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師范高中、實驗高中2025年高二下生物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在人體細胞的呼吸過程中,下列變化一定不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的是()A.丙酮酸的生成 B.丙酮酸的轉化C.乳酸的生成 D.CO2的生成2.如圖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DNA變化曲線圖及細胞分裂圖像,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圖1中實線表示DNA含量的變化B.圖2所示細胞對應圖1中DE段C.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的最佳時期是CD段時期D.DNA分子和染色體數目的加倍發(fā)生在AB段時期3.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植被分布狀況是:山麓熱帶雨林,山腰常綠闊葉林,上層溫帶闊葉林,頂部高山草甸,決定這種分布狀況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陽光 B.土壤 C.溫度 D.水分4.核酸、磷脂、ATP三種分子,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都含有C、H、0、N、P、SB.在所有生物體內普遍存在C.都可以被相應的酶催化水解D.都具有物種的特異性5.下面是某同學用動物肝臟做“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A.在燒杯中加入肝臟和蒸餾水并進行攪拌,即可獲得DNAB.調節(jié)NaCl溶液濃度至0.14mol/L,過濾后取濾液進行后續(xù)步驟的操作C.在含DNA的濾液中加入嫩肉粉,使蛋白質與DNA分開D.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適量二苯胺試劑后,溶液呈藍色6.下列有關種群數量調查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以確保結果準確B.調查藏羚羊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易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偏高C.調查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將培養(yǎng)液滴入計數室后直接用顯微鏡計數D.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時,誘蟲器上方要使用電燈照射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如圖所示,圖甲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為人的成熟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蒸餾水,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___________右側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圖甲所示人工膜兩側的離子存在濃度差,離子不能通過該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K+即可從高濃度一側通過該膜到達低濃度一側,其他離子不能通過,則K+通過該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3)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的共同點是都需要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圖乙細胞制備細胞膜,則應將圖乙細胞放入__________中,使其吸水漲破。(4)將新鮮的苔蘚植物葉片放入少量紅墨水、濃度為30%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狀態(tài)如圖丁所示,此時部位①顏色為______,部位②顏色為_____。如改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重新實驗,則部位②顏色為________。8.(10分)回答下列與酵母菌有關的問題:(1)分離培養(yǎng)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MS”或“麥芽汁瓊脂”)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應采用________滅菌法滅菌。若將酵母菌劃線接種在平板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會觀察到菌落,菌落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2)酵母菌液體培養(yǎng)時,若通入氧氣,可促進______________(填“菌體快速增殖”、“乙醇產生”或“乳酸產生”);若進行厭氧培養(yǎng),可促進_________(填“菌體快速增殖”、“乙醇產生”或“乳酸產生”)。(3)制作面包時,為使面包松軟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引起面包松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圖是蘇北某農場建立的生態(tài)農業(yè)部分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建立該生態(tài)農業(yè)是以_____協(xié)調發(fā)展為前提,遵循的生態(tài)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2)流經圖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________。沼氣池中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________成分。(3)設計該生態(tài)農業(yè)的主要優(yōu)點有_______。(4)在答題紙相應位置的圖解中用箭頭補全生態(tài)農業(yè)中碳元素的轉移途徑________。10.(10分)極端耐熱淀粉酶在工業(yè)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科研人員通過培養(yǎng)得到極端耐熱淀粉酶高產菌株,經提取后獲得淀粉酶液,以淀粉為底物設置系列實驗來研究該酶特性,回答下列問題:(1)極端耐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麥芽糖水解,這說明酶有________性;將該酶在質量分數為15%的NaOH溶液中處理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分解淀粉的實驗,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實驗結果與不加此酶效果相同,原因是15%的NaOH溶液使酶_____遭到破壞而失活。(2)下表是一定濃度的Cl-(10-4mol/L)對酶活性(單位時間內底物的減少量表示)的影響,已知該酶的適宜溫度值范圍為70℃~130℃,實驗結果如下表:溫度組別70℃80℃90℃100℃110℃120℃130℃對照組18.219.320.121.920.319.018.3實驗組22.323.424.125.824.023.122.0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從表格數據分析,Cl-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②若要進一步探究酶的最適溫度,需在_________之間設立較小的溫度梯度再進行分組實驗。11.(15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題:(一)以海藻酸鈉為載體固定化米曲霉生成的果膠酶。為研究海藻酸鈉濃度對果膠酶固定化率的影響,將不同濃度的海藻酸鈉分別與果膠酶混合后,過濾得到的固定化酶和上清液,然后檢測它們的酶活性,結果見下表。海藻酸鈉濃度/%2.02.53.03.54.04.55.0上清液酶活性/U12711200113810801019966938固定化酶酶活性/U87194310051062112411761205固定化率/%40.744.046.949.652.554.956.2請回答:(1)果膠酶可以通過米曲霉等微生物來生產,____________是篩選高表達菌株的最簡便方法之一。若需要對所得菌種進行分離計數,應采用____________法進行接種。(2)3,5二硝基水楊酸(DNS)與果膠水解的主要產物____________共熱能夠產生棕紅色氨基化合物,在一定范圍內果膠水解產物的量與呈色物溶液顏色成正比,在550nm處測定溶液____________可算出果膠水解的主要產物含量,從而計算果膠酶酶活。(3)在合適條件下,將果膠酶與海藻酸鈉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濃度的鈣離子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膠固體小球,該過程是對酶進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著海藻酸鈉濃度的升高,上清液中果膠酶酶活性逐漸________。當海藻酸鈉濃度≥4%時,溶液黏度高,固定化時幾乎不成球,不利于固定化酶的回收,選取濃度為____________的海藻酸鈉為載體,可得到較好的固定化效果。(二)當血糖濃度增加時,葡萄糖進入胰島β細胞引起系列生理反應,如下圖所示。請回答:(1)當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此時靜息電位的絕對值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此時觸發(fā)了Ca2+大量內流,進而_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胰島素的釋放,該過程中細胞膜內側的電位變化情況為___________。(2)胰島β細胞中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胰島素存在于由___________形成的小泡中,據圖可知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機體胰島素濃度升高會引起靶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增多,其意義是___________從而降低血糖濃度。(3)如果將正常胰島β細胞分別接種于含有5.6mmnol/L葡萄糖(低糖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組)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分別檢測二組由養(yǎng)液中胰島素的含量,發(fā)現高糖組釋放胰島素多。此結果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析】

