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5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5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5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5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某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年級下冊5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高一五月月考數(shù)學試卷

總分:150分時間:12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直線相,“,平面a,P,若a/",wca,nc/3,則直線相與"關系是()

A.平行B.異面

C.相交D.平行或異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據(jù)兩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答案.

【詳解】若a/?,則a內(nèi)的直線與月內(nèi)的直線沒有交點,

所以當〃zua,wu£,則直線機與〃的關系是平行或異面.

故選:D

2.下面描述中,不是棱錐的幾何結構特征的為

A.三棱錐有四個面是三角形

B.棱錐都有兩個面是互相平行的多邊形

C.棱錐的側面都是三角形

D.棱錐的側棱交于一點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棱錐的定義可知B錯誤,棱錐的任何兩個面都不平行.

考點:棱錐的結構特征.

3.如圖所示,如果菱形ABC。所在的平面,那么腸1與8。的位置關系是

A.平行B.垂直相交C.垂直但不相交D.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題意結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線面垂直的定義即可確定MA與BD的位置關系.

【詳解】是菱形A8C£>的一條對角線,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

:.AC±BD.

平面ABCD,

:.MC±BD,

和AC相交于點C,

平面ACM,

平面AMC,

:.MA±BD.

又:MA與8。是異面直線,

:.MA與BD的位置關系是垂直但不相交.

故選C.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應用,異面直線的概念等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轉(zhuǎn)化能力

和計算求解能力.

4.如圖,四棱錐尸―A3CD,ACC\BD=O,M是PC的中點,直線40交平面P3Z)于點N,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O,N,P,M四點不共面B.O,N,M,D四點共面

C.三點共線D.P,N,O三點共線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據(jù)公理一、二、三逐一排除即可.

【詳解】直線AC與直線P0交于點。,所以平面PCA與平面PBD交于點0,所以必相交于直線P0,直

線AM在平面PAC內(nèi),點NeAM故Ne面PAC,故O,N,P,M四點共面,所以A錯.

點D若與M,N共面,則直線BD在平面PAC內(nèi),與題目矛盾,故B錯.

0,M為中點,所以OM//PA,ONnPA=P,故ONcOM=O,故C錯.

故選D.

【點睛】本題屬于中檔題,考查公理一、二、三的應用,學生不易掌握,屬于易錯題.

5.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為3,其側面展開圖為一個半圓,則該圓錐的體積為()

A.6島B.9扃C.12石兀D.276兀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jù)圓錐側面展開圖的形狀先求出圓錐的母線,然后求出半徑,再由圓錐的體積公式進行求解.

【詳解】設母線長為/,依題意得,4=271x3,解得/=6,于是圓錐的高為,62—32=36,

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其體積為:71X32X3T3X1=9A/3TI.

6.在正方體ABC。—A與G。中,E,尸分別為8月,3c的中點,則直線所與AG所成的角為

()

兀7T兀兀

A.-B.-C.-D.一

6432

【答案】c

【解析】

【分析】取A3的中點G,連接GE、GF,連接AC,可得或其補角為異面直線所與AG所成的

角,由AEEG為正三角形,即可求得直線所與4G所成的角.

如圖,取A3的中點G,連接GE,GF,連接AC,

因為GF分別為A3,5c的中點,

所以GE//AC,

又在正方體A3CD—4片。12中,AC//AC1,

所以GF//AG,

則NEFG或其補角為異面直線跖與AC所成的角,

因為ABC。-A4G2為正方體,

7T

則△EFG為正三角形,所以NEfG=—,

3

TT

故直線所與AG所成的角為孑.

故選:c.

7.在邊長為1的正方體ABCD-AgGA中,點”,N分別為AB,3c的中點,則直線MN與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為()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正方體性質(zhì)可得A,J_平面。賓,可得NACO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即求.

【詳解】如圖,連接AC,A£)]交4。于。,連接。C,

:點/,N分別為AB,5c的中點,

C.MN//AC,

由正方體的性質(zhì)可知。。,平面4。24,

CD,A£>i又AR,4???。。=。,

/.A,_1_平面。*,

:.NACO為直線AC與平面DC\所成角,也即為直線MN與平面DC\所成角,

在直角三角形ACO中,AO=—,AC=42

2

71

:.ZACO=-.

6

故選:A

8.如圖,在正方體—中,M,N,P分別是GA,BC,AA的中點,有四個結論:

①AP與CM是異面直線;

②AP,MN,£>A相交于一點;

③過A,M,P的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圖形為平行四邊形;

④過A,M,N的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圖形為五邊形;

其中錯誤的個數(shù)為()

A.1B.2C.3D.4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依次判斷即可.

