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保溫杯》教案_第1頁
《做個保溫杯》教案_第2頁
《做個保溫杯》教案_第3頁
《做個保溫杯》教案_第4頁
《做個保溫杯》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做個保溫杯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做個保溫杯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2.知道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3.知道保溫、散熱技術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茖W探究目標1.根據(jù)熱傳遞的原理設計制作保溫杯。2.研究哪種保溫方法的保溫效果較好。3.嘗試自主設計產品,在研究后改進產品。4.創(chuàng)作科學小論文等呈現(xiàn)保溫杯探究的過程與結論??茖W態(tài)度目標1.激發(fā)設計研究保溫杯的興趣,能不斷進行嘗試和創(chuàng)新。2.關注他人的探究成果,樂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經(jīng)驗??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保溫制品,體會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2.討論技術包括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產品。3.感受到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工作可以推動科學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jù)熱傳遞的原理設計制作保溫杯。難點:研究哪種保溫方法保溫效果較好。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不銹鋼杯、陶瓷杯、塑料杯、熱水、溫度計、配套的蓋子、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冰塊、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保溫瓶內膽、教學課件。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73圖片。)冬天,我們大多喜歡喝熱水。怎樣讓盛在杯子中的熱水不容易變冷呢?(預設:用毛巾把杯子包住,可以減緩熱量傳遞;將熱水盛放在木杯子里就不容易變冷,因為木材是熱的不良導體;把熱水盛在保溫杯中。)2.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做個保溫杯,看看怎樣能減慢物體熱量的傳遞。(板書:做個保溫杯)【設計意圖】針對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提問,使學生在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中認識到保溫的原理是盡量減少熱的傳遞,為后面做個保溫杯奠定基礎。探索與研討探索一:比較哪杯水涼得慢1.提問:(教學提示:出示不銹鋼杯、陶瓷杯和塑料杯。)大家觀察一下這三只杯子,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預設:不銹鋼、陶瓷、塑料。)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樣多的、相同溫度的熱水,你們覺得哪個杯子中的熱水會涼得慢一些?為什么?(預設:陶瓷杯中的熱水涼得慢一些,因為陶瓷的導熱性能很差。)2.活動: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3.講解:保溫就是要盡量減少熱量的損失。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陶瓷是熱的不良導體,它可以減慢熱量的散失,因此陶瓷杯中水的溫度降得慢。探索二:交流、測試、比較各種方法的保溫效果1.過渡:怎樣使杯中的熱水涼得更慢一些呢?(教學提示:出示各種方法保溫效果記錄表。)表中列舉了五種保溫方法,你們認為哪種的保溫效果最好?(預設:將杯子嵌入泡沫塑料中。)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2.提問:實驗中哪些因素必須保持相同?(預設:杯子、倒入杯中的水量、水的初溫、放置的時間。)你們打算如何進行實驗?(預設:先向各杯中倒入等量、相同溫度的水,測量出水的開始溫度,一段時間后,再測量出各杯中水的溫度,計算降溫多少。)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預設:倒入熱水時小心,不要被燙傷;正確使用溫度計。)3.活動: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4.小結:蓋蓋子比不蓋蓋子的保溫效果好,利用熱的不良導體——泡沫塑料包裹的方法保溫效果最好。探索三:制作一個保溫杯1.過渡:大家對保溫的方法已經(jīng)有所認識,接下來,我們就利用這些方法來制作一個保溫杯。2.活動:引導各小組討論保溫杯的制作方法,要求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過3厘米。制作完成后,在杯中存放冰塊,測試、比較各組自制保溫杯的保溫效果,分析自制保溫杯的優(yōu)缺點,并討論需改進的地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提出猜想,再通過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并思考、討論能使杯中熱水涼得更慢的方法,最后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研討匯報拓展與小結1.活動:閱讀教材P75保溫瓶內膽原理圖,思考保溫瓶采用的三種保溫方法。2.講解:保溫瓶內膽做成較小的瓶口并加木塞,是為了防止液面上的氣體流動,以減少熱傳導與熱對流;將內膽的夾層空氣抽走,變成真空,能夠防止熱傳導和熱對流;瓶膽內壁鍍銀,形成一層反射面,通過反射熱輻射,有效降低因熱輻射而損失的能量。3.拓展:請大家課后進行科學調查,了解各種各樣的保溫技術,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了解一下散熱技術。【設計意圖】在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后,再通過資料閱讀,讓學生領會到要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需減慢熱傳遞,減緩熱對流,減弱熱輻射。板書設計4.7做個保溫杯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保溫就是要盡量減慢熱傳遞教學反思本課是一節(jié)綜合運用與探究的課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到熱的良導體吸熱和散熱都快,因此保溫效果不好;熱的不良導體吸熱和散熱都慢,所以有較好的保溫效果。在此基礎之上,再設計并制作保溫杯。設計并制作保溫杯需要一定的鋪墊,因此先引導學生分組實驗測試五種保溫方法的保溫效果,再引導學生動手設計、制作保溫杯,并進行測試。在此一系列的活動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運用和動手制作的能力,又提升了學生對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以及對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的能力。