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古詩文預習《紫葭》(解析版)
、和鶴點蠻引
原文: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泡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抵。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謂伊人,在水之唉。溯泡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扯。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由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生銅理解
兼(jian):沒長穗的蘆葦。葭(加):初生的蘆葦。
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為:凝結(jié)成。
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一方:那一邊。
溯澗: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洞”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從:追尋。
阻:險阻,(道路)難走。
宛:宛然,好像。
晞(XI):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躋(jl):升高,這里形容道路又睡又高。
抵(chi):水中的沙灘
唉(si):水邊。
右:迂回曲折。
讓(zhi):水中的沙灘。
次*理解
主題:抒發(fā)了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執(zhí)著,抒寫了欲見而不得的惆悵之情。詩歌描繪了一個男子
對一位美麗女子的思念追求的過程,反映了勞動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澗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jīng)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
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zhàn)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沖擊;讀者可以從這里聯(lián)
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里聯(lián)想到理想、事業(yè)、前途諸多方面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
面的人生體驗。意境的整體象征,使兼葭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
二、R題械稱
1.(2022?廣東深圳?八年級期末)閱讀古詩,完成問題。
萊葭《詩經(jīng)》
裝彘蒼蒼,白露為霜c所謂伊人,在水一方C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萎妻,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菜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下列對《兼葭》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濃之時,徘徊岸邊,上下求索,尋找“伊人〃而不得。
B.每一章開頭寫景起興,表明時間推移,烘托清冷氣氛,抒發(fā)主人公凄婉惆悵之情。
C.”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己〃,表明地點的變化,暗示"伊人"難以尋覓。
D.全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的美感,同時深化了詩歌的意境。
2.(2022?天津津南?八年級期末)下面對《兼葭》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菜葭
藕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湎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其其,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
測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萊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淡。
溯澗從之,道阻且右。
測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A.全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兩句寫景,三四句點明主題。
B.每章開頭以景起興,利川蘆葦、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蕭索凄迷的氛圍。
C.三章構(gòu)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時空序列,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執(zhí)著。
D.經(jīng)過主人公一再追尋,幾度求索,終于找到了“伊人〃,心里無比歡悅.
3.(2022?遼寧錦州?八年級期中)選出下列對《兼葭》賞析有誤的一項()
A.“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出蘆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初秋凄涼景色,為詩歌創(chuàng)設了一個蕭瑟
的意境。
B."為霜""未晞""未已"的變化,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執(zhí)著。
C.“溯澗從之”和“溯游從之〃兩句通過連續(xù)匆匆的尋求行動,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焦急和癡迷。
菜葭
粢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洲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素葭荽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流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將。
來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流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用明麗而又模糊的意象(兼葭、白露、河水、伊人)創(chuàng)造了空靈而又深邃的意境,構(gòu)成了一幅朦朧
淡雅的水彩畫。
B.這首詩描寫了“伊人〃生活的環(huán)羨和詩人在不同時間不懈地尋找"伊人"的過程,因此,從詩的內(nèi)容看本詩
足一首敘事詩。
C.本詩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韻的方式,“蒼、霜、方、長、央”,讀來朗朗上口,極具韻律美。
D.本詩“興〃的特點突出,“兼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
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世界。
7.(2021?江蘇鎮(zhèn)江?八年級期中)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依次默寫。
兼葭(節(jié)選)
《詩經(jīng)》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2020?河南駐馬店?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小題。
菜葭
萊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后在水中央。
菜葭萎姜,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河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儂在水中城。
菜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浜。
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冬在水中讓。
8.這首詩采用了的形式,每章前兩句寫景,三四句點明主題,五至八句描繪追尋的情狀。
這樣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之美,而且深化了詩歌意境,渲染了氣氛,強
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心情。
9.這首詩中加點的三個“宛〃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達效果?
(2022?河南濮陽?八年級期末〉
菜葭
菜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菜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河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抵。
萊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浜。
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10.任選一個角度,貪析詩句“兼蔑蒼蒼,白露為霜〃。
11.重章疊句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shù)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
(2021?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八年級期中)
菜葭
《詩經(jīng)》
萊政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萊葭荽萎,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海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菜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溯河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12.這首詩的前兩句點明了時間、環(huán)境,描繪了一幅的秋景圖,烘托了主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的
_______之情。
13.說說詩中反復吟詠“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這三句寺有何作用?
