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_第1頁
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_第2頁
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_第3頁
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_第4頁
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帝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黃帝黃帝不是一個人,甚至也不是一個帝系,而是有兩個不同的帝系,都稱過帝,又都被稱為黃帝。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先從史籍記載的阪泉之戰(zhàn)和涿鹿之戰(zhàn)講起。史籍記載,阪泉之戰(zhàn)是黃帝和炎帝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涿鹿之戰(zhàn)是黃帝和蚩尤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這兩場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是在河北,其結果,是結束了神農(nóng)氏炎帝時代,迎來了黃帝及其后來的五帝時代。而黃帝,我們知道,他所在的年代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我們中華民族,號稱5000年的歷史,就是從他開始算起的。這就是說,在距今5000年之前,我們中國歷史,應該是在神農(nóng)氏炎帝時代;距今5000年之后,我們中國歷史,就到了黃帝時代。那么,當時的這個巨大的變化,我們現(xiàn)在,能否通過考古學上的發(fā)現(xiàn),給分辨出來呢?從考古學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距今4900年,仰韶文化的廟底溝文化,從早期轉向了晚期;到距今4800年,更是完全消失。這個變化,確實是很大的。但是,我們要把這個變化,看成是炎帝時代向黃帝時代的過渡,那又還是具有很大的疑問的。因為,這個變化,還比不上之前的距今5500年,我們中國歷史上的變化更大呀。距今5500年的我們中國歷史上的變化,那才是真的叫做巨大。這個巨大的變化,是表現(xiàn)在哪里呢?就是表現(xiàn)在,中原地區(qū)的河南滎陽,出現(xiàn)了青臺文化。同時,山東地區(qū)的大汶口文化,從第一期轉變成了第二期。而在青臺文化遺址和大汶口第二期文化遺址中,都出現(xiàn)了玉文化。這個玉文化,在中原和山東地區(qū)的出現(xiàn),就是考古學上的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變化。玉文化,在中國古代,是屬于特定族群的特定性的宗教文化,是一個特定族群的標志性文化。玉文化發(fā)展到哪里,就標志著這個特定族群,發(fā)展到了哪里。玉文化發(fā)源于北方草原,是從東北遼西地區(qū)的興隆洼文化開始,向南方傳播的。但是,在距今8000年到距今5500年之間,東北地區(qū)和江南地區(qū),都有玉文化傳播,而夾在這兩個地區(qū)中間的渭水流域、中原地區(qū)、以及山東地區(qū)的這一條線上,卻是沒有玉文化傳播的。所以,你說中原地區(qū)和山東地區(qū),這會兒突然出現(xiàn)了玉文化,這個變化,是不是巨大呢?這個巨大的變化,標志著原先一直不在中原地區(qū)和山東地區(qū)出現(xiàn)的崇尚玉文化的那個特定族群,從此,就進入、甚至是統(tǒng)治了中原地區(qū)和山東地區(qū)啊。相對的,廟底溝文化的由早期變化為晚期,甚至消失,只不過是一個地區(qū)、或一個社會內(nèi)部的變化而已,并不代表外來者的進入呀。所以,她這個變化,當然就比不上青臺文化和大汶口第二期文化的外來族群進入當?shù)氐哪莻€變化更大了。那么,距今5000年的中國歷史的轉變,還沒有距今5500年的中國歷史的轉變來得巨大,這說明了什么呢?這說明了,黃帝與神農(nóng)氏炎帝之間的阪泉之戰(zhàn),以及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涿鹿之戰(zhàn),不應該是在距今5000年,而應該是在距今5500年啊。