課后檢測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9分)1.許多植物的新生命是從_____________開始的?!敬鸢浮糠N子【解析】【詳解】植物的種子可以成長為一個新的個體,綠色開花植物大多是通過種子繁衍后代的。許多植物的生命都是由種子開始的,逐漸生成一株植株。2.蚯蚓喜歡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環(huán)境中?!敬鸢浮竣?陰暗②.潮濕【解析】【詳解】根據(jù)對蚯蚓生活習性的觀察,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3.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_船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等于【解析】【詳解】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就上?。划斘矬w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4.船________越大,船的載重量就越大?!敬鸢浮矿w積【解析】【詳解】一般來說,船的體積(容積)越大,排開水的體積就越大,獲得浮力越大,載重量也就越大。所以我們要盡量增大小船的體積,來增加載重量。5.()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敬鸢浮侩娔堋窘馕觥俊驹斀狻侩娔苁羌彝ド钪凶畛S煤妥顬閺V泛的能源。我國的電能組成主有火力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水力發(fā)電等。6.水由液體變成氣體散發(fā)到空氣中,這種現(xiàn)象叫作________。【答案】蒸發(fā)【解析】【詳解】在常溫下,水會慢慢變成水蒸氣散發(fā)到空氣中,這種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蒸發(fā)和沸騰都是水從液體變成氣體的現(xiàn)象,只是溫度條件不同。7.當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接觸時,溫度________的物體會向溫度________的物體傳遞熱?!敬鸢浮竣?高②.低【解析】【詳解】當溫度不同的兩個物體接觸時,溫度較高的物體會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熱;同一個物體也會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向溫度較低的部分傳遞熱。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8.綠豆種子離開了土壤就不能發(fā)芽。()【答案】×【解析】【詳解】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只有條件合適時,種子才能萌發(fā)成幼苗。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綠豆只要有適宜的溫度、水、空氣就可以發(fā)芽,不需要陽光、土壤。9.我們應該及時清理掉生態(tài)瓶中的動物糞便。()【答案】×【解析】【詳解】動物的糞便可以被分解者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養(yǎng)分。所以不必及時處理。所以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10.在研究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中,兩組的綠豆苗數(shù)量應該一樣多。()【答案】√【解析】【詳解】在進行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時,控制的唯一變量是陽光的有無,其余條件保持不變,包括水、溫度、空氣、土壤、綠豆苗的長勢、綠豆苗的數(shù)量等,題干說法正確。11.保持船的平穩(wěn)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盡量加重貨物。()【答案】錯誤【解析】【詳解】除了盡量加重貨物外還可以通過把船分隔成幾個船艙等來保持船的平穩(wěn)。12.技術可以改變船的載重量,推動著船的發(fā)展。()【答案】√【解析】【詳解】科學技術在改變著船的動力系統(tǒng),推動著船的發(fā)展。比如蒸汽機輪船采用蒸汽作為動力,帆船利用風力驅動,與帆船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是提供更為穩(wěn)定的動力。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13.在進行設計時,我們要獨立進行設計、制作,不需要與他人合作。()【答案】×【解析】【詳解】科學探究中,需要與他人交流和合作,發(fā)揮各自的長處,揚長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在設計小船時,我們既要發(fā)揮自己聰明智慧,更需要與他人合作,相互交流,集思廣益。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14.農業(yè)灌溉新技術可以節(jié)約用水。()【答案】√【解析】【詳解】水不是取之不盡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節(jié)約用水。農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將少量的水送到農作物的根部進行灌溉。它是目前現(xiàn)代農田最節(jié)水的灌溉施肥技術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廣。15.人們生活中會產生大量且成分種類豐富的垃圾,這些垃圾會污染環(huán)境。()【答案】√【解析】【詳解】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且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16.植被破壞不會使溫室效應更加嚴重。()【答案】×【解析】【詳解】在生產和生活中,由于人們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逐漸升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氣,所以植被破壞會使溫室效應更加嚴重。17.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種形態(tài)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物態(tài)變化取決于溫度。()【答案】√【解析】【詳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種形態(tài),水的三態(tài)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引起水三態(tài)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度的變化。所以題目說法是正確的。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8.糧倉里儲存的種子一般不會發(fā)芽,主要原因是缺少()。A.土壤 B.空氣 C.水分 D.陽光【答案】C【解析】【詳解】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有適宜的溫度、水分、空氣。