人體有氧呼吸的過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細胞質基質)

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線粒體基質)

3、24[H]+6O212H2O+能量(線粒體內膜)

人體肌細胞無氧呼吸的過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細胞質基質)

2、2丙酮酸+4[H]2乳酸(細胞質基質)【詳解】丙酮酸為細胞呼吸第一階段的產物,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A不符合題意;無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的轉化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B不符合題意;乳酸為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的產物,乳酸的生成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C不符合題意;人體細胞只有在進行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時才能產生CO2,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考查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對細胞呼吸各階段反應的場所以及人體細胞呼吸的類型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2、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核內染色體及DNA數量變化曲線圖,其中虛線是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實線是DNA含量變化曲線.AB表示間期,BC表示前期,CD表示中期,DE表示后期,EF表示末期.圖2細胞中著絲點分裂,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所以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解:A、圖1中實線在間期含量加倍,所以表示DNA含量的變化,A正確;B、圖2所示細胞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對應圖1中DE段,B正確;C、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所以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的最佳時期是CD段時期,C正確;D、DNA分子數目的加倍發(fā)生在AB段時期,染色體數目的加倍發(fā)生在DE段時期,D錯誤.故選D.考點: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3、C【解析】

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溫度、水、空氣等?!驹斀狻垦鹏敳夭即髰{谷地區(qū)植被分布狀況是因為海拔越高,溫度越低造成的。故從山腳到山頂依次分布著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闊葉林、高山草甸等。綜上所述,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4、C【解析】

A、核酸、磷脂、ATP三種分子都含有C、H、0、N、P,不含有S,A項錯誤;B、磷脂參與膜結構組成,病毒不具有膜結構,B項錯誤;C、三者都可以被相應的酶催化水解,C項正確;D、磷脂和ATP不具有物種的特異性,D項錯誤。故選C。5、C【解析】肝臟細胞沒有分散開,在燒杯中加入肝臟和蒸餾水并進行攪拌,不能使細胞破裂,燒杯中的肝臟應進行研磨,A項錯誤;DNA在0.14mol/L

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過濾后DNA不在濾液中,而存在于析出物中,所以過濾后取析出物進行后續(xù)步驟的操作,B項錯誤;嫩肉粉中有蛋白酶可使蛋白質分解,而蛋白酶對DNA沒有影響,因此可以在含DNA的濾液中加入嫩肉粉,使蛋白質與DNA分開,C項正確;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適量二苯胺試劑后需加熱溶液才能呈藍色,D項錯誤。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實驗原理和具體操作步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生可先梳理相關知識點,然后根據題意分析選項進行解答。6、C【解析】

調查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前者多適用于植物,后者多適用于活動能力強的動物。【詳解】A、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以減小誤差,確保結果準確,A正確;B、調查藏羚羊的種群密度時,應該采用標志重捕法,若標志物易脫落會導致再次捕獲的個體中帶標記個體比實際低,造成調查結果偏高,B正確;C、調查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時,先蓋蓋玻片,再滴加培養(yǎng)液,讓其自行滲入,靜置片刻再使用顯微鏡計數,C錯誤;D、土壤小動物趨暗、趨濕、避高溫,故調查土壤小動物的物種豐富度時,誘蟲器上方要使用電燈照射,D正確。故選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高于等于協(xié)助擴散載體蛋白蒸餾水紅色綠色無色【解析】

分析甲圖:甲表示磷脂雙分子層;

分析乙圖:乙圖中葡萄糖的運輸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運輸方向是高濃度運輸到低濃度,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乳酸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能量。

