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新型冠狀病毒屬于哪類病毒?A.單股負鏈RNA病毒B.雙股DNA病毒C.單股正鏈RNA病毒D.雙股RNA病毒2.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以下表述錯誤的是?A.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B.密閉場所可能發(fā)生氣溶膠傳播C.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會傳播D.母嬰傳播尚不能完全排除3.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為?A.1-2天B.2-4天C.5-7天D.8-14天4.以下哪種口罩不能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A.醫(yī)用外科口罩B.N95/KN95口罩C.普通棉布口罩D.醫(yī)用防護口罩(GB19083)5.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應采取的隔離措施是?A.居家健康監(jiān)測B.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C.5天居家隔離+3天健康監(jiān)測D.3天集中隔離+5天居家隔離6.醫(yī)療機構內“三區(qū)兩通道”中的“三區(qū)”指?A.清潔區(qū)、污染區(qū)、緩沖區(qū)B.清潔區(qū)、潛在污染區(qū)、污染區(qū)C.辦公區(qū)、診療區(qū)、隔離區(qū)D.門診區(qū)、病房區(qū)、檢查區(qū)7.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的窗口期通常為?A.感染后1-2天B.感染后3-7天C.感染后8-10天D.感染后14天以上8.以下哪種情況不屬于新型冠狀病毒密切接觸者?A.同一房間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B.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且近距離接觸者C.診療、護理病例時未采取防護措施的醫(yī)護人員D.與病例在同一超市購物但間隔2米以上且無交流者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出院(出艙)標準不包括?A.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B.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C.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D.連續(xù)2次核酸檢測Ct值≥35(間隔24小時)10.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接種后無需再佩戴口罩B.滅活疫苗需接種3劑次完成基礎免疫C.感染后3個月內無需接種疫苗D.免疫功能缺陷者不能接種任何類型疫苗11.環(huán)境物體表面消毒時,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濃度通常為?A.100-200mg/LB.500-1000mg/LC.2000-5000mg/LD.10000mg/L以上12.新型冠狀病毒在環(huán)境中的存活時間與以下哪項無關?A.溫度B.濕度C.光照D.病毒變異株類型13.對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要求是?A.無需報告B.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至核酸轉陰C.居家隔離3天后解除D.僅需健康監(jiān)測14.以下哪種情況無需進行手衛(wèi)生?A.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B.佩戴口罩前C.脫手套后D.接觸清潔物品前15.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癥高風險人群不包括?A.65歲以上老年人B.肥胖(BMI≥30)C.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D.接種過3劑疫苗的健康成年人16.關于抗病毒藥物使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阿茲夫定適用于輕中度患者且發(fā)病5天內B.奈瑪特韋/利托那韋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C.所有感染者均需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D.孕婦禁用某些抗病毒藥物17.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采樣部位首選?A.鼻咽拭子B.口咽拭子C.痰液D.唾液18.社區(qū)疫情防控中,“五包一”機制指?A.社區(qū)干部、網(wǎng)格員、基層醫(yī)務工作者、民警、志愿者共同包聯(lián)B.街道、社區(qū)、物業(yè)、業(yè)主委員會、志愿者共同包聯(lián)C.醫(yī)生、護士、社區(qū)工作者、民警、家屬共同包聯(lián)D.疾控人員、社區(qū)干部、民警、志愿者、患者本人共同包聯(lián)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運時,轉運車輛需采用的消毒方式是?A.轉運后用清水擦拭B.轉運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表面C.轉運后用紫外線照射30分鐘D.轉運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所有表面及空氣消毒20.關于疫情信息報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發(fā)現(xiàn)陽性病例后2小時內網(wǎng)絡直報B.