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高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詳解)_第1頁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詳解)_第2頁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詳解)_第3頁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詳解)_第4頁
2025年云南高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

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用黑色碳素筆將答案寫在

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Li7C12N14O16F19Na23S32Cl35.5Mn

55Fe56Cu64Sb122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畫中有“化”,多彩中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巖彩壁畫顏料所用貝殼粉,主要成分屬于硅酸鹽

B.油畫顏料調和劑所用核桃油,屬于有機高分子

C.竹胎漆畫顏料赭石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耐酸、堿

D,水墨畫墨汁的主要成分碳,常溫不易被氧化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示正確的是

0

A.NH3的VSEPR模型:JQL

B.Na2s的電子式:Na;[::S::r

CCl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也)》8

3+

D.AMS。)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Al2(SO4)3^2Al+3SO;-

3.下列化學方程式錯誤的是

A,煤制水煤氣:C+H2O(g)-CO+H2

B.Naz。?供氧:2Na2C)2+2CC)2=2Na2co3+。2

第1頁/共34頁

C.覆銅板制作E|]刷電路板:2FeCl3+3Cu=3CUC12+2Fe

D,鉛酸蓄電池放電:Pb+PbO2+2H2SO4=2PbSO4+2H2O

4.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2.4LCH4中原子的數目為5NA

B.ImoFo所含中子的數目為IONA

C.28gFe粉和足量S完全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L5NA

D.0.1L12moi?!/鹽酸與足量Mn。?反應,生成C12的數目為0.3NA

5.下列裝置(省略部分夾持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B.配制100mL1.00mo,LTKCl溶

A.制備NH3

C.探究Na與H2。反應D.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A.AB.BC.CD.D

6.化合物Z是某真菌的成分之一,結構如圖。下列有關該物質說法錯誤的是

第2頁/共34頁

?H0

1一7

OH

A,可形成分子間氫鍵

B.與乙酸、乙醇均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C.能與NaHCOs溶液反應生成CO?

D.ImolZ與Br2的CC14溶液反應消耗5moiBr2

7.稻殼制備納米Si的流程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稻殼I一定條件納米SiC>21簿%>|MgO+納米Si|萼>|MgCEI+畫拓

A.SiO2可與NaOH溶液反應

B.鹽酸在該工藝中體現了還原性

C.高純Si可用于制造硅太陽能電池

650℃

D.制備納米Si:SiO2+2Mg^=Si+2MgO

8.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驗證NaNOj固體在酒精燈加熱條件

下,受熱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

實驗步驟:先緩慢通入Ar氣,排盡裝置內空氣;關閉I左側閥門,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II中灼熱的

銅網變黑,熄滅酒精燈甲;再次緩慢通入Ar氣……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步驟中,點燃酒精燈的順序為甲、乙、丙

B.整個過程中,若III中灼熱的銅網未變黑,則說明生成的。2在H中反應完全

C.實驗結束后,若I中減少的質量等于II中增加的質量,則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只有。2

D.NaNC>3應遠離熱源、可燃物,并與還原性物質分開存放

第3頁/共34頁

9.鈣霞石是一種生產玻璃陶瓷的原料,所含M、Q、R、T、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20號主族

元素,M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Q是形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R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T、X、Y

同周期,Q、X均與Y相鄰,Z的原子序數等于M、R和T的原子序數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B.原子半徑:R<T<X

C.QR2是極性分子D,電負性:Y<R<Q

10.銅催化下,由CC>2電合成正丙醇的關鍵步驟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HH

HI/

-cc

/l\

火/HH

:Ho

C-C/0H/

CO2…f4777》--正丙醇

3H++3e-

CuCu

IIVV

A.I到n的過程中發(fā)生氧化反應B.n到ni的過程中有非極性鍵生成

HH

\I

H-C-C-H

C.IV的示意圖為H0D.催化劑Cu可降低反應熱

11.一種用雙極膜電滲析法鹵水除硼的裝置如圖所示,雙極膜中H2。解離的H+和OIT在電場作用下向兩

極遷移。除硼原理:[B(OH)]+H+=B(OH)3+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電源

