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一、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總則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本方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
(一)應急組織與職責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單位主要負責人
-副總指揮: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2.職責分工
-總指揮:統(tǒng)一指揮應急工作,協(xié)調各方資源
-副總指揮: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具體指揮工作
-成員:按照分工,分別負責疏散引導、滅火救援、物資保障等任務
(二)應急響應流程
1.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任何人員發(fā)現(xiàn)火情,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同時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報告火災地點、燃燒物質、火勢情況等信息
2.初期處置
-發(fā)現(xiàn)火情的人員應立即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進行初期滅火
-初期滅火無效時,應立即組織人員疏散
3.疏散引導
-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
-疏散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秩序,避免擁擠踩踏
-疏散至指定安全區(qū)域后,應清點人數(shù),確保無人遺漏
4.滅火救援
-應急指揮部根據(jù)火勢情況,調動應急隊伍進行滅火救援
-滅火救援人員應佩戴防護裝備,確保自身安全
-根據(jù)火勢和燃燒物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材和方法
5.應急結束與善后處理
-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急指揮部應評估火災損失,組織善后處理
-善后處理包括現(xiàn)場清理、物資損失統(tǒng)計、人員安撫等
-應急指揮部應總結經(jīng)驗教訓,完善應急處理方案
二、具體應急措施
(一)初期滅火措施
1.使用滅火器
-立即取用附近的滅火器
-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
-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
2.使用消防栓
-打開消防栓門
-連接水帶,展開水帶
-擰緊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
(二)疏散引導措施
1.疏散路線
-提前規(guī)劃并標識安全疏散路線
-疏散過程中,沿疏散路線有序撤離
2.疏散方法
-低姿前進,避免煙霧吸入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濕潤
-關閉門窗,防止火勢蔓延
(三)物資保障措施
1.滅火器材
-定期檢查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確保完好有效
-在明顯位置設置滅火器材標識,方便取用
2.應急物資
-準備應急照明、急救包等物資
-確保物資存放地點安全,易于取用
三、應急培訓與演練
(一)應急培訓
1.培訓內(nèi)容
-火災預防知識
-初期滅火方法
-疏散引導技巧
-應急救援流程
2.培訓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兩次應急培訓
-新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應急培訓
(二)應急演練
1.演練類型
-模擬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模擬初期滅火
-模擬疏散引導
2.演練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一次應急演練
-演練后進行評估總結,完善應急處理方案
一、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總則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本方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
(一)應急組織與職責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單位主要負責人
-副總指揮: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2.職責分工
-總指揮:統(tǒng)一指揮應急工作,協(xié)調各方資源;批準重大應急決策;負責與外部救援力量的聯(lián)絡協(xié)調。
-副總指揮: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具體指揮工作;指揮滅火救援組、疏散引導組、安全保衛(wèi)組等現(xiàn)場工作小組;負責應急信息的匯總和上報。
-成員:
-滅火救援組成員:負責初期火災撲救、使用消防設施、配合外部救援力量等工作。
-疏散引導組成員:負責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清點人數(shù)、安撫人員情緒等工作。
-安全保衛(wèi)組成員:負責現(xiàn)場警戒、維護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qū)域等工作。
