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策略研究【正文】目錄1引論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義 21.3國內外研究現狀 31.3.1國內研究現狀 31.3.2國外研究現狀 41.4研究內容和方法 61.4.1研究內容 61.4.2研究方法 72研學旅行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2.1相關概念 72.2理論基礎 83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3.1山東省煙臺市文旅發(fā)展概述 103.2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現狀 113.2.1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概述 113.2.2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及分析 123.3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存在問題及其成因 213.3.1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存在問題 213.3.2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24山東省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對策4.1政府給予重視,推動全面發(fā)展 224.2對研學機構加強管理,提高研學產品質量 224.3完善課程保障機制,加強規(guī)范管理 234.4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做到寓教于樂 234.5加大宣傳力度,塑造研學旅行品牌形象 245結論與展望5.1結論 245.2展望 25參考文獻 26附錄 291引論1.1研究背景自研學旅行被教育部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后,逐漸受到國家、社會、學者的廣泛關注。但由于研學旅行目前還尚處初級階段,在研學旅行實踐發(fā)展中難免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價值定位不清晰,課程保障不規(guī)范等問題。如何解決研學旅行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推進研學旅行的健康快速發(fā)展,成為廣大專家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在自然主義理論、生活教育理論、休閑教育理論、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旅游+模式及文旅融合理論等研學旅行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根據目前我國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的普遍特點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述,結合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煙臺市研學旅行現狀,探究制約當地研學旅行發(fā)展的因素,從而提出相應的推進對策。1.2研究目的與意義1.2.1研究目的自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生課題,成為必修課程后,加上國家政策法規(guī)的推動,研學旅行就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研學旅行對教育業(yè)以及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找出并解決研學旅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備受各位專家學者的關注。山東省煙臺市,素有南北通衢,燕晉咽喉的美譽。煙臺是山東省會城市,它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旅游資源豐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西柏坡是國家5A級景區(qū),被稱為“晉察冀邊區(qū)的烏克蘭”。煙臺市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打開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但由于研學旅行尚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使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優(yōu)化原有研學旅行發(fā)展中的一些機制和模式,設計出有效的發(fā)展策略來提高煙臺的研學旅行,為做優(yōu)研學教育提供指導性意義。本文通過對煙臺市的研學旅資源分析,探析其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來煙臺市開展研學旅行的學生們能更好地實現“在游玩中學習”,為煙臺做優(yōu)研學教育貢獻一份綿薄之力。1.2.2研究意義本文從研學旅行相關理論入手,以煙臺市為研究對象,以煙臺市研學旅行作為整體進行系統分析。通過對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的調查分析,探尋煙臺市研學旅行存在問題及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推進對策。主要有以下研究意義:一、研究的理論意義研學旅行對教育事業(yè)以及旅游行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研學旅行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可以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學旅行本質上屬于教育領域,它的首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發(fā)展。讓學生在研學的過程中,去發(fā)現、去思考、去探究、去分析、去總結,從而使每一次研學都有收獲、有感悟、有啟發(fā)、有提高。開展研學旅行,可以讓學生在旅行時學到知識,也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開展研學旅行課程可以使學生的研學學一下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大大普及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促進了旅游市場的發(fā)展。但由于研學旅行發(fā)展處于初級階段,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課程保障機制不夠規(guī)范等諸多問題,十分需要對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及改進策略進行探究,建立課程保障體制。二、研究的實際意義本文以山東省煙臺市作為研究對象,對煙臺市研學旅行資源進行分析。但由于對研學旅行的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在研學旅行的發(fā)展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調查分析,探究煙臺市研學旅行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推進對策有利于優(yōu)化煙臺市原有研學旅行現狀,為其研學旅行的發(fā)展注入新能量。鑒于我國各地區(qū)的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也面臨著同樣的一些問題。