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本課9個一類生字,積累詞語,運用關聯詞語造句。
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
客O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培養(yǎng)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
感情。
教學重點:
1.運過引導學生自主讀書,用心感受和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
人民的熱情好客。
2.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難點:
體W文章按照空間位置、事情發(fā)展、思想感情三條敘述的特點。
課前準備:
1.布置同學搜集老舍先生的簡歷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關草原的文字資料、圖片、歌曲等。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課
學科語文1.草原講讀課時1
題型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
詞語:
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
教學目標
束、舉杯、
摔跤。
2.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
象,在腦海
里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
腦海里再
教學難點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一、談話導入
你到過草原嗎?在電影、電視中見過草原嗎?作者用
他的親身經歷,
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
們。讀讀課文,
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讓學生初步感知)
二、檢查預習
1.讀生字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
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
3.學生互相解詞:
渲染: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畫面,使
它分出層次,以加強藝術效果。
拘束:過分拘束自己,顯得不自然。
襟飄帶舞:衣襟和裙帶迎風飄動。
三、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讀課文,按照作者進入草原的順序,說說課文寫
了哪些內容?
板書:初見草原一一迎客一一待客一一話別
2.小聲讀課文,想象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
象?
3.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
句子c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問題。
課1.草原課
學科語文講讀課時2
題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
下,受到熱愛
祖國前民族團吉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目標2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1.讀看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
到熱愛
祖初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難點2.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2.品味、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草原》這篇文章,課文主要
寫了什
么?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理解課文,領略草原的美
麗風光,感受蒙
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二、組織自學按要求自學課文第1小節(jié)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點?作者的心情怎樣?
3.同桌互相討論。
4.試著有感情地讀讀課文。
三、交流點拔
1.看錄像后讀課文,說說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
2.找出句子讀一讀。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畫面并輕輕讀讀這些句子,說說作者是按什么
順序描寫草原
的?
5.讀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簡單說說喜歡
的原因。
6.指名讀,體會草原的美和大。
(1)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
像給無邊的
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
丘,平地是綠
的,小丘也是綠的。
(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則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
不用墨線勾
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7.連起來把這些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讀一讀。
&評讀該怎么讀。
過渡:僅僅讀出喜愛、贊美的語氣就夠了嗎?看看作者
當時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對滿眼翠綠,怎不讓人感到
愉快和驚嘆,你
們懷著愉快的心情,帶著驚嘆的語氣,去讀讀看。
10.指名讀。
11.你來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
又……既……又……”
連起來說一句話。
12.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
好像回味著草
原的無限樂趣。這是真的嗎?運用擬人的手法,也突出
了草原的美。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體會和感
受蒙古族人民
的熱情好客。
1.指生朗讀課文。
2.默讀思考、標劃:你從哪里體會到了蒙古族人民的
熱情好客?
3.學生匯報,教師與時引導、歸納??蓮囊韵聨讉€方
面去體會:
(1)遠道迎客-----群馬,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
幾十里外歡
迎遠客,等。
(2)蒙古包外一一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也不知道誰
的手,總是熱
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內------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干
部、七十歲的老
翁向我們敬酒,再舉杯,再回敬,鄂溫克姑娘既大方,
又有點羞澀,等°
(4)聯歡話別一一飯后,小伙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
們表演民族
舞蹈,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等。
4.面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我們”有哪些表
現呢?(引導學
生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客人們的表現一一有禮貌,親
熱,一點兒也不
拘束,依依惜別)。
5.指導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組織自學
過渡:草原的天很可愛,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給你
留下
了什么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怎
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默讀課文2—5小節(jié),思考以上問題。
六、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問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
每小節(jié)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
原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畫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穿著艷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
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yōu)槭裁匆艿脛t
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在以下小節(jié)中,再談談。
(2)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
時你會說些什么?
②指名說。
③說著你想說的話,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
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干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么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
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聯
系《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
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
陽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
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七、總結
1.課3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
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tài)
美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tài)美都給我
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
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族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
3.朗讀課文。
了什么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怎
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默讀課文2—5小節(jié),思考以上問題。
六、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卜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
每小節(jié)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原
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挈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圓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少穿著艷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
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yōu)槿~么要跑得則
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在以下小節(jié)中,再談談。
(2)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
時你會說些什么?