分析丙圖:圖丙代表滲透作用的裝置,水分的運輸方向是低濃度溶液運輸到高濃度溶液。分析圖?。簣D示細胞為質壁分離狀態(tài)的細胞,①為細胞壁和細胞膜之間的空隙,充滿了外界溶液,②為細胞質?!驹斀狻浚?)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由于磷脂分子層中沒有運輸葡萄糖的載體,所以葡萄糖不能通過半透膜,A側滲透壓大于B側,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向左擴散的速率大于向右擴散的速率,所以一段時間后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高于右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由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過蛋白質①的運輸擴散到B側,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等于右側液面。(2)由題意可知,人工脂質雙層膜中不具有載體蛋白,若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鉀離子可以從高濃度一側到低濃度一側,屬于協(xié)助擴散過程,該過程中纈氨霉素作為運輸鉀離子的載體。(3)從圖乙可知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乳酸出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二者都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圖乙所示細胞若表示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制備細胞膜時可將細胞置于蒸餾水中,細胞會由于吸水而漲破,溢出細胞外的主要物質是血紅蛋白。(4)新鮮的苔蘚植物葉片放入有少量紅墨水、濃度為30%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過程;由于細胞壁是全透性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紅墨水中的溶質能穿過細胞壁不能穿過細胞膜,所以①處為紅色;②中含有葉綠體,所以為綠色。如改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重新實驗,則部位②顏色為無色。本題綜合考查膜結構、物質跨膜運輸、滲透作用、質壁分離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識記能力,難度不大。8、麥芽汁瓊脂高壓蒸汽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菌體快速增殖乙醇產生酵母菌分解葡萄糖會產生CO2,CO2使面包松軟【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酵母菌培養(yǎng)和分離的有關知識。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的單細胞真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H2O和CO2,釋放能量多,細胞增殖快;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釋放能量少,細胞增殖慢;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主要用于接種工具滅菌)、干熱滅菌(用于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制品)、高壓蒸汽滅菌(適用于培養(yǎng)基滅菌);平板劃線法是通過接種環(huán)在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連續(xù)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yǎng)基的表面。在數次劃線后,就可以得到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菌落;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屬于細菌培養(yǎng)基,麥芽汁瓊脂培養(yǎng)基適合培養(yǎng)真菌,MS培養(yǎng)基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使用的培養(yǎng)基?!驹斀狻浚?)麥芽汁瓊脂培養(yǎng)基的碳氮比較高,而且含糖量高,更適合酵母菌;該培養(yǎng)基應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若將酵母菌劃線接種在平板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菌落。(2)酵母菌液體培養(yǎng)時,若通入氧氣,進行有氧呼吸產生H2O和CO2,釋放能量多,細胞增殖快;若進行無氧培養(yǎng),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釋放能量少,增殖慢。(3)制作面包時,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因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松軟多孔。要注意區(qū)別三種培養(yǎng)基的用途;要知道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不是乳酸。9、環(huán)境與經濟物質循環(huán)再生蔬菜(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及輸入飼料中所含的化學能分解者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環(huán)境污染【解析】

