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_第1頁
DB33∕T 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_第2頁
DB33∕T 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_第3頁
DB33∕T 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_第4頁
DB33∕T 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

CCSA47

33

浙江省地方標準

DB33/T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

Guideofmeteor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andreductionfortourist

attractions

2023-07-22發(fā)布2023-08-22實施

浙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3/T1306—2023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浙江省氣象局提出并組織實施。

本標準由浙江省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溫州市氣象局、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溫州市文化廣電旅

游局、泰順縣氣象局、樂清市氣象局、淳安縣氣象局、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游管理委員會、溫州商學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林建忠、張眉、王佳穎、周哲、余田花、鄭海祥、周功鋌、李偉、紀新瑞、劉

娟、鄭峰、鄭遠東、林念萍、朱景、郭建鷹、姜建豐、余霖楓、劉元林、唐翠云、胡萍、姚健、林金旭、

林軍、單權、鄭德、陳盈潔。

I

DB33/T1306—2023

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指南

1范圍

本標準給出了旅游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的基本原則、人員配置、防御準備、處置應對、災后處置等方

面的指導。

本標準適用于3A級以上旅游景區(qū)(以下簡稱景區(qū))的氣象防災減災建設,其它景區(qū)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沒有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旅游景區(qū)touristattractions

以滿足旅游者出游目的為主要功能,并具備相應旅游服務設施,提供相應旅游服務的獨立管理區(qū)。

[來源:GB/T16766—2017,4.3.1]

3.2

氣象災害meteorologicaldisaster

由氣象因素直接或間接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社會功能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的事件和現(xiàn)象。包括臺風、

暴雨(雪)、寒潮、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和霾等。

[來源:GB/T40246—2021,3.2,有修改]

4基本原則

4.1以人為本

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以保障旅游者和旅游景區(qū)內其他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為根本原則,最大限

度避免或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害。

4.2預防為主

遵循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編制切實可行的景區(qū)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根據景區(qū)類型

和氣候特征,制定科學高效的應急處置措施。

4.3數字賦能

通過信息化、數字化舉措,精準防御氣象災害,提升景區(qū)防災減災能力。

5人員配置

1

DB33/T1306—2023

5.1景區(qū)配置氣象聯(lián)絡員,保持與氣象主管部門信息暢通,協(xié)助完成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氣象聯(lián)

絡員的工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和傳遞;

——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科普宣傳;

——景區(qū)氣象設施維護;

——景區(qū)氣象監(jiān)測環(huán)境保護;

——氣象災情的收集和報告;

——氣象災害的普查;

——應急處置。

5.2氣象聯(lián)絡員具備相應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與技能,不定期參加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培訓或考核,培

訓內容包括氣象防災減災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技能。

6防御準備

6.1日常管理

6.1.1景區(qū)制定氣象災害預案時需考慮主要氣象災害類別、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6.1.2景區(qū)每年組織氣象災害應急演練和開展氣象災害防御科普宣傳是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日常管理必

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氣象應急演練的內容宜包括:掌握氣象災害應急處置程序,熟悉景區(qū)氣象災害特點、自

救措施、轉移路線、安置地點;氣象災害防御科普宣傳的內容宜包括:熟悉景區(qū)氣象防災減災風險地圖、

避災安置場所、緊急轉移路線、氣象監(jiān)測設施和氣象信息傳播設施使用維護等。

6.2監(jiān)測設施

6.2.1景區(qū)宜根據地理特征、易發(fā)生氣象災害的種類布設自動氣象觀測站,站點周邊環(huán)境宜保持開闊,

保證儀器的感應面通風和不受遮蔽。

6.2.2觀測要素宜包括氣溫、降水、風向、風速,根據需求可增加氣壓、濕度和其他氣象觀測要素。

6.2.3景區(qū)宜建設雷電監(jiān)測預警設施。

6.3信息收發(fā)

6.3.1景區(qū)信息收發(fā)工作的重點是氣象信息收發(fā)的及時性和精準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收發(fā)渠道的穩(wěn)

定性和預警傳播設施的有效性,能為防災減災贏得寶貴時間。具體包括:

——主動關注官方渠道發(fā)布的氣象信息;

——利用多種方式收發(f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至少具備1種穩(wěn)定、可靠的收發(fā)渠道;

——定期開展預警傳播設施檢查,排除傳播盲點。

6.4標識指引

6.4.1景區(qū)設立防災警示牌、應急避災場所標識標牌,提供避災場所路線指引圖,清楚標明轉移路線。

6.4.2景區(qū)宜在鐵塔、大樹、涼亭以及河邊、四周空曠的高聳地等易遭受雷擊的區(qū)域,設置醒目的防

雷安全警示牌。

7處置應對

2

DB33/T1306—2023

7.1預警傳播

預警傳播工作對于景區(qū)處置應對氣象災害是至關重要的,預警信息的及時、準確傳播,以及游客的

有效接收是預警傳播的關鍵。

——景區(qū)通過應急廣播、大喇叭、顯示屏等方式及時告知游客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轉移路線。

