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詩詞三首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情境任務(wù)導學案)(原卷版)_第1頁
第14課詩詞三首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情境任務(wù)導學案)(原卷版)_第2頁
第14課詩詞三首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情境任務(wù)導學案)(原卷版)_第3頁
第14課詩詞三首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情境任務(wù)導學案)(原卷版)_第4頁
第14課詩詞三首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情境任務(wù)導學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4課在失意中高歌在困境中突圍——《詩詞三首》導學案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誦讀三首詩詞,了解寫作背景,理解其內(nèi)容,體會詩人情感。2.梳理詩人的情感變化軌跡,分析體會作品的意蘊和藝術(shù)特色。3.學習古人面對人生困境時的積極態(tài)度,做一個樂觀豁達的人。重點難點重點難點1.理解三首詩詞的內(nèi)容,梳理詩人的情感變化軌跡,分析體會作品的意蘊和藝術(shù)特色。2.了解寫作背景,學習古人面對人生困境時的積極態(tài)度,做一個樂觀豁達的人。第一課時學習《行路難(其一)》——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知識積累1.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象豐富,夸張奇特,形成了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風格。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2.寫作背景本詩應(yīng)該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寶三年(744)離開長安時所作。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被世人稱作“詩仙”,其才華雖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入京后,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貴的排擠,僅一年多就被“”。天寶三年,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其一)》。3.文體知識樂府詩:本指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樂歌,后用以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靶新冯y”是樂府古題,樂府詩是一種體詩?!稑犯忸}》:“《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以及離別悲傷之意?!?。李白以此為題寫了三首詩,這里選的是第一首。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任務(wù)一:讀詩歌之意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2.釋讀詩歌(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任務(wù)二:品行路之難1.尋找詩眼《行路難(其一)》的詩眼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2.品讀艱難反復品讀,說說你從詩句中讀出了李白的哪些“難”?(提示:可從心境和處境等方面思考)(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差直萬錢。(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結(jié)合詩句中的動詞,思考:斗酒詩百篇的李白此時為何“不能食”“心茫然”?寫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思考:詩句中的“黃河”“太行”是指現(xiàn)實世界中的黃河、太行嗎?此處作者傳達了怎樣的深意?(4)歧路難辨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四句詩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樣?表達效果如何?李白之難:任務(wù)三:探心路之瀾1.從他的人生歷程圖中,可以看出一輩子沒有受到重用,他的夢想并為實現(xiàn)。李白會因為被賜金放還就放棄自己的夢想嗎?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情感波瀾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繪制詩人心路歷程圖。結(jié)合全詩,體會詩人的情感波瀾。(將相應(yīng)的序號填入方框內(nèi))A苦悶憤怒B希望期待C自信昂揚D茫然無奈E束手無措→→→→3.精神突圍(1)積極入世與歸隱山林、田園,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封建文人內(nèi)心深處最根本的矛盾。陶潛: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鮑照: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李白并沒有歸隱,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化解心路波瀾,完成了精神的突圍。他入京求官時:;他面對權(quán)貴時:;他流放夜郎時:;他身處困境時:。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按要求默寫句子。(1)《行路難》中通過動作細節(jié)描寫刻畫,形象揭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的句子:,。(2)《行路難》中形象生動地正面描寫“行路難”的詩句是:,。(3)詩人引用兩個典故,表示世路雖艱,但自己對前途并未喪失信心的句子是:,。(4)表明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2.下列對《行路難(其一)》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這首詩以夸張的筆法領(lǐng)起,“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讓人感受到歡樂的宴飲氣氛和詩人愉悅的心情。B.“閑來垂釣”這兩句運用呂尚垂釣碧溪和伊尹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詩人渴望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C.“行路難”四句節(jié)奏短促,是急切不安的內(nèi)心獨白,傳達出詩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追求的復雜心理。D.詩人用浪漫的筆法書寫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詩作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變化,可謂蕩氣回腸。課后任務(wù)課后任務(wù)1.背誦并默寫《行路難(其一)》。2.推薦閱讀:李白的《將進酒》。學習反思學習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課時學習《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愿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知識積累1.作者簡介劉禹錫,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有“”之稱。晚年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因與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又與白居易多有唱和,并稱“”。代表作有《秋詞》《竹枝詞》《浪淘沙》等。著有《劉夢得文集》。2.寫作背景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因參與王叔文組織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為遠州刺史,隨即加貶遠州司馬,行至江陵,改貶連州刺史。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與柳宗元等人奉詔還京。但不久又因題詩被貶為播州刺史,后改為連州刺史。長慶元年(821年)冬,劉禹錫被任為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刺史。長慶四年(824年)夏,調(diào)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寶歷二年(826年)奉調(diào)回洛陽,從初次被貶到這時,前后共歷二十三年。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冬,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jīng)揚州,與罷蘇州刺史后也回歸洛陽的相會時所作。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擊盤,吟詩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劉禹錫長期被貶的不幸遭遇鳴不平。劉禹錫感慨萬端,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答謝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白居易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任務(wù)一:讀詩歌之意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2.