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六 學案44 賞析表達技巧(二)-精準判斷精析效果_第1頁
板塊六 學案44 賞析表達技巧(二)-精準判斷精析效果_第2頁
板塊六 學案44 賞析表達技巧(二)-精準判斷精析效果_第3頁
板塊六 學案44 賞析表達技巧(二)-精準判斷精析效果_第4頁
板塊六 學案44 賞析表達技巧(二)-精準判斷精析效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準判斷,精析效果

板塊六古詩閱讀與鑒賞語文

大一輪復習學案44賞析表達技巧(二)1.賞析描寫、抒情和結構技巧。2.掌握表達技巧題的審答規(guī)范。復習任務考情微觀均見學案43知識圖要均見學案43活動一01賞析描寫、抒情和結構技巧描寫就是通過一定的寫作手段(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樸素直白的對話),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tài)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這是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式。描寫的作用是再現(xiàn)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具體化。它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用文字繪形繪聲繪色地再現(xiàn)客觀事物的“樣子”,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根據對象不同,描寫主要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兩類。(一)賞析描寫技巧1.景物描寫景物描寫的技巧主要有:(1)寫景角度:①觀察順序,如由近及遠、由外至內、由高到低等;②感官角度,如視聽結合、味覺與觸覺等;③色彩角度,如暖色調、冷色調。(2)描寫手法,主要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白描、細節(jié)描寫等。(3)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等。景物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時令、地點;渲染氣氛,營造氛圍;塑造人物形象;在詩歌結構中的作用;寄情、寓理和顯志等。詩句描寫角度或手法①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②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望江南》)

③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虛實結合觸覺、視覺、聽覺結合,側面烘托請判斷下列詩句的描寫角度或手法。詩句描寫角度或手法④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⑤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遠近結合、高低結合側面描寫視聽結合、繪聲繪色2.人物描寫人物描寫技巧同小說、散文中的一樣,有正面描寫(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及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通過他人與環(huán)境襯托)等。就古詩而言,更看重動作、肖像、細節(jié)描寫與環(huán)境烘托。詩句描寫手法①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②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③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詩經·氓》)

④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孔雀東南飛并序》)

⑤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孔雀東南飛并序》)

動作描寫、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對比、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請判斷下列詩句所用的描寫手法。中國古典詩歌絕大部分是抒情詩,非常注重抒情,而且抒情手段極多,主要分兩類:一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可以細化為直抒豪情壯志、直抒憤世嫉俗、直抒悲思愁緒、直抒喜悅之情、直抒對事理的看法;二是間接抒情,可以細化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諷(傷)今、用典抒情,這一點同表現(xiàn)手法有重合之處。(二)賞析抒情技巧詩句抒情方式①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②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③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浪淘沙令》)