——遇重大氣象災害,景區(qū)利用應急廣播、顯示屏、短信、電話及新媒體等各類渠道準確傳播預

警信息。

——遇斷電等緊急情況,景區(qū)可通過電話、對講機、巡查通知等方式將信息及時傳播到游客。

7.2應急響應

7.2.1氣象災害已經發(fā)生或接收到氣象預警信號并達到景區(qū)災害應急預案啟動條件時,景區(qū)及時啟動

氣象災害應急響應。

7.2.2景區(qū)根據應急預案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措施。接收到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時,及時

關停景區(qū)。

7.2.3臺風、暴雨、大風、雷電、暴雪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和相應防御措施可參見附錄A~附錄E。

7.2.4當氣象災害對景區(qū)造成的損失和影響超出景區(qū)自身控制或搶險救援能力時,景區(qū)需及時報告并

請求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予以支援。

8災后處置

景區(qū)災后處置工作通常包括:

——及時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情況進行調查、統(tǒng)計、分析和評估;

——及時維修、重建損壞的氣象監(jiān)測和傳播設施;

——宜根據氣象災害評估情況修訂完善景區(qū)災害應急預案。

3

DB33/T1306—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臺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A.1給出了臺風預警信號圖標、信號含義及景區(qū)相應的防御指南。

表A.1臺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表

信號圖標信號含義防御指南

1.關注、記錄、收集臺風最新信息,及時上傳信息,下達各級

受熱帶氣旋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對防臺安指示;

全造成一定影響:2.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有效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24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

3.含高風險旅游項目的景區(qū)需加強巡查,做好組織撤離、疏散

或陣風達8級以上,沿海平均風力達7級

以上或陣風達9級以上;游客等準備工作;

2.24小時內,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4.對景區(qū)內防汛、配電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景區(qū)設備、

3.12小時內,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

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行。

1.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2.及時停止景區(qū)戶外集體活動,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3.含高風險旅游項目的景區(qū)需密切關注臺風動態(tài),加強巡查,

受熱帶氣旋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對防臺安視情關停高風險性旅游項目,全力做好組織撤離、疏散游客等準

全造成較大影響:備工作;

1.24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達8級以上

4.根據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提前組織撤離、疏散游客,確保游

或陣風達10級以上,沿海平均風力達9

級以上或陣風達11級以上;客安全;

2.12小時內,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5.密切關注景區(qū)道路、公共設施等安全情況。在重要點位做好

3.6小時內,降雨量達50毫米以上。

警示及告示標識;

6.及時向景區(qū)商戶傳達暫停運營決定通知及轉移通知;

7.做好應急搶險待命準備。

1.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受熱帶氣旋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2.及時停止一切戶外活動,根據最新預報預警信息,及時做好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對防臺安

組織游客撤離、疏散工作,確保游客安全;

全造成較嚴重影響:

1.24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達9級以上3.及時關停高風險性旅游項目,視情關停涉海、涉山、涉水等

或陣風達11級以上,沿海平均風力達10旅游景區(qū),全力做好組織撤離、疏散游客等準備工作;

級以上或陣風達12級以上;

4.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fā)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災害;

2.12小時內,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

3.6小時內,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5.通知駐景區(qū)企業(yè)、商戶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撤離;

6.安排值班人員及應急突擊隊在指定點位待命。

受熱帶氣旋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1.密切監(jiān)視臺風發(fā)展變化,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對防臺安

2.關停區(qū)域內所有景區(qū),關注游客轉移安置,加強警戒;預警

全造成嚴重影響:

1.12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達10級以信號解除前不得開放;

上或陣風達12級以上,沿海平均風力達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御;

12級以上或陣風達14級以上;

4.做好值班人員與應急突擊隊排班待命工作;

2.6小時內,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

3.3小時內,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5.做好防臺抗洪工作前期準備與災后搶修的前期工作。

4

DB33/T1306—2023

B

B

附錄B

(資料性)

暴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B.1給出了暴雨預警信號圖標、信號含義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B.1暴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表

信號圖標信號含義防御指南

1.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2.確定應急措施和安全轉移線路和地點;

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3.自然風景區(qū)、農(洋)家樂、民宿等需了解旅游區(qū)域所處的位

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置和山洪隱患情況,采取適當措施,保證游客安全;

造成一定影響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4.注意道路積水,確保安全;

5.檢查排水系統(tǒng),做好排澇準備;

6.注意防范可能引發(fā)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1.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2.根據路況,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3.暫停游客在空曠地方的活動,轉移危險地帶的游客到安全場所

