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_第1頁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_第2頁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_第3頁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_第4頁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篇1:《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解釋及介紹

《贈別河南李功曹》原文解釋及介紹

贈別河南李功曹

耿耿抱私戚,寥寥獨掩扉。

臨觴自不飲,況與故人違。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

憲禮更右職,文翰灑天機。

聿來自東山,群彥仰馀輝。

談笑取高第,綰綬即言歸。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

今朝章臺別,楊柳亦依依。

云霞未改色,山川猶夕暉。

忽復不相見,心思亂霏霏。

解釋

①河南:府名,治所在洛陽。宏辭:博學宏辭,試文三篇,為吏部選人之法。登科:中第。

②耿耿:煩躁擔心貌?!对姟ぺL·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戚:優(yōu)愁。

③寥寥:孤獨?????。

④違:分別。

⑤琢磨:雕玉刻石,常用以比方修養(yǎng)品德或修飾詩文、討論義理。

⑥瑰朗:奇?zhèn)ジ叱?。?猶“世”。

⑦憲禮:禮法的'規(guī)定。更:換,改。右職:重要的職位。

⑧文翰:文詞,文章。灑:揮灑。天機:天賦的靈性。

⑨聿:發(fā)語詞。全詩校:“一作朅?!睎|山:泛指隱居之所。

⑩彥:美士。

11高第:考試成果優(yōu)異入高等。

12綰:系結。綬:系官印的絲帶。言:語助詞。

13章臺:漢長安街名。

14“楊柳”句:《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p>

15霏霏:猶“紛紛”。

介紹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wèi)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后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公元791年(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

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聞名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聞名,詩風恬淡高遠,以擅長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涉準時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頗有佳篇。作其品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

篇2:《泥功山》原文解釋以及介紹

《泥功山》原文解釋以及介紹

《泥功山(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成州)》原文: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濘非一時,版筑勞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

白馬為鐵驪,小兒成老翁。

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

寄語北來人,后來莫匆忙。

《泥功山(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成州)》解釋:

①泥功山:在今甘肅成縣西北四十里。

②功,全詩校:“一作公?!?/p>

③版筑:筑墻時用木板相夾,中填泥土,用杵舂實。此指筑路。

④途:全詩校:“一作路?!?/p>

⑤乃:全詩校:“一作反?!蹦藢?’猶只怕。全詩校:“一作及此?!便闆]:埋沒。

⑥鐵驪:純黑色的馬。

⑦猿:全詩校:“一作猱?!蓖?跳。

《泥功山(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成州)》介紹:

杜甫(7xx-7xx),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宏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特別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由于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精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沖突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劇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許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擅長運用古典詩歌的很多體制,并加以制造性地進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進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綻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制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閱歷,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岳》等等。

《泥功山(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成州)》繁體對比

卷218_30泥功山(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權置行成州)杜甫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濘非壹時,版築勞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將汩沒同。

白馬爲鐵驪,小兒成老翁。

哀猿透卻墜,死鹿力所窮。

寄語北來人,後來莫匆忙。

篇3: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韋應物,贈別河南李

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韋應物,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的意思,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賞析-詩詞大全

贈別河南李功曹(宏辭登科拜官)

:韋應物

朝代:唐耿耿抱私戚,寥寥獨掩扉。臨觴自不飲,況與故人違。

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憲禮更右職,文翰灑天機。

聿來自東山,群彥仰馀輝。談笑取高第,綰綬即言歸。

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今朝章臺別,楊柳亦依依。

云霞未改色,山川猶夕暉。忽復不相見,心思亂霏霏。

篇4:《送李儋》原文解釋介紹

《送李儋》原文解釋介紹

作品介紹

《送李儋》的是韋應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9卷。

原文

送李儋

:唐·韋應物

別離何從生,乃在友愛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東。

日昃不留宴,嚴車出崇墉。

行游非所樂,端憂道未通。

春野百卉發(fā),清川思無窮。

芳時坐離散,世事誰可同。

歸當掩重關,悄悄想音容。

解釋

①反念:轉念。行路子:出行的人。

②拂衣:提衣,振衣。

③日昃:太陽開頭偏西。

④嚴車:整備車馬。崇墉:高城。墉,城墻。

⑤端憂:愁緒,優(yōu)愁。道未通:意謂不得志。

⑥芳時:指春天。

⑦重關:猶重門。

介紹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15歲起以三衛(wèi)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游幸。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后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公元791年(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

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聞名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聞名,詩風恬淡高遠,以擅長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涉準時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頗有佳篇。作其品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

繁體對比

卷189_20送李儋韋應物

別離何從生,乃在親愛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東。

日昃不留宴,嚴車出崇墉。

行遊非所樂,端憂道未通。

春野百卉發(fā),清川思無窮。

芳時坐離散,世事誰可同。

歸當掩重關,悄悄想音容。

篇5:《送李秘書卻赴南中》原文解釋及介紹

①秘書:唐秘書省有秘書郎三人,從六品上,掌四部圖籍。南中:謂嶺南。

②番禺:指廣州。

③百口:指全家。

④大庾嶺又名梅嶺,嶺上多梅花。

⑤存:《文苑英華》作“看”。

⑥回雁:古以雁行喻兄弟。此處謂雁行照舊而兄弟已歿。

篇6:《送李秘書卻赴南中》原文解釋及介紹

送李秘書卻赴南中

:唐·劉長卿

卻到番禺日,應傷昔所依。

炎洲百口住,故國幾人歸。

路識梅花在,家存棣萼稀。

獨逢回雁去,猶作舊行飛。

篇7:《送李秘書卻赴南中》原文解釋及介紹

劉長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以五言律詩擅長,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進士。唐肅宗至德年間(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監(jiān)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來唐代宗任命他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誣再貶睦州司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后中原一帶荒蕪凋敝的.景象。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杰出詩人。關于劉長卿的生平始終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權德輿《秦征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集序》)。《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