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_第1頁
2020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_第2頁
2020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_第3頁
2020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_第4頁
2020年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試卷匯編: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中物理匯編

機械運動章節(jié)綜合

一、單選題

1.(2020?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下列長度單位,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A.km,m,dm,cm,mm,pm,nmB.km,m,dm,cm,pm,nm,mm

C.nm,pm,mm,cm,dm,m,kmD.mm,gm,cm,dm,m,km,nm

2.(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

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山B.船C.房屋D.河岸

3.(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B.誤差就是測量中產生的錯誤

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D.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

4.(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2017年4月,中國航天的“快遞小哥”-“天舟一號”在太空中與“天宮二號”

空間站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此時說“天宮二號”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A.“天宮二號

B.太陽

C.“天舟一號”

D.地球

5.(2020?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為小明先后連續(xù)記錄下的兩張街景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A.以卡車為參照物,路燈是向左運動的

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馬路旁的樹木是靜止的

C.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卡車是向左運動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卡車、小轎車、自行車,速度最小的是卡車

6.(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關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測量的方法正確,就可以消除誤差

B.采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誤差

C.在測量過程中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就會造成實驗誤差

D.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測量的誤差越來越小,但都不能避免誤差

7.(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在下列有關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得快

B.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路程長

C.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速度大的物體運動的時間短

D.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若運動的路程相同,所用時間長的物體速度大

8.(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由陸、海、空三軍航空兵

組成的12個空中梯隊,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陣容接受檢閱。圖所示是某架飛機懸掛黨旗勻速通過天安門上空的情

景。懸掛在飛機鋼索上特制的黨旗顏色鮮艷、狀態(tài)舒展,又不擺動,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飛機為參照物,黨旗是運動的

B.以天安門為參照物,黨旗是運動的

C.以黨旗為參照物,飛機是運動的

D.以飛機駕駛員為參照物,飛機是運動的

9.(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小明去上學,他先以2m/s速度走了1分鐘,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鐘,最

后1分鐘以lm/s的速度步行到學校。則小明從家到學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

A.2m/sB.3m/sC.4m/sD.5m/s

10.(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為響應“綠色出行”的號召,三個好朋友決定選擇不同的低碳環(huán)保方式出行。小劉

騎電動車以18km/h的速度平穩(wěn)前進;小韓以4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王騎自行車出行,他每分鐘通過的路程為

270m。關于三者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劉速度最大B.小韓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樣大

11.(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甲、乙兩輛車沿著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時,它們行駛的路程s隨時間r變化的圖

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B.前3s內,甲車的速度等于乙車的速度

C.當仁3s時,乙車通過的路程是90mD.當仁5s時,甲、乙兩車相距40m

12.(2020?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兩個做勻速直線的物體甲、乙,它們的速度之比是2:3,通過的路程

之比為是3:5,那么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時間之比是()

A.2:5B.5:2C.9:10D.5:8

二、多選題

13.(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是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r圖像,由圖像可知

()

A.0~5s,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

C.0~25s,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D.10~20s,乙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

14.(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得越快,速度越大

B.物體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D.通過相等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三、填空題

15.(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甲、乙兩車沿公路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4倍,甲車行

駛的時間與乙車行駛時間之比是1:3,則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0

16.(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甲、乙兩輛汽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之比是4:3,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2:5,運動的時間之比是o

17.(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口罩之所以能夠防病毒是因為其主要材料熔噴布,其結構能阻攔直徑最小為

5nm=m的飛沫。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約為100nm=____m,由于其材料會把病毒吸附在上邊,所以為了自己

和他人的安全防護病毒的主要途徑是戴好口罩。

18.(2020?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做誤差。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

料制成的,且這種金屬材料在溫度變化時熱脹冷縮很明顯,那么在嚴冬季節(jié)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

比夏天測量時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9.(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l)5cm=______m(2)6min=s

(3)15m/s=____km/h(4)5nm=m

20.(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是cmo

21.(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l)50cm=m(2)6|im=nm

(3)1Om/s=_______km/h(4)2h=s

22.(2020?北京?北師大實驗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是比較速度大小的兩種方法,速度定義。=;的研究方法與

圖中(填“甲”或“乙”)相同。如果用£(填“能”或“不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這與圖中(填

S

“甲”或“乙”)研究方法相同。

四、實驗題

23.(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小陽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他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刻度尺測出AC、AB間的距禺S]、$2;

②將小車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釋放,用停表測出小車經過AC的時間h;

③將小車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釋放,用停表測出小車經過AB的時間功;

④將小車從斜面上2點由靜止釋放,用停表測出小車經過BC的時間匕;

(1)該實驗的原理是;

(2)如果小車過了8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通過S2的平均速度%將會(選填“偏大”或“偏小”);

(3)小車通過全程Si的平均速度為巧,通過S2的平均速度為為,則打v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由以上實驗可知,小車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C段的平均速度如c==(請用測量量的字母表

示)。

24.(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在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小偉和大富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測出

了小車通過AC段的平均速度叼和段的平均速度V2=

(2)實驗中應該選擇斜面的坡度較(選填“大”或“小”),這樣可以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

