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10課三峽》聽評課記錄一.基本信息
2018年11月15日上午第二節(jié)課,聽課對象為八年級(3)班學生,授課教師為李明,學科為語文,教學主題為《三峽》,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2017年新編)第10課。聽課人為張華,系教研組長,聽課目的為教學研究,重點觀察新課導入、文本解讀、師生互動及課堂管理等方面。
二.課堂觀察記錄
1.教學準備
教師的教學計劃清晰,圍繞“三峽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展開,明確了三個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分析景物描寫特點、體會作者情感。教材使用完整,重點段落標注明確;教具包括中國地圖(標注三峽地理位置)、圖片(三峽山水、古棧道等);多媒體PPT包含文本朗讀音頻、視頻片段(三峽風光),資源準備充分,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
2.教學過程
(1)開始階段:導入以“長江文化”為切入點,播放短視頻展示三峽壯麗景色,提問“你心中的三峽是怎樣的?”,通過學生自由發(fā)言激活已有認知,導入自然。效果較好,但部分學生回答偏離主題,教師通過追問“文中是如何描寫三峽的?”及時糾偏。
(2)展開階段:采用“問題鏈”推進教學。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回答“三峽的四季變化有何不同?”,結合PPT對比描寫(如春水、夏水、秋水),引導學生歸納“動靜結合”的寫法;第二環(huán)節(jié)分組討論“古棧道與猿鳴的象征意義”,教師提供史料卡片(如酈道元生平、歷史背景),學生結合注釋自主分析;第三環(huán)節(jié)展示“三峽水利工程”圖片,引發(fā)討論“現代發(fā)展與古人情感如何統一?”,教師點撥“借景抒情”手法。教學方法靈活,講授與討論結合,但個別小組討論時間過長,教師調控稍顯遲緩。
(3)結束階段:用“三句詩”總結全文(“峽束江波春欲滿,猿啼空谷秋聲長,古今一脈是情長”),布置作業(yè)“仿寫一段景物描寫”,強調“抓特征、用修辭”??偨Y簡潔,但作業(yè)設計未突出本課重點。
3.師生互動
師生交流頻率較高,教師提問覆蓋80%學生,但深度提問(如“為何夏水與秋水描寫對比強烈?”)僅少數學生應答?;淤|量方面,教師善于用“追問式”對話深化理解(如“你說春水‘素湍綠潭’,那‘素’字有何妙處?”),但糾錯時語言不夠藝術化,個別學生因害怕答錯而沉默。學生反應以點頭、舉手為主,課堂活躍度中等。
4.學生學習狀態(tài)
整體學習積極性較高,尤其對視頻片段和圖片反應熱烈。專注度方面,前20分鐘表現突出,后因討論環(huán)節(jié)分組混亂,約15%學生出現走神現象。合作學習效果尚可,如分析棧道時,同桌能分工查找資料,但組長能力差異導致部分小組進度失衡。教師未使用分層任務,導致基礎薄弱學生參與不足。
5.課堂管理
課堂紀律良好,學生基本遵守發(fā)言規(guī)則,但多媒體操作(播放音頻)時出現短暫混亂。時間分配上,導入5分鐘、文本解讀25分鐘、討論15分鐘、總結5分鐘,符合預設,但討論環(huán)節(jié)超時導致作業(yè)布置倉促。節(jié)奏控制方面,教師能通過“暫?!笔謩菡{節(jié)發(fā)言,但未明確“過渡語”(如“下一環(huán)節(jié)請小組長匯報”)。
6.教學技術使用
PPT作為主要工具,播放音頻時音量不足,視頻片段與文本關聯標注不夠清晰。教師嘗試用在線投票工具統計“最喜歡的描寫手法”,但技術故障導致數據丟失,浪費3分鐘補救。技術支持作用有限,未實現個性化反饋(如用電子白板批注學生答案)。
總體而言,本課亮點在于資源豐富、問題設計合理,但互動深度不足、技術應用需優(yōu)化。建議后續(xù)增加“對比閱讀”(與《望廬山瀑布》對比寫法)、設計“情境任務”(模擬導游講解三峽),以強化核心素養(yǎng)。
三.教學效果評價
1.目標達成
教學目標設定清晰,包含“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與八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匹配。通過課堂觀察和隨堂檢測,目標達成度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達成較好。學生基本掌握了三峽四季景物特征(如夏水湍急、秋水清冽),能復述“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等關鍵句。但“動靜結合”“借景抒情”等修辭手法理解深度不足,約40%學生在討論中混淆“描寫方法”與“表達效果”。文本分析環(huán)節(jié),多數學生能找出描寫語句,但未能系統歸納酈道元“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與教材要求存在差距。
