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學生版)_第1頁
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學生版)_第2頁
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學生版)_第3頁
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學生版)_第4頁
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章物質(zhì)及其變化

必背知識清單01物質(zhì)的分類及轉(zhuǎn)化

一、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分類

1.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分類

(1)物質(zhì)的亓素組成

根據(jù)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是化學研究的基礎。

①單質(zhì)是指由組成的“

如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02、03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由此可以看出一種元

素可以形成一種或者幾種單質(zhì)。

同素異形體:由形成的幾種的單質(zhì)叫這種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如金剛石、石墨、Coo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2、。3是氧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②化合物是指由組成的o

如氫和氧兩種元素可形成兩種化合物,其化學式分別是、;碳和氧兩種元

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分別是和;H、C、O三種元素能形成多種化合物,

舉例寫出兩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

(2)物質(zhì)分類的常用方法分類有一定的,根據(jù)不同的,人們對研究對象進行

不同的分類。

①樹狀分類法:對同類事物按照某些屬性進行再分類的分類方法。(注:樹狀分類法常常有從屬關(guān)系,包

含關(guān)系)

如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可對物質(zhì)進行如圖分類

指出圖中字母所示物質(zhì)的分類依據(jù):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交叉分類法

從不同的角度(即分類標準)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同一種物質(zhì)可能屬于不同的,如碳酸鈉:

分類標準所屬類別

組成的陽離子鈉鹽

組成的陰離子碳酸鹽

溶解性可溶性鹽

2.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分類

(1)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對氧化物進行分類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減性氧化物

定義能與堿反應成成鹽和水的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實例82、S03等CaO、FezCh等

屬類大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

(2)氧化物的交叉分類

r金屬氧化物:如FeO、AIO、NaO等

按組成232

元素L非金屬氧化物:如CO?、SO2、NO等

化-

-酸性氧化物:如、等

物CO2so2,M1I2O7

按其

-堿性氧化物:如CaO、FeOCuO等

性質(zhì)23

補充知識:氧化物分類中的,個”不一定

(1)臧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如MmCh為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比0等。

(3)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R07等

二、分散系及其分類

1.分散系

(1)概念:把以粒子形式分散到中所形成的

混合物。

(2)組成:分散系中成粒子的物質(zhì)叫做分散質(zhì),另一種物質(zhì)叫做分散劑。

(3)分類:按照分散質(zhì)粒子的直徑大小分類

溶液:

,膠體:

乳注液或懸濁液:

2.膠體

(1)膠體的分類

膠體按照分散劑的不同,可分為、和o

液溶膠是分散劑是液體的膠體,如Fe(OH)3膠體。

氣溶膠是分散劑是氣體的膠體,如云、霧。

固溶膠是分散劑是固體的膠體,如有色玻璃。

(2)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①實驗操作:在小燒杯中加入40mL,加熱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氟化鐵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液體呈______________色,停止加熱,即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

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膠體的性質(zhì)

①丁達爾效應

實驗探究

操作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觀察現(xiàn)象原因分析

a疊色激|Y

膠體粒子的直徑為_________________nm,能對光

線______________,

1Fc(OH卜膠體1

紅色激無明顯現(xiàn)象溶液中粒子的直徑_______________nm,散射極其微

受察

弱。

______Cui

應用:區(qū)分和

②電泳

Fc(OH卜膠體

定義:在外電場的作用下膠體微粒發(fā)生______________移動

原因:膠體微粒,能力強,吸附了帶電離子而帶電荷。

規(guī)律:帶正電荷的膠粒向極移動,帶負電荷的膠粒向極移動

③聚沉

定義:在一定條件下膠體形成析出

條件:加入電解質(zhì)溶液:加熱、攪拌、加入帶相反電荷膠粒的膠體

3.溶液、膠體、濁液三類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zhì)粒子種類分子、離子大量分子聚集體或大分子大量粒子聚集體

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于______________

Inm

外部特征均一、透明、穩(wěn)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均一、不透明、不穩(wěn)定、

久置沉淀(或分層)