糧倉里的種子都是經(jīng)過曬干后再儲存的,缺少水分,一般不會發(fā)芽,C正確。19.仙人掌的葉子進化成針刺,主要是為了()。A.保護自己 B.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C.為了更加美觀 D.以上都不對【答案】B【解析】【詳解】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都和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相適應,現(xiàn)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仙人掌的葉子進化成針刺,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fā)。20.對制作的竹筏進行測試時,以下哪種擺放物體的方式可以使竹筏更穩(wěn)定?()。A. B. C. D.【答案】A【解析】【詳解】測試小船的載重量時,墊圈等物體要均勻放置。物體的擺放影響小船的穩(wěn)定性,從而影響載重量,測試制作的竹筏時,為保證竹筏穩(wěn)定,物體應該均勻放置,即均勻分布在竹筏表面上,選項A的擺放最均勻。21.渡船的船底特別寬闊,這樣設計的主要原因是()。A.使小船行駛得更快 B.提高船的穩(wěn)定性 C.控制船的行駛方向 D.為了更加美觀【答案】B【解析】【詳解】在小船的質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條件下,底面積越大的小船越穩(wěn)定。渡船的船底特別寬闊,這樣設計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穩(wěn)定性。22.有同學自制的小船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下列改進方法最合理的是()。A.調整小船的形狀,采用流線型的船身 B.調整動力系統(tǒng)提供動力的方向C.給小船裝上船舵,并調試船舵的方向 D.加寬小船的船身【答案】C【解析】【詳解】科學技術在改變著船的動力系統(tǒng),推動著船的發(fā)展。船可以通過舵來控制行進的方向。A、調整小船的形狀,采用流線型的船身,有利于減小水的阻力,對控制方向影響不大,故A錯誤;B、調整動力系統(tǒng)提供動力的方向,對控制方向影響不大,故B錯誤;C、船可以通過舵來控制行進的方向,給小船裝上船舵,并調試船舵的方向,符合要求;D、加寬小船的船身能夠提高穩(wěn)定性,但不能控制方向,故D錯誤。23.科學家在某冰川融化后發(fā)現(xiàn)了28種新的病毒,給人類帶來了新威脅。大家推測冰川融化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雪崩 B.氣候變暖 C.生物被破壞 D.北極熊沒有生存空間【答案】B【解析】【詳解】在生產和生活中,由于人們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逐漸升高,溫室效應可以使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南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符合題意。24.下列將要被當作垃圾丟棄的物品中,可以重復使用的是()。A.啤酒瓶 B.用過的餐巾紙 C.戴過的一次性口罩 D.大棒骨【答案】A【解析】【詳解】生活垃圾一般分四類: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減少垃圾的數(shù)量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A、啤酒瓶屬于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加工重復利用,故A正確;B、用過的餐巾紙屬于其他垃圾,不能回收利用,故B錯誤;C、戴過的一次性口罩屬于有害垃圾,不能回收利用,故C錯誤;D、大棒骨屬于廚余垃圾,不可回收利用,故D錯誤。25.如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a、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現(xiàn)小水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溫度升高,這是由于水蒸氣凝結吸熱形成的D.a燒杯中的冰塊融化過程中要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答案】A【解析】【詳解】如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a、b,一段時間后觀察。a杯中放的是冰塊,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題意。26.如圖,加熱試管中的水,首先熱起來的是()。A.試管底部 B.試管中部 C.試管管口 D.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詳解】溫度不同的物體互相接觸,低溫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物體溫度降低的過程叫做熱傳遞。熱傳遞主要通過傳導、對流和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試管加熱,酒精燈的火焰溫度最高,加熱試管中的水,首先熱起來的是與酒精燈火焰接觸的試管底部。故A正確。27.冬天,用手摸戶外的鐵塊和木塊,會感到鐵塊比木塊冷,這是因為()。A.鐵塊比木塊溫度低 B.鐵塊比木塊容易傳熱C.鐵塊表面比木塊光滑 D.人體產生的錯覺【答案】B【解析】【詳解】不同物體的傳熱快慢不同。金屬等物體傳熱能力強,稱為熱的良導體,塑料、橡膠、木頭等物體傳熱能力弱,稱為熱的不良導體,適合做隔熱材料。金屬制品的導熱能力比木頭的強,手上的熱量很容易被傳遞出去,使手的溫度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摸金屬制品比木頭冷是因為金屬的導熱能力強,故選項B正確。四、探究題科學探究小組為了研究生物、非生物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制作了4個生態(tài)瓶,分別編號為A、B、C、D同學在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水、小魚、螺螄、小蝦,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然后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請根據(j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在生態(tài)瓶D中,非生物有________,消費者有________________。29.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存在著食物關系,請寫出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30.有同學發(fā)現(xiàn)生態(tài)瓶中的魚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數(shù)越來越頻繁,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多喂一些魚食 B.往生態(tài)瓶中多加一些水 C.把生態(tài)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31.若要研究小蝦對水草生長的影響,最好選擇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生態(tài)瓶進行觀察比較。(填寫字母標號)32.通過對四個生態(tài)瓶內生物的進一步觀察,結果卻發(fā)現(xiàn):D生態(tài)瓶中小蝦存活的數(shù)量不斷減少,你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敬鸢浮?8.①.水、空氣、沙②.小蝦、小魚、螺螄29.水草→小蝦→小魚30.B31.①.A②.B32.小蝦被小魚捕食

