”按鈕。④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藝術字”命令,在藝術字庫中選擇任意一種式樣,單擊“擬定”按鈕,在“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中,輸入文字“文字解決”,單擊“擬定”按鈕,將插入藝術字移到文檔開始處。⑤保存文獻。11、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2.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正文設立為小四號、楷體_GB2312;段落左右各縮進0.8厘米、首行縮進0.85厘米、行距設立為1.5倍行距。(2)正文中所有“用戶”一詞添加單實線下劃線。(3)插入頁眉頁腳:頁眉內容為“計算機基礎考試”,頁腳插入自動圖文集中的“第X頁共Y頁”信息,頁眉頁腳設立為小五號字、宋體、居中。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所有正文文字,在“格式”工具欄中設立字號為小四號,字體為楷體_GB2312。②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將左右縮進各設立為0.8厘米、首行縮進0.85厘米、行距設立為1.5倍行距。③選定所有正文文字,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查找”命令,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用戶”,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將找到的“用戶”加單實下劃線,直到所有搜索完。④單擊“視圖”菜單中的“頁眉和頁腳”命令,在頁眉框中輸入“計算機基礎考試”,并設立字體為小五號字、宋體、居中。在頁腳框中插入自動圖文集“第X頁共Y頁”,并設立字體為小五號字、宋體、居中。關閉“頁眉和頁腳”工具欄。⑤保存文獻。1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3.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解決成藝術字的效果(選擇任意一種藝術字式樣)。(2)將正文第一段文字提成等寬的兩欄。(3)將文檔中的表格轉換成文字,文字分隔符為逗號,再加上紅色陰影邊框和藍色底紋,應用范圍為段落。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藝術字”命令,在藝術字庫中選擇任意一種式樣,單擊“擬定”,在“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中,輸入文字“網絡心理學”,單擊“擬定”按鈕。②選中正文文字段,單擊“格式”菜單下的“分欄”,在“分欄”對話框中選擇“兩欄”按鈕。③選中表格,單擊“表格”→“轉換”→“表格轉換成文本”,設立文字分隔符為逗號。④選中轉換的所有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下的“邊框和底紋”,在“邊框”和“底紋”選項卡中分別設立陰影邊框和藍色底紋,應用范圍為段落。⑤保存文獻。1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5.doc,完畢以下操作:(1)在正文第一段開始處插入任意一張剪貼畫,加3磅雙實線邊框,將圍繞方式設立為“四周型”,左對齊。(2)第二段分為等寬的三欄,欄間加分隔線。(3)第二段填充黃色底紋(應用范圍為段落)。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正文第一段開始處,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剪貼畫”命令,打開剪貼畫任務窗格,選擇一任意幅剪貼畫插入。②雙擊剪貼畫,打開“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打開“版式”選項卡,把圍繞方式設立為“四周型”,對齊方式設立為“左對齊”。③選中剪貼畫,單擊“格式”菜單下的“邊框和底紋”命令,選擇3磅雙實線邊框。④選中第二段,單擊“格式”菜單下的“分欄”命令,在“分欄”對話框中選擇“三欄”按鈕,欄寬等距,欄間加分隔線。⑤選中第二段所有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下的“邊框和底紋”,在“底紋”選項卡中選擇填充黃色底紋,應用范圍為段落。⑥保存文獻。1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8.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素數與密碼”置于橫排文本框中(文本框建立在畫布外),框線顏色為藍色,填充色為灰色-25%。(2)設立文本框內文字“素數與密碼”為隸書、二號、加粗、藍色。(3)在文檔末尾插入任意剪貼畫,設立圍繞方式為“四周型”,居中對齊。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標題“素數與密碼”,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體”設立為隸書、二號、加粗、藍色。②選中標題,單擊“編輯”菜單中“剪切”命令,單擊“繪圖”工具欄中“文本框”按鈕,插入一文本框,選中文本框,單擊工具欄中“粘貼”命令。③右鍵單擊文本框,在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立文本框格式”,在“設立文本框格式”對話框的顏色和線條中設立框線顏色為藍色,填充色為灰色-25%。④單擊文檔末尾,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剪貼畫”命令,打開剪貼畫任務窗格,選擇一幅剪貼畫插入。雙擊插入的剪貼畫,打開“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選定“版式”選項卡,將圍繞方式設立為“四周型”,居中對齊,單擊“擬定”按鈕。⑤保存文獻。1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6.doc,完畢以下操作:(1)在標題前插入自選圖形“笑臉”(自選圖形→基本形狀→笑臉,自選圖形插入在畫布外),設為“四周型”圍繞,調整大小,線條顏色選紅色。(2)將標題字體設為楷體_GB2312、36號、陰影,為標題加陰影邊框和藍色底紋(應用范圍為文字),居中。(3)將正文中的“網絡”替換為“NETWORK”。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繪圖”工具欄中“自選圖形”按鈕,選擇基本形狀中的笑臉,插入到標題前,調整大小。右鍵單擊此圖形,選擇“設立自選圖形格式”,分別在“顏色和線條”和“版式”選項卡中,設立紅色線條,四周圍繞。②選定標題,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③選定正文,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替換”命令,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網絡”,“替換為”框中輸入“NETWORK”,單擊“所有替換”按鈕。④保存文獻。1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4.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正文中所有段落首行縮進0.75厘米,段后間距為6磅。(2)在文中任意位置插入豎排文本框(文本框建立在畫布外),并輸入文字“文字解決概述”:字間距加寬1磅、黑體、二號。(3)設立文本框高6厘米,寬3厘米,設立為四周圍繞和右對齊。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中除標題以外的所有正文,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將首行縮進設立為0.75厘米、段后間距設立為6磅。②單擊“繪圖”工具欄中“豎排文本框”按鈕,在文本框中輸入標題“文字解決概述”,選中文本框所有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在“字體”選項卡中選擇字號為二號、黑體,在“字符間距”選項卡中選擇字間距加寬1磅,單擊“擬定”按鈕。③右鍵單擊文本框,在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立文本框格式”命令,分別在大小和版式中設立文本框高6厘米寬3厘米、四周圍繞和右對齊。④保存文獻。1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B.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文本“傳閱”作為水印插入文檔。(2)設立正文字體顏色為淡紫色,粗斜體,將各段設立首行縮進2字符。