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國學達人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論語·先進》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中,“冠者”指的是()A.戴帽子的人B.成年男子C.貴族子弟D.文官答案:B(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稱“冠者”)2.《詩經(jīng)》“六義”中,“賦比興”指()A.三種表現(xiàn)手法B.三類詩歌題材C.三種音樂形式D.三種修辭手法答案:A(《毛詩序》將“風、雅、頌”列為三種詩歌類型,“賦、比、興”列為三種表現(xiàn)手法)3.《史記》中“本紀”主要記載()A.諸侯列國B.帝王事跡C.重要人物D.典章制度答案:B(《史記》體例:本紀記帝王,世家記諸侯,列傳記人物,表記大事年表,書記典章制度)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出自()A.《論語·述而》B.《孟子·盡心上》C.《荀子·修身》D.《莊子·大宗師》答案:B(《孟子·盡心上》原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5.下列不屬于“三禮”的是()A.《周禮》B.《儀禮》C.《禮記》D.《禮運》答案:D(“三禮”指《周禮》《儀禮》《禮記》,《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6.“四書”中成書時間最晚的是()A.《大學》B.《中庸》C.《論語》D.《孟子》答案:D(《論語》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約戰(zhàn)國初期;《大學》《中庸》原屬《禮記》,成書于戰(zhàn)國至漢初;《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編撰,約戰(zhàn)國中期,晚于前三書)7.《周易》“十翼”中解釋卦辭的是()A.《彖傳》B.《象傳》C.《系辭傳》D.《文言傳》答案:A(《彖傳》解釋卦名、卦辭及卦義;《象傳》分“大象”“小象”,解釋卦象和爻象;《系辭傳》為通論;《文言傳》專釋《乾》《坤》兩卦)8.杜甫詩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出自()A.《春望》B.《旅夜書懷》C.《登高》D.《秋興八首》答案:B(《旅夜書懷》原句:“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保?.下列不屬于“吳中四士”的是()A.張若虛B.賀知章C.張旭D.王維答案:D(吳中四士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王維為河東人)10.元曲四大家中,創(chuàng)作《西廂記》的是()A.關(guān)漢卿B.王實甫C.白樸D.馬致遠答案:B(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11.“二十四節(jié)氣”中,既是節(jié)氣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是()A.清明B.冬至C.夏至D.立春答案:A(清明節(jié)融合了上巳節(jié)、寒食節(jié)習俗,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但非法定節(jié)日)12.古代“五音”對應現(xiàn)代簡譜的()A.12345B.23456C.12356D.13567答案:C(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現(xiàn)代1(do)、2(re)、3(mi)、5(sol)、6(la))13.《說文解字》中“六書”指()A.六種造字方法B.六部經(jīng)典著作C.六種書法字體D.六種文書格式答案:A(六書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前四為造字法,后二為用字法)14.下列屬于“程朱理學”核心觀點的是()A.心即理也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D.性本惡答案:B(程顥、程頤提出“格物致知”,朱熹繼承發(fā)展;A為陸九淵心學,C為王陽明,D為荀子)15.《紅樓夢》中“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描寫的是()A.王熙鳳B.薛寶釵C.林黛玉D.賈探春答案:A(出自《紅樓夢》第五回《聰明累》判詞,專指王熙鳳)16.古代“三教九流”中“九流”不包括()A.儒家B.道家C.佛家D.醫(yī)家答案:C(九流分上中下:上九流“儒釋道”,中九流“醫(yī)丹青”(醫(yī)生、丹青手、相士等),下九流“巫娼優(yōu)”;“三教”即儒釋道,故九流含儒家、道家,不含佛家整體)17.下列不屬于“四大名繡”的是()A.蘇繡B.湘繡C.粵繡D.汴繡答案:D(四大名繡為蘇繡、湘繡、粵繡、蜀繡,汴繡為河南傳統(tǒng)刺繡)18.王陽明“龍場悟道”發(fā)生在()A.貴州B.江西C.浙江D.湖南答案:A(龍場驛位于今貴州修文縣,王陽明在此悟得“心即理”“知行合一”)19.《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作者是()A.宋應星B.沈括C.徐光啟D.徐霞客答案:A(沈括《夢溪筆談》,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20.“三綱五?!敝小拔宄!敝福ǎ〢.仁義禮智信B.溫良恭儉讓C.忠孝節(jié)義廉D.禮樂射御書答案:A(“五?!奔慈?、義、禮、智、信,為儒家道德準則)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30分)1.《詩經(jīng)》現(xiàn)存______篇,故又稱“詩三百”。答案:305(《詩經(jīng)》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有目無辭,故實際305篇)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______》。答案:荀子(《荀子·天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3.被蘇軾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詩人是______。答案:王維(王維山水詩與水墨山水畫融合,體現(xiàn)詩畫一體)4.古代“四史”指《史記》《漢書》《后漢書》《______》。答案:三國志(“前四史”為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紀傳體史書)5.《弟子規(guī)》的核心思想源自《______》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答案:論語(《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6.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是《______》。答案: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成書于漢代,托名神農(nóng),載藥365種)7.書法“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芾、______。答案:蔡襄(一說蔡襄,另一說為蔡京,因蔡京為人不齒,故以蔡襄替代)8.“一問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事情的______、經(jīng)過、結(jié)果。答案:起因(《左傳》:“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9.古代“六藝”指禮、樂、射、御、書、______。答案:數(shù)(“六藝”為周代貴族教育體系,包括六種技能)10.