我們來看《三皇本紀》的記載:“當其(女媧氏)末年也……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女媧氏沒,神農(nóng)氏作。炎帝神農(nóng)氏,姜姓……長于姜水,因以為姓?;鸬峦?,故曰炎帝……始教耕,故號神農(nóng)氏。初都陳,后居曲阜”。在這個記載中,神農(nóng)氏炎帝是“長于姜水”,“初都陳,后居曲阜”。這里的“姜水”,在哪里呢?據(jù)說是在現(xiàn)在的陜西寶雞地區(qū)?!瓣悺?,就是現(xiàn)在的河南淮陽?!扒贰?,到現(xiàn)在還是山東的一個地區(qū)。女媧氏的一個“媧”字,表明了女媧氏就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馬家窯文化族群的祖先。為什么呢?馬家窯文化族群,發(fā)明了“鬲”。而“媧”字中的“咼”,就是對“鬲”的誤寫。馬家窯文化族群所崇拜的“蛙”,其讀音通“媧”。所以,“媧”就是“蛙”,就是馬家窯文化族群的祖先。女媧氏這個名號,其實就是馬家窯文化族群,對他們的祖先們的謚號。而馬家窯文化,就是最后的仰韶文化,其發(fā)源地在渭水流域。所以,女媧氏的地望,是在渭水流域。她們應該是西安半坡文化等早期的仰韶文化的主人。這就是說,神農(nóng)氏,實際上是承襲女媧氏而來的。在女媧氏“以濟冀州”之后,神農(nóng)氏就從渭水流域,來到中原,“初都陳,后居曲阜”,以領導天下。這也就是我們在考古學上,發(fā)現(xiàn)仰韶文化從渭水流域快速擴張到中原地區(qū)的原因。仰韶文化的向東擴張,就是神農(nóng)氏從渭水流域來到中原啊。但是,早期的仰韶文化,是沒有玉文化存在的,也沒有星宿文化。而到了距今5500年的青臺文化,就不僅有玉文化,也有星宿文化。這兩種文化,都是來自北方草原地區(qū),是對當年趙寶溝文化的繼承。所以,神農(nóng)氏炎帝時代,實際上是在距今5500年就結束了,并不是在距今5000年才結束。也就是說,阪泉之戰(zhàn)和涿鹿之戰(zhàn),是發(fā)生在距今5500年。兩場戰(zhàn)爭的主角——黃帝,就是當時的玉文化族群的領袖。當時的玉文化族群,在北方,有紅山文化;在南方,有凌家灘文化和薛家崗文化。如果我們沿著這個思路,也就可以理解,黃帝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是怎么回事?!段宓郾炯o》記載,“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而這個玄囂,據(jù)《帝王世紀》記載:“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jié),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jié)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地在魯城北?!笨催@《帝王世紀》的說法,與《五帝本紀》的說法,怎么不一樣唉?《五帝本紀》是“降居江水”,“其后皆有天下”。意思就是,玄囂被安排在“江水”這個地方,他本人沒有登上帝位,他的后人登上了帝位。而《帝王世紀》則是“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這就是說,玄囂本人是登上過帝位的,其都邑在山東“曲阜”。這里,“江水”在哪里?我們暫且不知道。而“曲阜”,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今天的山東地區(qū)。那么,我們看看考古學,就知道,山東地區(qū)在距今5500年之后,是屬于大汶口文化第二期之范圍的。大汶口文化,一共分為三期。分別是:距今6500年到距今5500年,為第一期,其主人是不崇尚玉文化的當?shù)赝林痪嘟?500年到距今4800年,為第二期,其統(tǒng)治者,就是外來的崇尚玉文化的族群;第三期,從距今4800年到距今4500年,統(tǒng)治者還是崇尚玉文化的外來族群。這樣來看,作為涿鹿之戰(zhàn)的勝利者,黃帝和他的兒子玄囂,就肯定不是山東本地人。而如果他們真的在歷史上統(tǒng)治過山東的話,那么,他們最早進入山東,就不是在距今5000年左右,而是在更早的距今5500年左右。我們再看黃帝的另一個兒子昌意?!