(3)在文檔末尾另起一段,添加藝術字“暴風雪”(任選一種藝術字體)。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格式”→“背景”→“水印”菜單命令,在“文字水印”中選擇“傳閱”,單擊“擬定”。②選定正文,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字體”設立為淡紫色,粗斜體,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將各段首行縮進2個字符。③在文檔末尾另起一段,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中的“藝術字”命令,在藝術字庫中任選一種式樣,單擊“擬定”,在“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中,輸入文字“暴風雪”,單擊“擬定”按鈕。④保存文獻。18、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9.doc,完畢以下操作:(1)設立標題文字為隸書、二號、加粗、藍色、居中。(2)正文第一段段落設立左右各縮進0.8厘米、首行縮進2個字符、行距設立為單倍行距,并定義成樣式,命名為“考試樣式”,設立第二段格式采用“考試樣式”。(3)設立紅色單線頁面邊框(應用范圍為整篇文檔)。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中標題,在“格式”工具欄中設立字體為隸書、二號、加粗、藍色、居中。②選擇正文第一段落,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各段落左右各縮進0.8厘米,首行縮進2個字符,行距為單倍行距。③單擊“格式”菜單中“樣式和格式”命令,打開樣式和格式任務窗格,單擊“新樣式”按鈕,打開“新建樣式”對話框,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考試樣式”,選擇“擬定”,選擇第二段落,在工具欄中的“樣式”下拉列表框中選擇“考試樣式”。④選擇“格式”→“邊框和底紋”,在“頁面邊框”選項卡中設立紅色單線頁面邊框,應用范圍為整篇文檔,單擊“擬定”按鈕。⑤保存文獻。19、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14.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文中“電腦”替換為“計算機”。(2)為當前文檔添加文字水印。文字為“樣本”,其他選項保持默認值。(3)將當前文檔的頁面設立為B5紙型,方向設為橫向。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所有文字,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替換”命令,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電腦”,“替換為”框中輸入“計算機”,單擊“所有替換”按鈕。②選擇“格式”菜單,單擊“背景”→“水印”,顯示“水印”對話框。在“文字水印”下拉框中選擇“樣本”(直接輸入也可),單擊“擬定”按鈕。③選擇“文獻”菜單中“頁面設立”命令,在“紙張”選項卡中,將紙型設為“B5”,在“頁邊距”選項卡中設立方向為橫向。④保存文獻。2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3.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閑情賦”字體設立為“幼圓”,字號設立為“小二”,居中顯示。(2)將“序――”和“正文――”字體設立為“宋體”,字號設立為“五號”,添加項目符號“”。(3)將“序”的正文“左縮進”設立為“2字符”,“行距”設立為固定值“17磅”。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閑情賦”,將字體設立為“幼圓”,將字號設立為“小二”,然后居中。②選定“序--”,將字體設立為“宋體”,將字號設立為“五號”,然后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項目符號和編號”命令,打開“項目符號和編號”對話框,將項目符號設立成“”。③用同樣的方法設立“正文--”字體和字號及項目符號。④選定“序”的正文,然后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設立左縮進數值為“2字符”。單擊“行距”框右端的下拉按鈕,打開下拉列表,選擇“固定值”,將“設立值”數值框設立為“17磅”,單擊“擬定”按鈕。⑤保存文獻。21、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5.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段(“上網方式比較”)設立為小二號、藍色、陰影、黑體、傾斜、居中、字符間距加寬2磅,并為標題文字添加黃色陰影邊框(應用范圍為文字)。(2)將正文分為等寬的兩欄,欄寬為18字符,欄間加分隔線。(3)選擇考生文獻夾下的背景5.jpg圖片,設立為文檔背景圖片。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標題,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在“字體”選項卡中選擇字號為小二號、藍色、陰影、黑體、傾斜,在“字符間距”選項卡中選擇間距為“加寬”、磅值為2磅,單擊“擬定”按鈕。②選定標題文字,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邊框和底紋”命令,設立邊框的線型、顏色,單擊“擬定”按鈕,在工具欄中單擊“居中”按鈕。③選中其他所有段落,單擊“格式”菜單下的“分欄”,在“分欄”對話框中選擇分兩欄、欄寬18字符、欄間加分隔線。④單擊“格式”菜單,選擇“背景”中的“填充效果”命令,打開“填充效果”對話框,在“圖片”選項卡中找到指定的圖片并擬定。⑤保存文獻。2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A.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標題字體設立為“華文行楷”,字形設立為“常規(guī)”,字號設立為“小初”、選定“效果”為“空心字”,且居中顯示。(2)將“--陶淵明”的字體設立為“隸書”、字號設立為“小三”,將文字右對齊,加雙曲線邊框(應用范圍為文字),線型寬度應用系統(tǒng)默認值顯示。(3)將正文行距設立為固定值25磅。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歸去來辭”,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中文字體”下拉框設立為“華文行楷”,“字形”選擇框設立為常規(guī),“字號”選擇框設立為“小初”,選定“效果”框中的“空心字”復選框。②③選定“--陶淵明”,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字體”命令,打開“字體”對話框,將中文字體設立為“隸書”,“字號”設立為“小三”。④單擊“擬定”按鈕,然后單擊“格式”工具欄上的“右對齊”按鈕,將文字右對齊顯示。⑤再次選定“--陶淵明”,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邊框和底紋”命令,打開“邊框和底紋”對話框。在“設立”中選定“方框”;在“線型”下選擇雙曲線;在“應用于”框中選擇“文字”,單擊“擬定”按鈕。⑥選定正文,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單擊“行距”框右端的下拉按鈕,打開下拉列表,選擇“固定值”,然后將后面的“設立值”設立為25磅。⑦保存文獻。2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doc,完畢以下操作:(1)設立第一段首字下沉,下沉行數3行,距正文0厘米。(2)將第一段(除首字)字體設立為“宋體”,字號設立為“五號”。(3)將第二段字體設立為“方正舒體”,字號設立為“四號”,加雙橫線下劃線。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第一段,單擊“格式”→“首字下沉”,在“首字下沉”對話框中選定“下沉”,選定下沉行數3行、距正文0厘米,單擊“擬定”按鈕。②選定第一段,將其字體設立為“宋體”,將字號設立為“五號”。③選定第二段,將字體設立為“方正舒體”,字號設立為“四號”,單擊“格式”工具欄上的“下劃線”按鈕右端的下拉按鈕,打開下拉列表,選擇雙下劃線。④保存文獻。2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4.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正文內容提成“偏左”的兩欄。設立首字下沉,將首字字體設立為“華文行楷”,下沉行數為“3”,距正文1厘米。