NaClNaOH

稀溶液濃溶液

由#(OH)J

pt

男J雙極h膜TX膜WY膜雙極膜W

NaOH溶液鹵水NaCl濃溶液NaOH溶液水(含少量NaOH)

A.Pt電極反應:4OH--4e-=O2T+2H2O

B.外加電場可促進雙極膜中水的電離

C.III室中,X膜、Y膜分別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

D.IV室每生成ImolNaOH,同時H室最多生成ImolB(OH)

第4頁/共34頁

12.Be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OHC1熔融電解

;2

Be2c-~>Be(OH)2-------->BeCl2,二》Be

熔點2200<NaOH熔點405(導電皿

!沸點488支

Na2[Be(OH)4]

A.Be(OH)2是兩性氫氧化物

B.Be2c和BeCl2的晶體類型相同

c.Na21Be(OH)4]中Be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

D.Be2c與H2。反應:Be2C+4H2O=2Be(OH)2+CH4T

13.(Lio.45Lao.85)ScC)3是優(yōu)良的固態(tài)電解質材料,Ce,+取代部分La3+后產生空位,可提升Li+傳導性能。

取代后材料的晶胞結構示意圖(CP-未畫出)及其作為電解質的電池裝置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晶胞中「個數為12

OO

B.該晶胞在yz平面的投影為???

?■

C.Ce4+取代后,該電解質的化學式為(Lio45La()85.yCey)Sc03

D,若只有Li+發(fā)生遷移,外電路轉移的電子數與通過截面MNPQ的Li+數目相等

++

14.甲醛法測定NH:的反應原理為4NH:+6HCHO=(CH2)6N4H+3H+6H2O。取含NH4cl的廢水

濃縮至原體積的、后,移取20.00mL,加入足量甲醛反應后,用O.OlOOOmollT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

滴定曲線如圖1,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數5與pH關系如圖2[比如:

C[(CH2)6NH]

§[(CH)NH+]=]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64+

C[(CH2)6N4H]+C[(CH2)6N4]

第5頁/共34頁

圖1圖2

A.廢水中NH;的含量為20.00mglT

++

B.c點:c[(CH2)6N4H]+c(H)=c(0H-)

++

c.a點:C[(CH2)6N4H]>C(H)>C(0H-)>C[(CH2)6N4]

++

D.(CH2)6N4H-(CH2)6N4+H的平衡常數K工7,3X1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從褐鐵礦型金-銀礦(含Au、Ag、Fe2O3,MnO2,CuO、SiO2等)中提取Au、Ag,并回收其它有價金

屬的一種工藝如下:

H2so4、Na2SO3

濾渣2

已知:①金-銀礦中Cu、Mn元素的含量分別為0.19%、2.35%o

②25℃時,Mn(OH)2的Ksp為1.9xlOT3。

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Cu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o

(2)“還原酸浸”時,Mn。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3)“浸金銀”時,Au溶解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第6頁/共34頁

①Au+5s2O:+[CU(NH3)/+=[Au(S2C)3)2「+[Cu(S2O3)3]+4NH3

2+-

②4[Cu(S2O3X「+16NH3+O2+2H2O=4[CU(NH3)4]+4OH+12S2O;

上述過程中的催化劑為_______o

(4)“沉銅”前,“濾液1”多次循環(huán)的目的為=

(5)根據“還原酸浸”“氧化",推斷Fe3+、Cu2\M11O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6)25℃“沉鐵”后,調節(jié)“濾液4”的pH至8.0,無Mn(OH)2析出,則c(Mn2+)W_____mol.L'o

(7)一種睇錦(Mr^Sb)合金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

①該晶胞中,每個Sb周圍與它最近且相等距離的Mn有個。

②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晶胞邊長為anm,則晶體的密度為g?cm7(列出計算式即可)。

16.三氟甲基亞磺酸鋰(M「=140)是我國科學家通過人工智能設計開發(fā)的一種鋰離子電池補鋰劑,其合成

原理如下:

O

IINaHCC)3HC1,THFLiOH,H2O

FC—s—C1+Na2sO3------------?M------------

380℃

O

三氟甲磺酰氯三氟甲基亞磺酸鈉三氟甲基亞磺酸鋰

實驗步驟如下:

I.向A中加入3.5gNaHCC>3、5.2gNa2sO3和20.0mL蒸儲水,攪拌下逐滴加入2.1mL(3.3g)三氟甲磺酰氯

(Mr=168.5),有氣泡產生(裝置如圖,夾持及加熱裝置省略)。80℃下反應3h后,減壓蒸除溶劑得淺黃色

固體。

第7頁/共34頁

II.向上述所得固體中加入10.0mL四氫吠喃(THF),充分攪拌后,加入無水Na2so“振蕩,抽濾、洗滌。

將所得濾液減壓蒸除THF,得黏稠狀固體。加入適量乙醇進行重結晶。

III.將所得三氟甲基亞磺酸鈉和3.0mLTHF加入圓底燒瓶中,攪拌溶解后逐滴加入足量濃鹽酸,析出白色

固體。抽濾、洗滌。

IV.將濾液轉入圓底燒瓶中,加入2.0mL蒸儲水和過量LiOH。室溫攪拌反應lh后,減壓蒸除溶劑,得粗

產品。加入適量乙醇進行重結晶,得產品1.1g。

己知:THF是一種有機溶劑,與水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冷凝管中冷卻水應從(填“b”或"c”)口通入。

(2)步驟I反應中有氣泡產生,其主要成分為o

(3)步驟D中第一次洗滌的目的是。

(4)步驟III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判斷加入濃鹽酸已足量的方法為o

(5)步驟IV中加入蒸儲水的作用是0

(6)三氟甲基亞磺酸鋰的產率為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

17.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一種乙醇(沸點78.5℃)綠色制氫新途徑,并實現高附加值乙酸(沸點118℃)的生產,主

要反應為:

I.C2H5OH(g)+H2O(g)=2H2(g)+CH3COOH(g)AH1Kpl

1

II.C2H5OH(g)=CH3CHO(g)+H2(g)AH2=+68.7kJ-moP

回答下列問題:

(1)乙醇可由秸稈生產,主要過程為

秸稈預處理>纖維素水解>發(fā)酵>乙醇

(2)對于反應I:

1

①已知CH3CHO(g)+H2O(g)=H2(g)+CH3coOH(g)AH=-24.3kJ.mol則

第8頁/共34頁

-1

△H]=_______kJ-molo

②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能說明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填標號)。

A.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C.CH3coOH的體積分數不再變化

D.單位時間內生成ImolH2。,同時消耗2moiH2

③反應后從混合氣體分離得到H2,最適宜的方法為.

(3)恒壓lOOkPa下,向密閉容器中按n(H2(3):n(C2H5(3H)=9:1投料,產氫速率和產物的選擇性隨溫

n(生成的乙酸)

度變化關系如圖1,關鍵步驟中間體的能量變化如圖2。[比如:乙酸選擇性=xlOO%]

n(轉化的乙醇)

q一

%o

、

翅E

U

壁VQ般些

姒M/0.52''、、

怎,、、‘

眼,?、、,,

*CHCO/Z\O.18

忙2

K0.08;/

ZZZT0.14

0.00

*CH2co+*OH+*H

',-0.63

產物3

注:C1副產物指CH4、CO、CO2混合氣體反應歷程

圖1圖2

①由圖1可知,反應I最適宜的溫度為270℃,原因為=

②由圖中信息可知,乙酸可能是(填“產物1”“產物2”或產物3”)。

③270℃時,若該密閉容器中只發(fā)生反應I、II,平衡時乙醇的轉化率為90%,乙酸的選擇性為80%,則

P

p(CH3COOH):(C2H5OH)=,平衡常數Kp]=kPa例出計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壓代替

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義物質的量分數)。

18.化合物L是某中藥的活性成分。一種合成路線如下(略去部分試劑與反應條件,忽略立體化學)。

第9頁/共34頁

已知:在Ru(II)的催化下,端烯煌和R,/R生烯煌復分解反應得到產物R/^R'。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o

(2)對比C和D的結構,可以推知C和D的(填標號)不相同。

a.分子式b.質譜圖中的碎片峰c.官能團

(3)D-F中另一產物的化學名稱為。

(4)E發(fā)生加聚反應,產物的結構簡式為o

(5)F—G的反應類型為o

(6)跋基具有較強的極性。I-J經歷了加成和消去的過程,其中間體的結構簡式為(填標號)。

(8)寫出一種滿足下列條件的L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能與FeCl3發(fā)生顯色反應;I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3molNaOH?