僅需報告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無需報告C.社區(qū)工作人員可直接向社會發(fā)布疫情信息D.境外輸入病例無需單獨標注---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填“√”,錯誤填“×”)1.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可有效滅活。()2.戴口罩時,金屬鼻夾應朝下,確保貼合面部。()3.接種新冠疫苗后仍可能感染,但重癥風險顯著降低。()4.無癥狀感染者因無臨床癥狀,故無需進行隔離。()5.醫(yī)療機構內潛在污染區(qū)是指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診治的區(qū)域中,污染概率較高的區(qū)域。()6.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陽性可直接作為確診依據(jù)。()7.密切接觸者的判定需考慮接觸時的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8.環(huán)境消毒時,應先清潔再消毒,避免有機物影響消毒效果。()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生活垃圾需按醫(yī)療廢物處理,雙層黃色垃圾袋封裝。()10.疫情期間,醫(yī)療機構可暫停非急診患者的常規(guī)診療服務。()---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40分)1.簡述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及防護要點。2.列舉醫(y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四早”原則及其具體內容。3.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與抗原檢測的區(qū)別及適用場景。4.闡述密接人員的判定標準及管理措施(基于最新防控指南)。5.簡述家庭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隔離防護措施。---四、案例分析題(每題15分,共30分)案例1:某社區(qū)發(fā)現(xiàn)1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輕型),該患者近3天曾前往超市(停留30分鐘)、菜市場(停留1小時)、小區(qū)快遞點(停留5分鐘)。社區(qū)防控小組需開展哪些應急處置工作?請詳細說明流程。案例2:某醫(yī)院急診室接診1名發(fā)熱患者(體溫38.5℃,咳嗽),核酸初篩陽性。請描述醫(yī)院需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患者管理、環(huán)境處置、人員防護等)。---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C(新型冠狀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β屬,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2.C(病毒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品表面?zhèn)鞑?,需注意手衛(wèi)生)3.B(潛伏期多為2-4天,最長不超過7天)4.C(普通棉布口罩無法有效過濾病毒顆粒)5.C(根據(jù)最新指南,密接者采取“5天居家隔離+3天健康監(jiān)測”)6.B(三區(qū)指清潔區(qū)、潛在污染區(qū)、污染區(qū);兩通道指醫(y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7.B(抗原檢測在病毒載量較高的急性期(3-7天)敏感性最高)8.D(密切接觸需滿足“近距離(1米內)、無有效防護、接觸時間≥15分鐘”等條件)9.D(出院標準為連續(xù)2次核酸檢測Ct值≥35或陰性,間隔24小時)10.C(感染后3個月內再次感染風險低,可暫緩接種)11.B(環(huán)境物體表面消毒常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12.D(存活時間主要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與變異株類型無直接關聯(lián))13.B(無癥狀感染者需集中隔離至連續(xù)2次核酸陰性)14.B(佩戴口罩前需清潔雙手,脫口罩后也需手衛(wèi)生)15.D(接種3劑疫苗的健康成年人重癥風險較低)16.C(抗病毒藥物需在醫(yī)生評估后使用,并非所有感染者都適用)17.A(鼻咽拭子采樣更準確,口咽拭子易受采樣操作影響)18.A(“五包一”指社區(qū)干部、網(wǎng)格員、基層醫(yī)務工作者、民警、志愿者共同包聯(lián))19.D(轉運車輛需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全面擦拭,空氣可用過氧乙酸噴霧消毒)20.A(發(fā)現(xiàn)陽性病例后需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tǒng)網(wǎng)絡直報)---二、判斷題1.√(病毒對紫外線、熱、75%乙醇、含氯消毒劑敏感)2.×(金屬鼻夾應朝上,按壓貼合鼻梁,避免漏氣)3.√(疫苗不能100%預防感染,但可顯著降低重癥和死亡風險)4.×(無癥狀感染者仍具有傳染性,需隔離至核酸轉陰)5.×(潛在污染區(qū)指可能被污染的區(qū)域,如更衣室、護士站;污染區(qū)是直接接觸患者的區(qū)域)6.×(抗原檢測陽性需結合流行病學史或核酸檢測確認)7.√(若接觸時雙方均佩戴N95口罩,感染風險降低,可能不判定為密接)8.√(先清潔去除有機物,再消毒可提高效果)9.√(患者生活垃圾按醫(yī)療廢物處理,需雙層包裝、鵝頸結封扎)10.×(醫(yī)療機構應保障急危重癥患者的診療需求,不得隨意停診)---三、簡答題1.主要傳播途徑及防護要點:(1)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產(chǎn)生的飛沫(直徑>5μm)被近距離(1米內)接觸者吸入。