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6課內(nèi)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課內(nèi)閱讀
(一)(2022?廣東韶關?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非淡泊無以明志()
(2)險躁則不能治性()
(3)淫慢則不能勵精()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L明確,堅定輕薄振奮
2.(1)以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2)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3.勸勉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解析】L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2)句意: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險:輕??;
(3)句意: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勵:振奮。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來;修身: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
(2)廣才:增長才干;成:達成,成就。
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可知,諸葛亮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德;由“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可知,勸誡兒子要靜心學習,增長才干;由“非志無以成學”可知,要求兒子立下志向;由''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告知兒子懶散急躁是人生大忌。
【點睛】參考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
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
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
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
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二)(2022廣東潮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4.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非學無以廣才()
(2)淫慢則不能勵精()
(3)意與日去()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6.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誡,勸解、勸勉之義。誡子書,即諸葛亮寫給兒子,旨在勸誡、勸勉的信。
B.“儉以養(yǎng)德”強調(diào)物質(zhì)生活的低要求對個人品德修煉的關鍵性作用。
C.“靜以修身”強調(diào)內(nèi)心寧靜對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作用。
D.文章雖不足百字,卻把修身治國的大道理談得透徹深刻,許多語句流傳久遠。
【答案】4.增長振奮意志
5.(1)以寧靜來修養(yǎng)身心,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或:心緒寧靜來提高自身修養(yǎng),生活節(jié)儉來培養(yǎng)高
尚的品德。)
(2)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呢?
6.D
【解析】4.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廣:增長;
(2)句意為: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勵:振奮。
(3)句意為: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意:意志。
5.考查文言句子翻譯。作答此題,要遵循“字字有落實,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注意
特殊句式及詞類活用。
(1)句重點詞語: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以,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修身,修養(yǎng)身心;
儉,節(jié)儉;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
(2)句重點詞語: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將復何及,又怎么來得及。
6.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
D.“卻把修身治國的大道理談得透徹深刻”有誤,文章闡述的是修身治學的道理;
故選D。
(三)(2022?廣東揭陽?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
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止有剩骨()
(2)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3)恐前后受其敵()
8.把以下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文。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9.下列對文中語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一句,表明屠戶能夠在有些害怕的情形下向狼投出骨頭,也算是一種勇敢;“投骨”
為了讓狼去啃,從而停止對自己的追趕,也算是一種智慧。
B.“一狼徑去”表明另有圖謀,“犬坐于前”是在牽制屠戶,“目似瞑,意暇甚”說明這只狼表演得逼真,
這幾句都表現(xiàn)出狼的奸詐狡猾。
C.“暴起”“刀劈”“斃之”等語句,表明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當機立斷,敢于斗爭,把自己手
中平常使用的工具變?yōu)槲淦?,從而取得了徹底的勝利?/p>
D.這個短文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兩只狡猾、奸詐的狼,啟示我們對待像
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xié)退讓,而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答案】7.僅僅,只舊,原來恐怕,擔心
8.(1)其中一條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
9.C
【解析】7.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1)“止有剩骨”的句意是:只有剩下的骨頭。止:僅僅,只。
(2)“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的句意是: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故:原來,舊的。
(3)“恐前后受其敵”的句意是:擔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恐:恐怕,擔心。
8.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
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
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1)句中的“犬(像狗一樣)、于(在)”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9.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C.“從而取得了徹底的勝利”表述有誤。根據(jù)“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可知,屠戶“暴起”“刀劈”“斃之”等動作行為只是殺死了第一
只狼,還沒有取得徹底勝利。故選C。
【點睛】參考譯文:
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
了很遠。
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
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
一起追趕。
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
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狼不敢上前,眼瞪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
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
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
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
敵人。
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
