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命名的模式和模式標本日期: 2005-09-19 科或科級以下的分類群的名稱,都是由命名模式來決定的。但更高等級(科級以上)分類群的名稱,只有當其名稱是基于屬名的也是由命名模式來決定的。種或種級以下的分類群的命名必須有模式標本根據(jù)。模式標本必須要永久保存,不能是活植物。模式標本有下列幾種:(1)主模式標本(全模式標本、正模式標本)(holotype)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標本,即著者發(fā)表新分類群時據(jù)以命名、描述和繪圖的那一份標本。(2)等模式標本(同號模式標本、復模式標本)(isotype)系與主模式標本同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點與時間所采集的同號復份標本。(3)合模式標本(等值模式標本)(sy
2、ntype)著者在發(fā)表一分類群時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證了2個以上的標本或被著者指定為模式的標本,其數(shù)目在2個以上時,此等標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稱為合模式標本。(4)后選模式標本(選定模式標本)(lectotype)當發(fā)表新分類群時,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標本或主模式已遺失或損壞時,是后來的作者根據(jù)原始資料,在等模式或依次從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中,選定1份作為命名模式的標本,即為后選模式標本。(5)副模式標本(同舉模式標本)(paratype)對于某一分類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標本以外同時引證的標本,稱為副模式標本。(6)新模式標本(neotype)當主模式、等模
3、式、合模式、副模式標本均有錯誤、損壞或遺失時,根據(jù)原始資料從其他標本中重新選定出來充當命名模式的標本。(7)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topotype)當不能獲得某種植物的模式標本時,便從該植物的模式標本產(chǎn)地采到同種植物的標本,與原始資料核對,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標本,稱為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植物標本館模式標本的類型編輯整理:陳建平 2006-6主模式標本(全模式標本、正模式標本) holotype 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標本,即作者發(fā)表新分類群時據(jù)以命名、描述和繪圖的那一份標本。 等模式標本(同號模式標本、復模式標本) isotype 與主模式標本同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所采集的同號復
4、份標本。 合模式標本(等值模式標本) syntype 作者在發(fā)表一分類群時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證了2個以上的標本,被引證標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稱為合模式標本。 后選模式標本(選定模式標本) lectotype 作者在發(fā)表一分類群時未曾指定主模式標本或主模式已遺失或損壞時,是后來的作者根據(jù)原始資料,在等模式或依次從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或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中,選定l份作為命名模式的標本。 副模式標本(同舉模式標木) paratype 作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標本以外同時引證的標本,稱為副模式標本。 新模式標本 neotype 當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標本均有錯誤、損壞或遺失時,根