段宓郾炯o》說,昌意“降居若水”。那么,這個“若水”在哪里呢?很多人說,“若水”在四川雅礱江。但是,四川雅礱江,并沒有相應的能夠承載昌意以及他的兒子顓頊大帝的文化遺址啊。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那相對史籍記載的黃帝和昌意時代,都太晚了。倒是浙江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遺址,是與昌意以及他的兒子顓頊大帝的身份相吻合的,在年代上也可以對應得上。良渚文化是興起于距今5300年,消失于距今4300年?!段宓郾炯o》曰:“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天下謂之饕餮”。而良渚文化遺址,就有大量的饕餮紋,顯示其與縉云氏關系密切。而縉云氏,是黃帝的夏官。那么,這個黃帝的夏官縉云氏,與昌意,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縉云氏是良渚文化的主人,而良渚文化所在的太湖流域,是發(fā)源于天目山。天目山地區(qū)有一種獨特的地方性竹子,叫“箬竹”。而我們仔細看看這個“箬竹”的“箬”字,她里面是不是有一個“若”字呢?為什么這種竹子,要取名為“箬竹”呢?是不是這個地方的名字,原本就叫什么“若”或者“若”什么呢?所以,太湖,是否就是“若水”呢?也就是說,縉云氏,可能就是昌意。而如果良渚文化的主人縉云氏、就是昌意的話,那么,良渚文化是興起于距今5300年,這就是表示,昌意是距今5300年“降居若水”的。這個年份,也是比距今5000年要早啊。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實際上,黃帝有兩個:一個,是距今5500年的黃帝,這個黃帝,才是真正的打了阪泉之戰(zhàn)和涿鹿之戰(zhàn)的那個黃帝;另一個,是距今5000年的黃帝,這個黃帝,沒有打阪泉之戰(zhàn)和涿鹿之戰(zhàn),但是,他又是真正的作為五帝之首的那個黃帝。這話,怎么講呢?就是,“黃帝”,實際上是一個謚號;是一些帝系的后人,對他們的稱過帝的祖先的封號。那么,為什么兩個帝系的后人,都要封自己的稱過帝的祖先為“黃帝”呢?這里面當然是有原因的。我們先來看,作為五帝之首的、距今5000年的這個“黃帝”,是什么人給封的呢?《國語·周語》曰:“我姬氏出自天黿”;“天黿之分,我之皇妣”。而“天黿”是什么?“天黿”,就是黃帝的保護神,也就是代表黃帝。那么,《國語·周語》的主人公——周人的皇妣,又是誰呢?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后稷的母親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周人的皇妣,就是姜嫄。“天黿之分,我之皇妣”,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皇奶奶姜源,就是“黃帝”的后裔之一。那么,明明姜源是帝嚳的元妃,后稷是帝嚳的“兒子”,帝嚳又是“黃帝”的曾孫,為什么周人不以帝嚳為自己的祖先,或者通過帝嚳而以“黃帝”為自己的祖先,而要通過姜源,來認“黃帝”為自己的祖先呢?這里面,顯然是隱含著兩條信息:第一,周人的祖先后稷,名義上是帝嚳的兒子,但是,他與帝嚳實際上沒有血緣關系;第二,帝嚳,是玄囂的孫子,“黃帝”的曾孫,但是,他的這個曾祖“黃帝”,也不是周人的祖先那個“黃帝”。帝嚳的曾祖那個“黃帝”,是距今5500年,打了阪泉之戰(zhàn)和涿鹿之戰(zhàn)的那個“黃帝”;而周人的祖先這個“黃帝”,則是距今5000年的作為“五帝之首”的這個“黃帝”。那么,距今5000年的周人的祖先“黃帝”,是何以稱帝;又是何以成為“五帝之首”的呢?《國語·晉語》曰:“昔少典娶于有僑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陜西寶雞地區(qū);姬水,自是離姜水不遠。而作為周人祖先的這個“黃帝”,其陵墓正是在陜北橋山——“黃帝崩,葬橋山?!边@就正好與史籍記載對應,說明黃帝這是葉落歸根。當我們知道了周人的祖先,這個“黃帝”的祖籍地是陜北時,我們就不由自主地會想到,距今5000年,東北地區(qū)紅山文化沒落,被小河沿文化所取代,而紅山文化的一部分居民,就向西逃到陜西北部,內(nèi)蒙古南部,和這里的仰韶文化的居民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老虎山文化。