因此,本文雖然是以山東省煙臺市的研學旅行為例進行初步研究,探尋其存在的問題及提出對策,也希望能為其他存在相似狀況的省份提供一些建議。1.3國內外研究現狀1.3.1國內研究現狀研學旅行一詞源于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提出的“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周志宏;禹文婷.研學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進展[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02):104-110.,2014年在國家下發(fā)文件中提出要將其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學計劃,2016年教育部出臺文件《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教育部等11部門.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EB/OL].[2016-12-。2017年5月1日由原國家旅游局發(fā)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guī)范》正式實施王恬.研學旅行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柳州市市場為例[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09):86-88.。2017年8月,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在實踐育人實施途徑中明確提出“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德育體驗,實踐鍛煉有機融合。”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教育部相繼公布兩批全國教育實踐基地和營地,至此,研學旅行在全國各地迅速發(fā)展起來。但在研學旅行的發(fā)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周志宏;禹文婷.研學旅行概念辨析及研究進展[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4(02):104-110.教育部等11部門.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EB/OL].[2016-12-王恬.研學旅行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柳州市市場為例[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09):86-88.朱瓊林認為,雖然我國目前研學旅行發(fā)展勁頭良好,但是呈現出價值認識不夠、功能定位不清、重視旅游輕視教育的階段性特點。朱瓊琳.我國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5):167-170.朱瓊琳.我國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5):167-170.張加欣(2019)根據我國研學旅行發(fā)展狀況,將我國研學旅行分為:萌芽、探索、明確和推進等階段。張加欣,我國研學旅行的發(fā)展現狀及策略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9,(第7期).趙瑞(2015)等學者認為,目前研學旅游市場秩序紊亂,旅游產品缺乏設計,產品形式單一,研學旅游項目和開發(fā)缺乏規(guī)范系統的設計,重游輕學。學校缺乏相關相應的研學旅游資源,旅游項目的參與性、體驗性和教育性未得到充分體現。趙銳;關小鳳;賈秋容.青少年研學旅游發(fā)展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20):29.趙銳;關小鳳;賈秋容.青少年研學旅游發(fā)展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20):29.騰麗霞,陶友華(2015)提出研學旅游已經成為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游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對研學旅行的意義、目的,要素和特征作分析以便把握研學旅行發(fā)展的新形勢和新方向,促進研學旅行事業(yè)不斷深化和升華55騰李霞.陶友華.研學旅行初探[J].價值工程.2015.12.18朱能能、萬紅蓮、張靜,利用CiteSpace軟件進行分析,發(fā)現研學旅行研究熱點涉及地理教學、課程化、修學旅行、旅行社等8個領域;地理學科對研學旅行的響應較好,但研究群體間合作較少。隨著研學旅行的推進,課程化的研究熱度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研究熱點。朱能能,萬紅蓮,張靜.我國研學旅行的研究進展地理教育,2020(第5期)朱能能,萬紅蓮,張靜.我國研學旅行的研究進展地理教育,2020(第5期)1.3.2國外研究現狀西方國家的游學傳統在16、17世紀的歐洲演變?yōu)椤按笥螌W(GrandTour)”的研學旅行,最典型的當屬英國。研學旅行起源于16世紀的英國,當時研學旅行是貴族的專權,但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教學系統。國外的研學旅行發(fā)展較早,其中與研學旅行相關度較高的學術名詞有"ExperientialEducation""OutdoorEducation""EducationalTourism""LearningTravel"等等。“ExperientialEducation”譯為體驗式教育,指直接參與體驗和集中思考的學習方式?!癘utdoorEducation”譯為戶外教育,指學校組織的有計劃安排的戶外活動。“FieldTrip”譯為實地考察旅行,指學生去一個地方學習的旅行?!癘utdoorEducation”與“FieldTrip”是體驗式教育的具體教學方式,在大、中、小學中都有應用。“EducationalTourism”“StudyTourism”“LearningTravel”都可譯為教育旅游,是一種以教育、學習為目的的旅游活動。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發(fā)達國家,研學旅行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這是青少年教育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稱之為“教育旅游”。國外研學旅行主要是將研學旅行作為教學要求,讓學生直接體驗社會,學習自然研學旅行文化知識,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他們普遍認為教育旅游是以團隊的外出學習和實踐的旅游項目,代表性的學者有Smith,CandJenner,PGunay(1997)、BrentW.Ritchie(2003)、NeleMenzelandAnnaWeldig(2011)、SamahAA(2013)、GunayAliyeva(2015)、D.F.Antiado,F.G.CastilloandM.I.Tawadrous(2017)等。BppLearningMedia將廣義的教育旅游定義為豐富旅游者與地點、文化的互動的通過將敘事、解釋、信息與空間探索相結合地任何旅游。將狹義的教育旅游定義為為了獲得正式教育經歷而進行的旅行,如學校間文化交流、出國留學、語言課程學習、特殊興趣學習游等BPPLEARNINGMEDIA.CTHDiplomasinhotelmanagementandtourismmanagement:specialinteresttourism[M].London:BPPLearningMediaLtd,2011:9-10.BPPLEARNINGMEDIA.CTHDiplomasinhotelmanagementandtourismmanagement:specialinteresttourism[M].London:BPPLearningMediaLtd,2011:9-10.