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匯編:阿基米德原理_第1頁
2021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匯編:阿基米德原理_第2頁
2021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匯編:阿基米德原理_第3頁
2021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匯編:阿基米德原理_第4頁
2021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匯編:阿基米德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匯編

阿基米德原理

一、單選題

1.(2021?北京海淀?八年級期末)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

10N:用細(xì)線拴一實心小球,將小球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2N;將細(xì)線剪斷,小球沉到

容器底部靜止,如圖丙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4N,水始終未濫出,取g=10N/kg,水的密度p次=1.0x

103kg/m3,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lliiOio

/7〉/〃力方力力》夕方,/

甲乙丙

A.小球所受重力為4N

B.小球的密度為2xl03kg/m3

C.圖丙中小球?qū)θ萜鞯椎膲毫?N

D.圖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比圖乙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2N

2.(2021.北京通州?八年級期末)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裝滿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將體積相同的兩個小球

A、B分別放在甲、乙燒杯中,小球靜止時如圖所示。A、B兩個小球的密度分別為/u和外,甲、乙兩杯水對容器

底的壓強(qiáng)分別為p/和0z,A、B兩個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別是0和外,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入和則下列

判斷中正確的是()

甲乙

A.PA>PBB.pr>p2C.FA>FBD.FI<F2

3.(2021?北京通州?八年級期末)關(guān)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不受浮力

B.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是液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

C.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D.在液體中上升的物體受浮力、下降的物體不受浮力

二、雙選題

4.(2021.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溢水杯盛滿水放于水平桌面,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實心鐵塊,鐵塊

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將鐵塊浸沒在水中(未接觸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燒杯,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為八。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鐵塊受到的浮力/浮=B-B

B.小燒杯中水的重力G=B-B

C.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力廠甲=_Fz

D,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qiáng)p用<pz

5.(2021?北京朝陽?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一個平底輕質(zhì)薄塑料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塑料杯的底面積為

0.005m2,高為0.12m,杯中裝滿水,水的質(zhì)量為0.8kg,將邊長為5cm、質(zhì)量為150g的正方體物塊緩慢放入水中,

g取10N/kg,當(dāng)該物塊靜止時,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水對杯底的壓力為6NB.杯底對桌面的壓力為9.5N

C.水對杯底的壓強(qiáng)為1200PaD.杯底對桌面的壓強(qiáng)為1650Pa

四、填空題

6.(2021.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把一圓柱形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將圓柱形物體逐漸浸入某種液體中,

觀察并記錄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1)當(dāng)V=4xl0-4mW,F=N;

(2)所用液體密度為kg/m3?

Wm31X1042x10-43x10"4x10*5x10-46x10"

F/N4.23.42.61.00.2

五、實驗題

7.(2021.北京東城?八年級期末)某同學(xué)按照如圖所示的操作,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比較A、B、C三個圖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有關(guān);

(2)比較___________三個圖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該物體的密度為kg/m3o(g取1味儂,P^=l-0xl0kg/m3')

8.(2021.北京海淀.八年級期末)在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大小關(guān)系的實驗中,小明的操

作過程如圖所示。

甲乙丙丁

實驗步驟:

①用細(xì)線將物塊系好,掛在已調(diào)零的彈簧測力計掛鉤上,測出物塊所受的重力G物;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所受

的重力G將(如圖甲),將數(shù)據(jù)分別記錄在表格中;

②將一定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如圖乙);

③將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的物塊浸沒在溢水杯內(nèi)的水中,不接觸溢水杯,同時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物塊靜止、

待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流出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如圖丙),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④將步驟③中裝有溢出水的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測出小桶和溢出水的總重G總(如圖?。?,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

格中;

⑤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物體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并與G郁=G^-G襦進(jìn)行比較。

(1)請補(bǔ)充步驟⑤中的表達(dá)式?浮=(用上述測量量的符號表示);

(2)請指出小明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小明改正了上述的問題后,重新正確地進(jìn)行了實驗,并通過實驗得到尸浮與G郁的關(guān)系?,F(xiàn)將物塊懸掛在彈簧測

力計的掛鉤上;使物塊逐漸浸入溢水杯中、在此過程中記錄了多組物塊浸入水中不同體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尸,

及通過測量G#得到物塊受到的浮力?浮,最后根據(jù)記錄的多組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物塊所受的

重力為______N。當(dāng)浮力是2$N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

F/N

9.(2021.北京通州?八年級期末)小明通過實驗驗證了浸在液體中的物塊受到的浮力廠冷于物塊排開液體的重力G

其正確操作過程如圖甲、乙、丙所示,圖中B、F?、6、局分別表示對應(yīng)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若用B、F2、

F3、居分別表示出尸浮與G掰正,則尸浮=,G排戒=o

甲乙丙

六、計算題

10.(2021?北京東城?八年級期末)空載輪船(包括機(jī)器設(shè)備和工作人員)質(zhì)量為2x103kg,輪船的滿載排水量為

3

9x10kg,g=10N/kg求:

(1)停泊在港口碼頭的空載輪船,受到水的浮力;

(2)該輪船最多能裝載多少千克貨物?