【詳解】對于①,連接AC,PM,AG,如圖所示:

由",p分別是GA,42的中點,可得尸河//AG//AC,

可得AP與CM共面,故①錯誤;

對于②,因為APu平面平面ACMP,M?AP,N?平面AQV0,

所以由異面直線的定義可得,

AP與是異面直線,則AP,MN,D£>i不相交于一點,故②錯誤;

對于③,由①知,過A,M,P的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圖形為四邊形ACMP,

而1PMi=g|AC|,故四邊形ACMP不是平行四邊行,故③錯誤;

對于④,取|3=3《目,|4耳=3%耳,

則過A,M,N的平面截正方體所得的圖形為五邊形4VEMF7,故④正確.

故選:c

二、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

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有選錯的得0分,部分選對的得部分分.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平面外一點作這個平面的平行線是唯一的B.過平面外一點作這個平面的垂線是唯一的

C.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垂面是唯一的D.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平行平面是唯一的

【答案】BC

【解析】

【分析】根據(jù)線面位置關系逐一判斷各個選項即可.

【詳解】對于A,過平面外一點作這個平面的平行線有無數(shù)條,故A錯誤

對于B,過平面外一點作這個平面的垂線是唯一的,故B正確;

對于C,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垂面是唯一的,故C正確;

對于D,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平行平面有無數(shù)個,故D錯誤.

故選:BC.

10.如圖,正方體ABC。-44G2的棱長為1,線段BQ上有兩個動點E、F,且所=;,則下列結論

中正確的是()

A.ACVBEB.EF〃平面48c。

C.AE//BFD.三棱錐A-應尸的體積為定值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據(jù)線線、線面垂直、線面平行、錐體體積、異面直線概念等知識對選項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正

確答案.

【詳解】A選項,根據(jù)正方體的性質(zhì)可知AC1友);又平面ABCD,ACu平面

故ACL54,由于BDcBg=3,3D,u平面冉,所以AC_L平面臺小2片,

由于5Eu平面,所以ACLBE,所以A選項正確.

B選項,根據(jù)正方體的性質(zhì)可知跖〃皿,

由于跖平面ABCD,&)u平面ABCD,所以瓦〃平面ABCD,所以B選項正確.

C選項,由于砰u平面,石£平面3。。14,且EeBE,A在平面8。。1月外,

故AE,5尸為異面直線,C錯誤;

D選項,對于三棱錐A—3上反,三角形5環(huán)的面積為工xLxl=!,為定值,

224

A到平面BEF的距離即為A到平面BDD[B]的距離,為定值1,

2

所以三棱錐A-班下的體積為定值,所以D選項正確.

故選:ABD

11.某學校課外社團活動課上,數(shù)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一次有趣的數(shù)學實驗操作,課題名稱“不用尺規(guī)等工具,

探究水面高度”.如圖甲,P-A5CO是一個水平放置的裝有一定量水的四棱錐密閉容器(容器材料厚度不

計),底面A3CD為平行四邊形,設棱錐高為〃,體積為V,現(xiàn)將容器以棱為軸向左側傾斜,如圖乙,

這時水面恰好經(jīng)過CDEb,其中瓦E分別為棱PAP3的中點,則()

【答案】AC

【解析】

【分析】將四棱錐補成平行六面體,利用棱柱和棱錐的體積公式逐項分析即可.

【詳解】如圖將四棱錐補成平行六面體,設平行四面體的體積為

根據(jù)E,F分別為棱PA,PB的中點,

則S四邊形BCMQ=4S.G,而三棱柱5CG—ADE與平行六面體的高相同,

則VgCG-ADE=WV總

N

根據(jù)四棱錐P—MCD與平行六面體底和高均相同,則總,則3V=丫總

易知Vp-BCG=T匕CG-ADE,

O

則匕K二~7^BCG-ADE=-x-x3V=-V,故A正確,B錯誤,

oo4

/、3V__V3/7

圖甲中上方的小四棱錐高為九,則(&)_K__8__3,則九二上",

7,\7Q2

BC

(甲)

故圖甲中的水面高度為h,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2.在正方體ABC。-AgGA中,異面直線4。與所成的角為.

TI

【答案】一

2

【解析】

【分析】根據(jù)幾何體特征得出線面垂直進而得出線線垂直即可解題.

【詳解】因為ABC?!狝gGA是正方體,所以A3,平面ADu平面AD2A,

7T

所以A3,4。,所以異面直線4。與所成的角為

TT

故答案為:一.

2

13.正方體ABC。-AgG。中,直線AB1與平面A&GC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答案】30°

【解析】

【分析】根據(jù)線面角的定義作出線面角后求解.

【詳解】如圖,在正方體鉆8-4片£。中,連接交AC于0,則

又由A4,平面AgC]。],5]2u平面A]gG2,得44,用2,而AG.AAu平面AMC12,且

A41c4G=4,所以與已,平面4442,

所以ZB.AO是直線ABt與平面A&GC所成的角,

正方體ABC?!狝用GA中,△A耳2是正三角形,。是8a中點,

所以N4AO=gNB]ADi=30°,

故答案:30°.

