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安徽高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選擇性考試

化學

本卷共18題,共100分,共8頁,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選項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選項。作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yīng)區(qū)域。

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Li7C12016Na231127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生石灰可用作脫氧劑B.硫酸鋁可用作凈水劑

C.碳酸氫錢可用作食品膨松劑D.苯甲酸及其鈉鹽可用作食品防腐劑

【答案】A

【解析】

【詳析】A.生石灰(CaO)主要用作干燥劑,通過吸水反應(yīng)生成C〃(OH)2,而非與氧氣反應(yīng),因此

不能作為脫氧劑,A錯誤;

B.硫酸鋁溶于水后水解生成膠體,可吸附水中懸浮朵質(zhì),起到凈水作用,B正確;

C.碳酸氫錢受熱分解產(chǎn)生。。2和N”3,使食品膨松,可用作膨松劑,C正確;

D.苯甲酸及其鈉鹽是常見食品防腐劑,能抑制微生物生長,D正確;

故選Ao

2.以下研究文物的方法達不到目的的是

A.用斷代法測定竹簡的年代

氏用X射線衍射法分析玉器的晶體結(jié)構(gòu)

C.用原子光譜法鑒定漆器表層的元素種類

D.用紅外光譜法測定占酒中有機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答案】D

【解析】

【詳析】A.口(2斷代法通過測定有機物中MC的殘留量確定年代,竹簡為植物制品,適用此方法,A正

確;

B.X射線衍射法通過衍射圖譜分析物質(zhì)晶體結(jié)構(gòu),玉器為晶體礦物,適用此方法,B正確;

C.原子光譜法通過特征譜線鑒定元素種類,可用于分析漆器表層元素,C正確;

D.紅外光譜法用于分析分子官能團和結(jié)構(gòu),無法直接測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需質(zhì)譜法),D達不到目的;

故選Do

3.用下列化學知識解釋對應(yīng)勞動項目不合理是

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用大米制麥芽糖淀粉水解生成麥芽糖

B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次氯酸鈉溶液呈堿性

C給小麥施氮肥氮是小麥合成蛋白質(zhì)的必需元素

D用肥皂洗滌油污肥皂中的高級脂肪酸鈉含有親水基和疏水基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詳析】A.淀粉在酸性或酶催化下水解生成麥芽糖,用大米制麥芽糖符合該過程,A正確;

B.次氯酸鈉的消毒作用源于其水解生成的HC1O具有強氧化性,而非溶液呈堿性,B錯誤:

C.氮元素是植物合成蛋白質(zhì)、葉綠素等的必需元素,施氮肥解釋合理,C正確;

D.肥皂中的高級脂肪酸鈉含親水基(竣酸根)和疏水基(長鏈烷基),可乳化油污,解釋正確,D正確;

故選B。

4.一種天然保幼激素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下:

^COOCH3

O

下列有關(guān)該物質(zhì)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式為CI9H32O3B.存在4個。右鍵

C.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D.水解時會生成甲醇

【答案】B

【解析】

【詳析】A.該分子不飽和度為4.碳原子數(shù)為19,氫原子數(shù)為2x19+2—4x2=32,化學式為Ci9H32。3,

A正確:

0

B.酸鍵含有2個C-0。鍵,酯基中含有3個C-00■鍵,如圖:II①,則1個分子中含有

—cz°-c

5個C-O。鍵,B錯誤;

C.手性碳原子是連接4個不同基團的C原子,其含有3個手性碳原子,如圖:

C正確:

D.其含有-COOCH3基團,酯基水解時生成甲醇,D正確;

故選Bo

-40℃

5.氟氣通過碎冰表面,發(fā)生反應(yīng)①E+H2O^=HOF+HF,生成的尸遇水發(fā)生反應(yīng)②

HOF+H2O=HF+H2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F的電子式為H:6:0B.H2O2為非極性分子

????

C.反應(yīng)①中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D.反應(yīng)②中HF為還原產(chǎn)物

【答案】A

【解析】

【詳析】A.HOF中心原子為O,與H、F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電子式為H:6:iF:,A正確

????

