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第七節(jié)原文、注釋、翻譯和簡析_第1頁
《孟子·滕文公下》第七節(jié)原文、注釋、翻譯和簡析_第2頁
《孟子·滕文公下》第七節(jié)原文、注釋、翻譯和簡析_第3頁
《孟子·滕文公下》第七節(jié)原文、注釋、翻譯和簡析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孟子·滕文公下》第七節(jié)原文、注釋、翻譯和簡析原文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內(nèi),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見矣。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曾子曰:‘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墒怯^之,則君子之所養(yǎng)可知已矣。”注釋與翻譯原文:公孫丑問曰:“不見諸侯,何義?”注釋:-公孫丑:孟子的弟子。-不見諸侯:不主動去拜見諸侯(“見”此處指主動拜見)。-何義:是什么道理。翻譯:公孫丑問道:“(君子)不主動去拜見諸侯,是什么道理呢?”原文:孟子曰:“古者不為臣不見。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閉門而不內(nèi),是皆已甚。注釋:-不為臣不見:不是諸侯的臣子,就不主動拜見(諸侯)。-段干木:戰(zhàn)國時魏國賢士,曾拒絕魏文侯的召見。-逾垣而辟之:翻墻躲避(他)。逾:翻越;垣:墻;辟:通“避”,躲避。-泄柳:春秋時魯國賢士,曾拒絕魯穆公的召見。-閉門而不內(nèi):關(guān)門不讓(他)進入。內(nèi):通“納”,接納。-是皆已甚:這些都太過分了。是:這;已甚:過分。翻譯:孟子說:“古代,不是諸侯的臣子,就不主動去拜見(諸侯)。段干木翻墻躲避(諸侯),泄柳關(guān)門不讓(諸侯)進入,這些都太過分了。原文:迫,斯可以見矣。注釋:-迫:指諸侯主動前來求見、逼迫(對方不得不回應(yīng))。-斯:就。翻譯:如果(諸侯)主動來求見,那就可以見了。原文: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注釋:-陽貨:魯國大夫,季氏家臣,權(quán)力很大。-欲見孔子:想讓孔子來拜見自己(“見”此處指“使……見”,即讓對方來拜見)。-惡無禮:怕失了禮節(jié)(按禮,大夫不應(yīng)主動強求士拜見,故陽貨想借禮節(jié)讓孔子主動來)。-大夫有賜于士:大夫賞賜東西給士(古代等級:大夫高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士)沒能在家里當面接受賞賜。-往拜其門:(士)就要去大夫家拜謝。翻譯:陽貨想讓孔子來拜見自己,又怕失了禮節(jié)。(按禮)大夫賞賜東西給士,如果士沒能在家里當面接受,就要去大夫家拜謝。原文: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注釋:-矙(kàn):窺視,趁……不在的時候。-亡:外出,不在家。-饋(kuì):贈送。-蒸豚(tún):蒸熟的小豬(古代的貴重禮物)。翻譯:陽貨趁孔子外出的時候,送了孔子一只蒸熟的小豬;孔子也趁陽貨外出的時候,去他家里拜謝。原文: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注釋:-當是時:在那個時候。-陽貨先:陽貨先(主動送禮)采取了行動(按禮,孔子必須回應(yīng))。-豈得不見:怎么能不去拜見呢?翻譯:在那個時候,陽貨先主動(送禮),(孔子)怎么能不去拜見呢?原文:曾子曰:“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弊⑨專?曾子:孔子弟子曾參。-脅肩:聳起肩膀(裝出恭敬的樣子)。-諂笑:諂媚的笑容。-病于夏畦:比夏天在田里勞作還勞累。病:勞累;夏畦(qí):夏天在田地里勞作的人。翻譯:曾子說:“聳起肩膀,裝出諂媚的笑容(討好別人),比夏天在田里勞作還勞累?!痹模鹤勇吩唬骸拔赐?,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弊⑨專?子路: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未同而言:(和人)志向不同卻要交談。-赧赧(nǎn)然:羞愧不安的樣子。-非由之所知也:不是我(由,子路自稱)能理解的(指不屑于這種行為)。翻譯:子路說:“(和人)志向不同卻要勉強交談,看他臉色羞愧不安的樣子,這不是我能理解的?!痹模河墒怯^之,則君子之所養(yǎng)可知已矣。注釋:-由是觀之:由此看來。-君子之所養(yǎng):君子的修養(yǎng)(指堅守原則、不媚俗的操守)。-可知已矣:就可以知道了。翻譯:由此看來,君子的修養(yǎng)(是什么樣的),就可以知道了。簡析本節(jié)內(nèi)容圍繞“君子是否應(yīng)見諸侯”展開,集中體現(xiàn)了孟子對儒家處世原則與君子修養(yǎng)的思考。1.堅守“不為臣不見”的原則,亦反對極端孟子開篇點明“古者不為臣不見”的古制——未成為諸侯之臣時,不主動求見,這是對君臣名分與自身獨立性的堅守。但他同時認為,段干木翻墻躲避、泄柳閉門不納的做法“皆已甚”(過于極端),認可“迫,斯可以見矣”(迫不得已時可以相見),體現(xiàn)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平衡,反對因固執(zhí)而失卻情理。2.以“陽貨見孔子”為例,凸顯“守禮不違心”的智慧陽貨作為大夫,想通過“賜豚”的禮節(jié)逼迫孔子見他(按禮,士受大夫賞賜需登門拜謝),孔子則以“矙其亡而往拜”(趁陽貨不在時回訪)應(yīng)對——既不違背禮節(jié),又避免了與陽貨(當時專權(quán),孔子不認可其行事)的直接周旋。這一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君子在復(fù)雜情境中,既能守禮不越矩,又能堅守本心、不媚俗的處世智慧。3.引賢言明“君子修養(yǎng)”的核心:不諂媚,守本心曾子“脅肩諂笑,病于夏畦”(聳肩獻媚的樣子,比夏天在田里勞作還累),子路“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與志不同者勉強交談,臉色羞愧,不是我能理解的),兩句都直指“違心迎合”的弊端。孟子借此總結(jié):君子的修養(yǎng),在于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