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_第1頁
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_第2頁
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_第3頁
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_第4頁
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LNG加氣站安全常識手冊目的隨著炎炎夏日的來臨,高溫、雷電、火災三大夏季自然災害時刻威脅著加氣站的生產安全和人員安危,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預防自然災害的辦法,掌握應付突發(fā)情況時的能力,保障加氣站人員財產的安全,特編寫此手冊。第一部分防暑降溫知識正常人體溫能恒定在37℃左右,是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作用,使產熱與散熱取得平衡的結果,當周圍環(huán)境溫度超過皮膚溫度時,散熱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膚和肺泡表面的蒸發(fā)。人體的散熱還可通過循環(huán)血流,將深部組織的熱量帶至上下組織,通過擴張的皮膚血管散熱,因此經過皮膚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熱就越多。如果產熱大于散熱或散熱受阻,體內有過量熱蓄積,即產生高熱中暑。一、中暑分類:1.1先兆中暑在高溫環(huán)境下中,中暑者出現(xiàn)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fā)麻,此時體溫正?;蛏愿?一般不超過37.5℃。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xiàn),若及時采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xiàn)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fā)展。1.2輕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現(xiàn)外,還有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氣短、大汗、皮膚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早期表現(xiàn),此時體溫超過38℃。1.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輕癥中暑的表現(xiàn)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痙攣或高熱。重度中暑還可繼續(xù)分為:中暑者可出現(xiàn)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中暑者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淺而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1.4中暑痙攣:即與高溫無直接關系,而發(fā)生在劇烈勞動與運動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飲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fā)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1.5日射病:即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造成顱內溫度增高。中暑者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神志障礙,重者發(fā)生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二、基本知識:1、高溫日: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定為“高溫日”,連續(xù)5天以上“高溫日”,稱之為“持續(xù)高溫”。2、高溫對人體的影響: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fā)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甚至引起中暑,損害健康。3、中暑的癥狀:中暑的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心悸、胸悶、發(fā)熱、有嘔吐感等,個別重度中暑患者甚至出現(xiàn)高體溫及昏迷狀態(tài)。為便于理解和研究,把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三、中暑癥狀的處理1、脫離高溫環(huán)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有利于散熱。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2、補充水及電解質。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3、用風油精或清涼油涂于病人的頭部太陽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丸等藥物。4、可采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又造成感冒。亦可頭部冷敷,應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內,封嚴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膚發(fā)紅。5、重度中暑病人更嚴重者,應立即轉送醫(yī)院救治。四、夏季防暑降溫注意事項1、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水。注: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腸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2、口渴不宜狂飲。大量運動、勞動出汗后,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左右,如不及時補充鹽分,會使得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3、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00--15:00時,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如非外出不可,可在皮膚上涂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著裝以淺色為好。4、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剩又是誘發(fā)皮膚炎癥的病因,若大量飲酒又會助熱升溫,無異于火上澆油。5、飲食不宜過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yǎng)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6、午睡時間不宜過長。