②核磁共振氫譜顯示6組峰,且峰面積比為9:2:2:2:1:1。

第10頁/共34頁

③含有酯基和氨基(或取代的氨基,-NR"RM,R"和R"可以是H或煌基)。

第11頁/共34頁

化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

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用黑色碳素筆將答案寫在

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Li7C12N14O16F19Na23S32Cl35.5Mn

55Fe56Cu64Sb122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畫中有“化”,多彩中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巖彩壁畫顏料所用貝殼粉,主要成分屬于硅酸鹽

B.油畫顏料調和劑所用核桃油,屬于有機高分子

C.竹胎漆畫顏料赭石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耐酸、堿

D,水墨畫墨汁的主要成分碳,常溫不易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詳解】A.貝殼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屬于碳酸鹽,A錯誤;

B.核桃油屬于油脂,分子量較小,不屬于有機高分子,B錯誤;

C.氧化鐵(Fe2C>3)能與酸反應,不耐酸,C錯誤;

D.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被氧化,D正確;

故選D。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示正確的是

0

A.NH?的VSEPR模型:JQL

B.Na2s的電子式:Na;[:

第12頁/共34頁

C.Cl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

D.A12(SC)4)3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Al2(SO4)3^2Al+3SO^

【答案】A

【解析】

【詳解】A.NH3的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3+;(5-3xl)=4,且含有1個孤電子對,VSEPR模型為四

面體形,A正確;

B.硫化鈉是離子化合物,電子式:Na+[:S:]2Na+-B錯誤;

C.氯是第17號元素,Cl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A12(SC>4)3是強電解質,溶于水完全電離,=2A13++3SOj,D錯誤;

故選Ao

3.下列化學方程式錯誤的是

A,煤制水煤氣:C+H2O(g)^^CO+H2

B.Naz。?供氧:2Na2()2+2CC)2=2Na2co3+。2

覆銅板制作印刷電路板:

C.2FeCl3+3Cu=3CUC12+2Fe

D,鉛酸蓄電池放電:Pb+PbO2+2H2SO4=2PbSO4+2H2O

【答案】C

【解析】

【詳解】A.煤在高溫下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H2,方程式正確,A正確;

B.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方程式書寫正確,B正確;

C.FeCb與Cu反應時,Fe3+被還原為Fe2+而非單質Fe,正確反應為2FeC13+Cu=2FeCL+CuC12,C錯誤;

D.鉛酸蓄電池放電時,Pb和PbCh與硫酸反應生成PbSCU和H2O,方程式正確,D正確;

故選C。

4.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13頁/共34頁

A.22.4LCH4中原子的數目為5NA

B.ImoFo所含中子的數目為IONA

C.28gFe粉和足量S完全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L5NA

D.0.1L12moi鹽酸與足量Mil。?反應,生成C12的數目為0.3NA

【答案】B

【解析】

【詳解】A.未指明氣體是否處于標準狀況,22.4LCH4的物質的量無法確定為Imol,因此原子數目無法確

定為5NA,A錯誤;

B.18。的中子數為18-8=10,含lOmol中子,數目為IONA,B正確;

C.28gFe(0.5mol)與S反應生成FeS,Fe的氧化態(tài)為+2,轉移電子數為0.5x2=lmol=lNA,而非1.5NA,

C錯誤;

D.濃鹽酸與MnCh反應時,隨反應進行濃度降低,反應停止,實際生成CL的物質的量小于理論值0.3mol,

D錯誤;

故選B。

5.下列裝置(省略部分夾持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第14頁/共34頁

C.探究Na與H2。反應D.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詳解】A.NH4cl和Ca(OH)2固體混合物加熱制取氨氣,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A錯誤;

B.配制lOOmLl.OOmollTKCl溶液,應在燒杯中溶解KC1固體,B錯誤;

C.金屬鈉與水反應劇烈,不能在試管中進行,應在燒杯中進行,且燒杯不能盛滿水,C錯誤;