B.H?。?空間結(jié)構(gòu)為半開頁書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屬于極性分子,B錯誤;

C.反應(yīng)①中F-F非極性犍斷裂,但沒有非極性健的形成,C錯誤;

D.F的電負性大于O,HOF中氟表現(xiàn)為“價,0為。價,H為+1價,生成物HF中氟還是-1濟,F(xiàn)的化合

價沒有變化,反應(yīng)②中氧化劑為HOF,還原劑為H?。,H?。?既是氟化產(chǎn)物也是還原產(chǎn)物,HF既不是氧

HgCl2+2NH3=Hg(NH2)ClJ-NH4C1,D錯誤

故選D;

【7題詳析】

A.根據(jù)題干信息,NaNH2遇水轉(zhuǎn)化為NaOH,反應(yīng)為:NaNH2+H-OH=NaOH+H-NH2,說明

結(jié)合H*能力更強,A錯誤;

B.根據(jù)題干信息,深藍色[CU(NH3)」(OH)2溶液,加入稀硫酸又轉(zhuǎn)化為藍色[CU(H2。)4sol溶液,

說明NH,更容易與H’配位形成NH;,故與氨形成配位鍵的能力:H+>CU2+,B正確;

C.原子半徑N>O,則鍵長:H?N*KF,C錯誤;

D.NH:所含電子數(shù)為7+4—1=10,NH;所含電子數(shù)7+2+1=10,相同數(shù)量的兩種微粒所含電子數(shù)

相等,D錯誤;

故選B.

8.下列實驗產(chǎn)生的廢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粒子組是

選項實驗粒子組

A稀硝酸與銅片制NOH\Cu2\NO;、NO

B70%硫酸與Na2sO3制SO?H\Na\SO;、HSO;

C濃鹽酸與KMnO,制ci?H\K\Mn2\Cl

2

D雙氧水與FeCl3溶液制。2H\Fe\Cl\H2O2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洋析】A.稀硝酸與銅反應(yīng)生成H+、Cu2\NO;和NO,NO難溶于水,無法大量存在,A不符合題意;

B.7()%硫酸與Na2s03反應(yīng)生成S02,溶液中應(yīng)含H\Na\SO:,但HSO;在強酸性條件下會轉(zhuǎn)化為SO2

和比0,無法大量存在,B不符合題意;

C.濃鹽酸與KMnCh反應(yīng)生成Ch,產(chǎn)物為K+、Mn2+>CK■和H*,這些離子在酸性環(huán)境中穩(wěn)定共存,無

后續(xù)反應(yīng)干擾,C符合題意;

D.FcCb催化H2O2分解生成02,溶液中應(yīng)含F(xiàn)e3+而非Fe2+,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某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XX

MH

HY

YZ-Z-

II

WW

A.元素電負性:X>Z>YB.該物質(zhì)中Y和Z均采取即sp雜化

C.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W<X<YD.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X>Z>Y

【答案】D

【解析】

R祥解1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且X、Z均形成2個

共價鍵,則X為0,Z為S;Y形成5個共價鍵且原子序數(shù)位于0、S之間,則Y為P;W形成I個共價鍵,

原子序數(shù)最小,則W為H;

【詳析】A.同周期從左向右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向下電負性逐漸減小,故元素電負性

O>S>P,即X>Z>Y,A項正確;

5-1x2-l-2

B.該物質(zhì)中,P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4,為sp,雜化,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

2+1~'=4,為sp3雜化,B項正確;

C.基態(tài)H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1,基態(tài)0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2s22p』,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2,基態(tài)P原子

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未成本電子數(shù)為3,則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H<CXP,即W<X〈Y,C項正

確;

D.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同周期從左向右逐漸增大,由于VA族原子的p軌道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第一電

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即P>S,D項錯誤;

故選D<,

10.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p>

實驗操作實驗?zāi)康?/p>

A將鐵制鍍件與銅片分別接直流電在鐵制鑲件表面鍍銅

源的正、負極.平行浸入CuSO4溶

液中

向粗鹽水中先后加入過量

粗鹽提純中,去除Ca?+、Mg2+和SO:雜質(zhì)離

BNa2CO3溶液、NaOH溶液和

BaJ溶液

向2mL0.1molL'KCrO溶液

227探究c(H+)對如下平衡的影響:

C中滴加5滴6molL'NaOH溶液,

Cr2O^+H2O=2CrO;+2H+

(橙色)(黃色)