5、據(jù)原始資料從其他標本中重新選定出來充當命名模式的標本。 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 topotype當不能獲得某種植物的模式標本時,便從該植物的模式標本產(chǎn)地采到同種植物的標本,與原始資料核對,以代替模式標本,因采集人與采集日期不盡相同,稱為原產(chǎn)地模式標本。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網(wǎng)絡信息中心植物名稱知識植物名稱植物只有具備了名稱才能進行交流。一切名稱都具有這樣的意義。在提到一種植物或一類植物時,我們總希望使用一個名稱,而避免使用一些描述性的詞組,比如說:“今天我在植物園里見到了一些牽?;ā憋@然要比下面的說法方便明了
6、:“今天,在植物園里,我見到了一些爬在籬笆上長有許多藍色的、伸長的喇叭花和心形葉的植物?!?一個名稱必須是完整、清楚明確且與眾不同,要有利于討論和描述同一植物,這樣的名稱就能達到知識交流的目的。命名中任何足以干擾這種交流的因素都應該予以廢除。因此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就必須廢除。命名中的確許多規(guī)定正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建立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ICBN),它管轄除栽培植物以外所有的植物學名的構(gòu)成和使用。指導栽培植物命名的是另外一個法規(guī):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guī)(ICNCP)。植物的科學名(簡稱學名,既拉丁名)學名的優(yōu)點1這些名稱是根據(jù)國際植物學命名大會(ICBN)通過的明確的規(guī)律和準則來建
7、立。每六年召開這樣的一次大會,最近一次ICBN是今年8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目前幾乎所有的分類學家都根據(jù)這些規(guī)則來對植物進行命名。2任何植物,不管其分布狹窄還是遍及世界都只有一個有效學名。不僅如此,它在任何國家的寫法都是一樣的。用“銀杏”作為例子,它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qū)可能都有不同的名字,如在我國還被稱為“白果”、“公孫樹”、“鴨掌樹”等,但其科學名只有一個:Ginkgo biloba L. 哪個國家拼法都一樣。3每種植物只有一個有效的名字。 這種植物在研究上可能還有幾個其他的名字,但是除了正確的名字,其他的都稱為同物異名(synonyms)。4反之,只有一種植物具有這個有效的名稱
8、,如果這個名字被錯誤用在不同植物上,我們稱為之為異物同名(homonym)。例如,如果有一個薔薇的新種被發(fā)現(xiàn)并且被稱命名為Rose cinnamomea,由于這個名字已經(jīng)被前人正確的利用了,這就是一個無效的異物同名。5學名通常對植物本身特征的描述,例如銀杏Ginkgo biloba L。它的意思是植物的葉子是二淺裂的(biloba)。有些名字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無論如何,它都有一些特定的含義,當然大多是用熟悉而簡單的拉丁詞來表示。學名可能存在的缺點1命名法只是到了最近才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被統(tǒng)一起來。在此之前,情況是混亂的。例如美國植物學家曾同時用兩套規(guī)則。直到1930年,還有一些學者用國際法則,而另
9、一些學者用所謂的美國法則。這些導致了植物名稱的混亂,影響至今。2植物命名法仍然在不斷修改之中,每六年要開一次世界性會議(ICBN)討論就是證明。但正如任何規(guī)章制度都有其不公和混淆結(jié)果那樣,我們并不立刻完全廢除這些規(guī)則和章程。3有些熟悉的名稱要被改掉。這是很令人惱火的事情。這是由于命名法的原因而不得不改變的。例如,命名法的一個原則是第一個合法名稱必須是該植物的有效名稱, 稱為優(yōu)先率/優(yōu)先權(quán)(law of priority), 相信不會有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不幸的是有些已經(jīng)使用多年、為大家所熟悉的名稱被證實是不合法名,只好廢棄,換成一個大家不熟悉的名稱。我們有這樣的例子,常用的一味中藥管花肉蓯蓉 Ci