鑒別方法膠體(或溶液)和濁液通過靜置鑒別;膠體和溶液可通過丁達爾效應鑒別。

4.膠體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

(1)膠體的聚沉

①鹵水(主要成分是MgCH6H2。、CaSO4)點豆腐

②江河入??谛纬傻纳持蕖⑷侵?/p>

③FcCb溶液常用作傷口止血的凝血劑

④同一鋼筆同時使用不同牌號墨水易發(fā)生堵塞

⑤服用牛奶或雞蛋清等緩解重金屬鹽中毒

⑥鹽堿地的十.壤保肥力差

(2)膠休的吸附性

①明磯、Fez(SO4)3溶液凈水

②Al(0H)3膠體作漂白劑

③NH4NO3的保肥作用差(土壤膠粒帶負電荷)

(3)膠體的丁達爾現(xiàn)象

①清晨陽光穿過茂密樹木枝葉產(chǎn)生的美麗光線

②電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樓

(4)膠體的電泳

①水泥和冶金工業(yè)中用高壓電除去煙塵

②陶瓷工業(yè)精煉高嶺土,通電除去氧化鐵雜質(zhì)

③醫(yī)學上利用血清的紙上電泳來診斷某些疾病

④石油工業(yè)中,用電泳分離石油乳狀液中的油水

三、酸、堿、鹽的性質(zhì)

1、酸的定義、分類及性質(zhì)

(1)酸的定義: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的叫酸。

(2)酸的分類:

①根據(jù)有機無機分為和0

無機酸:無機酸是由氫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無機化合物的酸類的總稱,亦稱之為礦酸,如鹽酸、

硫酸、硝酸等。

有機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機化合物。最常見的有機酸是粉酸等。

②根據(jù)是否含有氧分為和。

含氧酸:是指酸根中的酸。如HQO、H2so4、HNO3等

無氧酸:酸根中的酸。如HC1、H2S.HF等

③根據(jù)酸分子中可以電離出的H+的個數(shù),分為、、.

一元酸:是指一個酸分子,如HQ、HNO3、HF、CH3co0H等。

二元酸:是指一個酸分子,如H2so4、H2cO3、H2sO3等。

三元酸:是指一個酸分子,如H3P04等。

④根據(jù)酸性分子在水溶液是否能夠完全電離將酸分為,,。

強酸:在溶液中的酸是強酸。6大強酸:

中強酸:指之間的酸。常見的有H3Po4、H2c2O4等。

弱酸:是指其的酸,如H2co”HCIO等.

⑤根據(jù)是否是中心原子得電子分為和。

強氧化性酸:與金屬等發(fā)生反應時,由o如中學階段常見的強氧化性酸是濃硝酸、稀硝

酸和濃硫酸。

非強氧化性酸:是指在反應中由只能表現(xiàn)出氫離子的弱氧化性的酸。如:HC1、CH3coOH、

稀硫酸等。

(3)酸的性質(zhì)

①段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現(xiàn)象或化學方程式(以HCI為例)基本反應類型

與指示劑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酸顯______________,酚儆溶液—

遇酸_______________

與活潑金屬反應(A1)____________反應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口2。3)—____________反應

與堿反應(NaOH)____________反應

與某些鹽反應(Na2co3)—____________反應

②陵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

2、堿的定義、分類及性質(zhì)

(1)堿的定義:在溶液中的叫堿。

(2)堿的分類

①根據(jù)堿分子電離出氫氧根離子的個數(shù)分為、、°

一元堿:是指一個堿分子只能離子,如NaOH、KOH、NIIrHzO等。

二元堿:是指一個堿分子只能離子,如Ba(OHb、Ca(OH)2等。

多元堿:是指一個堿分子能離子,如Fe(OH)3等。

②根據(jù)溶解性分為:、、o

可溶性可或代表:NaOHsKOH、Ba(OH)2;微溶性堿代表:Ca(OH)2;難溶性堿:Fe(OH”、Cu(OH)2等。

③根據(jù)電離能力分:、。

強堿代表:NaOH、KOH、Ba(OH)2、Ca(OH)2;弱堿代表:NHvH2O.Fe(OH)2.