-物資保障組成員:負責應急物資的調配、供應和管理工作。
-后勤保障組成員:負責應急期間的通訊聯(lián)絡、交通疏導、醫(yī)療救護等工作。
(二)應急響應流程
1.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任何人員發(fā)現(xiàn)火情,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報告內(nèi)容應包括:火災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燃燒物質、火勢大小、是否有人員被困等信息。
-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傊笓]或其授權人員應立即趕赴現(xiàn)場了解情況,并根據(jù)火勢情況決定是否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
-同時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報告火災地點(詳細到建筑物名稱、樓層、房間號)、燃燒物質(例如:木材、紙張、電器等)、火勢情況(例如:小火、中火、大火)、是否有人員被困、單位名稱、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保持電話暢通,隨時接受消防部門的詢問。
2.初期處置
-發(fā)現(xiàn)火情的人員應立即使用附近的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進行初期滅火。初期滅火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且僅在火勢較小、可控的情況下嘗試。
-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滅火器: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注意噴射方向和距離,避免滅火劑傷人。
-消防栓:打開消防栓門,連接水帶,展開水帶,擰緊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注意水帶鋪設的路線,避免被火勢蔓延或障礙物阻擋。
-初期滅火無效時,應立即放棄滅火,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初期處置的關鍵在于快速反應,控制火勢蔓延,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
3.疏散引導
-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安全通道包括疏散樓梯、消防通道等。
-疏散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秩序,避免擁擠踩踏。引導人員快速、有序地撤離火場。
-疏散引導人員應使用手勢、擴音器等工具,指揮人員向安全方向撤離。對于行動不便的人員,應提供必要的幫助。
-疏散至指定安全區(qū)域后,應清點人數(shù),確保無人遺漏。安全區(qū)域應選擇在遠離火場的空曠地帶,并設有明顯標識。
-對于被困人員,應積極尋找并救援。救援方法包括:
-從門窗縫隙中傳遞工具,幫助被困人員破窗逃生。
-使用繩索等工具,將被困人員從高處安全轉移。
-對于受傷人員,應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等待醫(yī)療救護人員到來。
4.滅火救援
-應急指揮部根據(jù)火勢情況,調動應急隊伍進行滅火救援。應急隊伍應包括單位內(nèi)部的義務消防隊員、專業(yè)消防人員等。
-滅火救援人員應佩戴防護裝備,如防火服、防毒面具、手套等,確保自身安全。
-根據(jù)火勢和燃燒物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材和方法。例如:
-木材、紙張火災:使用水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等。
-電器火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嚴禁用水滅火。
-液體火災:使用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根據(jù)液體性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劑。
-滅火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火勢變化,及時調整滅火策略。同時,要加強與其他救援力量的溝通協(xié)調,形成合力。
5.應急結束與善后處理
-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急指揮部應評估火災損失,組織善后處理。火災損失評估包括人員傷亡情況、財產(chǎn)損失情況、設施損壞情況等。
-善后處理包括現(xiàn)場清理、物資損失統(tǒng)計、人員安撫等。
-現(xiàn)場清理:清理火災殘骸,消除安全隱患,防止次生災害發(fā)生。
-物資損失統(tǒng)計:統(tǒng)計火災造成的物資損失,為保險理賠提供依據(jù)。
-人員安撫:對受災人員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安慰,協(xié)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應急指揮部應總結經(jīng)驗教訓,完善應急處理方案。總結內(nèi)容包括:
-應急響應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應急預案的缺陷和改進措施。
-應急物資的配備和管理問題。
-應急人員的培訓和演練情況。
-通過總結,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在未來的火災事故中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人員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
