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與符號
第一節(jié)模型、符號的建立與作用
教學目標
1、體臉使用符號、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質粒子模型來解釋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作業(yè)本A本P1第4題
重點難點分析
體驗使用符號與建立模型的思想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在我們已經學完的三冊科學書里,我們接觸了很多新的東西。
例如:運動學:vts電學:RIU
單位:m/ssm單位:QAV
這些都是一些符號
【新課】
一、常見的符號
學生舉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符號
投影展示:常見的符號如:交通符號,安全符號等(作業(yè)本A本P1第1、
2題)
二、符號的意義
主問:請同學們討論為什么要使用這些符號?
講解:1、簡單明了地表達事物
如一些復雜的事物,如電路圖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實物表示,那么電路
圖會變的十分復雜,所以我們就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
2、避免因語言文字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例如時間,不同國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為了減少這種語言文化帶來的差
異,我們就用T來表示時間。
3、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亂。
小姑:符號的作用:1、簡單的表明事物
2、避免混亂
三、模型
主問:為什么要使用模型?
1、請同學描述一下對地球的認識
2、請同學在地球儀上找到一些相應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學們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請同學說一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
胞的區(qū)別。
畫出細胞模式圖
再請一位同學根據細胞模式圖來分析一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qū)別。
4、眼球的結構很復雜,所以我們通常用人們制造的眼球模型來認識其結構
5、請同學們填寫書本第二頁的填空
地球儀、細胞模式圖、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來表示一些我們通過肉眼直接
很難觀察很難認識清楚的對象時采用的方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符號也是一
種模型。
四、水的三態(tài)變化模型
請問同學水有幾種狀態(tài)?(作業(yè)本A本P1第4題)
水用符號表示為也就是說它由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用模
型表示水分子
從三態(tài)說明三種模型(略)
dft5
戲聲幻中鎧
莪就71
請同學在書上填空
通過模型,我們可以直觀的區(qū)分出水的三態(tài),從模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水在
三態(tài)中,分子沒有發(fā)生變化,變化的是分子間的距離。
需要強調一點,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張圖,一份表格,一條曲線,一條公式等。
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對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如光合作用,我們將光
合作用過程中物質的變化概括的寫成一個簡單的表達式就是一個模型,包括我
們以后要學的化學方程式都是模型。
五總結
通過學習同學們應該建立一種使用符號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幫我們形象的
認識事物的共同點,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學研究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
到具體的過程符號和模型就是中間的紐帶,所以我們建立了模型和符號的概念
對我們以后學習科學,研究科學是很有利的,同學們通過學習后經常云使用一
些符號和模型,也可以去設計一些符號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
板書設計
一、符號
二、模型
三、水的三態(tài)變化模型
課后反思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驗模型和符號在生活、學習中建立和作用,
所以除了書本提到的例子以外,可以再舉一些生活中學生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
明。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材所要求的目的。
2
第二節(jié)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道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2.知道物質也可由原子直接構成。
教學重點
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乜可直接構成物質。
教學難點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
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很小,
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鏡看不見,即使用光學顯微鏡也看不見,只有用現代最先進
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才能看到一些較大的物質分子。知道了分子之間有空隙,
分子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等特性。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觀
粒子
板書:第二節(jié)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
課件顯示:水的汽化和水的電解實驗裝置
主問:水的汽化和水的電解有什么不同?
講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水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沒有
變成新的分子,.是物理變化
而水的電解實臉中,當直流電通過液杰水時,水變成兩種不同的氣體:
氫氣和氧氣,它們的體積比是2:1o實驗說明水分子由兩種不同的、
更小的粒子構成。
這種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
頓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掃描隧道顯微鏡已經能夠“看到”原子的圖象。
提問1:你能用直觀的方法表示上面兩種變化的區(qū)別嗎?
課件顯示:水分子電解模型
提問2:從上述水分解過程的模型你能說出多少相關的信息?(作業(yè)本B本
P1第3題)
講述:1、分子由原子構成。
2、水電解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
3、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4、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3
提問3:從上述水的兩種變化的模型中你能歸納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
本區(qū)別嗎?還能說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嗎?(作業(yè)本B本P2第5
題)
講述:物理變化——分子本身不變,可以是分子間地距離變化。
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變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讀圖:下面圖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講述:一杯水是由許許多多的水分子構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二個氫原子構成的。
讀圖:各種各樣的物質
填圖:水由構成
金剛石由構成
銅由構成
二氧化碳由構成
食鹽由構成
提問4:這些信息告訴了你什么?