14.已知三棱錐S-ABC的底面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點A在側面SBC上的射影X是aSBC的垂

心,三棱錐S-ABC的體積為A,則三棱錐S-ABC的外接球半徑等于.

31

【答案】—

18

【解析】

【分析】做輔助線,根據(jù)題意結合垂直關系可證BCJ_AG,同理可得AC,5GA5,CG,可知點G為

VA3C的垂心,即可知點G為VA3C的中心,根據(jù)體積可得PG=3,結合外接球的性質(zhì)列式求解即可.

【詳解】延長S/f交3c于點。,連接AD,

因為點H是ASBC的垂心,則SDLBC,

又因為平面SBC,BCu平面SBC,則AHJ_6C,

且SDIAH=H,SD,AHu平面5AQ,可得BC,平面5A£>,

由S4,ADu平面5AZ),可得BC,S4,BC±AD,

且底面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則點。為5c的中點,

過點S作SG_L平面ABC,垂足為點G,

且3Cu平面ABC,可得SG_L5C,

且ASISG=S,AS,SGu平面&1G,可得3C_L平面&4G,

由AGu平面S4G,可得BCJ_AG,

同理可得AC±BG,ABLCG,可知點G為7ABe的垂心,

因為VA3C為等邊三角形,可知點G為VA3C的中心,

則GeAD,且AG=2AD=^,

33

因為三棱錐S—ABC的體積為,SGxLx2x6=豆,可得SG=3,

32

可知三棱錐S-ABC的外接球的球心OeSG,設三棱錐S-ABC的外接球的半徑為R,

則氏2=3+(3—A)?,解得R=①,

318

31

所以外接球半徑為一.

18

31

故答案為:一.

18

【點睛】方法點睛:多面體與球切、接問題的求解方法

1.涉及球與棱柱、棱錐的切、接問題時,一般過球心及多面體的特殊點(一般為接、切點)或線作截面,把

空間問題轉(zhuǎn)化為平面問題求解;

2.正方體的內(nèi)切球的直徑為正方體的棱長;

3.球和正方體的棱相切時,球的直徑為正方體的面對角線長;

4.利用平面幾何知識尋找?guī)缀误w中元素間的關系,或只畫內(nèi)切、外接的幾何體的直觀圖,確定球心的位置,

弄清球的半徑(直徑)與該幾何體已知量的關系,列方程(組)求解.

四、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共77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5.在VABC中,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人?+02一A=".

(1)求角A的大小;

(2)若b=2,sinC=—.

7

(i)求sin5的值;

(ii)求VA8C的面積.

JT

【答案】(1)A=-

3

7->、/.、-n13...、2y/3

(2)(1)sinB=—;(ii)------.

1413

【解析】

【分析】(1)結合余弦定理,即可求解;

(2)(i)結合三角函數(shù)的同角公式,以及正弦兩角和公式,即可求解;

(ii)結合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解.

【小問1詳解】

已知從+c2-bc=a2,由余弦定理/+02—20ccosA=a2,

則COSA=5,又Ae(O,兀),則A=§.

【小問2詳解】

171

(i)sinC=—<sinA,由正弦定理有cva,得C<A=—,

73

故cosC=^1-sin2C=,

7

DA

.?/人人?人廠4734/31113

sm3=smA+C=smAcosC+cosAsmC=——x------F—x—=——.

v7272714

(ii)由正弦定理可知,。=史世2=—^2_=曳1,

sin51313

14

故VABC的面積為S=—absmC=—xx2x—=.

入AR,r2213713

16.如圖所示,已知P是平行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點,分別是AB,PC的中點.

(1)求證:〃平面HV);

(2)設平面PBCn平面24。=/,求證:WBC.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解析】

【分析】(1)通過構造平行四邊形的方法證得肱V〃平面K4Z).

(2)根據(jù)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證得〃/3C.

【小問1詳解】

取尸。的中點E,連接AE,NE,如圖所示,

由NEIIDC,且NE=,DC,

2

AM//DC,aAM=-DC,

2

所以NE//AM,且NE=AM,

所以四邊形肱VEA是平行四邊形,

所依MNIIAE,

又AEu平面?AD,ACVcZ平面?AD,

所以MN〃平面BLD;

【小問2詳解】

因為3C〃AD,8C<z平面?A。,ADu平面?AD,

所以BC〃平面K4O,

又因為平面PBCn平面B4D=/,

所以〃/3C.

17.如圖,四棱錐P—A5C。中,面ABCD是正方形,.