(3)堿的性質(zhì)

①堿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現(xiàn)象或化學方程式(以NaOH為例)基本反應類型

與指示劑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堿顯______________.—

酚酷溶液遇堿_________________。

與酸性氧化物反應(C02)——

與酸反應(HC1)_______________反應

與某些鹽反應(CuS04)—_____________反應

②減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

3、鹽的定義、分類及性質(zhì)

(1)鹽的定義:叫鹽。

(2)鹽的分類

①根據(jù)鹽中是否可以電離出氫離子或氫氧根將鹽分為正鹽、酸式鹽、堿式鹽。

正鹽:鹽中不能再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如NaCl、Na2co3、Na2sO4等。

酸式鹽:鹽中可以電離出氫離子。如NaHCCh、NaHSCU、NaHSCh等。

堿式鹽:鹽中可以電離出氫氧根離子。如CU2(OH)2c03等。

②按鹽中相同部分的離子成為某種鹽:如NazCOhK2co3都有CCV,因此他們都屬于碳酸鹽。NaCl、Na2co3、

NaNCh都由Na+,因此叫鈉鹽。

(3)鹽的性質(zhì)

①鹽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

化學性質(zhì)化學方程式(以Na2cCh為例)基本反應類型

與某些酸反(H2so4)____________反應

與某些堿反應[Ra(OH)”____________反應

與某些鹽反應(CaCb)—____________反應

②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

1、基本依據(jù)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是不會改變的。即化學反應中守恒。

2、實例

(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并指明反應類型。

①I???⑥.

Ca->Ca()—>Ca(()H),—>CaC()s—>CaCl,

If-

①,;

②,;

③,;

④,:

⑤,;

@,O

(2)碳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

C或CC)2.H2co3-^-CaC0f

I__________J

I④I

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zhuǎn)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

?:②_____;③______:?______:⑤_____(答案合理即可)。

研究物質(zhì)的思維路徑

單質(zhì)到鹽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3、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應用一物質(zhì)制備方法的選擇

(1)確定物質(zhì)制備方法的依據(jù)

①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②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2)工業(yè)生產(chǎn)中最適當方法的選擇

(3)實例:工業(yè)上制取NaOH

①小采用Na2O與H2O反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采用的方法:o(也成為氯堿工業(yè))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過去曾采用的方法:。

必背知識清單02離子反應

一、電解質(zhì)及其導電性

1.物質(zhì)的導電性實驗探究

⑴實驗操作:將如圖裝置中的樣品依次更換為干燥的NaCl固體、KNO3固體、蒸儲水、NaQ溶液、KNO3

溶液。

(2)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燒杯中物質(zhì)現(xiàn)象結(jié)論

干燥NaCl固體燈泡_________干燥NaCl固體____________

KNOs固體燈泡_________KNO3固體____________

蒸儲水燈泡_________蒸儲水___________,上述導電裝置無法測出

NaCl溶液燈泡_________NaCl溶液___________

KNCh溶液燈泡_________KN03溶液___________

2.導電原因分析(為什么有的物質(zhì)可以導電,有的物質(zhì)不能導電?)

導電的原因是物質(zhì)必須要或者0

針對于可導電,主要是像和這樣的物質(zhì);針對于有自由

移動的離子可導電,主要是針對下。

①干燥的NaCl固體和KN。,固體不導電的原因:固體中含有陰離了?和陽離子,但是不能自由移動。

②NaCl溶液和KN03溶液能導電的原因:溶液中有陰離子和陽離子,且能夠自由移動。

③H2O可以導電,但是導電能力太弱,該裝置無法測出,觀察不到燈泡亮。

④NaCl固體受熱熔化時,因溫度升高,離子的運動加快,克服了離子間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能夠自由移動

的Na+與CL所以熔融狀態(tài)的Na??梢詫щ姟?/p>

結(jié)論:化合物在或下能產(chǎn)生自由移動的離子。

3、導電能力的強弱

導電能力由離子本身決定,也受溶液中和影響。溶液中離子溶液越大導電能力

越,相同離子溶液,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o

4、電解質(zhì)

(1)電解質(zhì)的概念:在或能夠?qū)щ姷幕衔铩?/p>

(2),且代表分別為:

①峻:HCkH2so八HNO3、HF等

②堿:NaOH、Mg(0H)2、KOH等

③鹽:NaCl、KNO3、Na2cO3、BaCCh等

④水:H2O

⑤活潑金屬氧化物:K2O.Na2O.CaO.BaO、AI2O3等

5、非電解質(zhì)

(1)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在和均不導電的化合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非金屬氧化物:SO2、C02>SO3、NO、N2O4等

②大部分有機物:蔗糖、酒精、苯等

③部分非金屬氫化物:N%、CH4等

二、電解質(zhì)的電離

1.電解質(zhì)的電離

(1)電離:電解質(zhì)或時,形成的過程。

(2)電離方程式(表示方法)

①含義:表示電解質(zhì)電離的式子。

②月寫要求:左邊寫電解質(zhì)的化學式,右邊寫電離出的離子。

③實例:HC1=;

NaCl=;

Ba(OH)2=。

從電離角度認識酸、堿、鹽

①段:

HNO3=;

H2so產(chǎn);

由此可以看出酸是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的化合物。

②堿

KOH-;

Ca(OH)2=:

由此可以看出堿是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的化合物。

③鹽

NH4NO3=;

A12(SO4)3=;

電由此可以看出鹽是電離時能生成和(或非金屬陰離了)的化合物。

三、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

1.離子反應

(1)探究離子反應的實質(zhì)

向盛有2ml的CuSCh溶液的試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

①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微觀分析

CuSO4和NaOH的電離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前兩種溶液中的離子QiSCh溶液:_____________NaOH溶液:__________

混合后數(shù)目減小的離子—

混合后數(shù)目不變的離子—

反應實質(zhì)—

(2)概念: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zhì)上是之間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屬于離子反應.

(3)實質(zhì):①從微觀角度,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實質(zhì)上是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

的反應。②離子反應使溶液中某些離子的濃度。

2.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1)復分解型離子反應

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如

水、NHyH2O,弱酸等)或,意味著發(fā)生了離子反應。

(注意:生成難溶性物質(zhì)(即沉淀)、難電離的物質(zhì)(如水、NH3H2O,弱酸等)、揮發(fā)性物

質(zhì),。)

(2)置換型離子反應

溶液中有離子參加的置換反應,如活潑金屬與酸(鋅與稀H2so4)、活潑金屬與鹽(鐵與CuSOj溶液)的反應等。

3.離子反應的應用

離子反應在物質(zhì)制備和分離、物質(zhì)提純和鑒定,以及消除水中污染物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四、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方程式

用實際參加反應的來表示反應的式子。

如:CuS04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以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在溶液中的反應為例:

(1)寫:化學方程式(必須根據(jù)實驗事實):

(2)拆:把易溶于水且易電離的物質(zhì)拆成離子的形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并將方程式化為最簡:

(4)查:檢查離子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總數(shù)是否相等以及反應條件、沉淀符號、氣體符號等。

3.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溶液中反應物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

鹽酸與KOH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與NaOH溶液反應

硫酸與KOH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看出,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還可以表示。

一、多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1、從得失氧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在化學反應中,一種物質(zhì)得到氧發(fā)生反應,必然有一種物質(zhì)失去氧發(fā)生反應。氧化

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在一個反應中同時發(fā)生的,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例:對于反應2CuO+C====2Cu+CChT

氧化銅氯,發(fā)生反應,被碳o

碳氧,發(fā)生___________反應,被氧化銅。

2、從元素化合價變化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前后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物質(zhì)所含元素化合價的反應是氧

化反應,物質(zhì)所含元素化合價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的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

(1)對于有氧得失的反應2CuO+C====2Cu+CO2T

①銅元素化合價,發(fā)生反應。

②碳元素化合價,發(fā)生反應。

(2)對于無氧得失的反應Hz+Cl尸===2HC1

①氯元素化合價,發(fā)生反應。

②氫元素化合價,發(fā)生反應。

3、從電子轉(zhuǎn)移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1)在有些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zhì)所含元素的原子電子,該物質(zhì)發(fā)生氧化反應;電