11.(2021?北京海淀.八年級期末)如圖所示,將一個長、寬、高分別為3cm,2cm,15cm的長方體實心鐵塊,直立

放在溢水杯底(鐵塊與杯底不密合)。向溢水杯內(nèi)緩慢注水,當(dāng)溢水杯中的水面與溢水口相平時水深h=10cm。己

33

知水的密度p次=1。xi0kg/m-取9=10N/kg,求:

(1)水對溢水杯底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大小p;

(2)鐵塊所受的浮力大小尸??;

(3)若僅將鐵塊換為形狀完全相同、質(zhì)量為45g的木塊,請通過計算說明木塊在水中能否保持立在杯底。

12.(2021?北京西城?八年級期末)圖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關(guān)系的圖像。若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zhì)制成質(zhì)

量均為100g的實心物塊,將甲、乙兩物塊疊放,用一根輕質(zhì)細(xì)繩把它們牢固的系在一起后,放入大容器的足量水

中。g取10N/kgo

(1)請通過計算判斷:系在一起的甲、乙物塊在水中靜止時的狀態(tài);

(2)求:系在一起的甲、乙物塊在水中靜止時,排開水的總體積V據(jù).

13.(2021.北京通州.八年級期末)木球被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細(xì)線系住,未能浮出水面,如圖所示。已知:木球的體

積為3xlO-3m3、密度為0.6xl03kg/m3,g取10N/kg。求:

(1)木球受到的重力G木;

(2)木球受到的浮力F浮;

(3)細(xì)線對木球的拉力產(chǎn)枷(畫出木球的受力分析圖)

14.(2021?北京門頭溝?八年級期末)一體積為160cm3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總體積的:,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

(2)木塊的密度。

參考答案

1.D

【詳解】

A.甲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0N,丙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4N,因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為總重力,所以小球

所受重力為4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圖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2N,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球浮力為

F=12N-10N=2N

球體積

F2N

V=—=2x10—3

P9lO^kg/mXl°N/kg

小球的密度為

mG=________IN________=2x12,,3

p=-

v^-10N/kgx2xl0-Vkg/m

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圖丙中小球?qū)θ萜鞯椎膲毫?/p>

F;=G-F=4N-2N=2N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乙丙都是完全浸沒,所以液面相平,根據(jù)p=2g%,可知,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qiáng)相同,根據(jù)尸=pS可知,水對容

器底部的壓力相同,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D

【詳解】

由圖知道,小球A漂浮,小球B沉底。

A.由天物<P弼■物體漂浮、0物>0.時物體下沉可知,PA<P*<PB,故A錯誤;

B.由題意知道,兩小球放入兩燒杯后,燒杯內(nèi)水的深度不變,即兩燒杯內(nèi)水的深度相等,由知道,甲、乙

兩杯水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關(guān)系為P產(chǎn)pz,故B錯誤;

C.由圖知道,體積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放在甲、乙燒杯中后,B球排開水的體積較大,

由/爐=/至廠拼知道,B球受到的浮力較大,即FA<FB,故C錯誤;

D.由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知道,小球A漂浮時

F浮A=G探4=GA

小球B沉底時

F浮B=G排B〈GB

因物體對水平面上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G#+(G7jrG#)+G城

Fi=G#+QG獷G排Q+GA=G豺G次

F2=G(G*rG+GB>G#+G次

知道

F1<F2

故D正確。

故選D。

3.B

【詳解】

A.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又適用于氣體,因此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浮力,故A錯誤;

B.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各個方向的壓力,由于上下表面存在高度差,因此只有受到豎直向上的壓力與豎直向下

的壓力無法抵消,即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等于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是液體對物體壓力的合力,故B

正確;

C.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故C錯誤;

D.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與物體在液體上升和下降無關(guān),故D錯誤。

故選B。

4.BC

【詳解】

A.由圖知道,B為鐵塊浸沒水中前的拉力(等于鐵塊的重力),仍為鐵塊浸沒水中后的拉力,由稱重法測浮力知

道,鐵塊受到的浮力

Fff=Fi-F2

故A錯誤;

B.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鐵塊所受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所以小燒杯中水的重力(排開水的重力)

G=F/f=Fi-F2

故B正確;

C.鐵塊浸沒在水中后,水面高度不變,水對杯底的壓強(qiáng)不變,由尸=pS知道,水對杯底的壓力不變,溢水杯的重

力不變;因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力與溢水杯的重力之和,所以,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力不變,

F行Fz

故C正確;

D.甲乙液面相平,且液體均為水,由知道,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qiáng)相等,故D錯誤。

故選BC。

5.ACD

【詳解】

AC.水始終是滿的,水對杯底的壓強(qiáng)為

33

p=p水gh=1x10kg/mx1ON/kgxO.l2m=1200Pa

水對杯底的壓力為

F=pS=1200Pax0.005m2=6N

故AC正確;

