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茶藝師職業(yè)技能證書考試試題含答案一、理論知識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1.下列茶類中,屬于全發(fā)酵茶的是:A.白茶B.紅茶C.黃茶D.青茶2.綠茶加工的關(guān)鍵工序是:A.萎凋B.殺青C.揉捻D.干燥3.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核心物質(zhì)基礎(chǔ)是:A.茶多酚氧化B.微生物參與的后發(fā)酵C.氨基酸降解D.咖啡堿升華4.潮汕工夫茶中“關(guān)公巡城”指的是:A.溫壺的手法B.分茶時茶湯均勻分配C.投茶的比例控制D.奉茶的禮儀動作5.宋代點茶所用的主要茶器是:A.紫砂壺B.建窯兔毫盞C.景德鎮(zhèn)青花瓷D.汝窯天青釉杯6.鑒別西湖龍井品質(zhì)時,“糙米色”指的是:A.干茶顏色偏黃B.茶湯渾濁C.葉底泛紅D.茶梗粗老7.沖泡鳳凰單叢時,最適宜的水溫是:A.80℃B.85℃C.95℃D.100℃8.下列茶具中,適合沖泡老白茶的是:A.玻璃蓋碗B.白瓷蓋碗C.粗陶壺D.紫泥紫砂壺9.茶氨酸是茶葉中特有的氨基酸,其主要作用是:A.增加茶湯苦澀味B.提升茶湯鮮爽度C.促進茶多酚氧化D.延長茶葉保質(zhì)期10.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中“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山水”指的是:A.山澗流動的活水B.山頂積雪融化的水C.山巖縫隙滲出的泉水D.山間湖泊的靜水11.下列屬于黃茶“悶黃”工藝目的的是:A.促進酶促氧化B.形成黃湯黃葉特征C.降低茶葉含水率D.增強茶葉香氣12.武夷巖茶“巖韻”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哪項因素相關(guān)?A.茶樹品種B.丹霞地貌的特殊土壤C.傳統(tǒng)炭焙工藝D.海拔高度13.日本茶道“和敬清寂”中“寂”的核心內(nèi)涵是:A.環(huán)境的安靜B.器物的古雅C.心靈的淡泊D.儀式的簡樸14.沖泡太平猴魁時,投茶量通常按茶水比()計算:A.1:30B.1:50C.1:80D.1:10015.下列關(guān)于茶席設(shè)計的原則,錯誤的是:A.色彩搭配需協(xié)調(diào),避免過于濃烈B.茶具擺放以實用為核心,無需考慮美學C.主泡器與輔助器的比例需合理D.茶席主題應(yīng)與茶葉特性相呼應(yīng)16.紅茶“冷后渾”現(xiàn)象的本質(zhì)是:A.咖啡堿與茶多酚絡(luò)合析出B.茶黃素氧化變質(zhì)C.茶氨酸遇冷凝固D.水分蒸發(fā)導致濃度升高17.鑒別安溪鐵觀音品質(zhì)時,“音韻”主要通過()感知:A.干茶香氣B.茶湯滋味與喉韻C.葉底完整性D.沖泡后杯底香18.宋代“斗茶”主要比較的是:A.茶葉外形B.茶湯顏色與湯花持久度C.茶器精美程度D.投茶量準確性19.下列關(guān)于茶器養(yǎng)護的說法,正確的是:A.紫砂壺可用洗潔精清洗以保持清潔B.白瓷蓋碗使用后需用開水燙洗并自然晾干C.玻璃茶具需用硬毛刷大力擦拭去除茶漬D.建盞內(nèi)壁茶垢應(yīng)定期用化學劑清除20.六堡茶“檳榔香”的形成主要依賴:A.殺青溫度控制B.渥堆發(fā)酵過程中的微生物代謝C.日曬干燥工藝D.緊壓成型后的陳化環(huán)境21.白茶“萎凋”工藝的關(guān)鍵是:A.高溫快速脫水B.控制溫濕度促進酶促反應(yīng)C.完全避光以保留氨基酸D.頻繁翻動茶葉確保均勻22.沖泡正山小種時,若使用軟水,茶湯的表現(xiàn)是:A.苦澀感加重B.滋味更鮮爽甘甜C.香氣揮發(fā)更快D.湯色變深23.唐代煎茶法中,投茶的時機是:A.水初沸時B.水二沸時C.水三沸時D.水沸騰后降溫至80℃24.下列關(guān)于茶與健康的說法,錯誤的是:A.綠茶中的兒茶素具有抗氧化作用B.空腹飲濃茶可能引發(fā)“茶醉”C.紅茶因全發(fā)酵,咖啡因含量低于綠茶D.老白茶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隨陳化逐年增加25.