《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戲曲家______。答案: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同期,并稱“東方莎士比亞”)11.“五岳”中“南岳”指______。答案:衡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12.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姚鼐和______。答案:劉大櫆(桐城派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13.《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是“兵者,______,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答案:國之大事(《始計篇》首句強調(diào)戰(zhàn)爭的重要性)14.古代“避諱”制度中,為避漢武帝劉徹諱,“徹侯”改稱______。答案:通侯(因“徹”與“徹”同音,改為“通侯”)15.中醫(yī)“四診法”指望、聞、問、______。答案:切(扁鵲總結(jié),為中醫(yī)診斷基礎)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論語》是孔子獨立編撰的個人語錄集。()答案:×(《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非孔子自著)2.“青梅煮酒論英雄”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答案:√(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是經(jīng)典情節(jié))3.唐代“安史之亂”的發(fā)動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答案:√(755年安祿山起兵,后史思明繼續(xù)叛亂)4.宋代“程朱理學”中的“朱”指朱熹,“程”指程顥、程頤。()答案:√(程顥、程頤為北宋理學家,朱熹為南宋集大成者)5.《詩經(jīng)》中的“雅”分為“大雅”和“小雅”,主要是民間歌謠。()答案:×(“雅”為宮廷樂歌,“風”為民間歌謠)6.古代“殿試”中,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答案:√(明清殿試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7.“二十四節(jié)氣”全部出自《淮南子》。()答案:×(《淮南子·天文訓》完整記錄了二十四節(jié)氣名稱,但部分節(jié)氣在《呂氏春秋》中已有記載)8.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答案:√(三人別號均正確)9.《西游記》中“大鬧五莊觀”的是豬八戒。()答案:×(是孫悟空推倒人參果樹,引發(fā)五莊觀事件)10.古代“五倫”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答案:√(《孟子·滕文公上》提出“五倫”為封建倫理核心)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格物致知”在《大學》中的原義及朱熹的發(fā)展。答案:《大學》中“格物致知”原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即通過探究事物原理來獲得知識。朱熹將其發(fā)展為“即物窮理”,認為天下萬物皆有理,需通過接觸事物、窮盡其理,最終達到對“天理”的貫通,強調(diào)通過外在實踐積累達到內(nèi)在認知提升。2.分析《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冊的文化象征意義。答案:“金陵十二釵”正冊收錄林黛玉、薛寶釵等十二位女性,象征封建社會中不同命運的女性群體。她們或才貌雙全(黛玉)、或德才兼?zhèn)洌▽氣O)、或命運多舛(元春),通過個體悲劇反映家族衰亡(四春)、社會矛盾(王熙鳳),體現(xiàn)曹雪芹對封建禮教“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批判,以及對女性才華的肯定,是中國古代女性群像的藝術(shù)縮影。3.解釋“陰陽五行”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具體內(nèi)容。答案:五行指木、火、土、金、水。相生關(guān)系:木生火(木燃燒生火)、火生土(火焚物成土)、土生金(土中藏金)、金生水(金屬冷卻生水露)、水生木(水養(yǎng)木)。相克關(guān)系:木克土(木根破土)、土克水(土掩水)、水克火(水滅火)、火克金(火熔金)、金克木(金器伐木)。相生為促進,相克為制約,共同構(gòu)成動態(tài)平衡的宇宙觀。4.列舉“唐宋八大家”并說明其文學貢獻。答案: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文學貢獻:反對駢文,倡導古文運動(韓愈、柳宗元);推動散文革新,強調(diào)“文以載道”(歐陽修);創(chuàng)作大量優(yōu)秀散文(三蘇、王安石、曾鞏),奠定了古代散文“平易暢達”的主流風格,對后世散文發(fā)展影響深遠。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1.結(jié)合《論語》《孟子》《荀子》的核心思想,論述先秦儒家“仁學”的發(fā)展脈絡。答案:先秦儒家“仁學”以孔子為起點,孟子深化,荀子拓展,形成完整體系??鬃釉凇墩撜Z》中提出“仁”為核心,定義“仁者愛人”(《顏淵》),強調(diào)“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將“仁”與周禮結(jié)合,主張通過“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實現(xiàn)人際和諧。孟子在《孟子》中發(fā)展“仁”為“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認為“仁”需落實到政治,主張“制民之產(chǎn)”“省刑罰,薄稅斂”,并將“仁”與“性善論”結(jié)合(“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公孫丑上》),強調(diào)內(nèi)在道德自覺。荀子在《荀子》中提出“性惡論”(“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惡》),認為“仁”需通過外在“禮”的約束實現(xiàn)(“禮者,養(yǎng)也”《禮論》),主張“隆禮重法”,將“仁”與制度規(guī)范結(jié)合,彌補了孔孟重內(nèi)在而輕外在的不足。綜上,先秦儒家“仁學”從道德準則(孔子)到政治實踐(孟子),再到制度保障(荀子),形成了內(nèi)圣外王的完整體系。2.以“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文化認同”為主題,結(jié)合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的具體習俗,論述其如何增強民族凝聚力。答案: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清明、中秋通過習俗傳承,強化了民族共同記憶與情感聯(lián)結(jié)。春節(jié)以“團圓”為核心:貼春聯(lián)(傳承漢字文化)、年夜飯(家族團聚)、守歲(代際傳承)、拜年(人際和諧),通過“辭舊迎新”的儀式,傳遞“家-國同構(gòu)”的觀念,無論身在何處,“回家過年”成為全民族共識,增強對“家”與“國”的歸屬感。清明節(jié)以“追思”為紐帶:掃墓(慎終追遠)、插柳(生命延續(xù))、踏青(親近自然),將“孝”文化與“生態(tài)”意識結(jié)合。全民參與的祭祖活動,強化了“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