講述:地球上的物質通常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但也有些物質是直
接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分子、原子、離子是三種構成
物質的微粒。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有金屬、稀有氣體、碳、硅。
二、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有
由原子構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銅B、二氧化硫C、液氧D、硅E、碘F、冰
2.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o
當碳和氧氣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在化學變化中保持不變的微粒
是o化學變化中重新組合成的新分子是二氧化碳分
子,反應前的分子和反應后
的分子是不同物質的分子,所以二氧化碳和氧氣的
性質不同。
三、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原子組成分子時,結構和種類不同,物質的性質也不同。
2.認識分子微粒大小、質量的數量級。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難點:相同的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
4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qū)別
項目分子原子
定義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瘜W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質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
再分
聯(lián)系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顯示:水二氧化碳氫氣氧氣一氧化碳
主問:你能用“球”表示下列分子的模型嗎?(作業(yè)本A本P2第3/4/8/11
題)
讀圖:問1:你是否可以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呢?
讀圖:問2: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你聯(lián)想到什么了嗎?
24個英文字母可以組成多少個單詞?
出示:甲烷分子、氮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模型
提問3:上圖表示了幾種分子的模型?
提問4:數一數上圖中一共有幾種原子?分別是什么原子?
提問5:這些原子還能構成其它分子嗎?
通過上述這么多物質的構成情況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講述: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
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原子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出示:石墨、二氧化碳、氧氣模型
提問6:上述三個模型又表示了廿么呢?
填圖:二氧化碳由構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構成
石墨由構成O
氧氣由構成,氧分子由構成。
小結: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不但能構成分子,還能直接構成物質.
主問:一種分子能構成多少種物質?
埴圖:水分子構成
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甲烷分子構成
講述:一種分子只能構成一種物質。
思考:一種原子是否也只能構成一種物質?
提問1:構成上述幾種物質的原子分別是什么呢?
提問2:碳原子構成不同物質的原因是什么?
講述:同種原子構成不同物質時,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結構不同.
思考:想一想金剛石與石墨在性質上有哪些不同?與結構有什么關系?
5
出示:1、一滴水的分子個數:1021個水分子構成,1ml水需要約20滴水組
成。
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
么大。
3、鉛筆留下的黑色的筆跡是碳原子的堆積,一個句號竟有1018個碳
原子。
講述:分子很小,原子更小
實驗:掂一掂硬幣談談自己的感受?
講述:硬幣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
提問3:五角銅幣由什么微粒構成的呢?
從實驗結構和分析你又得到了什么啟示?
講述:原子雖然很小,但還是有一定質量和體積的。(作業(yè)本B本P2第5
題)
出示:一個氫原子質量:1.674X10-27千克
一個碳原子質量:1.993義10一26千克
一個氧原子質量:2.657義10一26千克
一個氫分子質量:3.348X10-27千克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質量:7.307X10-26千克
體臉:感受10一27數量級
天平上稱1克大米,算出一粒大米的質量,然后耐心的計算:如果等
分這粒米,要分幾次才能把它分到10-27克。
二、課堂練習:
1、金剛石與石墨物理性質的差別很大,石墨很軟,而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
最硬的物質,石墨導電而金剛石不導電。你推斷造成上述差異的原因是
()
A.結構不同B.組成不同C.用途不同D.化學性質不同
2、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和一個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的()
A、氧原子個數B、碳原子個數C、原子總數D、以上都不對
三、作業(yè)
板書設計
一、分子
1、分子由原子構成。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3、有些物質由分子構成,有些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
二、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6
項目分子原子
定義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瘜W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質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可
再分
聯(lián)系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成原子
課后反思:本節(jié)內容分2課時。第1課時上到P7不同種類的物質。第2課時包
活不同種類的物質和粒子的大小和質量。
由于本節(jié)內容較為抽象,所以用球棒模型來幫助理解。
因為作業(yè)本及課后的練習有較多是書本上沒有講到的,所以在課堂上略作補充。
第三節(jié)原子結構的模型
教學目標
1、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fā)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
思想。
2、了解同位素的結構特點,能說出1-2項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物質也可由離子構成,認識離子微粒大小的數量級。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fā)展過程,體驗建立模
型的思想。
難點:對原子結構知識的初步了解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
1、練習:由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
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
2、復習:物質的構成
【新授】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與修正