那么,紅山文化的居民們,為什么向西逃到陜西北部,內(nèi)蒙古南部,與這里的仰韶文化居民共同創(chuàng)造老虎山文化呢?這就是由于,這一帶的仰韶文化居民,就是屬于少典氏部族。而少典氏部族,就是曾經(jīng)的伏羲氏部族中的黑龍氏部落?!痘茨献印酚涊d:“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lǎn)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本嘟?400年,東北地區(qū)的興隆洼文化轉變成趙寶溝文化;距今7100年,河北地區(qū)的磁山文化消失;距今7000年,河南地區(qū)的裴李崗文化也消失;到了距今6500年,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就落成了一座“天蓋墓”。這座“天蓋墓”所顯示的文化特征,就是趙寶溝文化的特征,表明趙寶溝文化族群,這時候進入了中原。這與《三皇本紀》記載的庖犧氏“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是相合的。趙寶溝文化族群,就是庖犧氏;被征服的中原地區(qū)磁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族群,就是燧人氏。但是,庖犧氏“代燧人氏繼天而王”之后,又“立一百一十一年崩”。而《淮南子》里的這段記載,就正是庖犧氏“立一百一十一年崩”的經(jīng)過。《三皇本紀》記載,庖犧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而黑龍氏,就是庖犧氏當時駐扎在河北地區(qū)(冀州)的一個部落。女媧氏“殺黑龍以濟冀州”,就是到河北去,幫助燧人氏的后裔打敗黑龍氏。然后,庖犧氏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了?!度时炯o·索隱》曰:“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而河南濮陽西水坡“天蓋墓”,就正在“山陽高平之西”。“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說明庖犧氏(伏羲氏)的老王戰(zhàn)死,被匆忙地埋葬在“山陽高平之西”,而他們的新王,就帶領大家逃到了長江以南——葬南郡。那么,那個被女媧氏所殺的黑龍氏,真的是全部落都被消滅了嗎?沒有,他們被女媧氏打敗之后,又被女媧氏帶回了陜北,于是,變成了少典氏。而周人的祖先“黃帝”,就是少典氏的后裔。“黃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紀事也。春官為青云,夏官為縉云,秋官為白云,冬官為黑云,中官為黃云”?!包S帝”為什么“以云紀事”呢?因為,云集為黑,他們的祖先是黑龍氏。紅山文化的居民們,之所以逃往陜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南部,就是因為,那里的少典氏部族,是他們的同族兄弟;危難時刻,他們?nèi)ネ犊克麄兊耐逍值?。那么,這里就又要問了,從興隆洼文化到趙寶溝文化,再到紅山文化,幾千年的伏羲氏的后裔們,一直占據(jù)著東北遼西地區(qū),以那里為基地,虎視中原。為什么這會兒,他們會被其他族群戰(zhàn)敗,不得不逃往陜北,去投靠他們的同族兄弟呢?這就又不得不看一看,青臺文化和大汶口第二期文化興起后,天下又發(fā)生了那些變化。距今5300年,離青臺文化遺址不遠,河南鞏義市又出現(xiàn)了一座雙槐樹文化遺址。這座雙槐樹文化遺址和青臺文化遺址一樣,也有九星遺跡。所不同的是,青臺文化的九星遺跡中,有一個用純凈的黃土筑成的“圓丘”,也就是“登天之臺”;而雙槐樹遺址相應的地方,就沒有“圓丘”,直接是一只麋鹿。這“圓丘”和“麋鹿”,同樣是表達登天的宗教寓意,但是,他們的宗教之外的含義,又顯然是不同的。因為,伏羲氏逃到南方的,并不是一波人,而是兩波人。第一波,是興隆洼文化時期,逃往南方的,他們創(chuàng)造了高廟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等。第二波,就是趙寶溝文化時期,他們逃往南方,創(chuàng)造了大溪文化、凌家灘文化等等。而第一波人,是沒有征服過中原,直接就被打敗而逃到南方的。