據圖可知,該生態(tài)農業(yè)的建立,充分利用了有機廢棄物中的物質和能量,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驹斀狻浚?)該生態(tài)農業(yè)的建立依據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充分利用了有機廢棄物中的物質和能量,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環(huán)境與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2)流經圖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除了蔬菜(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還包括輸入飼料中所含的化學能。沼氣池中微生物分解植物的枯枝落葉和人畜糞便,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成分。(3)該生態(tài)農業(yè)充分利用了有機廢棄物中的物質和能量,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4)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蔬菜固定,以有機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傳遞,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均可以把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據此可畫出該生態(tài)農業(yè)中碳元素的轉移途徑如圖所示:流經圖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容易漏掉飼料中所含的化學能。該生態(tài)農業(yè)是人工建立的,家禽、家畜不僅可以從生產者獲得物質和能量,還可以從飼料中獲得物質和能量。10、專一性空間結構溫度和Cl-提高了該酶的活性90-110℃【解析】

本題是關于酶的問題,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酶在細胞內外,生物體內外都可以發(fā)揮作用,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酶促反應需要溫和條件的性質,高溫、酸堿、以及一些重金屬等都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而使酶失活?!驹斀狻浚?)題目中極端耐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麥芽糖水解,這說明酶有專一性的性質;如果將該酶在質量分數為15%的NaOH溶液中處理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分解淀粉的實驗,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實驗結果與不加此酶效果相同,原因是NaOH溶液使酶空間結構遭到破壞而失活。(2)表格中的實驗探究的是Cl-對酶活性的影響,因此Cl-是自變量,實驗中溫度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溫度也是自變量,因此自變量是溫度和Cl-,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組都比對照組酶的活性高,因此Cl-在實驗組的作用是提高了該酶的活性;表格中數據可知,100℃時酶的活性最強,因此在如果想進一步探究酶的最適溫度,在90-110℃的范圍內設立較小的溫度梯度再進行分組實驗。在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時,需要設計一系列的溫度梯度,做對照實驗,如果題目中有幾個溫度實驗數據,需要在酶活性最高的溫度兩側的溫度之間縮小溫度梯度,繼續(xù)做實驗,如果沒有酶活性最高的點,則選擇兩個相同活性對應的溫度之間,縮小溫度梯度,繼續(xù)做實驗。11、單菌落的分離涂布分離半乳糖醛酸光密度值(0D值)包埋減小3.5%減小促進負電位→正電位(升高或增大)高爾基體葡萄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