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大水力學實驗指導01有壓管流綜合型實驗-6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_第1頁
內科大水力學實驗指導01有壓管流綜合型實驗-6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_第2頁
內科大水力學實驗指導01有壓管流綜合型實驗-6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_第3頁
內科大水力學實驗指導01有壓管流綜合型實驗-6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_第4頁
內科大水力學實驗指導01有壓管流綜合型實驗-6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8(六)管路沿程阻力系數(shù)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要求1.加深了解園管層流和紊流的沿程損失隨平均流速變化的規(guī)律;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數(shù)的量測技術和應用氣—水壓差及水—水銀多管壓差計測量壓差的方法;3.將測得的Re~λ關系值與莫迪圖對比,分析其合理性,進一步提高實驗成果分析能力。二、實驗裝置本實驗的裝置如圖一所示。根據(jù)壓差測法不同,有兩種型式:型式Ⅰ壓差計測壓差。低壓差用水壓差計量測;高壓差用水銀多管式壓差計量測。裝置簡圖如圖一所示。型式Ⅱ電子量測儀測壓差。低壓差仍用水壓差計量測;而高壓差用電子測儀(簡稱電測儀)量測。與型式Ⅰ比較,該型唯一不同在于水銀多管式壓差計被電測儀(圖二)所取代。本實驗裝置配備有:1.自動水泵與穩(wěn)壓器自循環(huán)高壓恒定全自動供水器3由離心泵、自動壓力開關、氣—水壓力罐式穩(wěn)壓器等組成。壓力超高時能自動停機,過低時能自動開機。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實驗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壓力波動等影響,離心泵的輸水是先進入穩(wěn)壓器的壓力罐,經穩(wěn)壓后再送向實驗管道。2.旁通管與旁通閥由于本實驗裝置所采用水泵的特性,在供水流量時有可能時開時停,從而造成供水壓力的較大波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供水器設有與蓄水箱直通的旁通管(圖中未標出),通過分流可使水泵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旁通管中設有調節(jié)分流量至蓄水箱的閥門,即旁通閥,實驗流量隨旁通閥開度減?。ǚ至髁繙p?。┒龃?。實際上旁通閥又是本裝置用以調節(jié)流量的重要閥門之一。3.水封面為了簡化排氣,并防止實驗中再進氣和誤操作引起的水銀外溢。在水銀壓差計的連通管上裝有水封器,水封器由2只充水(不滿頂)的密封立筒構成(圖一)。4.電測儀由壓力傳感器和主機兩部分組成。經由連通管將其接入測點(畋7.2)。壓差讀數(shù)(以米水柱為單位)通過主機顯示。三、實驗原理由達西公式得(1)另由能量方程對水平等直徑園管可得(2)壓差可用壓差計或電測。對于多管式水銀壓差有下列關系:**由圖三知據(jù)水靜力學基本方程及等壓面積原理有(3)式中,、分別為水銀和水的容重;為汞柱總差。四、實驗方法與步驟準備Ⅰ對照表裝置圖和說明搞清各組成部件的名稱、作用及其工作原理;檢查蓄水箱、水位是否夠高及旁通閥12是否已關閉。否則予以補水并關閉閥門;記錄有關實驗常數(shù);工作管內徑d和實驗管長L(標志于蓄水箱)。準備Ⅱ啟動水泵。本供水裝置采用的是自動水泵,接通電源,全開閥12打開供水閥11,水泵自動開啟供水。準備Ⅲ調通量測系統(tǒng)。(1)通水、排氣對各有關量測儀及其連通管按下列程序充水排氣:【實驗管道】關閉旁通閥12,全開水供水閥11和出水閥10?!舅畨翰钣嫛筷P閉閥10/全開閥12/松開(水壓計連通管)止水夾/開啟閥11(待測管升至一定高度,再按下列步序適當降低,以保證有足夠的量程)/旋開倒U管旋鈕F1(圖一)/全關閥1/(待倒U型管水位降至測尺標值10cm左右)擰緊F1,【水銀壓差計】檢查水封器13充水度是否夠,當無壓下水位低于2/3筒高時,按下列步驟進行充水:關閉閥10/開啟閥10若干次,直至連通管氣泡排凈為止。【壓力傳感器】關閉閥10/開啟閥11/打開排氣旋鈕(圖二)待旋孔溢水再擰緊。(2)校核關閉閥10/全開閥11/檢查水壓差計兩測管中水位平否?以及水銀壓差計是否滿足?否則按上述步驟重新排氣。實驗量測(1)調節(jié)流量實驗可按流量由小到大依資助進行;微開閥10(閥12已全開),使流量逐次增大,其增量,在流量較小時,用水壓差計水柱差控制,每次增量可取=4~6mm(初次小些)。大流量通過漸關旁通閥調大壓差量測改用水銀壓差計(或電測儀),流量增量改用汞柱差控制,第一次取=30~40mm,以后各次取=150mm(如用電測相應取=0.4m和2.0m)。注意:①當換用水銀壓差計時,務心夾緊水壓差計連通管;②流量每周一次,均需穩(wěn)定2~3分鐘,流量愈小,穩(wěn)定時間愈長;③每次測流時段水小于8~10秒(流量大可短些);④要求變更流量不少于10次。((3)結束工作①關閉閥10,檢查=0及與否。否則表明壓差計已進氣,需重做實驗;②關閉閥11,切斷電源。五、實驗成果及要求1.有關常數(shù)。實驗裝置臺號圓管直徑d=cm,量測段長度L=85cm。及計算(見表1)。表1記錄及計算表常數(shù)K=π2gd5/8L=cm5/s2次序體積cm3時間s流量Qcm3/s流速vcm3/s水溫C粘度vcm2/s雷諾數(shù)Re比壓計數(shù)cm沿程損失hfcm流程損失系數(shù)λRe<2320h1h21234567h1h2h3h4891011121314-PAGE49-3.繪圖分析*附錄1實驗曲線繪法建議1.圖紙繪圖紙可用普通厘米紙或對數(shù)紙,面積不小于*附錄1實驗曲線繪法建議1.圖紙繪圖紙可用普通厘米紙或對數(shù)紙,面積不小于12×12cm;2.坐標確定若采用厘米紙,取lghf為縱坐標(繪制實驗曲線一般以因變量為縱坐標),lgv為橫坐標;采用對數(shù)紙,縱坐標寫hf,橫坐標用v,即不寫成對數(shù);3.標注在坐標軸上,分別標明變量名稱、符號、單位以及分度值;4.繪點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實驗點;5.繪曲線據(jù)實驗點分布繪制曲線,應使位于曲線兩側的實驗點數(shù)大致相等,且各點相對曲線的垂直距離總和也不致相等。以lgυ為橫坐標,以lghf為縱坐標,點繪所測的lgυ~lghf關系曲線,根據(jù)具體情況連成一段或幾段直線。求厘米紙上直線的斜率將從圖上求得的m值與已知各流區(qū)的m值(即層流m=1,光滑管流區(qū)m=1.75,粗糙管紊流區(qū)m=2.0,紊流過渡區(qū)1.75<m<2.0)進行比較,確定流區(qū)。六、實驗分析與討論為什么壓差計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頭損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