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_第1頁
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_第2頁
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_第3頁
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_第4頁
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一、要素供給問題二、勞動供給三、利息理論四、地租理論五、利潤理論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第九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一、要素供給問題1一、要素供給問題1.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單一性,既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中間要素(投入)”所有者——生產向生產過程再次投入的中間要素的生產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有者——向市場提供諸如勞動等要素的所有者。本講義談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馬歇爾“四位一體”的公式:勞動---工資;資本---利息土地---地租;企業(yè)家的才能---利潤一、要素供給問題1.要素所有者。馬歇爾“四位一體”的公式:22.要素供給數(shù)量的特點消費者擁有的要素數(shù)量有限,消費者的決策只能在這有限的資源范圍內進行。消費者選擇,以獲得最大效用:要素供給: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提供給市場,從而獲得租金、工資、利息等收入;保留自用: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保留自用”。生產者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消費者的行為是效用最大化,要素所有者及其行為目標的不一致。2.要素供給數(shù)量的特點消費者擁有的要素數(shù)量有限,消費者的決3要素所有者的行為目的利潤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生產要素的供給概論要素供給曲線一般特征是向右上方傾斜價格數(shù)量O原始要素供給消費者在一定的要素價格水平下將全部資源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分配以獲得最大效用。資本品和中間產品供給利潤最大化要素所有者的行為目的生產要素的供給概論要素供給曲線一般特征是43.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效用最大化1)提供給市場的要素的邊際效用和消費者“保留自用”的要素的邊際效用相等。2)如果要素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邊際效用,那么消費者增加要素的市場供給減少保留自用的資源數(shù)量將能夠使他的總效用增加;3)如果該要素提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邊際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費者將會減少提供給市場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從而提高自己的總效用。3.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效用最大化2)如果要素5實際成本: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心理成本:補償勞動者心理負效用的費用。勞動以犧牲閑暇享受為代價,會給勞動者心理上帶來負效用。1.勞動的供給主要取決于勞動成本。包括兩類:工人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間。隨著工資提高:替代效應。閑暇變得更貴,想用工作替代閑暇。收入效應。工資更高,收入更多。會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還想有更多的閑暇。哪種效應更加有力,這取決于個人。二、勞動供給實際成本: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心理成本:補償勞動者心理6勞動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后彎曲?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解釋1)把閑暇視為一種正常商品,勞動供給是閑暇需求的反面,二者存在替代關系。2)勞動的價格,工資率W是閑暇的機會成本(代價,價格)3)閑暇的替代與收入效應:W上升替代效應收入效應閑暇需求減少(勞動替代閑暇:供給增加)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都增加)閑暇需求(勞動供給)減少還是增加?取決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相對大小勞動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后彎曲?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解釋1)把閑74)閑暇的收入效應很大,因為人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工資,尤其當工資水平高時。5)W低時,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勞動替代閑暇: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增加W高時,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減少。4)閑暇的收入效應很大,因為人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工資,尤其當8工資理論替代效應工資率上漲,選擇閑暇的代價相對提高,用勞動代替閑暇收入效應工資率在一定水平,增加收入的邊際效用小于閑暇的邊際效用,用閑暇替代勞動個別勞動者供給曲線向后彎曲市場勞動供給曲線向上傾斜工資理論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個別勞動者供給曲線向后彎曲92.勞動供給的特殊規(guī)律初期,工資增加,勞動會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后彎曲;工資高過一定限度,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不足以抵補勞動的負效用,勞動的供給量反而減少。2.勞動供給的特殊規(guī)律初期,工資增加,勞動會增加。到一定程度103.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與市場均衡LWL3L2L1W3W2W1OabcSWLOSDEW0L0勞動需求與供給共同決定工資3.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與市場均衡LWL3L2L1W3W2114.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yè)量的決定工會的存在是:工會控制了工人,是勞動供給的壟斷者。工會影響(提高)工資的三種方式WLOSD0E0W0L0D1W1E1L1(1)增加對勞動的需求,增加工資,增加就業(yè)。增加勞動需求的方法:增加出口,限制進口反對用機器替代工人,反對失業(yè)一人做的分給兩個人機器代替勞動導致勞動需求曲線左移4.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yè)量的決定工會的存在是:工會控12(2)減少對勞動的供給。結果:工資上升,就業(yè)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減少供給的方法強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減少工作時間。(2)減少對勞動的供給。結果:WLOS0DE0W0L0S1E13(3)最低工資法。工會迫使政府通過立法規(guī)定最低工資,將工資維持在一定水平上。會出現(xiàn)失業(yè)。WLOSDEW0L0W1L1L2實際的工資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有的行業(yè)舒適、安靜、安全、有趣,勞動者之間的工作效率的差別;勞動市場的信息不完全、對勞動者流動的限制、性別歧視等都是造成工資差別的因素。(3)最低工資法。工會迫使政府通過立法規(guī)定最低工資,將工資維14三、利息理論

