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急救與災難醫(yī)學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40分)1.對心跳驟?;颊邔嵤┬姆螐吞K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應為()A.15:2B.30:2C.5:1D.20:2答案:B解析:根據2020年AHA(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指南,成人單人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兒童和嬰兒雙人復蘇時可調整為15:2,但成人標準為30:2。2.患者因銳器刺傷大腿,可見噴射狀鮮紅色出血,現場急救首選的止血方法是()A.加壓包扎止血法B.指壓止血法C.止血帶止血法D.抬高患肢法答案:C解析:噴射狀鮮紅色出血提示動脈出血,且大腿為大血管走行區(qū)域,加壓包扎可能無法快速控制出血,需使用止血帶阻斷動脈血流。止血帶應扎在近心端(傷口上方),并記錄時間,每1小時放松1-2分鐘。3.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可見大小不一的水皰,基底紅白相間,疼痛遲鈍,其燒傷深度為()A.Ⅰ度B.淺Ⅱ度C.深Ⅱ度D.Ⅲ度答案:C解析:深Ⅱ度燒傷損傷達真皮深層,水皰較小或無,基底紅白相間(殘留真皮層血管網),痛覺遲鈍(神經末梢部分損傷);淺Ⅱ度水皰大、基底紅潤、疼痛明顯;Ⅲ度無皰、焦痂、無痛覺。4.災難現場評估中,“黃金1小時”指的是()A.傷后1小時內完成轉運B.傷后1小時內開始有效救治C.災難發(fā)生后1小時內啟動救援響應D.傷后1小時內完成初步分診答案:B解析:“黃金1小時”是創(chuàng)傷救治的關鍵時間窗,指從受傷到開始有效治療(如控制出血、恢復循環(huán))的時間應盡可能在1小時內,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5.對意識清醒的氣道異物梗阻患者(成人),正確的急救措施是()A.立即行海姆立克急救法B.鼓勵患者用力咳嗽C.直接用手指摳出異物D.行環(huán)甲膜穿刺答案:B解析:意識清醒的氣道不完全梗阻患者(能咳嗽、發(fā)聲)應鼓勵其自主咳嗽排出異物;完全梗阻(無法發(fā)聲、咳嗽)時才需海姆立克法。直接用手指摳可能將異物推至更深,環(huán)甲膜穿刺用于完全梗阻且無法通氣時的緊急氣道開放。6.張力性氣胸的典型體征是()A.患側呼吸音減弱B.氣管向健側偏移C.胸部皮下氣腫D.以上均是答案:D解析:張力性氣胸因氣體單向進入胸膜腔,導致患側胸膜腔壓力進行性升高,壓迫肺組織和縱隔,表現為患側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向健側偏移、皮下氣腫(氣體沿組織間隙擴散),嚴重時出現低血壓和呼吸衰竭。7.中暑患者體溫41℃,意識模糊,無汗,應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口服淡鹽水B.冰袋冷敷大血管處C.靜脈輸注高滲葡萄糖D.立即送醫(yī)答案:B解析:該患者為熱射?。ㄖ囟戎惺睿?,需快速降溫(核心體溫每升高1℃,死亡率增加10%)?,F場急救首選物理降溫(冰袋敷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同時脫去衣物、扇風促進蒸發(fā);意識模糊者不可口服補液,需靜脈補液;送醫(yī)是后續(xù)步驟,但現場需先降溫。8.地震現場發(fā)現一名被埋壓6小時的傷員,雙下肢腫脹、皮膚發(fā)紺,主訴“下肢麻木疼痛”,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A.擠壓綜合征B.骨筋膜室綜合征C.深靜脈血栓D.創(chuàng)傷性休克答案:A解析:擠壓綜合征是肢體或軀干長時間受壓后,肌肉缺血壞死,釋放肌紅蛋白、鉀離子等物質,導致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癥等?;颊弑宦駢?小時(超過4-6小時肌肉開始壞死),下肢腫脹、發(fā)紺、麻木疼痛,符合擠壓綜合征表現。骨筋膜室綜合征多因骨折后筋膜室內壓力升高,與外部壓迫相關但機制不同;深靜脈血栓多見于制動后,起病較慢。