(3)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VIV2o(選填“大于”或“小于”)

(4)如果在實驗中兩人沒有保持同步,小偉先釋放了小車,大富才開始計時,他們測得的平均速度會(選填

“偏大”或“偏小”)。

25.(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小陽用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測量平均速度。

(1)該實驗的原理是;

(2)該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停表和;

(3)小車通過全程S/的平均速度為V/,通過上半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為V2,則V/V2;

(4)小陽還想探究不同質量的物體從斜面上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應該讓質量______(選填:“相同”或

“不同”)的小車,從同一斜面的(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滑下,通過測量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所用

的來比較平均速度。

五、計算題

26.(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學八年級期中)圖中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全長55km.若一

輛汽車以lOOkm/h的速度通過港珠澳大橋,需要用多少分鐘?

27.(2020?北京四中八年級期中)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區(qū)間測速”裝置,用于監(jiān)測汽車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

速度。如果汽車的平均速度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為超速。如圖所示為某段高速路上的區(qū)間測速標志。

該區(qū)間的路程為20km,現(xiàn)在有一輛汽車通過該區(qū)間的時間為12min,請你通過計算說明這輛汽車通過該區(qū)間是否

超速。

28.(2020?北京八中八年級期中)從地面向月球發(fā)射一束激光,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激光發(fā)出后,經過2.4s

反射回地球,求: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光速取c=3xl08m/s)要求:(1)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依據(jù)的主要公式;

(2)代入數(shù)據(jù);

參考答案

1.C

【詳解】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常用單位從小到大依次為nm、|im>mm、cm、dm、m、km等。

故選C。

2.B

【分析】

同一物體在選擇不同參照物時,它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一樣。

【詳解】

A.若以山為參照物,群山是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

B.因為船相對于水及岸邊陸地均是運動的,若以船為參照物,那么群山是向后運動的,B符合題意;

C.以房屋為參照物,山是靜止的,C不符合題意;

D.以河岸為參照物,山是靜止的,沒有運動,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3.A

[詳解:]

A.在測量時由于多種因素會造成測量結果有時偏大,有時偏小,所以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讓測量結果更接

近真實值,減小實驗誤差;故A正確;

BC.誤差是由于測量儀器、測量環(huán)境、測量要求以及測量人引起的,是必然存在的,只能減小不能消除;而錯誤

是由于不按測量要求進行測量得到的測量結果,是可以避免的;故BC錯誤;

D.選用精密的儀器只能減小誤差,不能消除誤差;故D錯誤。

故選A?

4.C

【分析】

在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時要先選擇一個物體,假定該物體不動,這個物體是參照物;

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斷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

[詳解:]

A、討論“天宮二號”的相對運動狀態(tài),不能以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故A不符合題意;

BD、以地球、太陽為參照物,“天宮二號”與地球、太陽、月亮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故“天宮二號”是運動的,故

BD不符合題意;

C、以“天舟一號”為參照物,“天宮二號”的位置沒有變化,故說“天宮二號”是靜止的選擇的參照物是“天舟一號”,

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睛】

本題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所選參照物,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5.D

【分析】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相對的,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物體可能呈現(xiàn)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

首先由圖片判斷出轎車和卡車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據(jù)參照物的不同,來判斷樹、騎自行車的人、卡車的運動方

向.比較物體的運動快慢,可以是相同的時間看物體一定的距離,也可以是相同的距離比較物體所用的時間.

[詳解:]

A.以卡車為參照物,路燈向右運動,故A錯誤;

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樹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以自行車為參照物,樹是運動的,故B錯誤;

C.以小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向右運動,故C錯誤;

D.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三者通過的距離,發(fā)現(xiàn)大卡車通過的距離最短,所以大卡車的速度最慢.故D正確.故選

D.

6.D

【詳解】

A.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故錯誤;

B.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只能減小誤差不能消除誤差,故錯誤;

C.在測量過程中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就會造成實驗錯誤,故錯誤;

D.我們在測量過程中只能盡可能的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故正確。

故選D。

7.A

【詳解】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故正確;

B.速度大的物體若運動時間短可能路程小,故錯誤;

C.速度大的物體若運動路程大可能運動時間長,故錯誤;

D.兩個運動的物體相比較,若運動的路程相同,所用時間長的物體速度小,故錯誤。

故選A?

8.B

【詳解】

A.飛機懸掛黨旗勻速通過天安門上空時,黨旗與飛機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以飛機為參照物,黨旗是靜止的,

故A錯誤;

B.飛機懸掛黨旗勻速通過天安門上空時,黨旗與天安門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以天安門為參照物,黨旗是運動

的,故B正確;

C.飛機懸掛黨旗勻速通過天安門上空時,黨旗與飛機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以黨旗為參照物,飛機是靜止的,

故c錯誤;

D.飛機懸掛黨旗勻速通過天安門上空時,飛機駕駛員與飛機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以飛機駕駛員為參照物,飛

機是靜止的,故D錯誤。

故選Bo

9.C

【詳解】

小明同學第一段通過的路程為

120

Si=UiL=2m/sxlmin=2m/sx60s=m

第二段通過的路程為

s17

2=2t2=5m/sx5rnin=5m/sX300s=150C)m

第三段通過的路程為

S3=v3t3=lm/sxlmin=lm/sx60s=60m

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v_12°m+15°°m+6°m_168°m_4

tlmin+5min+lmin420sm/s

故選C?