②指名說。
③說著你想說的話,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
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干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么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
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p>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聯
系《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
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
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
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七、總結
1.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
民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tài)
美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tài)美都給我們
留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
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族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
3.朗讀課文。
了什么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
怎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默讀課文2—5小節(jié),思考以上問題。
六、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
每小節(jié)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原
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羋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回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少穿著艷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
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yōu)槭裁匆艿脛t
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在以下小節(jié)中,再談談。
(2)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
時你會說些什么?
②指名說。
③說著你想說的話,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
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干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么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
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p>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聯系《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
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
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
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七、總結
1.課逅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
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tài)美
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tài)美都給我們留
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
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族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
3.朗讀課文。
了什么印象?“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該怎
樣理解?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默讀課文2—5小節(jié),思考以上問題。
六、交流點拔
1.讀了課文,蒙古族同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體現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的語句很多,拿出筆把
每小節(jié)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同桌互相說說喜歡的原
因?
3.指名說,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1)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①看畫面。
②學生說。
③男女老少穿著艷麗的服裝,騎在馬上,衣襟與綢
帶迎風飄舞,確實像一條七色彩虹。(指圖說)
④把“飛”改成“跑”行嗎?他們?yōu)槿~么要跑得則
快?
⑤所以在讀時要體現這種急切的心情。指名讀。
在以下小節(jié)中,再談談。
(2)也不知是誰的手……民族團結互助。
①如果你是訪問團的一員或是蒙古族中的一個,當
時你會說些什么?
②指名說。
③說著你想說的話,和前后左右的同學握握手,體
會一下當時主客相見熱鬧的場面。
(3)干部向我們……我們再回敬。
①學生說
②蒙古族同胞還用什么招待我們?讀句子。
③他們盛情地招待我們,訪問團的每一個成員對他
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帶著這種感情讀讀。
④指名讀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p>
①這句話怎樣理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聯
系《贈汪倫》這首詩互相討論。)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忍心馬上
分別,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在夕陽
下,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
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難嗎?
③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七、總結
1.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
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靜態(tài)美
和蒙古族人民歡迎客人時,熱情歡騰的動態(tài)美都給我們留
下了深刻印象。
2.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
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族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
3.朗讀課文。
草原
板書設計
景色f美麗f動情
草原途中一盛況一又動情“我”
1主人一熱情一更動情|
蒙一情深一漢
(民族團結互助)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動人
受到歡迎-------由寂靜變熱鬧
熱情相見-------氣氛熱烈
盛情款待-------食品豐富,有歌有舞
愉快聯歡-------載歌載舞,不忍離別
教后反思
課課
學科語文2*、絲綢之路略讀課時1
題型
知識與技能:
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
讀課文。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
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
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與語言組織、表
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fā)學生
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fā)學生
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掛圖。
教具準備
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
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
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
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
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
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么
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對
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4.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
中找到答案。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
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
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一)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
1.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
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J
2.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3.你是怎樣理解“聯系”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
們”是怎樣“聯系”的?
4.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5.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會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
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
國則將自己國家的“駝鳥蛋”,以與特色文化“魔術”、“雜
技”等獻給了中國。如果個人學生沒有找到,可以再討論)
(二)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
用。
1.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
怎樣的心情呢?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模仿一
些動作與表情,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2.小組匯報表演,再讀文章。
3.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
情?學生充分
交流。
(預設:學生通過文章對兩國人民一些動作表情的描
寫,例如: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
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二
中國使臣的“大跨步卜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
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
與融洽。)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
條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
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
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
(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
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
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
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
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
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
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
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
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
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
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
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
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
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
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
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
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
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
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
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
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
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
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
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
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
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吧。
2.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
前1世紀,古羅馬執(zhí)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
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
馬城內的豪華市區(qū),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
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著名的——張窸。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
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
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
不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
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絲綢之*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板書設計
1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后反思
3.白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看“晰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
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金朗讀體會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理解白楊特點與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
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3.白楊課
學科語文講讀課時1
題型
1.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2.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目標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1.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2.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著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分段并說明理由。如果有分
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
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局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一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
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則
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
楊那樣,扎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用段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
分歧,再讀再討論。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用段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
分歧,再讀再討論。
課課
學科語文3.白楊講讀課時2
題型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
品質。
教學目標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高貴品
質。
教學難點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
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
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
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huán)境惡劣,抓住“茫?!?、“渾黃一體”、
“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
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
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
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
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后升華到對在那里生活的
建設者的了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發(fā)表看法:(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huán)境很
惡劣。這里用惡劣的環(huán)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
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
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
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呢?
