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全國“三大教學方法、三大教學模式”研討展示會心得_第1頁
學習全國“三大教學方法、三大教學模式”研討展示會心得_第2頁
學習全國“三大教學方法、三大教學模式”研討展示會心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全國“三大教學方法、三大教學模式”研討展示會心得2011年3月18日至20一、最深的幾點感觸1、更新教育觀念,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樹立先進的教育觀念,才有先進的教育行動。學校教育的困境都來自于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學習東廬的講學稿模式、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的真經(jīng),都要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我們應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確立“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真正實現(xiàn)教育思想的轉變。2、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情景教學法、成功教學法、嘗試教學法,還是東廬、洋思、杜郎口三種教學模式,它們的本質內涵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精髓就是“效率”,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老師講解的時間大大縮短。秦培元校長曾把洋思經(jīng)驗概括成三句話:①學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②教師走進課堂的任務不是去講,而是組織學生學;③什么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才叫完成教學任務。我們要下決心解決“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真正把課堂的主角還給學生。3、教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三種教學模式的全過程都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但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這就要求我們把教材吃透,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高度,才能對他們提出適當?shù)淖詫W目標,才能對他們給于適當?shù)闹笇АMㄟ^出示目標,讓學生明白了學習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減少了教學和學習的盲目性。老師要做好“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習的激發(fā)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轉變。4、嚴格的管理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

3月19日下午,洋思中學秦培元校長介紹,洋思中學對學生有嚴格的紀律要求,

洋思是一所寄宿學校,學生百分之百住校。洋思的學生每天早上5:30起床,6:00開始上早自習,晚上9:00下自習,9:30休息,老師也是如此。我覺得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如果沒有一種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洋思都是呆不下去的。也許就是洋思的這種特色管理下它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沒有洋思中學教師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沒有洋思中學學生的規(guī)規(guī)矩矩,沒有上上下下的持之以恒,就不會有“洋思效應”?!皷|廬效應”、“杜郎口效應”也應如此。

二、我們存在的差距通過學習,我感覺我們與東廬、洋思、杜郎口中學的差距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自信心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一定要相信這些模式在本校的可行性。誠然,東廬、洋思、杜郎口三種教學模式的成功是以雄厚的物質為后盾的,但是雄厚的物質基礎并不是唯一因素,創(chuàng)業(yè)艱難,這些學校當初起家的條件比我們不強,“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真的是值得我們好好地去推敲一番的。

2、后進生的轉化是我們與東廬、洋思、杜郎口教學質量產(chǎn)生差距最主要的原因。在課堂上需要我們盡可能多的關注后進生,課后要能對其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和落實,最好做到當日事,當日畢。

3、學生生源復雜,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行為習慣、自學能力較弱。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要時時、事事、處處滲透思想教育。

三、我的幾點感想:1、課程改革是長期的任務,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永恒課題。去過東廬、洋思、杜郎口的人可能覺得這些學校真不簡單。其實它們的不簡單就在于它們把自己模式這一件簡單的事堅持地做下來,做得很實很細,是真正地在求實。2、別人的經(jīng)驗是方向,但不是方法。機械地模仿只會使自己走入誤區(qū),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譬如洋思中學對學生的管理是一種軍事化的管理,那么,這種管理是否適合所有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又譬如東廬中學拒絕一切資料,我們能否堅持到等等都值得我們思考。須知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3、學東廬、洋思、杜郎口三種教學模式要先學它們的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求實精神、吃苦精神、敬業(yè)精神等等。4、聆聽教育名家所做的報告,我深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