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和為貴目錄學習目標1.了解中國文化中“和”的思想內(nèi)涵,辨別“和”與“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2.查閱搜集體現(xiàn)“以和為貴”的歷史故事、經(jīng)典語句,理解“和”多樣化的思想內(nèi)涵。3.提高自己的德行,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和”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1.探“和”之義“和”的字源與原初理解出現(xiàn)在青銅銘文中的漢字“和”由一棵植物與一張口組成。在甲骨文中“和”字由“禾”與“龠”構成。其中“禾”表示發(fā)音,“龠”表示含義?!百摺痹诩坠俏闹兄甘局环N有著幾個管孔的具有早期短笛形制的吹奏樂器。因此,“和”與音樂密切相關。探“和”之義《說文解字》中解釋道:“咊,相應也,從口,禾聲”通過對“和”字起源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和”與音樂密切相關?!昂汀钡谋玖x為與聲音相應,和諧地跟著唱或者伴奏故宮三大殿
一團和氣、和睦相處、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和衷共濟、一唱一和、和氣生財、心平氣和、和平共處、琴瑟和鳴、政通人和、惠風和暢……請同學們說出一些含有“和”的詞語。談“和”之言材料一: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為惡如一,故云同也;好斗爭,故云不和也。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材料二: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挑剔,刻薄。阿諛奉承,攀比—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材料三:和因義起,同由利生。
—劉寶楠《論語正義》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探“和”之義1.探“和”之義①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謂心不爭也;不同,謂立志各異也。君子之人千萬,千萬其心和如一,而所習立之志業(yè)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為惡如一,故云同也;好斗爭,故云不和也。(皇侃《論語集解義疏》)②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①君子和而不同。所謂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爭;所謂不同,是指每個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樣。天下君子千千萬萬,大家的心都是人一樣,而所學、所立的志向不一樣;至於說“小人同而不和”,是因為小人都干壞事,因此說是“同”;喜歡互相爭斗,因此說是不和。
②因為沒有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間能和諧,協(xié)調(diào)。相反因為有阿比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諛附和。1.探“和”之義③和因義起,同由利生。義者,宜也,各適其宜,未有方體,故不同。然不同因乎義,而非執(zhí)已之見,無傷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務于是,則有爭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異也。(劉寶楠《論語正義》)
③和的原因由義引起,同時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生出的和。追求義的人,覺得適宜,各適其宜,尚未在諸多方面(強求一致),所以不同之義也可以和。這樣不同之和,而不是執(zhí)己之見沒有傷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覺得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眾致力于這些,那么有爭論之心,所以同而不和。這是君子、小人的區(qū)別。1.探“和”之義④(齊景)公曰:“唯(梁丘)據(jù)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jù)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今據(jù)不然。君所謂可,據(jù)亦曰可;君所謂否,據(jù)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一專,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景公說:“只有梁丘據(jù)與我和諧?。 标套踊卮鹫f:“梁丘據(jù)也不過是同而已,哪里能說是和呢?”景公說:“和與同有差別嗎?”晏子回答說:“有差別。……國君認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進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備;國君認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進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違背禮,百姓沒有爭斗之心?!F(xiàn)在梁丘據(jù)不是這樣。國君認為可以的,他也說可以;國君認為不可以的,他也說不可以。如果用水來調(diào)和水,誰能吃去?如果用琴瑟老彈一個音調(diào),誰聽得下去?不應當相同的道理,就像這樣。"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君子“和”:不爭斗,講道義。無乖戾之心,無阿比之意。君子“不同”:志向、事業(yè)不同小人“同”:為惡如一,利益一致小人“不和”:好爭斗,講利益。表面阿諛奉承,內(nèi)心刻薄。探“和”之義1.探“和”之義1.“和”就是保持和諧融洽,但有獨立見解;“同”就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沒有獨立見解。2.“和”起于“義”;“同”產(chǎn)生于“利”。3.“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觀點的博大胸懷,在討論時能各抒己見,私下里能相互尊重與理解;“同而不和”就是在討論時隨波逐流,而暗地里卻不服氣,有時還會拆人家的臺?!