4.看到這白楊樹,爸爸的神情是怎樣的?兄妹倆
又是怎樣爭論的呢?
大戈壁這么荒涼,環(huán)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則高
大挺秀,像衛(wèi)士一樣守衛(wèi)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
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
分角色朗讀4-12自然段。
二、課件出示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
句讀講
1.“這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p>
“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高、直)
2.“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fā)牙、長
了粗壯的枝干J
3.“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
水,它總是則直,則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p>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
后交流)
生:這里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對白楊產生什么感情?
(崇敬)
則,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這幾句話。指導朗讀
(自由讀、指名、齊讀)
師:白楊樹不擇環(huán)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
哪里生根、發(fā)芽。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
是洪水,它總是則直,則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
是白楊的品格。
(設計意圖: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
的問題,而且熱情贊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
格,第二段課文是文章的中心內容,提煉出“高”“直”
這一白楊樹的外形特征)
過渡: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三、引讀討論14自然段:
1.“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
疆工作
2.“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
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J
3.“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
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問:孩子們不知道新疆則荒涼,爸爸媽媽為什么去新
疆工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帶他們去新疆讀書?到
底是為什么呢?
同學再讀第14小節(jié),爸爸介紹白楊的三句話,引導
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的三個“只知道,”培養(yǎng)了
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經過一連
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
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
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
子們幼小的心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fā)芽、成長呢?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包含的意思質
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
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請學生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
出答案。
白楊:哪兒需要,哪兒生根,不管風沙雨雪干旱洪
水(堅強)。
爸爸:邊疆需要,扎根邊疆,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堅
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
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
疆,建設邊疆。)
五、總結課文,升華中心
請學生用文中的重點詞語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哪兒……哪兒……:
“不管……不管……總是……”
堅強白楊邊疆建設者
六、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
七、作業(yè)
1.抄寫課后詞語。
2.練習背誦課文。
借物喻人
高大挺秀扎根邊疆
白楊適應性強……爸爸
生命力強建設邊疆
小白楊一一茁壯成長一一孩子
板書設計
高直
白楊高大挺秀生長范圍廣借物
生命力強1
爸爸表白心愿扎根邊疆I
建設邊疆喻人
教育子女
教后反思
課課
學科語文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略讀課時1
題型
知識與技能:
認識本課14個生字,了解青藏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
路,建設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過程與方法:
搜集和交流青藏鐵路和西部大開發(fā)的相關資料飛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修筑鐵路和西部
大開發(fā)的滿腔熱情。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建設者對修筑鐵路和西部大
開發(fā)的滿腔熱情。
教學重點了解青臧鐵路是一條怎樣的鐵路,建設者在修建中
遇到了哪些困難,感受新一代建設者遇到的困難以與克
教學難點服困難的艱巨與頑強毅力。
青藏鐵路有關資料圖片,西藏風光短片、課件。
教具準備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天路》引讀
1.師:同學們,聽過《天路》這首歌嗎?它深情歌
唱了鐵路工人修建青藏鐵路的感人事跡。來,隨著這動聽
的歌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青藏鐵路。(播放《天路》
配樂的青藏鐵路施工畫面)
2.師:這就是青藏鐵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關懷
下開工,但是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條鐵路還沒有進入西
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國惟一不通鐵路的省份。這
到底是為什么?是什么困難阻擋了這條鐵路的前進?
