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講義: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初升高語文暑假專項提升(學(xué)生版)_第1頁
拓展講義: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初升高語文暑假專項提升(學(xué)生版)_第2頁
拓展講義: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初升高語文暑假專項提升(學(xué)生版)_第3頁
拓展講義: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初升高語文暑假專項提升(學(xué)生版)_第4頁
拓展講義:文言文之詞類活用-初升高語文暑假專項提升(學(xué)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6文言文之詞類活用

J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了解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

2、掌握常見的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

3、能夠在具體的語境中辨別詞類的活用。

。知識梳理(

對文言文的考查,從內(nèi)容看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考查大家根據(jù)上下文辨析常用詞詞義的能力。包括實詞的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

義,詞類活用,虛詞的一般用法等。

二是考查大家能否正確理解句意的能力,包括句式辯識,句子翻譯等。

三是考查大家對文意的整體理解,也就是整體閱讀能力。

這些情況與初中的文言文教學(xué)實際是不很協(xié)調(diào)的。它啟示我們,一定要在高中起始階段

認真讀熟讀透課文,注重積累和掌握常用文言文實詞詞義,虛詞用法,文言文句式和有關(guān)的

文化常識等,其中尤以詞義積累為基礎(chǔ)。

文言文以實詞為主,實詞中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也是我們閱讀文言文,

理解文言文的很大障礙之一。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這一現(xiàn)象的基本情況并學(xué)習(xí)相關(guān)內(nèi)容,掌

握解決它的基本方法。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

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時可參照現(xiàn)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要準(zhǔn)

確閱讀文言文,就必須善于辨析其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掌握文言文詞類活用的翻譯方法。

復(fù)習(xí):詞性

詞,是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例:山、水、走、興奮、玻璃、坦克、中

國、人民、奧林匹克、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jù)語法功能和意義,一般把漢語的詞分成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意義的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在文言文

中,代詞屬于虛詞)。

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dāng)句子成分,即

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

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詞被歸為虛詞。

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詞性是可能會發(fā)生變化的。因此,我們應(yīng)該特別注意到句子中去

辨別詞性。辨別詞性應(yīng)該從該詞語的語法功用人手。如果無法一下子判定詞性,可嘗試運用

排除法。

2.虛詞——不表示實在意義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

擬聲詞。

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匯,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于實詞或語句,

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的特點。虛詞主要有:副詞、

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詞類活用

(-)名詞活用

1、名詞作一般動詞(另有:名詞的使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

當(dāng)句子中沒有謂語動詞時,當(dāng)有一個名詞活用作動詞。用一個相應(yīng)的動詞對譯,這個動

詞的意義與名詞表示的意義有關(guān)。如:

①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解析:①"蹄”用作動詞,譯為“用腳踢”。

②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狼》)解析:②“洞”用作動詞,譯為“打洞”。

③處處志之。(《桃花源記》)解析:③“志”用作動詞,是“做記號”

的意思。這個意思與“藉”的名詞義“戶口冊子”有關(guān),戶口冊子的功用就是登記戶籍。

2、名詞作狀語

當(dāng)一個名詞處在主語的位置,但又不是邏輯上的主語,這個名詞當(dāng)活用作狀語。

1、普通名詞作狀語

⑴表示比喻,譯為“像……一樣"。如:

①當(dāng)窗理云鬢。(《木蘭詩》)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解桅“云”、“翼”是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為“像云一樣”、“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⑵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譯為“用……”。如:

①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活板》)

②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解析:“木格”“箕畚”是名詞做狀語,分譯為“用木格”“用箕畚”。

⑶表示處所、趨向,譯為“在……””從……”。如:

①劉備、周瑜水陸并進。(《赤壁之戰(zhàn)》)

②中軍置酒飲歸客。(《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解柝“水陸”“中軍”是名詞作狀語,分譯為“從水面上和陸地上”“在中軍帳里”。

2、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處所或趨向,譯為“在……"、響……如: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解析:“西”“外”在句中是狀語,分譯為“向西”“在外”。

3、時間名詞作狀語。

⑴表示動作的頻率,“日”、“月”、“歲”可譯為“每天”、“每月”、“每年”。

如:

①吾日三省吾身。(《論語》)解析:作狀語的''日”譯為“每天”。

⑵表示情況在加深發(fā)展,“日”可譯為“一天天”、“一天一天”、“一天比一天”。

如:

①其后,楚日以削。(《屈原列傳》)解析:作狀語的''日”譯為“一天天”

(二)動詞活用

1s動詞作名詞(另有:動詞的使動用法)

當(dāng)動詞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時,?;钣米髅~。如:

①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

②照無眠。(《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解析:“奔”“無眠”用作名詞,分譯為“奔馳的馬”“無眠的人”

(三)形容詞活用(另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形容詞作一般動詞

當(dāng)形容詞后面帶賓語時,這個形容詞一般活用作動詞,因為形容詞不帶賓語。

例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私:偏愛

例2: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親:親近。遠:疏遠

例3:欲窮其林。(《桃花源記》)窮:窮盡,走盡

(四)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主語使賓語怎么樣。一般可譯為“使/讓……怎么樣”。

1s名詞的使動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臣:使……稱臣。

例2: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王:使……為王。

例3:齊宣王欲將孫臏。(《孫臏》)將:讓……作主將

2、動詞的使動用法

例1: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聞:使……聽到

例2:亂花漸欲迷人眼。(《錢塘湖春行》)迷:使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例1: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苦:使……受苦。

例2: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綠:使……變綠

例3:無絲竹之亂耳。(《愛蓮說》)亂:使……擾亂

(五)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視作什么。一般可譯為

“把……當(dāng)做(視為)……”或"認為……怎么樣”。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解析:①以其父為賓客(把他的父親當(dāng)做賓客);②以其然為利(把這樣做當(dāng)做有利

可圖)。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例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美:“以……為美”或

“認為……美”

例2: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異:對……感到詫異

例3:邑人奇之。(《傷仲永》)奇:以...為奇

思路導(dǎo)析及小結(jié)

詞類活用就是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一類詞臨時用作另一類詞并且改變了原來的語法語義

的語言現(xiàn)象。其特點:一是要有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語境就不能談活用;二是語義語法的

臨時性,此處活用彼處未必。

那么怎么辨別詞類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簡而言之,就是劃分句子成分,即

把句子的成分先劃出來,然后去分辨各個成分上的詞類是否和正常的詞類位置一致,不一致

的就可能是活用。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怎么樣?意動用法是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因此可將其歸納為

以下格式:

使動用法:主語+(使)+賓語+活用詞

形容詞意動用法:主語+(認為)+賓語+活用詞

名詞意動用法:主語+(把)+賓語+當(dāng)作+活用詞

這個格式可以作為我們辨析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的基本標(biāo)準(zhǔn),也可作為翻譯使動用法,

意動用法的基本方法。

練習(xí)〈

一、選擇題

1.對下列句中加點字詞類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蒼山負雪,明燭天南②孔子師鄭子、慕弘、師襄、老聃③鄭子之徒,其賢不

及孔子

④侶魚蝦而友麋鹿⑤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⑥泰山之陽,汶水西

A.①④/②⑤/③/⑥/B.①⑤/②⑥/③④/

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⑤/②④/③/⑥/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不恥相師②惑而不從師③吾從而師之④吾師道也

⑤其下圣人也亦遠矣⑥下飲黃泉⑦木直中繩⑧愚益愚

A.①③/②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詞類活用現(xiàn)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左右欲刃相如。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D.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4.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沒有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B.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作《師說》以貽之

D.小學(xué)而大遺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B.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C.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6.下列對加點詞活用情況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其曲中規(guī)⑤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

A.①②/③⑤/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下列加點的詞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對此欲倒東南傾

B.庶竭鴛鈍,攘除奸兇栗深林兮驚層巔

C.云青青兮欲雨艱難苦恨繁霜鬢

D.列缺霹靂,丘巒崩摧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8.下列加點字活用類型與例句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例句: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A.孔子師鄭子B.是故圣益圣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活用類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③吾從而師之④而恥學(xué)于師

⑤烏鵲南飛⑥鼓瑟吹笙⑦栗深林兮驚層巔⑧艱難苦恨繁霜鬢

A.①⑥/②⑤/③④/⑦⑧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④⑦/⑧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10.下列加點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C.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1.下列句子不含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D.汶水西流