鑒別金駿眉品質(zhì)時,核心指標不包括:A.芽頭肥壯,金毫顯露B.茶湯紅濃渾濁C.滋味甜潤,帶花果香D.葉底勻整柔軟26.潮汕工夫茶“納茶”步驟中,茶葉裝填至茶壺的()為宜:A.1/3B.1/2C.2/3D.滿壺27.下列茶類中,最適宜用“留根泡法”的是:A.西湖龍井B.洞庭碧螺春C.武夷巖茶D.黃山毛峰28.宋代點茶“擊拂”的目的是:A.使茶粉與水充分融合,產(chǎn)生豐富泡沫B.加速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析出C.降低茶湯溫度D.去除茶粉中的雜質(zhì)29.鑒別老普洱生茶時,下列哪項特征不符合優(yōu)質(zhì)標準?A.干茶色澤褐紅,有油潤感B.茶湯紅濃透亮,入口滑潤C.葉底黑硬,無彈性D.香氣沉穩(wěn),帶陳香或樟香30.茶席中“茶則”的主要用途是:A.量取茶葉B.夾取茶渣C.放置茶針D.承接廢水(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1.下列屬于綠茶的有:A.洞庭碧螺春B.安吉白茶C.太平猴魁D.白毫銀針2.影響茶葉品質(zhì)的主要因素包括:A.產(chǎn)地生態(tài)環(huán)境B.加工工藝C.儲存條件D.包裝材質(zhì)3.烏龍茶的“做青”工藝包括以下哪些步驟?A.搖青B.晾青C.殺青D.包揉4.下列關(guān)于紫砂壺的說法,正確的是:A.紫泥適合沖泡紅茶B.朱泥適合沖泡鐵觀音C.段泥適合沖泡綠茶D.所有紫砂壺都需“開壺”處理5.茶席設(shè)計的“三要素”通常指:A.主題B.色彩C.空間D.器物6.紅茶按加工工藝可分為:A.小種紅茶B.工夫紅茶C.紅碎茶D.曬紅7.鑒別茶葉香氣時,常見的負面香型有:A.青草氣(綠茶除外)B.陳悶氣C.花果香D.酸餿味8.宋代點茶所需的主要茶器包括:A.茶筅B.茶碾C.建盞D.紫砂壺9.下列關(guān)于茶與禮儀的說法,正確的是:A.奉茶時應(yīng)雙手端杯,杯耳朝向客人B.客人未飲完茶時,不可直接續(xù)水C.茶席上的器物應(yīng)從主泡者右側(cè)傳遞D.品茶時需先聞香,再觀色,最后嘗味10.老白茶的保健功效主要包括:A.清熱降火B(yǎng).暖胃護胃C.抗氧化D.促進脂肪代謝(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20題)1.白茶屬于微發(fā)酵茶,加工工藝為萎凋和干燥。()2.普洱茶生茶與熟茶的區(qū)別僅在于原料產(chǎn)地不同。()3.沖泡碧螺春時,應(yīng)先注水后投茶(上投法)。()4.紫砂壺“包漿”是茶漬殘留,需定期清除。()5.茶氨酸含量越高,茶湯鮮爽度越低。()6.黃茶的“悶黃”工藝需在殺青后立即進行。()7.武夷巖茶“巖骨花香”中的“巖骨”指茶湯的醇厚感和喉韻。()8.日本茶道中的“薄茶”與“濃茶”僅濃度不同,茶粉種類一致。()9.冷泡法適合所有茶類,尤其能突出茶葉的甜潤感。()10.鑒別茶葉嫩度時,一芽一葉比一芽二葉更優(yōu)。()11.紅茶“發(fā)酵”是利用茶葉自身酶促氧化,無需外源微生物。()12.茶席中“水盂”用于承接廢水,需放置在主泡者左側(cè)。()13.宋代點茶的茶粉需研磨至顆粒細膩,無明顯粗渣。()14.老普洱熟茶的“渥堆味”是正常工藝特征,陳化后會轉(zhuǎn)化為醇厚口感。()15.沖泡鳳凰單叢時,第一泡需快速出湯(5秒內(nèi)),無需“醒茶”。()16.茶與中藥同飲會影響藥效,因此服藥期間應(yīng)完全禁茶。()17.茶器“茶針”的主要用途是疏通壺嘴,防止堵塞。()18.潮汕工夫茶“關(guān)公巡城”后,需用“韓信點兵”將最后幾滴茶湯均勻分配。()19.白茶“白毫銀針”以單芽制成,“白牡丹”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制成。()20.鑒別茶樣時,“葉底”需觀察勻整度、柔軟度、色澤和嫩度。()(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5題)1.簡述綠茶與烏龍茶加工工藝的主要區(qū)別,并說明其對品質(zhì)特征的影響。2.如何通過“望、聞、問、切”四步法鑒別優(yōu)質(zhì)鐵觀音?3.請詳細說明紫砂壺“開壺”的具體步驟及原理。4.