9.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首要處理是()A.給予高濃度吸氧B.靜脈輸注甘露醇C.轉移至通風處D.檢查生命體征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CO)中毒的關鍵是脫離中毒環(huán)境,避免繼續(xù)吸入CO。CO與血紅蛋白親和力是氧氣的200-300倍,持續(xù)吸入會加重缺氧。因此,首要措施是將患者轉移至通風處(空氣新鮮處),再評估生命體征并給予高濃度氧(如面罩吸氧或高壓氧艙)。10.新生兒窒息復蘇時,正確的步驟是()A.保暖→清理呼吸道→刺激呼吸→正壓通氣B.正壓通氣→清理呼吸道→胸外按壓→藥物治療C.刺激呼吸→保暖→清理呼吸道→胸外按壓D.清理呼吸道→保暖→正壓通氣→胸外按壓答案:A解析:新生兒窒息復蘇遵循ABCDE原則:A(Airway,氣道)—保暖、擺體位、清理呼吸道;B(Breathing,呼吸)—刺激呼吸、正壓通氣;C(Circulation,循環(huán))—胸外按壓;D(Drugs,藥物)—必要時用藥。因此第一步是保暖并清理呼吸道。11.創(chuàng)傷患者出現“熊貓眼征”(眶周淤血),提示可能合并()A.顱前窩骨折B.顱中窩骨折C.顱后窩骨折D.顴骨骨折答案:A解析:顱前窩骨折常累及篩板或額竇,血液經鼻淚管滲入眶周,導致“熊貓眼征”(雙側眶周淤血);顱中窩骨折可見耳漏(腦脊液耳漏)、乳突區(qū)(Battle征)淤血;顱后窩骨折表現為枕下或咽后壁淤血。12.群體性事件現場分診時,使用START(簡單分類和快速治療)法,對呼吸頻率>30次/分的傷員應標記為()A.紅色(優(yōu)先1級)B.黃色(優(yōu)先2級)C.綠色(優(yōu)先3級)D.黑色(死亡/瀕死)答案:A解析:START法分診標準:呼吸頻率<10次/分或>30次/分→紅色(需立即處理);呼吸正常但無法按指令動作→紅色;呼吸正常且能按指令動作→黃色;無呼吸(經開放氣道后仍無)→黑色。13.對毒蛇咬傷患者,錯誤的現場處理是()A.用清水沖洗傷口B.近心端綁扎(每20分鐘放松1分鐘)C.擠壓傷口排出毒液D.抬高患肢答案:D解析:毒蛇咬傷后應保持患肢低位(減少毒液擴散),抬高患肢會加速毒液隨血液回流。正確處理包括:沖洗傷口、近心端綁扎(松緊以能插入1指為宜,每15-20分鐘放松1-2分鐘)、避免擠壓(可能損傷組織)或切開(增加感染風險),盡快送醫(yī)注射抗蛇毒血清。14.張力性氣胸急救時,應選擇的穿刺部位是()A.鎖骨中線第2肋間B.腋前線第4肋間C.腋中線第6肋間D.肩胛下角線第7肋間答案:A解析:張力性氣胸需緊急排氣,穿刺點為鎖骨中線第2肋間(胸膜腔頂部,氣體聚集在此),使用粗針頭(如16G靜脈留置針)穿刺入胸膜腔,可連接單向閥(如剪開口的手套)防止氣體反流。15.患者因車禍致左小腿開放性骨折,斷端外露,現場急救應()A.立即復位骨折端B.用清潔敷料覆蓋傷口C.直接用夾板固定D.加壓包扎至不出血答案:B解析:開放性骨折斷端外露時,不可自行復位(可能將污染物帶入深部組織),應先用清潔敷料覆蓋傷口,再用夾板或支具固定骨折上下關節(jié),減少二次損傷。加壓包扎用于控制出血,但需避免過度壓迫影響血運。16.災難醫(yī)學救援中,“CBRNE”指的是()A.化學、生物、放射性、核、爆炸事件B.創(chuàng)傷、燒傷、中毒、窒息、休克C.地震、洪水、臺風、火災、泥石流D.兒童、孕婦、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答案:A解析:CBRNE是化學(Chemical)、生物(Biological)、放射性(Radiological)、核(Nuclear)、爆炸(Explosive)事件的縮寫,屬于特殊類型的災難,需特殊防護和處理。17.對溺水患者實施心肺復蘇時,正確的做法是()A.先控水再開始CPRB.立即開始胸外按壓C.檢查呼吸后再決定是否人工呼吸D.僅做人工呼吸不做胸外按壓答案:B解析:最新指南強調,溺水患者多數為缺氧性心臟驟停,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C-A-B順序),無需先控水(控水可能延誤復蘇且效果有限)。若患者有呼吸,置于側臥位;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呼吸,立即開始CPR。18.糖尿病患者出現意識模糊、皮膚濕冷、脈搏細速,最可能的原因是()A.