1、道爾頓一一實心球原子結構
---發(fā)現原子
2、湯姆森一一“湯姆森模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球體,帶負電
荷的電子嵌在中間。
---發(fā)現電子(作業(yè)本A本P3第1題)
3、盧瑟福一一“盧瑟福模型”:電子繞原子核運行(作業(yè)本A本P3第4題)
【介紹】實臉:a粒子轟擊原子
4、波爾一一“分層模型”:電子在固定的軌道上運動
5、“電子云模型”一一電子在核周圍有的區(qū)域出現的次數多,有的區(qū)域出現的
次數少,就象“云霧”一樣籠罩在核的周圍。
【小結】建立模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使學生體臉、學習科學
家提出問題、建立假設、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
二,原子的結構:(作業(yè)本A本P3第2題)
7
1、原子:r原子核:帶正電
(不顯電性)工核外電子:帶負電
2、原子核大小與核外電子運動范圍(原子大?。┑谋容^。
三、揭開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讀表】主問:在原子中哪些數目總是相等的?(作業(yè)本A本P3第8題)
(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
(3)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
2、質子、中子核電子的質量比較
質子、中子的質量大小幾乎相等。電子質量很小,在整個原子的質量中所
占的比例極小,可忽略不計。所以說,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讀圖】一杯水的微觀層次分析(作業(yè)本A本P3第3題)
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氫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
子___夸克
四、原子的“事生兄弟”一一同位素
1、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為元素。(作業(yè)本B
本P4第2/4題)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總稱。
同種原子的原子核內核電荷數、質子數與中子數是一定的。
但有的原子其核內的中子數會發(fā)生變化。
【舉例】氧的三種原子的原子核:核內都有8個質子,但中子數分別是8個、9
個、10個。屬于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
2、原子中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tǒng)稱為同位素。
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種原子。
【思考】氧的3種同位素其核外電子應各有幾個?一一8個。
如:氫有3種同位素原子:丸、泉、氤。
汞有7種同位素。
3、同位素元素在工業(yè)、農業(yè)、醫(yī)療、國防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化學分析、消
除細菌、醫(yī)學診斷等。
【閱讀】利用碳一14同位素測定年代
五、帶電的原子——離子(作業(yè)本A本P4第3/5/6題)
【實驗J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并通過千lash動畫演示)
實驗現象:
鈉原子失去電子一一形成正電荷的鈉離子(陽離子)
氯原子得到電子一一形成負電荷的氯離子(陰離子)
所以,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的組成元素不止一種)。
離子和分子、原子一樣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學生實驗】估計高鎰酸鉀離子的大小
說明:這是一個思想實驗。
目的:讓顯示感受到離子的存在,利用簡易可行的實驗估計構成物質的粒
8
子一一離子大小的數量級。
基本操作技能:固體藥品的取用;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液體體積的測量;
振蕩。
主要科學方法:估計方法、觀察實臉方法、對比方法。
實驗設計思路:已知經過多次按1/10稀釋后,最后能看到的紫紅色高鎰酸
鉀溶液中,每100毫升大約存在1000個高鎰酸鉀離子。根據稀釋的次數克推算
出高鎰酸鉀晶體中含有的高鎰酸鉀離子數為No溶解前,先用毫米刻度尺測量
并估算出離子的大小,這是一種通過宏觀現象推測微觀世界的思想方法。
板書設計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與修正
二、原子的結構:
1、原子:r原子核:帶正電
(不顯電性)工核外電子:帶負電
2、原子核大小與核外電子運動范圍(原子大小)的比較。
三、揭開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2、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比較
四、原子的“李生兄弟”一一同位素
1、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tǒng)稱為同位素。
3、同位素元素在工業(yè)、農業(yè)、醫(yī)療、國防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
五、帶電的原子---離子
陰離子
陽離子
教后反思關于同位素原子的應用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在課外安排了一個探
究作業(yè):上網查找同位素原子的應用,再在課上交流。在課上對于閱讀材料的
講解,學生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一一科學真奇妙。
本節(jié)內容安排4課時。第1課時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與修正;(重點介紹粒
子轟擊原子的實臉現象的分析及模型建立的歷程,體驗科學家提出假設、建立
模型、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第2課時:揭開原子核的秘密;第3課時:原子
的“季生兄弟”一一同位素;第4課時:帶電的原子一一離子和本節(jié)內容的簡
單小結和復習、練習。
一下子在本節(jié)內容中出現很多概念,學生很難接受,所以安排半節(jié)課左右
的時間來溫習。
9
第4節(jié)組成物質的元素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界的物質由100多種元素組成,從組成物質元素角度出發(fā)理解物質
初步分類思想。
2、知道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
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難點:區(qū)別單質、化合物、混合物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講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歷史
【新授】
一、元素的種類
k110多種,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類: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極少,
性質非常穩(wěn)定)
2、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氧氣、金屬鐵等。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二氧化碳、水等。
【注意】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及分類依據(作業(yè)本B本P5第4/8/9/11題)
【閱讀】元素名稱的由來:進一步來了解元素的分類并學會判斷金屬與非金屬
二、元素的分布(作業(yè)本B本P5第2/3題)
1>元素在地殼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地殼主要由氧、硅、鋁、鐵、鈣、鈉、
鉀、鎂、氫等元素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屬元素中含量最
司的是鋁,其次是鐵。
2、在人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氫;