1.時間偏好理論:人們喜愛現(xiàn)期消費,對未來難以預期。放棄現(xiàn)期消費應該得到利息作為報酬。2.迂回生產理論roundaboutproduction迂回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迂回生產的過程越長,生產效率越高。從而帶來利息。迂回生產理論——先生產生產資料,后用這些生產資料去生產消費品?,F(xiàn)代生產的特點就在于迂回生產,但迂回生產的實現(xiàn)就必須有資本。這種由于資本而提高的生產效率就是資本的凈生產力。資本具有凈生產力是資本能帶來利息的根源。三、利息理論1.時間偏好理論:人們喜愛現(xiàn)期消費,對未來難以153.利率(i)的決定取決于對資本的需求與供給。資本需求曲線D(投資)與供給曲線S(儲蓄)相交于E,決定:利息率水平為i0,資本量為K0。iOKDSEi0K03.利率(i)的決定取決于對資本的需求與供給。iOKDSE16四、地租(R)理論1.土地:(泛指各種自然資源)特點:數(shù)量有限;位置不變;不能再生地租:土地使用者對使用土地所支付的價格;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讓土地使用權而收取的報酬。地價:購買土地的市場價格,購買者具有所有權。地價與地租成正比,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四、地租(R)理論1.土地:(泛指各種自然資源)地租:地價:172.地租(R)的決定地租由土地供給和需求的交點所決定。RNOSDER0N0供給曲線是條垂線,表明土地的供給不會隨地租的提高而增加,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3、地租的趨勢:不斷上升需求不斷增加,D0→D1供給不增加,只能在S水平。RNOSD0E0R0N0D1E1R12.地租(R)的決定地租由土地供給和需求的交點所決定。RNO18五、利潤理論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超額(經濟)利潤。正常利潤的決定與工資類似,取決于“企業(yè)家才能”的供求關系。1.正常利潤,即企業(yè)家才能的價格,是一種特殊的工資。企業(yè)家才能需求很大;企業(yè)家才能供給很??;企業(yè)家才能的供求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正常利潤就會遠遠高于一般勞動者的工資。正常利潤包括在經濟學分析的成本之中,所以收支相抵就是獲得了正常利潤。完全競爭中,利潤最大化就是獲得正常利潤。超過正常利潤以后的超額利潤在完全競爭時并不存在。五、利潤理論利潤分為正常利潤的決定與工資類似,取決于“企業(yè)家192.超額利潤(經濟利潤)(2)壟斷壟斷對經濟的長遠發(fā)展不利,不合理。完全競爭條件下,達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額(經濟)利潤。超額利潤:超過正常利潤部分的利潤。企業(yè)獲得超額利潤途徑

(3)承擔風險對某項事業(yè)可能失敗的補償。

(1)創(chuàng)新是指企業(yè)家對生產要素實行新的組合。合理,應予以鼓勵。2.超額利潤(經濟利潤)(2)壟斷完全競爭條件下,達到均衡就20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標準。0

100100A人口累計百分比P%收入累計百分比I%

B1.洛倫斯曲線:洛倫斯發(fā)明的用來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線。離開45度線越遠表示社會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則越平均。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標準。021收入分配分組將一國總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后,考慮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口,40%人口……等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分別是6%、18%等。等級人口百分比人口累計占總收入百分比收入累計120206622040121832060173542080245952010041100美國統(tǒng)計學家M·O·洛倫斯提出。收入分配分組將一國總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后,考慮222.基尼系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G

