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項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含解析)_第1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項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含解析)_第2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項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含解析)_第3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項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含解析)_第4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專項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強化練-動態(tài)平衡、平衡中的臨界、極值問題

(40分鐘70分)

一、選擇題

1.(6分)(2023?寧波模擬)如圖,有一段圓管,現(xiàn)有一只蟲子沿如圖所示的圓弧曲線從Z點緩慢爬

到B點,關(guān)于蟲子爬過去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圓管對蟲子的彈力可能不變

B.圓管對蟲子的摩擦力先減小后變大

C.圓管對蟲子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D.圓管對蟲子的作用力一定改變

2.(6分)(交通工具)(多選)如圖為汽車的機械式手剎(駐車器)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結(jié)構(gòu)對稱。當向

上拉動手剎拉桿時,手剎拉索(不可伸縮)就會拉緊,拉索分別作用于兩邊輪子的制動器,

從而實現(xiàn)駐車的目的。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OD、0c兩拉索夾角為60。時,三根拉索的拉力大小相等

B.拉動手剎拉桿時,拉索上的拉力總比拉索0。和OC中任何一個拉力大

C.若在幺。上施加一恒力0。、0c兩拉索夾角越小,拉索0c拉力越大

D.若保持?!辏?、。。兩拉索拉力不變,0。、0c兩拉索越短,拉動拉索越省力

3.(6分)(2024?徐州模擬)如圖所示泮徑相同、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E和半圓柱體M靠在一

起,E、河之間無摩擦力4的重力為G"下表面粗糙,E、M均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過E的軸

心施以水平作用力E可緩慢地將E拉離地面一直滑到M的頂端,整個過程中〃始終處于靜止

狀態(tài),對該過程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面所受M的壓力變大

B.地面對M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開始時拉力尸最大,且為V5G,以后逐漸減小到G

D.E、/間的壓力開始時最大,且為2G,以后逐漸減小到G

【加固訓(xùn)練】

(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左側(cè)截面為半圓的光滑柱狀物體4在物體z與豎

直墻面之間放著一個光滑斜面體氏斜面體5未接觸地面,整個裝置在水平力/作用下處于靜止

狀態(tài),現(xiàn)推動物體Z緩慢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平力/大小不變

B.地面對物體Z的支持力不變

C.斜面體B對物體A的壓力逐漸增大

D.墻面對斜面體3的支持力逐漸減小

4.(6分)(生活日常)(2023?重慶模擬)小李發(fā)現(xiàn)小區(qū)的消防通道被一質(zhì)量為機的石墩擋住了,為了

移開石墩小李找來一根結(jié)實的繩子,將繩的一端系在石墩上,雙手緊握繩的另一端用力斜向上

拖拽石墩。設(shè)繩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仇小李對繩施加的最大拉力為0.6加g,石墩與水平地面

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論。取何值,小李都不可能拖動石墩

B.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時最省力

C.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然時最省力

D.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時最省力

5.(6分)(生產(chǎn)生活)(2023?淄博模擬)在吊運表面平整的重型板材(混凝土預(yù)制板、厚鋼板)時,如

因吊繩無處鉤掛而遇到困難,可用一根鋼絲繩將板攔腰捆起(不必捆得很緊),用兩個吊鉤勾住

繩圈長邊的中點起吊(如圖所示),若鋼絲繩與板材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為了滿足安全起吊(不

考慮鋼絲繩斷裂),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A.tana>〃B.tana<//

C.sina>〃D.sina<〃

6.(6分)(生產(chǎn)生活)(2023?唐山模擬)北方農(nóng)村秋冬季節(jié)常用金屬絲網(wǎng)圍成圓柱形糧倉儲存玉米

棒,某糧倉由于玉米棒裝的不勻稱而發(fā)生傾斜現(xiàn)象,為避免傾倒,在左側(cè)用木棍支撐,如圖所示。

若支撐點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為6m,木棍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三,木棍重力不計,糧倉

對木棍的作用力沿木棍方向,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為使木棍下端不發(fā)生側(cè)滑,則木棍

的長度最大為()

A.1.5mB.V3m

C.2mD.2v3m

7.(6分)(2020?山東等級考)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光滑定滑輪固定在傾斜木板上,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

的物塊z、民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H、8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z與

3間、5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

角為45。時,物塊幺、B剛好要滑動,則〃的值為()

1111

C

---D-

A.3456

8.(6分)豎直門閂簡化結(jié)構(gòu)的側(cè)視圖如圖所示。下方部件Z可以在水平槽內(nèi)向前推進。槽表面

光滑,摩擦力可以不計;部件幺與部件5界面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界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部件3質(zhì)量為祖,重力加速度為g,為了使門閂啟動,施加在部件A上

的水平力尸至少是()

…』.