高滲高血糖綜合征B.糖尿病酮癥酸中毒C.低血糖昏迷D.乳酸酸中毒答案:C解析:低血糖昏迷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心慌、手抖、出汗)和中樞神經癥狀(意識模糊、抽搐),皮膚濕冷;高滲或酮癥酸中毒多有脫水(皮膚干燥)、深大呼吸(酮癥酸中毒有爛蘋果味)。19.災難現場的“三區(qū)劃分”是指()A.指揮區(qū)、救治區(qū)、轉運區(qū)B.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污染區(qū)C.熱區(qū)、溫區(qū)、冷區(qū)D.輕傷員區(qū)、重傷員區(qū)、瀕死區(qū)答案:C解析:針對CBRNE等特殊災難,現場劃分為熱區(qū)(污染核心區(qū),僅允許穿戴防護裝備人員進入)、溫區(qū)(過渡區(qū),進行洗消和防護裝備更換)、冷區(qū)(安全區(qū),指揮和后勤保障)。20.對心跳驟?;颊哌M行電除顫時,單相波除顫能量應為()A.120JB.200JC.360JD.500J答案:C解析:單相波除顫儀推薦首次及后續(xù)除顫能量均為360J;雙相波除顫儀首次能量為120-200J(不同設備可能有差異),后續(xù)可選擇相同或更高能量。二、簡答題(每題8分,共5題,40分)1.簡述創(chuàng)傷急救的“VIPCO”原則及其具體內容。答案:“VIPCO”是創(chuàng)傷急救的核心原則,旨在快速識別和處理威脅生命的損傷,具體內容為:V(Ventilation):保持氣道通暢,確保有效通氣。需評估有無氣道梗阻(如舌后墜、異物),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環(huán)甲膜穿刺。I(Infusion):液體復蘇,糾正休克。優(yōu)先輸注晶體液(如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液),嚴重出血時需補充血液制品。P(Pulsation):維持循環(huán),監(jiān)測脈搏和血壓。通過胸外按壓(心跳驟停時)或藥物(如腎上腺素)維持有效循環(huán)。C(Controlofbleeding):控制出血。根據出血類型(動脈、靜脈、毛細血管)選擇加壓包扎、止血帶、手術等方法。O(Operation):手術干預,處理無法通過非手術控制的損傷(如內臟破裂、大血管損傷)。2.簡述燒傷患者的現場急救步驟及注意事項。答案:燒傷現場急救遵循“沖-脫-泡-蓋-送”原則:①沖(Cooling):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燒傷部位(水溫15-20℃),持續(xù)20-30分鐘(化學燒傷需更長時間),終止熱力損傷。②脫(Remove):在沖洗同時去除燃燒或熱液浸透的衣物,避免強行撕扯(可用剪刀剪開),防止皮膚撕脫。③泡(Soak):對面積較小的燒傷(<10%體表面積),可繼續(xù)浸泡在冷水中10-15分鐘,緩解疼痛和腫脹。④蓋(Cover):用清潔無菌敷料或干凈布料覆蓋創(chuàng)面,減少污染和水分蒸發(fā)。避免使用有絨毛的織物(如毛毯)或涂抹牙膏、醬油等(可能加重感染)。⑤送(Send):轉運至有燒傷專科的醫(yī)院。注意:大面積燒傷(>30%)或合并吸入性損傷、休克者需優(yōu)先處理,避免長途顛簸;轉運前建立靜脈通道,補充液體(成人按Parkland公式:4ml×體重kg×燒傷面積%,傷后8小時輸半量,16小時輸另一半)。3.試述災難現場分診的目的、常用方法及各優(yōu)先級的處理原則。答案:災難現場分診的目的是在有限資源下,快速識別需優(yōu)先救治的傷員,最大化挽救生命。常用方法包括START法(簡單分類和快速治療)、SALT法(分揀、評估、救生干預、治療/轉運)等,以START法最常用。START法分診優(yōu)先級及處理原則:①紅色(優(yōu)先1級):危及生命但可救治的損傷(如張力性氣胸、活動性大出血、呼吸頻率>30次/分或<10次/分),需立即處理(1小時內)。②黃色(優(yōu)先2級):有潛在生命危險但可延遲處理的損傷(如閉合性骨折、無休克的內臟損傷),處理時間可延遲至2-4小時。③綠色(優(yōu)先3級):輕傷(如輕度燒傷、表淺裂傷),可在4小時后處理或門診治療。④黑色(死亡/瀕死):無法救治的損傷(如廣泛性腦損傷、心臟停搏且無復蘇可能),僅提供舒適照護。4.