研學旅行在國外研究中,接受度較高的表述為“EducationalTourism”(教育旅游)。1996年HoldnakAndy在《教育旅游:假期的學習》一書中,將教育旅游項目分為一般學習課程和技能學習課程的旅游項目2武曉瑋.國外研學旅行理論研究綜述[J].山東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6(05):12-17.Recreation,1996,31(09):72-75.。國外關于“EducationalTourism”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具體地區(qū)的教育旅游研究,如1978年FeezS.MsFeezS.Ms.EducationalTourofSydneyandCanberra[J].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1978(06):17-252武曉瑋.國外研學旅行理論研究綜述[J].山東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6(05):12-17.Recreation,1996,31(09):72-75.FeezS.Ms.EducationalTourofSydneyandCanberra[J].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1978(06):17-25HayatoNagai,ShoKashiwagi.JapaneseStudentsonEducationalTourism:CurrentTrendsandChallenges[J].AsianYouthTravellers,2018,24(03):117-134.Pitman等人指出,教育旅游有三個特征:第一,結構的核心是有目的地體驗學習;第二,在旅游中的學習內容適用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習者;第三,領隊在體驗學習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PITMANT,BROOMHALLS,MAJOCHAE,MCEWANJ.Transformativelearningineducationaltourism[C/OL].Proceedingsofthe19PITMANT,BROOMHALLS,MAJOCHAE,MCEWANJ.Transformativelearningineducationaltourism[C/OL].Proceedingsofthe19thAnnualTeachingLearningForum.Perth:EdithCowanUniversity,(2010-01-24)[2019-02-03].http:∥.au/tlf/tlf2010/refereed/pitman.html.日本首先提出“修學旅行”,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當時,日本政府派使者到達隋唐都城學習。楊生,司利,張浩.日本修學旅游發(fā)展模式與經驗探究[J].旅游研究,2012,(03):25-29.楊生,司利,張浩.日本修學旅游發(fā)展模式與經驗探究[J].旅游研究,2012,(03):25-29.1.4研究內容和方法1.4.1研究內容首先通過中國知網查閱了大量國內外關于研學旅行的文獻,閱讀與研學旅行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對研學旅行的相關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其次,通過煙臺新聞網,山東新聞網,煙臺日報微博公眾號等了解煙臺研學旅行的一些實際情況,從而設計處畢業(yè)論文的具體步驟和本文的總體框架。本文在分析和總結國內外文獻對研學旅行研究的基礎上,以研學旅行的相關理論為依托、推動山東省煙臺研學旅行發(fā)展為目的,通過優(yōu)化原有研究現狀,以提升煙臺市研學旅游競爭力為基本思路,找出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采用問卷調查法,對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提出對策和建議。1.4.2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中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文獻研究法首先,通過中國知網和萬方網,查找和收集國內外與研學旅行相關的文獻,為本研究找到切入點和理論支持。其次,閱讀與研究性旅游、煙臺旅游相關的報刊、書刊,補充相關理論知識,豐富和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為以后的論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二、系統分析法通過對個別案例的研究來探究我國研學旅行的問題,本人的研究對象是山東省煙臺市,以煙臺市研學旅行作為整體來進行系統分析。煙臺市素來有“南北通衢,燕晉咽喉”的美譽,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可謂是因地制宜,因此研究當地的研學旅行與本文的研究主題研學旅游有著直接代表性和參考意義,能夠起到見微知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我國研學旅行在實踐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三、問卷調查法為進一步更好地研究學生研學旅行的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找到推進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對策,本文使用了問卷調查法,共發(fā)送問卷135份,收回問卷120份,其中有效問卷120份。2研學旅行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2.1相關概念一、游學的概念游學一般是指中國古代人民通過到各地旅游、拜師求學、拓展學術視野、進行學者間學術交流等方式獲得知識和文化經驗的活動。如孔子周游各國、唐玄奘西行取經,徐霞客跋山涉水二、修學旅行的概念相對而言,我國學者使用修學旅行較多。修學旅行最早源于日本。日本通過旅行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社會,學習知識,達到教育的目的。三、研學旅行的概念研學旅行是以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形式,以旅行作為載體的活動,白長虹等學者將研學旅行定義為:旅游者在生命的任何階段,為了尋求文化知識,暫時離開常住地獨自旅行,或結伴或組團前往其他地方的文化考察活動白長虹,王紅玉.以優(yōu)勢行動價值看待研學旅游[J].南開學報,2017,(1):151-159.。白長虹,王紅玉.以優(yōu)勢行動價值看待研學旅游[J].南開學報,2017,(1):151-159.楊艷利認為廣義的研學旅行是指以研究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為目的的特殊旅行活動楊艷利.研學旅行:撬動素質教育的杠桿——訪上海師范大學旅學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中國德育,2014。楊艷利.研學旅行:撬動素質教育的杠桿——訪上海師范大學旅學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中國德育,2014廣義上的研學旅行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為目的的特殊旅行,是旅游者為獲取文化知識的需要而進行的旅游活動。《研學旅行服務規(guī)范》中明確提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游活動。”《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則提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安排的,以集體旅行的方式,集中食宿,開展研究性學習與游學體驗相結合的學校教育,是學校教育創(chuàng)新形式的凝聚,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實踐教育的有效途徑?!