④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敘事(細節(jié))抒情用典抒情借物抒情請判斷下列詩句所用的抒情方式(若是間接抒情,則須指出具體的抒情方式)。古詩之美,內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韻,外在的是其辭采、聲律和結構。美的主題,必須憑借美的組織形式,才能激發(fā)出審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結構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它既體現(xiàn)了詩人的寫作思路,又承載著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鑒賞詩歌,除了賞析語言技法之外,還要了解詩歌的一般結構特點,以便快速敏銳地整體把握詩歌。古典詩歌的思路大都是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而近體詩的結構是:起—承—轉—合。(三)賞析結構技巧(說明:像伏筆、鋪墊、首尾呼應等技巧,古詩也用。)技巧效果巧設線索線索有事線、物線、情線。設置線索,使結構更嚴謹,內容更集中。開門見山詩歌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開宗明義,直接點題。抑揚結合對要褒揚的人或物先寫其不足,對要貶損的人或物先寫其長處。抑揚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點明主旨。以景結情詩歌的收束部分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古詩常用的結構技巧有:請運用以上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李白《行路難》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眱删浣Y尾有何表達效果?答案卒章顯志,畫龍點睛,點明詩歌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實現(xiàn)理想的自信。(2)戴叔倫《過三閭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請分析第三、四句的妙處。答案第三、四句以景結情,通過日暮秋風吹落無邊楓葉的蕭瑟之景,進一步烘托出屈原的哀怨和詩人對屈原的同情,顯得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3)李商隱《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边@首詩在結構上有何特點?答案先揚后抑(欲抑先揚)。前兩句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義,仿佛在熱烈頌揚漢文帝的求賢若渴、虛懷若谷;后兩句寫明“夜半虛前席”卻是為了問“鬼神”,諷刺辛辣,感慨深沉。(4)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闋最后兩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有什么作用?答案“江山如畫”總結前文所描繪的雄奇壯麗的赤壁之景;“一時多少豪杰”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做了鋪墊,由寫景過渡到寫人。掌握表達技巧題的審答規(guī)范02單擊此處添加章節(jié)副標題表達技巧題審題要審出以下要點:1.題型:明考/暗考。所謂明考,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達技巧,題干中明確含有“藝術技巧”“修辭手法”“抒情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信息。這是主要題型。所謂暗考,就是題干中不含有“藝術技巧”“表達技巧”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寫”“怎樣寫”“如何表現(xiàn)”“賞析”等用語來提問。對于暗考題型,答題時必須有表達技巧。(一)精準審題2.角度:大/小。大角度是指很寬泛地鑒賞,不明確鑒賞的具體角度,常用“表達技巧”“藝術手法”“藝術特色”“手法”之類的用語;小角度是指明確鑒賞角度,如“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描寫技巧”“抒情特色”等具體角度。大角度,要從幾個角度入手,優(yōu)先考慮某個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確,不能亂答,問“修辭手法”,不能答“表現(xiàn)手法”;問“表現(xiàn)手法”,不能答“修辭手法”,等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錯角度。3.范圍:整體/局部?!罢w”是指題干問的是全詩的表達技巧,“局部”則是指詩(詞)的某聯(lián)(片)某句。范圍不同,優(yōu)先考慮的表達技巧的順序也不同。整體為: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結構技巧。局部為: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4.數(shù)量:多/少。即要分清楚題干中的“一”與“些(多)”、“主”與“次”的區(qū)別。題干中說“哪種”,只能答一種;題干中說“哪些”,則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題干中說“主要(突出)的”,則一般只答出一種,至多兩種。因此,要求答一種的,絕不能多答;要求答多種的,絕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絕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這樣才能確保答題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題干審題題型(明考/暗考)角度(大/小)范圍(整體/局部)數(shù)量(多/少)①概括《聲聲慢》在表情達意時所運用的藝術手法。

②此曲在景物描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結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明考大整體多明考小整體少請根據下面的題干要求,填寫表格內容,寫出審題背后隱含的信息。題干審題題型(明考/暗考)角度(大/小)范圍(整體/局部)數(shù)量(多/少)③本詩是如何表達詩人與孟郊之間的情誼的?請簡要分析。