二、具體應急措施
(一)初期滅火措施
1.使用滅火器
-立即取用附近的滅火器。根據(jù)火災類型選擇合適的滅火器,常見滅火器類型及適用火災類型如下:
-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帶電設備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帶電設備火災,以及精密儀器火災。
-水基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木材、紙張、棉花等固體物質火災。
-拔掉保險銷:握住滅火器把手,用力向下壓,即可拔掉保險銷。
-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滅火時應站在上風向,將噴管對準火焰根部,避免火焰反彈傷人。
-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握住滅火器噴管,用力按下壓把,即可噴出滅火劑。注意噴射時保持穩(wěn)定,避免滅火劑噴灑不均勻。
-滅火時,應站在上風向,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滅火劑傷人。
-滅火劑噴完后,應繼續(xù)觀察火勢,確?;饎莶辉購腿肌?/p>
2.使用消防栓
-打開消防栓門:消防栓門通常有兩扇,外門常開,內(nèi)門常閉。先打開外門,再打開內(nèi)門。
-連接水帶:將水帶的一端連接到消防栓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到水槍上。連接時,應確保接口緊固,防止漏水。
-展開水帶:將水帶展開,避免扭結或折疊,影響水流。
-擰緊水槍:將水槍擰緊在水帶末端,確保水流暢通。
-對準火焰根部噴水:將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滅火。注意水槍的角度和距離,避免水流過猛或過遠,影響滅火效果。
-使用消防栓滅火時,應兩人配合操作,一人負責連接水帶和水槍,另一人負責操作水槍。
(二)疏散引導措施
1.疏散路線
-提前規(guī)劃并標識安全疏散路線。安全疏散路線應至少兩條,并標識清晰,方便人員識別。
-疏散過程中,沿疏散路線有序撤離。避免逆行或返回火場。
-疏散路線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因素:
-最短距離原則:選擇距離最近的安全疏散路線。
-最安全原則:選擇遠離火源、煙霧較少的安全疏散路線。
-最暢通原則:選擇障礙物較少、通道較寬的安全疏散路線。
2.疏散方法
-低姿前進,避免煙霧吸入:火災發(fā)生時,煙霧通常含有有毒氣體,應盡量降低身體姿勢,避免煙霧吸入。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濕潤: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以有效過濾煙霧,保持呼吸道濕潤,減少煙霧對呼吸道的傷害。
-關閉門窗,防止火勢蔓延:火災發(fā)生時,應立即關閉門窗,防止火勢和煙霧蔓延。
-跳樓逃生注意事項:當樓層較高,無法通過樓梯疏散時,可以考慮跳樓逃生。跳樓逃生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選擇安全的落地位置:選擇地面較軟的場所,如草地、沙地等,避免選擇硬質地面,如水泥地、石地等。
-跳樓前應先向下跳,再用手臂保護頭部,減少沖擊力。
-跳樓后應立即撤離現(xiàn)場,避免被其他人員踩踏。
(三)物資保障措施
1.滅火器材
-定期檢查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確保完好有效。檢查內(nèi)容包括:
-滅火器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qū)域。
-滅火器噴嘴、噴管是否堵塞。
-消防栓接口、水帶、水槍是否完好。
-在明顯位置設置滅火器材標識,方便取用。滅火器材標識應清晰、醒目,易于識別。
-滅火器材的存放位置應選擇干燥、通風、易于取用的場所。避免陽光直射、潮濕、高溫等環(huán)境。
2.應急物資
-準備應急照明、急救包等物資。
-應急照明:包括手電筒、應急燈等,用于照明疏散通道和救援現(xiàn)場。
-急救包:包括繃帶、紗布、消毒液、急救藥品等,用于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
-確保物資存放地點安全,易于取用。應急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標識清晰,并定期檢查,確保物資完好有效。
-應急物資的配備應考慮以下因素:
-物資的種類和數(shù)量應滿足應急需求。
-物資的存放地點應安全、易于取用。
-物資的更新和補充應及時,確保物資完好有效。
三、應急培訓與演練
(一)應急培訓
1.培訓內(nèi)容
-火災預防知識:包括火災的成因、預防措施、火災報警方法等。
-初期滅火方法:包括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的使用方法等。
-疏散引導技巧:包括疏散路線的選擇、疏散方法的掌握等。
-應急救援流程:包括火災發(fā)生時的應急響應流程、滅火救援方法、疏散引導方法等。
2.培訓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兩次應急培訓。每次培訓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
-新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應急培訓。培訓內(nèi)容包括火災預防知識、初期滅火方法、疏散引導技巧等。
(二)應急演練
1.演練類型
-模擬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模擬火情發(fā)現(xiàn)后,如何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模擬初期滅火:模擬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進行初期滅火。