了。
(四)(2022?廣東惠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p>
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坝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0.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門外戲()
(2)太丘舍去()
(3)友人慚()
(4)入門不顧()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答案】10.玩耍放棄感到慚愧回頭看
11.(1)跟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2)正午時您沒有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
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解析】1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元方在門外玩耍。戲,嬉戲、玩耍。
(2)句意: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舍,放棄。
(3)句意:友人感到慚愧。慚,感到慚愧。
(4)句意:頭也不回地進門去了。顧,回頭看。
11.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期行,相約同行;委,舍棄;去,離
開;(2)至,至!|。則是,就是;無信,不講誠信。
【點睛】參考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
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
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坝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蛣e人相約
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霸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
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五)(2022?廣東云浮.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薄稙檎?/p>
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⑤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p>
⑥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薄队阂病?/p>
1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不亦說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人不堪其憂()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對于交友的態(tài)度與交友的原則,孔子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古今中外的詩文中有很多有關交友、
待友的名言、警句、故事和論述,除上文選段里對“朋友”的論述外,請你分別寫出與“交友”或“友情”相關的
一個成語,一句古詩,一句名言。
成語:古詩:名言:
【答案】12.(1)說(同“悅”,愉快)⑵慍(生氣、惱怒)(3)堪(能忍受)
13.(1)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信?(2)只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茫而
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對自己的學業(yè)有害)。
14.成語:管鮑之交、割席斷交、高山流水、金蘭之契、忘年之交……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無故人?!裕喝诵?,其必有我?guī)熝伞R豢鬃?/p>
損者三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一孔子
真正的友誼好像健康,失去時才知道他的可貴。一哥爾頓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一培根
【解析】1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
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
(1)句意是:不也是很快樂嗎?說:同“悅”,愉快。
(2)句意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慍:生氣、惱怒。
(3)句意是: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埃耗苋淌?。
13.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
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1)句中的“為(替)、謀(謀劃)、忠(盡心)、信(誠信)”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2)句中的“而(卻)、罔(迷惑,感到迷茫而無適從)、殆(疑惑)”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14.考查學生的日常積累。從平時積累的有關“交友”或“友情”的成語、古詩和名言中選擇其一按要求作
答。如:
成語:管鮑之交一本義指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情(管:管仲。鮑:鮑叔牙。交:交情)。后來
形容朋友之間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關系。
割席斷交——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好朋友,但是他們鋤草看到金子之后,管寧選擇置之不理,華歆卻將
其拾起;讀書的時候,看見有禮服的人經(jīng)過,管寧專心讀書,華歆卻出去觀看。管寧覺得他們不是一路人,
便割席與華歆斷交。
高山流水一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
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p>
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古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畎住端陀讶恕?;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
不識君。一高適《別董大》等。
名言:萬兩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一曹雪芹;
忠實的朋友是菩薩的化身?!闷苼?;
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一諸葛亮。
【點睛】參考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
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
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
矩?!?/p>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p>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
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 ?/p>
(六)(2022?廣東佛山?七年級期末)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己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
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
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根據(jù)表格內(nèi)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語。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
字形推測法:制^,“系”像一絲線,“強”像縫合的線,
綴行甚遠①
本意:縫合,連接。
一狼徑去勾連課文法:太丘舍去②
乃悟前狼假寐參考成語法:夢寐以求③
(2)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說說狼與鼠有什么共同特征。從這兩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鏈接
材料】
晚上,蘇軾在床上坐著,聽到有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就讓書童拿蠟燭照床下。童子發(fā)現(xiàn)床下有一個袋
子,說:“啊,有老鼠鉆進袋子里了。”蘇軾舉起蠟燭,靠近袋子,袋子里毫無動靜。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一只死
老鼠。書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算是再敏捷的人也來不及攔截。蘇軾嘆了口氣,說:“這就
是老鼠的狡猾呀!”