D.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熱水和冰水,可以通過觀察氣體的顏色深淺來探究溫度對2NO2(紅棕色)UN2C>4(無

色)平衡的影響,D正確;

故選D。

6.化合物Z是某真菌的成分之一,結構如圖。下列有關該物質說法錯誤的是

OH八

OH

A.可形成分子間氫鍵

B.與乙酸、乙醇均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C.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D.ImolZ與Br2的CC14溶液反應消耗5molBr2

【答案】D

【解析】

【詳解】A.分子中存在-OH和-COOH,可以形成分子間氫鍵-O-H…O,A正確;

B.含有醇-0H,可以和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含有-COOH,可以和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B正確;

C.分子中含有-COOH,可以和NaHCCh反應產生C02,C正確;

D.分子中只有碳碳雙鍵能和Bn的CCU溶液中的Bn反應,分子中含2個碳碳雙鍵,ImolZ可以和Bn的

CC14反應消耗2moiBn,D錯誤;

答案選D。

第15頁/共34頁

7.稻殼制備納米Si的流程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稻殼「定條件納米SQ|管?>|MgO+納米Si|萼>|MgCb|+畫拓

A.SiO2可與NaOH溶液反應

B.鹽酸在該工藝中體現了還原性

C.高純Si可用于制造硅太陽能電池

650℃

=

D.制備納米Si:SiO2+2MgSi+2MgO

【答案】B

【解析】

【分析】稻殼在一定條件下制備納米SiO2,納米SiO2和Mg在650℃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MgO和納米Si,加

鹽酸將MgO轉化為MgCb,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納米Si。

【詳解】A.SiCh是酸性氧化物,與NaOH反應生成NazSiCh和H2O,A正確;

B.鹽酸參與的反應為:MgO+2HCl=MgC12+H2O,該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鹽酸體現酸性,沒有體現還

原性,B錯誤;

C.高純硅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可用于制硅太陽能電池,C正確;

D.SiO2和Mg在650℃條件下發(fā)生置換反應得到MgO和納米S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50℃

SiO2+2Mg^=Si+2MgO,D正確;

答案選B

8.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驗證NaNOs固體在酒精燈加熱條件

下,受熱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

實驗步驟:先緩慢通入Ar氣,排盡裝置內空氣;關閉I左側閥門,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II中灼熱的

銅網變黑,熄滅酒精燈甲;再次緩慢通入Ar氣……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步驟中,點燃酒精燈的順序為甲、乙、丙

第16頁/共34頁

B.整個過程中,若III中灼熱的銅網未變黑,則說明生成的。2在H中反應完全

C.實驗結束后,若I中減少的質量等于II中增加的質量,則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只有。2

D.NaNC>3應遠離熱源、可燃物,并與還原性物質分開存放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緩慢通入Ar氣,排盡裝置內空氣,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關閉I左側閥門,先后點燃乙、丙、

甲處酒精燈,一段時間后,I中灼熱的銅網變黑,說明NaNCh分解產生了02,熄滅酒精燈甲,再次緩慢通

入Ar氣,使NaN03分解產生的氣態(tài)產物全部排盡,濃硫酸用于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干擾實驗。

【詳解】A.一段時間后,I中灼熱的銅網變黑,說明NaNCh分解產生了02,為確保能準確測定產生的氧

氣的質量,應先點燃乙處酒精燈,再點燃丙處酒精燈,最后點燃甲處酒精燈,A錯誤;

B.II、III中Cu均能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CuO,整個過程中,若II中灼熱的銅網未變黑,則說明生成的

。2在n中反應完全,B正確;

C.II中的Cu只能吸收02,實驗結束后,若I中減少的質量等于I中增加的質量,則分解的氣態(tài)產物只有

。2,C正確;

D.由該實驗可知NaNCh受熱易分解產生氧化劑、助燃性氣體02,故NaNCh應遠離熱源、可燃物,并與還

原性物質分開存放,D正確;

答案選A。

9.鈣霞石是一種生產玻璃陶瓷的原料,所含M、Q、R、T、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20號主族

元素,M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Q是形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R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T、X、Y