防護要點: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2)密切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后,未清潔雙手直接觸摸眼、鼻、口。防護要點: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流動水清洗或免洗手消毒劑),避免用手接觸面部。(3)氣溶膠傳播:在密閉、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飛沫核(直徑≤5μm)長時間懸浮形成氣溶膠,被吸入后感染。防護要點:室內保持通風(每日至少3次,每次30分鐘),避免長時間逗留密閉場所(如電梯、會議室)。(4)其他:可能存在的糞-口傳播、母嬰傳播等,需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孕產(chǎn)婦防護。2.醫(yī)療機構“四早”原則及內容:(1)早發(fā)現(xiàn):通過預檢分診、發(fā)熱門診篩查、住院患者及陪護核酸檢測等方式,早期識別可疑病例。(2)早發(fā)現(xiàn)陽性病例后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tǒng)網(wǎng)絡直報,同時報告屬地疾控部門。(3)早隔離:對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立即收入隔離病房/方艙治療;密接者(如醫(yī)護人員、同病房患者)轉移至集中隔離點或臨時隔離區(qū)。(4)早治療:對輕型/普通型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奈瑪特韋/利托那韋),對重癥高風險人群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維持≥93%),必要時給予氧療、激素等治療。3.核酸檢測與抗原檢測的區(qū)別及適用場景:(1)檢測原理:核酸檢測通過擴增病毒RNA片段(PCR技術),敏感性高;抗原檢測通過檢測病毒表面蛋白(免疫層析法),敏感性較低。(2)檢測時間:核酸檢測需2-4小時出結果;抗原檢測15-30分鐘出結果。(3)適用場景:核酸檢測為確診依據(jù),用于高風險人群篩查、疑似病例診斷、出院標準判定;抗原檢測用于自我篩查(如出現(xiàn)癥狀時)、大規(guī)??焖俪鹾Y(如社區(qū)爆發(fā)期),陽性結果需核酸復核。4.密接人員判定標準及管理措施:(1)判定標準:與陽性病例在發(fā)病前2天至隔離前(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集前2天至隔離前)有以下接觸:①同居住、同工作或其他近距離接觸(1米內);②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且近距離(如鄰座、前后3排);③診療、護理時未采取有效防護;④共同暴露于密閉場所(如餐廳、會議室)且未佩戴口罩。(2)管理措施:采取“5天居家隔離+3天健康監(jiān)測”,第1、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居家期間單獨居?。ɑ蚴褂脝为毞块g),避免與家人接觸,佩戴口罩,做好手衛(wèi)生;健康監(jiān)測期間減少外出,不參加聚集性活動。5.家庭內隔離防護措施:(1)居住環(huán)境:患者單獨居住一間通風良好的房間(每日開窗2-3次,每次30分鐘),使用獨立衛(wèi)生間(無獨立衛(wèi)生間時,患者使用后需消毒30分鐘再由家人使用)。(2)個人防護:患者全程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與家人接觸時保持2米以上距離;家人接觸患者或其物品后需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3)物品管理:患者餐具、毛巾等個人物品單獨使用,用后煮沸消毒(15分鐘)或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生活垃圾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噴灑1000mg/L含氯消毒液后封扎,由專人收集。(4)健康監(jiān)測:家人每日測量體溫2次,觀察是否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患者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低于93%時及時就醫(yī))。---四、案例分析題案例1:社區(qū)應急處置流程:(1)病例管控:立即對患者進行臨時隔離(如居家或轉移至臨時隔離點),限制其活動范圍,避免與他人接觸。(2)流調溯源:聯(lián)合疾控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明確患者近3天活動軌跡(超市、菜市場、快遞點)的具體時間、接觸人員(如收銀員、同場顧客)、防護情況(是否戴口罩)。(3)密接判定:①超市:與患者在同一區(qū)域(1米內)停留≥15分鐘且未戴口罩的顧客、收銀員;②菜市場:攤位經(jīng)營者(近距離接觸)、同攤位購物者;③快遞點:快遞員(接觸快遞時)、同時取件的其他居民(近距離接觸)。(4)人員管理:①密接人員:落實“5天居家隔離+3天健康監(jiān)測”,發(fā)放健康監(jiān)測表,每日上報體溫及癥狀;②次密接人員(與密接接觸者):進行7天健康監(jiān)測,第1、3、7天核酸檢測;③暴露場所(超市、菜市場、快遞點):張貼公告,提醒相關時段進入人員主動報備,開展自我健康監(jiān)測。(5)環(huán)境消毒:對患者停留過的場所(超市貨架、菜市場攤位、快遞點柜臺)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作用30分鐘后清潔);空氣消毒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或過氧乙酸噴霧(1g/m3)。(6)健康宣教:通過社區(qū)微信群、廣播告知居民減少聚集,正確佩戴口罩,出現(xiàn)發(fā)熱等癥狀及時就醫(yī)并主動報告行程。案例2:醫(y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