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分析》6100字(論文)】_第1頁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分析》6100字(論文)】_第2頁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分析》6100字(論文)】_第3頁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分析》6100字(論文)】_第4頁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分析》61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研究目錄TOC\o"1-3"\h\u15885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策略探索與運用研究 1287011.小學體育課堂融入游戲教學的價值 2177521.1有利于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2224871.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2113821.3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5622.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開展現狀 2241642.1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及實施情況 2268902.1.1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程度 213022.1.2不同體育游戲類型的實施情況 3286422.2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感興趣程度 3230062.2.1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喜愛和參與程度 3100432.2.2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認識 4158442.3體育游戲對體育課堂的提升效果 5234543.提高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水平的策略 58993.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5220233.2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提高學生參與性 6224203.3依據學生認知發(fā)展,創(chuàng)設游戲模式 683363.4立足基本技能,開發(fā)趣味游戲 7摘要: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這門學科的地位一直較低,或直接為其它學科所代替。此外,由于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和枯燥性,部分教師仍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為主,這也讓學生缺乏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由于體育課堂被占用,學生缺乏自主鍛煉的時間,這也不利于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導致近年來我國小學生的亞健康問題更為普遍。為此,體育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借助游戲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本文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A小學師生進行了調查。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首先對體育游戲教學的價值進行了具體闡述:有利于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針對A小學的體育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訪談,深入了解了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和開展情況,以及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感興趣和參與程度。最后從四個方面提出了體育游戲教學的優(yōu)化和提升策略,具體包括: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提高學生參與性;依據學生認知發(fā)展.創(chuàng)設游戲模式;立足基本技能,開發(fā)趣味游戲。研究結論:針對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開展現狀提出了系列針對性的提升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索為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的科學優(yōu)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并以此提升小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各項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價值;策略 1.小學體育課堂融入游戲教學的價值1.1有利于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將體育游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完善應試教育模式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將教學主體從教師轉移到了學生身上,不但提高了現在學生的身體運動能力和促進了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而且還打破了以往的應試教學模式。游戲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改變了以往單一的應試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專業(yè)技能和興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所以,將游戲教學融入到小學體育課堂當中,有利于拓展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并實現體育教學模式的革新。[1]1.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體育游戲一般采用小組活動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集體合作意識,發(fā)展合作能力,還可以在道德素養(yǎng),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比如,在開展“捆綁行動”這一游戲時,老師會把學生們分為不同的組,每個組別在捆綁游戲里同心協力,這既能使學生們在游戲里得到鍛煉,又能促進其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2]1.3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游戲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自由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樂趣與歡樂。體育游戲打破了以往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將體育活動融入到課堂之中,也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生動豐富的體育游戲教學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和學習興趣。