备鲗<覍W者關于研學旅行也有不同的理解。朱立新(2013)認為研學旅行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為目的的專項旅行;研學旅行:撬動素質教育的杠桿——訪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中國德育,2014研學旅行:撬動素質教育的杠桿——訪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中國德育,2014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研學旅行即有計劃,有組織,活動對象主要為學生,由研學導師帶隊,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地方的以學習為主要目標同時又兼顧旅游的活動。2.2理論基礎一、自然主義理論研學旅行與自然主義理論具有相關性。自然主義理論強調遵從自然法則,遵循自然本性的教育觀念。盧梭認為,教育過程中順從教育個體的自由性,在教育過程中,從人的主觀性特點入手。在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道家是自然主義教育的起源,道到家曾提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法自然”等自然教育觀念。二、生活教育理論研學旅行是指學生參加學校或旅行社組織的集體出游活動。生活教育理論是研學旅行的重要手段。陶行知認為,馬路,弄堂,工廠,戰(zhàn)場都是我們受教育的地方。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研學旅行強調讓教育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獲得知識。三、休閑教育理論休閑教育理論是研學旅行的主要實現目標,在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中,教育是刻板的,是學生獲得成功的一種工具。尤其因為應試教育的存在,多數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無法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如今,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人們有了更多的休閑時間,學生應學會充分利用休閑時間,實現自我目標和價值。研學旅行也倡導學生走出校園,利用休閑時間外出,體驗生活,并在此學習知識,得到成長。四、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可持續(xù)發(fā)展即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fā)展。目前,這一觀點已被世界所接受。只有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才是真正的道路。各行各業(yè)都在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理解為要在環(huán)境允許的條件下開發(fā)旅游路線,旅游項目。要有長遠的眼光,以發(fā)展眼光看待問題。使旅游源于自然,依托于自然,與社會,文化,經濟,自然融為一體,既滿足現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破壞未來人們滿足旅游需求的發(fā)展模式。五、旅游+模式理論“互聯網+”模式非常成功,如今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順利發(fā)展衍生出了旅游+模式。例如旅游+養(yǎng)老,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服務區(qū),旅游+VR,旅游+交通等等。旅游+模式理論的成功發(fā)展使得旅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旅游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學習即構成研學旅行,研學旅行就是學生在外出旅游的同時可以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六、文旅融合理論文旅融合即文化產業(yè)與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現象。文化融入旅游,旅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二者相輔相成,文化深化了旅游的內涵。雒樹剛部長曾說過,文旅融合要做到“宜融則融,能融則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黃秋霞.文旅融合模式及實現途徑[J].當代旅游,2020,(17):15-16.此外,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文旅產品進入大眾市場,既促進經濟發(fā)展,又做到了文化的傳承,游客不僅在物質方面得到滿足,精神方面也得到了熏陶。黃秋霞.文旅融合模式及實現途徑[J].當代旅游,2020,(17):15-16.綜上所述,自然主義理論,生活教育理論,休閑教育理論,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旅游+模式理論以及文旅融合理念均構成研學旅行的理論基礎,明確了研學旅行的理論基礎,為研學旅行的發(fā)展提供基礎性的幫助,使這一基礎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形式立足當下,影響深遠。3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3.1煙臺市文旅發(fā)展概述煙臺地理位置優(yōu)越,旅游資源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8處,國家4A級景區(qū)9處,3A級景區(qū)5處。其中包括歷史文化景區(qū);宗教文化景區(qū);紅色文化景區(qū);名山古寨景區(qū);自然生態(tài)景區(qū);溫泉度假景區(qū)等。3.2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現狀3.2.1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概述自2013年我國教育部在《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首次明確提出“逐步推行學生研學旅行”以來,“研學旅游”一詞在國際教學和研究中被廣泛使用葛戈葛戈.研學旅行文獻綜述區(qū)域治理,2019年(第44期)張加欣(2019)根據我國研學旅行發(fā)展狀況,將我國研學旅行分為:萌芽、探索、明確和推進等階段。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頒發(fā)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山東省教育局也根據省內發(fā)展教育情況大力推廣研學旅行,但目前省內研學旅行發(fā)展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煙臺與秦皇島等地。趙銳(2015)等學者認為,目前研學旅游市場秩序紊亂,旅游產品缺乏設計,產品形式單一,研學旅游項目和開發(fā)缺乏系統的設計,重游輕學。學校缺乏相關相應的研學旅游資源,旅游項目的參與性、體驗性和教育性未得到充分體現。趙銳;關小鳳;賈秋容.青少年研學旅游發(fā)展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20):29.由于研學旅行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煙臺市各中小學也在全面推進研學旅行,并對部分學校進行試點工作。