再滴加5滴6molL'H2SO4溶液

D將有機物M溶于乙醇,加入金屬鈉探究M中是否含有羥基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詳析】A.鐵作為鍍件應(yīng)接電源負極,若將鐵接正極會導(dǎo)致其放電而溶解,A錯誤;

B.粗鹽提純時,BaCL應(yīng)在Na2c03之前加入,以便除去過量Ba?',B錯誤;

C.通過加NaOH降低H+濃度使溶液變黃,再加H2sCh提高H+濃度恢復(fù)橙色,驗證濃度對平衡的影響,C

正確;

D.乙醇本身含羥基,也可與金屬鈉反應(yīng),會干擾M中翔基的檢測,D錯誤:

故選C。

11.恒溫恒壓密閉容器中,,=0時加入A(g),各組分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X隨反應(yīng)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反應(yīng)速

率v=kx,k為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

A該條件下神二*

kk

XM,平衡l-2

B.。?L時間段,生成M和N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相等

C.若加入催化劑,%增大,X不變,則、和XM,平衡均變大

D.若A(g)fM(g)和A(g)fN(g)均為放熱反應(yīng),升高溫度則X、平的變大

【答案】C

【解析】

【洋析】A.①A(g)1M(g)K=4,②A(g)lN(g)K=獸,②一①得到M(g)1N(g),則

K_|Kq

k2

XN(平衡)—一二丸

A正確;

-XM(平衡)一旦—k|k_2

k..

B.由圖可知,0~\時間段,生成M和N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由此可知,成M和N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相等,

B正確;

C.若加入催化劑,I增大,更有利于生成M,則\變大,但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乂乂,平衡不變,C錯

誤;

D.若A(g)rM(g)和A(g)rN(g)均為放熱反應(yīng).升高溫度.兩個反應(yīng)均逆向移動.A的物質(zhì)的量分

數(shù)變大,即XA,平衡變大,D正確;

故選C。

12.碘晶體為層狀結(jié)構(gòu),層間作用為范德華力,層間距為dpm。下圖給出了碘的單層結(jié)構(gòu),層內(nèi)碘分子間

存在“鹵鍵”(強度與氫鍵相近)。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碘晶體是混合型晶體B.液態(tài)碘單質(zhì)中也存在“鹵鍵”

2x2543

C.127g碘晶體中有NA個“鹵鍵”D.碘晶體的密度為FT-

abdxN.x1()

【答案】A

【解析】

【詳析】A.碘晶體中,分子間是“鹵鍵”(類似氫鍵),層與層間是范德華力,與石墨不同(石墨層內(nèi)只存

在共價鍵)所以碘晶體是分子晶體,A錯誤;

B.由圖可知,題目中的“鹵鍵”類似分子間作用力,只不過強度與氫鍵接近,則液態(tài)碘單質(zhì)中也存在類

似的分子間作用力,即“鹵鍵”,B正確;

C.由圖可知,每個L分子能形成4條“鹵犍”,每條“鹵鍵”被2個碘分子共用,所以每個碘分子能形

成2個“鹵鍵”,127g碘晶體物質(zhì)的量是0.5moL“鹵鍵”的個數(shù)是0.5〃?Hx2x2、m。廠=N,、,C正

確;

D.碘晶體為層狀結(jié)構(gòu),所給區(qū)叵內(nèi)4個碘原子處于面心,則每個晶胞中碘原子的個數(shù)是8x,=4,晶胞

2

2x254_3

的體積是abdx10一“)c/,密度是~r~.~r:..3og.cm,D正確;

abdxN.xlOn

故選Ao

13.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鋰?氫可充電電池(如圖所示),使用前需先充電,其固體電解質(zhì)僅允許ZT通過。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B.放電時電池總反應(yīng)為H?十2Li=2LiH

C.充電時Li*移向惰性電極

D.充電時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c(H)降低Im。].?