游戲教學形式豐富多樣,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3]2.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開展現狀2.1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及實施情況2.1.1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程度表1學校教師對體育游戲的態(tài)度所持態(tài)度支持不支持無所謂人數81012百分百27%33%40%通過對A小學體育教師對體育游戲的重視程度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表1),教師對體育游戲運用表示支持態(tài)度的占比為27%,表示不支持的比例為33%,認為在體育課堂中是否采用游戲教學無所謂比例為40%。由此可見,教師普遍對體育游戲的關注程度不夠高,很多教師對此持有猶豫和觀望態(tài)度,這也導致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游戲教學融入不足,教學模式較為單一。2.1.2不同體育游戲類型的實施情況表2不同體育游戲類型的實施情況分類集中注意力游戲準備活動性游戲放松游戲室內體育游戲體育技術游戲選中次數2123231012頻率75%88%88%40%41%通過對體育游戲類型的實施情況可以看到(見表2):A小學的體育游戲開展形式比較豐富,各種形式都有涉及到。同時,在體育課堂中,運用準備活動性游戲和放松游戲的頻率最高,均為88%,其次是集中注意力類型的游戲,運用頻率達到75%,運用最少的是室內體育游戲和體育技術游戲。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體育游戲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注意力,并將其作為體育活動結束時的放松手段。2.2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感興趣程度2.2.1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喜愛和參與程度表3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程度非常喜歡一般不喜歡非常不喜歡人數12621137占比75.45%12.58%7.78%4.19%通過表3可以看出,表示對體育游戲非常喜歡的學生有126人,比例為75.45%,對體育游戲興趣一般的有21人,比例為12.58%,表示不喜歡體育游戲的學生的有13人,比例為7.78%,認為非常不喜歡體育游戲的學生有7人,占比4.19%。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游戲,僅有極少數學生不喜歡在體育課堂中運用體育游戲。表4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參與程度非常積極一般不太積極不參與人數53324339占比31.74%19.16%25.75%18.35%通過表4可以看出,比較大比例的學生對參與體育游戲表現非常積極,有53名學生,占比為31.74%,是調查人數中占比最高的;對體育游戲的參與積極性一般的學生有32人,占比19.16%;表現不太積極的學生有43人,占比25.75%;不參與的學生有39人,占8.35%。由此可見,學生參與體育游戲不夠積極的比例接近一半比例,表示非常愿意參與體育游戲的比例也僅有31.74%,可見,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整體參與積極性并不夠高,還需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2.2.2小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認識表5學生對體育游戲作用的認識人數占比活躍課堂氣氛6637.5%調動參與積極性3323.7%能使復雜的體育動作技能游戲化、簡易化2413.8%能夠學到運動技能,比如:籃球、足球等2916.2%有利于培養(yǎng)公平競爭意識157.3%從學生對體育游戲的運用功能認知調查中可以看出:認為體育游戲對體育課堂的氣氛活躍有利的比重最大,達到37.3%;其次是認為體育游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達到23.3%;認為體育游戲能夠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占比為16.2%;認為體育游戲能增強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占比最低,僅為7.3%。由此可見,體育游戲大多運用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對于體育游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及公平競爭意識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體育教師還應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注重開發(fā)和挖掘體育游戲的技能性價值和團隊協作精神,科學設計體育游戲,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3體育游戲對體育課堂的提升效果就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課堂的促進作用進行探討時,受訪教師多數認為游戲教學對體育教學和學習效果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例如許多教師都認為:“單調的體育課程并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但是若將游戲融入課程當中就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新穎感,學生就會主動地去參與游戲,這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無形中增強了學生身體素質,進而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課程效果”。但也有些老師認為:“游戲教學雖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游戲教學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上課之初,學生由于對游戲這一新鮮事物的熱情很高,因此在剛開始授課時體育游戲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的注意力,但是隨著反復單調的練習開始后,他們的新鮮感會逐漸喪失,并開始表現出懈怠,也就達不到理想的練習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游戲設計時,還應充分結合教學目標和體育訓練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開展具有趣味性的體育訓練游戲,并注重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群體特點設計更為科學合理的游戲形式,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延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3.提高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水平的策略3.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體育運動通常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游戲中融入與學生生活和興趣相關的情景,讓體育游戲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比如在教授快跑穿過小樹林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把它設計成種樹,澆水,施肥以及保護小樹苗等游戲形式,通過這些游戲項目使學生們懂得基本的種樹知識,也鍛煉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和奔跑能力。