=A/(A+B)0I%P%100ABYM基尼系數(shù)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嵯禂?shù)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數(shù)=0,表明洛倫斯曲線與45度線重合,社會分配絕對平均;=1,分配絕對不平均。2.基尼系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0IP%100ABYM基尼系數(shù)23效率與平等人口累計%020406080100收入累計%037.52949100MHO人口與收入分配對比表洛倫茲曲線DL人口累計%收入累計%AB基尼系數(shù)G=A+BA效率與平等的交替效率與平等人口累計%收入累計%MHO人口與收入分配對比表洛倫24洛倫斯曲線基尼系數(shù)收入分配a最小最平均b次之次之c最大最不平均國際通用的標準基尼系數(shù)收入分配小于0.2絕對平等0.2--0.3比較平等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較大0.5以上差距懸殊0.4是“警戒水位”洛倫斯曲線基尼系數(shù)25國別年份基尼系數(shù)中國199840.3%印度199737.8%日本199324.9%韓國199331.6%菲律賓199746.2%泰國199841.4%南非1993-199459.3%墨西哥199553.7%美國199740.8%巴西199660%德國199430%意大利199527.3%俄羅斯199848.7%英國199136.1%澳大利亞199435.2%基尼系數(shù)的國際比較(單位:%)國別年份基尼系數(shù)中國199840.3%印度1926最近的關于中國收入差距的數(shù)字還是世界銀行公布的2005年中國基尼系數(shù)0.47(改革開放前0.16),中國的官方統(tǒng)計機構并未發(fā)布相應的數(shù)字,國家統(tǒng)計局也并未將基尼系數(shù)列入定期公報行列。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fā)展報告2006》提供的127個國家近年來收入分配不平等狀況的指標表明,基尼系數(shù)低于中國的國家有94個,高于中國的國家只有29個,其中27個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亞洲只有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兩個國家高于中國。2006年,城鎮(zhèn)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組(4567.1元)的5.6倍;農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組(1182.5元)的7.2倍。

最近的關于中國收入差距的數(shù)字還是世界銀行公布的2005年中國27國家和地區(qū)年份基尼系數(shù)各組占全部收入或消費的比重(%)

最低20%第二個20%第三個20%第四個20%最高20%

中國20040.474.258.4813.6821.7351.86印度20040.378.0811.2714.9420.3745.34日本19930.2510.5814.2117.5821.9835.65美國20000.415.4410.6815.6622.4145.82德國20000.288.5213.7217.7923.0936.88