【答案】(1)①緊跟;②離開;③睡覺。
(2)①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
②禽獸的欺騙手段有多少呢?只是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3)共同特征是狡猾。從《狼》可知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勇于斗爭,善于斗爭。從材料可知對待
敵人不能疏忽大意。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緊跟著走了很遠。綴:緊跟。根據(jù)題干有字形推測法,也能得出此義。
(2)句意:一只狼徑直離開。去:離開?!疤鹕崛ァ钡摹叭ァ币彩恰半x開”的意思。
(3)句意: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寐:睡覺?!皦裘乱郧?'的"寐’'即"睡覺”的意思。
(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詞:屠,屠戶;止,只、僅。
(2)重點詞:變詐,巧變詭詐;幾何,能有多少;耳,罷了。
(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及閱讀啟示。
第一問:
文中寫因屠戶背倚積薪,手持利刀,兩狼不敢向前;結(jié)果“一狼徑去”,另有圖謀;另一狼“犬坐于前”,
牽制屠戶,顯示出狼的狡詐;“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意圖麻痹屠戶;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
當機立斷殺死一狼;“轉(zhuǎn)視積薪后”說明屠戶已認識到狼的本性,變得警覺,發(fā)現(xiàn)“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
攻其后也,,,再次點明狼的狡詐陰險;
鏈接材料中寫老鼠鉆入袋子中不得出,便故意咬東西弄出聲響,引起人的注意。當人打開袋子時,老
鼠裝死,趁人不備借機逃走,可見老鼠非常狡猾的;由此可見,“狡猾”是選文和鏈接材料中的狼和老鼠的共
同特征。
第二問:
結(jié)合屠戶遇到狼后,由懼狼到最終勇敢殺狼的故事,由文中屠戶的作法,可見對像狼一樣惡勢力不要
抱有幻想,要勇于斗爭并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根據(jù)鏈接材料“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一只死老鼠。書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算是再敏捷的人
也來不及攔截”可知,對于像老鼠這種狡猾的敵人,不能掉以輕心,不能疏忽大意,要時刻防備他們的花招。
根據(jù)以上分析,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七)(2022?廣東韶關?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
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撒鹽空中差可擬()
(2)未若柳絮因風起()
17.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18.穿越時空,你也參與到詠雪的詩文活動中來吧!請另外寫出兩句描寫雪的詩句。
【答案】16.相比趁、乘
17.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
18.示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解析】16.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
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為: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擬,相比。
(2)句意為: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因,趁、乘。
17.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欣然,高
興的樣子;何所似,像什么。
18.考查古詩積累。開放類試題,符合題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梨花開;放船閑看雪山晴,風定奇寒晚更凝。
【點睛】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給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
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個哥哥的女兒說:“不
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碧荡笮ζ饋?。她就是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鎘,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A)(2021?廣東惠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
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9.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非寧靜無以致遠(沒辦法)B.非學無以廣才(增長)
C.意與日去(去掉)D.將復何及(來得及)
20.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21.下列對本文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開篇即明確提出修身養(yǎng)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養(yǎng)德的具體途徑。
B.“靜”是一個核心詞語,“淡泊”“寧靜”是它的正面表現(xiàn),“淫慢”“險躁”則是其反面表現(xiàn)。
C.諸葛亮圍繞“功名”告誡兒子,成才需要具備立志、學習、惜時三個條件。
D.結(jié)尾諸葛亮又殷殷叮嚀:流年似水,蹉跖時光,必將老大徒傷悲,于事無補。
【答案】19.C
20.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
21.C
【解析】19.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把握句子含義,進而準確理解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注意詞類活
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
C.句意: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去:離開,喪失;
故選c。
20.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淫:放縱;慢:懈??;勵精:振奮精神;險躁:輕薄浮躁;治性:修養(yǎng)性情。
21.本題考查內(nèi)容分析。
C.諸葛亮寫《誡子書》是勸勉孩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從寧靜淡泊中下功夫;而非圍繞“功名”展開;
故選C。
【點睛】參考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
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
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
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
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九)(2021.廣東東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狼
蒲松齡
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并驅(qū)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
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
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顧野有麥場/元方入門不顧B.一狼徑去/意與日去
C.屠自后斷其股/有朋自遠方來D.止增笑耳/公大笑樂
2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24.找出能夠概括文章中心的語句,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答案】22.C
23.(1)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2)(只見)另一只狼正在積薪中打洞,想要從通道進入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
24.中心句:“狼亦黠矣,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p>
道理:人類富有智慧,一定能戰(zhàn)勝任何狡猾兇殘的動物。
【解析】22.本題考查詞語意思。A.顧:這里指往旁邊看的意思/顧:回頭看;B.去:離開/去:消逝;