把運動項目融入學生們的生活當中,既能夠使學生們在生活中感受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也能夠向學生們滲透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知識。[4]此外,還可以將傳統(tǒng)文化等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情境融入體育游戲中。比如,以我們小學體育中的傳統(tǒng)項目:醒獅游戲,這是一項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在開始教學這項傳統(tǒng)項目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布置舞獅的傳統(tǒng)文化場景和環(huán)境氛圍,通過生動而充滿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豐富場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融入到醒獅游戲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和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正式游戲開始之前,通過多媒體或相關道具等形式,讓學生充分了解醒獅項目的文化底蘊和豐富內涵,通過豐富的情景營造制造生動活潑的游戲代入感,讓學生更樂意參與到這項游戲中去。在正式的醒獅表演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fā)揮這項活動的合作形式,通過角色創(chuàng)設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讓學生在游戲情景中體驗不同的角色,學會團結協作和包容精神。3.2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提高學生參與性在進行體育游戲時,應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游戲活動中去,并且要保證參與者的身體負荷差異不能過大,既要能滿足課堂的趣味性與參與性,又能夠達到體育課堂教學要求。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對傳統(tǒng)體育游戲項目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豐富游戲形式,還可以鼓勵學生對體育游戲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之間的配合度和參與度,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投擲項目的教學中,如果學生需要較長時間地直接使用重物做投擲練習,就不免會感到厭倦勞累和體力不支。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教學中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比如采用沙包、毽子等這種具有一定分量而不太重的東西取代原來的投擲物,并指導學生進行單手投球或者投高遠球的游戲。這樣既能活躍學習氛圍,也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還能獲得良好的課程反饋。[5]再如,在跳繩項目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可以融入游戲形式,改變之前枯燥的反復訓練模式,讓學生更樂意參加練習??梢酝ㄟ^改變跳繩形式和即時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反復練習的參與積極性。比如,比比跳100次誰用的時間少,比比連跳30秒鐘誰跳的個數更多,比比跳150次誰所用的時間更短,“好朋友”伙伴配合一共跳躍200次比時間長短,小組配合共同跳30秒鐘比誰跳的更多,并選擇比賽中的前五名學生給予獎勵。采用這樣更具有競爭力的游戲形式,同學們都很樂意參加,并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刻苦實踐,下一節(jié)課希望能堅持參賽。通過這種跳繩游戲比賽的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也提高了跳繩技術,還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爭勝、樂于協作的團隊精神。3.3依據學生認知發(fā)展,創(chuàng)設游戲模式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完成游戲活動設計時還應著眼于小學生,充分融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來設計游戲。首先,設計體育游戲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發(fā)育發(fā)展等情況都不同,因此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能更好地達到體育教學目標。另外,以明確不同年齡階段學生所適宜從事的運動種類及運動強度為前提來組織和設計體育游戲,并確定游戲內容及形式,也能更好的保障小學生在參加體育游戲時的身體安全,為體育課堂教學的正式開展做準備。比如,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以跑步和做操為主的傳統(tǒng)的熱身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動能力,設計跳繩游戲這種富有趣味性的熱身活動方式來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可讓學生把短繩按對折順序擺好,繞著短繩做慢跑及單腳跨過,雙腳跳過、左右跳過短繩短繩熱身游戲,同學們很樂意參與其中,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為后面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6]其次,要根據小學生群體特征決定游戲形式。學生是體育游戲教學的中心,在進行游戲設計時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還要考慮學生所具有的群體特征。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前,首先要對本班學生做深入的調查了解,把握學生群體對于體育項目的喜好,體育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的基本情況,其次要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分成不同的人群,并設計出不同的游戲內容和形式,這樣才能讓游戲活動發(fā)揮出較好的教學效果。3.4立足基本技能,開發(fā)趣味游戲小學生的本性就是活潑好動,而傳統(tǒng)“填鴨式”的體育教學方式也與小學生“喜動厭靜”的心理需求相違背,這也使得教學效果大大降低。游戲化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符合學生的本性和興趣,還能通過游戲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意識。在體育游戲開發(fā)過程中,還要以學生已掌握的基本體育技能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讓體育游戲不脫離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課堂本身。例如:在開展傳統(tǒng)體育項目——耐力跑的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對耐力跑的認知程度,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難度的游戲,以此來增強課堂效果。比如可以嘗試將“繞桿接力”的游戲形式融入到簡單的耐力跑中去,充分讓學生有自主權去選擇自已所喜愛或擅長的接力方式,例如雙人靠背夾球跑,跳繩跑,運乒乓球跑等等;此外,教師可在單項運動的教學過程中設計出許多游戲活動,例如在開展“籃球運球”的教學過程中,可開設單人運球快慢較量,團隊合作運球,多人攻守運球等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