昂汀迸c“同”的區(qū)別1.探“和”之義“和而不同”在當下的意義1953年12月,中國政府在同印度就兩國間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印度與中國西藏地方關系問題的談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印度方面的贊同。其具體表述幾經(jīng)斟酌,最后確定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在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時,分別與兩國總理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并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1.探“和”之義“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觀點,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在討論時能各抒己見,私下里能相互尊重與理解。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獨立的思考、博大的胸懷、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今天仍然是我們生活、學習中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昂投煌痹诋斚碌囊饬x1.探“和”之義經(jīng)典論述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尚書》弘揚大德,讓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協(xié)調(diào)百姓,實現(xiàn)社會和睦;社會和睦之后再協(xié)調(diào)萬邦諸侯的利益,讓各個邦國都能和睦相處。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抖Y記》
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發(fā)生,可以稱之為“中”;喜怒哀樂的感情發(fā)生了,但都能適中且有節(jié)度,可以稱之為“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了。和的含義:和睦、和諧、平衡、協(xié)和、謙讓、溫和、和善、平和、包容、團結、友愛等2.尋“和”之用1.“將相和”的故事經(jīng)典故事
戰(zhàn)國時趙國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因而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后兩人和好,一起盡心盡力地輔佐趙王治理國家。2.“六尺巷”的故事經(jīng)典故事
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在桐城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fā)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
“一張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3.羅威飼犢經(jīng)典故事
漢代有個人叫羅威,鄰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莊稼,他和鄰居交涉,鄰居不予理睬。羅威并沒有火冒三丈,而是想,問題的焦點在牛,就從牛身上去尋找解決矛盾的途徑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悄地堆放在鄰居家的牛圈前。牛一聞到鮮嫩的青草,就大嚼起來,吃飽了就睡覺,再也不去吃莊稼了。鄰居每天起來,總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頗感納悶,經(jīng)觀察,知是羅威所為,頓覺愧疚,從此對牛嚴加看管?!傲_威飼犢”的故事也就傳為美談。“禮之用,和為貴”——《論語》禮的作用,在于使人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和”之用:調(diào)和人際關系,解決各種糾紛。尋“和”之用說說你知道的體現(xiàn)“和為貴”的例子,探尋“和為貴”的真諦。尋“和”之用示例:明朝洪武年間,緬甸與百夷(今緬甸北部)交戰(zhàn),明太祖未發(fā)一兵,派李思聰、錢古訓二人勸和。二人先奉勸緬甸“兩國之民居處雖分,惟存關市之譏。是其和也,其或紛爭不已,天將昭鑒福善禍淫”,又告誡百夷“莫如守全,以圖綿長,不亦美乎”。雙方領會到啟動戰(zhàn)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終罷戰(zhàn)息兵。擬寫標語,為“和”宣傳尋“和”之用請每位同學仿照右邊示例,創(chuàng)作幾條以“和”為主題的宣傳標語,組內(nèi)互相評改,選出優(yōu)秀的標語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展示。要求:1.有較強的針對性和一定的思想性;2.力求形式新穎、朗朗上口。說說以下標語好在哪里?有容乃大,心境寬;以和為貴,萬事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親仁善鄰,社會和諧。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和以處眾,平以養(yǎng)心,獨以思已。各美其美,方有個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諧。擬寫標語,為“和”宣傳佳作示例:(1)遵古訓,和為貴;促和諧,人為本。(2)自然充滿綠色,社會充滿和諧。(3)弘揚中華文明,建設和諧社會。(4)居家貴和睦,近鄰勝遠親(5)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6)知書達理和為貴,禮儀相待鄰里親。尋“和”之用“和”主題俗語諺語佳作示例:(1)眾人拾柴火焰高(2)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3)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4)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智慧無窮。(5)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尋“和”之用“和”主題名言警句(1)和諧是愛與恨結合起來的莊嚴的配偶。
——羅曼·羅蘭