【答案】C

【解析】

R祥解?金屬鋰易失去電子,則放電時,惰性電極為負極,氣沐擴散電極為正極,電池在使用前需先充

電,目的是將2P°』解離為AT和H2P。4■,則充電時.,惰性電極為陰極,電極的反應(yīng)為:

Li、e-=Li,陽極為氣體擴散電極,電極反應(yīng):H2-2e+2H2P(9;=2H3PO4,放電時,惰性電極

為負極,電極反應(yīng)為:Li-e=Li+,氣體擴散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yīng)為

2H3PO4+2e-=2H2TO;+H21,據(jù)此解答。

【詳析】A.放電時,£廣會通過固體電解質(zhì)進入電解質(zhì)溶液,同時正極會生成H?進入儲氫容器,當轉(zhuǎn)移

2mol電子時,電解質(zhì)溶液質(zhì)量增力口78/妨/><2妨/一]m〃><28/加4=]28,即電解質(zhì)溶液質(zhì)量會增大,

A錯誤;

B.放電時,由分析中的正、負電極反應(yīng)可知,總反應(yīng)為2Li+2H3PO4=H27+2LiH2Po…B錯誤;

C.充電時,AZ向陰極移動,則ZT向惰性電極移動,C正確;

D.充電時每轉(zhuǎn)移Imol電子,會有1"HH'與H?PO;結(jié)合生成H3Po』,但不知道電解液體積,無法計算

c(H+)降低了多少,D錯誤;

故選C。

14.H2A是二元弱酸,M?+不發(fā)生水解。25℃時,向足量的難溶鹽MA粉末中加入稀鹽酸,平衡時溶液

中l(wèi)g[c(M")/(moIL')]與pH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

1

己知25℃時,K£H2A)=10/6,K碇(H2A)=1。68,愴2=0.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5℃時,MA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MA)=l()63

B.pH=1.6時,溶液中c(M,)〉c(C「)>c(HA[1(A?)

C.pH=4.5時。,溶液中c(HA]>c(H2A)>c(A2)

D.pH=6.8時,溶液中c(H')+2c(HA)+c(H2AAe(OH)+c(C「)

【答案】A

【解析】

K祥解IMA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4(s)=M2+gq)+A2-(cq),向足量的難溶鹽MA粉末中加入稀

鹽酸,發(fā)生反應(yīng)A2—+H+=HA-,繼續(xù)加鹽酸發(fā)生反應(yīng)HA-+H-=H?A,由,Ka/H2A)=10】6可

68

知,當°(凡人)=《7/4-)時,pH=1.6,KI12(H2A)-1O,貝1)°(八2-)=0(7;4-)時,pH=63,

c(A)y

-巴當(:。2-)=?也人)時,pH=4.2,則可將圖像轉(zhuǎn)化為

『32

C(H2A)

2+2

【詳析】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M)=c(H2A)+c(H4-)+c(A-),當pH=6.8時,

c(/M)=c(A2-),c(H2A)很低,可忽略不計,則c(M2+)=2c(A2-)=10-3,

%(MA)=c(M?+)?g⑻弓=1?0371A-J1p[Ksp(M4)]=61g2=?6.3,則

K(MA>10^3,A正確;

2+2C2+C

B.根據(jù)物料守恒:c(M)=c(H2A)+c(H4)+c(A-),(M)>(/M-),由圖像可知,pH=1.6

時,C(UT)>C(A2-)成立,由電荷守恒:

c(H()+2c(M2+)=c(C/)+c(/M)+2c(A2)+c(O//-),結(jié)合物料守恒,約掉c(H4)得到

2+2

c(H2A)4-c(H'j+c(M)=c(C/-)+c(A-)4-c((9/7-),由圖像可知,《出人氏式人?[且

c(H+)>c(0/7-),則C(M2+)VC(B),故離子濃度順序:c(Cl)>c(M2+)>c(HA)>c(A2'),B

錯誤;

C.由圖像可知,pH=4.5時,溶液中c(HA)>c(A2]>c(H2A),C錯誤;

D.pH=6.8時,c(/M-)=c(A2-),根據(jù)電荷守恒關(guān)系:

C(H+)+2C(M2+)=C(C/-)+C(^-)+2C(A2-)+C(OH-),將物料守恒代入,約掉式乂右)得到

+22

C(H)4-2[C(H2A)+C(/M-)4-C(A-)]=C(C7-)+C(/M)+2C(A-)+C((?//-),化簡得到

+

C(H)+2C(H2A)+C(/M-)=C(C/-)+C(OH),D錯誤;

故選Ao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某含錮(Sr)廢渣主要含有SrSO_pSiOrCaCO3>SrCO,和MgCC)3等,一種提取該廢渣中盥的流