10、stanche mongolica Beck 不得不被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 Wight所代替,因為前者是一個晚出的異物同名。雖然我們不希望這樣做,但總不能讓一些植物學家作例外的處理,而讓另外的人來遵守正常的規(guī)則,如果這樣做,命名法規(guī)則本身就很快沒有意義了。4有時候,學名的改變會帶來其含義和邏輯上的混亂。例如,Linnaeus 命名了Convallaria屬(百合科)的2個種Convallaria bifolia L.和 Convallaria trifolia L.,它們的主要區(qū)別為兩個葉片與三個葉片。Greene后來決定把這些種放在Unifolium屬中,這
11、就造成了相當令人吃驚的而又確實沒有邏輯性的組合名稱Unifolium bifolium ( L.) Greene 和Unifolium trifolium ( L.) Greene 。單葉屬中的2片葉子和3片葉子的種! 這些例子當然只是超過規(guī)則范圍的一些例外。 另外,一些由一些不知名的人或不熟悉的地理區(qū)域而命名的學名可能對普通學生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含義,學習的時候就要靠死記硬背了。5有些植物學名很長而且由一些不常用或不熟悉的字構(gòu)成,對那些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語言訓練的人來說,準確地記住他們很難。例如,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樟樹), Peucedanum tereb
12、inthaceum Fisch.(前胡)對我們中的多數(shù)人來說記住它們并不是容易的事。 植物的俗名植物的俗名是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形成的對植物通俗的習慣稱呼。歐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植物英文名稱就是俗名。 相對于學名(拉丁名)來說,我們國內(nèi)常用的“中文名”、“地方名”、“別名”等也都是俗名。顯然,許多種植物的“俗名”已經(jīng)成為最常用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廣布種或特別有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許多人除了俗名不會用別的名稱,甚至不愿意聽到植物學名。無論對研究人員還是植物愛好者,除了學名外,了解和掌握本國語的植物俗名也是必需的。如果你要鑒定植物,最好把它的學名和俗名都寫下來。學名可以讓其他的植物學家確切知道你鑒定的植物,而
13、俗名則便于在一般讀者中交流。俗名被廣泛利用是由于以下一些特點。首先,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它是唯一被熟知的名字,也是最容易用來交流的名字。另外,它通常很簡單易記,通常是用一些通俗的詞匯表達或是對該植物特征的明顯描述。如:金銀花、酸棗、白皮松、Windflower(白頭翁)、Mayflower(五月花)等等這些名字,一定會讓你很快的想起植物很好辨認的外型和特征。但是,俗名在利用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比如,只有一種語言可以表示它清楚的意思。還有,它會產(chǎn)生很多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的現(xiàn)象。有時在同一個地方的不同個人,或同一個地區(qū)的不同位置,相同的一種植物可能有很多俗名。例如,火棘(Pyracantha f
14、ortuneana H.L.Li)在廣西西北部不同縣份分別被稱為火把果、救荒糧、紅米刺。誰能說出來到底哪個錯哪個對呢?另一方面,幾種不同的植物具有相同的俗名。如“木通”這一中文名稱在歷史上比較混亂,它曾經(jīng)指毛茛科、馬兜鈴科和木通科的多種植物,而這些植物在毒性和藥用價值上大相徑庭,配比掌握不對時可釀成事故。這是同名異物引起誤用的典型例子,緣于俗名太多,且植物中文名稱沒有統(tǒng)一而引起的錯誤。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俗名在起名時沒有規(guī)則可遵循!不像植物學名那樣有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ICBN)這部國際大法來掌控。在我國,許多植物學數(shù)據(jù)在科學名稱后列出了被認可的“中文名”和“別名”(兩者都是俗名)。其中“中文名