若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止,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7、忌受熱后“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開足電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fā),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8、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飾品中的某些金屬元素沾上汗水后,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會出現(xiàn)微紅或騷癢等癥狀,容易引發(fā)接觸性皮炎。五、現(xiàn)場作業(yè)中的有關注意事項:1、避免陽光直曬,保持自己經常處在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中;2、上班前必須休息好,不要熬夜、不要飲酒、不要過多食用腌制品;3、飲用茶水要適量,不能暴飲;不要喝果汁等飲料,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工作;4、攜帶必備的茶水和防暑降溫藥品,勞保及安全用品必須符合規(guī)范;5、在處理現(xiàn)場問題時,要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高處作業(yè)系第安全帶,并有專人監(jiān)控保護;6、遇有身體不適,先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并立即向部門領導匯報,必要時采取送醫(yī)院治療;7、施工單位要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避開午間高溫時段;每天上班時應確認工人身體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不好、體力不足的人不應該上班。六、幾點生活小常識科學降溫降溫不是把溫度降得越低越好,科學降溫最好把室溫控制在25℃-27℃。如果室內人多悶熱,可啟動鴻運扇,讓空氣流通,就會感到涼爽。在空調環(huán)境里不要貪圖一時涼快,對著出風口吹。長時間呆在空調環(huán)境里,最好穿件外套,下班回家洗個溫水澡,并按摩全身。及時補充水分科學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來喝一杯涼開水(約200毫升,接著,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臨睡前最好再喝一杯。一般夏日一天補充7杯-8杯水。補充水分要注意兩點,一是除了早晨和臨睡前一杯水外,一般飲水最好分多次飲,慢慢地喝,不要暴飲;另外,喝水要及時,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熱茶比冷飲效果好暑季應養(yǎng)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喝上一杯冷飲,頓覺涼徹心底,暑氣全消。但醫(y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溫,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外正常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對神經、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fā)生。全面均衡適量營養(yǎng)據(jù)醫(yī)學觀察,當代都市人脂肪、蛋白質攝入過多,水果、蔬菜攝入太少。要想安度盛夏,當務之急是要調整膳食結構,盡可能多吃雜糧、粗糧、水果與蔬菜,毫不猶豫地將烹調用油量降下來,嚴格做到每人每天烹調用油1-2湯匙。成人每人每天1只蛋、1瓶牛奶、50克豆制品、50克水產品、50克肉和300克糧食,已經能滿足人體一日對蛋白質需要了,太多對健康無益。防暑藥物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xiàn)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安全度夏,站點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于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癥。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清涼油:能清暑解毒??芍委熓顭嵋鸬念^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以開水泡代茶飲。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西瓜: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湯,具有很好的清熱養(yǎng)陰作用,是夏天去暑消喝的佳品。第二部分滅火消防常識一、公司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二、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則:“誰主管,誰負責,”和“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比⑺膫€能力:1.檢查和消除火災隱患能力。2.撲救初期火災能力。3.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4.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四、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造成損失。五、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發(fā)生的一種放熱反應,通常伴有光、煙或火焰。六、燃燒的三大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七、燃燒的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絕助燃物、消除著火源。八、發(fā)生火災時的處理程序:a、報警b、疏散,救援,滅火c、安全警戒和防護d、善后處理九、滅火的方法:隔離方法、窒息方法、冷卻方法、抑制方法。十、干粉滅火器適應火災和使用方法:ABC干粉滅火器適用于:固體類物質、易燃、可燃液體、氣體以及電氣火災。1.要選用與著火物質相適應的干粉滅火器。2.噴射前最好將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使桶內干粉松動,介噴射不能倒置。3.按動壓把或拉動提環(huán)前一定要去掉保險銷。4.使用帶噴射軟管的滅火器時,噴射前一定要一只手握住噴管的噴嘴或槍后,另一只手再打釋放閥。5.滅火時要站在上風,開始時離火1---2米6.來液體火災時,不能直接向液面噴射,要由近向遠,在液面上10厘米左右快速擺動,覆蓋燃燒面,切割火焰。十一、滅火注意事項:在狹小封閉的空間內噴射完后,人員應當迅速撤離,防止發(fā)生人員窒息,在室外使用時應處在上風口方向,順風噴射。十二、電器發(fā)生火災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無法斷電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水和泡沫撲救,因為水和泡沫都能導電。應選用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或者干沙土進行撲救。而且要與電氣設備和電線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高壓設備還應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十三、燃氣罐著火,要有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火,并迅速關閉閥門。十四、發(fā)生火警是如何疏散人員?1.開啟火災應急廣播,說明起火部位、疏散線路。2.組織處于著火層等受火災威脅的樓層人員,沿火災蔓廷的相反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部位有序疏散。3.