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_第1頁
2025 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_第2頁
2025 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_第3頁
2025 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_第4頁
2025 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認知基礎:雨傘的“身體結構”與分類演講人目錄01.認知基礎:雨傘的“身體結構”與分類02.核心技能:不同場景下的用傘技巧03.安全與責任:用傘時的“隱形規(guī)則”04.養(yǎng)護技巧:讓雨傘“陪伴更久”05.文化拓展:雨傘背后的“小知識”06.結語:一把傘,一份生活的智慧2025小學生活技術之使用雨傘技巧課件親愛的同學們:當清晨推開窗,看到天空飄起細雨;當放學時烏云密布,聽見雨滴敲打屋檐的聲音——雨傘,這個陪伴我們度過無數(shù)雨天的“小衛(wèi)士”,就成了我們最親密的伙伴。作為生活技術課的重要內容,“使用雨傘技巧”不僅關乎我們能否在雨中保持干爽,更與安全、禮貌、物品養(yǎng)護等生活智慧緊密相連。今天,我將以一名陪伴過無數(shù)小學生的生活教師的視角,帶大家從“認識雨傘”開始,逐步掌握“用傘之道”,讓這把“小傘”真正成為我們雨天的“保護神”。01認知基礎:雨傘的“身體結構”與分類認知基礎:雨傘的“身體結構”與分類要想“用好傘”,首先要“懂傘”。就像我們學習騎自行車前要了解車的各部分功能,使用雨傘也需要先認識它的“身體結構”和常見類型。1雨傘的基本結構010203040506一把完整的雨傘,由“傘面”“傘骨”“傘柄”“傘珠”“中棒”五大核心部件組成:傘面:覆蓋在最外層的防水布料,是雨傘的“雨衣”。常見的材質有滌綸、尼龍、PVC涂層布等,好的傘面能快速排水,避免雨水滲透。傘骨:支撐傘面的“骨架”,通常由鋼、鋁合金或玻璃纖維制成。傘骨數(shù)量越多(如8骨、10骨),抗風能力越強,但重量也會略增。傘柄:手握的部分,常見的有直柄(適合雙手持握)、彎柄(適合單手持握)和T型柄(握感更穩(wěn))。傘珠:傘面邊緣的小塑料或金屬球,作用是防止傘面邊緣割手,同時引導雨水沿傘珠滴落,避免“雨簾”遮擋視線。中棒:連接傘柄與傘骨的“脊椎”,多為鋼制或鋁合金,決定了雨傘的開合流暢度。1雨傘的基本結構記得我剛當老師那年,有個叫小宇的學生總說雨傘“漏雨”。后來發(fā)現(xiàn),他的傘面邊緣有一處被樹枝劃破了小口,雨水正是從那里滲進來的。這說明,認識傘的結構能幫我們快速找到問題根源。2雨傘的常見分類01020304根據(jù)功能和使用場景,雨傘可分為以下幾類,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兒童傘:專為小學生設計,尺寸較小(傘面直徑約80-90厘米),重量輕(通常不超過300克),傘柄有防滑設計,部分還帶有卡通圖案,安全性和趣味性兼?zhèn)洹?5折疊傘:可折疊收納,便于放入書包,適合需要隨身攜帶的場景,但傘骨較細,大風天易翻折。日常晴雨傘:最常見的類型,既能擋雨也能防曬(防曬款傘面有防紫外線涂層),適合上下學、短途出行。長柄傘:傘柄較長(約60-80厘米),適合需要雙手持握或大風天氣,抗風性優(yōu)于折疊傘,但攜帶稍不便。小提醒:選擇雨傘時,優(yōu)先考慮“輕、穩(wěn)、安全”——重量輕不壓肩,傘柄防滑不易脫手,傘尖為圓頭設計(避免戳傷他人)。0602核心技能:不同場景下的用傘技巧核心技能:不同場景下的用傘技巧掌握了雨傘的“基本信息”,接下來要學習的是“怎么用”。