【解析】【分析】生態(tài)瓶就是把一些小動物、植物(提供氧氣)放入一個玻璃瓶中,自給自足,短時間內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這就是生態(tài)瓶。【28題詳解】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主要有水草、小蝦、螺螄、小魚,其中消費者有小蝦、螺螄、小魚,非生物主要有沙、水、空氣等,水草為小魚提供氧氣和食物,小魚的排泄物為水草提供肥料,它們屬于互利關系。【29題詳解】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存在著食物關系,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就能形成食物鏈,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中,小蝦吃水草,小魚吃小蝦,組成的食物鏈是:水草→小蝦→小魚。【30題詳解】有同學發(fā)現(xiàn)生態(tài)瓶中的魚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數(shù)越來越頻繁,這是水中氧氣缺乏導致的,下列操作可行的是往生態(tài)瓶中多加一些水,擴大小魚的生存空間。多喂一些魚食、把生態(tài)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都不會改善?!?1題詳解】若要研究小蝦對水草生長的影響,最好選擇A和B兩個生態(tài)瓶進行觀察比較,只改變是否有小蝦一個變量?!?2題詳解】通過對四個生態(tài)瓶內生物進一步觀察,結果卻發(fā)現(xiàn):D生態(tài)瓶中小蝦存活的數(shù)量不斷減少,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小蝦被小魚捕食。小明用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并測試小船的載重量,請回答下列問題。33.測試過程中,以下哪個材料不需要?()。A.橡皮泥 B.燒杯 C.墊圈 D.水槽34.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A.不管把橡皮泥捏成什么形狀,都能浮在水面上。B.要把船輕輕放入水中,測試橡皮泥船能否裝載一定量的重物。C.在測試載重量時,做一次就夠了。35.橡皮泥做成()形狀的樣子,浮力最大。A.球形 B.正方體形 C.碗形36.在測試過程中,隨著重物慢慢放入,小船的浮力()。A.變大 B.變小 C.不變37.在測試過程中,小科發(fā)現(xiàn)了橡皮泥小船總是一端先沉入水中,為什么?請幫助小科分析原因:__________?!敬鸢浮?3.B34.B35.C36.A37.重物沒有均勻防止,船體不穩(wěn)定

【解析】【分析】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時就上??;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3題詳解】用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并測試小船的載重量,測試過程中,用到材料有橡皮泥、墊圈、水槽,用不到燒杯?!?4題詳解】A、不管把橡皮泥捏成什么形狀,都能浮在水面上,說法錯誤,實心的橡皮泥形狀均會沉入水底;B、要把船輕輕放入水中,測試橡皮泥船能否裝載一定量的重物,方法正確;C、在測試載重量時,做一次就夠了,說法錯誤,應該多做幾次求平均值?!?5題詳解】物體在重量不變的前提下,體積越大,排開的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橡皮泥做成碗狀形狀的樣子,排開的水量最大,浮力最大。36題詳解】在測試過程中,隨著重物慢慢放入,小船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排開的水量越大,則小船的浮力變大?!?7題詳解】在測試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橡皮泥小船總是一端先沉入水中,這可能是重物沒有均勻放置,船體不穩(wěn)定造成的。38.觀測數(shù)據(jù)表明,自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3-0.6℃,1990年以來溫度升高幅度加大。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溫室效應引起的,工業(yè)革命以來,大量化石能源被開采,用于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生活,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加劇了溫室效應,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地球接收來自太陽的熱多余地球散放到太空中的熱量,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暖。(1)如圖所示,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中的量呈________趨勢。(2)資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3)從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的________需要二氧化碳,植物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多。因此,________是預防溫室效應加劇的一條重要的途徑。(5)溫室效應的影響很大,已經(jīng)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預防溫室效應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上升②.溫室效應③.工業(yè)生產④.交通運輸⑤.居民生活⑥.光合作用⑦.植樹造林⑧.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解析】【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xiàn)象。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fā)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驹斀狻浚?)如圖所示,1900年至1970年,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中的量呈上升趨勢,尤其是1960年以后上升的速度非???。(2)資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溫室效應引起的。在生產和生活中,由于人們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逐漸升高。(3)從短文信息中可得知,大氣中二氧化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