-模擬疏散引導:模擬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清點人數(shù)等。
2.演練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一次應急演練。演練時間應不少于1小時。
-演練后進行評估總結,完善應急處理方案。
-評估內(nèi)容包括:
-應急響應流程是否順暢。
-應急隊伍的配合是否默契。
-應急物資的配備是否充足。
-應急人員的培訓是否到位。
-總結內(nèi)容包括:
-演練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應急預案的缺陷和改進措施。
-應急物資的配備和管理問題。
-應急人員的培訓和演練情況。
-通過總結,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在未來的火災事故中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人員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
一、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總則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本方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
(一)應急組織與職責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單位主要負責人
-副總指揮: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2.職責分工
-總指揮:統(tǒng)一指揮應急工作,協(xié)調各方資源
-副總指揮: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具體指揮工作
-成員:按照分工,分別負責疏散引導、滅火救援、物資保障等任務
(二)應急響應流程
1.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任何人員發(fā)現(xiàn)火情,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同時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報告火災地點、燃燒物質、火勢情況等信息
2.初期處置
-發(fā)現(xiàn)火情的人員應立即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進行初期滅火
-初期滅火無效時,應立即組織人員疏散
3.疏散引導
-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
-疏散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秩序,避免擁擠踩踏
-疏散至指定安全區(qū)域后,應清點人數(shù),確保無人遺漏
4.滅火救援
-應急指揮部根據(jù)火勢情況,調動應急隊伍進行滅火救援
-滅火救援人員應佩戴防護裝備,確保自身安全
-根據(jù)火勢和燃燒物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材和方法
5.應急結束與善后處理
-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急指揮部應評估火災損失,組織善后處理
-善后處理包括現(xiàn)場清理、物資損失統(tǒng)計、人員安撫等
-應急指揮部應總結經(jīng)驗教訓,完善應急處理方案
二、具體應急措施
(一)初期滅火措施
1.使用滅火器
-立即取用附近的滅火器
-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
-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
2.使用消防栓
-打開消防栓門
-連接水帶,展開水帶
-擰緊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
(二)疏散引導措施
1.疏散路線
-提前規(guī)劃并標識安全疏散路線
-疏散過程中,沿疏散路線有序撤離
2.疏散方法
-低姿前進,避免煙霧吸入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濕潤
-關閉門窗,防止火勢蔓延
(三)物資保障措施
1.滅火器材
-定期檢查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確保完好有效
-在明顯位置設置滅火器材標識,方便取用
2.應急物資
-準備應急照明、急救包等物資
-確保物資存放地點安全,易于取用
三、應急培訓與演練
(一)應急培訓
1.培訓內(nèi)容
-火災預防知識
-初期滅火方法
-疏散引導技巧
-應急救援流程
2.培訓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兩次應急培訓
-新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應急培訓
(二)應急演練
1.演練類型
-模擬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模擬初期滅火
-模擬疏散引導
2.演練周期
-每年進行至少一次應急演練
-演練后進行評估總結,完善應急處理方案
一、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總則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火災發(fā)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本方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應急處理流程和措施。