(2)將正文字體(除首字)設立為“隸書”,字號設立為“小四”。(3)在正文任意位置插入一幅剪貼畫,將圍繞方式設立為“緊密型”。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定正文(除首字),將字體設立為“隸書”,將字號設立為“小四”;②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分欄”命令,打開“分欄”對話框,在“預設”框中選擇“偏左”,單擊“擬定”按鈕;③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首字下沉”命令,打開“首字下沉”對話框,在“位置”框中選擇“下沉”,將字體設立為“華文行楷”,下沉行數為“3”、距正文1厘米,單擊“擬定”按鈕;④單擊正文任意位置,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片”→“剪貼畫”命令,插入一幅剪貼畫;⑤雙擊插入的剪貼畫,打開“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選定“版式”選項卡,將圍繞方式設立為“緊密型”,單擊“擬定”按鈕;⑥保存文獻。2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Word20.doc,完畢以下操作:(1)將第一段正文的首行設為縮進3字符。(2)將第二段正文的首字設為下沉2行,距正文0.5厘米。(3)在文檔末尾插入自選圖形“橢圓”(自選圖形→基本形狀→橢圓,自選圖形插入在畫布外),填充紅色,設立為“四周型”圍繞。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檔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第一段,單擊“格式”菜單中的“段落”命令,打開“段落”對話框,將首行縮進設立為3個字符;②選擇第二段,單擊“格式”菜單中的“首字下沉”命令,打開“首字下沉”對話框,在“位置”框中選擇“下沉”,下沉行數為“2”,距正文0.5厘米,單擊“擬定”按鈕;③在文檔末尾,使用“繪圖”工具欄繪制“橢圓”自選圖形。選中橢圓,單擊鼠標右鍵,選中“設立自選圖形格式”命令,填充顏色為紅色。右擊橢圓,打開“設立對象格式”對話框,選定“版式”選項卡,將圍繞方式設立為“四周圍繞”,單擊“擬定”按鈕;④保存文獻電子表格1、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Excel工作簿,完畢以下操作:(1)將Sheet1工作表重命名為debug1。(2)試采用數據的填充功能分別填充A3:A30、B3:B30和C3:C30區(qū)域,前一區(qū)域中的前兩個單元格的內容為“10”和“11”,中間區(qū)域中的前兩個單元格的內容為“10101”和“10102”,最后區(qū)域中的前兩個單元格的內容為“2023-10-15”和“2023-10-16”。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prac2.xls為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啟動Excel后,通過單擊“文獻”菜單選項中的“保存”或“另存為”選項,打開“另存為”對話框,在“文獻位置”下拉列表中選擇考生文獻夾所在位置;②在“文獻名”文本框中輸入工作簿文獻名prac2.xls,接著單擊“保存”按鈕完畢指定工作簿文獻的建立;③在工作簿文獻中,把Sheet1工作表標簽修改為debug1;④在其中的A3和A4單元格中分別輸入“10”和“11”,接著選擇這兩個單元格,單擊填充柄并向下拖曳至A30單元格后松開;同理可以輸入和填充B3:B30和C3:C30區(qū)域。⑤保存文獻。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2.xls,在“計算機系獎金表”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刪除“性別”列。(2)計算出每位職工的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的合計(計算公式為:合計=基本獎金+出勤獎+奉獻獎),結果存放于E2:E6單元格區(qū)域。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B1:B6區(qū)域,接著單擊“編輯”→“刪除”選項,打開“刪除”對話框,從中選中“右側單元格左移”單選按鈕后單擊“擬定”按鈕;②在“合計”標題下面的E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B2+C2+D2”,然后單擊并拖曳填充柄直到E6為止。③保存文獻。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5.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根據Sheet1工作表中的數據,按照下圖的相同樣式創(chuàng)建相應的圖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從數據表中選取名稱和數量兩列數據;②單擊工具欄上的“圖表向導”按鈕,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一步對話框,選擇圖表類型為餅圖,單擊“下一步”按鈕;③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二步對話框,選擇圖表源數據,保持默認設立不變,即用商品名稱做分類軸,以數量為數值系列,單擊“下一步”按鈕;④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三步對話框,擬定圖表選項,在“標題”選項卡中“圖表標題”文本框中輸入“商品數量比較圖表”,在“圖例”選項卡的命名為“位置”的一組單選鈕中,選中“底部”單選鈕,在“數據標志”選項卡的命名為“數據標簽”的一組復選框中,只選中“值”復選框,單擊“下一步”按鈕;⑤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四步對話框,擬定圖表顯示位置,保持默認設立不變,單擊“完畢”按鈕。注意:在餅圖中只能使用一個數值系列,不能出現多個數值系列,而在柱形、折線等圖表中無此限制。⑥保存文獻。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4.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根據Sheet1工作表中的數據,按照下圖的相同樣式創(chuàng)建相應的圖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從數據表中選取分類軸“姓名”屬性以及3個數值系列“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屬性所相應的標題及所有值區(qū)域;②單擊工具欄上的“圖表向導”按鈕,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一步對話框,選擇圖表類型為簇狀柱形圖,單擊“下一步”按鈕;③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二步對話框,選擇圖表源數據,保持默認設立不變,單擊“下一步”按鈕;④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三步對話框,擬定圖表選項,在“標題”選項卡中“圖表標題”文本框中輸入“職工獎金圖表”,在“分類軸”和“數值軸”文本框中分別輸入“姓名”和“金額”,在“圖例”選項卡的命名為“位置”的一組單選鈕中,選中“底部”單選鈕,單擊“下一步”按鈕;⑤接著打開圖表向導的第四步對話框,擬定圖表顯示位置,保持默認設立不變,單擊“完畢”按鈕。⑥保存文獻。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3.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按“性別”升序排序。(2)按照“性別”分類對“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分別進行求和匯總(匯總結果顯示在數據下方)。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取整個數據表;②單擊“數據”→“排序”,打開“排序”對話框,在“重要關鍵字”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性別”選項,單擊“擬定”按鈕后,數據表就按照性別的升序排列了;③單擊“數據”→“分類匯總”,打開“分類匯總”對話框,在“分類字段”中選擇“性別”,在“匯總方式”中選擇“求和”,在“選定匯總項”中選定“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這3個復選框,然后單擊“擬定”按鈕。④保存文獻。