10.A

【詳解】

小劉的速度為

V7=18km/h=5m/s

小韓的速度為

V2=4m/s

小王的速度為

討-270m_AC,

%一“-4-5m/s

60s

因為

5m/s>4.5m/s>4m/s

故小劉速度最大,故選A。

11.D

【詳解】

A.由圖象可知,甲、乙兩車運動的圖象都是一條斜線,表示其運動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所以甲、乙兩車都在

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C.由s-f圖象可知,前3s內,甲車運動的路程s所90m,乙車運動的路程為

sz=90m-60m=30m

則甲車的速度

M_s_90m_on

尹一工一三"一“m/s

乙車運動的速度

r_s乙_30m_

乙—LIT-lOm/s

比較可知,前3s內,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故BC錯誤;

D.當仁5s時,甲車通過的路程

s^=v^Z=30m/sx5s=150m

乙車通過的路程

sz=vzZ=10m/sx5s=50m

由s-f圖象可知,兩車同時運動,且開始運動時兩車相距S0=60m,故甲、乙兩車相距

4s=s0-=150m-60m-50m=40m

故D正確。

故選D。

12.C

【詳解】

兩個做勻速直線的物體甲、乙,它們的速度之比是2:3,通過的路程之比為是3:5,由1=三可知,甲、乙兩物體的運

V

動時間之比是9:10,故選C。

13.ABD

【詳解】

A.由s-f圖像可知,0~5s甲、乙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符合題意;

B.0~15s,甲、乙兩車路程相等均為30m,故B符合題意;

C.0~25s,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3“一云一2m/s

_s乙_3°m_i

v―一云…m/s

則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不符合題意;

D.10~20s,乙車路程一直為零,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D符合題意。

故選ABD。

14.BC

【詳解】

A.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運動越快表示速度越大,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在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時,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但B中缺少相同路程這個條件,故B錯

誤,B符合題意;

C.物體的速度與通過的路程和運動時間有關,運動時間未知,物體通過的路程長,速度不一定大,故C錯誤,C

符合題意;

D.由可知,通過相等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速度越大,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5.4:3

【詳解】

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速度的4倍,令乙車的速度為v,則甲車的速度為4v,甲車行駛的時間與乙車行駛時間之比

是1:3,令甲車行駛的時間為3則乙車行駛的時間為次,則有

s甲4vt4

s乙v3t3

16.3:10

【詳解】

由速度公式u可知

江火險―左x瞑—2義3_3

t2/S?S?,5410

17.5x10-61X10-7

【詳解】

[1]因為l|nn=10-6m,所以

5pm=5*10-6m

⑵因為lnm=10-9m,所以

7

100nm=100xl0-9m=10-m

18.偏大

【詳解】

由于金屬的熱脹冷縮,嚴冬季節(jié),尺子實際長度收縮變小,而刻度依然是原來標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測量物體的長

度時,其測量結果會偏大。

19.0.05360545X1O13

【詳解】

[1]因為lm=100cm,貝!J5cm=0.05m。

[2]因為lmin=60s,貝!J6min=360so

[3]因為lm/s=3.6km/h,貝!J15m/s=54km/ho

[4]因為lm=109nm,貝U5nm=5xl0-9mo

20.2.80

【詳解】

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A左側與??潭染€對

齊,右側在2.8cm刻度線上,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L=2.80cm。

21.0.56x103367200

【詳解】

(1)口]單位換算可得

50_50x10~2=0.5

rC1m11—1m1111r1l

(2)⑵單位換算可得

6-96x

6pm=6X106m=6x1QXionm=3nm

(3)[3]單位換算可得

10m/s一1°x3.6km/h=36km/h

(4)[4]單位換算可得

2h=2x36oos=7200s

22.乙能甲

【詳解】

口」比較速度有兩種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時間;速度定義的研究方法是相同時間比路程,與圖

乙相同。

⑵能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它的實質是相同路程比時間,與圖甲研究方法相同。

23.u偏小大于

【分析】

(1)測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U

(2)讓小車過了2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平均速度會偏小;

(3)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u=:和小車做加速運動,據(jù)此分析作答;

(4)明確測平均速度的正確操作,根據(jù)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步驟求出3C段的距離和小車通過8C段所用的時

間,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其平均速度。

【詳解】

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u=

⑵⑵過了2點后計時,所計時間偏大,根據(jù)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的情況下,時間偏大,速度就會偏小;

(3)[引小車在斜面上做加速運動,即越接近C點速度越大,則越接近C點平均速度也越大,故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于上一段的平均速度為;

(4)[4]由題意可得,8C段的距離:

SBC=Si-S2,

小車從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釋放,通過BC段所用的時間:

tBC=。,

則小車從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段的平均速度為:

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