C.都是從的意思;D.笑:笑話/笑:笑的動作;故選C。
23.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冊h調(diào)、換、補、移”,
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
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本題重點詞:(1)并,一起。故,舊、原來。(2)洞
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這里作動詞。隧入:從通道進入。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2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第①一④段是故事梗概,第⑤段是根據(jù)故事說明的道理。所以中心句是“狼亦
黠矣,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钡览硎菑娜撕蛣游镏g來理解,狼再狡猾,
最后還是被人殺死,延伸開來就是人類富有智慧,一定能戰(zhàn)勝任何狡猾兇殘的動物。
(十)(202L廣東佛山?七年級期末)閱讀文章,完成問題。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
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俄而雪驟(急)
B.公欣然曰(……的樣子)
C.白雪紛紛何所似(像)
D.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別)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②未若柳絮因風起。
(3)結(jié)合《詠雪》的內(nèi)容,找出相關語句,說說表現(xiàn)了怎樣的家庭生活情趣。
【答案】(1)D
(2)①謝太傅在一個冬雪紛飛的日子里,把子侄輩的人聚集在一起。
②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而飛起。
(3)“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表現(xiàn)出謝太傅一家其樂融融的情景。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D.句意: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
①中重點詞語有:內(nèi)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兒女,子侄輩的年輕一代。
②中重點詞語有:未若,比不上;因,憑借。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
由“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表現(xiàn)出謝太傅一家其樂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驟,屋內(nèi)卻是
談笑風生。由“公欣然”“公大笑樂”表現(xiàn)出謝太傅與子侄輩親密無間的情感和把玩詩句的雅興。
二、課外閱讀
(十一)(2022?廣東韶關.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識李?觀虎
王戎①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②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
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
魏明帝于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亦往看?;⒊虚g③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辟易
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懼色。
【注釋】①王戎: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②折枝:壓斷枝條。③承間:趁機。
26.下列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樹在道旁而多子羊腸小道
B.縱百姓觀之稍縱即逝
C.王戎亦往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D.了無懼色一走了之
27.請用三條7”給文中畫橫線句子斷句。
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28.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王戎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26.D
27.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28.①從他從路邊李子的多少而判斷李子甜不甜,可見他幼年就能觀察、推理,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
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說明他早慧(聰慧);
②從面對老虎,別人驚慌逃避,他卻一點懼色都沒有,可見他有膽量。
【解析】2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A.道路/道路;
B.放任;不拘束/放任;不拘束;
C.也他;
D.完全(不),一點(也沒有)/完畢;
故選Do
27.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
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
“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意思是:曾經(jīng)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
有一株李子樹,結(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皣L
與諸小兒游”偏正結(jié)構(gòu),應在“游”后停頓;“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動賓結(jié)構(gòu),應在“枝''后停頓;"諸兒競走取
之”主謂結(jié)構(gòu),應在“之”后停頓;應斷句為: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28.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據(jù)“唯戎不動”“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可知,王戎根據(jù)路邊李子多的壓斷了樹枝判斷李子是苦的,
說明他善于觀察和推理,表現(xiàn)了他的聰明(聰慧);
根據(jù)“觀者無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懼色”可知,面對老虎攀上欄桿并“其聲震地”的情況,眾人害
怕躲避,有的甚至跌倒,而王戎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可見,他膽子大(或有膽量)。
【點睛】參考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jīng)(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jié)了很多李子,枝條
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說:
“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保▏^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
魏明帝在宣武場上弄斷老虎的爪牙,讓百姓們來看。王戎也前往觀看。老虎趁機爬在籠桿上吼叫,它
的吼聲使大地也在顫抖,觀看的人沒有不害怕躲避的,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不動,臉上沒有恐懼的樣子。
(十二)(2022?廣東潮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瑯珊姑幕人,少孤①,年八歲,為人牧豬。鄉(xiāng)里徐子盛明②《春秋》經(jīng),授諸生數(shù)百人。宮過
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jīng)。豬主怪其不還,尋之。見而欲笞③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
留宮門下。樵薪執(zhí)苦④,數(shù)十年間,遂通其經(jīng)。
(選自《后漢書?承宮傳》)
【注】①少孤:少年喪父。②明:精通。③笞:用鞭、杖、竹板抽打。④樵薪執(zhí)苦:砍柴、干苦活。
2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授諸生數(shù)百人(教授)B.宮過其廬下(錯過)
C.見諸生講誦,好之(喜愛)D.遂通其經(jīng)(于是,就)
3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
31.承宮最終學有所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29.B
