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血津液神之六 課件_第1頁
精氣血津液神之六 課件_第2頁
精氣血津液神之六 課件_第3頁
精氣血津液神之六 課件_第4頁
精氣血津液神之六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節(jié)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與血1.氣為血之帥

1)氣能生血(1)氣為化生血液的原料(2)氣是血液化生的動力(3)臨床意義:氣旺,則化生血液功能強盛,血液充盈;氣虛,則化生血液的功能衰弱,導致血虛,治療上補氣以生血。第六節(jié)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一、氣與血1.氣為血之帥12)氣能行血(1)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2)促進臟腑功能活動,從而推動血行。(3)臨床意義: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治療血行失常,調(diào)氣為主,調(diào)血次之,氣虛血瘀,則補氣行血;氣滯血瘀則行氣活血。2)氣能行血(1)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2)促進臟腑23)氣能攝血脾統(tǒng)血臨床意義:脾氣充足,則能攝血;脾虛不能攝血則血無所主,脫陷妄行而見出血,治療上以補氣攝血為法。2.血為氣之母

1)血能養(yǎng)氣:血盛則氣旺,血衰則氣少。2)血能載氣:氣隨血脫3)氣能攝血脾統(tǒng)血臨床意義:脾氣充足,則能攝血;脾虛不能3二、氣與津液

1.氣對津液的關系

1)氣能生津(1)氣是津液生成的物質(zhì)基礎(2)氣是津液生成的動力二、氣與津液1.氣對津液的關系1)氣能生津(1)氣是津42)氣能行津: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皻庑兴嘈小?。

臨床意義:(1)氣虛、氣滯→津液停滯(氣不行水);(2)津液停聚→氣機不利(水停氣滯);(3)二者互為因果,內(nèi)生水濕、痰飲,甚則水腫。(4)治療:行氣、利水并用。3)氣能攝津2)氣能行津: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皻庑兴嘈?2.津液對氣的關系

1)津可化氣:津液蒸騰化而為氣,敷布于臟腑經(jīng)絡,發(fā)揮滋養(yǎng)作用。臨床意義:(1)津傷則氣傷;(2)津脫則氣亦脫。

“吐下之余,定無完氣”。2)津可載氣:津液為氣的載體,氣依附于津液而輸布于全身。2.津液對氣的關系1)津可化氣:津液蒸騰化而為氣,敷布于臟6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一)精血同源——肝腎同源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一)精血同源——肝腎同源7(二)津血同源1.生理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津液不斷滲入脈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運行于脈中的血液,滲于脈外便化為有濡潤作用的津液。(二)津血同源1.生理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津液82)臨床意義血液淤結無以滲于脈外為津液肌膚干燥甚至甲錯口渴、尿少、皮膚干燥等。失血過多脈外津液滲入脈中脈外津液不足

血虛或失血的患者,不可再用發(fā)汗的方法。“奪血者無汗”。

2)臨床意義血液淤結無以滲于肌膚干燥甚至甲錯口渴、尿少、失血9津液大量損耗脈內(nèi)津液滲出于脈外血脈空虛津枯血燥

多汗奪津或津液大量丟失的患者,不可再用放血的方法。

“奪汗者無血”。津液脈內(nèi)津液血脈空虛津枯血燥多汗奪津10精血津液同源互化同源互化充養(yǎng)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精血津液同源互化同源互化充養(yǎng)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11

四、精氣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能生精攝精——補氣生精,補氣固精(二)精能化氣——補精生氣(三)精氣化神——補精生神,補氣生神(四)神馭精氣——安神固精,安神控氣四、精氣神之間的關系12

精氣神關系示意圖血氣精神生生攝馭化養(yǎng)行攝生攝生調(diào)互化同源精氣神關系示意圖血氣精神生生攝馭化養(yǎng)行攝13

第六節(jié)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與血1.氣為血之帥

1)氣能生血(1)氣為化生血液的原料(2)氣是血液化生的動力(3)臨床意義:氣旺,則化生血液功能強盛,血液充盈;氣虛,則化生血液的功能衰弱,導致血虛,治療上補氣以生血。第六節(jié)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一、氣與血1.氣為血之帥142)氣能行血(1)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2)促進臟腑功能活動,從而推動血行。(3)臨床意義: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治療血行失常,調(diào)氣為主,調(diào)血次之,氣虛血瘀,則補氣行血;氣滯血瘀則行氣活血。2)氣能行血(1)直接推動血行(如宗氣);(2)促進臟腑153)氣能攝血脾統(tǒng)血臨床意義:脾氣充足,則能攝血;脾虛不能攝血則血無所主,脫陷妄行而見出血,治療上以補氣攝血為法。2.血為氣之母

1)血能養(yǎng)氣:血盛則氣旺,血衰則氣少。2)血能載氣:氣隨血脫3)氣能攝血脾統(tǒng)血臨床意義:脾氣充足,則能攝血;脾虛不能16二、氣與津液

1.氣對津液的關系

1)氣能生津(1)氣是津液生成的物質(zhì)基礎(2)氣是津液生成的動力二、氣與津液1.氣對津液的關系1)氣能生津(1)氣是津172)氣能行津: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皻庑兴嘈小?。

臨床意義:(1)氣虛、氣滯→津液停滯(氣不行水);(2)津液停聚→氣機不利(水停氣滯);(3)二者互為因果,內(nèi)生水濕、痰飲,甚則水腫。(4)治療:行氣、利水并用。3)氣能攝津2)氣能行津:氣的運動變化是津液輸布排泄的動力?!皻庑兴嘈?82.津液對氣的關系

1)津可化氣:津液蒸騰化而為氣,敷布于臟腑經(jīng)絡,發(fā)揮滋養(yǎng)作用。臨床意義:(1)津傷則氣傷;(2)津脫則氣亦脫。

“吐下之余,定無完氣”。2)津可載氣:津液為氣的載體,氣依附于津液而輸布于全身。2.津液對氣的關系1)津可化氣:津液蒸騰化而為氣,敷布于臟19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一)精血同源——肝腎同源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一)精血同源——肝腎同源20(二)津血同源1.生理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津液不斷滲入脈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運行于脈中的血液,滲于脈外便化為有濡潤作用的津液。(二)津血同源1.生理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津液212)臨床意義血液淤結無以滲于脈外為津液肌膚干燥甚至甲錯口渴、尿少、皮膚干燥等。失血過多脈外津液滲入脈中脈外津液不足

血虛或失血的患者,不可再用發(fā)汗的方法?!皧Z血者無汗”。

2)臨床意義血液淤結無以滲于肌膚干燥甚至甲錯口渴、尿少、失血22津液大量損耗脈內(nèi)津液滲出于脈外血脈空虛津枯血燥

多汗奪津或津液大量丟失的患者,不可再用放血的方法。

“奪汗者無血”。津液脈內(nèi)津液血脈空虛津枯血燥多汗奪津23精血津液同源互化同源互化充養(yǎng)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精血津液同源互化同源互化充養(yǎng)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24

四、精氣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能生精攝精——補氣生精,補氣固精(二)精能化氣——補精生氣(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