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2.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采用高級篩選的功能從中篩選出單價大于或等于20,或者其數量大于18的所有記錄。(2)將篩選結果復制到其他位置,清除原數據表中的信息,再把篩選結果移動到以H31單元格為左上角的區(qū)域內。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先建立篩選條件區(qū)域,假定建立在N31:O33區(qū)域,則N31和O31的內容應分別為“單價”和“數量”,N32和O33的內容應分別為“>=20”和“>18”。②選擇工作表中的任一單元格,單擊“數據”→“篩選”→“高級篩選”,打開“高級篩選”對話框并選擇“將篩選結果復制到其他位置”;③在“高級篩選”對話框中,進行“篩選區(qū)域”、“條件區(qū)域”、“復制到”等三個文本框內容的設立(分別通過單價和數量兩個條件選項進行篩選),單擊“擬定”按鈕,在“復制到”區(qū)域內就得到了篩選結果;④將兩次篩選的結果值(無反復)合并到一起;⑤選擇原數據表的整個區(qū)域,單擊“編輯”→“清除”→“所有”選項,清除原數據表;⑥最后把篩選結果移動到以H31單元格為左上角的區(qū)域內。⑦保存文獻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1.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采用自動篩選的功能從中篩選出單價大于或等于15,同時其數量大于15且小于25的所有記錄。(2)此外,將篩選結果暫時復制到另一位置,接著取消原數據表的自動篩選狀態(tài),再清除原數據表中的信息;最后把篩選結果移動到以H23單元格為左上角的區(qū)域內。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數據表中的任一單元格,單擊“數據”→“篩選”→“自動篩選”選項,使當前數據表處在自動篩選狀態(tài);②單擊“單價”單元格中的向下三角,打開下拉菜單,從中選擇“自定義”選項,再從打開的“自定義自動篩選方式”對話框中,設立“大于或等于15”的條件,接著單擊“擬定”按鈕后關閉對話框;③單擊“數量”單元格中的下三角按鈕,打開下拉菜單,從中選擇“自定義”選項,再從打開的“自定義自動篩選方式”對話框中,設立“大于15同時小于25”的條件,接著單擊“擬定”按鈕后關閉對話框;④將篩選結果復制到其他位置暫存;⑤重新單擊“數據”→“篩選”→“自動篩選”選項,取消原數據表的自動篩選狀態(tài);⑥選擇原數據表的整個區(qū)域,單擊“編輯”→“清除”→“所有”選項,清除原數據表;⑦最后把篩選結果移動到以H23單元格為左上角的區(qū)域內;⑧保存文獻。8、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10.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試以“基本獎金”為重要關鍵字,以“出勤獎”為次要關鍵字,均按降序排列整個數據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此工作表,選擇相應的數據表區(qū)域;②打開菜單欄中“數據”→“排序”對話框,選“基本獎金”為重要關鍵字,以“出勤獎”為次要關鍵字,均按降序排列即可。③保存文獻。9、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9.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在Sheet1工作表的B12:J12區(qū)域內依次輸入數字1~9,A13:A21區(qū)域內依次輸入數字1~9。(2)然后在單元格B13內輸入一個公式,通過拖曳填充產生一個具有上三角矩陣結構的乘法九九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一個工作表的B12:J12區(qū)域內依次輸入1~9,A13:A21區(qū)域內依次輸入1~9;②在B13單元格內輸入一個條件函數公式“=IF($A13<=B$12,$A13*B$12,"")”;③一方面向下拖曳填充至B21單元格或向右拖曳填充至J13單元格;④然后向右或向下拖曳填充至J21單元格。⑤保存文獻。1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3.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在B1:J1區(qū)域內依次輸入數字1~9,A2:A10區(qū)域內依次輸入數字1~9。(2)然后在單元格B2內輸入一個公式,通過拖曳填充產生一個具有下三角矩陣結構的乘法九九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一個工作表的B1:J1區(qū)域內依次輸入1~9,A2:A10區(qū)域內依次輸入1~9;②在B2單元格內輸入一個條件函數公式“=IF(B$1<=$A2,B$1*$A2,"")”,需要拖曳填充兩次;③一方面向下拖曳填充至B10單元格或向右拖曳填充至J2單元格;④然后向右或向下拖曳填充至J10單元格。⑤保存文獻。11、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4.xls,在“計算機系獎金表”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運用SUM()函數計算每位職工的“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的合計,計算結果存放在M9:M13單元格區(qū)域。(2)然后以“合計”為重要關鍵字,按升序排列整個數據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單元格M9中輸入公式“=SUM(J9:L9)”,接著向下拖曳填充至單元格M13;②單擊“數據”→“排序”選項,打開“排序”對話框,設立重要關鍵字為“合計”,選中升序單選鈕,最后單擊“擬定”按鈕完畢操作。③保存文獻。1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5.xls,在“一年體重變化登記表”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根據Sheet1工作表中的數據,按照下圖的相同樣式創(chuàng)建相應的圖表。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一方面選中數據表A29:M30區(qū)域,接著單擊“圖表向導”按鈕打開“圖表向導”的第1步的對話框,選擇圖表類型,這里需要選擇的圖表類型為折線圖,并在子圖表類型中選擇第一個折線圖;②進入“圖表向導”的第2步的對話框,選擇圖表源數據,讓系列產生在“行”上,即為“體重”的12個月份的數值所形成的系列,分類軸為“月份”,每個刻度相應相應的月份;③進入“圖表向導”的第3步的對話框,設立圖表選項,讓圖表標題為“全年體重變化表”,分類軸標題為“月份”,數值軸標題為“重量”,同時取消“顯示圖例”復選框選項;④進入“圖表向導”的第4步的對話框,設立圖表插入位置,假定采用默認的“作為其中的對象插入”;⑤雙擊Y軸數值,得到坐標軸格式對話框,選擇“刻度”選項卡,設立最小值為100,最大值為112,重要刻度單位為2,再單擊擬定。⑥保存文獻。13、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Excel工作簿,完畢以下操作:(1)將Sheet1工作表重命名為debug1。(2)在debug1工作表的A1:H6區(qū)域中建立和編輯如下所示的數據表:(3)設立“班級學習成績表”為居中、加粗、字號20,“高一”、“高二”和“高三”為居中、加粗、字號16,各班級標題居中、加粗,其余單元格采用常規(guī)格式。(4)整個表格加內外邊框(線條樣式為系統(tǒng)默認樣式)。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prac3.xls為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通過相應操作進入Excel主界面,將新打開的工作簿文獻另存為考生文獻夾下的名為prac3.xls的工作簿文獻;②將Sheet1工作表標簽重新命名為debug1;③按規(guī)定輸入數據表的內容。④選擇每個對象后打開“單元格格式”對話框或單擊“格式”工具欄中的相應按鈕進行格式設立。表所在的單元格區(qū)域為A1:H6,“班級學習成績表”被輸入到B1單元格中,選擇B1:H1區(qū)域后單擊“合并及居中”按鈕,接著單擊“加粗”按鈕,再單擊“字號”下拉列表按鈕,從中選擇字號20,這樣就編輯完畢了此表的頂行標題。對其他對象的編輯也類似。⑤選擇整個表格區(qū)域,右鍵單擊“設立單元格格式”中的“邊框”選項卡,為表格添加內、外邊框。⑥保存文獻。14、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Excel工作簿,完畢以下操作:(1)將Sheet1工作表重命名為debug1。