(1)若平面ADP,求證:AD,平面ABP;

(2)若A5=P5=*AP,E點為PC的中點,求證:ABLPC.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解析】

【分析】(1)由5P,平面ADP得出5PLAD,再結合AD工A3應用線面垂直判定定理證明;

(2)由正方形得5CLA6,根據(jù)勾股定理可證人5,依,即可證明ABJ_平面尸3C,從而證明

ABLPC.

【小問1詳解】

因為平面ADP,ADu平面ADP,所以

因為4。,4545口5。=&筋,5「<=平面的尸,所以AD,平面ABP;

【小問2詳解】

「面ABCD是正方形,.?.5CLAB,

■.■AB=PB=—AP,:.AB2+PB-=AP2,:.AB1PB,

2

又因為3CnPfi=3,且BCu平面P6C,P5u平面P5C,所以AB,平面P3C,

?.?PCu平面PBCAB±PC.

18.如圖,正方體ABCD—4瓦G2的棱長為1,E,E分別為A',CQ的中點.

(1)證明:EF//平面ABCD.

(2)求異面直線所與BG所成角的大小.

(3)求直線與平面REP所成角的正切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60°

⑶V2.

【解析】

【分析】(1)利用線線平行證明線面平行即得;

(2)利用平移得到所與BG所成角為NRAC,解三角形即得;

(3)連接。。,過。作DG,,。于點G,先證AC,平面。。。,再證DG,平面ACR,即得直

線8。與平面1EF所成角,結合ADOD]即可求得.

【小問1詳解】

D,C,

如圖,連接AC交BD于點。,

因為E,E分別為A,,C2的中點,所以EF〃AC.

因為ACu平面ABCD,且班4平面ABC。,

所以歷//平面ABCD.

【小問2詳解】

因AB//CD//Z)C],且AB=CD=2G,易得口ABCR,

則有3£//42,由⑴得EF〃AC,故所與BG所成角為ND/C(或其補角).

因為AC=AR=CD],所以ZDjAC=60°,

即所與BG所成角大小為60°.

【小問3詳解】

連接2。,過。作于點G.

因為“>i,平面ABCD,且ACu平面ABCD,

所以DDi^AC,又BDLAC且。DJBD=D,

所以ACJL平面2。。.

因為。Gu平面所以。G,AC,

又DG上DQ,且ACc£)0=0,AC,DQu平面ACp,

所以。G,平面ACQ,

所以直線3D與平面A所所成角為ND02(或其補角).

因為正方體的邊長為1,所以DD]=1,DO=—,

2

所以tanZDOD.二也s

1DO

【點睛】思路點睛:解決異面直線的夾角問題,大多通過平移將兩直線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

數(shù)定義或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解;對于線面所成角,一般需要作出并證明直線在平面上的射影,借助于

直角三角形求解.

19.閱讀數(shù)學材料:“設尸為多面體Af的一個頂點,定義多面體M在點P處的離散曲率為

1—[(NQf+NQ/03+NQ3PQ4+…+NQJPQ*+NQj。),其中Q(,=L2,…,匕左23)為多

面體M的所有與點P相鄰的頂點,且平面。田。2,平面2尸。3,…,平面以一FQA和平面2PQ為多面

體加的所有以p為公共點的面.”已知在直四棱柱中,底面ABC。為菱形,

AA=AB.(角的運算均采用弧度制)

(I)若人。=班),求四棱柱ABC?!诟鱾€頂點處的離散曲率的和;

(2)若2。與平面ACG的夾角的正弦值為Y2,求四棱柱A3CD-AgGA在頂點A處的離散曲率;

4

7

(3)截取四面體A-A3。,若該四面體在點A處的離散曲率為一,AG與平面43。交于點G,證

【答案】(1)2(2)-

3

(3)證明見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據(jù)條件得到菱形ABCD為正方形,再根據(jù)在頂點A處的離散曲率的定義計算即可;

JT

(2)結合立體幾何知識,求得8。與平面ACG的夾角為NBG。,求得=再根據(jù)在頂點A處

的離散曲率的定義計算即可;

7兀

(3)根據(jù)四面體A-ABD在點A處的離散曲率為正求得NBAD=-,再結合立體幾何知識,證得AQ±

平面43。,用等體積法求三棱錐A-43。的體積,求得AG,即可得證.

【小問1詳解】

若4。=加),則菱形ABCD為正方形,即

因為A4,平面ABC。,AB,ADu平面ABCD,所以A^IAD,

所以直四棱柱ABCD-yljBjCjD;,在頂點A處的離散曲率為1一二[7+7+7]=:,

2兀<222)4

所以四棱柱A3CD-44G2在各個頂點處的離散曲率的和為2.

【小問2詳解】

:ABC。為菱形,/加).

又直四棱柱ABCD-,

CG,平面ABC。,

又AC,CC]u平面ACC],ACnCCi=C,;.BDJ,平面4。。「

設AC口5。=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