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L35-《徐文長傳》的寫作特色.doc_第1頁
D3-L35-《徐文長傳》的寫作特色.doc_第2頁
D3-L35-《徐文長傳》的寫作特色.doc_第3頁
D3-L35-《徐文長傳》的寫作特色.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素材庫第35課徐文長傳的寫作特色吳明福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徐渭是晚明的著名文士,字文長,號天池,紹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平事跡頗有些傳奇色彩。他吞吐河山,指論天下的氣概和膽識,多方涉獵,無施不可的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以及清高傲岸,狂放不羈的性格,皆獨立一時,卓越不群;因而頗受當時的知識分子的景仰。而他那坎坷不遇,潦倒終生,及至憂憤成疾,癲狂到用斧錐自裁以求快死的悲慘命運,在當時也可謂絕無僅有。因此,也使許多知情者為之流涕痛惜。袁宏道略小于徐渭,與徐渭素昧平生,但他對徐的為人處事和藝術創(chuàng)作成就由衷的欽佩,并對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他將這種相痛相惜之意托諸筆端,寫下了徐文長傳這篇文章。首先,我們可以感受到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色是“文中有我”,始終滿溢著作者的強烈感情。開篇作者就極寫與陶望齡共讀徐渭詩集,“月影下,讀復叫,叫復讀,童仆睡者驚起”的狂喜情態(tài),鮮明地表現(xiàn)出作者對徐渭的愛慕之情。而后在行文中,又夾議夾敘,不時流露出作者對徐渭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的折服和贊賞。例如,說徐渭的詩是“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而介紹徐渭文章時,則說:“有卓識,氣沉而法嚴韓、曾之流亞也”;當評述徐渭畫時又說是:“筆意奔放”“超逸有致”等等。即使是敘述徐渭遭際或事跡,作者也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嘆。以文中三個“竟”字為例:1、視一世士,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2、然文長竟以不得志于時,抱憤而卒。3、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前兩句中的“竟”字,表露出作者對徐渭懷抱利器,無以施展而終于埋沒于世的深沉感唱;第三句中的“竟”字,則表現(xiàn)了作者對徐渭欲死不得,活受其罪的真心痛惜,至于篇末作者之議論,則更是直截明達,對徐渭的欽佩與同情溢于言表。通篇無論是對傳主的揄揚、評論,還是正面描述文長其人其事,都明顯地傳導出作者對傳主之間思想感情的交融與共鳴,既可見惺惺相惜之情,亦可見自身胸襟之意。其次,這篇人物傳記的又一特色是“形散神聚”。其篇幅雖不足千字,敘及的范圍卻較廣。徐渭的生平遭遇,為人行事,才略性情,游蹤嗜好及其詩、文、書、畫的創(chuàng)作成就等,無不涉及。且作者文筆疏蕩,于所紀各事,多則數十字,少則三言兩語,俱不十分用功,都不讓讀者感到松散零亂,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能做到“形散神聚”。清代林西仲評論這篇文章時說“以奇字立骨”就十分中肯而準確地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在袁宏道看來,徐渭此人“無所不奇”,世所罕見,因而在為徐渭立傳時,筆墨行止,緊密圍繞一個宗旨突出徐渭之“奇”將此作為總攝全文的靈魂。只要對文章所敘述的事件作一個粗疏的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事件萬變不離其宗,其旨意都在說明徐渭與眾不同的三個方面。(一)才能奇異。一是有經世濟時之才,照作者所述是“縱談天下事,”“好奇計,談兵多中”,胡宗憲聞名跡延至幕府,委以重任。一是有文才,多方涉獵,詩、文、書、畫無施不可,極具個性。(二)性情奇怪。早先自負才略,目空一切,“視一世士,無可當意者”,得志時,渴見上司,每“葛衣烏巾”,長揖不拜;失意后,“放浪曲蘗,恣情山水”,將英雄失路之悲憤托于詩。晚年因憂憤而佯狂,“顯者至門,或拒不納”,興來飲酒,又“呼下隸與飲”,甚至以斧錐自戕。足見其性情之奇。(三)遭遇奇特。既懷曠世之才,然“屢試輒蹶”,“不得志于有司”,終生不遇,抱憤而卒。綜上所述,可見作者的旨意非常明確,他既以“奇”字為繩墨來取舍材料,又以“奇”字為骨架結構文章。因而盡管所記事例紛雜,但文章卻顯得骨力勁健,神氣凝聚。值得注意的是同是介紹徐渭的文章,四庫全書中的明史對徐渭的介紹就不如袁宏道這篇傳記那么飽含感情,富有文學色彩,只是客觀地介紹其人其事而己。