〃〃〃〃〃〃〃〃/B',/〃〃〃,

A1-1

A.B.-mg

l+〃a1-/Z匕

c1+〃八1-M

c-wgD~/ng

二、計算題

9.(10分)(2023?紹興模擬)如圖所示,一只質(zhì)量為m的螞蟻從碗底沿半徑為R的半球形碗壁向上

緩慢爬行,若螞蟻與碗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百,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

g。

(1)當螞蟻爬到和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30。的位置時,求它受到的摩擦力;

(2)當螞蟻爬到和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45。的位置時,求碗對它的作用力;

(3)求螞蟻能爬到距碗底的最大高度。

10.(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止2Kkg的木塊Z套在水平桿上,并用輕繩將木塊與質(zhì)量m=V3

kg的小球8相連。今用與水平方向夾角a=30。的力尸=10百N,拉著小球帶動木塊一起向右勻

速運動,運動中M、m相對位置保持不變,g取10m/s2o求:

A

m

(1)運動過程中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優(yōu)

(2)木塊與水平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當tana為多大時,使小球和木塊一起向右勻速運動的拉力最小。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6分)(2023?寧波模擬)如圖,有一段圓管,現(xiàn)有一只蟲子沿如圖所示的圓弧曲線從Z點緩慢爬

到B點,關(guān)于蟲子爬過去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圓管對蟲子的彈力可能不變

B.圓管對蟲子的摩擦力先減小后變大

C.圓管對蟲子的摩擦力一直減小

D.圓管對蟲子的作用力一定改變

【解析】選B。對蟲子受力分析,有重力,圓管對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設(shè)蟲子在圓管上某點時

過該點的切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為仇由平衡條件,可得網(wǎng)=mgcos仇蟲子從位置Z向位置8緩慢爬

行上角先減小后增大,圓管對蟲子的彈力先增大后減小,故A錯誤;由平衡條件,有小mgsin仇當

蟲子從位置Z向位置6緩慢爬行的過程中,。角先減小后增大,所以圓管對蟲子的摩擦力先減小

后變大,故B正確、C錯誤;圓管對蟲子的作用力是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等于蟲子所受重力,

所以應(yīng)保持不變。故D錯誤。

2.(6分)(交通工具)(多選)如圖為汽車的機械式手剎(駐車器)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結(jié)構(gòu)對稱。當向

上拉動手剎拉桿時,手剎拉索(不可伸縮)就會拉緊,拉索0。、。。分別作用于兩邊輪子的制動器,

從而實現(xiàn)駐車的目的。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0D、0c兩拉索夾角為60。時,三根拉索的拉力大小相等

B.拉動手剎拉桿時,拉索AO上的拉力總比拉索OD和OC中任何一個拉力大

C.若在Z。上施加一恒力0。、0c兩拉索夾角越小,拉索0。、0c拉力越大

D.若保持0。、。。兩拉索拉力不變0。、0C兩拉索越短,拉動拉索越省力

【解析】選A、B、Co當0。、0C兩拉索夾角為120。時,三根拉索的拉力大小才相等,A錯誤;

拉動手剎拉桿時,當0D、0C兩拉索夾角大于120。時,拉索A0上拉力比拉索0D和0C中任何

一個拉力小,B錯誤;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若在A0上施加一恒力,0。、0C兩拉索夾角越

小,拉索0。、0c拉力越小,C錯誤;若保持0。、。。兩拉索拉力不變,?!辏?、0c兩拉索越短,則

兩力夾角越大,合力越小,即拉動拉索A0越省力,D正確。

3.(6分)(2024?徐州模擬)如圖所示,半徑相同、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E和半圓柱體M靠在一