12.下列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與例相同的是()

例句:積善成德

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B.是故圣益圣

C.孔子師鄭子D.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13.下列各句加點詞詞類活用類型歸類正確的是()

①吾師道也②不恥相師③孔子師鄭子、程弘、師襄、

老聘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⑥吾從而師之

⑦或師焉⑧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⑨而恥學(xué)于師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B.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

C.①②④/③⑥⑦/⑤⑧⑨D.①②⑦/③⑥⑨/④⑤⑧

1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從活用角度看,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而恥學(xué)于師

A.外連衡而斗諸侯B.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

C.天下云集響應(yīng)D.大將軍鄧鷺奇其才

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活用情況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天下云集響應(yīng)B.用心一也

C.填然鼓之D.以弱天下之民

色拓展提升(

一、閱讀下文,完成練習(xí)。

施瑯,字琢公,福建晉江人??滴踉?,遷水師提督。二十年,鄭錦死,子克域幼,諸

將劉國軒、馮錫范用事。內(nèi)閣學(xué)士李光地奏臺灣可取狀,因薦瑯習(xí)海上事,上復(fù)授瑯福建水

師提督,加太子少保,諭相機進取?,樦淋姡柩裕骸百\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際,

颶風(fēng)時發(fā),我舟驟難過洋。臣今練習(xí)水師,又遣間諜通臣舊時部曲,使為內(nèi)應(yīng)。俟風(fēng)便,可

獲全勝?!苯o事中孫蕙疏言宜緩征臺灣。七月,彗星見,戶部尚書梁清標(biāo)復(fù)以為言,詔暫緩

進剿。瑯疏言:“臣已簡水師精兵二萬、戰(zhàn)船三百,足破滅海賊。請趣督撫治糧餉,但遇風(fēng)

利,即可進行,并請調(diào)陸路官兵協(xié)剿,”詔從之。

二十二年六月,國軒踞澎湖,環(huán)二十余里為壁壘?,槼藰谴蝗胭\陣,流矢傷目,血溢

于帕。旋以百船分列東西,遣總兵陳蟒、魏明率兵東指雞籠峪,西指牛心灣,分賊勢?,樧?/p>

督五十六船分八隊,以八十船繼后,揚帆直進,取澎湖,國軒遁歸臺灣??税4篌@遣使詣軍

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人謂瑯必報父仇,將致毒于鄭氏?,樔眨?/p>

“絕島新附,一有誅戮,恐人情反側(cè)。吾所以銜恤茹痛者;為國事重,不敢顧私也?!迸_灣

平,自海道報捷。上旌瑯功,目:“朕特加擢用,爾能不負任便,舉六十年難靖之寇,殄

滅無余?!睆?fù)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樖柁o侯封,乞得如內(nèi)大臣例賜花翎,部議謂非例,

上命毋辭,并如其請賜花翎。

遣侍郎蘇拜至福建,與督撫及瑯議善后事。有言宜遷其人、棄其地者,瑯疏言:“明季

設(shè)澎水標(biāo)於金門,出汛至澎湖而止,臺灣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然其時中國之民

潛往生聚,已不下萬人,及崇禎元年,芝龍就撫,借與紅毛為互市之所。若棄其地、遷其人,

以有限之船,渡無限之民,非閱數(shù)年,難以報竣。倘渡載不盡,竄匿山谷,所謂藉寇兵而赍

盜糧也。此地原為紅毛所占,乘隙復(fù)踞,必竊窺內(nèi)地,鼓惑人心。蓋籌天下形勢,必期萬全,

臺灣雖在外島,關(guān)四省要害,斷不可棄?!爆樣质枵埧税<{士歸誠,應(yīng)攜族屬與劉國軒、馮

錫范及明裔朱桓等俱詣京師,詔授克填公街,國軒、錫范伯銜,俱隸上三旗,馀職官及桓等

于近省安插墾荒。尋蘇拜等疏亦用瑯議,并設(shè)縣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贈太子少傅,賜祭葬,謚襄壯。

(節(jié)選自《清史稿》,有刪改)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克埃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

B.克埃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

C.克埃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

D.克城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瑯/疏陳/上許之/八月/瑯統(tǒng)兵入鹿耳門/至臺灣/