國家和地區(qū)年份基尼系數(shù)各組占全部收入或消費的比重(%28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課件293.市場競爭與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占有要素的狀況不同。效率的發(fā)揮建立在承認差別或者說不平等的基礎上。有差別才有運動。效率來自個人努力和勤奮,不重視和不承認有差別,就是鼓勵懶惰,平等只能成為普遍貧困。如果差距過大,貧富懸殊,也會造成嚴重社會問題。無法生活下去的人們必然鋌而走險,造成社會動蕩。有必要通過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來緩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現(xiàn)象。3.市場競爭與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占有要素的狀304.收入分配政策個人所得稅。根據收入的高低確定不同的稅率,對高收入者按高稅率征稅,對低收入者按低稅率征稅。遺產稅、贈予稅、財產稅等。糾正財產分配的不平等。消費稅。給窮人提供補助來實現(xiàn)分配的均等化。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險;保護勞動者的各種立法,包括最低工資法和最高工時法以及環(huán)境保護、食品和醫(yī)藥衛(wèi)生等法;各種福利設施和公共工程的建設。(1)稅收(2)社會福利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個人所得稅。根據收入的高低確定不同的稅率,31第九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一、要素供給問題二、勞動供給三、利息理論四、地租理論五、利潤理論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第九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一、要素供給問題32一、要素供給問題1.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單一性,既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中間要素(投入)”所有者——生產向生產過程再次投入的中間要素的生產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有者——向市場提供諸如勞動等要素的所有者。本講義談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馬歇爾“四位一體”的公式:勞動---工資;資本---利息土地---地租;企業(yè)家的才能---利潤一、要素供給問題1.要素所有者。馬歇爾“四位一體”的公式:332.要素供給數(shù)量的特點消費者擁有的要素數(shù)量有限,消費者的決策只能在這有限的資源范圍內進行。消費者選擇,以獲得最大效用:要素供給: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提供給市場,從而獲得租金、工資、利息等收入;保留自用: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保留自用”。生產者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消費者的行為是效用最大化,要素所有者及其行為目標的不一致。2.要素供給數(shù)量的特點消費者擁有的要素數(shù)量有限,消費者的決34要素所有者的行為目的利潤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生產要素的供給概論要素供給曲線一般特征是向右上方傾斜價格數(shù)量O原始要素供給消費者在一定的要素價格水平下將全部資源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分配以獲得最大效用。資本品和中間產品供給利潤最大化要素所有者的行為目的生產要素的供給概論要素供給曲線一般特征是353.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效用最大化1)提供給市場的要素的邊際效用和消費者“保留自用”的要素的邊際效用相等。2)如果要素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邊際效用,那么消費者增加要素的市場供給減少保留自用的資源數(shù)量將能夠使他的總效用增加;3)如果該要素提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邊際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費者將會減少提供給市場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從而提高自己的總效用。3.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效用最大化2)如果要素36實際成本: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心理成本:補償勞動者心理負效用的費用。勞動以犧牲閑暇享受為代價,會給勞動者心理上帶來負效用。1.勞動的供給主要取決于勞動成本。包括兩類:工人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間。隨著工資提高:替代效應。閑暇變得更貴,想用工作替代閑暇。收入效應。工資更高,收入更多。會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還想有更多的閑暇。哪種效應更加有力,這取決于個人。二、勞動供給實際成本: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心理成本:補償勞動者心理37勞動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后彎曲?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解釋1)把閑暇視為一種正常商品,勞動供給是閑暇需求的反面,二者存在替代關系。2)勞動的價格,工資率W是閑暇的機會成本(代價,價格)3)閑暇的替代與收入效應:W上升替代效應收入效應閑暇需求減少(勞動替代閑暇:供給增加)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都增加)閑暇需求(勞動供給)減少還是增加?取決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相對大小勞動供給曲線為什么向后彎曲?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解釋1)把閑384)閑暇的收入效應很大,因為人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工資,尤其當工資水平高時。5)W低時,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勞動替代閑暇: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增加W高時,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閑暇需求增加,勞動供給減少。4)閑暇的收入效應很大,因為人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工資,尤其當39工資理論替代效應工資率上漲,選擇閑暇的代價相對提高,用勞動代替閑暇收入效應工資率在一定水平,增加收入的邊際效用小于閑暇的邊際效用,用閑暇替代勞動個別勞動者供給曲線向后彎曲市場勞動供給曲線向上傾斜工資理論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個別勞動者供給曲線向后彎曲402.勞動供給的特殊規(guī)律初期,工資增加,勞動會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后彎曲;工資高過一定限度,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不足以抵補勞動的負效用,勞動的供給量反而減少。2.勞動供給的特殊規(guī)律初期,工資增加,勞動會增加。到一定程度413.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與市場均衡LWL3L2L1W3W2W1OabcSWLOSDEW0L0勞動需求與供給共同決定工資3.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與市場均衡LWL3L2L1W3W2424.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yè)量的決定工會的存在是:工會控制了工人,是勞動供給的壟斷者。工會影響(提高)工資的三種方式WLOSD0E0W0L0D1W1E1L1(1)增加對勞動的需求,增加工資,增加就業(yè)。增加勞動需求的方法:增加出口,限制進口反對用機器替代工人,反對失業(yè)一人做的分給兩個人機器代替勞動導致勞動需求曲線左移4.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yè)量的決定工會的存在是:工會控43(2)減少對勞動的供給。結果:工資上升,就業(yè)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減少供給的方法強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減少工作時間。(2)減少對勞動的供給。結果:WLOS0DE0W0L0S1E44(3)最低工資法。工會迫使政府通過立法規(guī)定最低工資,將工資維持在一定水平上。會出現(xiàn)失業(yè)。WLOSDEW0L0W1L1L2實際的工資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有的行業(yè)舒適、安靜、安全、有趣,勞動者之間的工作效率的差別;勞動市場的信息不完全、對勞動者流動的限制、性別歧視等都是造成工資差別的因素。(3)最低工資法。工會迫使政府通過立法規(guī)定最低工資,將工資維45三、利息理論