14.(2022?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八年級期中)閱讀詩歌,完成題目。
菜葭
素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素葭萎萎,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泡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玳。
案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浜。
溯泡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⑴這首詩共三章,每章開頭都寫策葭茂盛,霜露茫茫,這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⑵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
(2021?河北保定?八年級期中)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菜葭
菜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菜置蒸姜,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玳。
紫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汕。
15.“兼葭蒼蒼,白露為霜〃這一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這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哪種寫法?
16.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用蘆葦、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組成一幅清秋晨景圖,并籠罩著一種凄清的氣氛。
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的感覺c
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曳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D.這首詩表現(xiàn)「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緒。
(2022?湖南懷化?八年級期末)
萊葭
菜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菜葭萎姜,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茶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洪。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無聊的一項是()
A.這苜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演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
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的感覺,
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出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D.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導的精神以及可望不可即的絕望情緒。
18.這首詩運用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情感?
(2022?廣西賀州?八年級期中)
菜葭
藏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萊虎萎萎,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垠。
萊宜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
溯泡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19.《詩經(jīng)》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幾個字不同,造成回環(huán)往復的表
達效果,請賞析“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這三句詩的表土作用。
20.你如何理解《兼葭》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2022?湖北黃石?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兼葭
兼廢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萊葭萎萎,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河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城。
菜或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浜。
溯洞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2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詩以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方式,表現(xiàn)出男主人公對伊人依戀之情逐步加深和鍥而不舍的求索、追
尋。
B.“兼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了《詩經(jīng)》中常用的“賦〃的手法,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在深秋,為詩歌創(chuàng)
設了一個凄清蕭瑟的意境。
C."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是虛寫,表現(xiàn)出伊人蹤跡難尋、可望而不可即。
D.《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著
作之一。
22.詩中的“兼葭”這一意象有哪些作用?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
(2022?山東棗莊,八年級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菜葭
菜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萊葭萎萎,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澗雙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9氐。
萊豉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浜。
溯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乙】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央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
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黃發(fā)垂裝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
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
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
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
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3.【甲】詩出自《》,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又名《》:
【乙】文作者是晉代的(人名)。
2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溯游從之,宛在水中以。
(2)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5.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中寫景渲染蕭瑟凄涼的氣氛,【乙】文中寫景表現(xiàn)了武陵人愉悅之情。
B.【甲】詩運用重章置句形式反復詠唱,【乙】文武陵人虛構(gòu)了見到的理想社會。
C.【甲】詩中主要表現(xiàn)主人公的執(zhí)著追求,【乙】文表現(xiàn)桃花源安寧祥和生活。
D.【甲】詩意在表達主人公思念綿遠悠長,【乙】文表達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不滿。
26.【乙】文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句中“絕境”的意思是(1)具體指(用自己
的話概括)
27.《詩經(jīng)》中的伊人和《桃花源記》中的桃源有什么相似之處?