程如下圖所示。

,I

甯.慢沿——酸漢卜旦”遒」上|----SKX溶注-----SrClr6H?O

?,

浸出液浸出液2

6467

已知25℃時,Ksp(SrSO4)=10-,Ksp(BaSO4)=10"

回答下列問題:

(1)錮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A族?;鶓B(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

(2)“浸出液”中主要的金屬離子有Sr?卡、(填離子符號)。

(3)“鹽浸"中SrSO,轉(zhuǎn)化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253時,向0.01molSrSO,粉末中加入

lOOmLO.llmolCBaCl2溶液,充分反應(yīng)后,理論上溶液中C(S—"(SO:)二(moll」『(忽

略溶液體枳的變化)。

(4)其他條件相同時,鹽浸2h,浸出溫度對錮浸出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隨溫度升高鋰浸出率增大的原

(5)“漫山渣2”中主要含有SrSC\、(填化學式)。

(6)將窩穴體a(結(jié)構(gòu)如圖2所示)與K,形成的超分子加入“浸出液”中,能提取其中的Sr?十,原因是

_____O

圖2

3)由SrCl2-6H2O制備無水SiCl2的最優(yōu)方法是_______(填標號)。

a.加熱脫水b.在HC1氣流中加熱c.常溫加壓d.加熱加壓

【答案】(1)5s2

(2)Ca?+、Mg2+

2+2+

(3)①.SrSO4(s)+Ba{aq)BaSO4(s)+Sr(aq)②.1(T07

(4)升高溫度,&產(chǎn)與SrSO&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反應(yīng)速率加快,所以錮浸出率增大;

(5)BaSO&、SiO2

(6)窩穴體a的空腔與S/+更匹配,可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口S/+具有更多的空軌道,能夠

與更多的N、0形成配位鍵,形成超分子后,結(jié)構(gòu)更穩(wěn)定(7)

【解析】

K祥解彳含鋸(Sr)廢渣主要含有SrSOj、SiOrCaCO3^SrCO,和MgCC>3等,加入稀鹽酸酸浸,碳酸

鹽溶解進入濾液,浸出渣1中含有SCO」、SiO「加入BaC%溶液,發(fā)生沉淀轉(zhuǎn)化,

2+2+

SrSO4(s)+Ba(^).-BaSO4(s)+Sr(^),得到SrC%溶液,經(jīng)過系列操作得到5。2%凡0晶

體;

【小問1詳析】

錮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nA族,基態(tài)原子價電了?排布式為5s2;

【小問2詳析】

由分析可知,碳酸鹽均能溶于鹽酸,“浸出液”中主要的金屬離子有Sr"、Ca?+、Mg2+;

【小問3詳析】

由分析可知,“鹽浸”中發(fā)生沉淀的轉(zhuǎn)化,離子方程式:

2+

SrSO40+Ba?+(叼)UBaSO4(s)+Sr(^);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

c(S產(chǎn)).c(S產(chǎn)網(wǎng)S。:)=K^SrSOj1ry6.46

N二啖I'平衡常數(shù)很大’近似認為S「SO,完

c(&產(chǎn)廠c(&產(chǎn))?(S優(yōu)廠Ksp(BaSO.,)

K^BaSOj

全轉(zhuǎn)化,溶液中剩余n(及?+)=以10-3歸/,則c(SO:-)==10一.mol/L,列三段式:

C(B/+)

2+2+

SrSO4(s)+Ba(aq).BaSO4(s)+Sr(aq)

初始〃0.010.0110人、…

十/i,八~八?八?,理論上溶液中

變化機〃0.010.010.01

平衡相。/0.0010.01

2+797-89712

c(Sr).c(SO:)=10--mo"Lx,W?//L=10(molL);

【小問4詳析】

隨溫度升高錮浸出率增大,原因是升高溫度,反產(chǎn)與SrSO,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加,反應(yīng)速率加央,所以錮

浸出率增大;

【小問5詳析】

“鹽浸”時發(fā)生沉淀的轉(zhuǎn)化,生成了SiO?不參與反應(yīng),故漫出渣2”中主要含有SrSC)4、

BQSOA、SiO2;

【小問6詳析】

窩穴體a與K,形成的超分子加入“浸出液”中,能提取其中的SP+,原因是窩穴體a的空腔與S7,更匹

配,可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且S/+具有更多的空軌道,能夠與更多的N、0形成配位鍵,形