30.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
31.①熱愛學習;②勤奮刻苦;③他人的幫助。
【解析】29.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B.句意:承宮從他屋前經(jīng)過。過:路過,經(jīng)過;
故選Bo
30.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
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jù)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
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
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為:學社內(nèi)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據(jù)此
可劃分為: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
31.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根據(jù)“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jīng)”可知,承宮熱愛學習;由“樵薪執(zhí)苦,數(shù)十年間,遂通其經(jīng)”
可知,承宮勤奮刻苦、持之以恒;“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可知,他人對承宮的幫助也是承宮最終
學有所成的一個因素。
【點睛】參考譯文:
承宮,瑯珊姑幕人,幼年喪父,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xiāng)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書,
傳授的學生有上百人。承宮從他屋前經(jīng)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因此忘記了他的豬,一心
聽徐子盛講經(jīng)書。豬的主人對他還未回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去尋他??匆娝诼犞v經(jīng)書,就想用竹鞭打他。
學社內(nèi)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在那干苦活,上山
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終精通了這本經(jīng)書。
(十三)(2022?廣東揭陽?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狼(蒲松齡)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歌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數(shù)里。屠懼,示之以刃,則
稍卻;既走,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取之。
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即竟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
大駭。逡巡近之,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革價昂,直十余金,屠小裕
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可笑矣。
(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
3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瞰擔上肉,似甚垂涎白雪紛紛何所似
B.遂鉤肉,翹足掛樹間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C.時狼革價昂,直十余金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D.逡巡近之,則死狼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33.請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
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
34.請結(jié)合本文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一下這條狼的主要特點。
【答案】32.D
33.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
34.示例:這篇短文,通過屠戶次日早晨所見到的這條狼“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等這些后
果,側(cè)重表現(xiàn)出了它的“貪婪可笑”。
【解析】3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相同,都有“像”的意思;
B.相同,都有“于是,就”的意思;
C.相同,都有“當時''的意思;
D.不同,原來是/就;
故選D。
3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抬起頭來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狼的嘴里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刺穿了狼的上顆,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
餌一樣。
“見口中含肉”是“仰首審視”的具體內(nèi)容,“如魚吞餌”進一步說明“肉鉤刺狼腭”的情態(tài)。
故斷句為: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
3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根據(jù)第一段“瞰擔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數(shù)里”可知,狼對擔子上的肉垂涎欲滴,狼尾隨屠夫走
了很遠;根據(jù)“屠懼,示之以刃,則稍卻;既走,又從之“可知,狼看到屠夫“示之以刃”,狼仍沒有放棄吃肉
的想法,足見狼之貪婪;根據(jù)第二段“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可知,狼想吃樹上掛著的肉,結(jié)
果狼被鉤子刺穿上顆死,可見狼又是蠢笨可笑的,“緣木求魚”,釀成悲劇。
【點睛】參考譯文:
一個屠夫賣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經(jīng)晚了。(在這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匹狼。狼窺視著屠夫擔子上的肉,嘴
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夫走了好幾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著屠
刀來(比劃著)給狼看,狼稍稍退縮了幾步,(可是)等到屠夫繼續(xù)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屠夫沒
辦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這樣狼夠不著),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
來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掛在鉤子上,踮起腳(把帶肉的鉤子)掛在樹上,然后把空擔子拿給狼看了看。
狼才停下來(不再跟著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曉,屠夫前去(昨天掛肉的地方)取
肉,遠遠地就看見樹上掛著一個巨大的東西,就好像有個人在樹上吊死的樣子,(屠夫)大吃一驚。(他)
小心地(在四周)徘徊著向樹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來(樹上懸掛著的)是一條死狼。(屠夫)抬起頭
來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狼的嘴里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刺穿了狼的上顆,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餌一樣。當時市場
上狼皮(非常)昂貴,(這張狼皮)能值十幾兩銀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寬裕了。(就像)爬上樹去捉魚一樣,
狼本來想吃肉,結(jié)果遭遇了禍患,這真是可笑啊。
(十四)(2022?廣東惠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
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备覆粡?,作輿③,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具?”谷日:“他
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备笐M,悔之,乃載祖歸養(yǎng)。