(2022?山西太原?八年級期中)【甲】
菜廢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節(jié)選自《詩經(jīng)?兼葭》
【乙】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遂。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小石潭記》)
【丙】
廿①二日天稍和,偕②教友出東直③,至滿井。高柳夾堤,土皆微;閏,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久于時冰皮始
解,波色乍⑤明,鱗浪⑥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⑦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
⑧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久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妙風,麥田淺疑?寸許。
(節(jié)選自《滿井游記》)
【注釋】①廿:二十。②偕:一同,一起。③東直:北京東直門,在舊城東北角。滿井在東直門北三四
里。④鵠:一種水鳥,俗名天鵝,⑤乍:突然。⑥鱗浪:像魚鱗似的細浪紋。⑦匣:指鏡匣。⑧娟然:
美好的樣子。⑨如倩女之鰭(hui)面而髻(ji)鬟(huan)之始掠也:像美麗的少女洗好了臉剛梳好髻鬟
一樣。倩女:美麗的女子。洗臉。掠:梳掠。⑩披:開、分散。?鬣:lie,某些獸類頸上的長毛。
28.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輿,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
B.《小石潭記》的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記〃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事、山川名勝、器物建筑等?!缎∈队洝穼儆谟浫祟?,《滿井游
記》屬于記山川名勝類。
D.【乙】文“潭中魚可百許頭〃與【丙】文“麥田淺鬣寸許〃中的“許〃意思相同,都表示約數(shù)。
2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日光下澈澈:
(2)溯?澗?從之溯澗:
3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爰田淺鬣寸許。
,,爰田里像獸頸長毛一樣的麥苗高一寸左右。
31.自然美景,牽動著文人墨客的悲喜。請你結(jié)合上面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乙】【丙】
(2)_____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
語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句之新開而冷光之乍
出于匣也。
手
(1)_____情景交融比喻
法
作用蘆葦、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用小石潭上景物的幽此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水(4)_____
用蕭索凄迷的氛圍,烘托了人物所思僻凄清,含蓄地表達作的特點,洋溢著作者對北國早春景象的
不見的惆悵。者(3)_______的情感。悠然神往之情。
(2021?山西臨汾?八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菜葭
?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葭萎萎,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垠。
?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濱。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乙】
小石潭記(節(jié)選)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望竹,聞水聲,如鳴現(xiàn)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抵,為嶼,為唯,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32.多音字的讀音由其所在的語境決定,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1)道阻且住=(2)4折蛇行=
3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道阻且長不足為外人道也B.下見小潭日光下澈
C.心樂之其翼若垂天之云D.以其境過清能以徑寸之木
34.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1)近岸,卷石底以出。
翻譯:靠近漂岸的地方,o
(2)其岸勢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譯:,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35.對【甲】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選自《詩經(jīng)?秦風》。
B.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C.第一章的韻腳是“蒼""霜〃”方〃"長〃"央”,即第一句入韻,其余是偶句押韻。
D.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卻能體會到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
緒。
36.【甲】詩和【乙】文中的畫線句的景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清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C
【詳解】C."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己〃,采用重章置句的方法,表現(xiàn)出時間的變化,暗示了時
光的流逝與追求者的深情執(zhí)著;
“在水之湄”"在水之諛”通過地點的變化,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地一再追尋、幾度求索,也暗示了"伊
人”的蹤跡飄忽,難以尋覓。
故選C。
2.D
【詳解】D.“終于找到了,伊人,,心里無比歡悅”有誤,根據(j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城〃“宛在水中泄〃可
知,伊人行蹤飄忽不定,主人公盡管一再追尋,但并沒有找到伊人,心中充滿了難言的悵惘與傷感。故選Do
3.A
【詳解】A.賞析有誤。根據(jù)“蕤葭蒼蒼,白露為霜”中的景物蘆葦蒼蒼、寒霜濃重的特征,可知,應是“深
秋"(或暮秋)景色,而非"初秋’晨故選A。
4.B
【詳解】B.“烘托出主人公歡愉的心情〃有誤。這首詩每章的開頭都提到了露水,點明了時間是秋天,每
章開頭的寫景句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故選
5.A
【詳解】A.“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意思是: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可知此句描寫的是秋季