15、”主要依中國植物志和中國高等植物圖鑒這樣的全國性著作,以此來對中文名混亂這種情況進行規(guī)范。雖然這樣做起到較好的作用,但正如以上所述,目前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規(guī)范植物中文名的命名,所以在科學研究和日常交流中會產(chǎn)生很多問題。最近有作者呼吁建立植物中文名的標準規(guī)范,并對以前產(chǎn)生錯誤混淆的名稱進行修訂,使得以后對植物中文名在國內(nèi)的研究交流和生產(chǎn)利用更加便利有效。 學名的構(gòu)成形式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的一個基本準則是植物學名必須是拉丁名稱,如果是從其他語言中派生出來的話,至少要給予拉丁處理。這個準則克服了由不同語言的復雜性所引起的困難。 1屬名和種名我們在論述國際命名法規(guī)的準則以前,還必須熟悉一些植物學名的構(gòu)
16、成和書寫的習慣。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屬名,它總是一個單數(shù)名詞,其第一個字母必定是大寫。例如:Primula即報春花屬,Rosa即薔薇屬,Begnonia 為秋海棠屬,等等。一個種名是由兩部分構(gòu)成的,第一個詞是它所屬的屬名,第二詞稱為種加詞。例如:櫻草這個種的學名為Primula vulgaris, Primula是屬名,Primula vulgaris是種名,vulgaris則是種加詞。 2屬和種的名字的起源了解學名的起源是很重要的,它不僅讓你對整個學科有更為全面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我們牢記它們中的許多名稱。就如同我們將看到的它們不僅僅是一串毫無意義的音節(jié)。以下是學名中最常見的一些來源方式。1)屬
17、的名稱a. 為了紀念某人,如 Lobelia (半邊蓮屬) 是為了紀念Matthias de Lobel.(馬提亞)b. 一些典型植物名稱,如Verbas*(毛蕊花屬)是一個古老的拉丁名稱。c. 類群的特征,如Penstemon(元參屬)來源于 pen和stemon 意思是五個雄蕊。2)種的名稱a. 為了紀念某個人,如Rose woodsii Lindl.為了紀念Joseph Wood.。許多植物學家更喜歡把這種特殊名稱的開頭用大寫字母表示。b. 一些古老的典型名稱,Verbas* thapsus L.。 Thapsus是一個典型的名稱,來源于古詞匯。c. 曾經(jīng)的一個屬名被接受為種的名稱,Sa
18、ponaria vaccaria L.。Vaccaria是一個老屬的名稱,來源于“vacca”或母牛。許多植物學家把這類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大寫。d. 以地點命名,如Rose carolina L.來源于Carolina州。f. 以種的特征來命名,Rose cinnamomea L.有肉桂的香味。3雙名法用一個屬名加上一個種的加詞來為植物命名的系統(tǒng),是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Linnaeus,1707-1778)創(chuàng)立的,因為這個系統(tǒng)中每種植物的名稱由兩部分構(gòu)成屬名和種的加詞而被稱為雙名系統(tǒng)。種名本身有時也可以稱為雙名。雙名系統(tǒng)最強大的生命力在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親緣的關系概貌,有助于我們記憶,并能對那些
19、未知的植物進行推理。例如:鵝掌楸的學名是Liriodendron chinese(Hemsl.)Sargent,而美國鵝掌楸的學名是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如果我們熟悉鵝掌楸,但不熟悉美國鵝掌楸的話,我們就能夠作一些推斷:它們都是鵝掌楸屬的兩個種,所以后者在某些方面與各前者相似的。同樣,如果我們有一種尚不了解的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植物要進行栽培的話,根據(jù)平時對杜鵑花屬的經(jīng)驗,我們就有一定的把握預料到,它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才能生長良好。雙名系統(tǒng)也便于我們討論那些共同特征的種類。所以,園丁可以談論報春花、秋海棠、大麗花等植物的栽培。這里他并沒有談到特殊的