④詞的下闋手法多樣,試作簡要分析。

暗考大整體多明考大局部多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任務。送友人入蜀李白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注]。注君平:西漢嚴遵,字君平,隱居不仕,曾在成都賣卜為生。(二)精準答題鑒賞這是一首以描繪蜀道山川奇美著稱的抒情詩。天寶二年(743)李白在長安送友人入蜀時作此詩。此詩以寫實的筆觸,精練準確地刻畫了蜀地雖然崎嶇難行,但具備別有洞天的景象,勸勉友人不必過多擔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熱愛生活。詩作既有勸導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祿中之意,又寄寓詩人在長安政治上受人排擠的深層感慨。語言簡練樸實,分析鞭辟入里,體現(xiàn)了詩人文筆和思想都很成熟的特點。1.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2.送別詩(見學案39“活動二”)崎嶇險阻美1.簡要分析這首詩的首聯(lián)與《蜀道難》的首句寫法上的不同。練透這一群,突破這一點答案本詩首聯(lián)只是平靜地敘述,宛如好友娓娓而談,感情誠摯懇切,“見說”一詞顯得委婉;《蜀道難》的首句則是包含強烈激情的感嘆句,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2.本詩頷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這一聯(lián)的精妙之處。答案頷聯(lián)對仗嚴整,想象奇特;描寫了人走在棧道上,臉側突起山崖峭壁、馬頭升騰著云氣的奇景,境界奇美,氣韻飛動;凸顯了入蜀之路狹窄、險峻、高危、奇詭的特點,隱含著對友人的關切擔憂之情。3.同樣描寫蜀道之難,《送友人入蜀》與《蜀道難》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答案(1)《送友人入蜀》不以驚悚的字眼來夸張,而是輕言輕語,用棧道上“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兩個靜景特寫來凸顯蜀道疊嶂中,一峰突起,如對絕壁,如臨深谷的驚險、高危。(2)《蜀道難》綜合運用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視聽結合等多種手法反復渲染蜀道之險,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蜀道難》還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與畏懼心理,側面寫出了山之高險。4.請簡析尾聯(lián)的表現(xiàn)手法。答案尾聯(lián)借用典故既表達了對友人“升沉應已定”的羨慕,又暗含著對自身浮沉難測的感慨。含蓄蘊藉,語短情長。點撥關鍵賞析表達技巧題一般分為三個步驟:點(點明技巧名稱)+釋(解釋技巧運用)+效(分析技巧在塑造人物、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其中“點”“效”步驟最重要。(1)精準判斷表達技巧①立足整體。即把所給材料當作一個整體來看,而不是只看其中一個片段。如判斷“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所用的表達技巧,就不能單看“城中桃李愁風雨”這句而認為是“擬人”,而應把兩句連成一個整體看,則為“對比”。點撥關鍵②把握關系。關系即詩詞中材料和材料之間的相互組合關系。因為詩詞講究簡潔、凝練,又受詩句長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間的關系更多地體現(xiàn)為詩句之間的組合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寫作技巧,即表達技巧。這樣看來,幾乎所有的表達技巧都表現(xiàn)為“關系”:借景抒情是景與情的關系,托物言志是物與志的關系,動靜結合是動與靜的關系,對比是甲與乙的關系,襯托是主與次的關系,虛實結合是虛與實的關系。因此,善于抓住這些關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點撥關鍵(2)精準分析表達效果①緊扣目的。所有的表達技巧都是為表達目的服務的,“表達技巧+表達目的”就等于表達效果。在具體詩歌中,表達目的包括寫景、狀物、造境、寫人、敘事、抒情等方面。所謂賞析表達效果,就是運用這種技巧,看它寫出了什么樣的景,使景物描寫得如何;描繪了什么樣的事物,使該事物形象如何,營造出了什么樣的意境;刻畫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人物形象如何;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使思想感情表達得如何。在眾多目的中,抒情是根本目的。幾乎所有的表達技巧都與抒情有聯(lián)系,幾乎所有的表達效果都少不了抒情目的的分析。而且,無論分析哪種目的,都不可籠統(tǒng),應緊扣詩歌內容賞得具體,細致,深入。點撥關鍵②緊扣技巧。不同的表達技巧有著不同的表達效果。如比喻、擬人重在生動形象,借景抒情使情感抒發(fā)委婉含蓄,反襯、對比達到突出強調之效果。因此,賞析表達效果在緊扣詩歌本身的同時,必須兼顧表達技巧的自身效果。而這部分效果多以術語形式出現(xiàn),如生動逼真、自然貼切、新奇別致、耐人尋味、含蓄蘊藉、意境深遠、別開生面等,且大多是固定的。雖說使用這些術語有貼標簽之嫌,但必要的“標簽”有時還是要貼的。Ⅱ.(2023·全國乙)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任務。破陣子陸游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鑒賞上片第一、二句議論抒情:塵世虛幻,皆為妄念;浮名如昨日之夢,無須掛念。第三、四句記敘自己放下浮名之后灑脫的隱逸行為:穿上蠟屐登山,率真飲酒,拄著筇竹杖,穿行林間,逍遙自在。“蠟屐”“筇杖”微露隱逸情趣,“真率”“自在”直抒閑適之情。上片以情作結,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突出閑逸的狀態(tài)。下片第一、二句寫景:春寒料峭,冬的余威尚存,但細雨初晴,迎來了春晴的美好。第三、四句繼續(xù)敘寫詞人的活動,閑題苔紙,遙聞菱歌,體現(xiàn)了詞人心境平和、閑適喜悅?!伴e”字,突出閑適的心境;“遙”字,增加了想象的樂趣。結句“與君同醉醒”,表達了詞人與朋友共同飲酒、共同享受隱逸樂趣的情感。1.下面是本詞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2.閑適詩(見學案42“活動二”)抒情敘事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以“空花”“昨夢”喻指過往的虛無,“看破”“放輕”宣示自

己告別過去。B.詞人著屐拄杖、登山穿林,一個遠離塵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隱逸形象