【閱讀】人體種元素的作用
3、在海水中除了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以外,含量較高的是氯元素和鈉元
素(氧85.5%,氫10.7%,氯2.0%,鈉、鎂等1.5%),還有貴重的金屬等一一海洋
是資源寶庫,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
【課外探究】海水中氣、九、氤的利用
4、生物所含的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如血糖、植物纖維主要由碳、氫和氧三種
元素組成的。
5、人造元素通過核反應制得的,其中一部分人造元素核天然元素具有放射
性。有利有弊:對人體有害;利用放射性可以治療一些疾病。
板書設計
一、元素的種類
氧、硅、鋁、鐵
二、元素的分布
元素分類: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課后反思在練習中發(fā)現學生對混合物與純凈物、單質與化合物的區(qū)別或分類
10
能力較差。需要反復練習常見的一些物質。建議下次上該課時能及時的給予當
堂練,且加以強調。
第五節(jié)表示元素的符號
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元素符號(H、0、C、S、Si、Na、Fe、Cu、Cl、Ca、Ag、Al、I、K、
P),會查閱元素符號。
2、’通過底究活動,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分布。
3、閱讀元素周期表的發(fā)現及應用的地形、典型歷史事實,體會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
思維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周期表的認識和簡單運用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復習】元素的種類、分布以及與物質、原子、分子間的關系
【新授】
一、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是國際上統(tǒng)一采用的符號,通常用該元素拉丁文的第一個大寫
字母來表示。(作業(yè)本A本P6第1/3/4題
當元素的第一個字母與其它元素重復時,克寫上該元素名稱的第二個字母
以示區(qū)別。
2、元素符號一般表示:(作業(yè)本A本P6第5/7題)
(1)一種元素⑵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⑶這種元素的原子的質量
【練習】“2N”等的意義;與“心”的區(qū)別
二、元素周期表
【介紹】簡單介紹元素周期表(作業(yè)本B本P7第2/3/4題)
7個周期(短周期、長周期、不完全周期);
16個族(7個主族、7個副族、0族、第8族);
112種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元素);
【探究】尋找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作業(yè)本B本P7第6題)
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性質上;
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種類上: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質量上:
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質子數上;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中子數上;
規(guī)律可能表現在元素的發(fā)現史上;
3、設計方案:研究課本上的元素周期表
4、記錄考察結構5、驗證假設6、交流
【小結】
課后反思
本節(jié)內容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元素符號;第二課時:元素周期表及探究
活動。我在教學時是這樣安排的,在上第二節(jié)課時,就先教學生背前20號元素
II
口訣,后讓學生記憶元素符號及書寫要求,在上該課時在課堂上進行過關默寫。
第六節(jié)表示物質的符號
教學目標
1、會查元素的化合價,會運用化合價寫出簡單的化學式。
2、能解釋化學式表示的意義,能根據化學式區(qū)分單質和化合價、金屬和非金屬。
3、能用;表示離子或帶電原子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查元素的化合價,會運用化合價寫出簡單的化學式。
難點:會運用化合價寫出簡單的化學式。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復習】
1、默寫元素符號
2、說明符號的意義
【新課】
一、化學式
、1、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分子組成的式子稱化學式
2、化學式的確定依據:由實驗測定組成,如水的電解實驗測定水的組成。
不能憑空想象,一種物質只有一種化學式。
3、化學式的書寫原則(作業(yè)本A本P7第2/4/5/6題)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雙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稀有氣體:]
固態(tài)非金屬(結構復雜,習慣上用元素符號表示):r用元素符號
金屬(同上):J
(2)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按一定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后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
甭用數字寫出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一定順序:氧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
右邊;氫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寫在左邊;金屬元素,
氮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寫在右邊。
口訣:“氫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p>
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的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例】見課件
【練習】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氯化氫(分子都由兩個原子構成)
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分子都由三個原子構成)
3氯化鈉、硫化鋅(各組成離子的比例均為1)
12
4、化學式的讀法:一般從右向左讀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個分子里的個
教。
5、化學式表示的意義:(作業(yè)本A本P7第7/11題)
(1)表示某種物質(純凈物)
(2)表示某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3)表示物質的元素組成
(4)表示物質分子的構成
(例]C02
【練習】
P205
【補充】
1.化學式能代表某種質,如C02這個化學式就代表二氧化碳。因為一種物
質只用一個化學式來表示。
2.化學式能表示物質組成。如H20這個化學式能表示出水是由氫元素
和氧元素組成。
3.化學式能表示物質中原子或離子個數比。如NaCI這個化學式表示
在氯化鈉中氯離子和鈉離子的個數比為1:1o
4.通過化學式可計算式量。如水的化學式是H20,H20的式量二1義2
+16=18
5.通過化學式可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如二氧化硫中硫元
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等于:32:16X2=1:1
6.通過化學式可計算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
二、離子的符號
【引入】當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成為離子時,怎樣用符號來表示呢?