(2)在debug1工作表的A1:D5區(qū)域中建立和編輯如下所示的數據表,輸入單元格的所有數值。(3)設立第一行中的單元格內容居中、加粗;設立AA屬性列的4個數值為貨幣格式,同時應選取貨幣符號為“¥”,小數點位數為2;對AB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千位分隔格式,小數點位數為2;對AC屬性列的4個數值設立為貨幣格式,同時應選取貨幣符號為“$”,小數點位數為3;對AD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數值格式,同時小數位數應設為2。(4)整個表格加內外邊框(線條樣式為系統(tǒng)默認樣式)。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prac4.xls為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通過相應操作進入Excel主界面,將新打開的工作簿文獻另存為考生文獻夾下的名為prac4.xls的工作簿文獻;②將Sheet1工作表標簽重新命名為debug1;③按規(guī)定輸入數據表的內容;④對AA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貨幣格式,對AB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千位分隔格式,對AC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貨幣格式應選取貨幣符號為“¥”,小數點位數為2,同時應選取貨幣符號為“$”,小數點位數為3,對AD屬性列的4個數值應設立為數值格式,同時小數位數應設為2;⑤選擇整個表格區(qū)域,右鍵單擊,選擇“設立單元格格式”命令,進入“邊框”選項卡,為表格添加內、外邊框;⑥保存文獻。15、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Excel工作簿,完畢以下操作:(1)在原有的3個工作表Sheet1、Sheet2和Sheet3的基礎上,在后面依次插入工作表Sheet4、Sheet5和Sheet6。(2)然后依次刪除工作表Sheet2、Sheet4和Sheet6,并使保存下來的工作表Sheet1、Sheet3和Sheet5的標簽依次為藍色、黃色和紅色。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prac5.xls為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通過相應操作進入Excel主界面,將新打開的工作簿文獻另存為考生文獻夾下的名為prac5.xls的工作簿文獻;②通過右鍵單擊表標簽Sheet3,打開快捷菜單,從中選擇插入,依次操作3次將在Sheet3前插入3個工作表,其默認表名分別為Sheet4、Sheet5和Sheet6;③單擊并拖曳表標簽Sheet3,使之移動到Sheet4的前面;④依次在表標簽Sheet2、Sheet4和Sheet6上打開快捷菜單,從中選擇“刪除”,將刪去這些工作表;⑤最后在留下的工作表的標簽中使用快捷菜單改變標簽顏色。⑥保存文獻。1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6.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試計算出每個職工的“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的合計。(2)合并A21:B21單元格區(qū)域,并輸入“總計”,在C21:F21區(qū)域中的每個單元格依次顯示相應列區(qū)域內的求和結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F16中輸入的公式為“=SUM(C16:E16)”,然后用填充柄向下拖動完畢5個記錄的3項合計結果;②在表格底部插入一行;③合并A21:B21區(qū)域,并居中顯示“總計”;④在C21中輸入的公式為“=SUM(C16:C20)”,然后用填充柄向右拖動完畢4列數據的合計結果;⑤保存文獻。1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7.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試運用公式計算出每種商品的總價,它等于單價乘以數量。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在E24中輸入的公式為“=C24*D24”,然后向下拖曳填充柄至E29單元格,完畢以上操作后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18、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8.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試運用公式計算出每種商品的“總價”,它等于“單價”乘以“數量”。(2)在A38單元格中顯示“記錄”,在B38單元格中計算出所有商品的種數,在C38和D38單元格中分別計算出單價和數量的平均值(保存2位小數),在E38單元格中計算出總價之和。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E32中輸入公式“=C32*D32”,然后向下拖曳填充柄至E37單元格;②在B38中輸入公式“=COUNT(B32:B37)”;③在C38中輸入公式“=AVERAGE(C32:C37)”;④在D38中輸入公式“=AVERAGE(D32:D37)”;⑤在E38中輸入公式“=SUM(E32:E37)”;⑥保存文獻。19、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Excel工作簿,完畢以下操作:(1)將Sheet1工作表重命名為debug1。(2)試采用數據的填充功能分別填充A1:M1區(qū)域和A2:M2區(qū)域,前一區(qū)域中的前兩個單元格的內容為1和3,后一區(qū)域中的前兩個單元格的內容為1和4。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prac1.xls為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啟動Excel后,通過單擊“文獻”菜單選項中的“保存”或“另存為”選項,打開“另存為”對話框,在“文獻位置”下拉列表中選擇考生文獻夾;②在“文獻名”文本框中輸入工作簿文獻名“prac1.xls”,接著單擊“保存”按鈕完畢指定工作簿文獻的建立;③在工作簿文獻中,把sheet1工作表標簽修改為“debug1”;④在其中的A1和B1單元格中分別輸入1和3,接著選擇這兩個單元格,單擊填充柄并向右拖曳至M1單元格后松開;同理可以根據規(guī)定輸入和填充A2:M2區(qū)域。⑤保存文獻。2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Excel工作簿Excel01.xls,在Sheet1工作表中完畢以下操作:(1)刪除“性別”列。(2)試運用求和函數計算出每位職工的基本獎金、出勤獎和奉獻獎的合計結果,結果存放于E9:E13單元格區(qū)域。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工作簿以原文獻名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B8:B13區(qū)域,接著單擊“編輯”→“刪除”選項,打開“刪除”對話框,從中選中“右側單元格左移”單選按鈕后單擊“擬定”按鈕;②在單元格E9中輸入公式“=SUM(B9:D9)”,接著向下拖曳填充至單元格E13。③保存文獻。電子演示文稿PPT1、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5-1.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在幻燈片選項卡中第1張幻燈片后插入一張只有標題的新幻燈片,再刪除第1張幻燈片。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在幻燈片選項卡中選擇第一張幻燈片,按Enter鍵在第一張幻燈片后插入一張只有標題的新幻燈片;②選擇第一張幻燈片,按Del鍵刪除.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5-3.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插入剪貼庫中的任意聲音文獻(并設立為自動播放);(2)設立聲音圖標隱藏。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插入”菜單中的“影片和聲音”命令,從級聯(lián)菜單中選擇“剪輯管理器中的聲音”命令,打開“剪貼畫”窗格;②單擊“剪貼畫”窗格中的任意聲音,插入到幻燈片中,并設立聲音自動播放;③單擊任務窗格的下拉菜單按鈕,選擇“自定義動畫”按鈕,選擇動畫下拉菜單中的“效果選項”按鈕,打開“播放聲音”對話框,選擇“聲音設立”對話框中的“幻燈片播放時隱藏聲音圖標”復選框。