為推動研學旅行的發(fā)展,煙臺設立研學基地,以促進研學旅行的開展。趙銳;關小鳳;賈秋容.青少年研學旅游發(fā)展初探[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20):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及分析為了更加詳細的了解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從本人從對研學旅行的認知;研學旅行開展前(計劃階段);研學旅行開展中(實施階段)以及研學旅行結束后(評價階段)四個方面設計了問卷調查(見附錄),共設置了17個選擇題(其中有關聯題目4道,關聯題目為第14、15、16、17題,這四題均關聯第4題,即當在第4題時,選擇的是參加過研學旅行,相對應地才會出現14-17題,這樣設計,使問卷內容更為嚴謹),有單選題11個;多選題6個。因本調查的主要研究對象以大學生為主,其次為中小學生,問卷的題型均為選擇題。問卷問題的設置簡單明了,以求達到真實可靠的效果。本次調查對象主要為煙臺市大學生,相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大學生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和更多的選擇。共發(fā)放問卷135份,有效問卷120份。基本情況圖:3.1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游的性別結構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性別結構情況為:男性占比39.37%,女性占比60.63%。(見圖3.1)圖:3.2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游的學齡分布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學齡段分布情況為:小學3.94%,中學18.11%,大學59.84%,其他18.11%(見圖3.2)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有更加充分的時間參加研學旅行,其次為中小學生。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產品大多針對中小學生,大學生研學旅行市場還有待開發(fā)。圖:3.3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對研學旅行的了解程度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對研學旅行的了解情況如下:完全不了解占比12.6%,不太了解占比27.56%,比較了解占比51.97%,非常了解占比7.87%。根據調查結果顯示,40%的學生對研學旅行了解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這說明研學旅行的宣傳不到位,應該利用媒體網絡充分宣傳。增加學生對研學旅行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研學旅行的興趣。圖:3.4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游的頻率分布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研學游頻率分布情況為:一周一次3.94%,10天一次13.39%,一月一次20.47%,一年2次45.67%。其他16.54%(見圖3.3)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參加研學旅行一年兩次或一月一次。這說明要開發(fā)時間較長的研學旅行,最好集中在暑假和寒假期間。此時,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參加研學旅行。學生研學旅行出行率不高,因此可以增加研學旅行的時間,豐富其內容,來吸引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提高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頻率。 圖:3.5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旅行的花費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研學旅行的花費情況為:500元及以下:18.9%,500-1000元49.61%,1000-5000元18.9%,5000元及以上12.6%(見圖3.4)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研學旅行的花費為500-1000元,在5000元及以下的占將近90%,這就要求旅行社在研學旅行的價錢設定方面具備一定的合理性,應該充分考慮大多數學生家庭能負擔得起的費用,以便更多的學生能參加研學旅行。圖:3.6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旅行的組織方式分布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研學旅行的組織方式分布情況為(多選):學習組織63.78%,旅行社48.03%,家人朋友一起66.14自主出游55.91%,其他24.41%。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方式主要有4類:自主出游,朋友家人一起,旅行社,學校組織。這說明當前研學旅行市場結構還不夠完善,應該完善相應的組織結構,使研學旅行有專門的機構承辦。圖:3.7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研學旅行的了解途徑分布情況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參與調查的學生了解研學旅行的途徑(多選)為:學校占比53.54%,旅行社占比47.24%,親朋好友占比37.8%,報紙雜志占比36.22%,電視廣播占比20.47%,互聯網占比55.91%,其他途徑占比20.47%。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主要通過互聯網,學校,旅行社及親朋好友,報紙雜志等渠道了解研學旅行。這就要求在對研學旅行進行宣傳時優(yōu)先考慮網絡傳播,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可以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其次是在學校,旅行社之間傳播。研學機構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宣傳研學產品,使更多的人了解研學旅行和研學產品。圖:3.8影響參與本次調查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因素在本次調查的125份有效問卷中,影響參與調查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因素(多選)為:自身興趣愛好占比64.57%,研學旅行所需經費問題占比51.18%,旅行目的地距離問題占比52.76%,研學旅行所花費的時間占比62.2%,為合群參加班級活動占比22.83%。根據調查結果,影響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主要因素為距離、時間、金錢及自身興趣愛好。在設置研學旅行活動時,要考慮研學旅行所需時間,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參加研學旅行,確保不會因時間過長而對研學旅行產生倦怠。要充分考慮旅行目的地的距離,旅行目的地的距離應該適當,如若距離過長則在路程中要消耗很長的時間,乘坐飛機,高鐵出行的話,可以縮短時間,但大大提高費用。因此,研學旅行在設計路線時,要充分考慮旅行目的地的距離,旅行所花費的時間。其次,在開發(fā)研學產品前,可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喜愛的研學類型,設置相應的研學課程。