躍然紙上。C.細雨初晴的春日,依然會使人感覺到寒冷,但這并沒有影響詞人的輕

松自得。D.詞人在最后表示,希望遠方友人能與自己同飲共醉,表達了真摯的思

念之情。練透這一群,突破這一點√尾句“與君同醉醒”中的“君”為泛指,并非針對某人的實指,“醉”和“醒”也都是閑居中自由自在生活的表現(xiàn),是對“真率飲”的呼應。詞作通篇與遠方友人和真摯思念無關。2.這首詞是如何表現(xiàn)詞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案①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方法;②開篇即言志,表明自己看輕塵世浮名;③在描寫登山、穿林等生活場景時,也直白地表達出感受。題干先說明詞作“表現(xiàn)詞人閑適心情”,設問涉及“如何表現(xiàn)”,實際考查的是考生對具體抒情方式的掌握。考生要能從整體和細節(jié)兩方面進行思考。通觀全詞,以直抒胸臆為主,直接表達詞人閑居中“身閑心太平”的適意之情。具體而言,詞人開篇言說志向,屬于理性宣示自己告別過去;之后描寫日常生活,在著屐扶杖、登山穿林的生活中以“真率”“自在”直接表達了個人內心情緒。另外,“苔紙題句”的描寫中著一“閑”字,也是閑適心情的直白表達。點撥關鍵抒情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它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與間接抒情兩種。重點及難點是間接抒情。它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諷今、用典抒情、借事抒情等常見方式,還有與文本相關的獨特的抒情方式,閱讀時要注意這一點。另外,要注意審答規(guī)范??疾槭闱榉绞筋},題干一般有“抒情方式(手法/特色)”“如何抒情”等提示語。作答時應包括兩個要點:用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涉及間接抒情方式要一步到位,直接答出間接抒情的具體內容。對點練案2903DUIDIANLIANANERSHIJIU題號13

5答案BA

D答案123456對一對①通過寫秋天蕭瑟的蘆花,渲染悲涼氣氛,強化離別的愁緒;②尾聯(lián)寫孤帆遠去,江水悠悠,正是詩人綿綿思緒的形象表現(xiàn)。答案1234562.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彼此間的深情厚誼排遣離愁;②本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則是用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來排遣離愁。答案1234564.①直抒胸臆?!拔迥陜煽ひ嗫班怠币痪渲苯颖磉_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②運用對比。通過“自此光陰為己有”和“從前日月屬官家”的對比,凸顯了以前的繁忙壓抑與卸任后的輕松愉悅。③運用比喻?!盎乜垂俾毷悄嗌场币痪鋵懝俾毦拖衲嗌骋粯游⒉蛔愕?,不值得再去追求和留戀,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職的輕視,體現(xiàn)出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答案1234566.(一)(2022·新高考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送別李白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123456一高考專練答案“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錯,無中生有。結合“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可知,詩人只是說即將去的那里的風景一直為世人所傳頌,友人到了一定會很喜歡。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本詩內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fā),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yōu)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123456答案√詩歌最后四句集中表現(xiàn)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前兩句“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通過描寫秋日蘆花颯颯,渲染蕭瑟悲涼的氣氛,強化了離愁別緒;末兩句“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以景結情,寫孤帆遠去,江水悠悠,詩人臨江遠眺卻只能看見長江“空自流”,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思念與悵惘。答案①通過寫秋天蕭瑟的蘆花,渲染悲涼氣氛,強化離別的愁緒;②尾聯(lián)寫孤帆遠去,江水悠悠,正是詩人綿綿思緒的形象表現(xiàn)。123456答案2.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123456答案(二)(2022·全國乙)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笆窃娙嗽缒甑闹暮糜选卞e。頷聯(lián)“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的意思是,如果兩個人心意相通,何必在乎相識相知的早晚呢?由此可推知,詩人與友人雖相識不久,但二人的情誼卻很深厚。123456答案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lián)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123456答案4.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彼此間的深情厚誼排遣離愁;②本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則是用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來排遣離愁。兩首詩中,詩人都對友人進行了勸慰,詩人勸慰友人,實際上也是在勸慰自己,以排遣離愁。因此分析兩首詩中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就是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對友人進行勸慰的?!端投派俑问裰荨分性娙艘浴昂却嬷?,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來寬慰朋友,排遣離愁,一改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栋紫麦A餞唐少府》中詩人以“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抱負、建功立業(yè)來排遣離愁,樂觀豁達,帶有美好祝愿意味。123456答案123456答案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喜罷郡白居易五年兩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聞報坐衙。睡到午時歡到夜,回看官職是泥沙。二典題專練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偷出游山走看花”中,“偷”“走”二字突出了詩人當官時期的不

自由,想要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