釋讀詩歌(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任務(wù)二:品行路之難1.尋找詩眼《行路難(其一)》的詩眼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2.品讀艱難反復品讀,說說你從詩句中讀出了李白的哪些“難”?(提示:可從心境和處境等方面思考)(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差直萬錢。(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結(jié)合詩句中的動詞,思考:斗酒詩百篇的李白此時為何“不能食”“心茫然”?寫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quán)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思考:詩句中的“黃河”“太行”是指現(xiàn)實世界中的黃河、太行嗎?此處作者傳達了怎樣的深意?(4)歧路難辨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四句詩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樣?表達效果如何?李白之難:任務(wù)三:探心路之瀾1.從他的人生歷程圖中,可以看出一輩子沒有受到重用,他的夢想并為實現(xiàn)。李白會因為被賜金放還就放棄自己的夢想嗎?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情感波瀾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繪制詩人心路歷程圖。結(jié)合全詩,體會詩人的情感波瀾。(將相應(yīng)的序號填入方框內(nèi))A苦悶憤怒B希望期待C自信昂揚D茫然無奈E束手無措→→→→3.精神突圍(1)積極入世與歸隱山林、田園,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封建文人內(nèi)心深處最根本的矛盾。陶潛: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鮑照: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李白并沒有歸隱,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化解心路波瀾,完成了精神的突圍。他入京求官時:;他面對權(quán)貴時:;他流放夜郎時:;他身處困境時:。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按要求默寫句子。(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描寫詩人長年被貶偏遠之地,飽含無限辛酸的詩句是:,。(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的詩句是:,。(3)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達詩人對生活對未來積極樂觀的詩句是:,。2.下面對《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作者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情。B.首聯(lián)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憤激心情。C.頷聯(lián)借用“聞笛賦”和“爛柯人”兩個典故,抒發(fā)了詩人懷念友人之情和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D.頸聯(lián)的“沉舟”和“病樹”兩句,詩人借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含哲理,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無奈、惆悵與嘆息。課后任務(wù)課后任務(wù)1.背誦并默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微寫作:跨越千年,劉禹錫我想對你說——。學習反思學習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課時學習《水調(diào)歌頭》——明月圓中秋,朗朗照古今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知識積累1.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號“”,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同列“唐宋八大家”。其詞開創(chuàng)豪放一派,對后世影響很大,與辛棄疾并稱“”。他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詩文集有《東坡七集》,詞集有《東坡樂府》。2.寫作背景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這一時期,蘇軾因為與當權(quán)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zhuǎn)在各地為官。他曾經(jīng)要求調(diào)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轉(zhuǎn)眼已七年未得團聚了。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3.文體知識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等,是一種押韻的、可以配樂歌唱的文體。詞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稱“”,詞牌規(guī)定了詞的格式(詞的闋數(shù)、句數(shù)、每句的字數(shù)),即:詞有定句,句有定字,所以創(chuàng)作詞稱“填詞”,依調(diào)填詞為“倚聲”。詞的段落叫做,也叫做,詞中聲韻的規(guī)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宋詞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兩大派別,豪放派代表詞人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代表詞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課堂探究任務(wù)一:讀懂詞中意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2.釋讀詞意(1)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3)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任務(wù)二:感受詞中月1.識“月”自由朗讀全詞,結(jié)合注解和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說說從本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一輪怎樣的月?示例:我發(fā)現(xiàn)了高懸夜空的一輪圓月——小序中”丙辰中秋”,“何事長向別時圓”中秋之月形態(tài)美。2.對“月”面對這樣一輪皎潔、清冷、流轉(zhuǎn)的明月,作者是否與月亮有過交流與對話呢?全詞圍繞“月”字寫了哪些行為?請在“月”字前加上一個合適的字(動詞)。()月——()月——()月——()月——()月——()月示例:問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薄安恢焐蠈m闕,今夕是何年。”任務(wù)三:體悟詞中情1.讀小序讀詞前小序,結(jié)合下列鏈接材料,說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體會到了詞人哪些感情?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鏈接材料:《宋史·蘇轍傳》中載:“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艾,近古罕有?!碧K轍在《超然臺賦序》中說:“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析上闋(1)朗讀下面的詞句,揣摩蘇軾“問月”時的心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恢焐蠈m闕,今夕是何年?!?)賞析“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盇.結(jié)合鏈接背景,思考:詩人為什么會有“歸去”的想法?鏈接背景:1057年,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二名。1069年,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政”,恩師歐陽修等一批官員被貶,蘇軾自求外放,調(diào)任杭州通判。十年間,調(diào)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1079年,因作詩諷刺新法,卷入“烏臺詩案”,被捕下獄,坐牢103天,幾瀕臨被砍頭的境地。B.“欲”和“恐”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心理?(3)結(jié)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闭f說詞人是如何解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的?情感變化軌跡:3.析下闋(1)“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的主語是什么?“無眠”的人指誰?為什么“無眠”?(2)“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作者為什么說月兒對人怨恨呢?(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與月二者有什么共通的地方?你從中領(lǐng)悟到了詞人怎樣的心理變化?(4)如何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情感變化軌跡:4.補小序通過分析整首詞,你覺得詞寫作的目的,除了懷子由外,還有什么,請補充詞前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