1、離子符號是在形成該離子的原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電
荷數。
2、離子符號的意義:(作業(yè)本B本P9第5/7題)
3、常見的離子(包括原子團所帶的電荷數)(作業(yè)本B本P9第4題)
詳見課本P24離子的符號
三、化合價
1、'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用化合價來表示。
2,常見化合價:(作業(yè)本A本P9第1題)
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氫、氧元素的化合價規(guī)律;
鉀鈉銀氫+1價
鈣鎂領鋅+2價
氟氯漠碘一1價(末尾時)
鋁+3,氧一2
亞銅+1,銅+2
亞鐵+2,鐵+3
假如氯,‘硫來結尾,一1,一2不能忘;莫忘單質是。價
13
常見原子團(根)的化合價。
見課本P25原子團的化合價
3、原則: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作業(yè)本B本P9第
3/5/7/8/12題)
4、單質的化合價為零。(作業(yè)本B本P9第2題)
5、注意標價方式與離子表示方式的區(qū)別。(作業(yè)本B本P9第3題)
6、應用:
根據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推出各元素的化合價;(作業(yè)本B本P9第3
題)
根據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例】見課件
板書設計
一、化學式
、1、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分子組成的式子稱化學式
2、化學式的確定依據:
3、化學式的書寫原則
4、化學式的讀法
5、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二、離子的符號
三、化合價
1、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用化合價來表示。
2、常見化合價:
3:原則:蓑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5、注意標價方式與離子表示方式的區(qū)別。
4、單質的化合價為零。
課后反思在學習中,學生碰到了很大的難題,學生不能了解化合價為什么顯
示這樣的價態(tài)。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如在A班可以介紹電子排布結
溝,以便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另外根據化合價來書寫化學式學生也感到難度很
大。本節(jié)內容4課時。第1課時:化學式(包括化學式的定義、確定、書寫原
則及書寫、讀法);第2課時:化學式的意義及離子的符號;第3課時:化合價
的確定、表示及常見元素的化合價。第4課時:綜合練習及講解。
14
第七節(jié)元素符號表示的量
教學目標
1、會查閱相對原子質量表。
2、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3、能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含量、所含元素質量比。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解釋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相對原子質量的了解及查閱;
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原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比。
難點: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原子質量和元素的質量比。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元素符弓表示的量,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C”表示的
意思
「表示碳元素
cJ表示一個碳原子
I表示碳元素的質量
關于前面兩層意思我們已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一下其中的第三層含義
【新授】
我們知道“C”這個元素符號可以表示一個碳原子的質量,且由相關的表中
可以查得C:1.993X10-26千克
H:1.674X10⑵千克
0:2.657X10-26千克
由此可見,原子的質量非常小,所以直接用它的真實質量會使計算復雜,
且數據不容易記憶,所以我們取他們相對的值。在取這個相對的值之前我們必
須先有一個標準。就像畫地圖時用的比例尺,我們就可以把一個國家按比例縮
小畫到一張紙上,現在我們的原子質量太小了,所以我們要讓它按比例擴大,
而且擴大后的數值要盡可能易記,實際上這就是建立原子質量模型。找出了原
子質量的標準,我們就把其它原子的質量與之相比,把比值就定義為某元素的
相對原子質量。
下面就來規(guī)定這個標準
C-12(提問:1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是12,由于碳有
兩種同位素,即C-12,C74,所以必須指明是哪種碳原子。)
C-12M=1.993X1(J.千克
1/12C-12M=1/2X1.993X10-26千克=1.661X10-27千克
先留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取1/12CT2作為標準?