20、種,只是談了屬于報春花屬(Primula)、秋海棠屬(Begonia)和大麗花屬(Dahlia)的普通種類的栽培。如果像有些人曾經(jīng)建議的那樣,每一個種只給予一個單獨的名稱,將它們完全區(qū)別開來(即所謂的單名),或者用數(shù)字公式來區(qū)別它們 ,那么就沒有上述這些名稱的優(yōu)點了。另一方面,雙名法系統(tǒng)又有一個引起了許多問題的明顯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取決于它所隸屬的屬名,接著而來的是,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名稱已經(jīng)被置于一個錯誤的屬中的話,那么就必須把它改歸于另外一個正確的屬,這樣它本身的名稱不可避免地將要改變。馬蹄紋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曾經(jīng)被歸在另外的一個屬老鸛草屬(Gera
21、nium)而被定名為Geranium zonale,雖然植物學家們現(xiàn)在都認為這個名稱是錯誤的,但是這種通俗名稱一直被堅持使用在這種植物上,以至于花房和溫室中的天竺葵一直被當作老鸛草。這作為屬間改變的一個結(jié)果,是和我們一開始所強調(diào)的明確性和一致性的原則相違背的。這會妨礙正確信息的自由交流。4其他等級的分類單位的名稱現(xiàn)在我 們將簡單地討論一下種和屬以外的分類單位的命名。種級以下分類單位的名稱是用一個種名和一個特殊的種下加詞的組合來命名的。這兩部分由一個分類單位級別的詞連續(xù)起來。這樣,它們的名稱至少由三個部份雙名及一個加詞構(gòu)成,例如:Silene dioica subsp. zetlandica(鋪
22、地雪輪), Betula pubescens subsp. odorata, Salix repens var. fusca(葡萄柳)等等。這就是所說的三名法。用雙名形式寫種以下分類單位的名稱是錯誤和無意義的。例如,我們決不能這樣寫:Salix subsp. repens.屬以下的亞單位(亞屬直至系)和科以下的亞單位(亞科直至亞族)的名稱,同樣是幾個部分的組合,用一個表明級別的詞聯(lián)結(jié)起來,但是科和科以上的等級,其名稱則是由一個復數(shù)形式的單詞構(gòu)成,這種單詞或是名詞(例如:木蘭植物門Magnoliophyta),或是形容詞而作名詞使用(例如:百合目Liliatae,這是百合目植物Plantae L
23、iliatae的縮寫)。各級分類單位的名稱的結(jié)尾,各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形式。5命名人的引證人們經(jīng)??梢砸姷?,在植物名稱之后緊隨著一個人的名字(通常是縮寫)。例如:歐洲櫻草(Primula vulgaris Huds.)、溪邊水楊梅(Geum rivale L.)。這就是命名人的引證,那個人就是有關名稱的命名人。 Hudson就是歐洲櫻草的命名人,Linnaeus是溪邊水楊梅的命名人。命名人就是第一次發(fā)表某一植物名稱的人。他的名字不是植物名稱的一部分,只是為了標記而被加上的。命名法的規(guī)則植物分類學家常常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jīng)被確認是分得清楚的兩個以上的種實際上是同一個種,必須將其合并。植物的命名法,不僅要
24、保證那些名稱是可靠的和通用的,還必須使之適應于這一事實,即被命名的物種名稱難免經(jīng)常要改變。經(jīng)過分類的東西事實上是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是動態(tài)的。然而要使命名法有用,它必須是穩(wěn)定和靜態(tài)的。因此,植物學命名法的問題,就歸結(jié)為如何協(xié)調(diào)好適應分類系統(tǒng)變化的需要和可靠性、通用性的需要。為了做到這一點,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擬定了某些條款,這些條款在給植物以學名時必須遵照。其中最重要的是發(fā)表、模式、優(yōu)先權(quán)等等。發(fā)表隨著知識的增加,分類單位的界限以及特征難免要變化。進行命名時要能夠找出這類植物最先被定下的名稱。換言之,我們必須追溯和精確地查出,當最先命名的人為植物命名時,他所認定的到底是什么植物。能夠完成這項工作的唯一方