簡述心肺復蘇(CPR)的有效指標及終止條件。答案:CPR有效指標:①可觸及大動脈(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收縮壓≥60mmHg;②面色、口唇、甲床由發(fā)紺轉為紅潤;③散大的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恢復;④自主呼吸恢復;⑤意識逐漸恢復(如眼球活動、呻吟)。終止CPR的條件:①患者恢復自主循環(huán)和呼吸(成功復蘇);②有合法授權人員(如醫(yī)師)確認患者死亡(如尸斑、尸僵出現,或經30分鐘以上CPR無生命體征恢復且無進一步復蘇可能);③環(huán)境安全受到威脅(如火災、爆炸),無法繼續(xù)施救;④施救者因體力不支無法繼續(xù)(需尋找替代者)。5.試述擠壓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急救處理要點。答案:擠壓綜合征是肢體或軀干長時間受壓(>4-6小時)后,肌肉缺血壞死,釋放肌紅蛋白、鉀離子、乳酸等物質,導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發(fā)病機制:受壓組織缺血→細胞缺氧→ATP耗竭→細胞膜通透性增加→鈣離子內流→肌肉細胞壞死→肌紅蛋白釋放入血→腎小管堵塞(酸性環(huán)境下肌紅蛋白沉淀)→急性腎損傷;同時,高鉀血癥(細胞內鉀釋放)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臨床表現:①局部表現:受壓肢體腫脹、皮膚發(fā)紺或蒼白、感覺減退或消失、被動牽拉痛(肌肉壞死標志);②全身表現:少尿或無尿(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癥(心律失常、心電圖T波高尖)、代謝性酸中毒(深大呼吸)、意識障礙(毒素蓄積)。急救處理要點:①解除壓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緩慢移除壓物(避免突然解除導致大量毒素入血);②肢體制動:減少肌肉進一步損傷,避免抬高(降低靜脈回流,減少毒素吸收);③液體復蘇:早期大量輸注晶體液(如乳酸林格液),維持尿量>30ml/h(促進肌紅蛋白排出),堿化尿液(靜脈輸注碳酸氫鈉,pH≥6.5)防止肌紅蛋白沉淀;④處理高鉀血癥:葡萄糖+胰島素(促進鉀離子向細胞內轉移)、葡萄糖酸鈣(對抗鉀離子對心肌的毒性),嚴重時行血液透析;⑤切開減壓:骨筋膜室綜合征(肢體腫脹、壓力>30mmHg)時需行筋膜切開術,緩解肌肉缺血;⑥監(jiān)測指標:尿量、血肌酐、血鉀、血氣分析等。三、案例分析題(20分)案例:某城市發(fā)生6.5級地震,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發(fā)現以下5名傷員:傷員A:35歲男性,被重物砸中胸部,意識清醒,呼吸急促(35次/分),左側胸廓塌陷,可觸及骨擦感,左肺呼吸音消失,血壓90/60mmHg。傷員B:5歲兒童,被埋壓3小時后救出,雙下肢腫脹、皮膚發(fā)紺,主訴“腿疼”,無開放性傷口,尿量減少(約5ml/h)。傷員C:60歲女性,頭部撞擊墻面,意識模糊(GCS評分9分),右側瞳孔散大(4mm),左側肢體活動障礙,鼻腔有血性液體流出。傷員D:22歲女性,左前臂被玻璃劃傷,傷口長約8cm,活動性出血(暗紅色),意識清醒,血壓110/70mmHg。傷員E:45歲男性,無明顯外傷,訴“心慌、頭暈”,既往有冠心病史,心電圖示室性心動過速(心率180次/分)。問題:1.請用START法對上述傷員進行分診,標注優(yōu)先級(紅色/黃色/綠色/黑色)。2.針對傷員A和B,分別列出現場急救措施。3.說明傷員C的可能診斷及關鍵處理步驟。答案:1.分診結果:-傷員A:紅色(張力性氣胸或多根多處肋骨骨折致連枷胸,呼吸頻率>30次/分,血壓偏低,危及生命需立即處理)。-傷員B:紅色(擠壓綜合征,少尿提示急性腎損傷,高鉀血癥風險,需緊急液體復蘇)。-傷員C:紅色(顱內出血可能,GCS評分9分(中重度腦損傷),右側瞳孔散大提示腦疝,需立即降顱壓)。-傷員D:黃色(前臂靜脈出血,生命體征平穩(wěn),可延遲處理)。-傷員E:紅色(室性心動過速可能進展為室顫,需立即抗心律失常治療)。2.傷員A的現場急救措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