(2)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xiàn)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huán)境中,就造就了環(huán)境的美。
——冰心
(3)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果(4)庶政惟和,萬國咸寧?!渡袝罚?)師克在和,不在眾?!蹲髠鳌罚?)天地之氣,莫大于和?!痘茨献印?/p>
(7)平則上下和,和則年谷熟?!蛾套哟呵铩罚?)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右圖是一張公益廣告圖片,請簡述它的設計理念。
《中國夢,和為貴》,畫面上描繪了一幅頗具趣味的水中之景,不論是在水底嬉戲的小魚,還是在水面上競相追逐的小鴨子,亦或是在空中自在飛翔的小鳥,一切都顯得特別的寧靜、安謐。這些景象匯聚在一起共同凝聚成一幅和諧、和平的畫面?!昂伞笔沁@幅公益廣告的主題背景,非常巧妙,它與“和”的發(fā)音相似。池中挺拔的荷葉與一朵朵在水上綻放的荷花襯托出中國夢的精髓——和諧、和平、和睦。這美麗的景象凸顯了中國夢的美好。3.班級討論會班級討論會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有觀點的交鋒。相持不下時,有些同學會惡語傷人,最后不歡而散。
思考如何從“和而不同”“和為貴”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全班合作,制定幾條“班級議事規(guī)則”。
班級議事規(guī)則班級討論會1、班級議事時,人人必須遵守溝通、信任、包容的處事原則。2、討論問題時要積極發(fā)表個人折見解,同時要尊重別人,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3、若意見不合、見解不同,要禮貌對待,有理有據(jù)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否認或粗魯駁斥。4、商議討論班級事務時要以大局為重,以班級良性發(fā)展為共同目標,不能事事先想到自己。
時事討論會班級討論會
選擇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一些新聞事件為話題,在班上組織一次時事討論會。大家以“和而不同”為理念,一起討論問題,互相啟發(fā),共同受益。
時事討論會:活動步驟班級討論會①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設置三個話題,每個小組選取一個話題。②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并閱讀與該話題有關的新聞報道及評論。仔細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③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觀點一致的同學結成伙伴,共同整理資料,深入交流,最后推薦一名同學參加時事討論會。被推薦的同學組成該話題的時事討論組。另外推薦一名討論會主持人。④班級時事討論會。討論會可分為三個時段,每個時段一個話題。由該話題組的時事討論會成員及主持人共同完成。討論時注意遵守之前制訂的“議事規(guī)則”。⑤討論會期間,主持人可根據(jù)情況,隨機邀請聽眾參與討論。⑥其他同學在旁聽討論會時要認真,并仔細觀察討論會成員的表現(xiàn)。選出你認為表現(xiàn)最佳的同學,并說明選他的理由。
自古以來,“和”已經(jīng)落實到中國人的生活中,成為中國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觀念,對中國人的影響非常大。家庭內(nèi)部有“家和萬事興”之說,人與人之間講“和氣致祥”,做生意講“和氣生財”,國家之間講“和衷共濟”。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繼承并發(fā)揚“以和為貴”的精神品質(zhì),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外來、對他人的侵略毫無原則地忍讓。如果受到外來的侵略,我們要奮起抗爭,保護國家的和平和安寧。“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教師寄語4、達標檢測1.綜合性學習和是誕育萬物的本源,和是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和是社會交往的準繩,和還是國家共處的原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以和為貴”綜合性學習活動吧!【家庭和睦】周末,云云的父親想帶著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親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親發(fā)脾氣說母親總是這樣唱反調(diào),母親也生氣說父親一點也不體貼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這樣吵起來了。如果你是云云,請從“以和為貴”的角度來勸說父母?!敬鸢浮俊炯彝ズ湍馈堪职謰寢專潇o一下聽我說說好嗎?今天去看望奶奶還是看望姥姥其實都沒問題的,你倆就是說話方式不對,家庭要以和為貴,都和和氣氣的才開心,不要計較那么多啦!那讓我來決定好不好呀?【解析】(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運用。此題為勸說類題目,要求措辭禮貌、婉轉(zhuǎn);語言流暢、生動。勸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稱呼恰當,語言要通順明白,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語氣柔和委婉而不生硬。示例:爸爸媽媽,不要吵了。我們是一家人,不是應該和睦相處嗎?您二位怎么說話沒有以前的和聲細語啦?奶奶和姥姥都要看的,我們應該高高興興的,就讓我決定先看望誰,行嗎?您二位也要改改說話的方式才行,不是嗎?理善為先”,調(diào)整順序,上聯(lián)是“孝親敬長和為貴”。4、達標檢測【社會和諧】某班小記者到榮獲“洛陽好人”稱號的孟昭銀老人所住的社區(qū)采集素材。孟昭銀老人的一個鄰居評價她“她最可貴的是待人和氣,六十多年來對家里長輩很孝順、很敬重,親人間很和睦?!绷硪晃秽従釉u價她“她這個人最是心地善良,幾十年來知書明理,和周圍人相處融洽。”請你依據(jù)鄰居的談話,仿照后句,在橫線上補寫前句,形成一條宣傳標語。宣傳標語:
,知書明理善為先?!敬鸢浮俊旧鐣椭C】孝親敬長和為貴【解析】(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運用。根據(jù)題目要求,在擬寫宣傳用語時,要突出“和”的主題,根據(jù)題干的特點,本題的宣傳標語可以擬成對聯(lián)形式。根據(jù)鄰居評價她“她這個人最是心地善良,幾十年來知書明理,和周圍人相處融洽”擬成了宣傳標語的下一聯(lián)“知書明理善為先”,那么上聯(lián)就從另一位鄰居的評價“她最可貴的是待人和氣,六十多年來對家里長輩很孝順、很敬重,親人間很和睦”中梳理。由“她最可貴的是待人和氣”可以擬成“和為貴”;由“對家里長輩很孝順、很敬重”可以擬成“孝親敬長”;對應下聯(lián)“知書明4、達標檢測【世界和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下表是部分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死亡人數(shù)的統(tǒng)計,根據(jù)表內(nèi)提供的資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單位:人)從上表中,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有價值的信息?請寫出兩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世界和平】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軍民死亡人數(shù)是全世界最多的;②戰(zhàn)爭給交戰(zhàn)國雙方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③侵略國的軍人死亡人數(shù)基本多于平民死亡人數(shù)。(答出其中兩條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表的解讀能力。作答時要認真觀察,找出圖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較對象、比較角度及項目、各種數(shù)據(jù)及變化特點等,抓信息要全面準確。根據(jù)本題的圖表信息,從軍人死亡數(shù)和平民死亡數(shù)兩方面比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受害國(中國、蘇聯(lián))和侵略國(日本、德國)的情況。①從表中數(shù)據(jù)上看,中國軍人死亡數(shù)和平民死亡數(shù)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即中國軍民死亡人數(shù)最多。②中國和蘇聯(lián)的軍人死亡數(shù)和平民死亡數(shù)遠高于日本和德國的軍人死亡數(shù)和平民死亡數(shù),即受害國軍民死亡人數(shù)遠高于侵略國。③無論是中國和日本還是蘇聯(lián)和德國,軍民死亡人數(shù)都較大,戰(zhàn)爭帶給兩國的災難都比較深重。④侵略國日本和德國的軍人死亡數(shù)遠高于平民死亡人數(shù)。受害國軍人死亡數(shù)平民死亡數(shù)侵略國軍人死亡數(shù)平民死亡數(shù)中國2800000030000000日本1850000672000蘇聯(lián)1370000013000000德國350000016000004、達標檢測2.根據(jù)同學們搜集的“以和為貴”的材料,完成相關任務?!救蝿找弧拷忉屜旅嫒齽t材料中加點的字。A.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B.事父母者莫善于順,宜兄弟者莫善于讓。(徐禎稷《恥言》)C.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禮記》)(1)作:_________(2)善:_________(3)修:________【答案】(1)興起(2)好(3)培養(yǎng)【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注意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本題中,“作”是動詞,“興起”的意思;“善”是本義,形容詞,“好”的意思;“修”是動詞,“培養(yǎng)”的意思。4、達標檢測【任務二】下面是《以和為貴》演講稿提綱,把【任務一】中的三則材料作為分論點的論據(jù),填在相應的橫線上。(填字母序號)
(1)______(2)______(3)_______【答案】(1)C(2)B(3)A【解析】【任務二】考查對文言語句內(nèi)容理解。A.句意: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B.句意:侍奉父母沒有什么比孝順更好了,與朋友相處沒有什么比謙讓更好了。C.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根據(jù)句意可知,A句體現(xiàn)了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的理想觀;B句體現(xiàn)了和睦孝順、融洽和美的家庭觀;C句體現(xiàn)了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觀。4、達標檢測【任務三】班里舉行“以和為貴”的主題演講會,假如你是主持人,請為本次演講會設計一段開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它是誕育萬物的本源,也是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以和為貴”主題演講會,感受“和”的魅力吧!我宣布此次主題演講會現(xiàn)在開始?!窘馕觥勘绢}考查設計開場白。本次主題演講會面對的是老師和同學,擬寫時首先要有稱呼;然后以“和”為主題,先用簡潔的語言解釋“和”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再將大家引入到活動中來。注意語言簡潔、明確,緊扣主題。4、達標檢測3.綜合實踐與運用。在我國,“和”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請參加班級舉行的“以和為貴”綜合性學習活動。(1)用一句話概括你從下面材料中獲得的主要信息。疫情蔓延的艱難時刻,東盟十國與中日韓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為戰(zhàn)勝不分國界和種族的新冠肺炎疫情,10+3國家更需加強合作,攜手應對,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致力于共同維護地區(qū)人民健康福祉、推動地區(qū)經(jīng)濟盡快恢復正常。共同走過磨難的經(jīng)歷,必將使鄰里情誼更深。(來自:新華社新媒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東盟十國與中日韓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窘馕觥浚?)本題考查概括信息??梢越柚行木?。文段共有三句話,第一句為中心句,概括交代消息的主要內(nèi)容,第二句是對第一句的展開,第三句寫攜手抗疫的意義。根據(jù)中心句概括為:東盟十國與中日韓加強合作、攜手抗疫。