同周期,Q、X均與丫相鄰,Z的原子序數等于M、R和T的原子序數之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與Z可形成離子化合物B.原子半徑:R<T<X

c.QR2是極性分子D.電負性:丫<R<Q

【答案】A

【解析】

【分析】M是原子半徑最小的為H,Q是形成物質種類最多,則為C,R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為O,T、

X、丫同周期且原子序數遞增。Q(C)和X均與丫相鄰,結合Z的原子序數Z=M+R+T=l+8+T,Z<

20,<T=11(Na),Z=20(Ca)。又因為T、X、Y同周期,Q、X均與丫相鄰,可推出Q(C)與丫(Si)

同主族相鄰,X(Al)與丫(Si)相鄰且T(Na)、X(Al)、Y(Si)同屬第三周期,故推出M為H、Q為

C、R為0、T為Na、X為Al、丫為Si、Z為Ca,據此解答。

第17頁/共34頁

【詳解】A.H與Ca形成CaH2,為活潑金屬形成的氫化物,為離子化合物,A正確;

B.同周期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同主族原子半徑從上到下逐漸增大,R為0、T為Na、X為AL

則它們的原子半徑大小為0<Al<Na,即R<XVT,B錯誤;

c.QR2為CO2,為直線型的非極性分子,c錯誤;

D.同周期電負性從左到右逐漸增大,同主族電負性從下到上逐漸增大,Q為C、R為0、丫為Si,則電負

性Si<C〈O,正確順序為Y<Q<R,D錯誤;

故選Ao

10.銅催化下,由co,電合成正丙醇的關鍵步驟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HH

\I/

Xcc

H-C-C/IT

火,”HHo

/

cc4H++4e-H++e-H++e'4

CO2…+---------->77777/正丙醇

3H++3e-

CuCuCuCu

nmIV

A.I到n的過程中發(fā)生氧化反應B.II到III的過程中有非極性鍵生成

HH

\I

H-C-C-H

C.IV的示意圖為H/\)D.催化劑Cu可降低反應熱

/////J

Cu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I到H的過程中消耗了氫離子和電子,屬于還原反應,A錯誤;

HH

\I

B.II到III的過程中生成了一根C-H鍵,如圖笥有極性鍵生成,不是非極性鍵,B錯誤;

//////

Cu

m

C.II到III的過程中生成了一根C-H鍵,由III結合氫離子和電子可知,III到IV也生成了一根C-H鍵,IV到

HH

\I

H-C-C-H

V才結合CO,可知IV的示意圖為HO,C正確;

Cu

D.催化劑可改變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反應熱,D錯誤;

故選C。

11.一種用雙極膜電滲析法鹵水除硼的裝置如圖所示,雙極膜中H2。解離的H+和0H一在電場作用下向兩

極遷移。除硼原理:[B(OH)41+H+=B(0H),+H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第18頁/共34頁

電源

NaClNaOH

稀溶液濃溶液

OHTUH)4]石

pt墨

甲I雙s極膜甲X膜甲丫膜中雙極膜中

NaOH溶液鹵水NaCl濃溶液NaOH溶液水(含少量NaOH)

A.Pt電極反應:4OH-4e「=O2T+2H2O

B.外加電場可促進雙極膜中水的電離

C.III室中,X膜、丫膜分別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

D.IV室每生成ImolNaOH,同時H室最多生成lmolB(OH)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圖中氫離子和氫氧根的流向,可推出左側Pt電極為陽極,右側石墨電極為陰極,陽極發(fā)生的反

應為:4OH--4e-=O,T+2H2O,陰極發(fā)生的反應為:2H++2e「=H2T,III室中氯化鈉濃度降低了,

說明鈉離子往陰極方向移動,氯離子往陽極反向移動,據此解答。

【詳解】A.由分析可知,Pt電極為陽極,陽極發(fā)生的反應為:4OH-4e=O2T+2H2O,A正確;

B.水可微弱的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在外加電場作業(yè)下,使氫離子和氫氧根往兩側移動,降低了濃度,

可促進雙極膜中水的電離,B正確;

C.由分析可知,III室中氯化鈉濃度降低了,說明鈉離子往陰極方向移動,氯離子往陽極反向移動,即鈉離

子往右側移動,通過丫膜,則丫膜為陽離子交換膜,氯離子往左側移動,通過X膜,則X膜為陽離子交換

膜,C錯誤;