圖:3.9學生喜愛的研學旅行主題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喜愛的研學旅行主題為:自然觀賞型主題占比32.28%,知識科普型主題占比19.69%,文化康樂型主題占比18.11%,體驗考察型主題占比18.9%,勵志拓展型主題占比3.94%,職業(yè)生涯型主題占比7.09%。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喜愛的研學旅行主題占比依次為:自然觀賞型主題(湖泊,山川,草原等),說明在設置研學課程時可以多設置與自然觀賞型主題相關的,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貼近自然,在自然中學習收獲;知識科普型主題(博物館,科技館等),在設置研學課程時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利用當地的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等;文化康樂型主題(主題公園,影視城等),在設置研學旅行時,可以充分利用當地主題公園,影視城的相關娛樂設施項目,既為當地相關場所增加收入,又可以讓學生很方便的進行研學旅行;體驗考察型主題(農場,實踐基地等)例如煙臺的小羊時代研學基地,西柏坡紅歷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勵志拓展型主題和職業(yè)生涯型主題相對而言沒有那么受歡迎,還有待提高。圖:3.10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目的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目的為:豐富課外閱歷占比50.39%,了解不同文化占比21.26%,進行自我鍛煉占比15.75%,學習專業(yè)知識占比12.6%根據調查結果,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主要目的是豐富課外閱歷,了解不同文化。這對研學旅行的帶隊導師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做到既能很好的講解景點,又可以與文化故事乃至傳統特色進行融合。讓學生在游覽風景的同時學到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開拓視野。圖:3.11學生認為研學旅行與其他旅行的區(qū)別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認為研學旅行與其他旅行的區(qū)別是:以游玩為主,緩解學習壓力占比33.86%,學習為主,游玩不重要占比13.39%,游玩學習并重,寓教于樂占比41.73%,區(qū)別不大占比11.02%。根據調查結果,多數學生認為研學旅行可以緩解學習壓力,做到游玩與學習并重,寓教于樂。但與此同時,少部分同學認為研學旅行與其他旅行區(qū)沒什么區(qū)別。這說明研學旅行在課程設置和活動安排方面存在問題,不能很好的將學習與游玩結合,使部分同學對研學旅行的體驗并不良好。圖:3.12學生認為研學旅行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本次調查的120份有效問卷中,學生認為研學旅行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多選)如下:課程設置方面占比48.82%,活動安排方面占比67.72%,師資方面占比35.43%,經費方面占比63.78%,安全方面占比60.63%,國家制度政策方面占比36.22%,其他占比22.83%。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認為研學旅行過程中活動安排方面,安全方面,課程設置方面,國家政策制度方面和師資方面需要改進。研學機構可以在安排旅游活動,設計旅游線路之前發(fā)布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偏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安排活動。在研學旅行實施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安全問題,要確保參加旅行的每位同學的人身安全,食宿安全,交通安全,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意外因素的干擾。3.3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3.3.1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及文獻資料的查詢可總結出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發(fā)展區(qū)域:由于財政能力差異導致地區(qū)不平衡發(fā)展煙臺市內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進而導致財政收入差異。各地區(qū)吸引的投資能力不同,所享受的教育資源不同。鄉(xiāng)鎮(zhèn)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的積極性受財政能力的影響,很難被調動。研學旅行在煙臺市內發(fā)展的比較好,然而在周邊一些鄉(xiāng)村地區(qū),研學旅行發(fā)展滯后。此外,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產品大都適合中小學生,針對大學生而設置的研學旅行產品很少,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高中生,大學生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大學生研學旅行市場有待開發(fā)。二、管理機制:研學機構管理體系需要完善目前,煙臺市可以提供研學服務的機構包括:旅行社,教育部門下屬的事業(yè)單位,留學中介機構。旅行社多為綜合性服務企業(yè),對研學旅行的投入度不夠,缺乏專業(yè)團隊。對于研學旅行的實施缺乏統一的管理準則。一方面,煙臺市政府對研學機構缺乏考核和管理標準,導致市面上存在的研學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另一方面,企業(yè)及市場缺乏對研學旅行價值意義的高度認同,多數企業(yè)追逐利益化嚴重,開展研學旅行的出發(fā)點出現偏差,從而會影響研學機構的長遠發(fā)展。另外,很多場館由于其公益性的特點,經營模式比較單一,甚至電子支付都成問題,這大大降低了人們的興趣度和客流量。三、課程設置:煙臺市研學旅行課程保障不完備通過調查可知,煙臺研學旅行在學生的生活、安全、防疫方面的保障均不完備。在生活方面,學生的食宿安全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沒有規(guī)定用餐標準和住宿酒店標準;在安全方面,參加研學旅行的多為中小學生,具有好動的特點,無法保證在研學旅行的道路上學生的安全;在防疫方面,當今疫情常態(tài)化的條件下,如何確保學生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的身心安全是一大問題。四、師資力量:研學旅行組織團隊專業(yè)性不強由于研學旅行市場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研學旅行主要由導游,老師,導游加老師帶隊。缺乏專業(yè)性人才。因此,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帶隊老師無法給出專業(yè)的解釋。導游側重講景點,老師側重講知識,導游加老師帶隊需要二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加大了旅行前的準備工作,同時也加大人力物力財力。在研學旅行組織過程中,各部門負責不到位。五、品牌宣傳:研學旅行宣傳力度不夠要推進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做好宣傳工作非常重要。研學旅行主要面向中小學生,有很多家長乃至老師并不清楚當前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種類、目的地、活動類型。