4、達標檢測(2)為了介紹“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xiàn),某同學找到了以下幾則材料,請你幫他去掉不符合要求的兩項()。①故宮的三大殿被命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②商人們常說“和氣生財”。③國人拜年時互道“大吉大利”。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⑤賀人新婚要講“和和美美”“琴瑟諧和”。【答案】③、④(③是吉利文化,④是談志氣)【解析】(2)本題考查對“和”文化的理解?!昂汀敝饕x有:相安、協(xié)調(diào)、團結、和平、平息爭端等。在傳統(tǒng)文化中,“和”是中國人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順利。舊時用于占卜和祝福。國人拜年時互道“大吉大利”,是對人的祝福,不符合“和”的內(nèi)涵。④句是一副對聯(lián),以項羽率軍伐秦、勾踐臥薪嘗膽的事例激勵人要有志向,要刻苦。與“和”的內(nèi)涵不相符。故選③④句。4、達標檢測(3)有網(wǎng)友認為,中國人“以和為貴”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骨子里愛好和平,追求安穩(wěn)的傳統(tǒng)心態(tài);還有一方面是中國人“混”的智慧,“和”比“爭”能得到更多的的利益。請你根據(jù)自己對“和”的理解跟帖應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和”是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奉為國家共處的原則。愛好和平、追求安穩(wěn)是為了長治久安,但這不等于任人宰割?!昂汀笔切牟粻?,不是八面玲瓏、無原則的“混”;“混”是“同”,是阿諛,是攀比?!窘馕觥浚?)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抓住“和”的內(nèi)涵,觀點鮮明,理由充分即可。示例:“和”是相安、協(xié)調(diào)、團結、和平、平息爭端等意思。在傳統(tǒng)文化中,“和”是中國人的宇宙觀,也是中國人最高的價值追求,還是中國人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它是既包括基本理念、價值,又包括運用原則和方法的一個思想體系。和的對立面是“同”,不是斗、爭、仇。同,是指單一成分的存在或疊加。所以“混”是“同”,“和而不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4、達標檢測4.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華文化崇尚“和”,有關“和”的思想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昂汀奔缺灰暈檎Q育萬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奉為國家共處的原則。有鑒于此,某校八(1)班于6月28日在學校階梯教室開展了“以和為貴”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以“和”為主題,為本次活動擬寫一條宣傳標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一:有容乃大,心境寬;以和為貴,萬事順。示例二: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窘馕觥浚?)本題考查擬寫宣傳語。注意圍繞活動主題“和”,作答時注意語言簡單,有呼吁作用即可。示例:禮之用,和為貴。4、達標檢測(2)閱讀下面一則材料,回答問題。
7月8日,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禮儀發(fā)展論壇在南昌舉行,兩岸業(yè)界人士集聚一堂,共同探討中華禮儀發(fā)展之道。會上,臺灣文化藝術界聯(lián)合會理事主席陸炳文告訴記者,“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儀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禮’字說到底就是一個‘和’字,‘禮’以‘和’為貴,‘和’又是建立在‘禮’的基礎上?!彼M?,兩岸能搭建起溝通的一座橋梁,讓海內(nèi)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觀摩學習,共同把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本段文字中有一處語病,是典型的__________(病句類型),你修改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封裝基板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口腔全科種植知識培訓課件
- 初中體育 健美操提高班第9次課說課稿
- 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直線教學設計中職專業(yè)課-土木工程識圖-建筑類-土木建筑大類
- 高處作業(yè)安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3單元 經(jīng)濟全球化 第6課 第1框 認識經(jīng)濟全球化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 形容詞用法(教學設計)-譯林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25年健康營養(yǎng)師專業(yè)模擬題集及參考答案
- 影響造血系統(tǒng)藥物與用藥護理教學設計中職專業(yè)課-藥物學基礎-醫(yī)學類-醫(yī)藥衛(wèi)生大類
- 2025年云計算技術面試高頻問題總結與答案解析
- 硫酸安全培訓與防范課件
- 2025年營造林監(jiān)理工程師試題
- 中建土建勞務招標標準清單編制參考
- 小學生英語水果課件下載
- 湖北省老年教育管理辦法
- 人教新版(PEP)四年級上冊單元測試卷 Unit1 Helping at home (含聽力音頻聽力原文及答案)
- 洗衣房衣物洗滌操作規(guī)范
- 石材安裝采購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03月四川天府新區(qū)“蓉漂人才薈”事業(yè)單位(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養(yǎng)老中心院感感染管理制度
- 2025 ada糖尿病診療標準要點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