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_第1頁
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_第2頁
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_第3頁
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10.1法律為我們護航》教案1.【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十課“法律伴我們成長”的第一框題。教材注重引導學生感知規(guī)則和法律,幫助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用法律更好地保護自己。本課利用學生熟知的網絡打賞事件作為主線,設置三個議題,使學生在議的過程中,體會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體會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的關愛。通過“議直播打賞錢可否追回,析守護少年原因”——為避免類似事件頻發(fā),織密守護少年法網——探特殊權利可否濫用,少年應具法治意識。在學習法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2.【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處在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價值觀還未完全確立,辨別是非能力較弱,在日常生活中是弱勢群體,在受到侵害時缺乏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我國雖然采取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措施,但社會中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依然存在,未成年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常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教學目標】法治觀念: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生活秩序和國家發(fā)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質及特征。4.【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感受法的關愛教學難點:我們需要特殊法律的保護【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議題結構】中心議題:如何以法之名守護少年的你?分議題1:議直播打賞錢可否追回,析守護少年原因。分議題2:為避免類似事件頻發(fā),織密守護少年法網。分議題3:探特殊權利可否濫用,少年應具法治意識。(設計結構為:議題——情境——問題——活動——知識結論)(設計思路為:以直播打賞案例貫穿全課)7.【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新聞速遞:未成年人不得進入KTV,引網友熱議教師提問:談談你的看法?你知道為什么如此規(guī)定嗎?(提示:進出人員復雜,影響身心發(fā)育;燈光昏暗影響視力;聲音分貝過高影響聽力)教師過渡:可以說此項法律條文的修訂是為了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我們身為未成年人,社會給予了我們很多關愛,法律也是一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法律為我們護航》。二、新課講授議題1:議直播打賞錢可否追回,析守護少年原因。一、創(chuàng)設情境:直播打賞錢案例。(1)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1.展示案例:新聞速遞:8歲男孩一夜打賞60筆近2萬元2.教師提問:1.你認為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能追回嗎?為什么?2.你還知道哪些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3.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諸如此類的特殊保護(從未成年自身角度探討)?【學生回答】3.教師總結:①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自身特點)教師過渡:其實青少年群體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無論是百年前中國積貧積弱的社會,還是現在蓬勃發(fā)展的中國,都有無數人寄語青年,你知道有哪些對青少年的殷殷囑托和期盼嗎?1.展示寄語:少年中國說和總書記的寄語。2.教師提問:1.為什么諸多人士寄語青少年?2.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從社會角度探討)?3.教師總結: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社會角度)議題2:為避免類似事件頻發(fā),織密守護少年法網。二、創(chuàng)設情境:直播打賞類似事件頻發(fā)。(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1.展示案例:諸多打賞事件。2.教師提問:議一議:打賞事件頻發(fā),該如何應對?(學生回答)(提示:父母;學校;主播;學生自己)3.教師過渡:其實同學們提到的諸多措施在我國關于保護未成年的法律中都有涉及...4.教師提問:議一議:你知道哪些法律中有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特別規(guī)定嗎?(展示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的法條)5.教師提問:議一議:你知道哪些法律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嗎?(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教師總結: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3)保護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線?1.展示未成年人保護法目錄。2.教師提問:觀察未成年人保護法目錄,保護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線是什么?3.教師總結: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4.教師講解:六道防線學生易混淆,此處注意講解,尤其是區(qū)分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和社會保護)那么具體怎么區(qū)分這幾種特殊保護呢,我們是有方法的。1.看主體;看保護內容。2.司法保護主要是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在辦理與未成年人有關案件時的保護。3.修改、制定法律屬于社會保護,而不是司法保護。4.公安機關承擔關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偵察任務時才有可能是司法保護,其他一般是政府保護。5.教師提問:這些判斷方法同學們是否掌握了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判斷以下內容屬于哪項特殊保護?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guī)定,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曠課、夜不歸宿、沉迷網絡、游戲等行為。從國家制定法律的角度,強調的是對未成年人的什么保護?(提示:社會保護)②為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校園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提升學校校園安全保障能力,第五實驗中學召開校園安全工作會議。(提示:學校保護)③公安機關開展治理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活動,取締非法網吧,查處各種非法出版物。(提示:政府保護)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提示:司法保護)⑤北京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其自營的游戲平臺涉嫌違規(guī)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執(zhí)法人員對其進行立案調查。(提示:網絡保護)(4)保護未成年人是誰的責任?1.教師提問:展示一些主體和部門,請你辨一辯:下列主體是否有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提示:都有)2.教師總結: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責任。議題3:探特殊權利可否濫用,少年應具法治意識。創(chuàng)設情境: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可以追回,是否意味著可以隨意打賞?(5)未成年人如何對待自己的特殊權利?教師展示兩種觀點(關于是否可以濫用的正反兩個觀點)教師提問:請談談你的觀點,法律賦予我們特殊保護,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種權利?教師總結: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