成超分子后,結(jié)構(gòu)更穩(wěn)定;

【小問7詳析】

Ca(OH}為強堿,則Sr(OH)2也是強堿,S/+不水解,排除b,由平衡移動原理可知SrCh4H?。制備

無水SrC%的方法加壓不利于脫水,排除c、d,故選a。

16.侯氏制堿法以Na。、CO?和NH3為反應(yīng)物制備純堿。某實驗小組在侯氏制堿法基礎(chǔ)上,以Na。和

NH,HCO,為反應(yīng)物,在實驗室制備純硬,步驟如卜.:

①配制飽和食鹽水;

②在水浴加熱下,將一定量研細的NH,HCOJ,加入飽和食鹽水口,攪拌,使NHJiCO-溶解,靜置,析出

NaHCO3晶體:

③將NaHCC)3晶體減壓過濾、煨燒,得到Na2co3固體。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配制飽和食鹽水,下列儀器中需要使用的有(填名稱)。

(2)步驟②中NHJICO,需研細后加入,目的是。

(3)在實驗室使用NH,HCO,代替CO?和NH3制備純堿,優(yōu)點是。

(4)實驗小組使用滴定法測定了產(chǎn)品的成分。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隨滴加鹽酸體積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

i.到達第一個滴定終點B時消耗鹽酸YmL,到達第二個滴定終點C時又消耗鹽酸V?mL。V,=V2,所得

產(chǎn)品的成分為(填標號)。

a.Na2CO3b.NaHCO3c.Na2cO3和NaHCO,d.Na2c0^和NaOH

ii.到達第一個滴定終點前,某同學滴定速度過快,搖動錐形瓶不均勻,致使滴入鹽酸局部過濃。該同學所

記錄的乂'V;(填““〈”或“二”)。

(5)已知常溫下Na2cO3和NaHC03的溶解度分別為30.7g和10.3g0向飽和Na2cO3溶液中持續(xù)通入

co2氣體會產(chǎn)生NaHCO3晶體。實驗小組進行相應(yīng)探究:

操作現(xiàn)象

將CO2勻速通入置于燒杯中的20mL飽和Na2co)溶

a無明顯現(xiàn)象

液,持續(xù)20min,消耗600mLeO?

將20mL飽和Na2cO3溶液注入充滿CO2的500mL礦礦泉水瓶變媳,3min后

b

泉水瓶中,密閉,劇烈搖動礦泉水瓶1?2min,靜置開始有白色晶體析出

i.實驗a無明顯現(xiàn)象的原因是

ii.析出的白色晶體可能同時含有NaHCO,和Na2cO/lOH?。。稱取0.42g晾干后的白色晶體,加熱至恒

重,將產(chǎn)生的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無水CaCh和NaOH溶液,NaOH溶液增重0.088g,則白色晶體中

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答案】(1)燒杯、玻璃棒

(2)加快NH」HCO、溶解、加快NH,HCC>3與Na。反應(yīng)

(3)工藝簡單、綠色環(huán)保、制備產(chǎn)品的效率較高、原料利用率較高

(4)①.a②.>

(5)①.CO2在飽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小、溶解量小,且兩者發(fā)生反應(yīng)的速率也較小,生成

的NaHCC)3的量較少,NaHCOs在該溶液中沒有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故不能析出晶體②.80%

【解析】

K祥解】本題以NaCI和NH,HCO,為反應(yīng)物,在實驗室制備純堿??疾榱伺渲骑柡腿芤旱姆椒八玫脑?/p>

劑;用NH,HCO1代替CO?和NH3,使工藝變得簡單易行,原料利用率較高,且環(huán)保、制備效率較高;滴定

分析中利用了碳酸鈉與鹽酸反應(yīng)分步進行,根據(jù)兩個滴定終點所消耗的鹽酸用量分析產(chǎn)品的成分;通過對

比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CO2的充分溶解對NaHCOs的生成有利。

【小問I詳析】

步驟①中配制飽和食鹽水,要在燒杯中放入定量的食鹽,然后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攪拌使其