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5-4.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幻燈片中插入“八角星”自選圖形;(2)在圖形上添加文字“動畫播放”。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繪圖”工具欄上的“自選圖形”按鈕,選擇“星與旗幟”中的“八角星”,繪制圖形;②在八角星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文本”命令,輸入文字“動畫播放”。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5-5.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在演示文稿上插入藝術字“PowerPoint演示文稿”。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藝術字按鈕;②選擇任意一個藝術字類型,輸入文字“PowerPoint演示文稿”。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制作2張幻燈片,將第1張幻燈片版式設立成“標題和豎排文字”; (2)第2張幻燈片使用“空白”版式,使用垂直文本框輸入文字“PowerPoint操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LX1.PPT”為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操作提醒:①啟動PowerPoint應用程序,打開“幻燈片版式任務”窗格,單擊文字版式中的“標題和豎排文字”;②單擊“插入”菜單“新幻燈片”命令,鼠標右鍵單擊選擇內容版式中的“空白”版式,選擇“應用于選定幻燈片命令”;③單擊“插入”菜單“文本框/垂直”命令,插入豎排文本框,在豎排文本框輸入文字“PowerPoint操作”;④單擊“文獻”菜單“保存”命令,選擇保存途徑,輸入文獻名稱,單擊“保存”按鈕。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2.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在幻燈片瀏覽視圖中復制第1張和第3張幻燈片并粘貼到幻燈片最后;(2)自定義放映演示文稿中第2、4、6張幻燈片;(3)設立相應的放映方式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2.ppt文獻,單擊幻燈片瀏覽視圖按鈕,切換到幻燈片瀏覽視圖;②單擊第1張幻燈片,按Ctrl鍵再單擊第3張幻燈片,選擇“編輯”菜單上的“復制”命令,將鼠標定位在最后一張幻燈片,選擇“編輯”菜單上的“粘貼”命令;③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自定義放映”命令,單擊“新建”按鈕,添加第2、4、6張幻燈片;④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設立放映方式”命令,設立放映幻燈片為“自定義放映”。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3.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在第2張幻燈片中插入3行5列的表格;(2)將表格中第1行合并單元格;(3)設立表格邊框外側為3磅紅色單線。 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LX3.PPT為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3.ppt文獻,選擇第2張幻燈片,單擊“插入”菜單中的“表格”命令,打開“插入表格”對話框,設立表格的行數為3行,列數為5列;②鼠標拖動選擇第一行,單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選擇“合并單元格”;③鼠標單擊表格邊框線,在彈出的“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中選擇外側框線,設立邊框寬度為3磅;④在“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中單擊“邊框顏色”按鈕,設立為紅色;單擊“外側框線”按鈕。8、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4.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在第4張幻燈片中插入“五角星”自選圖形;(2)在圖形上添加文字“動畫播放”;(3)設立自定義動畫效果為底部“飛入”效果;(4)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 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4.ppt文獻,在普通視圖中選擇第4張幻燈片,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自選圖形按鈕中的星與旗幟下的五角星;②鼠標右鍵單擊五角星,在快捷菜單中選擇“添加文本”,輸入“動畫播放”;③鼠標右鍵單擊五角星,在快捷菜單中選擇“自定義動畫”,鼠標單擊“添加效果”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進入”,“飛入”效果,設立“方向”下拉列表中的“自底部”。9、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5.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在第1張幻燈片中插入剪貼庫中的任意聲音文獻;(2)設立聲音自動播放;(3)在第4張幻燈片中插入考生文獻夾下的Flash文獻star.swf;(4)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 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5.ppt文獻,在普通視圖中選擇第1張幻燈片,單擊“插入”菜單中的“影片和聲音”選項下的“剪輯管理器中的聲音”,打開剪貼庫,用鼠標選擇一個聲音進行插入,在出現的對話框中選擇“自動”;②在普通視圖中選擇第4張幻燈片,單擊“視圖”菜單中的“工具欄”選項下的“控件工具箱”命令,打開“控件工具箱”工具欄,單擊“其他控件”按鈕,打開ActiveX控件清單列表,選擇“ShockwaveFlashObject”選項。用鼠標在幻燈片上拖出一個任意大小的矩形區(qū)域;③在所拖出的區(qū)域中,單擊鼠標右鍵打開快捷菜單,從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屬性”,在“屬性”對話框中選擇“自定義”選項右側的按鈕,打開“屬性頁”對話框,在“影片URL”文本框內輸入考生文獻夾下的star.swf;④保存文獻。1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6.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在演示文稿的第2張幻燈片中插入考生文獻夾下的Picture1.JPG圖片;(2)設立圖片尺寸為高度與寬度皆為5厘米。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6.ppt文獻,選擇第2張幻燈片,選擇“插入”菜單中的“圖片”項中的“來自文獻”命令,打開“插入圖片”對話框,選擇考生文獻夾下的Picture1.JPG圖片;②鼠標右鍵單擊該圖片,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立圖片格式”命令,在“設立圖片格式”對話框中選擇“尺寸”標簽,鼠標單擊“縮定縱橫比”前面的復選框,去掉前面的“√”,在“高度”與“寬度”對話欄中輸入“5厘米”,并單擊“擬定”按鈕。11、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7.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演示文稿的第3張幻燈片背景效果設為“白色大理石”;(2)第4張幻燈片背景效果設為“實心菱形”;(3)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7.ppt文獻,選擇第3張幻燈片,選擇“格式”菜單中的“背景”命令,打開“背景”對話框,選擇顏色下拉列表中的“填充效果”,打開“填充效果”對話框,選擇“紋理”標簽,選擇其中的“白色大理石”紋理,單擊“擬定”按鈕,返回“背景”對話框,單擊“應用”按鈕;②選擇第4張幻燈片,選擇“格式”菜單中的“背景”命令,打開“背景”對話框,選擇顏色下拉列表中的“填充效果”,打開“填充效果”對話框,選擇“圖案”標簽,選擇其中的“實心菱形”圖案,單擊“擬定”按鈕,返回“背景”對話框;12、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8.