(2)“過程與方法”目標部分達成。小組討論中,學生嘗試運用“查找資料—合作解讀—展示成果”的流程,但教師對合作策略指導不足,導致組長主導、組員被動現象普遍。例如分析猿鳴象征意義時,僅兩小組提出“警示工程風險”的新解,其余停留在“渲染悲涼”的表層解讀。朗讀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雖組織了齊讀和分角色讀,但未設計“對比朗讀”(如快慢、強弱)以強化節(jié)奏感,導致學生朗讀機械,未能體現“以讀促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度最高。通過播放三峽工程圖片和引導討論,約70%學生表現出對“古今和諧共生”的認同,課堂生成“‘大禹治水’精神與當代生態(tài)保護”的思考。但情感體驗的深度有限,部分學生僅停留在“壯觀”的感官層面,未能鏈接自身價值觀(如“保護長江生態(tài)的責任”)。教師引用的“三句詩”總結雖具感染力,但未能轉化為學生的個性化表達,情感遷移效果不明顯。
綜上,教學目標適切但執(zhí)行存在短板,尤其在技能訓練和深度思考上需加強。
2.知識掌握
(1)知識理解方面:基礎概念掌握扎實。85%學生能準確解釋“江水湍急”“素湍綠潭”的詞義,并結合文本舉例說明“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寫法。但知識遷移能力薄弱,當被要求仿寫“春水”段落時,多數學生套用“水波不興”等通用意象,缺乏對“素”字“綠色”意象的轉化。教材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因果關系分析,僅20%學生能自主推導出“三峽狹窄”的結論,說明對“因—果”寫法的歸納意識尚未建立。
(2)技能掌握方面:朗讀技能進步有限。教師范讀示范效果良好,但學生自主朗讀時,對“素湍綠潭”的輕柔、“急而猛”的夏水應和聲調處理不足。分析句子技巧方面,約50%學生能通過教師引導找出“素”字的色彩感,但獨立賞析“清榮峻茂”四字排比時,僅依賴教師提示“聲音有節(jié)奏”,未能自覺聯系“視覺—聽覺—觸覺”的多感官描寫。寫作遷移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本顯示,90%學生仿寫僅停留在簡單羅列景物,未運用本課學到的“動靜結合”“借景抒情”手法,說明技能內化效果差。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人文素養(yǎng)提升明顯。通過對比《望廬山瀑布》與《三峽》的寫法差異,多數學生認識到“不同山水性格需不同筆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課堂生成“山水有靈性,描寫需傳神”的共識。播放古棧道視頻時,學生自發(fā)討論“古人智慧與險峻環(huán)境”的矛盾,教師適時補充酈道元“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夸張手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對古人文學與勇氣的雙重敬佩。
(2)價值觀引導需深化。討論“現代發(fā)展與古人情感”時,部分學生提出“工程勝過自然”的功利觀點,教師雖用“大禹精神”進行反駁,但缺乏具體案例支撐,價值觀引導流于口號。作業(yè)設計若能要求學生結合“三游洞”保護案例,將“以景寓情”升華為“以史鑒今”,效果可能更佳。課堂中,教師對“猿鳴”悲涼情感的挖掘停留在“三峽凄異”,未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時代猿鳴情感差異”(如現代環(huán)保視角下的警示),導致情感體驗的時代性缺失。
(3)全面發(fā)展觀察:課堂中體現的合作意識、探究精神符合新課標要求,但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不足。例如分析“素湍綠潭”時,教師未鼓勵學生質疑“綠色湍流是否合理”,導致思維停留在“辭藻華麗”的表面評價。若增加“假如你是酈道元,如何平衡‘壯美’與‘實用’描寫?”的假設性問題,可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總體評價:本課在知識傳遞和情感熏陶上達成本單元基本要求,但技能訓練的系統性、思維深度的挖掘、價值觀的時代性需強化。建議后續(xù)課增加“對比閱讀”“情境寫作”“辯論活動”等環(huán)節(jié),以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總結與建議
1.總體評價