恰好溶解,因此需要使用的有燒杯和玻璃棒。

【小問2詳析】

固體的顆粒越小,其溶解速率越大,且其與其他物質(zhì)反應(yīng)的速率越大,因此,步驟②中NH,HCOJ需研細后

加入,目的是加快NH4HCO,溶解、加快NH4Hco,與NaCl反應(yīng)。

【小問3詳析】

CO2和NH?在水中可以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NH,HCO,,但是存在氣體不能完全溶解、氣體利用率低且對環(huán)境

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因此,在實驗室使用NH,HCQ,代替CO?和NH,制備純堿,其優(yōu)點是工藝簡單、綠色

環(huán)保、制備產(chǎn)品的效率較高、原料利用率較高。

【小問4詳析】

i.根據(jù)圖中的曲線變化可知,到達第一個滴定終點B時,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Na2cos+HCkNaCl+NaHCOs,

消耗鹽酸VmL;到達第二個滴定終點C時,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NaHCO3+HQ=NaCl+CO2T+H2O,又消

耗鹽酸VzmL,因為M=V?,說明產(chǎn)品中不含NaHCO,和NaOH,因此,所得產(chǎn)品的成分為Na2cO3,故

選a0

ii.到達第一個滴定終點前,某同學滴定速度過快,搖動錐形瓶不均勻,致使滴入鹽酸局部過濃,其必然會

使一部分Na2cO3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CO2,從而使得V1偏大、V?偏小,因此,該同學所記錄的匕‘>匕。

【小問5詳析】

i.實驗a無明顯現(xiàn)象的原因是:CO?在飽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小、溶解量小,且兩者發(fā)生反應(yīng)的

速率也較小,生成的NaHCC)3的量較少,NaHCO,在該溶液中沒有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故不能析出晶體。

ii.析出的白色晶體可能同時含有NaHCO,和Na2colJOH?。。稱取0.42g晾干后的白色晶體,加熱至恒

重,將產(chǎn)生的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無水CaCL和NaOH溶液。NaHCC^受熱分解生成的氣體中有H2。和

co2,而Na2cC>340H2O分解產(chǎn)生的氣體中只有H?O,無水CaCl?可以吸收分解產(chǎn)生的H:O,NaOH

溶液可以吸收分解產(chǎn)生的CO?;NaOH溶液增重0.088g,則分解產(chǎn)生的CO?的質(zhì)量為OQ88g,其物質(zhì)

的量為4°8已=0.0O2mo],由分解反應(yīng)可知,NaHC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04mol,則白色晶體中

44gmol?

NaHCO?的質(zhì)量為0.004molx84g-mo「=0.336g,故其質(zhì)量分數(shù)為黑/x100%=80%。

17.1.通過甲酸分解可獲得超高純度的CO。甲酸有兩種可能的分解反應(yīng):

1

①HCOOH(g)=CO(g)+H2O(g)AH,=+26.3kJ-mol-

②HCOOH(g)=CO2(g)+H2(g)AH2=-14.9kJ?mo『

(1)反應(yīng)C0(g)+H2(D(g尸CC)2(g)+H2(g)的AH=kJmol1°

(2)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定量的HCOOH(g),發(fā)生上述兩個分解反應(yīng)下列說法中能表

明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標號)。

a.氣體密度不變b.氣體總壓強不變

c.H20(g)的濃度不變d.CO和CO2的物質(zhì)的最相等

(3)一定溫度下,使用某催化劑時反應(yīng)歷程如下圖,反應(yīng)①的選擇性接近100%,原因是;升高

溫度,反應(yīng)歷程不變,反應(yīng)①的選擇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反應(yīng)歷程

II.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是制取合成氣(CO和H?)的重要方法,主要反應(yīng)有:

③01及)+€0式9-2co(g)+2H?(g)

@CO2(g)+H2(g),,CO(g)+H2O(g)

⑤CH4(g)+H2(Xg)kCO(g)+3H2(g)

(4)恒溫恒容條件下,可提高CH,轉(zhuǎn)化率的措施有(填標號)。

a.增加原料中CH4的量b.增加原料中CO2的量c.通入Ar氣

(5)恒溫恒壓密閉容器中,投入不同物質(zhì)的量之比的CH/CC^/Ar混合氣,投料組成與CH』和CO?的

平衡轉(zhuǎn)化率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圖。

100-------------------------------------------

8o

6o

卿4o

2O

i.投料組成中Ar含量下降,平衡體系中n(CO):n(H2)的值將(填“增大”“減小”或“不

變”)。

ii.若平衡時Ar的分壓為PkPa,根據(jù)a、b兩點計算反應(yīng)⑤的平衡常數(shù)K0=(kPa)](用含p的代

數(shù)式表示,Kp是用分壓代替濃度計算的平衡常數(shù),分壓=總壓X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答案】(1)-41.2