子,該物質(zhì)發(fā)生還原反應。

有電子轉(zhuǎn)移(電子得失或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元素的原子,

則元素的化合價,物質(zhì)被,發(fā)生___________反應;元素的原子,

則元素的化合價,物質(zhì)被,發(fā)生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是氧化還原反應的0

從電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反應:2Na+CL獸=2NaCl

整個過程中:

的化合價,因為鈉原子,鈉原子,發(fā)

生o

的化合價,因為氯原子,氯原子,發(fā)生____________。

點燃

(2)從共用電子對偏移的角度分析反應:H2+C12=====2HC1

在有些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的原子間有共用電子對的偏移(偏高和偏向)。共用電子對的物質(zhì)

發(fā)生,共用電子對的物質(zhì)發(fā)生o

的化合價升高,是因為氫原子與氯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__________氫原子,H2

發(fā)生o

的化合價降低,是因為氫原子與氯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氯原子,Cl2

發(fā)生<.

二、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表示方法

1.雙線橋法

表示反應前后由反應物轉(zhuǎn)化為生成物時電子轉(zhuǎn)移的情況。

(1)基本步驟

①標價態(tài):正確標明氧化還原反應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

一+30吉洱0+1

WFe2O3+3H2叁空2Fe+3H2O

②連雙線:一條線由氧化劑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指向還原產(chǎn)物中的對應元素;

另一條線由還原劑中化合價升高的亓索指向氧化產(chǎn)物中的對應元素。

I

+30高漏0+1

、,Fe2O+3H2烏%=2Fe+3H2O

▽3Ir

③注得失:標出“失去”或“得到”電子的總數(shù),注明該元素“被氧化”或“被還原

得到2x3e-,化合價降低,被還原

|

+30告?洱0+1

Fe2O3+3f星空2Fe+3H2O

失去6工e,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2)雙線橋表示法的注意事項

①箭頭、箭尾必須連接同一元素,并且箭頭指向生成物,箭尾連接反應物,不能顛倒。

②線橋上必須標明“得到”或“失去”,并且得到、失去電子的總數(shù)必須相等,即得失電子守恒;

③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用axbe一形式表示,a表示發(fā)生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的原子個數(shù),b表示每個原子得到或失去

的也子數(shù),當a=l或b=1時,要省略;

2.單線橋法

表示反應過程中原子間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用箭頭標明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

(1)單線橋法的基本步驟

①標價態(tài):正確標明氧化還原反應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升降。

+30,滬0+1

Fe2O3+3H2^^=2Fe+3H2O

②連單線:連接等式左邊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箭頭必須由還原劑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劑中化合價

降低中元素。

?n

+30右?洱。+1

VFe2O3+3H2旦旦2Fe+3H2O

③寫數(shù)目:箭頭方向表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并標出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

6e-

+30古洱0+1

Fe2O3+3H2旦旦2Fe+3HQ

(2)單線橋表示法的注意事項

①箭頭和箭尾不能跨過"===",印箭頭和箭尾所連接的都是反應物。

②箭頭必須指向化合價降低的元素,箭尾連接化合價升高的元素。

③線橋上只寫“nc”(即只寫出電子轉(zhuǎn)移的總是)。標明"得到”或"失去”

三、氧化劑、還原劑及相關(guān)概念

1.氧化還原反應中的相關(guān)概念

⑴用“雙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zhuǎn)移。

Fe2O3+3CO====2Fe+3CO2

(2)相關(guān)概念

①氧化劑與還原劑

氧化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即(或電子對偏向)的物質(zhì)。

還原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即(或電子對偏離)的物質(zhì)。

②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

:還原劑被氧化的產(chǎn)物。

:氧化劑被還原的產(chǎn)物。

③氧化性與還原性

:物質(zhì)的性質(zhì)或能力。

:物質(zhì)的性質(zhì)或能力。

④相互關(guān)系

2.常見的氧化劑、還原劑

(1)常見的氧化劑

①活潑的非金屬單質(zhì):如等。

②變價元素的高價態(tài)化合物

a.某些酸:如等;

b.某些氧化物、過氧化物:如等;

c.某些鹽:如等。

(2)常見的還原劑

①活潑的金屬單質(zhì):如等。

②某些非金屬單質(zhì):如等。

③變價元素的低價態(tài)化合物

a.某些氧化物:如等;

b.某些氧化物:如等:

c.某些鹽:如等。

四、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

1.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與得失電子的關(guān)系

(1)氧化性:物質(zhì)越____________,氧化性越強。

(2)還原性:物質(zhì)越,還原性越強。

2.物質(zhì)的氧化性及還原性與核心元素化合價的關(guān)系

核心元素化合價實例性質(zhì)