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運用幻燈片母板為演示文稿添加頁碼;(2)將標題文字格式設成:楷體_GB2312、40號、粗體、帶陰影、紅色、分散對齊格式。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LX8.PPT為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8.ppt文獻,選擇“視圖”菜單中的“母板”項中的“幻燈片母板”命令,進入幻燈片母板,單擊“頁腳”區(qū),選擇“插入”菜單中的“幻燈片編號”命令;②選擇標題文本框,在“格式”工具欄中,分別設立楷體_GB2312、40號、加粗、陰影、紅色、分散對齊;③單擊“文獻”菜單“保存”命令,選擇保存途徑,輸入文獻名稱,單擊“保存”按鈕。13、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9.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電子演示文稿的所有幻燈片片間切換效果設立為中央向左右擴展,且片間間隔3秒;(2)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9.ppt文獻,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幻燈片切換”命令,打開“幻燈片切換”任務窗格,在對話框中選擇“中央向左右擴展”;②在換片方式中選中“每隔”,并設立為3秒;③單擊窗格下方的“應用于所有幻燈片”按鈕。14、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0.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幻燈片標題文字設立動畫效果;(2)設立為:幻燈片播放時,1秒鐘自動從右側中速飛入的效果;(3)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10.ppt文獻,選擇標題,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自定義動畫”命令,打開“自定義動畫”任務窗格,選擇幻燈片標題,單擊“添加效果”按鈕,設立“進入”為“飛入”效果;②單擊動畫行中“飛入”效果的下拉菜單中的“效果選項”,設立“方向”下拉列表中的“自右側”;③單擊任務窗格右下角的列表框中的下拉按鈕,單擊“計時”標簽,設立其中“開始”為“之前”,“延遲”為“1秒”,“速度”為“中速”,單擊“擬定”按鈕;④保存文獻。15、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1.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第1張幻燈片的設計模板設立為“天壇月色”;(2)第2至第5張幻燈片設計模板設立為“吉祥如意”;(3)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 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11.ppt文獻,單擊選中第1張幻燈片,單擊工具欄中的“設計”按鈕,打開“幻燈片設計”任務窗格;②鼠標右鍵單擊選擇設計模板列表中的“天壇月色”模板,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應用于選定幻燈片”;③按住Shift鍵,鼠標選擇第2張至第5張幻燈片,單擊工具欄中的“設計”按鈕,打開“幻燈片設計”任務窗格;④鼠標右鍵單擊選擇設計模板列表中的“吉祥如意”模板,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應用于選定幻燈片”。16、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2.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幻燈片中超鏈接文字的顏色改為紅色;(2)將已經訪問過的超鏈接文字顏色改為綠色;(3)設立第2張幻燈片中圖片超級鏈接到考生文獻夾下的rain.gif。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12.ppt文獻,單擊“格式”菜單中的“幻燈片設計”命令,打開任務窗格;②單擊配色方案,選擇“編輯配色方案”,鼠標雙擊“強調文字和超鏈接”前的色塊,選擇“紅色”,單擊“擬定”;③鼠標雙擊“強調文字和已訪問的超鏈接”前的色塊,選擇“綠色”,單擊“擬定”;④在普通視圖中選擇第2張幻燈片中的圖片,單擊“插入”菜單中的“超鏈接”命令,選擇“原有文獻或網頁”,選擇“當前文獻夾”,在查找范圍中查找考生文獻夾下的rain.gif為鏈接地址,單擊“擬定”。17、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3.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為第2張幻燈片插入動作按鈕“上一張”; (2)設立動作為鏈接到上一張幻燈片;(3)為最后一張幻燈片插入動作按鈕“結束”并結束幻燈片放映;(4)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打開exam13.ppt文獻,在普通視圖中選擇第2張幻燈片;②單擊“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動作按鈕”命令,選擇“上一張”按鈕,用鼠標在幻燈片中拖動一個按鈕;③釋放鼠標,在“動作設立”對話框中選擇“超鏈接到”下拉列表中的“上一張幻燈片”,單擊“擬定”返回;④在普通視圖中選擇最后一張幻燈片,單擊“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動作按鈕”命令,選擇“結束”按鈕,用鼠標在幻燈片中拖動一個按鈕,釋放鼠標,在“動作設立”對話框中選擇“超鏈接到”下拉列表中的“放映結束”,單擊“擬定”返回。18、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5-2.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將幻燈片設計模板更換為“歡天喜地”,并應用于所有幻燈片;(2)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 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格式”菜單中的“幻燈片設計”命令,將在右側出現幻燈片設計選項框;②鼠標右鍵單擊“歡天喜地”應用于所有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及保存文獻在考生文獻夾下。19、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4.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設計幻燈片切換效果為“水平百葉窗”,切換速度為“中速”;(2)將切換效果應用于所有幻燈片;(3)進行幻燈片放映并觀測效果。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原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操作提醒:①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幻燈片切換”命令,將在右側出現幻燈片切換選項框;②在應用于所選幻燈片中選擇“水平百葉窗”,切換速度為中速并應用于所有幻燈片;③放映并觀測效果并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20、打開考生文獻夾下的文獻exam15.ppt,并按規(guī)定完畢以下操作:(1)設立演示文稿放映方式為“循環(huán)放映,按ESC鍵終止”;(2)設立換片方式為“手動”。完畢以上操作后,將該文獻以“LX15.PPT”為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操作提醒:①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設立放映方式”命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的“放映選項”中選擇“循環(huán)放映,按ESC鍵終止”;②在“換片方式”中選擇“手動”,單擊擬定按鈕;③放映并觀測效果并將該文獻以LX15.PPT為文獻名保存在考生文獻夾下。計算機網絡基礎1、在Windows下,在考生文獻夾下建立一個文獻夾,命名為“myShare”,請將該文獻夾設為共享。