有很多學生對研學旅行并不了解,有些人從未參加過,這說明研學旅行的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王衛(wèi)民;陸朋.王衛(wèi)民;陸朋.武漢市青少年研學旅行發(fā)展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1,(06):82-煙臺市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一、區(qū)域發(fā)展落后,無法挽留人才當前煙臺各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地區(qū)無法挽留人才,無法將該地區(qū)發(fā)展良好,導致落后的地區(qū)愈發(fā)落后,財政能力差異顯著,相對發(fā)展較好的地區(qū),其他地區(qū)開展研學旅行受經濟影響較大。二、相關管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首先,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機構眾多,沒有統一的管理機制,相關部門應設置嚴格的制度標準,對研學機構統一管理。其次,研學旅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得到重視或者說存在的問題還沒有妥善的處理方式。最后,對于研學旅行過程中出行的問題應該及時復盤總結錯誤,完善解決方案。三、課程設置不規(guī)范研學旅行團隊對于研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學生生活、安全、防疫方面的問題沒有預案,或者說沒有充分的準備。研學旅行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設置不規(guī)范,各部門負責人不夠具體。四、研學旅行專業(yè)人士嚴重缺乏目前市場上沒有針對研學旅行專業(yè)人士的培養(yǎng),研學旅行專業(yè)人士稀缺。此外,對于研學旅行專業(yè)人士沒有配套的培養(yǎng)方案,缺乏相關的培訓機構,在其上崗之前也缺乏考核。五、研學旅行品牌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煙臺市研學資源豐富,包括西柏坡紀念館和各大研學基地等,但是人們對于煙臺市的研學旅行資源并不了解,根本原因在于研學旅行品牌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4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對策4.1政府給予重視,推動全面發(fā)展研學旅行想發(fā)展長遠,需要政府各部門進行協作,重視起來。政府部門應該頒布相關政策留住人才,人才建設好落后的地區(qū),提高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政府可以設立相關的評價機制,監(jiān)督其政策的實施情況。對于落后的地區(qū)給予政策和經濟上的優(yōu)待。針對不同地區(qū)財政能力的高低,可以適當調準對研學機構的考核。加強落后地區(qū)教育資源的補給,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與研學旅行充分結合起來。例如煙臺平山縣的西柏坡村,紅色旅行資源深厚,政府加大其支持力度,不僅可以發(fā)展研學旅行,還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fā)展。4.2對研學機構加強管理,提高研學產品質量近年來,研學旅行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由于更多相關企業(yè)加入到研學產品的開發(fā)中,導致市場上的研學產品參差不齊,種類繁多。雖數量多,但質量得不到保障。相關部門應設定行業(yè)標準,劃定可以承辦研學旅行的機構,并制定一系列的規(guī)則,定期對研學機構調查。建立研學機構評價機制,對其研學活動的實施進行評價。旅行社及研學機構應制定相關的標準,對研學資源進行充分調查。根據受眾群體特點結合教育資源,從多角度,多維度開發(fā)研學旅行產品,有效利用資源,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學產品。提高研學產品的質量。根據目標群體的特點,設置與其課程相關的研學產品,例如在學雷鋒月時,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紅色旅行,參觀西柏坡紀念館。將研學課程設置的主題更加鮮明。研學產品作為研學旅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fā)研學產品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曹晶晶認為“研學產品是研學活動的核心部分曹晶晶.日本修學旅發(fā)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1,(4):134-136.。沙鷗認為研學產品開發(fā)需要遵循安全保障原則,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責任界限;遵循市場需求原則,滿足社會各界及學生需要,遵循市場化運作;遵循政策導向原則,產品開發(fā)以政策導向為主沙歐.廣東省研學產品開發(fā)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5):79-83.。曹晶晶.日本修學旅發(fā)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1,(4):134-136.沙歐.廣東省研學產品開發(fā)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5):79-83.王麗暉.研學旅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新課程,2021(第10期)4.3完善課程保障機制,加強規(guī)范管理學校是研學活動的組織主辦方,要選擇合適的研學機構。在活動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學校及研學機構各部門要及時進行有效溝通,明確分工,確立有效的責任分配機制,確保研學旅行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相應的人員負責。同時,家長可以做好監(jiān)督工作。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對學校落實安全責任方面的嚴格監(jiān)督,制定詳細的行業(yè)標準。安全問題是研學旅行的首要問題,也是教學實踐開展之初要認真思考和謹慎審視的關鍵性問題。要充分保證學生在研學旅行過程中的生活、安全、防疫方面的安全。確保每個部門、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專人負責,責任落實到人。建立部門統籌機制、提前做好安全保障方案、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合同制度和保險機制等。4.4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做到寓教于樂通過調查可知,研學旅行過程中帶隊的多為:導游,導游加老師,老師。這樣的導師結構不利于學生既享受旅行又學習知識。導游注重講解景點,無法很好的講出與景點對應的知識;老師知識講的好,但無法做到與景點很好的融匯。導游加老師的結構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因此,構建專門的導師隊伍,在其上崗前,進行考核,培訓。待其考核通過之后上崗,使學生享受專業(yè)的服務,真正做到寓教于樂。4.5加大宣傳力度,塑造研學旅行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大宣傳。當地的政府相關部門或學??梢詫Ξ數匮袑W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在官方平臺搭建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在平臺上傳研學資源,感興趣的學生或家長可以在平臺上搜索研學信息,也可以對研學旅行作出評價。