晨景;并非“冬季晨景
故選Ao
6.B
【詳解】B.《兼葭》詩中“白露為霜〃點明此時已是深秋,天已破曉,蘆葦葉片上還存留著夜間露水凝成
的霜花,此時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xiàn)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呈出冷寂
與落寞,詩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兒在河水的另外一邊;全詩著重運用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主人公對
伊人的真誠向往和執(zhí)著追求,從內(nèi)容上看是一首“抒情詩”?!睆脑姷膬?nèi)容看本詩是一首敘事詩”表述有誤。
故選Bo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泡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詳解】本題“溯、澗、游、宛”等字詞容易寫錯;“溯泡從之,道阻且長〃與“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注
意順序。
8.重章疊句惆悵(或悵惘)9."宛"字意為仿佛、好像。它把實景、實情與幻覺、想象結(jié)合,
突出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伊人〃的癡情,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意對即可)
【解析】8.考查寫作手法。
第一空:重章疊句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
情達意的方法。本詩共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fā)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shù)效果,
而且產(chǎn)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
第二空: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己〃,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
間之長;從“在水一方〃,至卜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禊〃,從“宛在水中央〃,至『'宛在水中抵〃,再到“宛在水
中讓",這是地點的轉(zhuǎn)換,象征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至曠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
復治染追尋過程的艱難。重章疊句手法的運用,強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惆悵心情。
9.考查詞句賞析。"宛在水中央":仿佛在那水中央?!巴鹪谒雄蟆ǎ悍路鹁驮谒袨?宛在水中址":
仿佛就在水中洲。二個“宛"字都是"仿佛,宛然,好像”之意。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的感覺。表明伊人
的可望而不可即。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
10.示例一:景物描寫,既點明了地點,乂點明了時節(jié),描繪出一幅蕭瑟、凄清的深秋圖景,渲染了
一種凄涼、惆悵的氣氛。
示例二:運用起興的手法,點明時間和環(huán)境,展現(xiàn)出一幅蕭瑟、凄清的深秋圖景,給全詩籠罩了一層
凄涼、落寞的氣氛,引出了下文主人公對伊人的苦苦追尋,烘托了主人公追尋伊人不得的惆悵之情。(任一
方面,分析合理即可。)11.本詩運用重章疊唱的藝術(shù)手法,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
回環(huán)往復的美;渲染出?種凄清、落寞的氣氛,深化了意境;強化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感情,突出了本詩
的主題。(寫出兩點即可)
【解析】10.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可以從景物描寫的角度,也可以從起興的角度。
從景物描寫的角度看,”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思是:大片的蘆葦密又繁,清晨的露水變成霜。它既
點明了季節(jié)與時間,又渲染了兼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境,到達了寓情廣景、情景交融
的藝術(shù)境地?!凹孑?與"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
與所要描繪的對象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世界。
從寫作手法的角度看,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具有"起興”的作用。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
霜濃重,這是一幅蕭瑟的秋景圖,給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氣氛,結(jié)合"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可知,也
烘托了主人公追尋伊人不得的惆悵之情。
11.本題考杳詩歌藝術(shù)特色的探究。
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可知,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幾個字不同,
造成回環(huán)往復的表達效果?!吧n蒼”“萋萋”"采采”描繪了兼葭的繁茂;“為霜〃〃未晞”“未已〃體現(xiàn)了時間的推移;
"方""湄〃"涂〃體現(xiàn)了空間的轉(zhuǎn)換「長〃"躋""右"體現(xiàn)了道路的艱險;"央"“設"”止〃表現(xiàn)了“伊人"的可望而不可
即。每章都是前兩句寫景,后兩句點明主題。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增加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律美,形成了
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感。還深化了詩歌的意境,強化了主人公的情感;主人公的執(zhí)著,也在一唱三嘆中得到
了盡情地展示。
12.蕭瑟、冷清惆悵13.此三句渲染了道路的遙遠、艱險與曲折,側(cè)面烘托時意中人執(zhí)著不變
的追尋,以及欲見不可得的惆悵之情。
【解析】12.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兼葭》運用起興的手法,用水岸邊的秋景起興,詩開篇便向讀者展示了一個蕭瑟凄清的畫面:一個晚
秋的早晨,天色朦朧,籠罩在晨霧中的是一望無際的沾帶露珠的蘆葦。一條河流,蜿蜒而去。望遠處,是
一塊小小的沙洲。這是一幅蕭瑟的晚秋晨光圖,清虛寂寥之中略帶凄涼哀婉色彩,烘托主人公追尋伊人而
不得的凄惻惆悵的情感。
13.本題考查對表現(xiàn)手法作用的理解與分析。