15
找到了標準,我們就可以給出任意一種元索的相對原子質量了
例如:0:2.657X10-26千克/1.661X10-27千克
一、相對原子質量(作業(yè)本B本P10第1題)
以C—12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
叫做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練習】查找各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閱讀】張青蓮教授與相對原子質量一一激發(fā)愛國熱情
二、相對分子質量
1、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分子質量。(作
業(yè)本B本P10第2/4/9/11題)
【例題】注意規(guī)范及計算方法。
H2s0八3c。2、CuS04.5H20<
2、化學式的意義:5點(作業(yè)本B本P10第6/10題)
(1)表示一種物質;
(2)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
(3)表示各種元素原子的個數比;
(4)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5)表示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講解】及【練習】
三、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確定
1、組成物質的各種元素的質量比(作業(yè)本A本P11第3.2題)
【例題】H20>NH4NO3
【練習】Fe203>CO?、H2s0八NH4HCO3、
2、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作業(yè)本A本P11第3.3題)
【例題】講解例題。
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化學式中該元普目對原子質量xIOQO/O
式里:
武器心不能耳成而%'因為皿4NQ中的氮元素不是氮氣,根
本不含氮分子,按--求算,盡管數字結果一樣,但化學微念和
rTH4i>ro3
原理卻錯了,這是我們在化學計算中決不允許的。③計算中一至一
NH4NO3
不靛耳成,-1二_,因為NH4N5中有2個氮原子。
提醒學生注意:①各元素的質量比跟原子個數比是不同的。例如NH4NO3中
氮、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7:1:12,而它們的原子個數比是2:4:3。
②計算NH4N0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時,
【練習】
【補充】計算5t氧化鐵中含鐵多少噸。(作業(yè)本A本P11第3/4題)
[解]氧化鐵的化學式是FezOs
氧化鐵的式量是56X2+16X3=160
氧化鐵中鐵的質量分數是:-2pxxioo%
Fe203
=70%
5t氧化鐵中所含鐵的質量是:5義70%=3.5代)
答:5t氧化鐵中含鐵3.5t。
板書設計
一、相對原子質量
二、相對分子質量
1、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2、化學式的意義:
(1)表示一種物質;
(2)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
(3)表示各種元素原子的個數比;
(4)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對由分子構成的物質)o
(5)表示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三、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確定
1、組成物質的各種元素的質量比
2、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
課后反思大多數學生都能跟上教學節(jié)奏,也發(fā)現大多數學生能過關。而
且,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很多學生能提早完成作業(yè),效果很好。
本節(jié)內容3課時。第1課時上至化學式;第2課時上完;第3課時綜合及例
題。
17
第二章空氣與生命
第1節(jié)空氣
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了解組成空氣的各主要成分的體積分數。
2、了解空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的利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空氣的成分
難點:用實驗證明空氣的成分和體積關系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
地球上空氣和水等物質一起養(yǎng)育著地球上的生命,使地球成為太陽系中生
機勃勃,絢麗多彩的行星。
空氣是怎樣的物質?空氣與生命,以及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有著怎樣密切的
關系?我們怎樣來保護空氣免受污染?
【問題】先來談談你對空氣的了解。
一、空氣里有什么
空氣里有水蒸氣一一降雨和降雪現象證實了這點。(作業(yè)本A本P12
第7題)
空氣里還有什么?
【實驗】1、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色(見課本P34活動3);
【實驗】1、在呼出的氣體和潔凈的空氣中比較燃著的木條的燃燒現象(見課本
P34活動2);
2、澄清石灰水驗證呼出的氣體(見課本P34活動1)(作業(yè)本A本P12
第7題)
現象:1、線香在潔凈的空氣中可燃燒較長時間。
2、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結論:證明空氣中含有氧氣和二氧化碳。
【實臉】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臉(見課本P35活動)(作業(yè)本A本P13第
9題)
1、紅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2、瓶內水位上升,約有1/5體積的水進入瓶內。
結論: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1/5。
【介紹】人類認識空氣的歷程:1773年瑞典化學家舍勒(Scheele),從碳酸銀、
硝石、二氧化鎰跟硅酸等物質里制出了氧氣。但他的實驗結果沒有及時發(fā)表。
1774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Priestley),用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出了氧氣,
并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質。以后,經過拉瓦錫(Lavoisier)的研究,確定這種氣
體是空氣的一種成分。在世界化學史上,一般認為氧氣是舍勒和普利斯特列分
別發(fā)現的。
18
氧氣的發(fā)現不僅加深了人們對許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的了解,而且,拉瓦
錫在這基礎上,利用氧氣的性質解釋了呼吸和燃燒的現象,提出了燃燒的氧化
學說,徹底否定了風行一時的曾經在化學理論上占支配地位的“燃素學說”,使
化學前進了一大步。
氧氣,過去常叫“養(yǎng)氣:這名字是我國清末近代化學啟蒙者徐壽取的,意
即“養(yǎng)氣之質”,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東西。后來為了統(tǒng)一起見,氣體元素邊