也就是說,他們沒有“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沒有建立過江山。第二波人,是征服過中原,有過“代燧人氏繼天而王”的,是建立過江山的。這就是青臺遺址有“圓丘”,沒有麋鹿,而雙槐樹遺址有麋鹿而不用“圓丘”的原因。麋鹿,冬至脫角,有去舊迎新、改朝換代的寓意。青臺遺址的主人,是第一波逃到南方的伏羲氏王族。他們沒有改朝換代,所以,他們沒有資格騎鹿登天。雙槐樹遺址的主人,是第二波逃到南方的王族。他們有過改朝換代的功績,所以,他們有資格騎鹿登天。但是,由于第二波伏羲氏王族戰(zhàn)敗逃到南方后,女媧氏和神農(nóng)氏不以他們?yōu)檎勁械膶ο?,而以第一波逃到南方的伏羲氏王族為談判的對象,這就使得第一波逃到南方的伏羲氏王族,在整個神農(nóng)氏時代,都代表著伏羲氏部族,掌握著伏羲氏部族的領導權。這種局面,一直延續(xù)到他們伏羲氏部族重返中原。但是,這也造成了他們第一波王族和第二波王族的矛盾。而在伏羲氏的幾大部分重新匯合后,第二波王族,因為與紅山文化的這部分更加親近,所以,他們與第一波王族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尖銳。這樣持續(xù)了兩百年,到距今5300年,第一波王族就不得不離開中原,回到南方,去開創(chuàng)良渚文化。而第二波王族就重新入主中原,建立雙槐樹文化遺址,同時,他們的凌家灘文化遺址就此廢棄。這也許是為了和良渚文化保持距離吧。所以,良渚文化的主人就是昌意;而雙槐樹文化的主人就是玄囂。但是,伏羲氏部族的這種分裂,顯然是有利于被他們所征服的中原地區(qū)和山東地區(qū)土著。這也導致了少昊金天氏——玄囂,沒有力量再顧及自己的老家東北地區(qū)紅山文化區(qū)。于是,繁榮了幾千年的伏羲氏部族的老家紅山文化區(qū),被其他的游牧民族所侵占。而這樣的局面,當然就導致了所有的伏羲氏后裔的義憤。于是,周人的祖先“黃帝”,就揭竿而起,誓要打倒丟掉紅山文化區(qū)的少昊金天氏玄囂,整合所有中原農(nóng)耕民族的力量,去“北逐葷粥”,重新奪回伏羲氏部族的祖籍地?!包S帝”先是團結中原土著。天黿神像,實際上就是龜龍,就是伏羲氏部族的龍圖騰和中原土著部族的龜圖騰的結合。在聯(lián)合中原土著將少昊金天氏趕到山東之后,“黃帝”又聯(lián)合南方良渚文化的主人昌意,逼迫金天氏玄囂退去帝位,大家共同擁戴“黃帝”為帝。然后,從距今4900年到距今4600年,“黃帝”帝系與北方游牧民族力戰(zhàn)300年,終于不敵,不得不讓位于南方的昌意——夏官縉云氏。夏官縉云氏通過黃河,將戰(zhàn)略物資一路運送到黃河的最北部老虎山文化區(qū),然后,立足于老虎山文化區(qū),對北方游牧民族進行連續(xù)不斷的打擊,終于在距今4500年,打敗北方游牧民族,消滅了小河沿文化。于是,縉云氏“北至于幽陵”,以奪回他們伏羲氏的祖籍地而被稱為顓頊大帝。距今4300年,良渚文化因為海浸而滅亡,顓頊世系也因此而沒落?!兜巯怠吩唬骸邦呿溛迨蓝?,鯀生禹?!薄秴窃酱呵铩吩唬骸磅呏且孕l(wèi)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滨吘褪悄┐呿湥跊]有能力繼續(xù)進行攻勢防御的情況下,他只好筑城進行消極防御。而鯀所筑之城,應該就是老虎山文化范圍中的石峁城。然而,《淮南子·原道訓》曰:“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痹谶@樣的情況下,鯀只好退居二線,由金天氏玄囂世系的帝嚳頂上。帝嚳之后,就是堯。而《孫臏兵法·見威王》記載:“堯有天下之時,詘(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國有四。故堯伐負海之國而后北方民得不苛,伐共工而后兵寑(寢)而不起,施(弛)而不用。其間數(shù)年,堯身衰而治屈,胥天下而傳舜?!彼从质菍儆陬呿準老担贿^,到他這里,就與顓頊世系的王族沒有什么聯(lián)系。他已經(jīng)是平民身份了。一般傳說,舜的帝位是由堯禪讓的。但是,《竹書紀年》的記載,則有不同:“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然后,還有:“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堵?/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