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題型:詞語解說和文化常識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題型:詞語解說和文化常識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題型:詞語解說和文化常識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文言文題型:詞語解說和文化常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列對課本中文學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較為豐富?!斗N樹郭橐駝傳》中“字而幼童”的“而”與《孔

雀東南飛》中“渠會永無緣”的“渠”同為第二人稱。

B.《陳情表》語言表達切合身份,恭敬而得體,其中“伏惟”“蒙”“謹”等詞語均

能表達“恭敬之意”。

C.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謹嚴而不乏情采,有的瀟灑隨性而自有法度,《石鐘山記》

可謂前一類文章的典范。

D.漢代設置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被稱為“秀才”,晉時仍保留此制,《陳情表》中“秀

才”與科舉考試的“秀才”相同。

2.下列《項脊軒志》中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五之夜”,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的夜晚,“望”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既望”則指農(nóng)

歷每月十六。

B.“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束發(fā)”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標志,而“至于成立”指

男子二十歲。

C.“先妣”,過世的母親。古時稱已去世的母親為“妣”,稱己去世的父親為“考”。

成語“如喪考妣”中“考妣”就是此意。

D.“吾妻來歸”中“歸”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歸寧”,“歸寧”舊指女子出嫁后

回娘家省親。

3.下列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丁內(nèi)憂”,“丁”意為遭逢、遇到,“丁內(nèi)憂”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

后,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

B.“詔”,指帝王的詔命或帝王下達命令,如《促織》中“詔賜撫臣”即指后者。表

達帝王詔命的詞語還有敕、諭、誥等。

C.黔首,指平民,多在戰(zhàn)國與秦時使用,當時百姓以黑巾覆頭,故稱“黔首”。古時

平民亦可稱為“黎民”“布衣”“庶人”等。

D.五帝,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指“黃帝、顓頊、帝善、唐堯、虞舜”,“三王”

指夏、商、周三代開國君王,即夏禹、商湯和周文王.

4.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沛公不勝杯杓”與“渾欲不勝簪”兩句中的“勝”字含義不同。

B.“此亡秦之續(xù)耳”與“視為止,行為遲”兩句中的“續(xù)”和“視”均為動詞作名詞。

C.“誠有百姓者”與“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兩句中的“誠”字含義相同。

D.“無以,則王乎”與“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兩句中的“以”字用法與含義

相同。

5.下列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刺史,古代官職名,漢武帝時在全國分設十三部(州),每部(州)設置刺史一人,

巡行郡縣,“刺”有檢核問事之意。

B.后生,年輕人、后輩,《論語》中有“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之語。“卿

宗后生”即“愛卿家族中的年輕人”。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會聲望的年高而見識多的人,“賓禮故老”就是將當

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賓客一樣敬重。

D.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據(jù)學界考證,周代宗廟制規(guī)定,只有天子

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余人則不準設廟。

6.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是()

A.饑饃:指災荒之年,莊稼沒有收成。五谷收成不好叫“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

“僮”。

B.古代對一些以技藝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職業(yè)的字眼以明確

職業(yè)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姓“丁”的廚師。《師說》中的“師襄”則是姓

“襄”的樂師。

C.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傳統(tǒng)戲曲形式。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

大德年間?!耙槐舅恼邸被颉八恼垡恍ㄗ印笔窃s劇最常見的劇本結(jié)構(gòu)形式。我國古代音樂

以“客”“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聲。宮調(diào)隸屬于曲牌,每個曲牌

包含若干宮調(diào)。

D.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劇《李爾王》

《麥克白》《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四大喜劇《皆大歡喜》《第十二夜》《仲夏

夜之夢》《威尼斯商人》。

7.下列對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端章甫:端,玄端,指成年男子戴的一種禮帽。章甫,古代禮服名。端,在《侍坐》

中指戴著禮帽;章甫,在《侍坐》中指穿著禮服。

B.會同: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會,諸侯在規(guī)定時間朝見天子。同,諸侯在非規(guī)

定時間朝見天子?

C.饑傕:泛指災荒年。遇到谷物不能成熟歉收的稱為“饑”,遇到蔬菜不能成熟歉收

的稱為“僮”。

D.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稱,后來成了他們的謙稱。

8.下列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代皇帝之下設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組成的中樞機構(gòu),丞相秉承皇帝旨意

佐理國政,太尉掌全國軍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書監(jiān)管監(jiān)察。

B.中國古代官職的任免升降有其表達的專用詞語,如“授”“拜”“征”都有授予官

職之意,而“署”“辟”“權(quán)”“假”多用作官員臨時來代理其他職位。

C.農(nóng)歷每月的初一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晦朔兩天,一般既稱干支又稱晦朔,如

《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晦,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

D.路一一宋代的路最初是為了征收賦稅轉(zhuǎn)運漕糧而分成的區(qū)域,后來逐漸帶有行政區(qū)

劃和軍區(qū)的性質(zhì),最初分全國為十五路,和今天的省區(qū)大致相似。

答案

1.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A."'渠'同為第二人稱"錯,“渠”為第三人稱。

C.“《石鐘山記》可謂前一類文章的典范”錯,《石鐘山記》是后一類文章的典范。

D.“《陳情表》中‘秀才'與科舉考試的“秀才'相同”錯,《陳情表》中“秀才”

是優(yōu)秀人才的意思,與后代科舉的“秀才”含義不同。

故選Bo

2.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B."‘束發(fā)’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標志”是錯誤的?!笆l(fā)”指古代男子十五歲,非

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標志,二十歲才是成人自立的標志。

故選Bo

3.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D.“開國君王,夏禹、商湯和周文王”錯誤,應該是夏、商的第一位帝王夏禹、商湯和

周朝第二位帝王周武王。

故選D?

4.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及詞類活用等的能力。

A.錯誤。含義相同。勝:禁得起。句意:沛公不能承受酒力。/簡直不能承受簪子的重

量。

B.正確。“續(xù)”和“視”均為動詞作名詞,譯為“后繼者”和“視線”。句意:這是滅

亡的秦國的后繼者。/視線因此而集中,行動因此而遲緩。

C.錯誤。含義不同。副詞,的確,確實;副詞,果真。句意:的確有這樣認為的百姓。

/果真像這樣,那么霸業(yè)就可以成功了。

D.錯誤。用法和含義不同。通“已”;用。句意: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談用仁德統(tǒng)

一天下的道理好嗎?/不肯干與不能干在表現(xiàn)上用什么來區(qū)別?

故選B,

5.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D.“只有天子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余人則不準設廟”錯,學界一般認為,周禮宗廟制

度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故選D?

6.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B.“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姓‘丁'的廚師?!稁熣f》中的‘師襄’則是姓‘襄'

的樂師”錯誤。“庖丁”是名“丁”的廚師,“師襄”則是名“襄”的樂師。

C.“宮調(diào)隸屬于曲牌,每個曲牌包含若干宮調(diào)”錯誤。曲牌隸屬於宮調(diào),每個宮調(diào)包含

若干曲牌。

D.”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劇《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錯

誤,四大悲劇之一是《奧賽羅》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

故選A。

7.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A.含義顛倒。端,古代禮服名;章甫,指成年男子戴的一種禮帽。端,在《侍坐》中

指穿著禮服;章甫,在《侍坐》中指戴著禮帽。

B.“會,諸侯在規(guī)定時間朝見天子。同,諸侯在非規(guī)定時間朝見天子”錯誤,會,諸侯

在非規(guī)定時間朝見天子。同,諸侯一起朝見天子。

D.“古代的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稱”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