學生在研學旅行開展之前,可以在網上對將要到達的地方預覽,對于研學基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提升研學旅行的活動水平,塑造當地的研學旅行品牌形象。5結論與展望5.1結論本文分析了煙臺市研學旅行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對其存在的因財政能力導致研學旅行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研學旅行管理體系不規(guī)范,課程設置不完備,研學旅行專業(yè)人士匱乏,宣傳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在認真總結和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結合地方的實際情況,從政府給予重視,推動全面發(fā)展;對研學機構加強管理,提高研學產品質量;完善課程保障機制,加強規(guī)范管理;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做到寓教于樂;加大宣傳力度,塑造研學旅行品牌形象幾個方面提出了有效改進的建議和對策。研究結論如下:一、煙臺市研學旅行的開展要做到全面開花,面面俱到。政府頒布政策,給予支持。根據掌握研學資源的不同,開發(fā)利用研學資源,發(fā)展特色研學旅游。二、建立研學旅行評價機制,加強對研學旅行承辦方的管理。相關部門制定行業(yè)標準,定期對研學機構進行調查。三、研學課程的設置要標準化,在研學課程設置時參考專業(yè)人士的意見,結合學生、家長、老師的看法。做到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專人負責,全面保障學生的各方面安全。四、研學導師是研學旅行的領導者,應該加強研學導師隊伍建設,加強研學導師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五、加強研學旅行品牌宣傳,打造煙臺市特有的研學品牌,塑造當地的研學品牌形象。5.2展望因本人的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本文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對于煙臺市研學旅行的調查還不夠全面,不夠深刻;對煙臺市研學旅行所發(fā)現的問題還不夠深刻,對其所發(fā)現問題而提出的對策,比較淺顯,停留在初步的階段。由于本人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限制,文中一些觀點可能存在偏頗,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我也將繼續(xù)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希望在進一步豐富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本次研究進一步完善。參考文獻[1]薛建,程曉松,尹士珍,冷啟艷,于相冬,姜聚軍,于瀟,王麗麗.基于分級管理模式的煙臺市男男性行為人群隊列小組同伴教育艾滋病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1-8.[2]楊帆,王焌酈.民盟煙臺市委會“點線面”結合推進政治交接主題教育走深走實[N].聯合日報,2022-12-22(003).[3].齊心同育,描繪青春色彩——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初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掠影[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35):81-82.[4]孫愛華,常振平,于佳佳,孫亞楠,吳艷芳.煙臺市實習護生感知教育欺凌行為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計,2022,39(05):792-794+797.[5].煙臺藝術學校舞蹈表演專業(yè)再擔省級重任[J].走向世界,2022,(43):54.[6].煙臺藝術學校舉辦2022級新生心理適應健康教育講座[J].走向世界,2022,(38):81.[7].第十七屆中國資產評估教育論壇在煙臺舉辦[J].中國資產評估,2022,(07):2.[8]信召紅,劉蕙中,尹鵬翔.讓優(yōu)質教育陽光照亮孩子未來[N].煙臺日報,2022-07-05(004).[9]李藝明.美術館公共教育助力鄉(xiāng)村青少年美育發(fā)展初探——以煙臺美術博物館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22,(03):76-83.[10].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J].現代教育,2022,(06):2.[11]王桂賢.高職院校智力服務推動煙臺鄉(xiāng)村振興模式研究[J].煙臺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17(02):57-61.[12]林蕓.游客體驗視角下煙臺長島旅游者行為意向影響因素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22.[13].煙臺藝術學校依托項目建設推動專業(yè)發(fā)展[J].走向世界,2022,(21):75.[14]陸春燕.做有思想的教師辦有文化的教育——訪煙臺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益文幼兒園園長徐艷[J].山東教育,2022,(20):4-11.[15]李俊鋒.煙臺市農業(yè)“用工荒”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煙臺大學,2022.[16]蓋洋.煙臺市芝罘區(qū)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2.[17].尊重生命節(jié)律,呵護心靈成長——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金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掠影[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14):81-82.[18]于雪.晚清登萊青道與煙臺區(qū)域現代化研究[D].魯東大學,2022.[19]周榕.振興“三大球”戰(zhàn)略背景下煙臺市小籃球運動發(fā)展研究[D].魯東大學,2022.[20]秦玉瑩.初中歷史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22.[21]顏倩倩.煙臺近代歷史文化資源視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學寄生蟲病防治知識普及文檔
- 幼兒教師家園聯系工作計劃范文
- 標識標準制作流程及注意細節(jié)
- 電力系統故障快速診斷方法與實踐
- 三年級學生美術能力評價方案
- 醫(yī)院智能化物流管理方案
- 業(yè)主權益保護委托協議模板
- 兒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拼音版
- 高一物理期中考試題型分析報告
- 教師幫扶計劃實施總結與反思
- 2025年部編版新教材三年級上冊《9.犟龜》教案
- 2024年南寧市招聘中小學教師筆試真題
- 養(yǎng)老院安全生產培訓
- 老員工帶新員工的培訓制度
-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風險評估與應對措施
- 水滸傳每回內容梗概
-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全冊英語單詞表(完整版)
- 工地試驗室安全培訓內容
- 合同車輛質押合同
- 2024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與維保服務合同2篇
- 增材制造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