如寫徐渭自戕時,袁文中說:“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一個“竟”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徐渭欲死不得,活受其罪的真心痛惜。而明史只是說:“引巨錐刺耳深數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己。”縱觀袁中郎全集中的人物傳記有徐文長傳、醉叟傳、王氏兩節(jié)婦傳、效拙傳等,而獨感其徐文長傳一文最具特色。也可以說此文最能體現(xiàn)袁宏道的文學個性。最后,匠心獨運的人物描寫不失為本文的又一特點。袁宏道雖反對復古,但他的這一篇以奇事寫奇人的佳作,仍有歷史淵源可尋。人物傳記散文,始于國策。如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主要就馮諼的“彈鋏而歌,焚券市義和復鑿二窟”這三件事進行描寫,反映了戰(zhàn)國時代養(yǎng)士之風和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同時通過贊美馮諼的智謀,膽識與才干,表現(xiàn)了作者對策士的重視,也肯定了重視民心,以民為本的進步思想。國策對漢代散文有很大影響,司馬遷的史記得到國策中體情狀物的那種酣暢淋漓的長處。如游俠列傳中所寫的游俠朱家、郭解等人物,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看來,不過是“行險僥幸”的小人,但作者卻在筆下酣暢淋漓地敘寫他們的事跡。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著意地寫幾件事,選擇了一些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故事情節(jié),而且都作了巧妙的組織和安排,使他們的特點十分突出。史記的傳記文學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對后世文學發(fā)生了巨大的影響,語言上務求平易簡潔,不求艱深,唐宋以后的古文家和散文家在反對形式主義的繁縟或艱澀古奧的文風時,往往標舉史記。如唐代柳宗元在段太尉逸事狀一文中,選取段秀實生平逸事中的三個典型例子,圍繞同惡勢力斗爭這一中心,剪裁組織,生動描寫,鮮明渲染,突現(xiàn)出一個不畏強暴,同情人民,清廉耿介的優(yōu)秀形象,文章絕少抽象贊揚和主觀抒情,而是直敘人物言行,并通過對比和側面描寫襯托人物的性格。此外宋代散文家蘇軾更是轉益多師,成就巨大,他的傳記文方山子傳描寫人物生動形象,神奇畢現(xiàn),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時至袁宏道則有所創(chuàng)新地沿襲了前代人物傳記的特色。徐文長傳一文吸取了國策、史記等史傳文學“以事傳人”的長處,選擇了徐渭一生中較有代表性的事例來展現(xiàn)他的才華、個性與不幸的結局,但作者對這些事例并不象國策、史記那樣作完整的鋪敘記述,只是粗略介紹,意到即止。作者在粗略陳述徐渭事跡的同時,往往抓住所記之事的突出特征,賦以一兩筆簡潔而生動的描繪,以凸現(xiàn)徐渭其人其事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如寫徐渭在胡宗憲幕府之事時,作者用“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和“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來烘托,反襯徐渭不“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性格;寫徐渭晚年佯狂,用斧錐自戕,則用“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來顯現(xiàn)其事之真切,離奇。這些描繪,使讀者對徐渭其人其事留下了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歷久難忘??梢哉f,作者對史記等描寫人物的妙處是心領神會的,所以能夠不拘形跡而汲取其神韻,得心應手地運用于自己的寫作實踐,從而使這篇人物傳記在人物描寫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與前代一些傳記文章比較,應該說是有其“似而非似”的地方;既有因襲,相似的地方,又有創(chuàng)新,不同之處。袁宏道這種不同凡響的傳記特色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在他之后的清代侯方域、魏禧、方苞的一些人物傳記均走這條路。袁宏道是晚明文壇“公安派”的領袖。他生于“前后七子”復古文風熾烈之時,對當日厚古復古的風氣深惡痛絕,極力倡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文學主張。他認為“詩文至近代而卑極矣,文則必欲準于秦漢,詩則必欲準于盛唐,剿襲模擬,影響步趨。見人有一語不相有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