17.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

A.如會同,端章甫B.善刀而藏之

C.越國以鄙遠D.項伯殺人,臣活之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施瑯精于謀略,長于用兵。面對臺灣守軍的嚴(yán)防死守,施瑯聯(lián)絡(luò)舊部作內(nèi)應(yīng);澎湖之戰(zhàn)

中,他精心謀劃,排兵布陣,大獲全勝。

B.施瑯驍勇善戰(zhàn),厥功甚偉。攻臺過程中,施瑯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縮;他平定臺灣,

終于使之回歸,穩(wěn)定了東南局勢。

C.施瑯堅持己見,力排眾議。面對是否緩征臺灣的不同意見,施瑯據(jù)理力爭,堅持攻臺;

面對臺灣棄留的爭論,他準(zhǔn)確分析形勢,說服朝廷將其納入版圖。

D.施瑯深明大義,盡忠為國。平定臺灣之后,他將國家利益置于私仇之上,釋放鄭克埃,

并勸其投誠,為其請封;他多次進言,建議設(shè)立臺灣官署。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2)朕特加擢用,爾能不負任使,舉六十年難靖之寇,殄滅無余。

20.平定臺灣后,清廷內(nèi)部產(chǎn)生了一場針對臺灣的棄留之爭。施瑯主張守而不棄的理由有

哪些。

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題。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

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目:”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

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

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整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日:“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躺臚千里,旌旗蔽空,驪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

相屬。寄蜉蟒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瓛讹w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

托遺響于悲風(fēng)?!?/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

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

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

與子之所共食?!?/p>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前赤壁賦》(節(jié)選)

(二)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

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嵋?guī)r,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

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

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通"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

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縮衣,戛然長鳴,掠予舟

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騙趾,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

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

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后赤壁賦》(節(jié)選)

2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順流而東也B.東望武昌

C.橫江東來D.烏鵲南飛

2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反而登舟B.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D.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23.加點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來是當(dāng)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現(xiàn)在又在哪里呢?)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這不是曹操圍困周瑜的地方嗎?)

C.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ú畔喔舳嗌偃兆樱洗斡斡[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

認不出來了?。?/p>

D.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昨天夜晚,邊飛邊叫著從我這里經(jīng)過的人,不

是你嗎?)

2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三、閱讀《勸學(xué)》,完成下面小題。

君子日: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丸柔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主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

積蹉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鸞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

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鯉■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A.吾嘗終日而思矣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D.蟹六跪而二螯

26.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外連衡而斗諸侯

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2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文章在文體上,和《論語》《孟子》有相似之處,都采用問答式來闡明觀點。

B.作者用“青出于藍”“冰寒于水”兩種生活現(xiàn)象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

以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

C.第三段中作者用“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一句說明君子的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

么不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善于利用學(xué)習(xí)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D.第四段中作者用了許多比喻來論證學(xué)習(xí)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心致志。

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車柔使之然也。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日:“璧有瑕,請指示王?!蓖跏阼?。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

怒發(fā)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

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

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廷。何者?

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

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fù)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

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日:“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

璧?!鼻赝醵戎?,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戒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日:“秦自繆公

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

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臣請就湯鏈。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p>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

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而歸畢

禮之。

廉頗日:“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

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日:“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

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目:“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

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

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日:“不若也?!毕嗳缛眨骸胺蛞郧赝踔?/p>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鴦,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

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

也?!?/p>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

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29.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口舌:言語

B.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宣言:揚言

C.臣等不肖,請辭去不肖:不相似

D.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謝罪:道歉請罪

30.下列各項中,詞類活用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②乃使其從者衣褐

③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④且庸人尚羞之

⑤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⑥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⑦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日⑧畢禮而歸之

⑨卒廷見相如⑩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

31.下列各項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B.使不辱于諸侯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D.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

32.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A.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譯文: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

B.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譯文: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

C.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譯文:(這是)為什么?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D.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譯文:我實在是怕欺騙秦王而辜負趙王。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移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天漢元年,且鞋侯

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北M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

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

?;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維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維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

俱降漢,后隨況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悶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目:“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

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睆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

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鬧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

弟發(fā)兵與戰(zhàn)。維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