1.時間偏好理論:人們喜愛現(xiàn)期消費,對未來難以預期。放棄現(xiàn)期消費應該得到利息作為報酬。2.迂回生產理論roundaboutproduction迂回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迂回生產的過程越長,生產效率越高。從而帶來利息。迂回生產理論——先生產生產資料,后用這些生產資料去生產消費品?,F(xiàn)代生產的特點就在于迂回生產,但迂回生產的實現(xiàn)就必須有資本。這種由于資本而提高的生產效率就是資本的凈生產力。資本具有凈生產力是資本能帶來利息的根源。三、利息理論1.時間偏好理論:人們喜愛現(xiàn)期消費,對未來難以463.利率(i)的決定取決于對資本的需求與供給。資本需求曲線D(投資)與供給曲線S(儲蓄)相交于E,決定:利息率水平為i0,資本量為K0。iOKDSEi0K03.利率(i)的決定取決于對資本的需求與供給。iOKDSE47四、地租(R)理論1.土地:(泛指各種自然資源)特點:數(shù)量有限;位置不變;不能再生地租:土地使用者對使用土地所支付的價格;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讓土地使用權而收取的報酬。地價:購買土地的市場價格,購買者具有所有權。地價與地租成正比,與市場利率成反比。四、地租(R)理論1.土地:(泛指各種自然資源)地租:地價:482.地租(R)的決定地租由土地供給和需求的交點所決定。RNOSDER0N0供給曲線是條垂線,表明土地的供給不會隨地租的提高而增加,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3、地租的趨勢:不斷上升需求不斷增加,D0→D1供給不增加,只能在S水平。RNOSD0E0R0N0D1E1R12.地租(R)的決定地租由土地供給和需求的交點所決定。RNO49五、利潤理論利潤分為正常利潤超額(經濟)利潤。正常利潤的決定與工資類似,取決于“企業(yè)家才能”的供求關系。1.正常利潤,即企業(yè)家才能的價格,是一種特殊的工資。企業(yè)家才能需求很大;企業(yè)家才能供給很?。黄髽I(yè)家才能的供求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正常利潤就會遠遠高于一般勞動者的工資。正常利潤包括在經濟學分析的成本之中,所以收支相抵就是獲得了正常利潤。完全競爭中,利潤最大化就是獲得正常利潤。超過正常利潤以后的超額利潤在完全競爭時并不存在。五、利潤理論利潤分為正常利潤的決定與工資類似,取決于“企業(yè)家502.超額利潤(經濟利潤)(2)壟斷壟斷對經濟的長遠發(fā)展不利,不合理。完全競爭條件下,達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額(經濟)利潤。超額利潤:超過正常利潤部分的利潤。企業(yè)獲得超額利潤途徑

(3)承擔風險對某項事業(yè)可能失敗的補償。

(1)創(chuàng)新是指企業(yè)家對生產要素實行新的組合。合理,應予以鼓勵。2.超額利潤(經濟利潤)(2)壟斷完全競爭條件下,達到均衡就51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標準。0

100100A人口累計百分比P%收入累計百分比I%

B1.洛倫斯曲線:洛倫斯發(fā)明的用來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線。離開45度線越遠表示社會分配越不平均,越近則越平均。六、洛倫斯曲線和基尼系數(shù)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標準。052收入分配分組將一國總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后,考慮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例如,收入最低的20%人口,40%人口……等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分別是6%、18%等。等級人口百分比人口累計占總收入百分比收入累計120206622040121832060173542080245952010041100美國統(tǒng)計學家M·O·洛倫斯提出。收入分配分組將一國總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由低到高排隊,然后,考慮532.基尼系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G

=A/(A+B)0I%P%100ABYM基尼系數(shù)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嵯禂?shù)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嵯禂?shù)=0,表明洛倫斯曲線與45度線重合,社會分配絕對平均;=1,分配絕對不平均。2.基尼系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0IP%100ABYM基尼系數(shù)54效率與平等人口累計%020406080100收入累計%037.52949100MHO人口與收入分配對比表洛倫茲曲線DL人口累計%收入累計%AB基尼系數(shù)G=A+BA效率與平等的交替效率與平等人口累計%收入累計%MHO人口與收入分配對比表洛倫55洛倫斯曲線基尼系數(shù)收入分配a最小最平均b次之次之c最大最不平均國際通用的標準基尼系數(shù)收入分配小于0.2絕對平等0.2--0.3比較平等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較大0.5以上差距懸殊0.4是“警戒水位”洛倫斯曲線基尼系數(shù)56國別年份基尼系數(shù)中國199840.3%印度199737.8%日本199324.9%韓國199331.6%菲律賓199746.2%泰國199841.4%南非1993-199459.3%墨西哥199553.7%美國199740.8%巴西199660%德國199430%意大利199527.3%俄羅斯199848.7%英國199136.1%澳大利亞199435.2%基尼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