(《太平御覽》)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拋棄。③輿:手推的小車,④兇:不吉利。
3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捐祖于野/于我如浮云
B.欲捐之/下車引之
C.乃載祖歸養(yǎng)/乃悟前狼假寐
D.父不從,作輿/尊君在不
36.請用7”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7.請根據(jù)K甲XK乙X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甲、乙兩文在寫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請你舉出一種并加以說明。
(2)甲文中的元芳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別表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怎樣的傳統(tǒng)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
還具有哪些讓別人感動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呢?請簡述一例。
【答案】35.B
36.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7.(1)都是通過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甲文“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這是針對友人強調(diào)“期行”而說的。守信還是失信,關鍵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當然就是
失信了。繼而在指出友人“無信”的基礎上,又指出友人“無禮”。乙文“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
之”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身的做法。間接告訴父親要善待老人,要給兒孫做表率。(2)甲文中的元方
身上表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講禮守信”的傳統(tǒng)美德;乙文中的原谷身上表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
我則繼承了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每次吃飯時都不浪費一粒糧食,寫字時不浪費一張紙等。
【解析】3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介詞,在/介詞,對于;
B.代詞,指祖父/之,代詞,指元方;
C.連詞,于是/副詞,才;
D.表示否定/同“否”;
故選B。
3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為: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現(xiàn)在先收起來。
可根據(jù)句意來判斷?!八崭改咐稀笔菍r間情境的限定,充當狀語。“無需更作此具”是后文“是以收之”的原
因。故斷句為: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7.本題考查寫作手法、人物形象、語言表達。
(1)考查寫作手法。甲文中有友人與元方之間的對話,“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
子罵父,則是無禮”是元方說的話。直斥友人既無信又無禮。表現(xiàn)了元方誠信守禮,不卑不亢,機智能言的
特點。乙文中有原谷與父親的對話,“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是原谷說的話。這句話明顯是
針對父親把祖父丟棄在荒野說的,他是在委婉的勸誡自己的父親,要善待老人,為兒女做表率。所以兩文
都運用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
(2)第一問:根據(jù)甲文中元方說的“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可
知他的誠信守禮。根據(jù)乙文中的原谷以“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來委婉的勸誡自己的父親不要丟
棄祖父,可知他是一個敬老愛老的人。所以在兩人身上分別體現(xiàn)了講禮守信和敬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
第二問: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我繼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傳統(tǒng)美德。無論遭遇什么挫
折,我都毫不氣餒,會鼓足勇氣,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潛力,戰(zhàn)勝困難。
【點睛】參考譯文:
原谷有個祖父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十五歲,規(guī)勸父親說:“祖父生兒育女,
一輩子勤勞節(jié)儉,哪里有父親老了就拋棄的人呢?這是違背道義啊!“父親不聽從(他的勸告),做了一輛
手推車,把爺爺拋棄在野外。原谷跟隨在(父親)后面,把小推車收了回來。父親說:“你為什么收回這不
吉利的器具?”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現(xiàn)在先收起來。”父親感到慚愧,
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來贍養(yǎng)。
(十五)(2022?廣東云浮?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郭儀夜宿野亭
漢,郭儀字細侯,茂陵人,為并州守。素結(jié)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②迎拜于道。
問使君③何日當還,飯計日告之。既還,先期一日。飯恐違信,遂止野亭,須期乃入。以太守之尊,與竹
馬童兒道旁偶語,乃以不肯失信于兒童。先歸一日,寧止野亭而候期,可謂信之至矣。
【注釋】①行部:巡視州郡。②竹馬:兒童放在胯下當馬騎的竹竿。③使君:漢代稱刺史為使君,漢
代以后尊稱州郡長官為使君。
38.下列各項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為并州守/為人謀而不忠乎B.素結(jié)恩德/素面朝天
C.先期一日/須期乃入D.寧止野亭而候期/止有剩骨
39.請用三條7”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后行部至西河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迎拜于道
40.閱讀本文,說一說郭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答案】38.C
39.后行部至西河/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迎拜于道。
40.郭儀是一個對兒童守信、親切和藹的人。
【解析】38.考查對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理解。
A.動詞,擔任/介詞,替;
B.向來,素來/不施脂粉;
C.名詞,都是“約定的日子”的意思;
D.停止/僅、只;
故選C。
39.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本用電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介電微球誘導激光 - 化學復合法構(gòu)筑單晶硅表面功能性微結(jié)構(gòu)的探索與洞察
- 中藥指紋圖譜在阿膠漿提取與金銀花提取物質(zhì)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 一株溶血栓細菌的多維度解析及其溶栓活性成分探究
- 八年級數(shù)學等腰三角形單元試卷及答案
- 八年級數(shù)學勾股定理單元試卷及答案
- 基層依法信訪培訓課件
- 新解讀《GB-T 39697.1-2020橡膠或塑料包覆輥 規(guī)范 第1部分:硬度要求》
- 新解讀《GB-T 19726.2-2020林業(yè)機械 便攜式油鋸安全要求和試驗 第2部分:修枝油鋸》
- 培訓知識課件
- HIT的診斷與治療講課件
- 子宮腺肌癥教學護理查房
- DBJ53T-44-2021云南省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
- 2025-2030家電維修行業(yè)風險投資發(fā)展分析及運作模式與投融資研究報告
- 頭療會所員工合同范本
- 傳統(tǒng)出版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策略與實踐
- 2025年安徽合肥東部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yī)用氣體配送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shù)標)
- 精防醫(yī)生社區(qū)隨訪溝通技巧課件
- 醫(yī)保管理制度內(nèi)控制度
- 膽囊結(jié)石護理查房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