請同學們跟著筑路工人走進青藏鐵路施工現場,大聲朗
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畫面,你看到
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朗謨課文,不認
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初讀感受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檢查個別難讀的字音是否讀
準。如械如械),不讀ji?!蔼b獰”讀準后鼻韻。
2.師:讀著課文,想著青藏鐵路的施工畫面,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交流)
3.師:這是一條艱難的鐵路,(師生補充資料,結合
看屏幕上的青藏鐵路示意圖:青藏鐵路要經過海拔4767
米的昆侖山,要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
原,全長1142公里,要經過550公里的永久性凍土區(qū)。
解釋凍土區(qū):一年四季覆蓋著堅硬的冰,有些堅冰厚度
達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區(qū)修建鐵路遇到的最大難題。)而
風火山是最難的難題,但是最終,這只巨大的攔路虎卻
一次次低卜了高傲的頭。
4.(屏幕出示句子:“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
了高傲的頭.”)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1)為什么說風火山是只巨大的攔路虎?(因為這
里有三大難關:多年凍土區(qū),惡劣天氣,極度缺氧)
(2)為什么風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①因為科技人員找到了噴射混泥土的最佳溫度,制
服了凍土區(qū)。
②因為青年突擊隊員頂住了惡劣的天氣,繼續(xù)頑強
的工作。
③因為科技人員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極度缺氧
難關。
(3)你們說這是一批什么樣的建設者?(勇敢的、
堅強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4)是啊,他們的確是一批勇敢堅強、充滿智慧的
青年突擊隊員。你們誰想成為這樣的一名突擊隊員?我
們就請這位突擊隊員來讀1?2自然段,要瀆出你們的決
心來。
(5)同學們,讓我們也象這位突擊隊員一樣“嚴陣
以待”,準備迎接風火山的挑戰(zhàn)。(齊讀1?3自然段)
5.師讀:“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
(1)西方的媒體說明了什么?
(2)他們認為不可能,那你們認為可能嗎?
(3)我們的青年突擊隊員是如何把外國人認為不可
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讓我們把自己當作中央電視臺的
一名記者,走進工地,去采訪筑路工人攻克風火山的艱
難歷程。
三、讀后采訪
1.合作要求:
(1)自己邊讀邊畫,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工程的艱
難和建設者的勇氣與智慧。
(2)根據采訪提綱上的問題提示,把芻己的同桌當
作青年突擊隊員互相采訪。
(3)按“凍土區(qū)”“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分成
三個事件,做三次報道。
2.采訪提綱
(1)你們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
(2)這些困難給你們造成了什么影響或者后果?
(3)你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
四、現場報道
1.攻破“多年凍土區(qū)二(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理解“下馬威二
①什么是卜馬威?
②風火山給青色突擊隊員什么下馬威?
③這些下馬威可能給工人和工程帶來什么危害?
④但是,這一切難得倒我們的筑路大軍嗎?為什
么?
(3)是的,因為這群勇敢堅強的青年突擊隊員心中
裝著一個堅定的信念:“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齊讀第
7自然段)
2.克服“惡劣天氣”。(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飛”和“劈頭蓋臉”
是什么樣子。
(3)導讀第8自然段前5句(老師讀前半句,學生
跟讀后半句,強調突出作用)
(4)看圖,想象工人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面前可能
會怎樣?
(5)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頂掀翻了,頭砸破了,臉
流血了,冷??!疼??!可是,當隊員們想到西藏人們貧
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們咬緊牙關,在心里一遍
遍地呼喊:“把鐵路修到拉薩!”(齊讀兩遍)
3.解決極度缺氧。(結合看課件中的圖)
(1)請某個學生做現場報道,其他人補充評價。
(2)什么是“杯水車薪”?為什么會杯水車薪?
(3)看圖,想象工人背著氧氣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
么樣?
