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形圖的判讀復習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人教版_第1頁
2.2地形圖的判讀復習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人教版_第2頁
2.2地形圖的判讀復習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人教版_第3頁
2.2地形圖的判讀復習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人教版_第4頁
2.2地形圖的判讀復習課件-七年級地理上學期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章

地圖第二節(jié)地形圖的判讀要點疏理一、等高線地形圖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離。海平面2.__________: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3.等高線:在地圖上,把______相同的各點依次連接成線。在等高線上標有______數(shù)值。海拔海拔4.等高線地形圖:用________表示的地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較____;等高線______,說明坡度較緩。等高線陡稀疏5.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______相同的各點依次連接成線。從等深線上標注的數(shù)值,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從等深線的______狀況,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深度疏密6.通過等高線的特征,還可以識別山峰、山谷、______、鞍部和______等常見的地形部位。(如下圖,單位:米)山脊陡崖山峰: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鞍部:兩側(cè)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陡崖:等高線重疊二、分層設色地形圖1.__________地形圖: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______,涂上不同的顏色。該地形圖上附有圖例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________________。分層設色范圍高度或深度范圍2.陸地表面的地形類型有______、丘陵、______、平原和______五種。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可以比較容易地判讀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地表的

狀況。山地高原盆地起伏同步練習基礎過關(guān)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3題。1.圖中甲地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

)。A.

山脊

B.

山谷C.

山峰

D.

鞍部A2.若在該區(qū)域修建一座水庫,大壩位置最好選擇在(

)。A.

①處

B.

②處

C.

③處

D.

④處B3.圖中乙處河流的大致流向為(

)。CA.

自西北向東南

B.

自西南向東北C.

自東北向西南

D.

自東南向西北

下圖示意某地等高線地形與鐵路線路布局,山區(qū)地段的普通鐵路常采用如圖所示的“燈泡”形迂回線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火車提速的需要,有些“燈泡”形線路逐漸被隧道和橋梁所代替,實現(xiàn)了“裁彎取直”。讀圖完成4~5題。#14.讀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A.

C點海拔約為810米B.

取直線路AB經(jīng)過的地形部位為鞍部C.

若A、B兩點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3千米D.

普通鐵路采用“燈泡”形迂回線路的影響因素是氣候5.圖中鐵路升級改造為高速鐵路后,AB段擬沿虛線修建,其目的是(

)。B①增加交通運輸方式

②縮短里程③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④降低線路坡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右圖示意某市山地自行車定向越野賽道,選手需按照①到⑤方向騎行完成比賽。據(jù)此完成6~7題。6.比賽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向(

)。A.

B.

北C.

西南

D.

東北A7.圖中甲、乙、丙、丁為四處擬選看臺,其中最適合觀賞①到②賽段騎行的是(

)。A.

B.

C.

D.

丁A

右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8~9題。8.該區(qū)域(

)。A.

楊莊位于王莊的正西方向B.

與丙地相比,丁地坡度較陡C.

地形類型主要為山地D.

最高峰海拔為950米C9.“雨季有山洪,途經(jīng)須謹慎”警示標語最有可能設置在(

)。A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右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圖示區(qū)域(

)。CA.

①河段的流速比②河段慢

B.

地勢四周低中部高C.

丙村位于山脊

D.

乙村位于鞍部11.圖示區(qū)域主要地形類型是(

)。BA.

高原

B.

山地

C.

丘陵

D.

平原素養(yǎng)提升12.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某中學教師用橡皮泥制作了一組等高線地形模型(甲圖),乙圖是制作時使用的底圖之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1)根據(jù)乙圖制作出的等高線地形模型是甲圖中的___圖。(2)乙圖中標注錯誤的一處地形部位是______,應改為______。(3)如果由你來改進這些模型作品,你認為A、B兩個作品應該共同增加的地圖要素是________。B山谷山脊比例尺拓展延伸

某中學地理學習興趣小組組織了一次山區(qū)的野外實習。下圖為該山區(qū)局部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B______。陡崖山脊2.記錄卡片中觀測點編號應為____(①/③/⑤);同學們在考察②、③所示河段時,發(fā)現(xiàn)②河段的水流速度比③河段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②河段比③河段等高線更稀疏,坡度更緩,水流速度更慢3.為助力鄉(xiāng)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經(jīng)濟發(fā)展,請根據(jù)所學地理知識提出適當?shù)慕ㄗh。(1)甲村和附近城鎮(zhèn)要修建一座自來水廠,你建議應將水廠選址放在____(②/④)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②處比甲村海拔更高,水可自流;②處位于河流上游,水質(zhì)好(2)甲村計劃引資修建一座水庫發(fā)展觀光旅游,你建議水庫大壩應建在____(①/③/⑤)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