旁一律寫成“氣二才出現從“養(yǎng)”字演變而來的“氧”字。
空氣里有氧氣、氮氣。還有氫、鼠、氮、氤等稀有氣體。還含有二氧化碳、,
以及其它雜質。
空氣按體積計算:氮氣占78%,氧氣21%,其它氣體1%(稀有氣體0.94%,
二氧化碳0.03%,其它0.03%)(作業(yè)本A本P12第1/2/3/6/10題)
二、空氣的利用
空氣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資源,有著廣泛的應用。
1、氧氣的用途:A.供給呼吸、維持生命和支持燃燒。
B.氧氣易跟其他物質反應,放出熱量,因此用于煉鋼、焊接、
切割金屬,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劑等。
2、氮氣的用途:氮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主要元素。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性質較不活潑的氣體。
A.燈泡中充氮可延長使用壽命;食品包裝時充氮可防腐、保鮮。
B.制造化肥、炸藥的重要原料。
C.用作制冷劑
3、二氧化碳的用途:A.固體二氧化碳稱干冰,是致冷劑,可用來保藏食品,也
用于人工降雨(作業(yè)本A本P12第5題)
B.二氧化碳是一種工業(yè)原料,用于制造純堿、尿素和汽水
C.用于滅火
4、稀有氣體用途: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作業(yè)本A本P12第4
題)
A.在焊接金屬時用于隔絕空氣;
B.充入燈泡時,稀有氣體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各種用途的電光源。
C.用于激光技術,制造低溫環(huán)境,用于醫(yī)療麻醉等。
【小結】空氣的成分和各成分的用途
板書設計
一、空氣里有什么
二、空氣的利用
空氣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資源,有著廣泛的應用。
1、氧氣的用途
2、氮氣的用途:
3、二氧化碳的用途
4、稀有氣體用途
課后反思:在磷燃燒實驗時,要讓學生注意觀察思考。并讓學生分析實臉現象。
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不用碳做實臉,從理論上了解氧氣含量測定的原理。
19
第2節(jié)氧氣和氧化
教學目標
1、了解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通過氧氣的性質理解氧氣的廣泛用
途。了解氧氣是空氣中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和我們人類生命最息息相關的部
分。
2、認識“氧化”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了解氧化反應及其概念。
3、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過氧化氫分解和高鎰酸鉀加熱分解),了解實
驗室制取氧氣的儀器名稱、裝置的連接、檢臉氣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檢
驗氧氣的方法。了解工業(yè)上制氧的方法。
4、了解燃燒的條件,了解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識。了解滅火和
火災自救的一^殳方法。
5、初步懂得用實驗來研究物質性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學會觀察和分析實驗
現象,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氧三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及用途。
2、實險室制取氧氣的有關知識
3、燃燒
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本
教學過程
【引入】列舉生活中的氮化現象,并設問。
一、氧氣的性質
【復習】1、“02”的含義復習
2、什么叫物質的物理性質?它包括嘶些內容?什么叫物質的化學性
質?舉一例說明。
【實驗】觀察氧氣的顏色和狀態(tài)及驗證氧氣的助燃的性質(作業(yè)本B本P16第
1/2/9題)
結論:1、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常狀況下)
一一【介紹】:觀察氣體的方法和聞氣味的方法
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一一說明氧氣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
燒。
考】氧氣能溶解在水中嗎?一一能。
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氣得以生存的C
3、氧氣不易溶于水一一常溫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
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氣的密度略大。
5、較易液化和凝固:變成淡藍色的液體和雪花狀的藍色液體。
【問題】歸納一下氧氣的物理性質:
1.無色、無氣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略大,1.429g/L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4.液態(tài)——1.013X105PaB寸,-183℃,淡藍色;
固態(tài)——1.013X105Pa時,-218℃,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實驗】一、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作業(yè)本B本P16第6題)
現象: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20
在氧氣中燃燒:
(1)比空氣中燃燒得更旺,發(fā)出藍紫色火焰;并放出熱量。
(2)生成了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該氣體叫二氧化硫。教師可舉
出生活中實例,如煙煤燃燒時產生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二、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作業(yè)本B本P16第3/10題)
實驗注意點:在集氣瓶鋪細砂或裝少量水;細鐵絲繞在火柴梗上,待將要
燒完時,立刻伸入;鐵絲懸在瓶內中央處勿觸及瓶壁。
現象:鐵絲在空氣中紅熱。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
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兩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硫+氧氣——二氧化硫;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氧化嬴由兩種元素組成,盤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小結】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二、呼吸作用與氧化
【問題】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之間由什么區(qū)別?