(一)應急組織與職責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單位主要負責人
-副總指揮:分管安全工作的負責人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2.職責分工
-總指揮:統(tǒng)一指揮應急工作,協(xié)調各方資源;批準重大應急決策;負責與外部救援力量的聯(lián)絡協(xié)調。
-副總指揮:協(xié)助總指揮,負責具體指揮工作;指揮滅火救援組、疏散引導組、安全保衛(wèi)組等現(xiàn)場工作小組;負責應急信息的匯總和上報。
-成員:
-滅火救援組成員:負責初期火災撲救、使用消防設施、配合外部救援力量等工作。
-疏散引導組成員:負責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清點人數(shù)、安撫人員情緒等工作。
-安全保衛(wèi)組成員:負責現(xiàn)場警戒、維護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qū)域等工作。
-物資保障組成員:負責應急物資的調配、供應和管理工作。
-后勤保障組成員:負責應急期間的通訊聯(lián)絡、交通疏導、醫(yī)療救護等工作。
(二)應急響應流程
1.火情發(fā)現(xiàn)與報警
-任何人員發(fā)現(xiàn)火情,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部報告。報告內(nèi)容應包括:火災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燃燒物質、火勢大小、是否有人員被困等信息。
-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程序??傊笓]或其授權人員應立即趕赴現(xiàn)場了解情況,并根據(jù)火勢情況決定是否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
-同時撥打火警電話(示例:119),報告火災地點(詳細到建筑物名稱、樓層、房間號)、燃燒物質(例如:木材、紙張、電器等)、火勢情況(例如:小火、中火、大火)、是否有人員被困、單位名稱、聯(lián)系電話等信息。保持電話暢通,隨時接受消防部門的詢問。
2.初期處置
-發(fā)現(xiàn)火情的人員應立即使用附近的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進行初期滅火。初期滅火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且僅在火勢較小、可控的情況下嘗試。
-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滅火器:拔掉保險銷,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注意噴射方向和距離,避免滅火劑傷人。
-消防栓:打開消防栓門,連接水帶,展開水帶,擰緊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注意水帶鋪設的路線,避免被火勢蔓延或障礙物阻擋。
-初期滅火無效時,應立即放棄滅火,立即組織人員疏散。初期處置的關鍵在于快速反應,控制火勢蔓延,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
3.疏散引導
-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引導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安全通道包括疏散樓梯、消防通道等。
-疏散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秩序,避免擁擠踩踏。引導人員快速、有序地撤離火場。
-疏散引導人員應使用手勢、擴音器等工具,指揮人員向安全方向撤離。對于行動不便的人員,應提供必要的幫助。
-疏散至指定安全區(qū)域后,應清點人數(shù),確保無人遺漏。安全區(qū)域應選擇在遠離火場的空曠地帶,并設有明顯標識。
-對于被困人員,應積極尋找并救援。救援方法包括:
-從門窗縫隙中傳遞工具,幫助被困人員破窗逃生。
-使用繩索等工具,將被困人員從高處安全轉移。
-對于受傷人員,應進行簡單的急救處理,等待醫(yī)療救護人員到來。
4.滅火救援
-應急指揮部根據(jù)火勢情況,調動應急隊伍進行滅火救援。應急隊伍應包括單位內(nèi)部的義務消防隊員、專業(yè)消防人員等。
-滅火救援人員應佩戴防護裝備,如防火服、防毒面具、手套等,確保自身安全。
-根據(jù)火勢和燃燒物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材和方法。例如:
-木材、紙張火災:使用水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等。
-電器火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嚴禁用水滅火。
-液體火災:使用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根據(jù)液體性質選擇合適的滅火劑。
-滅火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火勢變化,及時調整滅火策略。同時,要加強與其他救援力量的溝通協(xié)調,形成合力。
5.應急結束與善后處理
-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急指揮部應評估火災損失,組織善后處理。火災損失評估包括人員傷亡情況、財產(chǎn)損失情況、設施損壞情況等。
-善后處理包括現(xiàn)場清理、物資損失統(tǒng)計、人員安撫等。
-現(xiàn)場清理:清理火災殘骸,消除安全隱患,防止次生災害發(fā)生。
-物資損失統(tǒng)計:統(tǒng)計火災造成的物資損失,為保險理賠提供依據(jù)。