“道阻且長〃意思是:道路艱險而漫長;“長〃突出漫長?!钡雷枨臆Q〃意思是:道路崎嶇難登攀:"躋〃突出
險竣?!暗雷枨矣摇ㄒ馑际牵旱缆菲D險而曲折:"右"突出曲折。由此可知反復吟詠“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
且右"渲染道路的遙遠、艱險與曲折。道路如此遙遠、艱險與曲折,主人公都能執(zhí)著追尋,更能表現(xiàn)主人公
的執(zhí)著。而也正因道路遙遠、艱險與曲折,主人公想見意中人卻不可得,由此也能烘托出主人公的惆悵心
理。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14.(1)托物起興(比興手法)。描寫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氣氛,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沒置背景。
(2)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詳解】(1)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
本詩共三章,每章開頭都寫萊葭茂盛,霜露茫茫,由寫兼葭引出男子對心上人的不懈追求,這是比興
的手法,也可叫做托物起興,先言他物以引出所詠之物。它既借助景物“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等點明了季節(jié)
與時間,又借用兼葭茂盛,霜露茫茫,渲染了兼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地。
(2)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理解。根據(jù)詩中內(nèi)容,體會情感。
“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主人公"溯澗從之溯游從之",但是意中人依舊“宛在水中
央”“宛在水中t氐〃“宛在水中沈,反覆艱難地追尋,上下求索,而伊人雖隱約可見卻依然遙不可及,營造了
飄渺朦朧的意境。表現(xiàn)了人們可能經(jīng)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
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zhàn)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沖擊,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
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15.①交待了時間、季節(jié)和地理特點;②象征愛情的熾熱、深沉、純潔;③渲染凄清的氣氛和彳旁徨
的心態(tài);④暗示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劇結(jié)局。16.D
【解析】15.本題考查詩歌的寫作手法。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思是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此句開篇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
間是在秋天的早晨,地點是一個湖中小高地?!凹孑缟n蒼,白露為霜”一句運用了《詩經(jīng)》常用的比興手法。
比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詩人抓住晚秋獨有景物“兼葭”“白露”,象征愛情的熾熱、深沉、純潔,
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泊染凄清的氣
氛和彷徨的心態(tài),暗示愛情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劇結(jié)局。
16.本題考查句意理解、賞析。
D.“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尋的精神”是正確的,但并沒有體現(xiàn)主人公絕望的情緒,而是
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笨赏豢杉吹慕^望情緒〃說法有誤:
故選D。
【點睛】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17.D18.這首詩通過描寫河畔茂盛的蘆葦、秋天的露水,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的晚秋畫面:
詩中通過寫主人公對理想中的"伊人"的苦苦求索、執(zhí)著追尋,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向往及相思之
苦。
【解析】17.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D.前半句“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尋的精神〃正確,但詩歌并沒有體現(xiàn)出“絕望〃的情緒;
故選Do
18.本題考查對詩歌抒發(fā)感情的理解。讀懂詩句是作答的關(guān)鍵。詩歌先以蒼蒼的兼葭起興,再寫男子
追求意中人,所追的人在何方?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己”,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
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至『‘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根",從“宛在水中央",至『'宛在水中
垠;〃,再到"宛在水中讓〃,這是地點的轉(zhuǎn)換,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的晚秋畫面,象征著伊人的飄渺
難尋;
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復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xiàn)抒情主人公堅執(zhí)不
己的精神。主人公對蒼蒼蘆蕩、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尋覓。雖歷經(jīng)千辛萬苦,但伊人始終讓人隔河
企望,飄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詩字里行間流露出主人公對伊人的真誠向往和執(zhí)著追求的愛戀之情,
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悵之情。
19.詩人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極力渲染道路艱險、遙遠、曲折,從側(cè)面來襯托主:人公對"伊人”的執(zhí)著
追求。20.這首詩表達了對美好愛情(戀人、幸福生活、理想等等)的執(zhí)著追求,愛而不得(可望而不可
即)的惆悵情緒。
【解析】19.本題考查詞句賞析。
“道阻且長〃意為:道路險阻又太長;"道阻且躋"意為:道路險阻攀登難:“道阻且右”意為:道路險阻曲
難求;“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從道路的漫長、崎嶇、曲折三個角度表現(xiàn)道路的艱難阻隔,表現(xiàn)
主人公尋求意中人的艱難。側(cè)面表現(xiàn)出主人公對心上人執(zhí)著的追求和矢志不渝的愛戀。