【實驗】用吸管向瓶內澄清石灰水吹氣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混濁。(知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這是鑒
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結論:人呼出的氣體中含較多的二氧化碳。
【問題】為什么人通過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呢?
---這是因為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氣反應。
呼吸作用的反應過程:
葡萄糖+氧氣一一二氧化碳+水+能量
C6Hl2。6+。2CO2+H2O
呼吸祚用: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氣反應,最終產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產
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錯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是一個復雜
的、多步驟的過程。
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對生命活動來說很重要。
【討論】食物燃燒和呼吸作用的差異。
食物燃燒不屬于生命活動,是一種簡單的氧化過程。呼吸作用屬于生命活
動,是復雜的多步驟的過程,需要酶的參加。
三、氧化反應
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
硫+氧氣--------二氧化硫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碳+氧氣--------二氧化碳
---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有些進行得非常劇烈,如硫的燃燒,鐵在純氧中的燃燒。有些進行得
緩慢,如呼吸作用、生銹過程、塑料和橡膠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應中氧氣具有氧化性。
【閱讀】氧氣的發(fā)現
四、氧氣的制備
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分解過氧化氫
21
過氧化氫---水+氧氣
A、關于過氧化氫俗名雙氧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合。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
分數一般以10%—15%為宜,以免反應劇烈而引起事故。
B、二氧化鎰:作催化劑,加快反應的速度。
【介紹】
(1)實驗裝置和操作原理:
儀器:燒瓶、導管、集氣瓶、水槽、鐵架臺、分液漏斗(一一用于分離不
相溶的液體;裝配氣體發(fā)生器等反應裝置,用于不斷向燒瓶中添加液體試劑。
一一裝配氣體發(fā)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劑,加液后關閉活塞,可防止氣體
沖出漏斗。)
裝置:發(fā)生裝置(左邊):常溫下進行,注意檢查氣密性(夾住導管,在分
液漏斗中注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裝入液體和固體試劑(用漏斗和藥匙或紙槽)。
(作業(yè)本B本P18第1/2/9/10題)
收集裝置(右邊):收集方法的確定(用排水集氣法一一凡是不易溶于
水的氣體適于此法)。(作業(yè)本B本P18第3/4/5題)
(2)催化劑:是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
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工業(yè)上叫觸媒。特點就是:一變二
不變,即改變(不只是加快)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化學性質不變。催
化劑具有選擇性,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唯一的。(作業(yè)本B本P18第11題)
2、工業(yè)上制取氧氣:
A、分離空氣法。(作業(yè)本B本P18第6題)
【問題】工業(yè)制氧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作業(yè)本A本P14第7
題)
一一工業(yè)制氧是物理變化。因為這里只是利用各種成分的沸點不同,把
空氣中的氧氣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出來。
加壓隆溫基發(fā)氮氣(沸點一196P)
【板書]空氣加壓、降皿,液態(tài)空氣減炭乂
【講述】氮氣蒸發(fā)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國家規(guī)定儲存氧氣用的鋼瓶一律漆
成天藍色。
B、利用膜分離技術,在一定壓力下讓空氣通過具有復集氧氣功能的薄膜,可以
得到含氧量較高的復集氫氣。
【學生實驗】
實驗知識準備:1、裝置的裝配、連接及氣密性的檢查2、固體試劑的取用
3、酒精燈的使用、加熱方法4、排水集氣法的操作
實驗注意點:1、在正式實驗前要先練習一下有關的操作,如排水法收集氣體、
鐵架臺的使用等2、思考一些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wèi)生間金屬制品防銹防水技術探討考核試卷
- 體育表演藝術指導考核試卷
- 期末應用題易錯題:比例(含答案)-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
- 線上線下融合的零售模式考核試卷
- 電動牙刷清潔與保養(yǎng)考核試卷
- 標志設計對交通流量的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自律在保險行業(yè)應對金融科技挑戰(zhàn)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2025年浙江杭州學軍中學高一化學學業(yè)水平考試題(含答案詳解)
- 滬科版高一化學必修一學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原卷版)
-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試卷-教育綜合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施工現場參觀訪問安全管理辦法-e37a271ae8
- 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題庫【達標題】附答案詳解
- 2025年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船舶設備售后服務體系及維護保養(yǎng)方案計劃
- 2025年初級(五級)健康照護師(五級)《理論知識》試卷真題(后附答案和解析)
- 會展物品租賃管理辦法
-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物理真題試卷(中考真題+答案)
- 2025年放射醫(yī)學技術師中級技術職稱考試試題(附答案)
- 高速公路內業(yè)培訓資料
- 2025秋部編版(2024)八年級上冊語文上課課件 第三單元 閱讀綜合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