(2)be(3)①.原因是反應(yīng)①的活化能低,反應(yīng)②活化能高,反應(yīng)②進行的速率慢②.催化

劑在升溫時活性降低或升溫時催億劑對反應(yīng)②更有利

(4)b(5)①.增大②.0.675p2

【解析】

【小問1詳析】

由蓋斯定律,②一①可以得到目標反應(yīng),則

..H—H?一工乩二一14.9口/mol-26.3V/mol=-41.2V/mol;

【小問2詳析】

a.氣體質(zhì)量是定值,體積是固定的,密度始終不變,氣體密度不變,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兩個反應(yīng)均為氣體體枳增大的反應(yīng),則隨著反應(yīng)進行,壓強變大,壓強不變是平衡狀態(tài);

c.氣體濃度不變是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則H2(D(g)濃度不變,是平衡狀態(tài):

d.CO和CO2物質(zhì)的量相等,不能說明其濃度不變,不能判斷達到平衡狀態(tài);

故選be;

【小問3詳析】

反應(yīng)①的選擇性接近100%,原因是反應(yīng)①的活化能低,反應(yīng)②活化能高,反應(yīng)②進行的速率慢,所以反應(yīng)

①的選擇性接近100%;反應(yīng)①是吸熱反應(yīng),升高溫度平衡會正向移動,會有利于反應(yīng)①,但反應(yīng)①選擇性

下降,可能原因是催化劑在升溫時活性降低或升溫時催化劑對反應(yīng)②更有利;

【小問4詳析】

a.增加原料中CH4的量,C%自身轉(zhuǎn)化率降低;

b.增大原料中CO2的量,CM轉(zhuǎn)化率增大;

c.通入Ar,各物質(zhì)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CHj轉(zhuǎn)化率不變;

故選b;

【小向5詳析】

如圖可知,恒壓時,隨著Ar含量上升(圖像從右到左),反應(yīng)物的分壓減小,相當于減壓,平衡正向移動,

壓強不影響反應(yīng)④平衡移動;則隨著Ar含量下降,反應(yīng)③和⑤平衡逆向移動,但甲烷的轉(zhuǎn)化率下降的更快,

而反應(yīng)①甲烷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率相同,說明反應(yīng)⑤逆移程度稍小,但CO減小的少,則n(CC0:n(H2)增大;

設(shè)初始投料:n(CH』)=4帆。/、n(CC)2)=4〃7H、n(Ar)=2/〃。/,平衡時,甲烷轉(zhuǎn)化率為20%,二氯化

碳的轉(zhuǎn)化率為30%,則平衡時:

n(C//4)=4〃R-4mo/x20%=32moi;

n(CO2)=Amol-4moix30%=2.8mol;

根據(jù)碳元素守恒:n(CO)=Snio!-n(CH4)-n(CO2)=8moi-32mol-2.8mol=2mol;

根據(jù)氧元素守恒:n(H2O)=8mol-n(C(9)-2n(CO2)=8moi-2mol-2x2.8mol=0.4rnol;

根據(jù)氫元素守恒:n(H2)=8/?i6>/-2n(C//4)-n(H2O)=8〃幻/一2x32moi-OAniol=1.2mol:

平衡時,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32moi++2mol+0.4/77°/+1.2mol+2mol=11,6mol?Ar的分壓為

i22

pkPa,則總壓為5.8〃ZP〃,p(H->)=——x5.8pkPa=0.6pkPa、p(CO)=---x5.8pkPc尸pkPa、

11.611.6

3204

p(CH4)=x5.8pkPa=1.6pkPa、p(H2O)=-^-^x.5.SpkPa=0.2pkPa,反應(yīng)⑤的平衡常數(shù)

K小黑噫(.)、0675P,(3)t

18.有機化合物C和F是制造特種工程塑料的兩種重要單體,均可以苯為起始原料按下列路線合成(部分反

回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