20.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根據(jù)詩句"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湖洞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垠〃“溯澗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扯〃可知,本詩描繪了一個男子對一位美麗女子的思念追求
的過程,抒發(fā)了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執(zhí)著,表達了主人公欲見而不得的惆悵之情,同時反映了古代
勞動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1.B22.托物起興,引出對“伊人〃的描寫和追尋;通過描寫兼葭營造蕭索迷離的氛圍,為詩歌奠定
哀婉凄清的基調(diào),烘托了男主人公惆悵傷感的心情。
【解析】21.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賞析。
B.有誤,“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是使用的比興手法,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季節(jié)在深秋,為詩歌創(chuàng)設了一個
蕭瑟的意境。
故選Bo
22.本題考查對“兼葭”意象作用的分析理解。
“兼葭”是荻葦、蘆葦?shù)暮戏Q,皆水邊所生。首二句以兼葭起興,展現(xiàn)一幅河上秋色圖,對詩中所抒寫的
執(zhí)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詩人為追求伊人的如癡如醉,與蒼
蒼的兼葭,煙霧迷離的景色交融為一體。仿佛這迷茫的煙水晨客就是此時詩人的夢幻化而成,情景交融,
難分難解。通過秋天的白露,由“為霜”到"未唏"再到"未已"的變化過程,表現(xiàn)了詩人長時間的上下求索、徘
徊追索的生命軌跡,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尋求伊人的不易。
23.《詩經(jīng)》《詩二百》陶淵明24.(1)順著沆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其他的人都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里,都拿出酒食來招待他25.A26.與世隔絕的地方桃
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美好的地方27.詩經(jīng)中的伊人和桃花源記中的桃源相同之處在于,都是作者所追
求的美好事物。
【解析】23.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兼葭》選自《詩經(jīng)》?!对娊?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
編江,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稱《詩三百》。《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陶淵明,名潛,
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宋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
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24.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字詞:溯游,指順流而下。之,代詞,她。讓,水中的沙灘。
(2)重點字詞:余,其余,剩余。延,邀請。至,至上皆,都。
25.A.有誤?!炯住吭娭袑懢颁秩玖俗非蟆耙寥恕赏豢杉暗囊环N惆悵情感。反襯出詩人的一種濃濃
的思念之情?!疽摇课闹小昂龇晏一?,央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寫出了武陵人的詫異
之情,為武陵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烘托了桃花源的美好。故選A。
26.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奥势拮右厝藖泶私^境”的意思是:率領妻兒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
方。"絕境"是"與世隔絕的地方"。結(jié)合"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分析可知,指桃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美好
的地方。
27.本題考查對比分析?!都孑纭啡娪孟笳鞯墓P法,以"在水一方"的情境比喻人生中普遍可望而難及
的追求,表現(xiàn)了主人公為追求心中思慕的伊人而不可得惆悵之情?!短一ㄔ从洝分凶髡咛摌?gòu)了一個寧靜安樂
的此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會理想,即遠離戰(zhàn)亂,社會平等,人民安居樂業(yè)。據(jù)此分析,伊人和桃源相同
之處在于,都是作者所追求的美好事物。
【點睛】參考譯文:
【甲】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荔城法院招聘2名速錄員模擬試卷有答案詳解
- 2025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jīng)濟區(qū)(廊坊)幼兒園招聘合同制教師3名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名校卷)
- 企業(yè)年度總結(jié)與下一年度計劃表
- 2025湖南益陽市安化縣五雅高級中學春季教師招聘模擬試卷(含答案詳解)
- 安全教育培訓方案執(zhí)行承諾書5篇范文
- 2025年開封杞縣消防救援大隊招聘政府專職消防員10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年春季江蘇省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招聘模擬試卷及一套答案詳解
- 湖北省武漢市九師聯(lián)盟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8月開學考地理試題(解析版)
- 2025北京市朝陽區(qū)區(qū)管企業(yè)年輕人才“培優(yōu)”計劃招聘23人模擬試卷完整參考答案詳解
- 知識產(chǎn)權(quán)成果維護責任書5篇
- 基于《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的2023年高考物理命題趨勢及復習備考策略
- LY/T 1145-1993松香包裝桶
- GB/T 9114-2000突面帶頸螺紋鋼制管法蘭
- 領導干部要學點哲學
- GB/T 17245-1998成年人人體質(zhì)心
- 華為公司校園招聘個人簡歷標準版
- 學校結(jié)核病防控培訓課件
- 【精品】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課時練(一課一練)(含答案)
- DBJ50T 043-2016 工程勘察規(guī)范
- 八年級美術(shù)下冊《弘揚真善美》優(yōu)質(zhì)課件
- 《流行病學》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