雨天場景多變,從上下學到課間活動,從微風細雨到狂風暴雨,用傘技巧也各有講究。1持傘姿勢:安全與舒適的平衡正確的持傘姿勢是“用傘”的第一步,它直接影響防雨效果、視線范圍和他人安全。1持傘姿勢:安全與舒適的平衡1.1高度:視線之上,頭頂之下傘面高度應調整到“既能遮擋頭頂雨水,又不遮擋視線”的位置。具體來說:直立時,傘面邊緣與眉毛齊平(約離頭頂30-40厘米);行走時,可略降低傘面(離頭頂20-30厘米),避免因步伐晃動導致傘面抬高;遇到身高較矮的同學或長輩時,主動降低傘面,防止傘尖戳到對方頭部。我曾目睹過這樣的場景:兩個同學并排走,一人舉著高過頭頂?shù)膫?,結果傘尖勾住了校園走廊的吊燈,不僅嚇了一跳,還差點引發(fā)安全事故。這就是“持傘過高”的教訓。1持傘姿勢:安全與舒適的平衡1.2角度:順應風向,減少阻力1雨天常伴隨風,持傘角度需根據(jù)風向調整:2逆風行走時,傘面稍向前傾斜(與地面呈60-70度角),讓風從傘面上方流過,減少阻力;4順風時,傘面保持直立即可,無需過度傾斜。3側風時,將傘面偏向來風方向,避免雨水從側面灌入;1持傘姿勢:安全與舒適的平衡1.3單雙手:場景決定方式單人行走時,建議用單手握住傘柄中部(非頂端),留出另一只手提書包或扶欄桿;兩人共傘時,需雙手持傘(一人握傘柄,一人扶傘骨),保持傘面穩(wěn)定,避免因拉扯導致傘骨變形;上下樓梯或過狹窄通道時,改用雙手持傘(一手握柄,一手扶中棒),防止傘面搖晃碰撞他人。2特殊場景:從教室到路上的“用傘指南”不同場景下,用傘的細節(jié)需要靈活調整。2特殊場景:從教室到路上的“用傘指南”2.1上下學路上:安全第一過馬路:必須降低傘面高度(不超過眉毛),確保能看到紅綠燈和來往車輛;通過斑馬線時,盡量收傘(若雨大無法收傘,需側舉傘面,讓司機能看到你的面部)。走人行道:靠右側行走,傘面偏向外側(遠離人行道內側),避免雨水滴到路沿石上濺起水花,弄臟他人衣物;與他人相遇時,主動將傘面向自己一側傾斜,留出通行空間。經(jīng)過積水區(qū):收傘觀察積水深度(若必須踩過,先收傘避免傘面碰水濺濕自己);若撐傘,傘面稍抬高,防止傘珠滴落的雨水與地面積水“相撞”,濺到褲腳。2特殊場景:從教室到路上的“用傘指南”2.2校園活動:禮貌與防護并重課間操/體育課:若遇小雨,可撐傘完成活動,但需注意:跳躍動作(如跳繩)時,收傘放至安全處(避免傘骨因震動松動);列隊行走時,傘面統(tǒng)一向同一方向傾斜(如向左),避免“傘林”遮擋老師視線。進出教室:進門前收傘,用干紙巾或毛巾輕擦傘面(避免雨水滴在教室地面導致滑倒);若教室無收納區(qū),將傘豎直靠在墻角(傘尖朝下),避免傘面滴水打濕同學書包。2特殊場景:從教室到路上的“用傘指南”2.3應對大風:防“傘翻”與“傘折”遇到6級以上大風(如臺風天),普通雨傘易出現(xiàn)“傘面外翻”或“傘骨折斷”,需特別注意:1提前檢查雨傘:若傘骨已有松動或傘面有破洞,更換為抗風傘(如10骨以上、玻璃纖維傘骨);2持傘時,雙手緊握傘柄(避免脫手),身體略前傾,降低重心;3若傘面已外翻,立即收傘(強行撐開會導致傘骨斷裂),用手臂遮擋頭部快速跑向避雨處;4遠離廣告牌、樹枝等易被風吹落的物體,避免因撐傘分心而忽視危險。503安全與責任:用傘時的“隱形規(guī)則”安全與責任:用傘時的“隱形規(guī)則”雨傘不僅是“防雨工具”,更是“社交工具”。用傘時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著我們對他人的尊重和對安全的重視。1避免“傘傷”:保護自己與他人1防戳傷:傘尖(尤其是折疊傘的金屬尖)是“隱形兇器”。行走時,傘尖需向下(與地面呈45度以內);與他人交談時,將傘移至身體側面(避免傘尖指向對方);上下電梯時,收傘或斜持傘(傘尖朝地)。