本節(jié)課給人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是一節(jié)目標明確、資源豐富的常規(guī)語文課。最突出的優(yōu)點在于教學設計的系統性,教師能夠圍繞“三峽的自然與人文”主題,從文本解讀到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過渡基本流暢。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性值得肯定,短視頻和開放性問題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xù)文本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資源準備方面,教師投入了較多精力,無論是地圖、圖片還是多媒體課件,都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特別是對酈道元生平和三峽歷史文化的補充,體現了教師扎實的備課功底。課堂氛圍整體積極,多數學生能夠參與討論,并在教師引導下逐步深入文本。此外,教師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相對較好,能夠在主要環(huán)節(jié)投入足夠時間,避免了前松后緊的現象。
盡管如此,課堂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不足。首先,深度思考的挖掘不夠,雖然學生能夠復述文本內容,但在分析景物描寫技巧時,多數停留在“找到詞語”的淺層理解,未能形成系統的認知框架。例如,“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等關鍵手法的提煉不夠突出,導致知識遷移環(huán)節(jié)效果不理想。其次,師生互動的質效失衡,雖然提問頻率較高,但大部分是封閉式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是什么”,而探究“為什么”和“怎么樣”的開放性問題較少,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部分學生回答問題時表現出依賴性,教師未能有效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再次,技術應用存在短板,多媒體設備雖使用但效果未達預期,尤其是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未能充分發(fā)揮,技術對教學過程的支撐作用有限。課堂管理中,小組討論的規(guī)范性有待加強,個別小組出現偏離主題的情況,教師雖然進行了干預,但處理方式較為簡單,未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綜合來看,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有亮點、有缺憾的常規(guī)課。優(yōu)點在于基礎環(huán)節(jié)扎實、資源準備充分;不足在于深度挖掘不足、互動質效不高、技術應用欠佳。整體教學質量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改進建議
針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具體改進措施:
(1)深化文本解讀,強化知識體系構建。建議在分析景物描寫時,增加“手法—效果—結構”的三維剖析環(huán)節(jié)。例如,在講解“素湍綠潭”時,不僅引導學生發(fā)現“素”字的色彩感,還要分析其如何襯托春水“清”的特點,并思考其在全文“總寫—分寫”結構中的作用。可以設計“手法的足跡”表格,讓學生在預習時標注關鍵句,課堂上進行對比歸納,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同時,增加對比閱讀環(huán)節(jié),選擇《望廬山瀑布》等篇目,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不同山水景色的描寫差異,提煉“因景設喻”“情景交融”等共性問題,以提升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2)優(yōu)化互動設計,提升思維參與度。建議將部分封閉式問題轉化為開放式問題,例如,將“夏水有什么特點?”改為“作者為何用‘素湍綠潭’和‘回清倒影’來描寫春水?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引入“思維導圖”工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三峽景物描寫”的思維導圖,教師巡視時提供個性化指導。對于“古棧道與猿鳴”的象征意義分析,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酈道元”和“現代游客”,從不同視角解讀文本,激發(fā)多元解讀。此外,加強追問技巧的訓練,教師應在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這么認為?”“還有其他可能性嗎?”,引導學生從“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