起,£、河之間無摩擦力乃的重力為G,河下表面粗糙,£、河均靜止在水平地面上?,F(xiàn)過E的軸

心施以水平作用力尸,可緩慢地將E拉離地面一直滑到M的頂端,整個過程中"始終處于靜止

狀態(tài),對該過程的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

A.地面所受M的壓力變大

B.地面對M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開始時拉力廠最大,且為8G,以后逐漸減小到G

D.E、/間的壓力開始時最大,且為2G,以后逐漸減小到G

【解析】選D。取整體為研究對象,在圓柱體£離地后,地面所受屈的壓力不變,等于二者的總

重力,故A錯誤;圓柱體E受重力G、拉力R半圓柱體的支持力N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三個

力構(gòu)成封閉三角形,如圖所示開始時N與豎直方向成60。角,對應(yīng)圖中的最大三角形,此時拉力尸

和半圓柱體的支持力N都最大淇大小分別為Em=Gtan60o=遮G,Nm—^=2G;隨著E向上移動,

三角形逐漸減小,拉力R半圓柱體的支持力N都逐漸減小,當E移動到/頂端時尸減小到零,N

減小到G,故C錯誤,D正確;取整體為研究對象,地面對M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所以摩擦力隨拉

力E的減小而減小,故B錯誤。

【加固訓(xùn)練】

(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左側(cè)截面為半圓的光滑柱狀物體4在物體Z與豎

直墻面之間放著一個光滑斜面體屬斜面體3未接觸地面,整個裝置在水平力/作用下處于靜止

狀態(tài),現(xiàn)推動物體Z緩慢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平力廠大小不變

B.地面對物體力的支持力不變

C.斜面體B對物體A的壓力逐漸增大

D.墻面對斜面體8的支持力逐漸減小

【解析】選A、Bo以8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可知,墻對5的作用力£=巴,物體幺對斜面

體的支持力后途,現(xiàn)推動物體Z緩慢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角度。保持不變,所以Fl、仍保持

不變,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水平力F大小等于墻對B的作用力Fi且保持不變,故A正確;以整體

為研究對象,地面對物體幺的支持力等于2、8重力之和且保持不變,故B正確;根據(jù)牛頓第三

定律,可知斜面體5對物體Z的壓力等于物體Z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后保持不變,故C錯誤;墻面

對斜面體B的支持力Fi保持不變,故D錯誤。

4.(6分)(生活日常)(2023?重慶模擬)小李發(fā)現(xiàn)小區(qū)的消防通道被一質(zhì)量為根的石墩擋住了,為了

移開石墩小李找來一根結(jié)實的繩子,將繩的一端系在石墩上,雙手緊握繩的另一端用力斜向上

拖拽石墩。設(shè)繩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仇小李對繩施加的最大拉力為0.6掰g,石墩與水平地面

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手,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論。取何值,小李都不可能拖動石墩

B.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三時最省力

C.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娛時最省力

D.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時最省力

【解析】選C。對石墩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y

尸Np

Ff一彳孔

G

FCGSO=ILIFN

FN+Fsin0=mg

解得2萬(亨cos6+|sine)=mg

2sin(-+0)

可解得,當時最小為叫,故小李能拖動石墩,且當時最省力。

OF0.5O

5.(6分)(生產(chǎn)生活)(2023?淄博模擬)在吊運表面平整的重型板材(混凝土預(yù)制板、厚鋼板)時,如

因吊繩無處鉤掛而遇到困難,可用一根鋼絲繩將板攔腰捆起(不必捆得很緊),用兩個吊鉤勾住

繩圈長邊的中點起吊(如圖所示),若鋼絲繩與板材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為了滿足安全起吊(不