潮汕工夫茶的核心流程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要點是什么?5.結(jié)合現(xiàn)代飲茶需求,談?wù)劜杷噹熢诓柘O(shè)計中應(yīng)遵循的原則與創(chuàng)新方向。二、實操技能試題(一)考核項目:烏龍茶(武夷巖茶)沖泡技藝(考核時間:15分鐘,總分100分)(二)操作要求:1.茶器準備:白瓷蓋碗(110ml)、品茗杯(6只)、茶荷、茶則、茶夾、水盂、隨手泡(煮水器)、茶席(尺寸120cm×60cm)。2.茶葉:武夷巖茶(大紅袍,干茶5g)。3.用水:山泉水(電導率≤50μS/cm)。4.流程:備器→溫杯→投茶→醒茶→沖泡(3泡)→分茶→奉茶→收具。(三)評分標準|考核環(huán)節(jié)|操作要點|分值|扣分標準||-|-||-||備器|茶器齊全,擺放合理(主泡器居中,輔助器按使用順序排列)|10|缺1件器扣2分;擺放雜亂扣3-5分||溫杯|①煮水至100℃;②溫蓋碗(注入熱水旋轉(zhuǎn)后倒出);③溫品茗杯(用蓋碗中熱水依次燙杯)|15|水溫不足扣5分;溫杯不徹底(殘留冷水)扣5-8分;動作生硬扣3分||投茶|①用茶則量取茶葉(5g±0.5g);②輕撥入蓋碗,避免茶末飛濺|10|投茶量誤差>1g扣5分;茶末飛濺扣3分;動作不規(guī)范扣2分||醒茶|①注入80℃熱水(覆蓋茶葉);②快速倒出(5秒內(nèi)),喚醒茶葉香氣|10|水溫過高(>85℃)扣5分;醒茶時間過長(>10秒)扣5分;未倒凈廢水扣3分||沖泡(第1泡)|①水溫100℃;②高沖注水(水流呈細線,沿蓋碗邊緣注入);③浸泡時間8秒;④出湯時刮沫(用蓋沿輕刮茶湯表面泡沫)|15|水溫不足扣5分;注水方式錯誤(直接沖茶葉)扣5分;浸泡時間誤差>2秒扣3分;未刮沫扣2分||沖泡(第2泡)|①水溫100℃;②中高沖注水;③浸泡時間12秒;④茶湯倒至“七分滿”|15|水溫誤差>5℃扣5分;浸泡時間誤差>3秒扣5分;茶湯過滿(>八分)扣3分||沖泡(第3泡)|①水溫100℃;②低沖注水;③浸泡時間15秒;④茶湯與前兩泡濃度均勻|15|濃度差異過大(肉眼可見)扣8分;浸泡時間誤差>5秒扣5分||分茶|①茶湯輪流注入品茗杯(關(guān)公巡城);②最后點滴均分(韓信點兵);③每杯茶湯量一致(±2ml)|10|分茶不均(差異>5ml)扣5分;未使用“關(guān)公巡城”手法扣3分||奉茶|①雙手端杯(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②杯耳朝向客人;③輕聲提示“請用茶”|5|單手握杯扣3分;杯耳方向錯誤扣2分;無語言提示扣1分||收具|①蓋碗、品茗杯用茶夾歸位;②水盂清空;③茶席整理干凈無茶渣|5|茶器未歸位扣2分;水盂未清空扣2分;茶席殘留茶渣扣1分|三、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答案1.B2.B3.B4.B5.B6.A7.D8.D9.B10.A11.B12.B13.C14.B15.B16.A17.B18.B19.B20.B21.B22.B23.B24.C25.B26.C27.C28.A29.C30.A(二)多項選擇題答案1.ABC2.ABC3.AB4.ABD5.ABD6.ABCD7.ABD8.ABC9.AD10.AC(三)判斷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簡答題答案要點1.綠茶與烏龍茶加工工藝的主要區(qū)別及品質(zhì)影響:綠茶工藝:鮮葉→殺青→揉捻→干燥(關(guān)鍵工序為殺青,通過高溫鈍化酶活性,保留綠色特征)。品質(zhì)特征:清湯綠葉,滋味鮮爽,香氣清香或栗香。烏龍茶工藝:鮮葉→萎凋→做青(搖青+晾青)→殺青→揉捻→干燥(關(guān)鍵工序為做青,通過葉緣細胞破損促進酶促氧化,形成“綠葉紅鑲邊”)。品質(zhì)特征:湯色金黃或橙紅,滋味醇厚,香氣馥郁(花香、果香或巖韻)。2.鐵觀音“望、聞、問、切”鑒別法:望:干茶緊結(jié)重實,砂綠油潤;湯色金黃透亮;葉底軟亮,邊緣朱紅(紅鑲邊)。聞:干茶香氣純正(蘭花香或觀音韻);熱嗅香氣濃郁,冷嗅杯底留香持久(“空杯香”)。問:了解產(chǎn)地(安溪核心產(chǎn)區(qū)為佳)、加工時間(當年春茶或秋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