最高價+7+6只有氧化性

Fe3+KMIIO4XKiCrzO7

中間價H2O2、Fe2\SO: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最低價Fe、Na、Cl、S2只有還原性

3.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的方法

(1)根據(jù)元素的活動性順序比較

⑵根據(jù)氧化產(chǎn)物的價態(tài)高低判斷

同一物質(zhì)在相同條件下,被不同氧化劑,氧化劑的。

Fe被CL氧化成+3價,而S只能把其氧化成+2價,故氧化性:Cb>S;判斷還原劑還原性的原理類似。

(3)根據(jù)反應條件來判斷

當不同的氧化劑(或還原劑)與同一還原劑(或氧化劑)反應時,進行,則對應的氧化劑(或還

原劑)的,反之越弱。如:

①MnO2+4HCl(濃)=2=MnChH:12T+2H?O

②2KM11O4+I6HCI(濃)===2KQ+2MnCL+5Q2T+8H2O

后者比前者更容易發(fā)生,故氧化性:KMnO4>MnO2o

4.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1)預測物質(zhì)的氧化性、還原性

處干高價態(tài)的物質(zhì)一般具有,處于低價態(tài)的物質(zhì)一般具有,處于中間價

態(tài)的物質(zhì)可能,

⑵分析、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氧化還原反應廣泛存在于生產(chǎn)生活中,其中金屬的冶煉、電鍍、燃料的燃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是正

面影響;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敗、鋼鐵的銹蝕等是負面影響。

五、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則

(1):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shù)相等。

即:;。

⑵: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

即:;.

(3):離子反應前后,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shù)相等。即:o

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驟

(1)標變價: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前后變價元素的。

+4-1+20

MnO(OH)2+lTH-TMn"+l2+H2O

(2)列得失:標出反應前后元素或。

Mn0(0H)2—>Mn2+Mn元素從+4價—*+2價,得2e

I—>【2I元素從1價—0價,失e

(3)求總數(shù):通過求使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

2+

MnO(OH)2->Mn得2ex1

21Tl2失ex2

(3)配系數(shù):確定的化學,觀察法配平其他物質(zhì)的化

學計量數(shù)。

+2+

MnO(OH)2+I+H->Mn+I2+H2O

++

MnO(OH)2+2I+4H===Mir+I2+3H2O

(4)查守恒:檢查,,配平后,把單線改成等號,標注反應條件。

3.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常用技巧

(1)逆向配平法:分解反應、歧化反應、部分氧化還原反應,一般使用逆向配平法,即先從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

產(chǎn)物開始配平。

(2)氧化還原型離子方程式的配平

首先根據(jù)配平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在此基礎上根

據(jù),配平兩邊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最后根據(jù)其余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

(3)缺項配平類[一般缺的為酸(H+)、堿(OH)、水]

①先將配平,再觀察0若反應物送功,一

般,生成物一般加水;若反應物這邊______________,一般,生成物一般加水,

然后兩邊電荷數(shù)進行配平。

②當化學方程式中有多個缺項時,應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找準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

(4)信息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書寫步驟:

①一判:根據(jù)題給信息,聯(lián)想所學知識,判斷主要的反應物、生成物°

若反應物、生成物中主要元素化合價不一致的,要考慮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就要寫出氧化劑、還原劑、

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

②二平: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和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配平主要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

③三補:根據(jù)溶液的介質(zhì)條件以及電荷守恒補足反應物或牛.成物,一般酸性環(huán)境可以消耗或生成酸,堿性

環(huán)境可以消耗或生成堿。

【易混易錯】

1.誤認為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點撥:若某物質(zhì)是由一種元素的單質(zhì)混合而成,如0八0」組成的混合氣體就是混合物,而由弋和13c組成