考慮鋼絲繩斷裂),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A.tana>//B.tana,

C.sino>〃D.sintz^z

【解析】選B。要起吊重物,只需滿足繩子張力T的豎直分量小于鋼絲繩與板材之間的最大靜

摩擦力,一般情況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如圖所示

即Tcosa〃>Tsina,化簡可得tana<〃,故B正確。

6.(6分)(生產(chǎn)生活)(2023?唐山模擬)北方農(nóng)村秋冬季節(jié)常用金屬絲網(wǎng)圍成圓柱形糧倉儲存玉米

棒,某糧倉由于玉米棒裝的不勻稱而發(fā)生傾斜現(xiàn)象,為避免傾倒,在左側(cè)用木棍支撐,如圖所示。

若支撐點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為6m,木棍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巨,木棍重力不計,糧倉

對木棍的作用力沿木棍方向,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為使木棍下端不發(fā)生側(cè)滑,則木棍

的長度最大為()

A.1.5mB.V3m

C.2mD.2V3m

【解析】選C。設(shè)木棍與水平方向夾角為仇木棍長度為糧倉對木棍的作用力大小為£則為

使木棍下端一定不發(fā)生側(cè)滑,由平衡條件有Ecos/Esin仇由幾何知識有tan0=3,兩式聯(lián)立

解得£W2m,即木棍的長度最大為2m,故A、B、D錯誤,C正確。

7.(6分)(2020?山東等級考)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光滑定滑輪固定在傾斜木板上,質(zhì)量分別為掰和2m

的物塊幺、民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R、8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幺與

3間、8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

角為45。時,物塊幺、B剛好要滑動,則〃的值為()

1111

-B-C-D-

A.3456

【解析】選C。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時,兩物塊剛好滑動,對/物塊受力分析如圖甲,

沿斜面方向,2、8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力=〃N=〃Mgcos45。,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

T=加gsin45。+〃加gcos45。①;對B物塊受力分析如圖乙,

N”

%

3mg

沿斜面方向乃與斜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力=〃N〃=〃?3加gcos45。,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

2加gsin45°=T+〃加gcos45°+/r3加gcos450②,①②兩式聯(lián)立,可得2加gsin45Q=加gsin45。

+〃Mgcos45°+〃Mgcos450+/r3^gcos45°^^^^3,A、B、D錯誤,C正確。故選C。

8.(6分)豎直門閂簡化結(jié)構(gòu)的側(cè)視圖如圖所示。下方部件4可以在水平槽內(nèi)向前推進。槽表面

光滑,摩擦力可以不計;部件A與部件B界面動摩擦因數(shù)為〃,且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界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部件5質(zhì)量為加,重力加速度為g,為了使門閂啟動,施加在部件/上

的水平力尸至少是()

AA.--1mgD-.—1m^

l+〃1-/1

cyg

【解題指南】分析本題注意以下兩點;

(1)應(yīng)用臨界法,研究剛好發(fā)生相對滑動的臨界狀態(tài);

(2)部件45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滿足平衡條件。

【解析】選C。設(shè)/、5剛好發(fā)生相對滑動H、8的受力如圖所示

G

以B為對象,則有mg-ysin450=FABCOs45°

以A為對象,則有F=/cos45°+F^sin45°

又戶〃聯(lián)立解得施加在部件A上的水平力F的最小值為曰4g,選項C正確。

二、計算題

9.(10分)(2023?紹興模擬)如圖所示,一只質(zhì)量為機的螞蟻從碗底沿半徑為R的半球形碗壁向上

緩慢爬行,若螞蟻與碗壁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舊,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

g。

(1)當螞蟻爬到和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30。的位置時,求它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1^^g,方向垂直螞蟻和圓心0的連線向上

【解析】(1)螞蟻緩慢爬行可以認為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螞蟻爬到與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

30。的位置時,螞蟻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作用,靜摩擦力等于重力沿切面向下的分力,可

得/=mgsin30°=^mg

靜摩擦力方向垂直螞蟻和圓心。的連線向上。

(2)當螞蟻爬到和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45。的位置時,求碗對它的作用力;

答案:(2>7g,方向豎直向上

【解析】(2)當螞蟻爬到與圓心。的連線與豎直方向成45。的位置時螞蟻處于平衡狀態(tài),碗對螞

蟻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機g,方向豎直向上。

(3)求螞蟻能爬到距碗底的最大高度。

答案:(3或

【解析】(3)當螞蟻爬到最高位置,剛好要打滑時,重力沿切面向下的分力恰好等于最大靜摩擦

力,重力沿切面向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