操作提醒:①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文獻夾,重命名為“myShareDoc”。②右擊文獻夾“myShareDoc”,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共享和安全”,打開“共享”對話框,選擇“在網絡上共享這個文獻夾”單選按鈕,“共享名”文本框中顯示“myShareDoc”。操作提醒:①在考生文獻夾下新建一個文獻夾,重命名為“myShareDoc”。②右擊文獻夾“myShareDoc”,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共享和安全”,打開“共享”對話框,選擇“在網絡上共享這個文獻夾”單選按鈕,“共享名”文本框中顯示“myShareDoc”。INTERNET的應用1、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某網站的主頁地址是:,打開此主頁,通過對IE瀏覽器參數進行設立,使其成為IE的默認主頁。(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啟動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并按Enter鍵可瀏覽百度的主頁;③在搜索欄內輸入關鍵字:英語口語和聽力;④單擊“搜索”按鈕即可進行搜索查找;⑤在搜索的結果中,打開網頁,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站以“口語和聽力”為名稱收藏在IE收藏夾里。2、運用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提供的搜索功能,選取搜索引擎Google(網址為:)搜索具有單詞“basketball”的頁面,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頁內容以文本文獻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命名為SS.txt。(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并按Enter鍵即可打開Google主頁;③在搜索欄內輸入關鍵字:basketball;④最后單擊“Google搜索”按鈕即可進行搜索查找;⑤打開搜索結果中的第一個鏈接,將該網頁以文本形式保存為SS.txt。3、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某網站的網址是:,打開此主頁,將該網頁設立為IE的默認主頁。(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主頁是每次打開InternetExplorer時最先顯示的頁面。選擇一頁經常瀏覽的網頁,或者自定義要快速訪問所有信息的網頁。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輸入:,打開主頁。③在“工具”菜單上,單擊“Internet選項”。④單擊“常規(guī)”標簽。⑤在“主頁”下,單擊“使用當前頁”。注意:要恢復本來的主頁,請單擊“使用默認頁”。4、運用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提供的搜索功能,選取搜索引擎Google(網址為:)查找“申花公司”的資料。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頁內容以文本文獻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命名為shen.txt。(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cn,并按Enter鍵可瀏覽Google的主頁;③在Google的搜索欄內輸入關鍵字:申花公司;④單擊“Google搜索”按鈕即可進行搜索查找;⑤打開查找到的結果網頁,打開“文獻”菜單,單擊“另存為”,彈出“保存網頁”對話框,文獻名為“shen”,保存類型選擇“文本文獻(*.txt)”,單擊“保存”按鈕。5、設立網頁在歷史記錄中保存10天。(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點擊瀏覽器上方的“工具”菜單,選擇“Internet選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常規(guī)”標簽,設立“網頁保存在歷史記錄中的天數”為“10”,單擊擬定按鈕。6、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某網站的主頁地址是:,打開此主頁,瀏覽“網絡基礎知識”頁面,并將該頁面的內容以文本文獻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命名為“學習1.txt”。(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并按Enter鍵打開要瀏覽的主頁;③瀏覽“網絡基礎知識”頁面;④在“文獻”菜單上,單擊“另存為”,出現保存網頁的對話框,選擇文獻要保存的位置,輸入文獻名“學習1”,文獻類型選擇“文本文獻(*.txt)”,單擊“保存”按鈕。7、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某網站的主頁地址是:,打開此主頁,瀏覽“NBA圖片”頁面,選擇喜歡的圖片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命名為NBA.jpg。(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并按Enter鍵打開要瀏覽的主頁;③瀏覽主頁上的圖片;④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然后單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彈出“保存圖片”對話窗,在“保存在”欄選擇圖片要保存的位置,在“文獻名”框中輸入“NBA”,單擊“保存”按鈕。8、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某網站的主頁地址是:,打開此主頁,并將其添加到收藏夾中,名稱為“西安電子科大”。(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輸入:,打開主頁。③單擊“收藏”菜單,單擊“添加到收藏夾”,彈出“添加到收藏夾”對話框,輸入名稱“西安電子科大”,單擊“擬定”按鈕。9、在IE收藏夾中新建文獻夾“英語學習”,將旺旺英語學習網以“旺旺”為名稱,添加收藏到“英語學習”中。(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在地址欄輸入:http//:.com,打開主頁。③單擊“收藏”菜單,單擊“整理收藏夾”,彈出“整理收藏夾”對話框,創(chuàng)建文獻夾“英語學習”。④將打開的網頁以指定的名稱添加到收藏夾指定的文獻夾下。10、使用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通過百度搜索引擎(網址為:)搜索“英語口語和聽力”方面的資料,并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站添加到IE收藏夾中,名稱為“口語和聽力”。(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啟動IE;②在“地址”欄內輸入:,并按Enter鍵可瀏覽百度的主頁;③在搜索欄內輸入關鍵字:英語口語和聽力;④單擊“搜索”按鈕即可進行搜索查找;⑤在搜索的結果中,打開網頁,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站以“口語和聽力”為名稱收藏在IE收藏夾里。11、請運營InternetExplorer,并完畢下面的操作:整理你的IE收藏夾,在IE收藏夾中新建文獻夾“學習相關”、“娛樂相關”和“下載相關”。(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IE)操作提醒:①單擊答題窗口下方的“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動虛擬IE;②打開“收藏”菜單,單擊“整理收藏夾”,彈出“整理收藏夾”對話框;③單擊“新建文獻夾”按鈕,新建文獻夾。分別新建三個文獻夾:“學習相關”、“娛樂相關”和“下載相關”。12、使用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通過百度搜索引擎(網址為:)搜索“網絡教育研究”的資料,將搜索到的第一個網頁內容以文本文獻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獻夾下,命名為“network.txt”。(考生單擊窗口下方“打開[Internet應用]應用程序”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