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

避雨;

成較大影響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5.檢查排水系統(tǒng),采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6.注意防范可能引發(fā)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1.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2.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一切活動;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50毫米以

3.處于危險地帶的旅游區(qū)域應當停止售票或游客進入,采取專門

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

措施保護游客的安全;

成較嚴重影響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4.做好排澇工作,注意防范可能引發(fā)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

害。

1.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

2.關停區(qū)域內所有景區(qū),關注游客轉移安置,加強警戒;預警信

以上,或已達100毫米以上,可能或

號解除前不得開放;

已造成嚴重影響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防御。

5

DB33/T1306—2023

C

C

附錄C

(資料性)

大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C.1給出了大風預警信號圖標、信號含義以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C.1大風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信號圖標信號含義防御指南

1.做好防大風應急工作;

受大風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下條件

2.相關水域類、海島類旅游區(qū)域水上項目及船只應采取積

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較大影響:

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等;

內陸:24小時內,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或陣

3.提醒游客刮風時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下面逗

風達8級以上。

留;

沿海:24小時內,平均風力達7級以上或陣

4.提醒游客及時進入能抗擊強風、墜物的設施中躲避;

風達9級以上。

5.有關旅游區(qū)域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1.做好防大風應急工作;

受大風(龍卷風)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2.停止露天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活動,危險地帶人員盡

達以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較量轉到避風場所避風;

嚴重影響:3.房屋抗風能力較弱的旅游區(qū)域應當暫時關停,引導游客

1.受大風影響,12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及時進入室內躲避;

達8級以上或陣風達10級以上,沿海平均風4.旅游區(qū)域水上項目應關停,船只應回港避風;

力達9級以上或陣風達11級以上;5.切斷危險電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

2.受龍卷風影響,1小時內,可能出現(xiàn)最大蓋建筑物資;

風力達13級~15級。6.采取保障旅游區(qū)域內交通安全的措施,注意森林、草原

等防火。

1.做好防大風應急和搶險工作;

受大風(龍卷風)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

2.游客應當盡可能停留在防風安全的地方,不要隨意外

達以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嚴

出;

重影響:

3.回港避風的船只要視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妥善安排人員

1.受大風影響,6小時內,內陸平均風力達

留守或者轉移到安全地帶;

9級以上或陣風達11級以上,沿海平均風力

4.切斷危險電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

達10級以上或陣風達12級以上。

蓋建筑物資;

2.受龍卷風影響,1小時內,可能出現(xiàn)最大

5.采取保障旅游區(qū)域內交通安全的措施,注意森林、草原

風力達15級以上。

等防火。

6

DB33/T1306—2023

附錄D

(資料性)

雷電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D.1給出了雷電預警信號圖標、信號含義以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D.1雷電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信號圖標信號含義防御指南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較大影1.做好防雷擊、大風、短時暴雨準備工作;

響:2.密切關注天氣,提醒游客盡量待在室內,避免外出;

1.6小時內,將發(fā)生較強雷電活動;3.暫停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項目,提醒游客不宜在水

2.6小時內,將發(fā)生雷電活動,并伴有8域附近停留;

級以上陣風,或小時雨強大于等于20毫米的4.提醒游客暫停戶外球類、攀爬、騎駕等戶外活動。

短時強降水。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1.做好防雷擊、大風、短時暴雨應急措施;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較嚴重2.提醒游客應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

影響:3.提醒游客戶外游客不能停留在山脊、山坡、建筑物頂部

1.2小時內,將發(fā)生強烈雷電活動;等地勢較高和曠野突出地帶;不要在樹下、電桿下、塔吊、

2.2小時內,將發(fā)生較強雷電活動,并伴有涼亭、帳篷、孤立的曠野建筑物內避雨;

10級以上陣風,或小時雨強大于等于40毫米4.切斷危險電源;暫停戶外活動;

的短時強降水。5.不應撐金屬尖端的雨傘,不宜使用手機等無線通信工具。

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將出現(xiàn)或實況已達以1.做好防雷擊、大風、短時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下條件之一并將持續(xù),可能或已造成嚴重影2.引導游客躲入建筑物或汽車內,并關好門窗;

響:3.提醒游客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

1.2小時內,將發(fā)生強烈雷電活動,并伴有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和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12級以上陣風;4.密切注意雷電預警信息的發(fā)布;

2.2小時內,將發(fā)生強烈雷電活動,并伴有5.注意防范短時強降水可能引發(fā)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

小時雨強大于等于6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災害。

7

DB33/T1306—2023

D

D

附錄E

(資料性)

暴雪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E.1給出了暴雪預警信號圖標、信號含義以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表E.1暴雪預警信號分類等級及旅游景區(qū)防御指南

信號圖標信號含義防御指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