-人員安撫:對受災人員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安慰,協(xié)助其解決生活困難。
-應急指揮部應總結經(jīng)驗教訓,完善應急處理方案。總結內(nèi)容包括:
-應急響應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應急預案的缺陷和改進措施。
-應急物資的配備和管理問題。
-應急人員的培訓和演練情況。
-通過總結,不斷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在未來的火災事故中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人員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
二、具體應急措施
(一)初期滅火措施
1.使用滅火器
-立即取用附近的滅火器。根據(jù)火災類型選擇合適的滅火器,常見滅火器類型及適用火災類型如下:
-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帶電設備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帶電設備火災,以及精密儀器火災。
-水基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木材、紙張、棉花等固體物質火災。
-拔掉保險銷:握住滅火器把手,用力向下壓,即可拔掉保險銷。
-握住噴管對準火焰根部:滅火時應站在上風向,將噴管對準火焰根部,避免火焰反彈傷人。
-按下壓把,噴出滅火劑:握住滅火器噴管,用力按下壓把,即可噴出滅火劑。注意噴射時保持穩(wěn)定,避免滅火劑噴灑不均勻。
-滅火時,應站在上風向,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滅火劑傷人。
-滅火劑噴完后,應繼續(xù)觀察火勢,確?;饎莶辉購腿?。
2.使用消防栓
-打開消防栓門:消防栓門通常有兩扇,外門常開,內(nèi)門常閉。先打開外門,再打開內(nèi)門。
-連接水帶:將水帶的一端連接到消防栓接口上,另一端連接到水槍上。連接時,應確保接口緊固,防止漏水。
-展開水帶:將水帶展開,避免扭結或折疊,影響水流。
-擰緊水槍:將水槍擰緊在水帶末端,確保水流暢通。
-對準火焰根部噴水:將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水滅火。注意水槍的角度和距離,避免水流過猛或過遠,影響滅火效果。
-使用消防栓滅火時,應兩人配合操作,一人負責連接水帶和水槍,另一人負責操作水槍。
(二)疏散引導措施
1.疏散路線
-提前規(guī)劃并標識安全疏散路線。安全疏散路線應至少兩條,并標識清晰,方便人員識別。
-疏散過程中,沿疏散路線有序撤離。避免逆行或返回火場。
-疏散路線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因素:
-最短距離原則:選擇距離最近的安全疏散路線。
-最安全原則:選擇遠離火源、煙霧較少的安全疏散路線。
-最暢通原則:選擇障礙物較少、通道較寬的安全疏散路線。
2.疏散方法
-低姿前進,避免煙霧吸入:火災發(fā)生時,煙霧通常含有有毒氣體,應盡量降低身體姿勢,避免煙霧吸入。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濕潤: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以有效過濾煙霧,保持呼吸道濕潤,減少煙霧對呼吸道的傷害。
-關閉門窗,防止火勢蔓延:火災發(fā)生時,應立即關閉門窗,防止火勢和煙霧蔓延。
-跳樓逃生注意事項:當樓層較高,無法通過樓梯疏散時,可以考慮跳樓逃生。跳樓逃生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選擇安全的落地位置:選擇地面較軟的場所,如草地、沙地等,避免選擇硬質地面,如水泥地、石地等。
-跳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活污水處理廠一體化建設項目施工方案
- 方便面生產(chǎn)企業(yè)信息化建設方案
- 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技術多元化項目教學
- 某高校大學生物理競賽電感相關試題及答案
- 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省級聯(lián)賽試題及答案
- 2025播音主播考試真題及答案
- 新增兩套X射線實時成像系統(tǒng)核技術利用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
- 成都魚鳧220kV變電站擴建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
- 消防設施工程風險控制方案
- 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隱患試題及答案
- 保險基礎知識培訓
- 2025年教育系統(tǒng)學校中層后備干部選拔考試題(含答案)
- 養(yǎng)老院安全培訓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DB32-T 5192-2025 工業(yè)園區(qū)碳排放核算指南
- 湖南省九校聯(lián)盟2026屆高三上學期9月第一次聯(lián)考日語試題(含答案)
- 時事政治講座課件
- 四次侵華戰(zhàn)爭課件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輔警、法檢系統(tǒng)輔助文員招聘考試(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詳解
- 鍋爐工安全培訓知識課件
- 天津地區(qū)高考語文五年高考真題匯編-文言文閱讀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內(nèi)停車位設置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