25、法就是查找作者已發(fā)表的文獻。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要求名稱必須發(fā)表,其目的就在于使它在植物的科學命名法規(guī)中必須是可定位的。在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中,發(fā)表要滿足兩個條件:有效發(fā)表和合格發(fā)表。有效發(fā)表是說,一個名稱必須是發(fā)表在能被大眾得到的印刷品上(例如被確定是出售的,或者是能供交換的),或至少是能夠分發(fā)到進行植物學研究的地方。這保證了我們很容易追溯一個名稱的最初發(fā)表文獻。這里的印刷品指具體的專著或者是公認的科學期刊。原稿、打印散頁、報紙、縮微膠卷和其他類似的半永久性的或者不易見到的媒介物,均不允許作為植物學名有效發(fā)表的工具。沒有被有效發(fā)表的名稱在植物科學中是沒有位置和無人理睬的。即使我們
26、找到了該名稱的有效發(fā)表的地方,除非該名稱附有某些資料,否則我們?nèi)詿o法知道作者將該植物歸于某類的依據(jù)。合格發(fā)表就保證了我們能夠做到這點。所謂合格發(fā)表,就是一個名稱必須附有一篇對該植物所作的描述,或者至少有一份以前有效發(fā)表過的描述的參考文獻。未經(jīng)合格發(fā)表的名稱在植物學研究中也是沒有位置和無人理睬的。從1935年1月1日以來,高等植物某一新的分類單位的名稱的合格描述必須使用拉丁文。強制用拉丁文描述,不僅保證了所有描述文章更容易互相比較,也意味著所有國家的分類學家們只需要熟悉僅僅一種外國語,即植物學拉丁語,而不必再去顧及那些先前被允許使用于描述新分類群的眾多現(xiàn)代語言。在這里,一個新的分類單位是指從來沒
27、有被給予過任何合格發(fā)表的名稱的類群。在解釋了有效發(fā)表和合格發(fā)表之后,現(xiàn)在就能夠?qū)σ粋€名稱的命名人作出更準確的規(guī)定了。一種植物名稱的命名人就是第一個合格發(fā)表了這名稱的人。他的名字寫在植物名稱后面,以表明對此名稱的權(quán)威。引證Primula vulgaris Hudson.(歐洲報春花)告訴我們Hudson是第一個合格發(fā)表歐洲報春花名稱的人。引證Geum rivale L.(溪邊水楊梅)告訴我們Linnaeus是第一個合格發(fā)表溪邊水楊梅名稱的人。引證還經(jīng)常緊跟著一個日期,例如:溪邊水楊梅Geum rivale L.(1753)。這個日期就是此名稱首次合格發(fā)表的確切時間。標定標定就是指出或指定一個模式
28、的過程。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要求運用植物名稱時一定要用所謂命名模式。用模式來確定名稱運用的方法就是模式方法。模式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嘗試,意在解決我們已經(jīng)談到過的那種進退兩難的困境,即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證命名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以適應分類系統(tǒng)固有的變化、動蕩的特點。例如當一個分類單位被劃分成兩個或更多的分類單位時,或者一個分類單位的范圍被擴大成包括兩個或更多的已命名過的分類單位時,如何決定名稱的運用,就是模式方法所要解決的。一個名稱是永遠與其命名模式連在一起。因此,如果一個分類單位的劃定剛好與該名稱的模式相容,那么這個名稱就應該用于這一分類單位;如果后來確定名稱的模式超出了分類單位的變異范圍,那么該名稱就
29、不再適用于這個分類單位。一個名稱的模式,是正式規(guī)定作為名稱合格發(fā)表時描述所依據(jù)的一項成份?!俺煞荨币辉~在這里所指的事物,因有關的分類單位級別不同而不同。例如:種的名稱模式,通常指的僅僅是合格發(fā)表這一名稱時據(jù)以進行原始描述的植物標本。一個屬名的模式就是使此名稱得以合格發(fā)表時用來做原始描述的種。一個科或更高級分類群的名稱的模式,就是那些使名稱得以合格發(fā)表時用來做原始描述的屬。如一種名為Kalanchoe sensiflora Rolfe植物的模式,是由 Snowden 在肯尼亞(Snowden)采集到的。此標本正是使種名得以合格發(fā)表的原始描述的依據(jù)。庭薺屬(Alyssum montanum L.)