疏散過程中,應開啟自然排煙窗,啟動防排煙設施,保護疏散人員的安全,若沒有排煙設施則要提醒被疏散人員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靠近地面有序的往安全出口前行。十五、發(fā)生火災時怎么辦?1.首先報警和報告公司領導2.爭取時間就地取材組織滅火。3.迅速安排受傷人員從安全的通道向安全的地方疏散。十六、員工的報警程序:1.首先撥火警電話:1192.口頭報警,大聲呼救并通知周邊單位人員進行疏散。十七、報警時應注意什么問題: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沉著冷靜,講清著火單位的名稱、詳細地址、起火部位、火勢大小、燃燒物質。再說出自己姓名,單位及自己的電話號碼,派專人在交通路口等候消防車并指引到達火災現(xiàn)場。十八、三懂:懂得火災的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滅火災的基本方法十九、四會:會報警會使用多種滅火器材會撲救初期火災會組織人散疏散逃生第三部分防雷擊防觸電基本知識雷電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大規(guī)模靜電放電現(xiàn)象,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其破壞作用是綜合的,包括電性質、熱性質和機械性質的破壞??梢栽谒查g擊傷擊斃人畜;毀壞發(fā)電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絕緣,引起短路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梢栽跇O短的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的熱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燒或造成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地球上任何時候都有雷電在活動。一、防雷擊1、雷電的形成和種類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xiàn)象,多形成在積雨云中,積雨云隨著溫度和氣流的變化會不停地運動,運動中摩擦生電,就形成了帶電荷的云層。某些云層帶有正電荷,另一些云層帶有負電荷。另外,由于靜電感應常使云層下面的建筑、樹木等有異性電荷。隨著電荷的積累,雷云的電壓逐漸升高,當帶有不同電荷的雷云與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溫度時,其間的電場超過25--30KV/cm,將發(fā)生激烈的放電,同時出現(xiàn)強烈的閃光。由于放電時溫度高達2000℃,空氣受熱急劇膨脹,隨之發(fā)生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閃電與雷鳴。雷電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動情況,與各個地區(qū)的地形、氣象條件及所處的緯度有關。一般山地雷電比平原多,沿海地區(qū)比大陸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擊的機會越多。雷電可分四種:(1直擊雷直擊雷是云層與地面凸出物之間的放電形成的。(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種球形、發(fā)紅光或極亮白光的火球,運動速度大約為2m/s。球形雷能從門、窗、煙囪等通道侵入室內,極其危險。(3雷電感應,也稱感應雷雷電感應分為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兩種。靜電感應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頂部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所致。電磁感應是由于雷擊后,巨大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大磁場所致。(4雷電侵入波雷電沖擊波是由于雷擊而在架空線路上或空中金屬管道上產生的沖擊電壓沿線或管道迅速傳播的雷電波。其傳播速度為3×108m/s。雷電可毀壞電氣設備的絕緣,使高壓竄入低壓,造成嚴重的觸電事故。例如,雷雨天,室內電氣設備突然爆炸起火或損壞,人在屋內使用電器或打電話時突然遭電擊身亡都屬于這類事故。防雷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上安裝避雷針,避雷網(wǎng),避雷帶,避雷線,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或在金屬設備,供電線路上采取接地保護。2、人身防雷擊措施(1室內預防雷擊。①電視機在室外天線在雷雨天要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②雷雨天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③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暖氣片、自來水管、下水管;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2室外避免雷擊。①要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②要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要遠離帆布蓬車和拖拉機、摩托車等。③應盡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旁;盡快離開鐵絲網(wǎng)、金屬曬衣繩、孤立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小建筑等。④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趕路時,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慢點,步子小點;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行走;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肩上不要杠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⑤野外作業(yè)遇雷雨時,作業(yè)人員應放下手中的金屬器具,迅速到安全處所躲避,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或涵洞內躲避。⑥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fā)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縮小暴露面即可。3、中雷擊搶救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云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y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要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二、防觸電電氣絕緣、安全距離、設備及其導體載流量、明顯和準備的標志等是保證用電安全的基本要素。只要這些要素都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正常工作下的用電安全就可能得到保證。如焊接觸電事故。直接原因主要有:①電焊操作人體觸電焊鉗口、焊條或電極等帶電體;②在登高焊接作業(yè)時靠近高壓電網(wǎng)或觸及低壓電網(wǎng)。間接原因主要有:①人體觸及漏電的焊機外殼或絕緣破損的電纜;②零線與火線錯接,或低壓接入高壓;③利用管道、軌道、吊鉤或其它金屬構件代替焊接電纜。1、防止觸電措施電流通過人體稱為觸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