(4)胸悶,頭痛,嘔吐,四肢無力……生命受到嚴
重威脅、,這是多么可怕的難關啊!但是建筑大軍硬是讓
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為什
么?他們的勝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們的勇氣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員的智慧。
③是黨中央的關懷。
④是西藏人們的支持。
(5)因為,“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鐵路工人的
堅強決心,也是全國人們的共同心愿。同學們,帶著全國
人民的心愿,讓我們大聲地呼喊出鐵路工人的決心。(齊
讀10-11自然段)
五、總結升華
1.(屏幕出示最后一個句子:青藏鐵路這條“鐵龍”
在不斷地向前,向前,拉薩已經遙遙在望……)從最后的
省略號里,你們讀懂了什么?(介紹青藏鐵路最新進展:
工程進展順利,全線路基、橋涵、隧道等主體工程基本完
成,累計鋪軌743公里,今年年底鐵軌將鋪到拉薩,明
年7月進行列車試運行。屆時將開通拉薩至西寧、北京、
成都、上海、廣州等多條線路,并裝備當今世界最豪華的
旅游列車。到那時,從拉薩乘座火車到北京,僅需48小
時。)
2.想不想坐上這趟列車去拜訪神秘的青藏高原?來
吧,跟老師一起踏上這段神奇的天路。(播放西藏美麗的
風光,配上李娜的《青藏高原》,最后畫面定格在一個西
藏小女孩站在鐵軌邊上,眺望拉薩的方向。)
3.同學們,為了建設這條鐵路,40多萬各族同胞遠
離親人朋友,奮戰(zhàn)在這荒涼惡劣的高原,多少年輕的生
命永遠地長眠在皚皚的雪山下,還有多少人奉獻著自己
的熱血和青春,但是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可能徹
底改寫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榮
富裕。
4.面對著這樣一群鐵路工人,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寫下來)
板書設計
把路修道拉薩去!——共同心愿
凍土區(qū)
風火山惡劣天氣勇氣、毅力、智慧
極度缺氧
教后反思
課課練
學科語文口語交際一課時1
題型習
知識與技能:
1.能有條理、較為具體地說出自己的活動方案。
2.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并把“手拉手”
活動開展下去。
過程與方法:
教學目標
策劃一次和遠方小學生的“手拉手”活動,商量、討
論活動的方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在信中把自己對活動的打算做具體清楚的描述,
同時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議。
能在信中把自己對活動的打算做具體清楚的描述,同
時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議。
教學重點
能有條理、較為具體的說出自己的活動方法。
教學難點有條理的把自己的打算具體清楚的描述。
教具準備各地風土人情方面的圖片。
教學步驟二次備課
一、激發(fā)興趣,組織討論
1.出示各地風土人情方面的圖片,了解祖國各地的
特色。說說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個在遠方的同齡朋友,你覺得會有
什么好處?你想要這樣的一個朋友嗎?
3.組織學生討論:用哪些方式才能與素不相識的遠方
小學生建立聯系呢?
可以通過遠方的一個朋友介紹認識;
可以通過爸爸媽媽來聯系;
可能通過媒體來認識;
可能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建立聯系
二、合作討論,匯集精華
1.聯系上以后,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呢?同學合
作討論,策劃活動方案。
2.教師到各組聽到方案,參與討論、合作。
3.全班交流活動方案:
(1)首先寫信,建立聯系。
(2)比較熟悉后,發(fā)出邀請,一同參與活動。
(3)若對方生活困難,我們就對他給予生活上的資助。
(4)……
三、選擇方案,付之行動
1.討論剛才提出的方案,你覺得最可行,最好的是
哪一個方案?并說明理由。
2.如果你們真的聯系上了,成了一對好朋友,你們
會怎么做?
課回顧.拓展一課練
學科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課后練習-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
- 心靈雞湯 讀后續(xù)寫13 Fort McMurray Strong 導學案-高三英語一輪復習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專項練習題(每日一練共18份)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應用題專項練習(每日一練共32份)
- PremiereProCS6視頻編輯案例教程課件 第 3 章 視頻切換效果
- 2025年光伏電氣施工試題及答案
- 云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員考試題庫附完整答案(奪冠)
- 2025年安徽社區(qū)《網格員》模擬試題及答案
- 重難點02 化學用語-2024年高考化學專練(新高考專用)原卷版
- 2025年單招考試試卷試題及答案
- 口腔門診質控體系構建與實施
- 2025年安徽省界首市輔警招聘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詳解(新)
- 2025年青少年“學憲法、講憲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焊接基礎知識(鍋監(jiān)師)
- GB∕T 37580-2019 聚乙烯(PE)埋地燃氣管道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
- GB∕T 5059.1-2014 鉬鐵 鉬含量的測定 鉬酸鉛重量法、偏釩酸銨滴定法和8-羥基喹啉重量法
- DIN32711軸環(huán)連接多邊形輪廓P3G第2部分計算和定尺寸
- 叉車日常維護保養(yǎng)檢查記錄表
- 中職生心理健康量表(共10頁)
- DB42∕T 1710-2021 工程勘察鉆探封孔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