的石墨則是純凈物。

【例題】關(guān)于02和。3,卜.列說法正確的是

A.02和03的性質(zhì)完全相同

B.02和03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二者混合后仍屬于純凈物

C.02轉(zhuǎn)化為03屬于化學變化

D.02和03是同一種物質(zhì)

2.誤認為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對應

點撥: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顯非令屬氧化物,如Mn2O7o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防性氧化物,加CO、NO。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O?屬于兩性氧化物。

【例題】關(guān)于物質(zhì)分類正確的組成是

堿酸鹽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ANa2c03H2s04NaOHSO2C02

BNaOHHC1NaClNa,Oco

CNaOHCH3COOHCaF2CO2SO2

DKOHHNO3CaCO?CaOso;

3.誤認為能電離出H+的都是酸嗎?能電離出OH一的都是堿

點撥:能電離出H十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04,只有電離牛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卡的化合物才是?酸:能

電離出0H的不一定都是堿,如Cu2(0H)2co3,只有電離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0H一的化合物才是堿。

【例題】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堿和純堿均屬于堿

D."熬膽磯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中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4.誤認為鹽必須由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共同組成

點撥:不一定,鹽也可以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如NH’CI。

5.S02和NH3的水溶液均導電,誤認為SO2、NH3是電解質(zhì)

點撥:不是,S02、NH3本身不電離,兩者溶于水后分別與水反應生成H2SO3和NH3-H2O,溶液中能導電

的陰、陽離子分別是由H2s03和NH3H2O電離出來的,所以H2s03和NH3H20屬于電解質(zhì),S02和NH3

屬于非電解質(zhì)。

【例題】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

5.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導電性很強,誤以為該物質(zhì)一定是強電解質(zhì)

點撥:不一定,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沒有必然聯(lián)系。

【例題】下列關(guān)于電解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zhì)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zhì)導電能力強

B.CCb溶干水形成的溶液能導電,所以CCb是電解質(zhì)

C.BaSCU難溶于水,所以是非電解質(zhì)

D.N&CI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所以NH4cl是強電解質(zhì)

6.書寫離子方程式時的拆分原則

點撥:(1)拆寫成離子符號的物質(zhì):易溶易電離的物質(zhì)。

①強酸:HCLH2so八HNOa、HC1O4.HI、HBr等;②強堿:NaOH、KOH、Ca(OH)2.Ba(OH)2(金屬活動

順序表Mg前金屬對應的堿)等;③易溶易電離的鹽:鉀鈉錢鹽溶,硝酸鹽遇水無蹤影,硫酸鋼鉛沉水中,

鹽酸不溶銀亞汞。

(2)書寫化學式的物質(zhì)

①氣體:CO?、SO?、N%等;②單質(zhì):Na、Fe、%等;③氧化物:Na2O.Fe2O3>CuO等;④難溶物質(zhì):

CaCCh、Mg(OH)2>Cu(OH”、BaSCh、AgCl等:⑤難電離物質(zhì):弱酸(如H2cCh等)、弱堿(如NH3H2O)和

H2OO

(3)改寫微溶物時要看清題目要求:①作為反應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式。②作

為生成物,一般寫化學式(標“廣號),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寫成離子形式而石灰乳則寫化學式。

(4)氨水作反應物寫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熱條件或濃度很大時,可寫N%(標號)。

(5)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幾類物質(zhì)的改寫。

【例題】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24

A.石灰水與過量碳酸氫鈉溶液反應:HCO3+Ca+OH-=CaCO3l+H20

+2+

B.硫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鋼溶液至中性:H+SOJ-+Ba+OH-=BaSO4l+H2O

+2

C.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2H+0-=H20

D.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鹽酸:C0;+2H'=CO2T+H2O

7.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忽視忽視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點撥:正確書寫、判斷離子方程式的四個關(guān)鍵點

審清題意注意反應環(huán)境

“三注意''注意操作順序

注意反應物之間量的關(guān)系

化學式拆寫易溶強電解質(zhì)拆,弱電解質(zhì)、難溶物不拆

“四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