2防碰撞:在走廊、樓梯等狹窄區(qū)域,主動收傘或縮短傘面展開幅度;與同學追逐打鬧時,嚴禁用傘“比劃”(曾有學生因用傘尖戳同學后背,導致對方皮膚淤青)。3防觸電:雷雨天氣避免使用金屬傘骨的雨傘(金屬易導電);不要在電線桿、變壓器附近撐傘,防止雷電通過傘骨傳導。2文明用傘:從“我”到“我們”不“獨占”傘面:兩人共傘時,主動向外側傾斜身體,讓傘面覆蓋范圍兼顧雙方(而非自己躲在中間,讓同伴半邊淋雨);不“甩傘水”:收傘前,輕輕抖動傘面(從內向外),讓雨水沿傘珠滴落;收傘后,用傘套包裹(或用塑料袋套?。?,避免雨水滴在公共座椅、校車地板上;不“曬傘”占道:雨后將傘晾干時,掛在教室后墻的傘架上(或陽臺欄桿外側),避免傘面滴水打濕前排同學的書本,或傘柄伸出窗外影響樓下行人。04養(yǎng)護技巧:讓雨傘“陪伴更久”養(yǎng)護技巧:讓雨傘“陪伴更久”一把好傘的壽命,不僅取決于材質,更取決于我們的養(yǎng)護習慣。學會正確保養(yǎng),能讓雨傘更耐用,也能為家庭節(jié)省開支。1日常清潔:去除污漬,防止霉變清水沖洗:雨水含酸性物質(尤其酸雨),雨停后用清水沖洗傘面(避免殘留雨水腐蝕布料);若傘面有泥點,用軟毛刷蘸清水輕刷(勿用硬刷或大力揉搓)。中性洗滌劑:油漬、筆漬等頑固污漬,可用中性洗滌劑(如洗潔精)稀釋后涂抹,靜置5分鐘再沖洗(避免使用漂白劑,會破壞防水涂層)。自然晾干:洗后或雨后,將傘面完全展開,掛在通風處(避免陽光暴曬,否則傘面易褪色、涂層脫落);若急需使用,用干毛巾輕壓傘面吸水(勿用力擰絞)。2收納存放:避免擠壓,保持形狀折疊技巧:收傘時,先將傘面完全合攏(確保傘骨歸位),再按傘面折痕折疊(勿隨意亂折,否則傘骨易變形);折疊傘收納時,不要過度按壓傘面(會導致防水涂層斷裂)。存放環(huán)境:干燥通風處最佳(如衣柜頂層、書包側袋);避免與尖銳物品(如鑰匙、剪刀)同放,防止戳破傘面;長期不用時,定期取出撐開通風(每2-3個月一次),防止傘面霉變。3檢查維修:及時處理小問題定期檢查:每月檢查一次傘骨(是否有彎曲、脫焊)、傘面(是否有破洞、開線)、傘柄(是否松動、防滑層脫落);小問題處理:傘面小破洞可用防水膠貼修補(文具店有售);傘骨輕微彎曲,用手輕輕掰正(力度要均勻);傘柄松動,用小螺絲刀擰緊螺絲;送修或更換:若傘骨斷裂超過2根、傘面大面積破損,建議更換新傘(維修成本可能高于買新傘)。05文化拓展:雨傘背后的“小知識”文化拓展:雨傘背后的“小知識”雨傘不僅是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了解它的歷史和設計,能讓我們更珍惜這把“小傘”。1雨傘的“前世今生”中國是最早使用雨傘的國家之一。春秋時期,人們用“簦(dēng)”擋雨,這是雨傘的雛形;到了宋代,油紙傘普及(用桐油浸泡過的紙張做傘面,輕便防水),還成為婚嫁、節(jié)日的吉祥象征?,F(xiàn)代雨傘的“折疊設計”起源于19世紀的歐洲,由英國工程師發(fā)明,從此雨傘變得更便攜。2雨傘的“設計美學”顏色:深色傘(黑、藏青)更耐臟,淺色傘(粉、藍)更顯活潑;部分雨傘會印上卡通圖案(如迪士尼角色)或學校logo,成為個性化標識。功能創(chuàng)新:現(xiàn)在還有“反向傘”(收傘時雨水包裹在內部,避免滴濕地面)、“LED傘”(傘柄帶照明功能,雨夜更安全)、“防曬黑膠傘”(傘面內層有黑膠涂層,防曬指數(shù)UPF50+)。06結語:一把傘,一份生活的智慧結語:一把傘,一份生活的智慧同學們,今天我們從認識雨傘的結構,到學習持傘的姿勢;從應對不同場景的技巧,到養(yǎng)護雨傘的方法;甚至了解了雨傘背后的文化——這把小小的傘,承載的不僅是防雨的功能,更是對安全的重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