BD.正方體體積

V=(5cm)3=125cm3

正方體密度

m150

P=V=必告g=L2g/cm

vxziDcm

大于水密度,所以正方體沉底,排開水重力為

G行尸后p求gV=1x103kg/m3x1ON/kgx125xl()-6m3=1.25N

杯底對桌面的壓力為

F7=m^<g+mg-G^=O.8kgxlON/kg+O.15kgxlON/kg-1.25N=8.25N

杯底對桌面的壓強(qiáng)為

&_8.25N

P2=1650Pa

S~0.005m

故B錯誤,D正確。

故選ACDo

6.1.80.8xl03

【詳解】

(1)(2)[1]⑵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1x10-4m3時,F1=4.2N,則有

Fi=G-Fi=G-pggVi=G-p流gxlxlO"m3=4.2N

同理L=2x10"m3時,F(xiàn)2=3.4N,貝!]有

F2=G-F浮2=G-pggV2=G-p波gx2xl(?4m3=3.4N

聯(lián)立兩式解得

G=5N,p^0.8xl03kg/m3

當(dāng)V4=4x10"m3時

3343

F4=G下浮4=5N-0.8X10kg/mxlON/kgx4xlO-m=1.8N

即當(dāng)V=4xl0"m3時,F(xiàn)=1.8No

7.排開液體的體積ACD4.0x103

【詳解】

(1)口]比較A、B、C三個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減小,由/產(chǎn)G*/口,物體受到

的浮力變大,所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2)⑵比較A、C、D三個圖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由尸所G-尸行知,物體所

受的浮力大小不同,所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3]由圖知,物體重4N,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尸折G-尸聲4N-3N=1N

由尸所.眩gV渭物體的體積

尸浮

IN4

v/2—==1,0x10-m3

「水g1.0xlO'kg/m?x10N/kg

物體的密度

mG

4N=4xlO^kg/m?

鼻歹=證=球高-4

X1.0X10m3

8.G物一F溢水杯中未裝滿水41.5

【詳解】

(1)山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浸入液體前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之差,即?浮=6物一乙

(2)[2]分析整個實驗過程可知,圖乙中小明將水倒入溢水杯中時,溢水杯中未裝滿水,這樣就會導(dǎo)致溢出的水偏

少,導(dǎo)致測量結(jié)果錯誤。

(3)[3]當(dāng)物體受到的浮力為0時,物體還未浸入液體中。物體重力就等于物體還未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

數(shù)。分析圖可知,當(dāng)物體受到的浮力為0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尸=4N,故物體重力為4N。

[4]分析圖可知,當(dāng)浮力是2.5N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L5N。

9.Fi—尸2F4—F}

【分析】

利用稱重法可得出浮力的大小,通過測量排出的水重也能得出浮力的大小,而這正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內(nèi)容,即浸入

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詳解】

口]由圖中實驗甲、乙可知,物體重力是a,物體放入水后彈簧測力計顯示物體的重力是無,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

尸浮=&一尸2。

⑵由丙可知,物塊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G/液=F4-&。

43

10.(1)2X10N;(2)7X10kg

【詳解】

解:(1)空載輪船漂浮在水面靜止受浮力

F浮=G=mg=2X103^x10N/kg=2x10‘N

(2)設(shè)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小則

F=m排水g

船滿載靜止在水面。受平衡力,即

F=G+G貨

貨物的重力

G貨=尸—G=(9x1。3kg—2xlO^kg)x10N/kg=7x10‘N

貨物質(zhì)量

4

G貨7x10Q

TH掙=...——--------N--7X10

4910N/kg—8

答:(1)停泊在港口碼頭的空載輪船,受到水的浮力是2x10,N;

3

(2)該輪船最多能裝載多少千克貨物是7X10kgO

11.(1)103Pa;(2)0.6N;(3)不能

【詳解】

解:(1)水對溢水杯底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

P=Pgh=1-0X10'kg/mXl()N/kgx0.1m=103Pa

(2)鐵塊浸沒體積

V=0.03mx0.02mx0.1m=6xl0-5m3

鐵塊所受的浮力

3353

F=pgV=1.0x10kg/mx10N/kgx6xlQ-m=0.6N

(3)假設(shè)保持直立,則木塊收到浮力也是0.6N,木塊重力為

G=mg=0.045kgx10N/kg=0.45N<0.6N

所以不能立在杯底。

答:(1)水對溢水杯底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ICPPa;

(2)鐵塊所受的浮力0.6N;

(3)不能保持立在杯底。

12.(1)上浮直至漂?。?2)0.0002m3

【詳解】

33由P=£知道,物塊甲乙的體積分別是

(1)由圖像知道,p#=2g/cm,pz=0.5g/cm,

m甲100。

丫甲=--=-------=50DU3

93cm

P甲,。/cm

m7

曝=11。。.=200cm3

P乙0,5g/cm

若系在一起的甲乙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則受到的浮力

/浮次gV行10x103kg/m3xlON/kgx25OxlO-6m3=2.5N

甲乙的總重力

G.e=m/g=0.2kgx10N/kg=2N

由于尸浮/>G總所以系在一起的甲乙物塊將上浮直至漂浮。

(2)因為系在一起的甲乙物塊靜止時漂浮所以

尸浮2=G〃=2N

由尸浮2=2次gV措總知道,排開水的總體積

排心P7Kg1-0xl03kg/m3x^^N/k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