30、這個種是此屬名合格發(fā)表時用來描述的依據(jù)?;⒍菘疲⊿axifragaceae Juss.)名稱的模式就是虎耳草屬(Saxifraga L.),它是此科名合格發(fā)表時用來描述的依據(jù)。只有名稱才有模式,牢記這一點非常重要。分類單位沒有什么模式,說某一分類單位的模式是錯誤的??梢哉f某一個種的名稱的模式,這是對的,但說某一個種的模式則是錯的。模式?jīng)Q不是指從變異范圍來說包括它們自己在內(nèi)的分類單位的典型。一個模式可以是包括它自己在內(nèi)的分類單位的變異范圍之內(nèi)的任何一個類型,只是這決不影響模式的涵義。一個模式僅僅是命名的手段。從分類學的觀點來說,一份特定的標本,到底是種的還是屬的模式,或者不是模式,純粹是偶然的
31、,沒有任何意義,例如,一份模式標本僅僅是合格發(fā)表一個名稱時要進行描述才出現(xiàn)的一份標本,當把許多標本歸類成一個種時,該模式標本和其他的標本一樣被同等看待,僅僅是后來考慮采用哪個名稱時,它才變得重要起來。無論分類方法如何變化,分類單位的界限如何改動,模式方法都全面清楚地規(guī)定了名稱的運用,它是命名法的基石。優(yōu)先權(quán)當兩個或更多分類單位被合并成一個時,如何運用模式方法呢?這將促使我們?nèi)フJ識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ICBN)中的第三個主要原則:優(yōu)先權(quán)的原則。1967年,Jeffrey 和Keraudren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是關于葫蘆科(Cucurbitaceae)中較小的產(chǎn)于非洲的屬Raphidiocystis
32、Hook.f.的修訂。有兩份模式標本(8號和9號)歸在Jeffrey和Keraudren劃定的某種植物的變異范圍之內(nèi)。換句話說,Baker在1890年認為是兩個不同的種,現(xiàn)在被Jeffrey和Keraudren認為是同一個種。這兩個名稱與各自的模式標本相連:Raphidiocystis brachypoda Bak.和Raphidiocystis sakalavensis Bak.。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確認任何一個分類單位只能夠有一個正確名稱。現(xiàn)在的問題是在Jeffrey和Keraudren的分類中如何決定這個種的正確名稱。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要求我們運用優(yōu)先權(quán)原則來決定。優(yōu)先權(quán)原則規(guī)定:當同一個分類
33、單位有兩個或更多的名稱時,一般最早的名稱是正確的?!白钤纭笔侵傅谝淮魏细癜l(fā)表的名稱。這樣事情就簡單了,含有R. brchypoda Bak.模式標本的名稱發(fā)表于1882年,而含有R.s sakalavensis Bak.的模式標本,這一名稱發(fā)表于1890年。這樣R. brachypoda Bak.是更早的,必須作為這個種的正確名稱。兩種或更多的名稱被用于同一分類單位,稱為同物異名。 也就是說,同物異名是指同一物種體具有不同的名稱。根據(jù)優(yōu)先權(quán)的原則,許多用于同一物種的名稱中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一般的情況下也就是最早的那一個名稱。較遲的那些名稱,就稱為以最早的名稱為正確名稱的該物種的異名(syno
34、nyum?),例如,對于上述的那個種來說,R. brachypoda Bak.是正確的名稱,R. sakalavensis Bak.就是它的異名。優(yōu)先權(quán)原則適用于一直到科一級的所有分類單位的命名。Copyright by . All Right Reserved. 中國植物科學網(wǎng)絡門戶平臺 _COPYRIGHT2發(fā)表於: 2005-12-16 (657 閱讀) 回到上一頁 RongGui 第七章 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的分類及命名版權(quán)所有 ? 1902-2006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郵政編碼:730070 電話作維護:夏沙 第七章 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的分類及命名第一節(jié)
35、生物多樣性的定義和重要性l 生物多樣性通俗的說就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等)及其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層次和聯(lián)合體的多樣化。l 研究較多、意義較大的主要有4個層次:n 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n 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n 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Ecological diversity)n 景觀多樣性(Landscape diversity)第二節(jié) 植物的分類一、 植物分類的方法(一) 人為分類和自然分類1 人為分法:按照人的意志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這種分類較簡單、直觀,實用易于掌握。不能反應各除各群之的親緣關系。是最早的植