(3)升級技術應用,發(fā)揮技術賦能作用。建議在多媒體使用上,增加交互性設計。例如,用PPT嵌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利用在線投票工具,實時統計學生對“最喜歡的描寫手法”的投票結果,并生成柱狀圖展示,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對于電子白板,可以設計“拖拽排序”活動,讓學生將描寫四季的句子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或者用不同顏色標注“動靜結合”的句子,使抽象的寫作技巧可視化。同時,建議教師學習使用“ClassIn”等在線協作平臺,在課后布置“對比閱讀”任務時,讓學生在線提交分析報告,并開啟小組討論功能,實現“課堂內外的延伸學習”。
(4)完善課堂管理,提升合作學習實效。建議在小組討論前,明確討論任務和規(guī)則。例如,在分析“猿鳴”象征意義時,可以規(guī)定“每組需找出兩個證據(文本+歷史背景),并形成統一觀點”,并設計“討論記錄單”供學生填寫。教師應在討論中扮演“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對偏離主題的小組及時提醒,對進展順利的小組給予“時間提示”或“深度挑戰(zhàn)”(如“如果酈道元生活在今天,他會如何描寫三峽?”)。此外,可以引入“小組互評”機制,在討論結束后,各小組互相評價討論記錄單的完整性和邏輯性,教師根據評價結果進行二次指導,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5)強化價值觀引導,體現時代性。建議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增加“古今對話”的辯論活動。例如,設置辯題“三峽工程是‘發(fā)展奇跡’還是‘生態(tài)災難’?”,讓學生結合酈道元的山水情懷和現代環(huán)保理念進行辯論。教師應提供“資料包”(包括三峽工程數據、環(huán)保組織報告、古代山水詩選等),引導學生從多元視角思考問題。在作業(yè)設計上,可以要求學生以“當代酈道元”的身份,寫一篇“關于三峽生態(tài)保護的倡議書”,將文本學習與現實問題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后續(xù)跟蹤
建議安排后續(xù)聽課跟進改進情況。具體計劃如下:
(1)聽課安排:在兩周后進行第二次聽課,重點關注教師對改進建議的落實情況。第二次聽課的側重點應放在“互動設計”和“技術應用”上,觀察教師是否能夠有效運用開放式問題、思維導圖工具和在線協作平臺,以及小組討論的組織效果是否提升。同時,記錄學生在價值觀引導環(huán)節(jié)的表現,評估改進措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達成度。
(2)支持措施:在第二次聽課前,與授課教師進行一次“課前微調”交流,針對其改進計劃提供個性化建議。例如,若教師計劃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25556:2025 EN Ageing societies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ageing-inclusive digital economy
- 【正版授權】 IEC 60228:2004 EN-D Conductors of insulated cables
- 【正版授權】 IEC 60092-301:2025 E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ships - Part 301: Equipment - Generators and motors
- 校園食品安全基礎知識培訓
- 校園防衛(wèi)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校園消防知識培訓課件主持詞
- 蕪湖工會考試試題及答案
- 出鏡人員安全考試試題及答案
- 防暑安康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貴州省中考語文真題(含答案)
- 潔凈手術部技術要求
- 交通工程專業(yè)英語裴玉龍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
- 物資、百貨、五金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隱寫分析技術及應用研究
- 拼多多實操培訓課
- 征地拆遷工作總結匯報
- 有管網氣體消防滅火系統設計方案
- (醫(yī)學課件)腎盂癌
- 2023綜合基礎知識題庫及解析(500題)
- 生活區(qū)、辦公區(qū)安全檢查表
- 國際反洗錢師cams考試真題中文版題庫匯總(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