D.IV室每生成ImolNaOH,則轉移Imol電子,有Imol氫離子移到II室中,生成lmolB(OH)3,D正確;

故選C。

12.Be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第19頁/共34頁

H2OHC1「,熔融電解c

Be2C--~>Be(OH)2------->BeCl2>Be

熔點405°C導電皿

熔點2200憶Na0H

沸點488P

Na2[Be(OH)4]

A.Be(OH)2是兩性氫氧化物

B.Be2c和BeCU的晶體類型相同

C.Na21Be(OH)/中Be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

D.Be2c與H2O反應:Be2C+4H2O=2Be(OH)?+CH4T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圖中轉化信息可知,Be(OH)2既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

因此其是兩性氫氧化物,A正確;

B.由題中信息可知,Be2c的熔點遠遠高于BeCU的,因此Be2c不可能是分子晶體,而BeCU的熔點和

沸點均較低,其為分子晶體,因此兩者的晶體類型不相同,B錯誤;

C.Na21Be(OH)/中Be原子與4個羥基形成4個◎鍵,沒有孤電子對,只有4個成鍵電子對,因此,

其雜化方式為Sp3,C正確;

D.Be2c中的Be化合價為+2,C的化合價為-4,因此其與H2。反應生成Be(0H)2和CH,,該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Be2c+4H2O=2Be(OH)2+CH4T,D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B。

13.(Lio45Lao85)Sc03是優(yōu)良的固態(tài)電解質材料,Ce4+取代部分La3+后產生空位,可提升Li+傳導性能。

取代后材料的晶胞結構示意圖(CP-未畫出)及其作為電解質的電池裝置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第20頁/共34頁

A.每個晶胞中。2-個數為12

OO

B.該晶胞在yz平面的投影為???

???

C.Ce4+取代后,該電解質的化學式為(Lio.45Lao.85.yCey)Sc03

D.若只有Li+發(fā)生遷移,外電路轉移的電子數與通過截面MNPQ的Li+數目相等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晶胞結構可知,Sc原子分布在晶胞的8個棱心和4個面心,由均攤法算出其原子個數為

8x;+4xg=4,由晶體的化學式(Lio45Lao85)ScC)3可知,0原子的個數是Sc的4倍,因此,每個晶胞

中。2-個數為12,A正確;

???

OO

B.由晶胞結構可知,該晶胞在yz平面的投影就是其前視圖???,B正確;

???

C.Ce,+取代La3+后,Li+數目減小并產生空位,因此,根據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知,取代后該電解質的

化學式為(Li045_yLa085_yCey)ScO3,C錯誤;

D.Li+與電子所帶的電荷數目相同,只是電性不同,原電池中內電路和外電路通過的電量相等,因此,若

只有Li+發(fā)生遷移,外電路轉移的電子數與通過截面MNPQ的Li+數目相等,D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C。

++

14.甲醛法測定NH;的反應原理為4NH:+6HCH0=(CH2)6N4H+3H+6H2O。取含NH4cl的廢水

濃縮至原體積的上后,移取20.00mL,加入足量甲醛反應后,用O.OlOOOmollT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

10

滴定曲線如圖1,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數3與pH關系如圖2[比如:

。[儲旦)6乂可]

+

8[(CH2)6N4H]=]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CH2)6N4H]+C[(CH2)6N4]

第21頁/共34頁

A.廢水中NH;的含量為20.00mglT

++

Bc點:c[(CH2)6N4H]+c(H)=c(OH")

++

c.a點:C[(CH2)6N4H]>c(H)>C(0H-)>C[(CH2)6N4]

++

D.(CH2)6N4H-(CH2)6N4+H的平衡常數K工7,3X10-6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1中的信息可知,當加入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0.00mL時到達滴定終點,由關系式

NH:?[(CHz'N4H++3H+]?4OJT可知,由于待測液的體積和標準溶液的體積相同,因此,濃縮后的

20.00mL溶液中c(NH4)=4c(OH)=4x0.01000mol-L1=0.04000mol-L1,則原廢水中

c(NH4)=0.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