36、物分類方法。 2 自然分類:根據(jù)生物類群之間形態(tài)特征和親緣關系進行分類的方法稱為自然分類法。這種方法比較科學,能反映出物種之間的進化情況和親緣關系。也就是說把親緣關系進的分為一類或一群。這種分類系統(tǒng),早在 18 世紀由瑞典植物學林奈首先提出的。以后,經(jīng)許多植物學家的不斷完善,使其更合理更科學。瑞典植物學家林奈(Karl von Linne, 17071778年) 于1735年出版“自然系統(tǒng)” (System Nature) 這一名著。 林奈在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動、植物的分類系統(tǒng),并制訂了一個統(tǒng)一的生物命名法即雙名法(binomial menclature)。 他的分類系統(tǒng)包括綱(cla
37、ss)、目(order)、科(genus)、種(species) 4個等級。他給每一個生物定一個屬名和一個種名,即屬名加種名就是這個生物的生物學名。 不足之處:林奈不相信生物進化,他認為物種不會改變,物種彼此之間不存在系統(tǒng)的關系,因而他的分類系統(tǒng)不可能反映各種生物在進化上的地位人為的分類系統(tǒng)。分類學不僅局限于鑒定物種,確定其等級成為分類系統(tǒng),而且還須研究動物種間親緣關系及整個生物界系統(tǒng)發(fā)育的演化過程,從而使人們對分類學的概念從靜止狀態(tài)的創(chuàng)造論轉(zhuǎn)變?yōu)閯討B(tài)的進化論。 海格爾(Haeckel,18341919)創(chuàng)造“進化樹”。這種“ 進化樹”并沒有全盤打亂舊分類系統(tǒng),只是在舊分類系統(tǒng)的一個個離散的類
38、群間加一條聯(lián)線以表示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因此仍存有一些不合理現(xiàn)象。 20世紀40年代赫胥黎(Huxley)在他的新系統(tǒng)學中,以種群分類概念代替模式分類概念。在此之前,動物分類是根據(jù)個別的模式標本作為種的鑒定,因而把個體當作基本的分類單位。 除用形態(tài)特征作為分類性狀外,還用生態(tài)、行為、生理、生化、地理等方面的資料作為分類依據(jù),以生物學概念替代純形態(tài)概念。 1963年Sneath和Sokal聯(lián)合出版數(shù)值分類學原理,提出用數(shù)學方法來分種和高級階元。對所研究的動物類群的許多性狀加以數(shù)值化,再用電子計算機運算、對比和統(tǒng)計分析以此表明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來分類。(二) 細胞分類 應用細胞學特征進行物種分類稱為細胞分類學(cytotaxonomy)。 較多的是核型分析,如染色體的數(shù)目、形態(tài)和大小,染色體的類別,染色體著絲粒的位置及其臂長,染色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智謀三國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證券投資顧問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5公務員臨時面試題及答案
- 提高客戶滿意度運用主效應研究
- 2024年日照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的處理及上報培訓試題(附答案)
- 2025年汽車修理工(初級)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法院書記員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生成式AI產(chǎn)業(yè)前景創(chuàng)新趨勢與發(fā)展戰(zhàn)略專項規(guī)劃報告
- 醫(yī)療垃圾處理知識培訓試題(附答案)
- 2025年空軍專業(yè)技能類文職人員招聘考試(檔案)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5套)
- 農(nóng)村建祠堂征地合同范本
- 上海虹橋新港商業(yè)策劃過程稿
- 文秘考試題庫及答案
- T-CECC 37-2025 公共數(shù)據(jù)資源授權(quán)運營合規(guī)要求
- 2025擔保借款還款協(xié)議書(醫(yī)療器械融資)
- 2025年小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zhì)教育心理學理論應用測試題庫
- 醫(yī)院信息科筆試題庫及答案
- 專題特訓五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
- 無負壓供水系統(tǒng)施工技術與方案
- 2025年高考真題-化學(湖南卷) 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